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解析版)_第1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解析版)_第2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解析版)_第3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解析版)_第4页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1.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g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7℃ C.人行走速度约为5m/s 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心跳1分钟约200次【解答】解: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故A不符合实际;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为37℃,故B符合实际;C、人行走速度约为1.1m/s,故C不符合实际;D、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心跳1分钟约75次,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如图记录了它们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都正确的一组是()①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②甲车达到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乙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③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④甲、乙两辆车在这40s内的平均速度相同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解答】解:①前10s内甲车运动的路程为300m,乙车路程为200m,故①的说法正确;②甲车达到600m处所用时间为20s,乙车用20s的时间到达450m,故甲车达到600m处所用时间小于乙车到达此处所用时间,故②的说法正确。③乙车在相同时间间隔内所通过的路程不同,故乙车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③的说法错误。④甲、乙两辆车在这40s内的路程都为1200m,根据v=可知,平均速度相同,故④的说法正确。故选:D。3.两辆汽车A、B在平直路面上运动的s﹣t图象如图甲所示,初始运动方向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30s,A做匀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 B.前30s,A车的速度小于B车的速度 C.B车运动315米后与A车第一次相遇,运动840米后与A车再次相遇D.后30s,若以B车为参照物,A车向东运动 【解答】解:A.由于甲图是s﹣t图像,前30sA、B两车的图像均是倾斜直线,根据可知A、B两车的速度大小不变,故A、B两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根据速度公式可得前30sA车的速度大小为:;因为B车在前70s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前30s内的速度与前70s内的速度相等,故B车前30s的速度为:;所前30s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故B错误;C.由图可知,一开始A、B两车相距的距离为:s0=840m;B行驶315米的运动的时间为:;此时A车行驶的距离为:s′=vAt=20m/s×26.25s=525m;而525m+315m=840m,故B车行驶315米后与A车第一次相遇;由甲图可知,当B车运动840m时,运动时间为70s,此时A车与B车在同一位置,故A车和B车第二次相遇,故C正确。D.由图甲可知,后30sA车的速度为:,方向向西,与B车同方向;而且由甲图可知,第40s时A车已经位于B车的东边,但是因为B车的速度是12m/s,所以A车向西追赶B车,所以以B车为参照物,A车向西运动,故D错误;故选:C。4.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1所示,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时,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一定,用不同的力拨动 B.如图2所示,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玻璃不能传声 C.如图3所示,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的传播需要介质 D.如图4所示,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同样的力敲击它们音调从左到右的降低【解答】解:A、用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的振动幅度不同,所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就不同,可以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故A错误;B、不能听到罩中闹钟的闹铃声,是因为罩中空气被抽走,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乒乓球弹开是因为音叉的振动,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故C错误;D、瓶内水位越高,质量越大,越难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所以同样的力敲击它们音调从左到右降低,故D正确。故选:D。5.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隔音蛟龙,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B.图乙,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洋深度,是由于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其他声波 C.图丙,城市中的噪声监测装置,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Hz D.图丁,从上、下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可看出上面的音叉的音调高【解答】解:A、在靠近居民区的路段设置的声音屏障,目的是使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能防止噪声产生,故A错误;B、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与其他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B错误;C、监测噪声的设备是用来测定噪声的等级的,而声音的强弱用分贝来表示,所以监测噪声设备上数字95.8后的单位应该是dB(分贝),故C错误;D、两个音叉振动的波形图中,上面音叉波形图密集,表示频率大,音调高,故D正确。故选:D。6.