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下册答题知识点总结_第1页
高一语文下册答题知识点总结_第2页
高一语文下册答题知识点总结_第3页
高一语文下册答题知识点总结_第4页
高一语文下册答题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词鉴赏】鉴赏——分析其形象、其语言、其表达技巧。评价——分析诗歌的思想与感情。一、炼字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答题模式:第一步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释义第二步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翻译句子)第三步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起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二、意象类1.意象分类及作用单个意象:(1)托物言志;(2)象征诗中人物的某种精神;(3)贯穿全诗的线索。多个意象:(1)营造氛围意境;(2)塑造背景或环境;(3)奠定感情基调;(4)意象组合,有画面感,给人想象空间;(5)借景抒情,表达人物某种精神或情感2.意象位置及作用开头:点明时间地点;交代环境;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形象;为人物出场做铺垫(提供背景);照应标题;表达诗人情感。结尾:以景结情、含蓄蕴藉答题模式:内容+结构意象特点应该关照哪些方面?角度:远近、高低形态:动静感情:乐哀特征:虚实色彩对比(包括明暗对比,冷暖搭配等)觉知:嗅、视、听、触、味修辞: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想象、联想三、意境类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答题模式:描图景+点氛围+析感情(景——境——情)通过什么意象(抓典型的),描绘了一幅什么时间+地点+具有什么特征的画面(至少两个形容词),再结合诗句分析(即用优美的词语翻译诗句)。分析意境特点时的常用术语:雄浑壮丽、壮阔苍茫、苍凉悲壮、闲适恬淡、清幽明净、明丽清新、萧条凄寂、宁谧寂静、淡雅朦胧、高远深邃、繁华热闹、清冷幽静、孤寂衰败、寥廓旷远、缠绵婉转四、人物形象类提问方式:1.这首诗以什么为诗歌的主要意象或刻画了什么形象。2.刻画形象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3.形象的具体特征是什么。4.形象所表现的情感特点有哪些等。答题要点: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结合表现手法);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答题模式:(1)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2)析诗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人物形象。抓住人物描写句,结合生平遭遇及时代背景、分析意象、关键语句、典故等。明作用:指出形象的典型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概括:通过什么描写(环境描写<烘托渲染>+人物描写<直接描写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个什么经历+特点/性格+身份的形象。再结合诗句分析。五、表达技巧类表现手法总结1.描写(景色)方法:①对比衬托(侧面描写)②动静③远近、视听、色彩对比④虚实⑤白描细描工笔⑥细节描写2.抒情:直接抒情、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②借物抒情③借人抒情)借景抒情(情景关系)①乐景写乐情②哀景写哀情③乐景衬哀情④哀景衬乐情3.其他手法①象征②用典:凝练含蓄,增强文学底蕴③各种修辞④托物言志⑤借古讽今⑥欲扬先抑4.诗词中的表现手法主要是:①为形象服务。写出形象的特点,使他(她或它)生动逼真、形象可感、形神兼备。②为意境服务。能营造出一定的意境,从而传达出作者的思想、精神境界。③为主题服务。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问方式:①这首诗用了什么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②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是怎样抒发诗人的情感的,有什么作用。答题模式:准确地指出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如何体现的+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或旨意。㈠例:虚实结合的好处?