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历史】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历史】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历史】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历史】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广西、湖南、江西等地都出土了距今10000多年的陶器。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储存饮用水。这有利于人类的(

)A.采集狩猎 B.定居生活 C.建造房屋 D.纺织制衣2.“夏桀本是亡国君,夏朝历时四百七。商纣暴虐施酷刑,引来武王正义师。周王无道国人起,西周灭亡在犬戎。”上述歌谣带来的启示是国家治理应该(

)A.实施暴政 B.实行德政 C.关注环境 D.发展军事3.如图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其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A.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 C.社会转型 D.政权分立4.《中小学生守则》规定:“孝亲尊师善待人,诚实守信有担当。”这两项守则蕴含的理念是(

)A.无为 B.仁爱 C.非攻 D.法治5.西汉强盛起来后,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匈奴。下列战役给予了匈奴沉重打击的是(

)A.桂陵之战 B.马陵之战 C.长平之战 D.漠北之战6.党中央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历史上光武帝刘秀“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措施是(

)A.释放奴婢 B.惩处贪官污吏 C.实行三十税一 D.大兴土木7.“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材料反映了东汉时期的政治状况是(

)A.豪强地主兼并土地 B.中央和地方矛盾的加剧C.皇帝昏庸无能 D.外戚和宦官交替专权8.汉武帝为了彻底打败匈奴,决定招募使者联络西部小国大月氏夹击匈奴。他招募到的使者是(

)A.陈胜 B.吴广 C.张骞 D.孙权9.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其主要职责在于统辖西域诸国,管理屯田,颁行朝廷号令,诸国有乱可以发兵征讨。上述表明西域都护的设立(

)A.权力过大超越了中央 B.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C.导致西域诸国的混乱 D.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10.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这反映了()A.大河文明曙光出现B.雕塑艺术绵绵流长C.多元文明交流互鉴D.中原文化历史悠久11.《三国演义》中有“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蒋干盗书”等情节,这些故事描写的战役是(

)A.马陵之战 B.巨鹿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12.西晋惠帝在位时,各地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

)A.“国人暴动” B.“七雄混战” C.“七国之乱” D.“八王之乱”1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曾经统一过北方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羯 B.氐、鲜卑 C.匈奴、羌 D.鲜卑、羌14.两晋南北朝时,流行“穿胡服、住胡帐、坐胡床、听胡乐”。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内迁各族进一步汉化 B.内迁各族文化习俗的传播C.士族世家的生活腐化 D.汉族与内迁各族矛盾激化15.七年级(1)班在美化教室时设计古代文化名人板块,尚缺一位农学方面的历史人物。应该选择哪一个人物原型比较合适(

)A.祖冲之 B.贾思勰 C.顾恺之 D.钟繇二、非选择题(共30分)16.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应有的责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们应该顺应自然。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他的学说集中在一部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材料二

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阶段的是东晋的王羲之。他刻苦学习书法,继承各种书体的优点,所作楷、行、草书尤为精湛。王羲之被后人誉为“书圣”。——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中国筛选出的“三药三方”正是在《伤寒杂病论》等古典医籍的经方基础上化裁而来。中医药积极参与全球抗疫,被多个国家借鉴和使用,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中国新闻网《医圣祠前观古今,习近平“把脉”中医药发展》2021年5月13日材料四

在2022年实施的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中,语文课程专设了书法课,数学将《九章算术》列为教材内容,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哪位思想家?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位思想家在政治上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的“这部书”的名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王羲之的代表作。说一说王羲之书法的特点。(3)材料三中提到的《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哪一思想?和他同一时代的另一位名医华佗发明了什么?(4)材料四中新课程标准的修订有何意义?1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的,民族大交融是历史发展的主流。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民族交融的历史吧。材料一

