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1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2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3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4页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及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新高考生物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膜性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和叶绿体属于细胞内膜系统的一部分B.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结构可通过生物膜的融合实现其膜成分的更新C.细胞内膜系统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D.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使同时进行的各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2.下图为二倍体百合(2n=24)某种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图像,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上述细胞分裂图像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⑤→③→④→②B.若用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图①细胞骨架微丝的聚合,并抑制纺锤丝的形成C.图⑤所示细胞中,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③所示细胞中,非等位基因发生了重组D.图②所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图⑤所示细胞中,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一般相同3.烟粉虱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农作物害虫,丽蚜小蜂是其天敌。某菜园中通过释放丽蚜小蜂,有效地控制了烟粉虱的爆发。如图是防治过程中它们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乙分别表示烟粉虱和丽蚜小蜂B.5月底至6月底,甲种群呈“J”型增长C.6月底,乙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7月份乙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是食物不足4.某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及部分个体基因型如图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A.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B.Ⅲ-1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C.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8D.Ⅳ-1基因型为XA1XA1概率是1/8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生素的大量使用导致细菌发生基因突变,从而产生了抗药性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6.呼吸道黏膜受到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脑干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的某些细胞变为显著活跃状态B.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D.直接刺激脑干的相关中枢也可引起呼吸肌的咳嗽反射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酸雨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某研究小组通过实验来研究酸雨对茶树光合作用的影响,用硫酸和硝酸混合配制成pH分别为7.3、2.3.4.3的模拟酸雨,用自来水(pH5.6)作为对照,对茶树全株喷淋66天后,获得部分数据如下。请据表回答下列问题:pH值叶绿素a(mg/g)叶绿素b(mg/g)类胡萝卜素(mg/g)pH5.67.79±6.636.94±6.676.33±6.67pH4.37.27±6.666.93±6.676.33±6.62PH2.37.74±6.696.86±6.696.49±6.64pH7.37.47±6.686.52±6.676.47±6.67(7)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呈__________色,其作用包括捕获__________光中的能量。(7)pH=7.3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由于__________明显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减少;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__________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研究发现,茶树在pH=4.3环境中的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试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8.(10分)为了研究某种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特性,某同学在光暗自然交替的条件下测定了该植物叶片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及叶片中酸性物质含量的日变化结果见图1和图2。已知CO2可形成酸性物质储存于叶肉细胞的液泡中分解后释放出CO2。回答下列问题:(1)在夜间0~4时植物吸收的CO2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原因是_________。(2)实验结果显示,该植物CO2吸收速率的日变化与一般植物不同,为探明原因,该同学进一步研究发现: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逐渐关闭,据此推测该草本植物可能在_______(填“湿润、夜间高温”“湿润、白天高温”、“干旱、白天高温”或“干旱、夜间高温”)环境中有较强的生存能力。(3)结合上述信息请解释该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如何与其气孔的开闭规律相适应的_________?(4)光合作用旺盛时,很多植物合成的糖类通常会以淀粉的形式储存在叶绿体中,假如以大量可溶性糖的形式存在,则可能导致叶绿体__________。暗反应中,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CO2与C5结合,生成2分子C3,影响该反应的外界因素,除光照条件外主要还包括____________(写出两个)。9.(10分)纤维素酶种类繁多,来源很广,不同来源的纤维素酶其活性差异较大,科学家从羊胃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并对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活性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前,需要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法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为确定灭菌是否彻底,通常会随机选用_________先行培养一段时间。(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不与纤维素降解后的_________________发生这种反应,科研人员通常根据__________________来对固体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优选。(3)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4)为探究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活性,有人将其与已知高效纤维素酶进行了活性对比实验如下:锥形瓶号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溶液高效纤维素酶溶液缓冲液纤维素粉实验步骤实验结果步骤一步骤二10mL0mL10mL10g35℃保温5分钟后终止酶促反应加入一定量的斐林试剂55℃保温22分钟21mL0mLA10g+++30mL1mLB10g++++++越多表示颜色越深①表中A处应该加入________mL缓冲液。②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将酶的用量都改为了2mL,为使显色结果不变,则需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2019年6月17日,新华社发布《屠呦呦团队放“大招”:“青蒿素抗药性”等硏究获新突破》,屠呦呦团队近期提出应对“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并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等适应症”方面取得新进展。某课题组为得到青蒿素产量高的新品系,让青蒿素合成过程的某一关键酶基因fps在野生青蒿素中过量表达,其过程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酶1和酶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时,使反应体系中的模板DNA解链为单链的条件是加热至90~95℃,目的是为了破坏DNA分子中的_________键。(2)在构建重组质粒的过程中,需将目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__________________中,在目的基因前需要添加特定__________________。重组质粒上有四环素抗性基因,质粒转入农杆菌后,需要利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对农杆菌进行初步筛选,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据过程图分析,农杆菌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判断该课题组的研究目的是否达到,必须检测转基因青蒿素植株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下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较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_____________升高,该变化将刺激下丘脑的相应感受器,导致E处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使尿量减少,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2)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①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结构)传递给细胞②,从而使A血管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增加,并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具有__________作用。(3)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____________病。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