如图所示,祖国各地有很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关于它们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图是新疆的坎儿井,它是一种地下输水工程,可以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 B.乙图是青藏高原冰川,天气暖和之后,冰雪消融,形成水流,这是熔化现象 C.丙图是雾都重庆,楼宇间的白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丁图是松花江畔的雾凇,它的形成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解答】解:A、坎儿井减小了液面上的空气流动,有效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蒸发,故A正确;B、冰雪消融,形成水流,水从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B正确;C、雾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故C正确;D、雾凇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凝华会放热,故D错误;故选:D。7.美丽的树挂、霜都是怎样形成的?小何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下面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将甲物质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某种工具乙测量罐中混合物的温度,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有某种物质丙(如图乙所示)。下列有关这个实验讨论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晶体冰,“某种工具乙”是体温计,“物质丙”是霜 B.易拉罐内部主要发生凝固现象,易拉罐外部主要发生凝华现象 C.盐降低了甲物质的熔点,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罐底放热凝华成霜 D.如果不加盐,易拉罐外部不会出现霜,也不会出现小水珠【解答】解:A、“甲物质”是冰,某种工具乙”是温度计,不是体温计,“某种物质丙”是小冰晶,即霜,故A错误;B、在易拉罐中主要发生了冰的熔化,吸收热量,温度降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故B错误;CD、加盐后,混合物的熔点降低,水蒸气遇到温度更低的罐底会凝华为小冰晶;如果不加盐,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仍为0℃,则水蒸气遇到罐底会液化为小水珠而不是白霜,故错误。故选:C。8.如图所示,某日午后太阳发出的一条光线AO,照射到一块平面镜上,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OB射出,并在东侧的墙面形成一个光点P。AO与OB的夹角为120°,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入射角为60° B.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 C.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60° D.当太阳向西下落时,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上移动【解答】解:A、入射角为入射光线与法线间的夹角,此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间的夹角为12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入射角为60°,故A正确;B、反射角为60°,反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故B正确;C、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传播方向改变了60°,故C正确;D、当太阳向西下落时,光线AO向西移动,靠近平面镜,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增大,反射线也靠近平面镜,照射在墙壁上的光点P向下移动,故D不正确。故选:D。9.一块仪容镜如图甲所示,放在某学校走廊的AB处,仪容镜靠墙而立,镜面与墙壁平行,在另一面墙壁上的O处悬挂一电铃,如图乙所示。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沿着走廊的ae直线走动,若将人和电铃各自看作一个点,则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A.ab B.bc C.cd D.de【解答】解:电铃反射的光入射到A处和B处,经过平面镜反射到b和c两处,为了总能看到电铃通过仪容镜所成的像O',小强同学所在的区间是bc。故选:B。10.如图所示,投影机将画面投影到屏幕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机的镜头与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同一种透镜 B.投影机的镜头成像与小孔成像原理相同 C.从不同位置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D.屏幕上丰富的色彩由红、白、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解答】解:A.投影机的镜头是凸透镜,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凹透镜,两者不是同一种透镜,故A错误;B.光经投影机的镜头成像,属于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二者的成像原理不同,故B错误;C.射到屏幕上的光在凹凸不平的屏幕表面上时,会发生漫反射,使得不同位置的人都能看到画面,故C正确;D.屏幕上丰富的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故选:C。11.如图,纸筒A的一端蒙了一层半透明纸,纸筒B的一端嵌了一个凸透镜,两纸筒套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为了在A端得到清晰的像,要调整A、B间的距离,这时()A.眼睛应对着B端向筒内观察,看像是否清晰 B.应把A端朝着明亮的室外,B筒朝着较暗的室内 C.如果看远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晰,再看近处景物时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 D.为了粗测该凸透镜的焦距,早上太阳出来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此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即为焦距【解答】解:A、A端的半透明质,上面成的像由于漫反射,在A端附近合适的位置都能看到,用不着对着A端观察或对着B端向内方向观察,让光线从纸筒B通过凸透镜才可以看到、看清楚物体的像,故A错误;B、为使半透明纸上得到的像更亮一些,要成像的物体就应该在明亮的地方,所以应该把模型照相机的B朝着室外面,A端朝着较暗的室内,故B错误;C、看远处的景物时像很清晰,再看近处景物时,物近像远像变大,像距要增大,应该把B向外拉,增加A、B间的距离,故C正确;D、太阳光可以近似看为平行光源,将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而不是平行于地面放置,故D错误。故选:C。12.如图所示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如图所示,武汉地标黄鹤楼上演《夜上黄鹤楼》光影秀当晚的激光束照射到夜空的情景是光沿直线传播B.