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摘编自《魏书》材料二

淝水之战示意势图材料三

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1)材料一中的“魏主”指谁?结合所学知识,再写出两项“魏主”除迁都之外的改革措施。(2)材料二“淝水之战”中前秦首领是谁?与淝水之战相关的典故成语有哪些?(写出两个即可)(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北方民族融合后产生怎样的影响?(4)综上材料,概括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下令罢兵归田,组织军队复员。……同时又下令招抚流亡,释放奴婢。规定凡在战争中流亡山泽的人口,各归原籍,恢复他们过去的爵位、土地和房屋……对于因饥饿而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田租只收产量的十五分之一。对于遭受战乱比较重或临时受灾的地区,则免除其租税。——摘编自晁福林《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三国鼎立形势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高祖采取的政策归纳材料中提到的具体措施(不得照抄原文)(2)写出材料二中C政权的名称及建立者。结合所学知识,写出C为加强与台湾联系的一个史实。(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家发展”为主题,从以民为本角度进行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答案解析1.B【解析】根据材料“陶器发明后,人类不仅可以煮熟食物,而且能储存饮用水”可知,陶器容易制作,比较坚硬牢固,根据不同的需要会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功能用途比较多,方便人们的定居生活,B项正确;采集狩猎、建造房屋、纺织制衣等活动中,陶器作用发挥不是特别大,排除ACD项。故选B项。2.B【解析】提取题干关键信息“夏桀本是亡国君”“商纣暴虐施酷刑”“周王无道国人起”,结合所学知识,夏桀、商纣王因暴政导致了夏朝和商朝的灭亡,西周厉王因暴政统治引起“国人暴动”,最终西周被犬戎所灭。可见,题干歌谣带来的启示是统治者应实行德政,B项正确;题干歌谣突出反映了统治者因暴政统治而导致了国家灭亡,实施暴政不是带来的启示,排除A项;题干歌谣没有提及关注环境,排除C项;题干歌谣亦未涉及发展军事,排除D项。故选B项。3.C【解析】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内容涉及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经济内容,所以此时期的大变革是涉及整个社会的变化,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斗争频繁,民族融合不断,井田制日益瓦解,封建生产关系逐渐产生,奴隶社会日益瓦解,分封制趋于崩溃,大国兼并小国,中国处于新旧社会制度更替的时期。应填社会转型,C项正确;远古人类是文明起源,排除A项;早期国家产生是夏商周时期,排除B项;政权分立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基本特征,不符合变革的叙述,排除D项。故选C项。4.B【解析】根据材料“孝亲”、“尊师”、“善”、“诚”、“信”、“有担当”,结合所学可知,仁爱,谓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孔子仁爱思想的主要内容:孝顺爹娘。敬爱兄长,不触犯上级,不造反。一切在于务本就道生仁。因此,题干体现了儒家的仁爱思想,B项正确;道家“无为”的含义是指要君主不与民争,顺应民众,不妄为的意思。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墨家“非攻”的含义是反对不正义的战争,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C项;法家“法治”思想的含义包含立法、执法、轻赏重刑,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5.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国力强盛开始组建骑兵反击匈奴,在漠北之战大败匈奴,解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D项正确;桂陵之战发生于战国时期,排除A项;马陵之战也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B项;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时期秦赵之间,排除C项。故选D项。6.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25年,西汉宗室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他就是光武帝。光武帝刘秀多次下令释放奴婢,减轻农民的负担,减轻刑法,还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又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到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B项正确;释放奴婢与题干“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信息不符,排除A项;汉初,刘邦为巩固统治,采取了恢复生产、轻摇赋税、与民休息的政策,“三十税一”是相当轻的一种赋税,排除C项;“大兴土木”与题干信息“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7.D【解析】根据题干“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和结合所学可知,在东汉后期的戚宦纷争中,外戚利用皇帝幼弱,得以专擅朝政,宦官也力图拥立幼主,以便自己的操纵,双方都力图挟持皇帝,排除异己,形成了外戚、宦官的交替专权的局面,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无关,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等相关信息,无法得出中央和地方矛盾加剧,排除B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东汉时期外戚宦官交替执政的政治状况,并非皇帝的素质高低,排除C项。故选D项。8.C【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为了彻底打败匈奴,决定招募使者联络西部小国大月氏夹击匈奴,他招募到的使者是张骞,C项正确;陈胜,吴广是秦末农民起义的领导,排除AB项;孙权是三国时期的人物,排除D项。故选C项。9.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通西域后,西汉王朝加强了对西域的经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B项正确;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是地方机构,排除A项;西域都护的设立,加强了对西域的治理,让西域更加井然有序,排除C项;材料不能体现“利于民族之间的交流”,排除D项。故选B项。10.C【解析】根据材料“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像艺术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可得出为了宣传佛教,南北朝的统治者令人在许多地方劈山削崖,开凿石窟,雕造佛像,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辉煌的石窟艺术。石窟艺术最能体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和雕塑综合特点,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是著名的两大石窟。