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大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备课情况备课人X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备课分类新教师后优教师优秀或老教师主要内容单元教材分析教科书将1~5各数的认识相对集中编排,将认数与加减计算穿插进行、适当结合。教科书加强了数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从数概念的各个方面进行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数的组成。2.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单元重点、难点重点:认、读、写5以内各数,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难点:理解加减法的含义,5以内数的写法和组成,5以内加减法的口算方法。教与学建议1.准备必要学具,如课件、小棒、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卡片2.把写字作为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3.提倡计算多样化,适时、适度渗透集合、对应、统计等思想。4.提倡方法多样化。启发式教学法与直观演示法。单元课时分配课题课时数练习数辅导时间1.1~5的认识6课时6课时6课时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3课时3课时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1课时1课时1课时4.整理和复习1课时1课时1课时单元教学策略单元教学策略:1.利用实物、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建立5以内数的概念。2.设计游戏化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加减法运算。3.注重实际操作,鼓励学生多动手、多实践,加深对数的理解和运用。4.及时反馈,注重评价,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二、个人备课情况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课时1~5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观察农家小院图提取信息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1~5各数的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并会认、会读这5个数。2.借助计数器、点子图、小棒等学习用具,鼓励学生大胆交流,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3.在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教学难点1~5的写法,初步建立数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点子图、小棒和计数器(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更是个丰收的季节。你们看!李奶奶家的院子里热闹极了。(课件出示教科书第14~15页的主题图)教师:认真观察,从这幅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和同伴说一说。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图中有小狗、鹅、小鸡、花、李奶奶、小鸟等。教师:是的,小朋友们的眼睛真亮呀!李奶奶家的院子可真热闹。教师:同学们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多少吗?课堂预设:学生1:有5个南瓜,有1只小狗……学生2:有4只小鸡,2只鹅……教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老师都记不住了,想一想,怎样把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呢?学生1:可以画下来。学生2:可以用点子图来表示。学生3:可以直接写数来表示。教师:这么多方法中,直接写数是最简单的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1~5各数。(板书课题:1~5的认识)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读1~5各数(1)认识1教师:同学们,你能找一找图上哪些东西的数量可以用数字“1”来表示吗?学生1:1只小狗。学生2:1位老奶奶。学生3:1个盆。教师:像1只小狗、1个老奶奶、1个盆这样数量是1的事物,都可以用数“1”来表示。(课件出示出对应的图片和数字1)(2)认识2、3、4、5教师:那么哪些东西可以用“2”表示呢?学生:2只鹅,2个盘子。教师:真棒!那么数字“3”呢?学生:3只蝴蝶,3盆花。教师:数字“4”又是有哪些东西呢?学生:4只小鸡,4朵向日葵。教师:那你们有发现哪些东西可以用“5”表示啊?学生:有5只南瓜。教师:大家能在这幅图上发现那么多数,真了不起!(3)巩固数的基数含义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现在我要考验一下同学们的动手能力。你能拿出数量是“1”的小棒吗?你拿了几根,举起来给大家看看。课堂预设:学生举起1根小棒。教师:你能拿出数量分别是“2”“3”“4”“5”的小棒吗?同桌互相检查下,看谁拿得对。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拿出相应的小棒,同桌互相检查。(4)理解1~5的顺序教师用计数器拨1颗珠子教师:拨了几颗珠子,用数几表示?学生:拨了1颗珠子,用1表示。教师再拨1颗教师:你看见了什么?学生:老师又拨了1颗珠子。教师:现在是几颗?用几来表示?学生:现在是2颗珠子,用2表示。教师:2是怎么得到的?学生:2是在1颗珠子的基础上再添1颗珠子得到的。教师让每个人拨好2颗珠子。教师:怎么样才能得到3呢?用你手中的计数器试试看。课堂预设: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3。教师:怎样拨出4和5呢?课堂预设:学生在计数器上依次拨出4和5。教师最后要求学生每两人一组,在计数器上从1数到5,再从5数到1。(一人拨,另一人数然后交换。)(5)借助点子图加深对数序的理解教师:这儿有一些点子图,你能给它们排排队吗?请两名同学上讲台摆。课堂预设:大部分学生会按照之前学习的数的顺序从小到大排,也可能有学生会从大到小排,两种排法都要予以肯定。(6)教学1~5的写法教师:现在我们对1~5这几个数字都比较熟悉了,下面和老师一起来书写这几个数字。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示范,一边写一边指导,强调写满格。学生在教科书中的写字格中描写,教师巡视,发现写得好的要表扬、展示,写得不正确的要及时纠正,同时注意学生写字姿势的培养。课堂小结: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1~5这几个数字以及它们的数序,知道了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1~5各数来表示,并且学会了书写1~5各数。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6“做一做”第1题。