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下图是研究人员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的四组遗传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进行的是自交实验B.实验二进行的是同株异花传粉C.实验三和实验四互为正反交实验D.玉米的杂交流程为:去雄→人工授粉→套袋〖答案〗D〖祥解〗自花传粉指这一朵花的花粉落到这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现象;异花传粉指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详析】A、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实验一是植株A的雄花给自身雌花授粉,属于同株异花传粉形成的自交实验,A正确;B、实验二是植株B的雄花给自身雌花授粉,属于同株异花传粉形成的自交实验,B正确;C、实验三是植株A的雄花给植株B的雌花授粉,实验四是植株B的雄花给植株A的雌花授粉,两个杂交互为正反交实验,C正确;D、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无需进行去雄才做,故进行杂交实验的基本流程为:套袋→人工授粉→套袋,D错误。故选D。2.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产生雌配子时,A基因能杀死3/5不含该基因的雌配子,但在产生雄配子时不存在此现象。该植株自交,子一代自由传粉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7:2C.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F1中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14〖答案〗B〖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Aabb的植株体内,A基因能杀死体内不含该基因3/5的雌配子,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1/2∶(1/2×2/5)=5∶2,A正确;B、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雄配子中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F1中AAbb=5/7×1/2=5/14,Aabb=5/7×1/2+2/7×1/2=7/14,aabb=2/7×1/2=2/14,由于Aabb的植株体内,A基因就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雌配子时,能杀死体内3/5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所以F1产生的雌配子Ab=5/14+7/14×1/2=17/28,ab=7/14×1/5+2/14=17/70,所以雌配子中Ab∶ab=5∶2,B错误;C、自私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因此该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D、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雄配子中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F1中AAbb=5/7×1/2=5/14,D正确。故选B。3.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观察茄子(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拍摄到下图图像,有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应在花蕾期采集花药作为观察材料B.用卡诺氏固定液处理可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C.图中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和48个核DNA分子D.图中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答案〗D〖祥解〗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花药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固定装片用卡诺氏液,染色用醋酸洋红、龙胆紫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详析】A、应在花蕾期采集花药作为观察材料,因为此时的花粉正在形成,能观察到减数分裂过程,A正确;B、用卡诺氏固定液处理可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从而有利于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观察,B正确;C、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和48个核DNA分子,C正确;D、图中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前期,D错误。故选D。4.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则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一定是雌性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取自精巢〖答案〗C〖祥解〗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说明该果蝇为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是雌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雄果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析】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可能是雌果蝇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也可能是雌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该时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A错误;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此时细胞中会发生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此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其染色体只有4种不同的形态,因此一定是雌性,若为雄性则应有5种形态,C正确;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细胞可能取自精巢,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人类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内的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不一定是等位基因C.Y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在X染色体也存在D.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答案〗A〖祥解〗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析】A.