答题模式:①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激发想象,勾勒画面,拓展意境,丰富内容,可使作品结构紧凑,形象鲜明。②虚实对比,把……与……对比,突出……标志:念,应,想,遥想,忆。㈡例:叠音词有何好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手法,运用叠音词;第二步: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感情;(指出该词的内容作用);第三步:富有音韵美,增强节奏感。(第三步指出形式上的好处)。㈢例:谋篇布局有何好处?答题模式:诗题:点明内容、主题首句:总领(全诗)、引领;奠定基调;开门见山;提出主旨。中间诗句:过渡、铺垫、蓄势、承上启下。尾句:呼应;总结;卒章显志等㈣例:结构技巧行文结构:开篇点题;欲扬先抑;首尾呼应;结构对比;线索贯穿;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感情脉络: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变化写作思路层次:时间、空间(远近、高低)、地点、景物先后、虚实、总分、分总等思维路径,思路流程。㈤例:语言特色清新自然、明快清新、平淡自然、朴实无华、明快浅显、明快直露、明白晓畅、流畅自然、多用口语、通俗易懂、华美绚丽、辞藻华丽、深沉隽永、委婉含蓄、含蓄深沉、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缠绵哀怨、温婉悲凉、庄谐俱见、幽默讽刺、简练生动、简练传神、准确精练、生动形象、准确传神等。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结合有关诗句具体分析。(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六、思想情感类诗歌内容总结1.边塞诗:①对塞外风光的赞美。或对塞外艰苦生活的伤感。②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渴望胜利的坚定信念。③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渴望归乡的急切。④对塞外将士的同情,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漠不关心百姓疾苦的批判。2.闺怨宫怨诗:①寂寞孤独②相思之苦③渴望自由④美人迟暮⑤王朝盛衰⑥失意无助3.咏史怀古诗:怀古迹:①借古讽今,表达观点②昔盛今衰,古今变迁怀古人:③缅怀古人,追思先贤,仰慕英雄④怀才见弃,壮志难酬,表达不满4.山水田园诗:归隐前:①淡泊功名,鄙弃做官②坚持操守,远离黑暗,表明自己孤傲不群,坚贞自励的高尚情操。归隐后:①恬淡闲适,热爱自然②寄情山水,隐逸田园,任性自然③对官场的厌弃,摆脱官场的喜悦,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5.咏物诗:①借物抒情;②托物言志;③讽刺鞭挞;④隐喻现实。6.送别诗:①依依不舍的惜别、愁苦之情。②祝福关切、勉励祝愿之情。③对前程渺茫的郁闷愁苦之情。④对早日归来的渴望之情。㈠情感、主旨型1.提问方式: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2.提问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3.答题步骤:(1)先点出作者的感情(什么感情?用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2)通过什么来表达感情(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来回答,也可以理解为对于诗歌内容的概括或翻译)(3)表达感情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衬托等)诗歌鉴赏题答题要注意一个原则:那就是回答任何问题都要联系诗文内容。把诗歌中的关键字、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到具体分析中,这将极大的增强答题的规范性。㈡观点评价类:提问方式:哪一个更好?换了某词句好吗?答题模式:①观点(原词或原句更好)②原词或原句好在哪里?内容:(手法+情感)+结构;③点明所换之词或句子缺点在哪里(换的词句是什么内容,不能体现出原词句什么特点。)㈢比较评价题型答题思路: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答题模式:抓住两首诗的不同点和相同点,紧扣题目要求,分点作答。【小说阅读】小说阅读考查要点——围绕着四个关键词(环境、情节、人物、主题)命题1、环境:“一景三考”,分析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的特点、写法和作用。有时探究环境描写的作用与深刻寓意。2.情节:分析小说故事情节的阶段(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概括故事情节;分析情节安排的特点及作用;探究情节安排的作用。3.人物: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探究人物性格的典型意义,对人物形象的评价。