教师:请你拿出尺子连一连。课堂预设:学生完成这道题比较轻松,只要将物体的实际个数数清楚就能准确连线。2.课件出示教科书P16“做一做”第2题。这道题是在数数的基础上写数,先让学生说出每种动物的数量是几,再指导学生规范书写。3.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三”第1题。先引导学生读题,并结合书上的范例,使学生明白应根据上面给出的数来涂色,大多数学生能独立完成。4.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三”第2题。先让学生明白要按1~5的顺序连线,再让学生说一说1~5的顺序,带着学生找一找1~5的位置后让学生独立完成。5.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习三”第5题。先指导学生理解题意,再独立完成。学生的表示方法有很多,交流时注意只要表达的意思正确就可以。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1~5各数。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1~5的认识12345教后反思学生在幼儿园及日常生活中,由于经常接触1~5各数,所以绝大多数学生能够正确点数数量在5以内物体的个数。但对于5以内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写数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由于学生刚刚入学,握笔姿势需要纠正,加上刚刚练习书写,灵活性较差,所以要想把1~5写规范,需进行一定的指导与练习。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2课时比大小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符号“>”“<”“=”及其含义,会根据“>”“<”“=”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化的思想方法。2.在用具体事物比较到用符号表示数的大小的过程中,体会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感受一一对应的思想,发展初步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培养符号意识。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符号“>”“<”“=”,掌握它们表示的含义。教学难点能用“>”“<”“=”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9张猴子图、3张桃子图、2张香蕉图、4张梨图(图片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故事导入:小猴子淘淘邀请了两个好朋友来家里做客。看,淘淘买了这么多水果来招待朋友们,淘淘可真是热情啊!教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淘淘为大家准备了什么水果?每种水果各有几个?学生:淘淘准备了3个桃子,2根香蕉和4个梨。教师:如果每只小猴想分得1个桃子、1根香蕉、1个梨,那么这些水果够分吗?课堂预设:引导学生说出要想知道每只猴子想分得1个桃子、1个香蕉、1个梨,这些水果够不够分,就是要把猴子的只数与水果的数量进行比较。教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什么与什么同样多,什么比什么少,什么比什么多的另一种表示方法:比大小。(板书:比大小)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教师:把水蜜桃分给小猴子,每只1个,够分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课件单独出示3只猴子和3个水蜜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用数的方法,得出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教师:你能用手中的图片摆一摆,让别人一眼就看出猴子的数量与桃子的数量同样多吗?学生操作,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桃的图片。课堂预设:大多数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比多少”时的经验,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摆一摆,并且说明1只猴子对应1个桃,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猴子的数量与桃同样多。教师:刚才同学们摆得很好!大家看,左边的3只猴子可以写成几?右边的桃呢?教师随着学生的回答依次在猴子和桃子的下面写3。教师:猴子的只数与桃的个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同样多。教师:对,小猴有3只,桃子也有3个,我们就说小猴和水蜜桃的数量同样多,那么3和3同样多,用另一种方法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位新朋友“=”。(课件出示:3=3,读作:3等于3,等号)师生共同读“3等于3,等号”。2.认识“>”教师:每只猴子想吃1根香蕉,够分吗?用手中的图片摆一摆吧!(课件单独出示3只猴子和2根香蕉)学生操作,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香蕉的图片。教师:小猴比香蕉的数量多,所以不够分。3比2多,用另一种方法该怎么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第二位新朋友“>”。(课件出示:3>2,读作:3大于2,大于号。)师生共同读:3大于2,大于号。3.认识“<”教师:每只小猴想吃一个梨,够分吗?用手中的图片摆一摆吧!(课件出示3只猴子,4个梨)学生操作,让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摆猴子与梨的图片。教师:小猴有3只,梨有4个,我们就说小猴比梨的数量少,那么3比4少用什么符号表示呢?今天我们要认识的第三位新朋友是“<”。(课件出示:3<4,读作:3小于4,小于号。)师生共同读:3小于4,小于号。4.区分“>”“<”。指导学生用手势表示不同的符号,教师说名称,学生用手势表示。教师:“>”和“<”很相似,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能区分它们吗?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相同点是“>”和“<”的开口都是朝着较大的数。不同点是大于号开口在左,小于号开口在右。课件出示儿歌,帮助学生记忆。开口朝左是大于,开口朝右是小于。大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巴朝小数。5.正确书写“=”“>”“<”。教师讲授、示范“=”、“>”、“<”的正确写法。学生用手跟老师比划“=”“>”“<”。再在在课本的17页的格子上练习书写“=”“>”“<”。课堂小结:教师: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知道了当两个数相等时,用“=”表示;当两个数不相等时,用“>”或“<”表示。