人体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中,A错误;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不一定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的基因,如纯合子AA,B正确;C.Y染色体上有能与X染色体配对的同源区段,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部分基因在X染色体上也存在,C正确;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NA是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线性分子,故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探究历史的归纳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研究者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结论A艾弗里微生物培养小鼠、肺炎链球菌小鼠体内的“转化因子”是DNAB赫尔希和蔡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模型构建法DNA的X光衍射照片DNA是遗传物质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同位素标记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法大肠杆菌DNA是半保留复制A.A B.B C.C D.D〖答案〗D〖祥解〗1、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详析】A、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该实验没有使用小鼠作为实验材料,使用的是培养基,A错误;B、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以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探明DNA是遗传物质,而非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参照DNA的X光衍射照片,通过模型构建法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错误;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对其密度梯度离心,根据子代DNA在试管中的位置确定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D。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先将噬菌体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12h,然后将其与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在大肠杆菌裂解前,搅拌离心并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悬浮液能检测到35S的放射性,沉淀物中能检测到32P的放射性B.仅在悬浮液可以检测到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内C.仅在沉淀物可以检测到放射性,既有来自32P又有来自35S的放射性D.仅在沉淀物可以检测到放射性,无法判断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大肠杆菌〖答案〗D〖祥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将噬菌体在含32P培养液培养12h,因为没有宿主细胞,所以噬菌体无法被标记,则沉淀物中能不能检测到32P的放射性,A错误;B、先将噬菌体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12h,然后将其与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会被标记,不能确定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否进入大肠杆菌内,B错误;C、因为噬菌体无法被标记,在大肠杆菌裂解前,搅拌离心并检测放射性,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而大肠杆菌在沉淀物中,所以只能在沉淀物检测到35S放射性,C错误;D、根据ABC分析可知,无法判断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大肠杆菌,D正确。故选D。8.亲代链分开及新生DNA开始复制处称为复制子,真核生物的核DNA包含多个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都有自己的起始点(下图中1~6),每个起始点均富含AT序列。通常每个复制子从起始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泡,在复制泡的相遇处,新生DNA融合成子代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6号起始点是最晚开始解旋的B.起始点富含AT序列,有利于DNA的解旋C.复制泡中两个新生DNA的子代链的碱基序列相同D.核DNA中包含多个复制子,可以提高DNA复制的效率〖答案〗C〖祥解〗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详析】A、DNA上不同复制泡大小表示不同复制子起始复制的时间不同,复制泡越大,复制的起始时间越早,据图可知6号起始点对应的复制泡最小,因此是最晚解旋的,A正确;B、每个起始点均富含AT序列,与A和T间的氢键数比G和C间少有关,AT之间含两个氢键,GC之间含三个氢键,氢键数越少越容易解旋,B正确;C、子链和母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母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复制泡中两个新生DNA里的子代链的碱基序列也互补,C错误;D、核DNA是多起点复制,其中包含多个复制子,可以提高DNA复制的效率,D正确。故选C。9.DNA和RNA均具有方向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时,两条子链均是由5′→3′进行延伸B.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3'端向5'端移动C.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3′端向5′端移动D.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则相应tRNA上反密码子是3′-UAC-5′〖答案〗C〖祥解〗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析】A、DNA聚合酶只能与引物的3'端结合,即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A正确;B、RNA聚合酶只能与模板链的3'端结合,因此DNA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3'端向5'端移动,B正确;C、mRNA是翻译的模板,mRNA上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方向为5'→3',因此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方向是5'→3',C错误;D、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其反密码子UAC的阅读方向为3'→5',D正确。故选C。10.表观遗传信息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在细胞水平进行遗传,DNA甲基化可分为从头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其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DnmtX:DNA甲基转移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头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需要不同的DNA甲基转移酶催化B.甲基化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起始密码子,导致了基因表达量降低C.若无DNA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的DNA可通过至少两次复制去除甲基化D.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及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有关〖答案〗B〖祥解〗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析】A、酶具有专一性,由图可知,从头甲基化所需的酶是Dnm3a/3b,而维持甲基化所需要的酶是Dnmt1,两者所需的DNA甲基转移酶不同,A正确;B、RNA聚合酶能够识别与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子而非起始密码子,B错误;C、在无DNA甲基转移酶的条件下,DNA复制时甲基无法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子链均未甲基化,因而甲基化的DNA可通过至少两次复制实现除甲基化,C正确;D、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从而高表达及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有关,D正确。