分析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方法),能分析直接(正面)描写,间接(侧面)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4.主题: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评价小说主题,探究小说主题的现实意义,探究情感取向。5.构思:分析小说构思的特色6.理解标题含义及作用。第一种考查角度——情节:梳理概括小说情节【解题规律】:①划分情节(找线索、找事件)②概括归纳(围绕中心事件或线索,运用叠加法与合并法;主人公为主语)③语言表形式为:什么人做了什么事。【考查角度】:分析小说情节的特点1、掌握微型小说情节结构的特点;(①设置悬念;②情节曲折;③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分析伏笔与照应);④错位法;⑤巧设误会)2、答题时,要扣情节特点,运用术语,结合文本中特点的具体体现,举例分析。【考查角度】:探究某一情节的作用【解题规律】:①答这个情节跟前后情节有何关联。(指向情节本身)②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和发展变化轨迹。(指向人物)③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有利于表现主题。(指向主题)④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暗示了社会环境。(指向环境)(有时需要)⑤答这个情节安排是否合乎生活逻辑和艺术规律。(有时需要)【考查角度】:探究某一情节是否合理【解题规律】:①表明观点(跟作者的观点保持一致)②从情节安排本身、人物身份性格及文章的主旨出发,找到证明自己观点的依据。第二种考查角度——人物: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解题规律】:可以通过分析小说的情节、主题、塑造人物的方法(①抓肖像;②抓语言;③抓动作;④抓神情;⑤抓心理;⑥抓人物之间的关系)来把握人物形象。答题格式为:具体语句分析+性格特点或性格特点+具体语句分析。即:作为什么人,他有怎样的性格(思想品质)。【考查角度】:分析塑造人物的方法【解题规律】:a.正面描写:语言(对话)、行为(动作)、外貌、心理(内心独白)、细节b.侧面描写:①对比、对比;②环境烘托;③他人介绍;④其他手法。【考查角度】: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解题规律】:①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是分析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首先要结合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的典型性,然后结合社会现实分析人物形象折射的社会现象及给人们带来的某种启示等。②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次要人物即陪衬人物或线索人物,它的作用一般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1)为主要人物服务,对主要人物起衬托作用;(2)揭示或凸显主旨;(3)若是线索人物,自然是贯串全文的线索。【考查角度】:评判主人公的方法【解题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a.谁是小说主题最集中的体现者;b.在小说中的地位,谁是正面描写,谁是侧面介绍;c.作者的着墨程度。d.小说的情节是围绕谁展开的。e.谁与小说标题有关。第三种考查角度——环境【考查角度】:考查的是社会环境的特点【解题规律】:通过分析小说中的时代特征、人际关系来概括。若问的是自然环境的特点,答题思路为:①先在文中找出写景的句子,看它写的是什么景物;②抓住描写的景物及景物的修饰语分析,分析时要看这些景物的共同特征,要特别注意形容词(有些形容词可直接提取),然后归纳。提醒:注意题干用语“景物特点”与“景物描写特点”的不同。“景物描写特点”是要答描写技巧(手法)【考查角度】: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作用【解题规律】:第一步分析环境本身的作用: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季节等;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的氛围;④奠定…的基调(篇首)第二部分析环境对人物所起的作用:①烘托…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②.暗示人物身份、命运等。第三部分析环境对情节所起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③线索。第四步分析环境对主题所起的作用:①暗示、揭示…,主旨;②.深化主旨。