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化中心项目智能化
技术文件
目录
第一章招标技术文件.............................................................5
1.1招标技术要求.............................................................5
1.1.1工程概述.............................................................5
1.1.2依据的标准和规范.....................................................6
1.1.3招标内容及范围.......................................................7
1.1.4项目总则............................................................11
1.2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施工要求...............................................12
1.2.1施工界面说明........................................................12
1.2.1.1与承包人面划分..................................................12
1.2.1.2与电梯系统界面划分..............................................13
1.2.1.3与消防系统界面划分.............................................13
1.2.2系统设备通用要求...................................................13
1.2.2.1铭牌及各类标志.................................................13
1.2.2.2线缆敷设.......................................................14
1.2.2.3接地...........................................................14
1.2.3深化设计............................................................15
1.2.4项目管理及责任.....................................................16
1.2.5设备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16
1.2.6安装、调试和竣工验收...............................................17
1.2.7技术文件和手册、资料等.............................................20
1.2.8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20
1.2.9培训...............................................................22
1.2.10运营商接入服务.....................................................23
第二章技术规格书..............................................................24
2.1设计内容...............................................................24
2.1.1概述...............................................................24
2.1.2技术标准和规范.....................................................26
2.1.3信息设施系统.......................................................26
2.1.4建筑设备管理系统...................................................27
2.1.5公共安全系统.......................................................27
2.1.6机房工程...........................................................27
2.1.7基础工程...........................................................28
2.2信息设施系统...........................................................29
2.2.1光纤入户系统.......................................................29
2.2.1.1系统概述.......................................................29
2.2.1.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30
2.2.2智能网络系统........................................................34
2.2.2.1系统概述........................................................34
2.2.2.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35
2.2.3有线电视系统.......................................................37
2.2.3.1系统概述.......................................................37
2.2.3.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38
