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优篇)苏科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分层作业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_第1页
(培优篇)苏科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分层作业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_第2页
(培优篇)苏科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分层作业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_第3页
(培优篇)苏科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分层作业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_第4页
(培优篇)苏科新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分层作业5.13.1 土壤里的小动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13.1土壤里的小动物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A.吸盘 B.环带 C.环状体节 D.刚毛2.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出来,是因为土壤中()A.缺乏空气,不能呼吸 B.缺乏无机盐,缺少营养 C.温度低,不利生存 D.缺少阳光,不利生存3.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运动更灵活 B.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有肛门 C.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D.蚯蚓的运动只与刚毛有关4.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蚯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蚯蚓的环带 B.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体节组成 C.B端是蚯蚓的前端 D.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5.2021年国庆期间,平遥县遭遇了强降雨。雨后,走在校园内、乡村小路上或某些居民小区路上,我们会发现有蚯蚓出现在路面上:。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蚯蚓靠足运动 B.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C.蚯蚓同沙蚕、蛭都属于线形动物 D.环带是蚯蚓消化的结构6.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蚯蚓的前端 B.②是蚯蚓的环带 C.③与蚯蚓的生殖有关 D.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与刚毛配合7.环节动物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飞跃,原因是()A.形成了大脑,神经组织更加的集中 B.身体的腹部出现了刚毛,可以起到保护体壁的作用 C.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 D.有了专门的运动器官——足,使运动更快捷8.张军同学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实验桌上,不久就发现蚯蚓死了,造成这条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B.蚯蚓干渴而死 C.蚯蚓饥饿而死 D.畏光,习惯于地下穴居9.夏季雨后,地面上往往会出现许多蚯蚓,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雨后地面上比较凉爽,适于蚯蚓生活 B.地面上更容易得到食物 C.地面上比土壤中更加潮湿 D.雨后土中缺少空气,爬到地面利于呼吸10.蚯蚓是一种有益的动物,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雨过后,看到蚯蚓爬到地面,这是它为了呼吸的原因 B.蚯蚓腹面有刚毛,依靠它完成运动 C.蚯蚓身体前端靠近环带,有口 D.蚯蚓身体分节,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可起到松土,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实验用具及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准备材料用具:20条蚯蚓、纸盒、硬纸板、适量土壤等;②用硬纸板将纸盒平均分隔成两半,一侧铺3厘米厚的湿润肥沃土壤,另一侧铺3厘米厚的烘干肥沃土壤;③在盒子两侧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抽掉硬纸板,观察30分钟后记录两侧的蚯蚓数量。重复三次,并记录。请你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在此实验中,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2)该实验设置了湿润肥沃土壤和烘干肥沃土壤两种环境条件,设置的湿润肥沃土壤的目的是;(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4)该实验每侧选用10条蚯蚓而不用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5)实验结束后,实验兴趣小组应该如何处理蚯蚓?。三.解答题(共1小题)12.如图是蚯蚓的外形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A]端是蚯蚓的端,[B]是。(2)蚯蚓的身体由许多构成。(3)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感觉体表有滑黏的感觉,具有辅助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首先溶解在体表的黏液中,然后再渗入体壁的,再进入循环系统中,由该系统运输到全身各处。

(培优篇)2021-2022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5.13.1土壤里的小动物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A.吸盘 B.环带 C.环状体节 D.刚毛【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B【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解答】解:蚯蚓身体细长,约由100多个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前端离环带近约13个体节,后端离环带远,因此区别蚯蚓前后端的依据是环带。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蚯蚓环带的位置。2.大雨过后,蚯蚓从土壤中爬出来,是因为土壤中()A.缺乏空气,不能呼吸 B.缺乏无机盐,缺少营养 C.温度低,不利生存 D.缺少阳光,不利生存【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A【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3.下列关于环节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环节动物身体分节,可使运动更灵活 B.身体呈圆筒形,有口有肛门 C.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 D.蚯蚓的运动只与刚毛有关【考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答案】D【分析】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构成,真体腔,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如蚯蚓、蚂蝗、沙蚕等。【解答】解:A、环节动物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身体分节,可使运动更灵活,正确。B、身体细长,呈圆筒形,有口有肛门,正确。C、环节动物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靠体壁呼吸,正确。D、蚯蚓靠刚毛辅助肌肉运动,错误。故选:D。【点评】掌握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4.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之一——蚯蚓,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蚯蚓的环带 B.蚯蚓身体由许多相似的②体节组成 C.B端是蚯蚓的前端 D.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C【分析】图中①为环带,②为体节,靠近环带的一段B为前端,A为前端,B为后端,分析作答。【解答】解:A、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图中①为环带,A正确。B、蚯蚓的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②体节构成,B正确。C、靠近环带的一段为前端,图中①为环带,所以B为后端,C错误。