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17“做一做”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互相交流,指名学生回答说说为什么用这个符号。2.课件出示教科书P18“练习三”第3题。先让指导学生弄清题意后,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交流分享,找出错例进行订正。3.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习三”第6题。首先让学生读懂题目要求,明确要根据文字的意思,先用涂色的方式表示两种图案的多与少,再用符号表示两种图案数量的大小关系。4.课件出示教科书P19“练习三”第7题。独立观察并思考,再填空。教师:比较“4>2”和“2<4”,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感受:两个数位置不同,所用的数学符号改变,但两个数的大小关系不变。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比大小3=33>23<4等号大于号小于号读作:3等于33大于23小于4教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教师没有停留在知识表面,而是注重挖掘蕴含在知识深处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对简单知识背后的思想方法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从而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这节课渗透了许多数学思想:一是符号化思想,学生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比大小的结果,教师再引入数学符号,并让学生感受到符号的合理性和简洁性;二是化归思想,当有多种水果摆在面前时,一种一种地考虑,这本身就是化复杂为简单的化归思想的运用;三是一一对应思想,在比较的过程中,这种思想充分展露。教学中发现有的学生在说的时候知道谁大谁小,写“>”和“<”的时候却写错了,这需要有一个慢慢熟练的过程。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3课时第几教学目标1.通过情景体验和参与,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以表示物体的多少,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2.能够正确用几个和第几个表达意思,体会基数和序数的区别。3.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4.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重点理解“几”和“第几”的含义。教学难点能区分“几”和“第几”。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几位数字朋友,你们能说一下它们是谁吗?学生:1、2、3、4、5.教师:没错就是1、2、3、4、5,对它们我们有哪些了解?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回答:知道了1~5这几个数字的数序;知道了数量是1~5的事物都可以用1~5各数来表示,并且学会了书写1~5各数。教师:今天我们来继续了解它们,将会对它们有新的认识呢!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第几”教师:大家在公园的售票处井然有序的排队买票。(课件出示教科书P20情境图)教师:仔细观察,图中有几人排队?(可以指名学生到屏幕前对着图数一数,再让全班学生齐数一遍)学生:有5人在排队。教师:看看背书包的小男孩排在第几?指名学生到屏幕前对着图数一数,数的时候说“第1”“第2”。教师:对,排队时一般是从前往后数。数到几是他,他就排第几。教师:你们知道小男孩前面有几人吗?后面呢?学生:小男孩前面有1人,后面有3人。教师:你能照着这样的句式再说说另外几人的排队情况吗?同桌间互相说一说,集体交流。课堂预设:学生1:穿蓝裙子的阿姨排第1,她前面没有人,后面有4人。学生2:穿绿色上衣的阿姨排第3,她前面有2人,后面有2人。学生3:穿红色裙子的阿姨排第4,她前面有3人,后面有1人。学生4:带领带的叔叔排第5,他前面有4人,后面没有人。教师:这里有5人排队,叔叔排第5。刚才数出来的5人和这里的第5的意思一样吗?课堂预设:学生很难表达清楚。教师要指导学生说出5表示一共有5人,第5表示位置排在最后一位叔叔只有1人。2.巩固对基数和序数的认识教师:穿蓝裙子的阿姨买完票走了。你能说出现在有几人排队吗?每个人排在第几呢?学生:现在有4人排队,小男孩排在第1,穿绿色上衣的阿姨排在第2,穿红色裙子的阿姨排在第3,叔叔排在第4。教师:4人与第4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课堂预设:教师引导学生说出4人表示一共有4人在排队,第4表示叔叔排队的位置,只表示1人。教师:我们来玩一个游戏。请几位同学上讲台(5人),让学生数一数共几人,再问一问从左边数排第4的是谁,从右边数,某某同学排第几。课堂小结:教师:几表示一共有几人,第几表示其中的1人。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0“做一做”第1题。引导学生观察并解答,再集体交流。2.课件出示教科书P20“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说说两个□里的数表示的意思。3.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习四”第1题。先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再让学生按照题目的意思数、圈、涂,完成练习。课堂预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能对“左边的4只小鸟”和“左边第4只小鸟”区分不清,出现错误。可以展示错例让学生分析。4.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习四”第2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遮住的意思,再解决问题。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通过这节课,我们理解了“几”和“第几”的含义,学会了用数表示物体的位置。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第几“几”和“第几”的含义不同。“几”表示事物的数量,“第几”表示事物的排列顺序,只表示指定的一个事物。教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游戏及自己动手实践的过程,认识到了“几个”和“第几”的概念,学习难点迎刃而解,使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便在一个愉快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同时增进了对数学的情感。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4课时分与合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即能对5以内的数进行分与合)。2.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操作、表达和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3.