2.2.4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统............................................41
2.2.4.1系统概述.......................................................41
2.2.4.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43
2.2.5信息发布系统.......................................................54
2.2.5.1系统概述.......................................................54
2.3建筑设备管理系统........................................................55
2.3.1楼宇自控系统........................................................55
2.3.1.1系统概述........................................................55
2.3.1.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60
2.3.2远程抄表系统........................................................66
2.3.2.1系统概述........................................................66
2.3.2.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67
2.4安全防范系统............................................................72
2.4.1视频监控系统.......................................................72
2.4.1.1系统概述.......................................................72
2.4.1.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74
2.4.2一卡通集成系统......................................................96
2.4.2.1系统概述........................................................96
2.4.3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98
2.4.3.1系统概述.......................................................98
2.4.3.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98
2.4.4电子巡更系统......................................................104
2.4.4.1系统概述.......................................................104
2.4.4.2主要设备技术规格要求...........................................104
2.4.5访客管理系统.......................................................108
2.4.5.1系统概述.......................................................108
2.4.5.2系统设备技术规格要求.........................................110
2.4.6停车场管理系统.....................................................115
2.4.6.1系统概述.......................................................115
2.4.6.2系统设备技术规格要求...........................................116
2.4.7车位引导系统.......................................................121
2.4.7.1系统概述.......................................................121
2.4.7.2系统设备技术规格要求...........................................122
2.4.8电梯五方对讲系统...................................................126
2.4.8.1系统概述.......................................................126
2.5机房工程................................................................127
2.5.1.1系统概述.......................................................127
2.5.1.2弱电机房各子系统技术规格要求..................................129
2.6基础工程..............................................................137
2.6.1.1系统概述......................................................137
2.6.1.2主要材料技术规格要求.........................................137
第一章招标技术文件
L1招标技术要求
1.1.1工程概述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大道与京珠高速东段交界,即亚运城正对
面,建筑用地面积为29542m2,总建筑面积为130267.7m2,其中地下一、二层