细胞内膜系统的相关知识点:1、概念:细胞内膜系统是指细胞质中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一系列膜性细胞器的总称,广义上内膜系统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膜性结构。2、功能:细胞内膜系统极大的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与功能化,使相互区别的代谢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以满足细胞不同部位的需求。3、性质:内膜系统具有动态性质。虽然内膜系统中各细胞器是一个个封闭的区室,并各具一套独特的酶系,有着各自的功能,在分布上有各自的空间。实际上,内膜系统中的结构是不断变化的,此为内膜系统的最大特点。【详解】A、细胞内膜系统是指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膜性细胞器,而线粒体、叶绿体的两层膜结构不可以与外界相互转换,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不属于细胞内膜系统的一部分,A错误;B、细胞内膜系统的各结构在结构与功能上相互联系,可通过生物膜的融合,实现其膜成分的更新,B正确;C、细胞内膜系统极大的扩大了细胞内膜的表面积,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有利于代谢反应的进行,C正确;D、细胞内膜系统将细胞质区域化与功能化,使相互区别的代谢反应能够同时进行,以满足细胞不同部位的需求,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膜系统的概念和功能,要求考生能够从题干获取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项。2、C【解析】

分析题图:图示为二倍体生物的一个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象,根据染色体的行为可判断①细胞处于分裂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详解】A、上述细胞分裂图象按进行时序排序为①→③→⑤→②→④,A错误;B、秋水仙素可抑制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图①为细胞分裂间期,不形成纺锤体,B错误;C、图⑤所示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图③所示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交叉互换可导致非等位基因发生重组,C正确;D、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的分裂,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使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增加一倍,此时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同,图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由于同源染色体上含有的基因可能为等位基因,所以移向两极的基因组成可能不相同,D错误。故选C。3、B【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丽蚜小蜂是烟粉虱的天敌,根据曲线中甲先增加先减少,乙后增加后减少,可判断二者为捕食关系,其中甲表示烟粉虱的数量变化,乙表示丽蚜小蜂的数量变化。【详解】A、根据上述分析可判断甲、乙分别表示烟粉虱和丽蚜小蜂,A正确;B、5月底至6月底,存在乙种群(丽蚜小蜂)对甲种群(烟粉虱)的捕食,不属于理想环境,所以甲种群的增长不是“J”型增长,B错误;C、6月底,乙种群的数量为增加趋势,所以其年龄组成为增长型,C正确;D、烟粉虱是一种农作物害虫,其数量变化与其食物数量和天敌数量变化有关,7月份乙种群数量快速下降至极低水平,可能是食物不足,D正确。故选B。4、C【解析】

分析题文描述可知:等位基因A1、A2、A3位于X染色体上,它们所控制的性状遗传表现为伴性遗传。父亲将X染色体遗传给女儿,将Y染色体遗传给儿子,母亲的两条X染色体传递给后代的几率相等。据此,依据图示中呈现的Ⅰ-1、Ⅰ-2和Ⅱ-2的基因型和伴性遗传规律来推知相应子代个体的基因型,进而判断各选项的正误。【详解】A、Ⅰ-1的基因型为XA1Y,Ⅰ-2的基因型为XA2XA3,二者所生女孩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XA1XA2∶XA1XA3=1∶1,因此Ⅱ-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A正确;B、II-2的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因此Ⅲ-1的基因型为XA1Y的概率是1/2,B正确;C、II-3基因型为1/2XA1XA2、1/2XA1XA3,产生配子为1/2XA1、1/4XA2、1/4XA3,II-4的基因型为XA2Y,Ⅲ-2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2XA1XA2、1/4XA2XA2、1/4XA3XA2,可见,Ⅲ-2基因型为XA1XA2的概率是1/2,C错误;D、综上分析可推知:III-1基因型为1/2XA1Y、1/4XA2Y、1/4XA3Y,产生含X的配子为1/2XA1、1/4XA2、1/4XA3,III-2基因型为1/2XA1XA2、1/4XA2XA2、1/4XA2XA3,产生配子为1/4XA1、5/8XA2、1/8XA3,因此IV-1为XA1XA1的概率是1/8,D正确。【点睛】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伴性遗传的类型及特点,能根据图中信息推断出相应个体的基因型及概率,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5、A【解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2、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先有细菌发生基因突变,后有抗生素的选择作用,A错误;

B、生物通过有性生殖丰富了变异的多样性,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速度,B正确;

C、“收割理论”是指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C正确;

D、“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之一是捕食者一般不将所有猎物吃掉,以利于可持续发展,D正确。