故选B。11.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由于软骨内骨化缺陷导致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短肢型侏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该病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随机调查B.可通过观察羊水中胎儿细胞的染色体形态进行产前诊断C.人群中该病发病率大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该病起源于基因突变,如果双亲正常,后代一定无发病风险〖答案〗C〖祥解〗由题干信息知,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则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详析】A、调查某一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则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A错误;B、由题干信息知,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故通过观察胎儿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无法判断胎儿是否患该病,B错误;C、由于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遗传病,故人群中该病发病率大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正确;D、该病起源于基因突变,如果双亲正常,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突变,则会有发病风险,D错误。故选C。12.育种工作者用草莓中的哈尼品种(8M=56)和森林品种(2N=14,某对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EE)杂交,其子代WBT与亲本回交,只能得到植株H1、H2、H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WBT为五倍体,其不能形成可育卵细胞的原因是联会紊乱B.WBT产生的可育花粉与体细胞相比,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C.哈尼草莓和森林草莓虽然是两个品种,但是属于同一物种D.由F2代可知,WBT产生的含有E基因的花粉都能存活〖答案〗D〖祥解〗哈尼品种是八倍体,森林品种是二倍体,WBT是五倍体。根据回交结果分析,WBT能产生可育的雄配子,难以产生可育的卵细胞。【详析】A、WBT是五倍体,当父本时,与哈尼品种回交能产生后代,说明WBT个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也能产生可育的精子,而WBT当母本时,与哈尼品种回交不能产生后代,WBT个体难以形成可育的卵细胞应该不是联会紊乱的原因,A错误;B、哈尼品种(8M)能产生4M的配子,根据F2的后代H1、H2、H3可知,WBT产生的可育花粉染色体组成为4M+N、2M+N、2M,与体细胞(4M+N)相比,WBT产生的可育花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或减少,B错误;C、WBT当母本时,与哈尼品种回交不能产生后代,且两者染色体数目也不同,说明哈尼草莓和森林草莓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D、森林品种某对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EE,由F2代可知,WBT产生的可育花粉染色体组成为4M+N、2M+N、2M,染色体组N中含有基因E,由此推测,WBT产生的含有E基因的花粉都能存活,D正确。故选D。13.抗生素纸片扩散法是指将浸有抗生素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皿上,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过夜培养后形成一个抑菌圈。利用该方法观察某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可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使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这是细菌适应抗生素的结果B.实验中可以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抗生素的抑菌效果C.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培养,连续选择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大D.在本实验条件下,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对细菌而言是不利变异〖答案〗B〖祥解〗实验原理:若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在该抗生素纸片周围会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病原菌对抗生素越敏感,若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不敏感,则不会出现透明圈。【详析】A、变异具有不定向性,抗生素只对细菌的耐药性突变进行选择,不是抗生素使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A错误;B、如果病原菌对各种抗生素敏感,在该抗生素纸片周围会出现透明圈,透明圈越大,说明病原菌对抗生素越敏感,因此可以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抗生素的抑菌效果,B正确;C、抑菌圈边缘的菌落对该抗生素不敏感,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培养,连续选择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小,C错误;D、在本实验中,能够耐药的细菌生存下来,不能耐药的细菌不能生长繁殖,因此在抗生素的选择下,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是有利变异,D错误。故选B。14.下列有关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化石和比较胚胎学均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B.适应包括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结构与功能的适应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答案〗B〖祥解〗1、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通过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地球上不仅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丰富多彩的基因库,而且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2、化石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证据,比较解剖学和胚胎学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研究,都给生物进化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详析】A、化石为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证据,比较胚胎学为生物进化提供有力支持,A错误;B、适应是指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即是生物的结构特性与环境的适应性,也包括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B正确;C、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基因型,C错误;D、物种之间的协同进化不仅通过物种之间的竞争实现,还可以通过种间互助实现,D错误。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下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⑤是氢键,其在解旋酶、高温等因素的作用下断裂B.