为设备房及车库,建筑面积41314.4m2;工程性质为一类地下车库。规划设计1
栋21层商业办公楼(A#),建筑高度为97.9米,其中1〜4层为商业裙楼,5-21
层为办公;1栋21层商业办公楼(B#),建筑高度为95.8米,其中1〜2层为商
业,3〜21层为办公;1栋4层小独栋商业楼(C#);2栋3层小独栋商业楼(D#、
E#)。弱电机房位于负一层,各区域设置弱电间,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置于本
期工程首层。本技术文件是新华文化中心项目智能化专业工程技术需求,承包
人需按本技术文件结合施工图纸和现行有关国家规范和国家标准要求等进行智
能化专业工程施工。
本次智能化弱电工程建设总体目标是将新华文化中心建设成为智能、绿色
环保和高效节能建筑。为实现项目建设的总目标,满足现在至今后10至15年楼
宇对通讯、安防、建筑设备控制管理的直接和间接需要,具体设计要求为:
■充分反映21世纪智能建筑主流技术与主流产品;
■充分满足目前最新国家规范标准和楼宇管理的技术要求;
■充分体现新华文化中心建筑特点、项目特点、管理特点。
通信和信息化
新华文化中心的通信和信息化,体现在各个子系统本身所实现的通信和信
息化,包括使用现阶段先进、成熟的技术手段,保证满足楼宇建成后的功能需
求,并适当领先,具备对未来的系统扩展能力。
新华文化中心项目的通信和信息化,通过传感器网络实现对楼宇内各机电
设备如:送排风机、加压风机、潜污泵、新风机、电梯、多联机空调、空调主
机(离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等的自动监控,真正达到无人值班的
智能管理;
数字化
利用电信资源建设一套高速有线系统、网络,为商铺及办公人员提供无时
不在的高速互联网服务,并为办人员提供顺畅可靠的网络平台;
绿色环保化
绿色环保意识中环境科技与经济意识主要指:人类要依靠科技进步、节约
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协调、持续、发
展的新模式。
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多个环节本身就与很多因素相关联,因此在本系统设计
中设备材料选择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低能耗、低辐射、低排放的无污染设备,
线材选用低烟无卤型线缆材料。
1.1.2依据的标准和规范
以下列举本项中主要参照的一些标准和规范:
《国际综合布线系统标准》ISO/IEC1180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标准》IS07498-2N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B-GB50339-2013
其他适用于本系统的现行有关国家规范和国家标准要求等。
本需求书所使用的标准如与生产厂家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高标准
执行。
LL3招标内容及范围
本项目分为:1栋21层商业办公楼(A#)、其中1〜4层为商业裙
楼,1栋21层商业办公楼(B#)、其中1〜2层为商业,3栋小独栋商业
楼(C#、D#、E#)以及2层地下室:
本次弱电智能化系统建设所包括子系统如下:
(-)信息设施系统
1.光纤入户系统
符合综合布线规范,A#栋商业裙楼1-4层从弱电机房至室内房间光纤
线缆管线预埋,光纤布置,终端端接等内容,A#栋塔楼5〜21层实现从
机房至楼层电井管线的预埋,安装端接等内容,光纤线缆布置在楼层电
井。B#塔楼1〜21层、C1#小独栋1〜4层、C2#小独栋1〜3层、C3#小
独栋1~3层、D1#小独栋1~3层、D2#小独栋1~3层、E#小独栋1~3
层光纤线缆管线预埋从弱电机房至室内房间,终端端接等。(楼道分纤
架起到室内的布线供应、安装、调试以及楼道分纤架与前端设备的线缆
连接)
2.智能网络系统(监控、门禁等)
主要建设分为视频监控网络系统、控制网(门禁等)系统,系统分为二
层网络架构:接入层、核心层,系统同时支持IPV6等新技术。
3.有线电视系统
有线电视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光接收设备、干线传输系统、用户分
配网络。采用862MHz带宽双向方式传输,使用专用电视工程有线电视设
备构建一个高性能、多功能的电视图像信号实时传输系统。A#栋商业裙
楼1〜4层、A#栋塔楼5~21层、B#塔楼1〜21层、C1#小独栋1〜4
层、C2#小独栋1〜3层、C3#小独栋1〜3层、D1#小独栋1〜3层、D2#
小独栋1~3层、E#小独栋1〜3层从弱电机房有线电视前端出线机柜
(含机柜)起到室内房间的管线、线槽、桥架、布线的供应、安装、调
试。
4、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统
公共广播系统与消防应急广播系统共用扬声器,在消防控制室内使用设
备切换公共广播/应急广播声源,应急广播优先。采用IP网络广播方式建设
(本项目室内:消防控制室的公共广播主机出线端起至室内广播布线及扬声器
材的供应、安装由消防专业完成,不含广播主机),室外广播布线、扬声器安
装及消控室内的设备由智能化专业施工完成,广播系统选用线材、扬声器满足
消防产品3c认证。公共广播及消防应急广播系统:消防广播布线及扬声器材的
供应及安装。消防控制室的公共广播主机出线端起(不含广播主机)至室内的
消防广播布线及扬声器材的供应及安装,以及室内消防广播的输出通过公共广
播主机连接到消防控制室的广播控制模块的输入端子上的布线、消防广播模块
由消防单位供应和安装;平时用于播放背景音乐,发生火灾时,消防主机控制
消防模块进行自动(手动)切换,开启消防广播;施工完成需配合消防专业的
调试及验收。
5.信息发布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负责设于首次消防控制室内的所有设备供应、布线供应、
线缆连接、安装、调试和首层商业大堂、办公大堂电梯厅预留信息发布
信息网络端口点位及布线(发送器出线端起到网络端口点位的布线,网
络端口点位末端的设备不在设计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范围内。
(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
1.楼宇自控系统
提供控制楼宇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设计,线缆布置、安装及系统调试,
以确保该系统全面的正常运行。项目主要监管设备包括空调主机如(离