培养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感。教学重点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教学难点理解分与合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1页的主题图)教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学生:有向日葵和筐。教师:数一数有几朵花,有几个筐子?可以分别用数字几表示?学生:有4朵向日葵,2个筐。教师:如果我们要把4朵向日葵放到2个筐里,而且要保证每个筐里都有向日葵,可以怎么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与合”的知识。(板书:分与合)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探究4的分与合(1)动手操作,感受4的不同分法。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小棒,用4个小棒代表4朵向日葵。试着分一分,也可以画一画、写一写,看看把4朵向日葵放进2个筐里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课堂预设:学生可能无序摆放,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分的时候把4先分成1和3,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边,就有了2和2这种分法,接着再从右边移动一个到左边,就有了3和1这种分法。结果汇报:展示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的结果。师生一起说一说3种分法,课件配合演示。(2)展示用符号表示数的分与合。教师:同学们,你能根据第一幅图的意思,说一说4可以分成几和几吗?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教师:从上往下看,表示把4分成两部分,1是一部分,3是另一部分。那么从下往上看,就表示把1和3两部分合并在一起,我们就说1和3组成4。教师:你能根据另外两幅图的意思,说一说4还可以分成几和几吗?还有几和几组成4吗?自己试着像老师这样写一写。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善板书:教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4的分成吧!师生:4可以分成1和3,4可以分成2和2,4可以分成3和1。教师:我们再一起来说一说4的组成,好吗?师生:1和3组成4,2和2组成4,3和1组成4。(3)梳理不同方法,找联系找规律教师:观察4的组成与分解,说说你的发现。课堂预设:学生1:有1和3,就有3和1,就相当于交换了筐的顺序。学生2:2和2交换位置后还是2和2。课堂小结:教师:写数的分与合时,可以按顺序从1开始写,不容易遗漏,也不容易出错。2.探究5的分与合(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2页的主题图)教师:如果我们要把5朵向日葵放到2个筐里,而且要保证每个筐里都有向日葵,可以怎么分呢?你能将所有方法都写出来吗?学生两人一组通过摆5根小棒,探究5的分与合,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小组。课堂预设:经历了4的分与合的研究过程,学生有自主探究5的分与合的能力。通过操作和交流,大多数学生都能有序思考,得出: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引导学生对着分解式读一读。如:5可以分成1和4,1和4组成5;5可以分成2和3,2和3组成5;5可以分成3和2,3和2组成5;5可以分成4和1,4和1组成5。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1“做一做”第1题。以游戏的形式完成,边玩边让学生写出3的组成和分解,然后拍手说一说。2.课件出示教科书P21“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3.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习四”第3题。让学生以独立书写的形式完成,并说明原因。4.课件出示教科书P23“练习四”第4题。此题难度较大,以全班讨论的形式完成。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分与合的关系,掌握了5以内数的分与合。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分与合教后反思本节课注重探索知识的过程和策略,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课堂中注意4的分与合的教学与5的分与合的不同,教学4的分与合时教师可以“扶”一把,教学5的分与合时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表达,从而自主获得探究分与合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积累经验。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5课时加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加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正确观察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左手拿起2支粉笔,右手又拿起1支粉笔,然后合在一起。教师: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课堂预设:学生:左手有2支粉笔,右手有1支粉笔,合起来是4支粉笔。(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注意规范学生语言)教师:这样合起来的过程,就是合并。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合并”的知识。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加法的含义(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4页例1情境图。(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丽丽的右手拿着3个橙气球,左手拿着一个蓝气球。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丽丽之后是怎么拿气球的呢?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课堂预设:学生:她把气球都拿到了1只手里。教师:结合我们刚才的活动,想一想丽丽把两只手的气球合起来的过程用完整的话又该怎么说呢?谁想试一试?课堂预设:学生:丽丽右手拿着3个橙气球,左手拿着1个蓝气球,合起来是4个气球。2.在操作中理解合并。教师:你能把刚才看到的过程用圆片摆一摆吗?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结果汇报:教师:现在谁来说一说你的摆法?学生:因为有3个橙气球,所以我就拿了3个圆片代表3个橙气球,还有1个蓝气球,所以我又拿了另一个圆片来表示这1个蓝气球。教师:同学说得非常好,我们把3个橙气球和1个蓝气球合并在一起(教师边说边在黑板上分别贴3个圆片和1个圆片),用这个大圈来表示“合并”在一起的意思。