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T 2177-2015 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DB13DB13/T2177—2015公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2014-02-03发布2015-03-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海峰、任晓菲、白金安、程小玲、佘伟杰、王运芳、董伯春、甄育红、郝云12规范性引用文件JTGF60-2009公路隧道施工技监控量测monitoringmeasure4.1基本要求4.1.1监控量测单位应配备专业人员和4.1.3监控量测实施方案应经批准后实施,并视地质条件的变化和施工异常情况进行调整。24.1.6监控量测实施过程中应减小系统误差,控制偶然误差,避免过失误差,定期对误差进行分析。4.2准备4.2.1进场检测前,监控量测单位应进行现场踏4.3测试断面选择原则点应布置在同一断面,拱顶下沉测点原则上布4.3.1断面选择原则断面的选择应考虑围岩代表性、围岩变化、施工方法及支护参e)隧道出现大变形、塌方、突水突泥等重大事故,应在事故V~VI注1:大变形软岩段或者超浅埋软土地层等特殊地注2:当隧道实际围岩分级情况与设计分级差1个等级及以上或隧道断面大于双34.4监控量测项目4.5监控量测时机和频率4.5.1监控量测的时机和频率应能系统反应隧道的重要变化过程。在影响段落范围内选测项表2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距开挖工监测断面距开挖面距离(m)>5B表3周边位移和拱顶下沉的量测频率(按位移速率)2次/天~3次/天4.5.5监测结束时间5必测项目监控量测5.1洞内、外观察45.1.2量测方法:洞外观察重点应在洞口段和洞身浅埋段,记录地表开裂、地表变形、边5.2周边位移5.2.2测点布置:全断面法设置1条水平测线,台阶法每个台阶设图1全断面法测线布置图图2台阶法测线布置图图3CD法或者CRD法测线布置图5.2.3.1采用收敛计量测时,测点应采用钻孔预埋,通过布设于洞室周边上两固定点,每次测出两点平均值。周边位移量测记录表参见附录B.1。5.2.3.2采用全站仪量测时,测点应采用膜片式回复反射器作为测点靶标,靶标粘附在预埋件上。量5.3拱顶下沉5.3.1仪器设备:精密水准仪,精度为0.01测桩,悬挂铟钢尺;用全站仪时,测点桩可55.4地表下沉应在隧道开挖前布设,并取得一定周期(5d至7d)的数据。一般条件下,地表下沉测点纵向2B<H0<2.5B20000~50000B<H0≤2B注:H为隧道开挖高度,H0为隧道埋深,B为隧道开测点间距为2000mm~5000mm,并应根据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进行调整。地表下沉测点布6.1.1仪器设备:型钢钢架内力量测可采用表面应变计,格栅钢架内力量测可采6.1.2测点布置:采用型钢钢架监测时,在横断面上,根据钢架的长度和围岩的66.2.3量测方法:埋设在钻孔内的各测点与钻孔壁紧密连接,岩层移动时能带动6.3.2测点布置:压力量测每断面应不少于6.3.3量测方法:在压力盒处于稳定状态时记录读数。6.4.1仪器设备:锚杆轴力量测采用测力锚杆。测为85°~90°。钻孔时孔径应比量测锚杆杆体直径大20mm~30mm,孔深为200mm~250mm。6.5.2测点布置:初期支护内力量测元器6.5.3量测方法:支护、衬砌内应力所选量测元器件应与衬砌结构弹性模量相近态后测取初读数。用于量测混凝土应力的方法主要有应变计量测法、应变6.6.3量测方法:测试方法有单孔法和双孔法。单孔测量是用风钻在岩体中打一76.7.2测点布置:传感器应固定在待评估的建(构)筑物或围岩体的牢固位置上,6.7.3量测方法:爆破振动影响的评价参数包括爆破振动产生的振速和频率,爆破6.8.3测试步骤:渗压计、流量计埋设前应浸泡饱和,排除水石中的气泡,记录探7.3阶段性成果报告及总体工作报告应包b)实际测点布置图;8A.1洞内、外观察记录见表A.1。1度度积式23456>57>58钙(硅)质99值值年月日时dm/m/m/m/m/m/m/m/mC.1地表下沉量测记录见表C.1。12345 一次差 一次差 一次差 一次差 一次差D.1接触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