另外环境描写还有其他作用:①点题;②呼应;③表现……的特点。提醒:小说任何位置的环境描写作用:①渲染…的氛围;②烘托…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性格;③表现……的特点。——共性在小说开头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①暗示社会环境;②奠定……的基调;③引出下文…,,为下文…作铺垫;④暗示、揭示……主旨;在小说中间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推动情节发展。在小说结尾部分的环境描写作用:①暗示、揭示……主旨;②呼应。【考查角度】:考查的是环境描写的方法【解题规律】:答题格式为:运用了……手法,突出了(表现了)……。第四个考查角度——主题:探究小说的深刻意蕴【解题规律】:意蕴:普通道理(不局限于小说中的人物)从下面几个方面考虑:a.人与环境b.主要情节c.人物d.人物间关系【考查角度】:探究小说的情感取向答题格式为:情感词+对象+相关事件(精神品质)考虑:a.作品的内容层次b.人物(人物间关系)c.情节d.社会环境e.写作背景。人称1、第一人称作用:真实。表意更直接,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拉进作者与读者的距离,使情境显得更为真切,便于抒发情感和进行心理描写。增加对事情对人物叙述的真实性,让读者感觉描述的一切是作者亲历的。2、第二人称作用:亲切。以对面交流的形式,加强了互动效果,有亲和力,强化了抒情作用,拟人化作用。3、第三人称作用: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比较自由灵活地反映客观内容。有比较广阔的活动范围,作者可以在这当中选择最典型的事例来展开情节,而没有第一人称写法所受的限制。【散文阅读】题型一“……原因是什么,或为什么……【规范答题】1.审题干,在原文中找到出处并标明。2.在问题出处的前后搜寻答案。3.划定答案区间,尽量用原文句子作答。4.注意字数要求,适当增删。5.选准答案用语。6.答完后,回望答案,语言表达准确通顺。题型二“词语或句子的含意是什么?或有什么意蕴?【解题分析]考查词句含意的往往是:①生动、形象、含蓄的句子;③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绿色的海洋用的是比喻中的隐喻。③在文中起关键作用的句子。解题时要先从词句的表层含意理解,再联系前后文,看看段意,就可以得出答案。【规范答题】1.标明问题出处。2.找出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3.去掉喻体成分,概括为平实准确的语言。题型三“表现在哪些方面?或“从哪些方面写到……”【解题分析】问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分两种情况:一是在全文中找答案;二是在某一段中找答案。前者注意每段的开头句或结尾总结句;后者则注意答案就在“表现在”的后面。题目中明确规定是阅读第二段,这是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考查。答案要点不难拟出。因为第二段就写了三个片段,很容易概括。尤其是第二个要点如果注意到“我忽然觉得,我一个人……”,就非常明确了。【规范答题】1.找出问题的出处并标明。2.在出处的前后寻找答案。3.选准答案用语:“……表现在……”4.分序号1、2……答要点,注意字数。题型四:鉴赏艺术手法类。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艺术技巧、表达技巧等)?2.作者是如何写“……”?3.“……”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妙处)?4.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的艺术手法和作用或表达效果。5.赏析这段文字(这句话)。【解题分析】要从三个角度切人加以思考:一是运用了什么手法;二是这种手法是怎样运用的,要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作答;三是有什么表达效果或作用。注意用自己的话评价鉴赏。【规范答题】:1.指认手法,就是说要说出这段话(文章)运用了什么艺术技巧。2,具体解释,就是结合文章的中心及相关内容,阐述这一手法在文中是如何运用的。3.简述好处,就是最后简单叙述一下这一手法运用的价值、意义或好处。4.组织答案语言顺序。题型五:布局谋篇类。题型表述方式通常为:1.文章的结构方式是怎样的?2.文章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3.文章的布局谋篇有着怎样的特点?4.文章的行文思路怎样?5.文章在构思上的特点是什么?【解题分析】逐层概括文意,追寻行文的思路和内容上的变化、表达方式上的变化、作者情感的变化;思考“开头写了什么?接着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再思考行文的结构特点,如:总分总、先抑后扬、逐层递进等。【规范答题】1.先说明行文结构特点。2.具体概括文章内容。3.组织答题顺序:说明行文结构特点+具体解说【文言实词】1.