3.学习加法算式(1)抽象数据,认识加号。教师:3个橙气球用数字3来表示,1个蓝气球用数字1来表示。教师:把3和1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简洁的符号“+”来表示。“+”的名字是“加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加法。把两部分合并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就要用加法计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加法。(板书:认识加法)(2)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教师:算式中的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合并起来是多少呢?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3表示3个橙气球,1表示1个蓝气球,“+”教师:“=”是等号,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学生说出3+1=4表示把3和1合并起来是4。)(3)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3加1等于4。指名读,学生齐读。(板书:3加1等于4。)(4)加深对算式3+1=4的理解。教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3+1=4的意思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课堂小结:教师: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4“做一做”。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2.课件出示教科书P28“练习五”第1题。图中的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引导学生先说清图意,再补充算式并计算。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加法,知道了“把两个数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加法的认识教后反思本节课学生通过说图意、摆学具、写算式等多项活动,让学生在动口、动手、动脑中充分地感知“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计算,对加法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说出算式中各数表示的意义,这个过程能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法算式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6课时5以内的加法计算教学目标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通过打量、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加自信心。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用点数法、接着数法以及利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加法。教学难点能用加法解决具体情境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对口令游戏吧!课堂预设:(先从5的组成开始)教师:我说1,学生:我说4,师生:1和4组成5。教师:我说4,学生:我说1,师生:4和1组成5。教师:我说2,学生:我说3,师生:2和3组成5。教师:我说3,学生:我说2,师生:3和2组成5。……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加法,知道了把两个数合并在一起,要用加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以内的加法计算。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主题图教师: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松鼠们的都起床出来玩了,快乐的一天开始了。请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和组内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组内同学交流,再全班一起说一说。课堂预设:学生1:树上本来有3只松鼠,接着又来了2只松鼠。学生2:树上原来有3只松鼠在玩,后面有两只松鼠看到了也过来一起玩。教师:像这样的过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这里一共有多少只松鼠?教师:根据这样的过程你能列一道怎样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3+2。教师:你为什么列出加法算式?学生1:因为是两部分合起来,合起来我们要用加法表示。学生2:算总共是多少的问题要用加法来计算。2.用多种方法计算“3+2=5”教师:同学们,你知道“3+2”等于几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组合作,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算法。课堂预设:学生1:点数。直接数或者用实物、圆片代替松鼠,1、2、3、4、5,数出这里一共有5只松鼠。学生2:接着数。从3后面接着数,4、5,这里一共有5只松鼠。学生3: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因为3和2组成5,所以3+2=5。课堂小结:教师:5以内数的加法计算可以采用点数法、接着数法、利用数的组成等方法。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5“做一做”第1题。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课堂预设:学生1:第一幅图表示有4只小猫在玩球,又来了1只小猫,一共有5只小猫,4+1=5。学生2:第二幅图表示有1只小猫在玩球,又来了4只小猫,一共有5只小猫,1+4=5。教师:观察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加号左右两边的两个数交换了位置,得数还是等于5。2.课件出示教科书P25“做一做”第2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汇报。3.课件出示教科书P25“做一做”第3题。教师:请你先用小棒摆一摆,再填得数。学生先动手操作,再填写加法算式的得数。4.课件出示教科书P28“练习五”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5以内加法的计算方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计算点数法、接着数法、利用数的组成计算教后反思不同算法是不同思维发展水平的体现,学生知道有多种方法可以计算,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教学中,可以优化算法,但不必强求一致,随着教学的进行可以慢慢引导学生按照数的组成进行计算。