D、蚯蚓可以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D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蚯蚓的特点以及其呼吸的特点。5.2021年国庆期间,平遥县遭遇了强降雨。雨后,走在校园内、乡村小路上或某些居民小区路上,我们会发现有蚯蚓出现在路面上:。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蚯蚓靠足运动 B.蚯蚓的呼吸靠湿润的体壁来完成 C.蚯蚓同沙蚕、蛭都属于线形动物 D.环带是蚯蚓消化的结构【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B【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属于环节动物。【解答】解:A、蚯蚓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错误。B、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正确。C、蚯蚓同沙蚕、蛭的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都属于环节动物,错误。D、环带是蚯蚓的繁殖器官,错误。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蚯蚓的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6.如图是最常见的环节动物——蚯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是蚯蚓的前端 B.②是蚯蚓的环带 C.③与蚯蚓的生殖有关 D.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与刚毛配合【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C【分析】蚯蚓的身体呈圆柱形,身体由许多基本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因此属于环节动物。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靠近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用手触摸蚯蚓的体壁,体表有黏液,腹部有刚毛,与运动有关。图中①是蚯蚓的前端,②为环带为体节,③是蚯蚓的后端,分析作答。【解答】解:AB、靠近蚯蚓的前端有一个较大且滑的体节称为环带,靠近环带的一端为前端,图中②为蚯蚓的环带,所以①为前端,正确。C、③是蚯蚓的后端,与生殖无关,蚯蚓的环带与生殖有关。错误。D、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的收缩与刚毛的配合完成,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蚯蚓的特点以及其呼吸的特点。7.环节动物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飞跃,原因是()A.形成了大脑,神经组织更加的集中 B.身体的腹部出现了刚毛,可以起到保护体壁的作用 C.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 D.有了专门的运动器官——足,使运动更快捷【考点】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答案】C【分析】环节动物的特征为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有体腔,如水蛭、蚯蚓和沙蚕等。【解答】解:环节动物的身体分节,可以使运动更灵敏,转向更灵活,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为以后进化过程中各部分的分工创造了条件,因此环节动物的出现,在动物进化史上是一次飞跃。故选:C。【点评】理解环节动物身体分节的在进化上的意义。8.张军同学在做观察蚯蚓的实验后,忘记将一条蚯蚓放回土中,而是将它留在了实验桌上,不久就发现蚯蚓死了,造成这条蚯蚓死亡的最重要的原因是()A.无法呼吸,窒息而死 B.蚯蚓干渴而死 C.蚯蚓饥饿而死 D.畏光,习惯于地下穴居【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A【分析】蚯蚓属于环节动物,用体壁进行呼吸。【解答】解: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它们依靠体壁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蚯蚓的体壁能够分泌黏液,使体壁始终保持湿润,以保证正常的呼吸,同时减少与土壤的摩擦。如果把蚯蚓放到干燥的沙土内,蚯蚓就会因无法呼吸而死亡。故选:A。【点评】掌握蚯蚓的呼吸特点是解题的关键。9.夏季雨后,地面上往往会出现许多蚯蚓,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A.雨后地面上比较凉爽,适于蚯蚓生活 B.地面上更容易得到食物 C.地面上比土壤中更加潮湿 D.雨后土中缺少空气,爬到地面利于呼吸【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D【分析】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蚯蚓的体壁密布毛细血管,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水淹,雨水把土壤缝隙中的氧气排挤出来,土壤中的氧气减少,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10.蚯蚓是一种有益的动物,下列关于蚯蚓的说法错误的是()A.大雨过后,看到蚯蚓爬到地面,这是它为了呼吸的原因 B.蚯蚓腹面有刚毛,依靠它完成运动 C.蚯蚓身体前端靠近环带,有口 D.蚯蚓身体分节,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可起到松土,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考点】蚯蚓的特征.【答案】B【分析】蚯蚓身体呈长圆筒形,褐色稍淡,细长约由100多个体节组成。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身体是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构成,(同律分节),属环节动物;蚯蚓能分解土壤中的腐烂有机物(有机质),获取能量维持生存;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蚯蚓能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蚯蚓是变温动物。【解答】解:A、蚯蚓的呼吸要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来完成,因此大雨过后蚯蚓纷纷爬出地面,因为蚯蚓靠湿润的体壁呼吸,雨后土壤里缺乏氧气,A正确。B、蚯蚓能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B错误。C、蚯蚓身体前段稍尖,后端稍圆,在前端有一个分节不明显的环带,有口有肛门,C正确。D、蚯蚓能吃进腐烂的有机物和大量的土粒,经过消化形成粪便排出体外,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养分,能提高土壤的肥力,D正确。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蚯蚓的特点以及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11.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实验用具及材料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如下:①准备材料用具:20条蚯蚓、纸盒、硬纸板、适量土壤等;②用硬纸板将纸盒平均分隔成两半,一侧铺3厘米厚的湿润肥沃土壤,另一侧铺3厘米厚的烘干肥沃土壤;③在盒子两侧各放入10条大小及生活状况均相同的蚯蚓,抽掉硬纸板,观察30分钟后记录两侧的蚯蚓数量。重复三次,并记录。请你根据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在此实验中,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是:水分对蚯蚓的分布有影响吗?;(2)该实验设置了湿润肥沃土壤和烘干肥沃土壤两种环境条件,设置的湿润肥沃土壤的目的是对照;(3)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水分;(4)该实验每侧选用10条蚯蚓而不用1条。这样做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5)实验结束后,实验兴趣小组应该如何处理蚯蚓?放回大自然。【考点】探究影响蚯蚓分布的环境因素.【答案】(1)水分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2)对照。(3)水分。(4)减小实验误差。(5)放回大自然。【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1)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水分对蚯蚓的生活有影响吗?(2)(3)用硬纸板将纸盒平均分隔成两半,一侧铺3厘米厚的湿润肥沃土壤,另一侧铺3厘米厚的烘干肥沃土壤;可见实验变量是水分,其中设置湿润的肥沃土壤的目的是形成对照。(4)只用一只蚯蚓做实验不行,因为用1只蚯蚓做实验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如采集的蚯蚓生病或受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不足以说明问题,用10只可以减小误差。(5)实验结束后,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应该把蚯蚓放回大自然。故答案为:(1)水分对蚯蚓的生活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