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2.爱:①喜爱,宠爱;②怜惜,同情,爱护;③吝惜,舍不得。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4.倍:①一倍,加倍;②通“背”,背向着,背对着;③通“背”,违背;④通“背”,背叛,反叛,背弃。5.本: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特指农业;⑤推究,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鄙视。7.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兵士;④军队;⑤军事,战争;⑥用兵策略,战略。⑦泛指武力8.病:①重病;②患病,生病;③疲倦,劳累;④困苦;⑤毛病,缺点;⑥担心,忧虑。9.察: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10.朝:①早晨;②一日,一天;③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拜见;⑥朝代;⑦一代君主统治的时期。11.曾:①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zē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竟然”或“连……都……”;③通“增”,增加;④céng,,曾经。1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连词,表假设,“如果”“果真”。14.除:①台阶;②任命,授职。15.辞:①口供;②言词,词句;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告别;⑥文体的一种;⑦托辞,借口。16.从: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合纵。17.达:①到达,达到;②得志,显达。18.殆:①危险;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③几乎;④副词,大概,恐怕。19.当:①在(某处、某时);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判罪;⑤抵挡,阻挡;⑥担当;⑦通“倘”,如果。20.道:①道路,通道;②途径,方法,措施;③规律,道理;④指道家,道教;⑤主张,思想,学说;⑥说,讲;⑦dǎo,通“导”,引导;⑧道义,正义;⑨风尚,风气。21.得:①应该,应当;②能够;③通“德”,感激;④收获,心得。22.度:①量长短的标准;②限度,尺度;③制度,法度;④度量,气度;⑤渡过,越过;⑥量词,表示次数;⑦duó,量长短;⑧duó,估计,揣度,推测;⑨谱曲,谱写;⑩思考,考虑。23.方:①当,正当;②正,正在;③将,将要;④刚刚,方才;⑤方圆。24.非:①不对的,不合理的;②非难,责怪;③不是;④无,没有;⑤认为……不对。25.复:①夹层的;②报复;③恢复;④再,又;⑤回答。26.负:①背;②蒙受,遭受;③背靠着;④依仗;⑤违背,背弃;⑥辜负,对不起;⑦承载,担负;⑧使承担。27.盖:①车盖;②遮蔽,掩盖;③胜过,超过;④副词,大概,大约,表推测,推断;⑤连词,表示推测原因,译为“大概、因为”;⑥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⑦通“盍”,何不;⑧通“盍”,何,怎么。28.故:①旧,与“新”相对;②旧有的,原来的;③老朋友;旧交情;④衰退,衰老;⑤原因,缘故;⑥故意,特意;⑦所以,因此;⑧复音词“是故”,因此;⑨副词,仍然,还是。29.顾:①回头看;②看;③探望,拜访;④顾念,考虑;⑤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⑥副词,表反问,岂,难道。30.固:①坚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使……坚固(巩固、稳固);③坚持,坚决;④固执,顽固;⑤鄙陋;⑥本来;⑦岂,难道。31.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送回,归还;④归附,归顺;⑤汇聚;⑥通“馈”,赠送。32.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都,京城。33.过:①走过,经过;②过错,过失;③犯过错;④形容词,错了,错误的;⑤超过,胜过;⑥拜访,探望;⑦过分;⑧指出过失,责备。34.恨:①遗憾;②怨恨,仇恨。35.胡:①我国古代西北部民族的统称;②疑问代词,什么;③疑问副词,怎么,为什么。36.患:①担心,忧虑;②祸患,灾害;③毛病,弊病。37.或:①有的,有的人;②也许,或许;③有时。38.疾:①病,疾病;②生病,患病;③痛苦,疾苦;④缺点,毛病;⑤厌恶,憎恨;⑥快速,急速;⑦妒忌39.及:①赶上,追上;②到,到达;③推及,涉及;④如,比得上;⑤等到,到了;⑥和,与。40.即:①走近,靠近;②副词,立即,马上;③连词,就,便;④副词,就是;⑤连词,如果,假如;⑥根据41.