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7课时减法的认识教学目标1.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2.通过实践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教学重点了解减法的含义。教学难点能正确观察情境图,口述题意,列出算式。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手里拿着3本书,然后放下1本。教师:把你看到的跟大家说一说。课堂预设:学生:手里有3本书,放下1本书,手里还剩下2本书。(学生回答过程中,教师注意规范学生语言)教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去掉”的知识。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初步感知减法的含义(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6页例1情境图。(2)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要求。教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说一说你都看到了什么?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课堂预设:学生:小男孩拿了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还剩下3个气球。教师:还能用加法来计算吗?课堂预设:学生:原来有4个气球,飞走了1个气球,不是把两部分合并起来,不能用加法计算。教师:对,4个气球中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气球不能用加法计算,那到底用什么方法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研究。(3)自主探究教师:怎样知道还剩3个气球呢?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出来吗?学生自主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结果汇报:预设1:借助圆片摆一摆。(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预设2:用笔画一画。(教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解释“划掉”是什么意思,理解“划掉”就是飞走了1个气球,也可以说“去掉”了1个。)教师用圆片在黑板上一边操作一边讲解。教师:原来有4个圆片,要去掉1个圆片,我们就用虚线圈把它圈起来,表示“去掉”,现在剩下了3个。2.学习加法算式(1)抽象数据,认识减号。教师:4个气球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4)教师:飞走了1个,是从几个气球里面去掉的?学生:从4个气球里面。教师:飞走的一个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教师:4个气球,飞走了1个,求还剩几个气球,也就是从4里面去掉了1。当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的时候,就可以用一种新方法—减法来计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减法。教师:从4里面去掉1,求还剩多少,在数学上我们用一个简洁的符号“-”来表示。“-”的名字叫“减号”,它代表了一种计算方法—减法。(教师板书:4-1=3)(2)理解加法算式的含义。教师:算式中4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表示什么意思?3又表示什么?课堂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出:4表示4个气球,1表示飞走了1个气球,“-”表示从4个里面去掉1个,3表示最后还剩3个气球。(3)读加法算式。教师范读:4减1等于3。指名读,学生齐读。(板书:4减1等于3。)(4)加深对算式4-1=3的理解。教师: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例子,说说4-1=3的意思吗?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学生1:花丛中有4只蝴蝶,飞走了1只蝴蝶,还剩下3只蝴蝶。学生2:有4辆校车,开走了1辆校车,还剩下3辆校车。……课堂小结:教师: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6“做一做”。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再在全班交流。2.课件出示教科书P28“练习五”第3题。引导学生说清图意,问清楚虚线圈起来的意思是什么,明确圈起来几个就是从整体中去掉几个。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减法,知道了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减法的认识教后反思教学中要注意设计多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从一个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意思,明确“哪些是整体,对应着算式中的哪个数;哪些是部分,对应算式中的哪个数”,让学生说一说,指一指,从图示情境逐渐过渡到算式中,进而加深对减法含义的理解与认识。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8课时5以内的减法计算教学目标1.会正确计算5以内的减法。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减法是最简便的方法。3.通过打量、操作、表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数学活动,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获得成功体验,增加自信心。4.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能用点数法、倒着数法以及利用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的减法。教学难点能用减法解决具体情境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分与合,那么考考大家,5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课堂预设:学生1:5可以分成1和4,2和3,3和2,4和1。学生2:4可以分成1和3,2和2,3和1。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减法,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5以内的减法计算。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课件出示教科书第27页的主题图教师:请仔细观察情境图,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和组内的小伙伴交流一下。组内同学交流,再全班一起说一说。