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明确先有变异后有选择。6、A【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A、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呼吸道黏膜中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所以机械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某些细胞显著活跃,A正确;B、兴奋在单个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双向的,而在整个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B错误;C、兴奋的传递不全是以局部电流的方式,当兴奋经过突触结构时,突触处发生从电信号到化学信号再到电信号的转化,C错误;D、直接刺激延髓的相关中枢可以引起咳嗽,但没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整个过程,不能被称为反射,D错误。故选A。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蓝绿色蓝紫光和红光光合色素(或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H]、ATP酶的活性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元素含量,促进了光合作用【解析】

光合色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色素的含量将影响光反应的速率,光合作用所需要的酶活性受外界温度和PH等条件的影响。【详解】(7)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不同PH值下,茶树叶中含量最多的色素为叶绿素a,叶绿素a呈蓝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7)pH=7.3的环境中,茶树叶片光合速率大幅下降,一方面,从表中数据可知,pH=7.3的环境中光合色素明显减少,吸收的光能减少,导致光反应产生的[H]、ATP减少,使C2的还原速率减慢;另一方面,pH过低导致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从而使光合速率显著降低。(2)在pH=4.3时,可能是模拟酸雨增加了土壤中的N、S等元素含量,使光合色素含量增加,且接近光合作用相关的酶的最适pH值,因此净光合速率大于对照组。【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表获取信息的能力。8、不能夜间不进行光反应,缺乏转化成糖类所需的ATP和[H]干旱、白天高温夜间气孔开放,植物吸收的CO2形成酸性物质储存起来,白天气孔逐渐关闭,植物从外界吸收CO2的速率下降,此时可由酸性物质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CO2吸水涨破温度和二氧化碳【解析】

据图分析: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植物叶片CO2吸收速率和叶片中酸性物质含量。图示表明该植物夜间能够吸收二氧化碳,白天气孔关闭二氧化碳吸收逐渐减弱直至停止;同时夜间酸性物质在细胞中积累,白天酸性物质含量下降。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夜间0~4时,叶片缺少光照,不能进行光反应,暗反应缺乏转化成糖类所需的ATP和[H]而不能进行,所以二氧化碳不能转化为糖类等光合产物。(2)根据题图和题意分析可知,该植物夜间气孔开放,白天气孔逐渐关闭,所以该植物可能在干旱、白天高温的环境中有较强的生存能力。(3)据图分析可知,该植物夜间气孔开放,植物吸收的CO2形成酸性物质储存起来;白天气孔逐渐关闭,植物从外界吸收CO2的速率下降,此时可由酸性物质分解为光合作用提供CO2。(4)如果光合作用形成大量可溶性糖而在叶绿体中积累,会使叶绿体的渗透压升高,最终导致叶绿体吸水涨破。在暗反应中,RuBP羧化酶(R酶)催化CO2与RuBP(C5)结合,生成2分子C3,影响该反应的外部因素,除光照条件外还包括温度、CO2浓度。【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意在强化学生对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的相关知识和曲线图的理解与应用,题目难度中等。9、高压蒸汽灭菌灭菌后的空白平板纤维二糖和葡萄糖透明圈大小固体发酵液体发酵9缩短保温时间【解析】

1.纤维素的单体是葡萄糖,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范围葡萄糖。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纤维素分解菌可以用刚果红染液进行鉴别,能够产生透明圈的菌落就是纤维素分解菌。2.刚果红染色法有两种:(1)先培养微生物再加入刚果红进行颜色反应优点:显示出的颜色反应基本上是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缺点:操作繁琐,加入的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2)在倒平板时就加入刚果红优点:不存在菌落的混杂问题;缺点:在纤维素粉和琼脂、土豆汁中都含有淀粉类物质,可以使能够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产生假阳性反应;有些微生物有降解色素的功能。3.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两种。纤维素酶的测定方法,一般是采用对纤维素酶分解滤纸等纤维素后所产生的葡萄糖进行定量的测定。【详解】(1)对微生物培养基进行灭菌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为确定灭菌是否彻底,通常会随机选用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若无菌落出现则说明培养基的灭菌是彻底的。(2)刚果红可以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但不与纤维素降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根据这一原理用刚果红染色法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鉴定,可以根据培养基中出现的透明圈大小来对固体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分解菌进行优选。(3)由分析可知,为确定得到的是纤维素分解菌,还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纤维素酶的发酵方法有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4)为探究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活性,有人将其与已知高效纤维素酶进行了活性对比实验设计过程如表中所示,根据实验设计中的等量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来分析:①根据上述原则可知表中A处应该加入9mL缓冲液。②若某同学在实验中将酶的用量都改为了2mL,酶量增加,反应速率加快,为使显色结果不变即为了达到原来的产物量,只好缩短反应时间来达到产物量不变的目的,即缩短保温时间。【点睛】熟知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操作流程以及刚果红染色法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学会利用实验设计中的基本原则解答问题是另一关键!10、逆转录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氢T-DNA启动子在重组质粒导入到农杆菌的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农杆菌中导入的不是重组质粒,而是普通质粒农杆菌可感染植物,将目的基因转移到受体细胞中青蒿素产量【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据图示可知,酶1促进逆转录的过程,故为逆转录酶,酶2用于切割目的基因和质粒,故为限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