心式冷水机组、螺杆式冷水机组、、卧式空调机组、立式空调机组、空
调风柜、风机盘管、空调端吸离心式冷冻水泵(变频控制)、空调端吸
离心式冷却水泵、多联机空调、空调端吸离心式冷冻水泵(变频控
制)、空调端吸离心式冷却水泵)、排风机、正压送风机、潜污泵等,
建设内容包括楼宇自控系统管理平台,终端DDC控制设备,空调、机
电、给水等设备连接控制等。
2.远程抄表系统
本项目自动抄表系统主机设置于管理中心内。从管理中心工作站出线端
起(含工作站)到地下室负一层、A#栋商业裙楼1层、A#栋塔楼5~21
层、B#塔楼1〜21层、C1#小独栋1层、C2#小独栋1层、C3#小独栋1
层、D1#小独栋1层、D2#小独栋1层、E#小独栋1层管井内管线、桥
架、线槽的安装及智能电表数据采集器的安装、调试,实现了智能电表
数据的采集和计取。智能电表的供应安装和计量数据的采集由智能化专
业完成。
(三)公共安全系统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本次项目设计采用全数字化的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系统由前端设备
(数字化高清IP摄像枪)、传输交换系统、客户端、工作站、控制设
备、显示设备、视频记录存储设备和其他辅助设备等组成。系统前端设
备为现场高清网络IP摄像机,设备采用超五类非屏蔽双绞线作为传输
介质,敷设于弱电综合管槽内,结合网络交换机组成传输交换系统;
A#栋塔楼、商业裙楼,B#塔楼、Cl#、C2#、C3#、DI#、D2#、E#、地下
室及所有楼层楼道公共区、走廊、前室、电梯厅等实现了消防监控点位
的布线、设备安装等,在监控中心部署管理服务器、电视墙服务器、拼
接电视墙。
2.一卡通集成系统
门禁管理系统是“智能一卡通”的一个子系统,集信息管理、计算机控
制、IC/ID卡技术于一体的智能门禁管理系统。包含线缆预埋、设备安
装配置、软件平台安装、应用培训等建设内容。
3.电子巡更系统
通过保安对讲机的巡更模块实现,巡更按钮采用离线式,信息采集器采
用对讲机的巡更模块,通过保安对讲系统的无线网络实时将巡更信息传
送至消防控制室并记录。A#栋塔楼、商业裙楼,B#塔楼、Cl#、C2#、
C3#、Dl#、D2#、E#、地下室及所有楼层楼道公共区、走廊、前室、电
梯厅等实现电子巡更点位布置、安装。
4.访客管理系统(可视对讲系统)
A#商业裙楼1层、B#塔楼1层、地下室T〜2层使用普通门禁;A#栋塔
楼5〜21层,B#塔楼3〜21层使用可视对讲系统;其中A#商业裙楼
2〜4、B#塔楼2层为商业没有设计门禁。
5.停车场管理系统
园区地下车库北边的出入口有两个,暂按一个为一进一出模式,一个为
一出模式,地下车库西北边的出入口有一个,暂按一进一出模式,业主
和访客独立进/出车道。
6.车位引导系统
本案有2层地下室,采用超声波车位引导系统。
其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超声波探测器检测车位的使用状态,系统将实时
的空车位状态进行统计处理后发布到室内信息屏和出入口信息屏,同时
各车位上方的车位状态指示灯根据超声波探测器的探测结果切换指示状
态,引导驾驶者便捷停车,实现人性化服务。
7.电梯五方对讲系统
本项目电梯五方对讲只需负责电梯机房至消防控制室线缆敷设,其他对
讲线缆在电梯随行电缆中完成。每个电梯从电梯房敷设1条RVV6*1.0
线缆到消防控制室,最终完成电梯底坑、电梯轿厢、电梯轿顶、电梯机
房、消防控制室五方对讲。
(四)机房工程
消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
(五)基础工程
公共线槽
(六)图纸深化
项目承包人的工作范围包括:最终深化设计、设备包装和运输管理、设备
保管、设备订货、安装和调试、工程保修、设备保修管理、培训、项目管理、
设备质量保证管理、售后服务及原厂售后服务管理等。
备注:各系统具体技术规格要求见附件〈智能化弱电系统技术规格书》。
1.1.4项目总则
一、《用户需求书》为《招标文件》的组成部分,承包人应将《用户需求
书》与本项目其他《招标文件》一起阅读、理解,并作为《用户需求书》指明
范围内设备材料选用和投标报价的重要依据。
二、《用户需求书》各章节仅对本招标项目的主要设备、材料提出具体要
求,其中工程数量以最终发出的招标工程量清单为准,对于《用户需求书》范
围外的其他设备、材料,按照本招标项目的其他有关文件(包含招标文件、工
程量清单、设计图纸等)要求执行。
三、在投标时,承包人必须根据《用户需求书》的技术参数要求进行设
备、材料的选型,投标的设备、材料的技术规格、参数按设计图纸及有关说明
书和本《用户需求书》的要求。
四、对于按照《用户需求书》和相关技术规范选用设备、材料,中标后规
格、品牌不能更改。如果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建设方有权按照对项目最有利原
则要求承包人更换为满足设计和用户需求书要求的高品质设备或更高档次系列
的产品,但中标价格不调整,由此造成的相关责任由承包人负责。对于承包人
提出品牌更换的,需经过监理公司、建设方专题审批。
五、承包人在本工程中选用的所有设备、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技术参数都必
须达到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的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厂家标
准。当执行的国家规范、行业标准和厂家标准有不一致的地方按高标准执行。
六、承包人提供的设备、材料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技术规范、用户需
求书选用,并保证提供设备参数的真实性、有效性。如发生设备货不对板、或
以低品质设备冒充高品质设备、或以低技术档次系列的产品冒充高技术档次系
列的产品的情况,该设备不得在本工程使用,建设方有权按照对项目最有利原
则要求承包人更换为满足设计和用户需求书要求的高品质设备或高技术档次系
列的产品,且价格不调整,而承包人须承担有关违约责任,同时保留建设方追
究承包人法律责任的权利。
七、招标使用的图纸和设计说明的设备技术参数,并不代表必须选择标注
的型号;承包人选择具体产品时,其性能、功能、档次必须满足《用户需求
书》前提下,不能低于图纸和设计说明的设计参数要求。
八、所有设备系统在竣工验收前,任何与标识系统有关的内容,例如设
备、线缆的编号、标识等,建设方要求根据标识系统的要求进行更改,承包人
应按要求进行更改。
九、在建设方和承包人签订合同后,承包人必须完成所有设备、系统的设
计联络和深化设计并确认设备参数。对于需要深化设计的系统或设备和需要确