课堂预设:学生:树上原来有5只松鼠,跑了3只。教师:像这样的过程,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树上还剩几只松鼠?教师:根据这样的过程你能列一道怎样的算式?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5-3。教师:你为什么列出减法算式?学生:因为是从总数里去掉(减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2.用多种方法计算“5-3=2”教师:同学们,你知道“5-3”等于几吗?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小组合作,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全班交流算法。课堂预设:学生1:从5开始倒着数,5、4、3,还剩2只。学生2: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因为5可以分成3和2,所以5-3=2。课堂小结:教师:计算5以内数的减法时,可以用倒着数法、利用数的组成来计算。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7“做一做”第1题。教师:你能先说说图中表达的意思,再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吗?然后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课堂预设:第一幅图,原来有5个松果,小松鼠拿走了1个,还剩几个?列式为5-1,结果是4。第二幅图,原来有5个松果,小松鼠拿走了4个,还剩几个?列式为5-4,结果是1。教师:比较这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课堂预设:两道算式的结果分别是1和4,1和4可以组成5。2.课件出示教科书P27“做一做”第2题。教师:观察第一幅图,说说图意,并列式计算出结果。学生:有4朵花,划去1朵,还剩3朵,算式是4-1=3。教师:观察第二幅图,你可以自己选择划几个,再列出相应的算式。课堂预设:学生1:有4朵花,划去2朵,还剩2朵,算式是4-2=2。学生2:有4朵花,划去3朵,还剩1朵,算式是4-3=1。3.课件出示教科书P25“做一做”第3题。教师先引导学生看第一道算式和对应的图,在理解图意和算式的基础上完成后面两小题,同时要引导学生明确减去几就涂几个,没有涂色的就是剩下的。4.课件出示教科书P28“练习五”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计算5以内的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法计算倒着数法、利用数的组成教后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要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减法的含义。在探索5以内减法的计算方法时,可以让学生借助身边的学具摆一摆,还可以画一画,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9课时练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课的巩固练习,对所学的加、减法有一个更进一步的认识与了解,并且能够熟练地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2.结合图进行减法的对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之间的联系。3.渗透辩证、统一的思想。教学重点能正确、迅速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教学难点能用加、减法解决具体情境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一、回顾复习,温故知新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怎样进行计算?课堂预设:学生1:认识了加法,知道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学生2:学会了用点数法、接着数法、利用数的组成等方法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过程(教与学)二、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28“练习五”第5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题目的意思,再同桌合作摆一摆、画一画,集体交流,加深对加减法意义的理解。指名展示:可以是画出来的,也可以是摆出来的,只要能够表示出合起来用加法,去掉一部分用减法即可。2.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6题。教师:请同学们先读懂题目的意思,再计算。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后交流。课堂预设:教师:哪位同学先来说一下上面一行?学生:第一幅图表示左边有3只小白兔,右边有1只小灰兔,一共有4只小兔,3+1=4。第二幅图表示左边有1只小灰兔,右边有3只小白兔,一共有4只小兔,1+3=4。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发现相加的两个数调换位置,和不变的算理。教师: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下面一行?学生:第一幅图表示一共有4个桃子,去掉1个,还剩下3个,4-1=3。第二幅图表示表示一共有4个桃子,去掉3个,还剩下1个,4-3=1。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受被减数、减数、差之间的关系,为后面的教学打下基础。3.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7题。教师先带着学生仔细观察计算题,知道计算结果写在哪儿,再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大家算完了吗?请你说一说是怎么算的。我们来读一读这些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发现:(1)两个数相加,一个数不变,另一个数变化,和也在变化。(2)5减去一个数,减去的数越小,得到的结果越大。4.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8题。(1)先完成左题。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并计算。课堂预设:学生可能写出3+2=5、2+3=5这两道算式。教师让学生说出图意以及算式的含义,肯定两道算式都是正确的。(2)右题。课堂预设:学生1:藤上有5条丝瓜,摘下2条,还剩几条?算式为5-2=3。学生2:藤上有5条丝瓜,剩下3条,摘下几条?算式为5-3=2。5.课件出示教科书P29“练习五”第9题。教师先引导学生弄清游戏规则:信封上的得数要和圆圈里的数相对应,相同,就画一条线。师生一起完成连线,强调用尺子连线。三、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练习了5以内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四、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5以内的加减法求总数,用加法计算;求部分,用减法计算。教后反思这本节课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巩固5以内数的加减法的计算,并能用加、减法解决简单问题。这一环节的教学更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加深了学生对加减法的理解。