如图所示,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像是缩小、倒立的 C.如图所示,通过玻璃砖看钢笔“错位”和日晕形成原理相同 D.如图所示,图中小孔成像和看见的影成像原理不同【解答】解:A、激光束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正确;B、放大镜是凸透镜,用放大镜看远处的物体时,物距大于2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B正确;C、钢笔错位是因为光从一种透明介质进入另一种透明介质时,光路的方向发生改变而形成的,故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日晕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正确;D、小孔成像和看见的影,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错误。故选:D。13.如图甲,小明利用水透镜来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通过对水透镜注水或抽水可改变水透镜的厚薄。如图位置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B.在图示位置对水透镜抽水,此时模拟的是远视眼的形成原因,用图丙的方法矫正 C.将图中的蜡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刻度线处,若保持光屏不动,对水透镜抽水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将一远视镜放在蜡烛和水透镜之间,像变得模糊了,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解答】解:A、由图甲可知,此时物距大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正确;B、在图示位置对水透镜抽水,凸透镜的焦距变的,在物距不变的情况下,像距变大,像会成在光屏的后方,此时模拟的是远视眼的形成原因,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上,应用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矫正,即用图丙的方法矫正,故B正确;C、用水透镜模拟正常眼睛,将图甲中的烛移动到光具座上30cm处,物距减小,光屏不动,像距不变,也就是需要透镜对光线的会聚能力更强,所以此时应对水透镜注水,使其焦距变短,才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C错误;D、将一远视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向左移动光屏,能在光屏上重新得到一个清晰的像,故D正确。故选:C。14.图中画出了光线通过透镜(图中未画出)的情形。其中凸透镜是()A.a B.b、d C.c D.a、b、c、d【解答】解:从四束光线通过透镜的情形可知,a、b、d的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发散的,所以都是凹透镜;只有c,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是会聚的,是凸透镜。;故选:C。1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估算结果是()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物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密度/(kg•m﹣3)1.251.431.980.09A.2kg B.20kg C.200kg D.2.0×103kg【解答】解:设教室里空气的体积为V,除了氮气、氧气,空气中其他气体含量较少,可忽略不计,根据ρ=可得氮气的质量×:m氮=ρ氮×V,氧气的质量:m氧=ρ氧×V,则空气的质量约为:m=ρ氮×V+ρ氧×V,空气的密度约为:ρ===ρ氮×+ρ氧×=1.25kg/m3×+1.43kg/m3×=1.2753kg/m3,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V=9m×6m×3m=162m3,所以,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为:m′=ρV=1.2753kg/m3×162m3≈207kg。只有C选项与此计算结果最为接近,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16.如图所示为甲和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成正比 B.取相同体积的甲、乙物质,甲的质量较小 C.取相同质量的甲、乙物质,甲的体积较大 D.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为4:1【解答】解: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质的种类、状态有关,与物质的质量、体积无关,故A错误;B.由图可知,取相同体积的甲、乙物质,甲的质量较大,故B错误;C.由图可知,取相同质量的甲、乙物质,乙的体积较大,故C错误;D.由甲物质的m﹣V图象得出体积为10cm3时,甲物质的质量为20g,乙的质量为5g;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4:1,故D正确;故选:D。17.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中,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 B.图乙中,在我国北方,冬天要对自来水管进行包裹保护,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大 C.图丙中,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方,风车能转动起来,是因为空气受热密度变大 D.图丁中,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高密度的合金或新型合成材料【解答】解:A、因为温度升高气体的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这样可以促进整个房间的气体流动,提高室内的温度,所以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下面,故A正确。B、北方冬天温度很低,水很容易结冰,结冰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密度的变形公式V=可知,结冰后体积变大,从而把水管胀裂,所以在我国北方,冬天要对自来水管进行包裹保护,故B错误。C、点燃酒精灯,上方的空气吸收热量,温度升高,体积膨胀,密度变小,密度小的热空气上升,形成对流,气流流过纸风车扇叶时,带动扇叶转起来,故C错误。D、航空器材常采用密度小、强度高的合金材料或新型合成材料,故D错误。故选:A。18.如图甲所示,柱形容器内的盐水和冰刚好将容器装满,随着温度升高,冰会熔化,冰从开始熔化(图乙中A点)到完全熔化成水(图乙中B点),盐水的密度随熔化冰的体积关系如图乙所示。小明发现冰完全熔化后液面下降,若加入10g的水,液面刚好与容器口相平,不考虑水的蒸发,且冰熔化成水与盐水混合后总体积不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ρ冰=0.9×103kg/m3)A.冰未熔化时的体积110cm3 B.冰完全熔化成水时减少的体积为9cm3 C.未熔化前冰和盐水混合物质量为198g D.