认设备接口参数(例如设备土建基础、强电系统接口等)的系统或设备均需报
送设计院和建设方审核、批准。如果不能按此要求完成,承包人须承担所有相
关责任。
十一、由于本建筑空间比较狭窄,各专业各类管网比较多,且相互交叉,
因此要求本次承包人须综合平衡和考虑各类管网的位置,并绘制综合管线图
(包括末端综合管线图,装修单位施工);合理安排各类管线,以节约空间,
确保各类管线布置整齐统一、美观。
1.2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施工要求
1.2.1施工界面说明
本项目与其他各专业的施工界面如下,承包人必须在适当的时间提供相关
技术要求和对设备接口进行技术监督,以保证选型正确和顺利施工。
1.2.1.1承包人与智能化专业的施工界面
1.根据需求书完成空调自控系统及其调试,系统需予楼宇自控系统提供
MODBUS或者BACnet或者OPC的通信协议。
2.配合智能化专业对给排水系统BA接口的深化设计,该系统的采购、安
装及调试(包括DDC控制器、配套传感器等)由智能化单位负责。
3.负责现场智能化系统的所有预留预埋。
4.负责封堵套管内侧和管线间的空隙以及封堵套管外的孔洞。
5.智能化专业须负责确保有关预留位置预留正确以便于日后管道施工和
设备进入(弱电管井),智能化专业需要派驻工作人员到工地协调及
监察。
1.2.1.2与电梯专业界面划分
电梯系统监控系统由电梯厂家负责,电梯监控系统在消防控制中心的控制
柜上提供可供集成的通讯接口供相关专业免费接入。“楼宇自控系统”负责与
该电梯监控系统主机的联网、有关系统数据的读取和集成。电梯五方对讲系统
智能化专业只需负责电梯机房至消防控制室之间布线工作即可,其他布线及设
备安装调试工作由电梯公司来完成。
1.2.L3与消防专业界面划分
1、智能化专业负责机房内主机设备(含消防广播主机及功放)至室外广播末
端部分的广播系统安装及调试。智能化专业提供免费的软硬件接口及相
关说明,消防专业负责将其负责的广播部分接入广播系统。
2、消防专业须与智能化专业协商,配合提供的电气火灾监控主机、消防电
源监控主机、防火门卷帘监控主机与消防系统联络通讯的标准接口及免
费开放通信协议。智能化专业负责连接智能化系统至消防控制室内其主
机的通信管线敷设。
3、消防和平时兼用的暖通设备(如排风机,厨房燃气事故通风机,变电所
事故通风机)接线端子由消防承专业提供,由弱电单位连接启动信号。
4、变电所内的事故通风机的控制端子由消防专业施工,由智能化专业负责
端子排连接和燃气报警模块的供应及安装。
5、厨房燃气事故通风机控制端子预留由消防专业施工,由智能化专业负责
端子排连接和监控模块的供应及安装。
6、消防专业负责提供火灾报警系统之通讯接口并提供通讯协议,如
TCP/IP、RS232/RS485、BACNET等以便于系统与弱电系统接驳。
1.2.2系统设备通用要求
1.2.2.1铭牌及各类标志
/提供设备的所有铭牌、使用指示、警告指示、技术性能参数、线缆及其
连接装置的标志必须具有永久性、易识别。
/所有系统设备均应有制造厂家的铭牌并装在显著的地方,所有铭牌不应
使用粘合剂,必须用钏钉等方式固定,也可视具体情况直接刻印在设备
上。
/铭牌材料必须防锈、防潮,所有铭牌上的字体、颜色与铭牌的底色必须
呈鲜明的对比,保证视觉效果清晰、舒适。
/所有使用的标签应为机器打印,手写标签不予接受。
/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防高温特性。
,所有线缆必须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须加上标
签。
/所有的配线及跳线都应采用标签予以标识,并单独编号。
1.2.2.2线缆敷设
/光纤入户布线提供的线缆应满足相应布线标准,其他系统线缆的敷设应
符合有关施工及验收标准、规范。
/线缆应敷设在指定的桥架、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应平直,不得产
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敷设多条线缆的位置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
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机柜内的线缆应排列整齐,避免交叉,并绑扎在机柜内的布线槽内,同
时做出标识。线缆的敷设不得影响机柜门的开启或关闭、设备的更换。
/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在前端设备安装位置、设备间的铜缆的预留
长度一般为1m〜2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为2m〜3m。有特殊要求的
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1.2.2.3接地
/承包人必须保证所提供的设备都有可靠的接地端子,所有接地线应采用
多股铜线或铜带,与机房内的接地点端接。
/所有接地要求符合TIA/EIA-607标准。
/建筑物提供的接地电阻为W1Q。
1.2.3深化设计
承包人须对新华文化中心智能化弱电系统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深化,深化设
计的系统包括(但不仅限于)光纤入户系统、智能网络系统(监控、门禁
等)、有线电视系统、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统、信息发布系统、楼宇自控系
统、远程抄表系统、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卡通集成系
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门禁系统)、电子巡更系统、访客管理系统(可视对讲
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车位引导系统、电梯五方对讲系统、机房工程(消
防控制中心、弱电机房)、公共线槽。
深化设计图由承包人在招标文件的基础上进行。深化设计应以招标时系统
的总体构架为基础。如要因应现场条件或系统深化要求,在深化设计过程中对
招标的系统总架构作出调整,则必须要得到建设方的书面同意,方可进行深化
设计及施工。深化设计的深度及设计资料的要求必须能满足弱电各子系统的设
备、材料采购、施工安装、调试等需要。承包人的各子系统深化方案须报设计
单位、监理单位、建设方单位审查,经通过后施行。深化设计必须提供比招标
图更详细的图纸及设计说明等施工文件和依据,包括(但不仅限于)连接图、