备课人XX备课学科数学备课年级一年级备课时间2024年X月辅助备课2022版新课标、教材、PPT课件、练习题课题第10课时0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表示没有和起点。规范0的写法,使学生能规范整洁的书写0。2.培养学生的想象、合作、探究的能力和认真书写的好习惯。3.通过紧密联系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学重点掌握0的意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有关0的加减法的算理。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直尺(学生自备)。教学过程导入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同学们,你知道小猴子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吗?学生:桃子。教师:(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0页第1幅情境图)没错,就是桃子。一天,猴妈妈给小猴子准备了2个桃子做早餐。小猴子可高兴了!教师:一共有几个桃子?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下写上相应的数字2。教师:(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0页第2幅情境图)接着它高高兴兴地吃了一个,还剩几个?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在图下写上相应的数字1。教师:(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0页第2幅情境图)接着它又吃完了最后1个桃子,现在盘子里一个也没有了,在数学上,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今天我们就来认识0以及0的加、减法计算。(板书:0)过程(教与学)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认识0教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在哪里见到过“0”呢?课堂预设:学生可能说到电话号码、温度计、直尺等。教师:同学们真棒,说得都对。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直尺上的“0”在哪儿?学生1:“0”排在第一个。学生2:“0”在直尺的最开头。学生3:“0”在直尺的最左边。教师:同学们说得都对,0可以表示“起点”。(板书:起点)2.0的写法教师:我们已经认识了0,你们觉得0像什么?学生1:0像鸡蛋。学生2:0像气球。……教师示范在田字格中书写0。在教学0的写法时,教师要进行指导: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起笔处和收笔处要相连,不能出头。课堂小结:教师:0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3.0的计算教师: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0页小鸟图)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然后列出算式并计算出结果。课堂预设:鸟窝里有3只小鸟,3只都飞走了,鸟窝里一只小鸟也没有了,学生写出3-3=0应该不难。这里教师要强调用数字“0”表示一只也没有,特别注意引导学生要表达清楚、完整。(板书:3-3=0)教师:我们可以发现:相同的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教师:左边有4只青蛙,右边有0只青蛙,求两边一共有几只青蛙,你们会列式吗?(课件出示教科书第30页青蛙图)学生:求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小青蛙就是把几和几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列式为4+0=4。(教师板书:4+0=4)教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数加上0,还等于这个数。教师:想一想,5-0=?5减0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就是从5个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说5个东西一个也没有减少,还是5个。教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所以5-0=5。教师: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数减去0还得这个数。课堂小结:教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相同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一个数加0或减0仍得这个数。三、当堂训练1.课件出示教科书P30“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2.课件出示教科书P31“练习六”第1题。从有到没有,使学生再次感受0的含义。3.课件出示教科书P31“练习六”第2题。3幅连续性的摘苹果图,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回答3-1、3-2、3-3的结果各是多少,在加深理解同数相减得数是0的同时渗透函数思想。4.课件出示教科书P31“练习六”第3题。要求学生根据图意写减法算式,直观感受原有的4朵花与划去的花、剩下的花之间的关系,巩固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同数相减得0的道理,渗透函数思想。5.课件出示教科书P31“练习六”第4题。通过看图,使学生明白3+0和0+3含义相同,计算结果也相同。6.课件出示教科书P31“练习六”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四、课堂总结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并学会读写了数字“0”,掌握了0的意义,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你有什么收获呢?学生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谈话归纳整理成板书。作业设计五、布置作业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板书设计0的认识和加减法1.0的意义2.0的加减法(1)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1)相同两个数相减,得数是0(2)表示起点(2)一个数加0或减0仍得这个数教后反思通过本节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