这些宏伟精巧的雕像,继承了秦汉以来的造型艺术的传统风格,同时吸收了佛教艺术的优点,是中外文化交融的产物。龙门石窟的佛教造型艺术现存有北魏至唐朝时期的外国人、外族人造像,在石窟雕刻中也有反映西方文化的装饰纹样或受其影响而融合改变的装饰图案。这主要反映了多元文明,交流互鉴,C项正确;古代大河流域以农业文明为特征,农业是这些地区最主要的生产部门之一,排除A项;材料不能反映“雕塑艺术绵绵流长”,排除B项;中原文化历史悠久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1.C【解析】根据题干《三国演义》中有“草船借箭”“诸葛亮借东风”“蒋干盗书”等情节,结合所学可知,这是三国时期赤壁之战的情节,C项正确;公元前343年,魏国为了补偿在桂陵之战损失,发兵攻打韩国。齐威王待魏韩火拼后以田盼为主将,田婴为副将,孙膑为军师攻打魏国。魏国派太子申来抵挡,在马陵全军覆没,随之田盼又以“减灶”之策诱魏国庞涓中计,追至马陵(在今河南范县城西,原属山东省)中伏身亡,齐军乘胜追击,俘太子申,但未全歼魏军。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了霸主地位。马陵之战也成为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的著名战例,排除A项;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四十万秦军主力在巨鹿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的一场战役,排除D项。故选C项。12.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西晋惠帝在位时,各地势力强大、手握重兵的封王为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八王之乱”。D项正确;“国人暴动”发生在公元前841年,周厉王时期。排除A项;“七雄混战”是战国时期,排除B项;“七国之乱”发生在西汉景帝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13.B【解析】联系已学知识可知376年,前秦灭前凉统一北方。到苻坚淝水之战失败以后,384年慕容垂建立燕以及姚苌建立后秦北方再度分裂。苻秦为氐族建立的政权。436年,北魏灭北燕再次统一北方。直到523年六镇起义之后,524年孝武帝奔长安依宇文泰,高欢入洛阳另立孝静帝迁都邺,从此北方分裂为东西魏。北魏为鲜卑拓跋部建立的国家。所以B项正确;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匈奴、羌建立的政权没有统一过北方,排除ACD项。故选B项。14.B【解析】根据材料“穿胡服、住胡帐、坐胡床、吃胡饭、听胡乐”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内迁各族文化习俗影响了汉族,B项正确;汉化是指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排除A项;士族世家的生活腐化、汉族与内迁各族矛盾激化,都不符合题意,排除CD项。故选B项。15.B【解析】根据题干“一位农学方面的历史人物”和所学知识可知,《齐民要术》大约成书于北魏末年,是北朝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B项正确;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数学家,排除A项;顾恺之是东晋杰出的画家,排除C项;钟繇是三国时期曹魏著名的书法家,排除D项。故选B项。16.(1)思想家: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名称:《道德经》。(2)代表作:《兰亭集序》。特点: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作者:张仲景。思想:治未病。发明:麻沸散、五禽戏。(4)意义: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解析】(1)思想家:根据材料一“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并结合所学道家学派相关知识,可得出“他”是老子。主张:根据材料一“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可得出,老子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名称:根据材料一“他的学说集中在一部书中,这部书成为道家的经典”并结合所学道家学派的相关知识,可得出“这部书”是指《道德经》。(2)代表作:结合所学王羲之的相关知识可得出,王羲之的代表作是《兰亭集序》。特点:结合所学王羲之的书法特点,分析可得出他的书法特点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3)作者:结合所学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可得出《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张仲景。思想:结合所学张仲景的医学成就,可知现在我们接种疫苗预防疾病,应用了他的“治未病”思想。发明:结合所学东汉时期的医学成就,可得出另一位名医华佗发明了麻沸散和五禽戏。(4)意义:根据材料四“历史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从文化的传承、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学生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角度分析,例如有利于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17.(1)“魏主”: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写出其中两个即可)。(2)首领:苻坚;典故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写出其中两个即可)(3)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一点即可)(4)方式:民族间友好交往、民族迁徙、统治者改革。(写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1)魏主:根据材料“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材料体现但是北魏孝文帝致力于移风易俗,并且迁都洛阳的事件,因而材料中的“魏主”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措施: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官制等。(2)前秦首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统一了黄河流域。383年,苻坚不过一切反对企图灭亡东晋,爆发淝水之战,因此首领是苻坚;典故成语: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淝水之战中出现了很多的成语典故,如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东山再起等。(3)影响:根据材料“蒸馍与烙饼原是少数民族的食物,魏晋时在中原却很风行。在生产方式上,少数民族学习汉族的先进生产经验,成为农业居民。”并且结合图片可知,北方民族融合有利于促进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4)方式:根据三则材料可知,促进民族交融的方式体现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因而统治者的改革是重要的方式;民族之间相互学习饮食、文化、风俗等民族间友好交往,还有游牧民族内迁等不同表现的民族迁徙等。18.(1)政策:休养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