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农情调查与管理要点_第1页
玉米农情调查与管理要点_第2页
玉米农情调查与管理要点_第3页
玉米农情调查与管理要点_第4页
玉米农情调查与管理要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玉米农情调查与管理要点

农情调查的意义

农情调查作为记录反映种

植业生产动态的信息体系,

已经成为种植业发展的

“晴雨表”和指挥种植业

生产的“仪表盘”。基点

县作为农情信息直接上报

农业农村部的直通系统,

是农情调度体系的重要组

成部分,为科学决策和指

挥生产发挥着重要的参谋

作用。

玉米农情监测内容

生育期监测:播种期、出苗期、拔节期、抽雄期、吐丝期、成熟期、全生育期

苗情监测:苗期、拔节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的可见叶数和叶面积指数,长势长

相,对苗情进行综合评价

灾害监测:玉米生长期间发生的高温、干旱、强降雨、冰雹、大风倒伏监测,危害

程度,减产程度等进行跟踪调查,提出相应的田管建议

病虫监测:对玉米生育期间的主要病虫进行监测,提出相应田管建议

产量监测: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报告题纲

一、生产概况

二、生育时期

三、生育阶段

四、主要病虫

五、自然灾害

六、群体质量

七、产量构成

八、测产方法

一、生产概况

2022年全国玉米:面积为6.46亿亩,比上年减少376.7

万亩,减少0.6%,产量2.772亿吨,比上年增加465.24

万吨,增加1.7%;单产429.1公斤/亩,亩产比上年增加

9.7公斤,增产2.3%。

40.4%

京、津、冀、晋、鲁、豫、苏、皖

一年两熟夏玉米产区

二、生育时期

生育时期:玉米一生中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生理特性发生不同的阶段性变化。

时期标准

播种期玉米播种时间

出苗期幼苗出土2-3厘米,第一片真叶展开

拔节期玉米植株基部茎节开始伸长

大喇叭口期植株心叶中空,外形如喇叭口

抽雄期植株雄穗露出顶叶3-5厘米

开花期植株开始散粉的日期50%

吐丝期植株雌穗花丝露出苞叶2-3厘米

籽粒形成期植株果穗中部籽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

乳熟期植株果穗中部籽粒颜色开始呈现本品种的固有颜色,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蜡熟期植株玉米籽粒干重接近最大值,胚乳呈蜡质状,籽粒变硬,用指甲可以划破

成熟期全田90%以上的植株籽粒硬化,籽粒乳线消失,黑色层出现。

监测玉米不同时期的可见叶数和叶面积指数,长势长相,对苗情进行综合评价

播种期:玉米播种时间

前茬作物种类、土壤肥力、土壤耕作与前茬秸秆处理方式

播种深度、播种方式、播种密度(株行距)、玉米品种

合理密植、适墒播种

免耕播种、种肥同播

出苗期:幼苗出土,第一张叶片展开,株高2-3厘米

一类苗:出苗整齐,幼苗基部扁粗,叶片宽厚、色泽绿,心

出苗率:出苗株数与播种密度之比叶重叠,植株近正方形,根系发达,根层多,根量大。

二类苗:出苗较整齐,偶有缺苗,幼苗基部粗,叶片宽、色

绿,心叶重叠,植株正方形,根系发达,根层较多,根量大。

三类苗:出苗不整齐,有缺苗断垄,叶片窄而下垂、叶色淡

3-5叶期化学除草

绿,根细而小,叶片黄。

拔节期:茎基部节间开始伸长的日期,植株雄穗生长锥进入伸长期

一类苗:植株生长整齐健壮,茎节短粗,上部叶片宽厚且挺,叶

适时化控片黑绿发亮,根系粗多。

促壮抗倒二类苗:植株生长较整齐,茎节短、较粗,上部叶片宽厚且挺,

叶片深绿,根系较粗、次生根较多。

三类苗:植株生长缓慢,矮小,节长秆细,叶片窄、下垂,根系

发育差、次生根少。

展开叶片数和叶龄指数

田间管理及调查常用叶龄指数表示:100ⅹ植株展开叶片数/总叶片数

数光毛叶位法标记叶序法数节根层数推断叶序法

Y=1/2×(X-1)