系统架构图、路由表、详细施工走线图、机柜/架设备布置图,各种大样图、剖
面图等,并标明材料、尺寸、厚度、安装方式、附件、与其它相关工程的关系
和有关资料数据。
承包人在中标后须呈上一份“系统技术建议书”,叙述该建议的系统及其
配件符合标书的要求。同时须附呈有关的产品说明及制造厂的标准文件,详细
叙述电缆、接线、连接设备等等,包括产品目录、规范单张、图表和显示特征
的简图。每个承包人的标书将根据系统技术建议书的清楚程度与完整程度予以
评定,系统技术建议书的最低要求应包括下列数据:
a)详细的系统示意图。应根据招标示意图绘制,并加以深化,以显示与系
统网络相连的所有点的细节。
b)技术性的叙述,解释系统的总体概念,设备的类型与质量,容量,功能
与操作,速度和精确度。
c)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扩建方法,阐明在不同系统层次的局限性和最大容
量。
d)系统在环境方面的要求,包括用房内的温度、湿度、设备用电及间距。
e)详细叙述在硬件结构各种层次中,系统的任何部件发生故障时所产生的
影响。重点应放在对系统反应的影响以及发生这种故障时仍能运行的系统容量
份额;
f)建议的组织架构表,显示执行设计、工程、施工、测试与维修的工程人
员的架构。
1.2.4项目管理及责任
承包人签订合同后,必须派出专门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负责本项系统的
实施,同时提供组织构架、人员配备表,列明主要人员的姓名、职务、履历,
并提供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资格、业绩、和相关的证明材料给建设方审
查。
除非合同中另有约定,承包人应在合同生效后的三周内,按建设方同意的
格式和详细程度,向建设方提交一份完整详细的工程进度计划,以获取建设方
的批准。同时,承包人还应以书面形式提交一份为保证该进度计划而拟采用的
方法和安排的说明,以供建设方参考;
若建设方认为工程的实际进度与已经批准的进度计划不符,承包人应无条
件根据要求提出一份经过修订的进度计划,以显示为保证工程按期竣工而对原进
度计划所做的修改;
承包人应采取任何必要和适当的措施来保证工程按照批准的进度计划或按
照经过修订的进度计划进行,任何与此类措施有关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1.2.5设备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
♦设备包装要求
1)系统设备、线缆、检测设备、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必须按单独分箱包
装,并在外包装上标明设备名称、编号,以方便区分。所有设备、线缆等需要
包装的货物必须使用原厂包装。
2)包装必须符合国际、国内关于海运、空运、内陆运输的有关规定。
♦设备运输和保管要求
1)本系统所有设备、材料在其供应的任何环节的运输均由承包人负责。
2)货物到达工地时,需要建设方、项目管理公司、监理工程师、厂家工程
师、承包人在场,并做相应的产品抽样检测工作。
1.2.6安装、调试和竣工验收
设备施工及安装要求
1)工程施工过程中,重要系统的设备供应商或厂家必须派驻相关工程师到
现场进行技术督导,在施工过程中,承包人,厂家、代理商应该与监理单位、
设计单位和建设方多沟通协调。
2)承包人必须按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要求参加各种现场会议,积极配合建
设方工作,以解决安装、调试、试运行中的所有问题。
3)承包人应当设置合理可行的现场组织机构,并为此安排具有足够经验、
认真负责和精干称职的管理人员。除非事先得到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的书面批
准,承包人不得更换或撤回主要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安装工艺要求
1.标签系统
1)使用专业的标签打印机打印标签;
2)标签的标准遵循TIA/EIA606标准,标签上的编号应同时支持简体汉
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所有线缆必须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
人接触的地方须加上标签;所有配线架都应使用标签予以标识,配线架上的模
块和端口需单独标识;所有信息端口须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用
途。
3)所有机柜/机架须以喷漆地形式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用途。
2.端接要求
1)光纤的接续和端接须采用产品供应商认可的工具设备进行熔接。
2)光纤接续点必须在接续工作完成后进行现场测试。
3)光纤接续点的衰减损耗<0.2dBo
4)综合布线的6类UTP电缆不允许接续。
3.线缆敷设要求
1)所有线缆的敷设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
2)所有的线缆应敷设在指定的桥架、线槽或线管内,线缆的敷设应平直,
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
4)敷设多条线缆的位置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
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
5)线缆的排列应避免交叉。
6)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线缆在配线架处的预留长
度一般为3m—6m,工作区为0.3m-O.6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m-
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4.桥架及线管的标识
1)敷设光纤的线管或桥架(暗敷的线管或线槽除外)在每隔15m处应设置
橙色色标,并设置标有“危险一光纤槽”字样的标志或标牌。
2)敷设UTP铜缆的线管或桥架(暗敷的线管或线槽除外)在每隔15m处
应设置蓝色色标。
5.系统调试和系统测试
承包人根据工程建设标准要求及设备技术说明书的要求,对本工程范围内的设
备逐级进行单机调试、系统调试、联动调试。
(1)各子系统设备调试:承包人在本工程智能化设备安装完成之后对智能化设备