既:①尽,完了;②副词,已经,……之后;③副词,既然;(后起意义)④副词,不久,常“既而”连用;⑤常与“且”“又”、“亦”相呼应,表并列关系。42.假:①借;②凭借,借助,利用;③给予;④如果,假如;⑤jià,假期,休假。43.间:①中间;②期间,③断断续续地;④秘密地,悄悄地;⑤隔阂;⑥离间;⑦参与;⑧从小路;⑨间断。44.见:①看见;②拜见,谒见;③见解,见识;④表示被动,相当于”被”;⑤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⑥xiàn,出现,表现,显露。45.解:①把系着的东西解开;②解除,消除;③消释,化解;④解围,撤围;⑤xiè,懈怠,松弛;⑥jiè,押送。46.就:①接近,靠近;②承受,接受;③完成,成功;④就职,赴任;⑤踏上,登上。47.举:①举起,抬起;②举行,发动;③推荐,推举;④攻下,占领;⑤全,都;⑥完成,成功;⑦尽,完。48.绝:①断,断绝;②隔绝,隔断;③穿越,越过;④横渡;⑤断绝往来,绝交;⑥绝命,死;⑦极,非常。49.堪:①经得起,能忍受;②能,能够;③胜任。50.克:①能,能够;②战胜,攻破;③克制;④约定或限定时间。51.类:①种类,类别;②类似,像。52.怜:①怜悯,同情;②喜爱,疼爱,爱惜;③”可怜”有如下意义:⑴值得同情;(与今义同)⑵可爱;⑶可惜。53.弥:①满,遍布;②越,更加。54.莫:①mù,通“暮”,日落之时,傍晚;②没有什么,没有谁;③不要;④不,不能。55.内:①里面,与外相对;②内部,常指朝廷内部,国家内部;③内心;④nà,通“纳”,使进入,接纳。56.期:①规定的时间,期限;②约定;③期望,要求;④jī,一周年,一周月。57.奇:①奇异,奇特,罕见的,不寻常的;②出人意料的;③jī,零数;④jī,命运不好,常“数奇”连用;⑤好,佳;⑥以……为奇,认为……奇特。58.迁:①迁移;②调动官职,一般是升官;③贬谪,放逐,流放。④[左迁]:贬官。59.请:①请求;②请允许我,请让我;③谒见,拜见;④请示;⑤请教,询问;⑥邀请。【注意】“请”后带动词时,有两种不同意义。一是请你做某事,即①;二是请你允许我做某事,即②。第二种较常见。60.穷:①阻塞不通;②走投无路;③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④困厄,处于困境;⑤尽,穷尽;⑥穷究,追究到底;⑦寻求尽头。【注意】在古代,缺乏衣食钱财一般叫“贫”;不得志,没有出路叫“穷”。61.去:①离开;②距,距离;③除掉,去掉。62.劝:①勉励,鼓励;②勤勉,勤奋;③劝说。63.却:①退,后退;②使…退,击退;③推却,不接受。64.如:①到……去;②像,如同;③遵从,按照;④连词,假如,如果;⑤及,比得上;⑥如恐,担心。65.若:①像,如,好像;②人称代词,你,你的;③指示代词,这,这样;④连词,假如,如果;⑤及,比得上。66.善:①好,善良的;②好事,好的行为;③动词,做好;④好好地;⑤善于,擅长;⑥友好,与……交好。67.少:①稍微;②不多时,一会儿;如“少间”“少顷”“少时”“少焉”“少刻”等词语都表示这个意思。③轻视,68.涉:①趟水过河,②经历,经过;③涉足,进入,到;④涉猎,学习。69.胜:①优美的;②优美的山水或古迹;③shēng,能承担,能承受;④shēng,尽,完。70.识:①知识,见识;②zhì,记,记住;③zhì,标记。71.使:①派,派遣;②使,让;③使用,使唤,驱使;④出使;⑤使者;⑥官名,节度使;⑦连词,假使,假若。72.是:①正确;②认为……正确;③指示代词,这,这个,这样,这时;④表示判断;⑤宾语前置的标志,用在宾语前置的倒装句中;⑥【于是】:⑴连词,表承接,与今义相同;⑵在这时;在这(方面、事等);⑶对此。74.书:①书写,记载;②书法,字体;③书信;④书籍。75.孰:①通“熟”,煮熟,谷物成熟;②通“熟”,仔细地,详细地;③疑问代词,谁,什么;④【孰与】表比较,两者相比,询问哪个更甚,译为“与……比,谁更……”。76.属:①隶属,归属;②亲属;③类;④zhǔ,连接,连续;⑤撰写,“属文”即写文章;⑥zhǔ,委托,交付;⑦zhǔ,通“嘱”,嘱托;⑧zhǔ,通“嘱”,劝酒。77.数:①天命,命运;②技艺;③shǔ,计算,查点;④shǔ,列举罪状加以责备;⑤shuò,屡次;⑥cù,密。78.率:①遵循,顺着;②带领,率领;③通“帅”,主将;④轻率;⑤全都,一概。79.说:①言论,主张,学说;②shuì,劝说,说服;③yuè,通“悦”,喜欢,高兴。80.私:①私人的,自己的;②偏私,偏爱,不公道;③私下,偷偷地;④私事,私利。81.素:①白色的绢;②空,白白地;③平素,向来,一向。82.汤:①热水,开水;②汤药;③商朝第一个君王;④tàng,通“烫”,加热;⑤汤汤,shāng,水势浩大的样子。83.涕:①眼泪;②鼻涕;③流泪,哭泣。84.徒:①党徒,同一派别的人;②门徒,徒弟;③刑徒,被罚服劳役的人;④空,白白地,徒然;⑤只,仅仅。85.亡:①逃亡;②逃跑的人;③失去,丢失;④灭亡,死亡;⑤通“无”,没有。86.王:①君主,帝王;②战国时诸侯国的统治者;③wàng,称王,统治天下;④wàng,使……为王。87.望:①向远处看,远望;②盼望,期望,指望;③名望,声望;④观察;⑤埋怨,责怪;⑥农历每月十五日。88.恶:①罪恶,邪恶;②恶人,坏人;③坏,不好;④wù,诋毁;⑤wù,憎恶,厌恶,讨厌;⑥怎么,什么。89.微:①隐藏,隐蔽;②不显露的;③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