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C.DNA分子中的每一个①均与两个磷酸基团相互连接D.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G+T)的值不同〖答案〗BCD〖祥解〗分析题图:图中①为脱氧核糖,②为磷酸,③为核苷酸内部的磷酸键,④为磷酸二酯键,⑤为氢键。【详析】A、⑤是氢键,除使用解旋酶外,还有其他方法如高温等使⑤断裂,A正确;B、③是核苷酸内部的磷酸键,④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脱氧核糖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B错误;C、①是脱氧核糖,双链DNA分子中一个脱氧核糖主要与两个磷酸基团相连,但在DNA分子链的末端,一个脱氧核糖和一个磷酸基团相连,C错误;D、根据A-T、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不同的双链DNA分子中A+C/G+T的值都是1,D错误。故选BCD。16.下图为基因与性状表现的关系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过程以DNA的任意一条链为模板、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RNAB.②中每种氨基酸只能由一种tRNA特异识别密码子运向核糖体对应位置C.表观遗传中DNA的碱基序列未改变,但①、②或生物性状发生了可遗传改变D.囊性纤维化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基因突变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答案〗CD〖祥解〗据图分析,①表示转录过程,②表示翻译过程,即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析】A、①表示转录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特定链为模板合成的,并不是以DNA的任意一条链为模板合成的,A错误;B、②表示翻译过程,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B错误;C、表观遗传中DNA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而某些碱基部位发生甲基化,使得某些基因表达(①转录、②翻译)受到抑制,该变异是可遗传的,C正确;D、囊性纤维化是CFTR基因中缺失3个碱基,引起肺部支气管上皮细胞表面转运氯离子的载体蛋白(CFTR蛋白)结构异常,导致肺支气管腔内黏液堆积,造成细菌反复感染,囊性纤维化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是基因突变使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D正确。故选CD。17.研究发现有时两条X可融合成一个X染色体,称为并连X(记作“X^X”),其形成过程如图1。科研小组将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果蝇(X^XY)和一只正常雄果蝇杂交,结果如图2所示,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因而称为并连X保持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并连X的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B.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可能致死C.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D.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Y染色体只传向子代雄蝇〖答案〗BC〖祥解〗分析题意,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和一只正常雄蝇(XY)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染色体组成及其比例为X∧XX:XY:X∧XY:YY=1:1:1:1。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说明子代中不存在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个体。【详析】A、两条X染色体融合成X∧X的过程中有染色体的片段消失,说明此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不属于基因突变,A错误;B、一只含有并连X的雌蝇(X∧XY)产生两种比值相等且分别含有X∧X和Y的卵细胞,一只正常雄蝇(XY)产生两种比值相等且分别含有X和Y的精子,二者杂交,理论上子代的染色体组成及其比例为X∧XX:XY:X∧XY:YY=1:1:1:1,但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子代连续交配也是如此,说明子代中只存在染色体组成为XY∶X∧XY的个体,而染色体组成为X∧XX、YY的果蝇胚胎可能致死,B正确;CD、在并连X保持系中,亲本雄蝇的X染色体传向子代雄蝇,亲本雄蝇的Y染色体传向子代雌蝇,而且子代雌雄果蝇的数量比为1∶1,由于子代的基因型与亲代完全相同,当雄蝇X染色体上有新的突变产生时,子代雄蝇的性状可能会与亲本的有所不同,可见,利用该保持系,可监控雄蝇X染色体上的新发突变,C正确,D错误。故选BC。18.在动物中嗅觉主要依靠感觉器官中的各种嗅觉受体来介导。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有很多,不同动物中的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数目差异很大。研究发现,人类基因组中约有800个嗅觉受体基因,其中50%左右是假基因;而小鼠基因组中有约1400个嗅觉受体基因,但是其中只有20-25%是假基因。下列关于嗅觉受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小鼠比人具有更多功能性的嗅觉受体基因,可能是人比小鼠对嗅觉的依赖降低B.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是种群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差异的遗传基础C.人类基因组中嗅觉受体基因都互为等位基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D.假基因不具有任何功能,在进化过程中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答案〗AB〖祥解〗假基因:或称为伪基因,是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无功能的残留物。与正常基因相似,但丧失正常功能的DNA序列。往往存在于真核生物的多基因家族中,一般情况都不被转录,且没有明确生理意义。但假基因也可能是有功能的,其可能以类似非编码RNA的形式起到调控作用;假基因RNA的功能:1、假基因的反义RNA与真(母)基因的mRNA结合减缓其翻译;2、假基因RNA产生Endo-siRNAs;3、假基因RNA作为ceRNA调控靶基因;4、假基因RNA通过RNA结合蛋白或者翻译机制调控RNA表达或者蛋白翻译【详析】A、小鼠比人具有更多功能性的嗅觉受体基因,有可能是人对嗅觉的依赖低于小鼠,A正确;B、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嗅觉受体蛋白的多样性,从而使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出现差异,B正确;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人类基因组中嗅觉受体基因不都互为等位基因,C错误;D、假基因也可能是有功能的,其可能以类似非编码RNA的形式起到调控作用,D错误。故选AB。19.核糖体小亚基RNA(ssrRNA)的序列比较可为微生物谱系的确定提供依据。科学家根据ssrRNA序列分析提出了三界系统进化树理论,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ssrRNA序列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核糖核苷酸的数目和排列顺序不同B.从ssrRNA水平能反映物种之间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可遗传变异C.可通过对ssrRNA的序列分析来确定所有生物的亲缘关系D.