进行的设备运转调试。设备调试由承包人在供货商协助、指导下进行,按照
正式使用的条件和要求进行较长时间的工作运转,验证设备连续工作的可靠
性,对设备性能做出检测,并将检测的数据与设计、规范要求及设备制造出
厂记录的数据进行比较。建设方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设备单机调试验收并对合
格调试结果予以签认。
(2)各子系统调试、测试:承包人按相关规范、标准及设计要求对本合同项下
通讯和信息化系统工程各子系统的系统调试、测试。
(3)联动调试及试运行:本工程施工完毕、各系统所有设备单机测试合格、各系
统测试合格、所有线路、管件及配套设施均满足设计、标准规范要求后,建
设方组织监理工程师、设计单位、承包人、机电专业、智能化专业等各专业
工程承包人、承包人依据工程建设标准及相关验收规范要求,对本项目相关
系统进行整体联动调试、测试,用于检验工程施工是否达到系统设计功能及
是否满足验收的要求。按《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6)进
行系统试运行。
系统联动调试必须是本项目所有子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包括且不仅限于设
备、线缆、软件系统等)均能实现、达到或超越本项目设计文件、图纸、用
户需求书等所描述及要求的所有功能(包括且不限于使用功能、兼容性功
能、扩展功能、可升级功能)。
1)承包人必须全面负责整个系统的现场系统测试工作,系统测试所产生的各种
费用均由承包人承担。
2)测试工作所需的仪器仪表、工具、材料均由承包人负责。综合布线系统的测
试应采用符合相应精度要求的仪器,未能提供测试仪器调校证书而根据此仪
器产生的测试报告,建设方有权不予接纳。
3)承包人提供的所有设备在进入施工现场时,由监理工程师会同建设方、设计
院、厂家代表进行抽检,如发现不符合相关标准或与出厂测试报告不符的设
备,承包人必须无条件更换。
4)承包人必须在系统测试工作开始前三周提交系统测试工作计划和方案,详细
说明测试工作内容、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和仪表,由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审
核批准。
5)承包人必须修复在测试中发现的故障和缺陷,并承担修复故障和缺陷所发生
的费用。
6)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有权采用承包人同意的测试方法和仪器,对承包人提供
的测试报告进行抽样复查,如果发现抽样复查结果与承包人提供的测试报告
有不一致处,建设方和监理工程师有权对其提供的测试报告质疑,并要求其
重新进行全面测试。
7)建设方保留聘请独立第三方测试机构进行系统质量测试的权利,承包人应积
极配合第三方对系统的测试工作。
1.2.7技术文件和手册、资料等
承包人提出工程竣工验收申请前.,应至少完成如下工程竣工资料:
工程竣工资料份
1系统工程竣工图(平面图,系统图)6
2机柜/机架竖向布置图、平面布置图6
3工程综合安装图、安装大样图、剖面图6
4弱电桥架路由图6
5工程变更文档6
6阶段施工过程记录及验收记录6
7隐蔽工程记录6
系统测试报告(包括测试方法、程序、项目、仪
86
器、测试数据)
9综合布线配线架端口与信息点对应表6
10工程设备、材料清单(包括型号、规格及数量)6
11设备、材料产品说明书及技术资料6
12各系统使用操作及维护手册6
13各系统品质保证书6
14备品备件清单6
15仪器仪表、工具清单6
16其它有关管理机构和档案管理机构要求的资料6
注:如工程需要提交的资料超过指定份数,承包人应满足工程需要,产生
的额外费用由承包人负责。
L2.8质量保证、售后服务及技术支持
1)本项目各系统整体按竣工验收起两年免费保修或更换服务(特殊说明的
除外);设备原厂保修期若超过两年,以原厂保修期限为准。
2)在保障运行期,承包人仍须对系统的运行情况负责,主要技术人员必须
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
3)在质保期内,每季度均需派员对各系统进行测试,并对已损坏的设备进
行维修或更换,所产生的费用由承包人承担;
4)技术支持
在本项目完成验收至保修期满,承包人须安排对本项目熟悉的技术工程师
对新华文化中心进行技术保障。
定期检查
承包人在保修期内,须定期(保修期内三个月后半年内,每隔2周一次;
半年期满后,每隔一个月一次,以上期限均为日历日)委派各子系统的对本项
目熟悉的相关工程师到现场对本项目各子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每次检查维护
均须向建设方提交详细的书面检查维护报告。检查维护过程中发现问题须立即
进行处理。检查须是工程师携带相关设备和材料到项目现场进行,不允许以远
程协助、远程登录等形式进行。
售后服务响应
除驻场技术支持、定期检查、维护外,承包人在接到建设方的故障报告、
技术支持要求后,在接到建设方报告及要求起1小时内对故障报告和技术支持
作出响应,并立即给予技术支持和修复,如不能马上解决问题,应于2小时内
委派专业工程师到现场处理相关问题。如因备件等原因无法现场解决问题的,
承包人应提供可临时代用的设备或可行的临时应急解决方案,为建设方解决问
题并保障建设方的正常运营,并于48小时内提供备件,回复设备或系统的正常
运作。
备件
在保修期内,本系统所有组成部分(设备、线缆、软件系统)发生非人为
故障,承包人须免费更换完好的相关组成部分,并负责将相关子系统和功能模
块调试、恢复至正常工作状态。
保修期外,承包人承诺并确保提供本系统所有组成部分(设备、线缆、软
件系统)的供应,并以低于市场价格的优惠价格提供给建设方。选择承包人提
供的备件与否,建设方视实际情况而定。
升级换代
承包人承诺本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设备、线缆、软件系统)均为主流且
有前瞻性的产品,并能适应本项目的经营管理要求和格调要求。
保修期内本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出现厂家(包括设备生产厂家、软件企
业)升级换代的,承包人应承诺对本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与厂家的升级换代保持
同步。
保修期外(不低于十年)期间的升级换代,承包人承诺以低于市场价格的
优惠价格给予建设方升级换代服务(包括系统更新和设备及软件的配套升
级),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营。
1.2.9培训