冰未熔化时的质量是100g【解答】解:(1)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m水=m冰,即ρ冰V冰=ρ水V水,因为V冰﹣V水=ΔV,所以V冰=V水+ΔV,0.9g/cm3×(V水+10cm3)=1g/cm3×V水,V水=90cm3,V冰=100cm3,故A错误;(2)冰完全熔化成水时减少的体积为:ΔV===10cm3,故B错误;(3)ρ冰=0.9×103kg/m3=0.9g/cm3,由ρ=知冰的质量为:m冰=ρ冰V冰=0.9g/cm3×100cm3=90g,故D错误;由于冰熔化成水后质量不变,所以盐水的总质量也是不变的,ρ盐水1V盐水+m冰=ρ盐水2(V盐水+V水),由图乙中的数据可得:1.2g/cm3×V盐水+90g=1.1g/cm3×(V盐水+90cm3),解得:V盐水=90cm3,冰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总=m盐水+m冰=ρ盐水1V盐水+m冰=1.2g/cm3×90cm3+90g=198g,故C正确。故选:C。19.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在芜湖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孤帆和青山。孤帆驶来过程中,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6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10m/s,则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7.5m/s。【解答】解:“两岸青山相对出”是指两岸的青山相对于“孤帆”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所选的参照物是“孤帆”;“孤帆一片日边来”是指“孤帆”相对于两岸的青山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所选的参照物是“青山”;设前一半和后一半的路程为s,则孤帆在前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1==,孤帆在后一半路程所用的时间t2==,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7.5m/s。故答案为:孤帆;青山;7.5。20.(1)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有时会把居民家的窗玻璃震破,说明战斗机飞行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同时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2)如图是摩托车引擎后安装的消声器的结构图。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采用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方法来减弱噪声的,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隔音盘。【解答】解:(1)战斗机在飞行时,其巨大的声音能将附近居民的窗户玻璃震碎,即说明声音比较有“劲”,产生很大的噪声。战斗机把玻璃震碎,是声波引起空气振动将玻璃震碎,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蝙蝠可以靠超声波发现昆虫,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2)摩托车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能够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起消声作用的主要部件是隔音盘。故答案为:(1)噪声;能量;信息;(2)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隔音盘21.我国的航天航空工程取得了不起的成就。(1)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波(填“超声波”或“次声波”)。(2)运载火箭使用的液态燃料是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燃气液化而形成的。(3)为了防止航天器在发射后与大气层摩擦过热而烧毁,通常在航天器表面有一层固体烧蚀材料。烧蚀材料在高温气流的冲刷下会发生热解,同时发生熔化、汽化或升华(填写物态变化名称),从而可以吸收大量热量,起到保护航天器的作用。(4)航天器外壳要求轻巧、耐高温。航天器外壳应选择密度小、熔点高(填“高”或“低”)的材料。【解答】解:(1)火箭发射时,会产生频率低于20Hz的次声波;(2)火箭上所用燃料是液态的,是通过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燃气液化得到的;(3)烧蚀材料在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刷下会发生热解,同时发生熔化、汽化或升华,而熔化、汽化和升华都要吸热,能起到保护航天器的作用;(4)对于航天器来说,外壳要轻巧,即相同体积的材料,质量小,故其密度必须小;同时耐高温,即必须熔点高,不易熔化,故航天器外壳材料应具有的特性是密度小、熔点高。故答案为:(1)次声波;(2)压缩体积;(3)升华;(4)高。22.如图甲所示是敦煌熔盐塔式光热电站,它被称为“超级镜发电站”,它由12000面“定日镜”围绕着一个260米高的吸热塔组成,每面镜都能追踪太阳把阳光反射到中间塔顶的吸热器上。(1)如图乙所示,为解释这一原理,我们假设S点为太阳,平面镜如此放置时,反射光线刚好可以射到A点,请完成太阳S发出的光经过镜到达吸热器A的光路图。(2)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向西偏移,导致射向平面镜的光线SO绕O点逆时针偏转15°,如图丙所示(偏转后的光线未画出),为保证把太阳光反射到塔顶的吸热器A点,则应将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选填“顺时针”或“逆时针”)偏转7.5度。【解答】解:(1)作出点S关于镜面的对称点S',即S在平面镜中的像点;因为反射光线好像从像点S'发出的,所以连接S'A,与平面镜的交点O为入(反)射点,连接SO、OA可得入、反射光线,如图所示:(2)如图丙,设入射角为α,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2α,当SO逆时针转动到BO的位置时,反射光线OA方向不变,如图所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2α﹣15°,此时的反射角为×(2α﹣15°)=α﹣7.5°,则法线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7.5°,平面镜绕O点逆时针转过的角度为7.5°。故答案为:(1)如图所示;(2)逆时针;7.5。23.如图所示,三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酒精和盐水。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酒精的密度为0.8×103kg/m3。(1)可判断甲烧杯中装的是盐水。若从烧杯中倒掉一部分盐水,则剩余盐水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另两个烧杯内的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为4:5。(2)若该烧杯质量为50g,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250g,装满盐水时的总质量为270g,则该烧杯的容积为200cm3,盐水的密度为1.1g/cm3。