光叶:苗期生长的叶,叶面少茸毛,光

滑。早、中、晚熟品种分别有5、6、7

毛叶:苗期分化形成的叶。叶面多茸毛,

不光滑。是生育中后期的主要功能叶

可见叶:植株的某叶露尖1cm时称为该

叶的可见叶期

展开叶:当叶环与前一叶环平齐时为该

叶的展开期

见展叶差:露尖叶位与展开叶位的差

棒三叶:穗位叶、穗上1叶和穗下1叶

大喇叭口期:棒三叶甩开呈喇叭口状,雌穗进入生长锥伸长期。

一类苗:植株整齐粗壮,茎粗节短,上部叶片肥大,叶片浓绿富有光泽,叶缘波浪状,喇叭口开张。

二类苗:植株生长较整齐,茎粗节短,上部叶片肥大,叶片深绿富有光泽,多数叶缘波浪状,喇叭口开张。

三类苗:发育不整齐,茎秆偏细,茎节较短,上部叶片稍大,叶色绿或淡绿,叶缘直线状,少数喇叭口开张。

肥水充足

壮秆大穗

雌穗分化初期防玉米螟

抽雄期:植株雄穗主轴尖端露出顶叶3-5厘米。

防卡脖子旱

开花期:植株雄穗主轴小穗开花的日期

高温杀雄:大气温度>35℃、湿度<30%,花粉粒因脱水而失

吐丝期:雌穗花丝从苞叶中伸出出2-3厘米的日期。

雌雄间隔:雄花始花和雌花始花的时间差。

辅助授粉

一类苗:中部叶片宽大开展,棒三叶大,上部节间长,叶稀,下部叶片密而平展,气生根多且粗壮。

增加粒数

二类苗:中部叶片宽,棒三叶正常,上部节间长,叶较稀,下部叶片较密,气生根多。

防止早衰

三类苗:中部叶片较窄,棒三叶小,上部节间短,叶较密,下部叶片疏松,气生根少。

籽粒建成期:植株果穗中部籽粒体积基本建成,胚乳呈清浆状

防止败育

乳熟期:中部籽粒开始呈现本品种的固有颜色,胚乳呈乳状后至糊状

延缓衰老

蜡熟期:籽粒干重近最大值,胚乳呈蜡质状,籽粒变硬,用指甲可以划破

适时晚收

成熟期:籽粒干硬,果穗中下部籽粒基部出现黑色层,机收减损

乳线消失,并呈现出品种固有的颜色和光泽

“乳线”

“黑层”

三、生育阶段

苗期(播种-拔节)穗期(拔节-开花)粒期(开花-成熟)

苗期阶段(出苗——拔节)

根系发育得比较快;地上部分以茎叶生长为主,但生长得比较缓慢(5-10%)

根系

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监测内容:

生育进程、展开叶片数、土壤含水量、出苗整齐度、病虫草害、留苗密度等

穗期阶段(拔节——抽雄)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发育最旺盛阶段,田间管理关键时期(30-40%)

茎叶、雌雄穗

促叶壮秆争大穗

监测内容:

生育进程,展开叶片数,土壤含水量、株高整齐度,施肥种类数量

倒伏倒折、病虫草害危害程度

花粒期阶段(抽穗——成熟)

营养体生长停止,籽粒产量形成为中心(40-50%)

果穗、籽粒

养根保叶防早衰

监测内容:

生育进程,授粉质量,籽粒灌浆速率;绿叶叶片数、有效穗数、穗粒数,

空秆率、双穗率,倒伏倒折率,土壤含水量,病虫害危害程度,适宜收获时期

株高:地表到雄穗顶端的高度

穗位高:地表到最上部果穗着生节的高度

株型:平展、半紧凑、紧凑型三种

倒伏率:植株倾斜度大于45度但未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

倒折率:果穗以下部位折断的植株占该试验小区总株数的百分率

空秆率:收获时调查不结果穗和果穗结实10粒以下的植株占全区总株数的百分率

双穗率:收获时调查结有双穗(每穗结实10粒以上)的植侏占全区株数的百分率

穗长:穗基部到顶端的长度

穗粗:果穗中间直径

秃尖长:果穗顶端不结实部分的长度。

穗行数:果穗中部对生的籽粒行数。

行粒数:每穗数一中等长度行的粒数。

穗轴颜色:红轴、白轴

四、主要病虫

病虫害调查

黄淮海夏玉米类型区、京津冀早熟夏玉米类型区:

病害:小斑病、茎腐病、穗腐病田间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鉴定均未达到高

感。

弯孢叶斑病、南方锈病、瘤黑粉病。

虫害:玉米螟、草地贪夜蛾、二点委夜蛾、甜菜夜蛾

小斑病

病情级别症状描述

调查时间:乳熟期叶片上无病斑或仅在穗位下部叶片上有零星病斑,病斑占叶面积少于或等于

1

5%

调查方法:调查群体发病状况。玉米

3穗位下部叶片上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穗位上部叶片有零星病斑

果穗上方和下方各3叶,根据病片上孢5穗位下部叶片上病斑较多,占叶面积11%~30%,穗位上部叶片有少量病斑

7穗位下部叶片或穗位上部叶片有大量病斑,病斑相连,占叶面积31%~70%

子堆占叶片的相对面积给予分级。9全株叶片基本为病斑覆盖,叶片枯死

高温、高湿、多雨的气象条件有利于该的发生流行。低洼地、密植荫蔽地块、连作田发病较重。

弯孢叶斑病

病情级别症状描述

调查时间:乳熟期

1穗位叶及上部3叶无病斑或有零星病斑,占叶面积0%~5%

调查方法:调查群体发病状况。玉米

3穗位叶及上部3叶有少量病斑,占叶面积6%~10%

果穗上方和下方各3叶,根据病片上孢5穗位叶及上部3叶有较多病斑,占叶面积11%~30%

7穗位叶及上部3叶有大量病斑,占叶面积31%~70%

子堆占叶片的相对面积给予分级。

9穗位叶及上部3叶基本为叶斑覆盖,叶片枯死

高温高湿利于发病,抽穗期降水多、湿度高,容易造成小斑病的流行。低洼地、密植荫蔽地块、连作田发病较重。

茎腐病

病情级别症状描述

调查时间:乳熟后期

1发病株率0%~5.0%

调查方法:逐株调查发病状况。茎节明显变褐或用手

3发病株率5.1%~10.0%

指捏近地表茎节感到变软的植株,即为发病株即为发5发病株率10.1%~30.0%

7发病株率30.1%~40.0%

病株。记载调查总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

9发病株率40.1%~100%

细菌性茎腐病腐霉菌茎腐病镰刀菌茎腐病

高温、高湿是茎腐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尤其是雨后骤晴、土壤湿度大、气温剧升往往导致该病爆发成灾。

连作重茬、栽植过密,排水不良,虫害雹伤等都易加重病情。

南方锈病

病情级别症状描述

调查时间:乳熟期

1叶片上仅有无孢子堆的过敏性反应或无病斑

调查方法:调查群体发病状况。玉米3叶片上孢子堆为少量,占叶片面积少于25%

5叶片上孢子堆为中量,占叶片面积26%~50%

果穗上方和下方各3叶,根据病片上孢

7叶片上孢子堆为大量,占叶片面积51%~75%

子堆占叶片的相对面积给予分级。9叶片上孢子堆为大量,占叶片面积76%~100%,叶片枯死

高温、多雨、高湿气候条件适于发生早期病症晚期病症

瘤黑粉病

病情级别症状描述

调查时间:灌浆后期

1发病株率0%~5.0%

调查方法:逐株调查发病状况。长有菌瘿(肉眼3发病株率5.1%~10.0%

可见果穗有瘤子)的植株,即为发病株。记载调5发病株率10.1%~20.0%

7发病株率20.1%~40.0%

查总株数、发病株数,计算发病株率。

9发病株率40.1%~100%

多穗车鞭状扭曲、顶腐

雨水多、湿度大发病重;偏施氮肥、灌大水、过密使植株过嫩,连作重茬,冰雹等致伤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