1)培训作为本系统验收的必备条件之一,未完成本合同要求培训任务的,
视为不具备验收条件,建设方有权拒绝对本项目进行验收,直至承包人完成所
有培训任务。
承包人必须为建设方培训出合格的能进行系统的维护和维修的人员,具体
培训要求如下:
系统应用培训:指对系统的一般操作培训,包括系统原理和知识、操作流
程、一般性维护等。
调试培训:指对系统更高一级的操作培训,包括系统建立及高级设置、
界面及自控程序修改、增减设备的软硬件调试、接口维护开发知识、大故障恢
复、相应调试软件使用及权限管理等等。
培训地点:现场或者其他商定的场所;
1)承包人提供培训所需培训资料、教学设备、仪器,并应派出参与各
个子系统现场施工安装全过程,熟悉本项目系统情况,且具丰富经验的工程师
授课;
2)在设备保修期内,如建设方在运营、使用过程中对于各子系统有使用
疑问,承包人须在24小时内作出响应,并派员解释相关问题。
1.2.10运营商接入服务
承包人须协助建设方办理各运营商线路接入及开通。运营商包括但不仅限
于移动通讯、固话及中继线路通讯、互联网接入(有线及无线)、有线电视、
卫星电视等。接入服务不特指某一运营商,具体由建设方决定。承包人须保证
本项目建设的各子系统能满足各运营商的线路接入要求。
第二章技术规格书
2.1设计内容
2.1.1概述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番禺区亚运大道与京珠高速东段交界,即亚运城正对
面,建筑用地面积为29542m2,总建筑面积为130267.7m2,其中地下一、二层
为设备房及车库,建筑面积41314.4m2;工程性质为一类地下车库。规划设计
1栋21层商业办公楼(A#),建筑高度为97.9米,其中1〜4层为商业裙楼,
5〜21层为办公;1栋21层商业办公楼(B#),建筑高度为95.8米,其中1〜
2层为商业,3〜21层为办公;1栋4层小独栋商业楼(C#);2栋3层小独栋
商业楼(D#、E#)o
地下车库出入口有三个。设置在地下车库北边的出入口有两个,一个为一
进一出模式,一个为一出模式;设置在地下车库西北边的出入口有一个,为一
进一出模式。
消防控制室位于A#楼一层,兼用安防监控室,面积约88nl二
弱电机房位于地下车库内,共有一处,面积约为48
项目建筑基础数据如下:
总用地面积29542m2
总建筑面积130267.7m2
地上建筑面
88953.3m2
积
地下建筑面
41314.4m2
积
办公面积51917.3m2
商业面积35915.7m2
2幢21层高层(其中含4层裙房);1栋4层小独栋;2
楼层
栋3层小独栋
垂直电梯19台
机动车停车
930辆
位
地下车库北边的出入口有两个,暂按一个为
地下车库出一进一出模式,一个为一出模式
入口地下车库西北边的出入口有一个,暂按一进
一出模式
本项目除允许业主车辆和出租车、救护车等
其他说明
特殊车辆进出外,允许访客车辆的进出和停车。
办公楼的基础数据表
办公楼A#B#C#D#E#
总楼层2121433
商铺数商场181163
开放式办公0
0000
区数
办公室数357474000
会议室00000
架空层00000
垂直电梯数105211
2.1.2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弱电设计遵循有关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并且符合“建筑智能化系统等
级评定办法”所规定的等级标准和满足建筑、消防、公安(安全标准)、信息
技术标准及规范。
(-)参考标准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50314-2015)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11-2016)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技术规范》(GB50198-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50384-200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50174-2017)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4-2007)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07)
若上述标准、规范有修改或重新颁布,工程实施过程中,均遵循最新标准
或规范执行。
2.1.3信息设施系统
本次信息设施系统设计内容包括如下:
1.光纤入户系统
2.智能网络系统(监控、门禁等)
3.有线电视系统
4.公共广播及应急广播系统
5.信息发布系统
2.1.4建筑设备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个人策略试题及答案
- 银行行业政策演变试题及答案2025年解析
- 2024年网络编辑师学习资源试题及答案
- 网络编辑师团队角色分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垃圾回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学习动态试题及答案
- 证券从业资格证的考试关键技巧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会计师考试重点难点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灌封胶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PE电缆专用料合作协议书
- 《子宫内膜异位》课件
- 文旅场所安全培训课件
- 《商标侵权案例分析》课件
-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导游讲解的常用技巧教案
- 算法设计与分析 课件 6.3-贪心法应用-活动安排问题
- 车位租赁协议
- 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解读
- 地震监测设备使用安全检查表
- 行知学院《学生手册》知识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高清版)DB34∕T 1489-2020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评估实施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