【解答】解:(1)①由题知,盐水的密度最大,其次是水,密度最小的是酒精;因为三者质量相等,V=,所以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盐水;则甲烧杯中装的是盐水,乙烧杯中装的是水,丙烧杯中装的是酒精;②若从烧杯中倒掉一部分盐水,剩余盐水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③由题知,m水=m酒精,水和酒精的体积之比:V水:V酒精=:=ρ酒精:ρ水=0.8×103kg/m3:1×103kg/m3=4:5;(2)水的质量为m水=m总1﹣m杯=250g﹣50g=200g=0.2kg,烧杯的容积:V=V水===0.2×10﹣3m3=200cm3;烧杯装满盐水的体积:V盐水=V=200cm3,盐水的质量:m盐水=m总2﹣m杯=270g﹣50g=220g,盐水的密度:ρ盐水===1.1g/cm3。故答案为:(1)甲;不变;4:5;(2)200;1.1。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1)移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若此时在光屏上有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倒立(填“倒立”或“正立”)、放大(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日常生活中的投影仪(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是由该成像规律制成的。(2)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填“5”、“10”或“20”)cm。(3)如图乙所示,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远离透镜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近视(填“近视”或“远视”)眼镜。(4)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透镜向右移动15.0cm,可以再一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5)如图丙所示,请画出由发光点S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确定像点S'的位置。【解答】解:(1)由图可知,此时的物距小于像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其应用是投影仪;(2)此时的物距与焦距的关系为:f<u=15.0cm<2f,v=30.0cm>2f,解得:7.5cm<f<15.0cm,所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逆为10cm;(3)将一副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他只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适当距离时,又在光屏上观察到蜡烛清晰的像,说明光线延迟会聚成像了,故放置的是使光线发散的凹透镜,这种眼镜是用来矫正近视眼的;(4)保持图甲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根据光路可逆可知,将透镜向右移动15cm后,凸透镜在65cm刻度尺,此时的物距变为原来的像距,可以再一次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5)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然后反向延长这两条折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S的像S',如下图所示:。故答案为:(1)倒立;放大;投影仪;(2)10;(3)近视;(4)15.0;(5)见解析。25.小明所在的课外兴趣小组需要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1)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0”刻度线上,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他应该B;A.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右旋出一些B.把横梁右端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D.向右移动游码②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82.4g(如图甲所示);③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乙所示);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38.4g(如图丙所示);⑤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1.1g/cm3。小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后,发现向量筒中倒入盐水时,有几滴盐水滴到了桌上,那么他测量盐水的密度值会偏大(选填“偏大”或“偏小”)。(2)为配制合格的盐水,需要继续向盐水中加盐(选填“加盐”或“加水”)。(3)同组的小泉又想到了只用天平测盐水密度的方法。利用一个记号笔和水做了如下实验,请你帮助小泉把实验步骤补充完整:①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②用记号笔在烧杯上标记出液面的位置,倒出盐水擦干烧杯,用天平测出烧杯的质量为m2;③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3;④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水(水的密度为ρ水)。【解答】解:(1)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放在零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横梁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故B正确;②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1=50g+20g+10g+2.4g=82.4g,③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40mL=40cm3;④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m2=20g+10g+5g+3.4g=38.4g;⑤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2=82.4g﹣38.4g=44g;⑤盐水的密度:ρ===1.1g/cm3;小明计算出盐水的密度后,发现向量筒中倒入盐水时,有几滴盐水滴到了桌上,则所测盐水的密度偏小,结合密度计算公式可知他测量盐水的密度值偏大;(2)因为测得盐水的密度小于1.15g/cm3,需要加盐以增大密度;(3)③将烧杯中倒入水到记号处,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盐水的质量:m=m1﹣m2,水的质量:m水=m3﹣m2,盐水的体积:V=V水==,盐水密度:ρ===•ρ水。故答案为:(1)①B;②82.4;④38.4;⑤1.1;偏大;(2)加盐;(3)③向烧杯中加水至标记处;烧杯和水的总质量;④•ρ水。26.位于中国南海的“深海一号”于2021年6月25日正式投产,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建造的全球首座10万吨级深水半潜式生产储油平台,也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标志着中国从装备技术到勘探开发能力,全面实现从300米到1500米超深水的跨越;2021年8月31日,国内首条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