草地贪夜蛾

2019年1月由缅甸侵入我国云南、广西,已在20个省(区、市)发现,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破坏。

①幼虫3龄后,黑色(或橙色)头部具黄白色“倒Y型斑”;②腹部第8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

低龄幼虫取食后,叶脉成窗纱状。取食叶后留有大量孔。幼虫取食叶片可造成落叶,其后转移为害。

幼虫可切根为害,可将30日龄的幼苗沿基部切断。

幼虫可钻入穗为害。

玉米螟

心叶期,初孵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群聚取食

心叶叶肉,留下白色薄膜状表皮,呈花叶状;

2、3龄幼虫大多爬入心叶内潜藏为害,心叶

成虫

展开后,出现整齐的排孔;

蛀入茎秆继续为害,蛀孔口常堆有大量粪渣;卵

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

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

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破坏植株内水分、

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

幼虫

二点委夜蛾

玉米气生根处的土壤表层处危害玉米根部,咬断玉米地上茎杆或浅表层根,受危害的玉

米田轻者玉米植株东倒西歪,重者造成缺苗断垄,玉米田中出现大面积空白地。

五、自然灾害

涝灾

关键生育时期(出苗期、拔节期、吐丝期)监测,地面

积水0.5厘米,时间超过1天为受灾

轻度(1-2天)、中度(2-5天)、重度(5天以上)

发生时间、灾害等级、受灾面积等

苗期怕涝

后期怕旱

旱灾:玉米需水关键期进行监测,连续10天无有效降水为受害。

等级苗期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

无旱>70%>75%>75%>70%

轻旱60-70%65-75%65-75%60-70%

中旱50-60%55-65%55-65%50-60%

重旱40-50%50-55%50-55%40-50%

特旱<40%<50%<50%<40%

需水临界期:抽雄吐丝期

风灾

茎倒

植株中上部分发生弯曲但没有折断的倒伏

倒伏

玉米在土壤中固定的位置发生改变,植株不弯不折的倒伏

倒折

茎秆从茎的某一节间折断而致的倒伏

倒伏倒折当日进行监测

包括倒伏类型、倒伏比例和倒伏面积等

热害

热害:高温杀雄

花期进行监测,持续35℃以上高温天气5天以上为受害,发生程度用35℃以上

高温天数来表示;包括热害发生时间、天数和受害面积等。

雹灾

受灾面积:指因灾减产一成以上的播种面积。如果同一地块多次

受灾,只计算其中受灾最重的一次。

成灾面积:受灾面积中因灾减产三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绝收面积:受灾面积中因灾减产八成以上的农作物播种面积。

六、群体质量

1、提高吐丝至成熟期群体的物质积累量玉米高产群体质量指标,是指群体结构中与产量具有

2、控制吐丝期群体适宜的LAI密切联系的性状指标。个体与群体,地上部分与地下

3、增加总结实粒数部分,营养器官与生殖器官,前期生长与后期生长,

4、提高粒叶比都能健全协调地发展,从而经济有效地利用光能、地

5、改善叶系组成力,促使穗多、穗大、粒多、粒重。

6、提高茎系结构的质量高产栽培必须使群体的各项形态、生理指标,不断接

7、群体质量的根系性状描述近于优化目标,促进高产群体的形成。

1、提高吐丝至成熟期群体的物质积累量

拔节期5-10%

干物质进程开花期50-60%

成熟期100%

管理要点:

合理施肥,防止叶片早衰

吐丝至成熟期群体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的关系

2、控制吐丝期群体适宜的LAI

玉米产量与最大叶面积指数的变化关系管理要点:合理密植、定量施肥

3、增加总结实粒数

产量:穗数ⅹ粒数ⅹ粒重

管理要点:

合理密植,提高整齐度,增加每亩穗数

不同年代玉米品种的公顷穗数、单穗粒数、百粒重

精准施肥,增加每穗粒数

4、粒叶比是综合反应群体源库协调水平的质量指标

叶面积指数、粒叶比和产量的关系

粒重(g)/叶产量

品种LAI22

(dm2)(kg/hm2)Y(产量kg/hm)=LAI×粒重(g)/叶面积(dm)×100

1383.741.1214195.5粒叶比不变,增加群体LAI,形成更多的总粒数,可

掖单4号3.331.3854608.0

黄4173.321.4714884.0提高产量。

掖单2号4.051.4715952.0控制群体LAI在适宜范围,提高总粒数对叶量的相对

32574.041.5266165.0

掖单18号4.251.4526166.5比值,即增加粒叶比,使单位叶面积能承担较多的

掖单13号4.091.5556367.5籽粒数,扩库强源,提高群体的物质生产能力及物

沈单7号4.531.4486562.5

鲁玉10号4.191.6276828.0质积累对籽粒的分配,提高产量。

苏玉297.101.99010740.8既提高群体LAI的适宜界限,又提高粒叶比,子粒产

苏玉306.641.91210163.2

*

0.8362**量可进一步提高。

r*0.8036

实粒数/叶面积(dm2)及粒重(g)/叶面积(dm2)

5、改善叶系组成

不同叶位叶面积与产量的关系

项目产量构成

225kgN/hm2337.5kgN/hm2

倒叶位

产量千粒重粒/穗产量千粒重粒/穗

10.30360.38730.1808-0.4271-0.0604-0.5224

20.19180.13500.2279-0.557l-0.07360.6830

30.01780.01150.0296-0.6213-0.1396-0.7397

40.7189**0.7837**0.5486**-0.05980.4539-0.2403

50.8619**0.9252**0.6677*0.6583*0.9326**0.4932

60.8812**0.9728**0.6554*0.8270**0.8950**0.7213**

70.9081**0.9486**0.7276*0.9271**0.6085*0.9541**

80.8980**0.8204**0.8370**0.2447-0.17860.3806

90.09860.01930.15600.1428-0.41920.3365

100.0559-0.05910.15580.1004-0.31640.2451

110.1690-0.33560.0183-0.0853-0.30510.0055

12-0.1875-0.2661-0.0874-0.0675-0.37400.0530

13-0.002l-0.13310.1226-0.2747-0.2751-0.2452

LAI0.84760.78720.77520.25340.28290.2191

6、提高茎系结构的质量

茎基粗、茎鞘重与粒叶比、穗粒数、穗粒重的相关系数

粒叶比

穗粒数穗粒重

项目

粒/dm2g/dm2(400~524)(98.8~146.7)

(6.07~7.45)(1.51~2.13)

茎径(cm)

0.88576**0.90387**0.90680**0.82197**

(2.00~2.39)

茎鞘重(g/株)

0.91295**0.92724**0.82070**0.80130**

(38.6~60.6)

管理要点:

适时化控,增加茎秆粗度

精准施肥,增强茎秆强度

7、群体质量的根系性状描述

不同品种气生根及总根数与产量的关系

根数(千条/hm2)产量

穗粒数千粒重

品种(

(粒)(g)

气生根数总根数kg/hm2)

446.1

南玉早1942.54515.09718.4290.35

7

苏玉9440.9

2025.04440.09800.4296.36

号2

苏玉10449.1

2145.04755.010034.1297.87

号5

南玉3538.1

2520.05355.010725.5265.34

号2

掖单13495.2

2422.55392.510539.0283.72

号8

雅玉2530.5

2632.55362.510959.8275.50

号1

539.9

9412797.55632.511071.5273.55

2

467.1

苏玉糯2400.05002.57534.1216.80

0

七、产量构成

穗数穗粒数粒重

基础基础基础

播种至拔节期倒8叶至开花期开花至花后15天

决定决定决定

拔节至花后15天开花至花后15天花后15天至成熟

八、测产方法

理论测产

取样方法

每个地块随机取3-5个样点(小面积斜线三点、大面积对角线五点),每个样点量

21个行,计算平均行距;在21行之中连续数51株,记数行距和株距,并计算亩穗数。

在每个测定样段内每隔5穗收取1个果穗,共计收获20穗作为样本测定穗粒数。

产量计算

理论产量(公斤/亩)=亩有效穗数×穗粒数×百粒重(前三年平均数)×85%×10-5。

倒伏(倒折)率、空秆率、双穗率;穗行数×行数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