三界系统进化树理论认为原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起源于共同祖先〖答案〗ABD〖祥解〗核酸分为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RNA的组成单位是四种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详析】A、ssrRNA属于RNA,RNA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核糖核苷酸的数量和排列顺序不同,A正确;B、ssrRNA为分子水平,根据ssrRNA序列分析比对,可为微生物谱系的确定提供依据,能反映物种之间在进化过程中发生的遗传变异,B正确;C、对ssrRNA的序列分析,可对亲缘关系远近进行分析,不能确定所有生物的亲缘关系,C错误;D、三界系统进化树理论认为原细菌、真细菌和真核生物起源于共同的祖先,都来源于原始细胞形成的最近的共同祖先,D正确。故选ABD。三、非选择题:共5题。20.有毛黄瓜茎叶表面生有短刚毛,果实表面有的有瘤,有的无瘤,但均有刺;无毛突变体黄瓜的茎叶表面光滑,果实表面无瘤无刺。研究者对无毛突变体进行了系列研究。用两种黄瓜进行杂交实验的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黄瓜有毛与无毛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由实验结果分析,控制有毛性状的基因为______(填“显性”或“隐性”)基因,据此判断F1与无毛亲本杂交,后代中有毛、无毛的性状比为______。(2)研究发现,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推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推测①:这两对性状是由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但在黄瓜植株的茎叶和果实部位控制的性状______。推测②:这两对性状分别由位于______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但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没有发生______。(3)研究者通过基因定位发现,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的基因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推测______(填“①”/“②”),这表明性状是由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4)根据F2中有毛有瘤:有毛无瘤:无毛无瘤的比例约为______,可推知控制茎叶有无刚毛的(基因用G、g表示)基因与控制果实是否有瘤(基因用T、t表示)的基因的遗传符合______定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G、g与T、t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是______。〖答案〗(1)①.显性②.1:1(2)①.一##1②.不同③.一对同源染色体④.交叉互换##互换(3)①.①②.基因与环境(4)①.9:3:4②.基因的自由组合③.GGtt和ggTT④.g抑制T的功能〖祥解〗分析杂交图解:有毛与无毛杂交,子代全部为有毛,说明有毛为显性,有刺与无刺杂交,子代全部为有刺,说明有刺为显性,F1自交,F2中有毛有瘤:有毛无瘤:无毛无瘤=9:3:4,说明有毛/无毛与有瘤/无瘤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有刺与无刺之比为3:1,说明受一对基因控制。【小问1详析】依据“有毛与无毛杂交,F1全为有毛”,说明有毛对无毛为显性,F1基因型为杂合子,与无毛测交,后代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有毛:无毛=1:1。【小问2详析】茎叶有毛黄瓜的果实表面均有刺,茎叶无毛黄瓜的果实均无刺,可能存在两种基因控制性状的情况:一种是这两对性状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但这一对等位基因在黄瓜茎叶和果实部位表现出的性状不同;一种是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出现连锁现象,且在F1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两对基因未因交叉互换(互换)而发生基因重组,F1杂合子只产生两种配子。【小问3详析】控制普通黄瓜茎叶有毛和控制果实有刺的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同一位点,且在解剖镜下观察发现刚毛和果刺的内部构造一致,从而证实了推测①,证明这两对性状由同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同一基因在不同部位表现出的性状不同,说明性状是基因与环境共同控制的结果。【小问4详析】据杂交实验结果分析,F2中有毛有瘤:有毛无瘤:无毛无瘤=9:3:4,符合9:3:3:1的变式,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为GGtt、ggTT,F1为GgTt,由F2的表现型之比分析可以知道,非等位基因存在着相互作用,即g基因会抑制T基因发挥作用,即ggTT和ggtt均表现为无毛无瘤。21.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与其对应的性别关系如下:XX、XXY为雌性;XY、XYY、XO为雄性;XXX、YO、YY致死。在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雌果蝇中,XY联会的概率远低于XX联会。果蝇的部分突变型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影响部分性状表现基因符号所在染色体翅型长翅(显性)、残翅Vg、vgⅡ眼色红眼(显性)、白眼W、wX刚毛直刚毛(显性)、卷刚毛Sn、snX翅型长翅(显性)、小翅M、mX(1)摩尔根等人通过果蝇的眼色实验证明了______,其证明过程使用了______法。(2)研究人员将一白眼雌果蝇(2n=8)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2n=8)杂交,子代出现一基因型为XWXwY的红眼雌果蝇,推测其原因可能是______(填“亲代雄果蝇”或“亲代雌果蝇”)在形成配子的______期发生了染色体的错误分离。(3)现将一只含3条性染色体的白眼雌果蝇(2n=9)与一只野生型红眼雄果蝇(2n=8)杂交,子代性状及比例有很大概率是______,也有可能是______。(4)果蝇的翅型有3种类型:长翅、小翅和残翅,由两对等位基因共同决定。个体中Vg和M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长翅,Vg基因不存在表现为残翅,其余表现为小翅。某生物兴趣小组随机选取一只长翅果蝇(纯合子,2n=8)与一只小翅果蝇(纯合子,2n=8)杂交,F1中出现小翅,则亲本雄果蝇基因型为______。(5)已知染色体上两基因的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染色体互换的机会就越多,反之越少。现让一红眼长翅直刚毛雄果蝇(纯合子,2n=8)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雌果蝇(纯合子,2n=8)杂交获得F1,再将F1雌果蝇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雄果蝇(纯合子)杂交,部分表型子代的数量关系为:红长直(500)、红长卷(5)、白长直(25)。分析结果可知,F1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最多有______种,m基因与______(填“sn”或“w”)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距离较近。〖答案〗(1)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②.假说-演绎法(2)①.亲代雄果蝇②.减数第一次分裂后(3)①.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1∶1②.出现少数的红眼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4)VgVgXMY(5)①.8②.sn〖祥解〗1、分析题干可知,受精卵中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雌性或雄性,且XXX、YO、YY还会导致胚胎期致死。2、据表可知,翅型(长翅(显性)、残翅)位于Ⅱ号染色体,而眼色、刚毛和翅型(长翅(显性)、小翅)均位于X染色体,三种性状连锁遗传。【小问1详析】摩尔根等人利用假说-演绎法,通过果蝇的眼色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而Y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即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小问2详析】白眼雌果蝇(2n=8)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2n=8)杂交,亲代的基因型为:XwXw、XWY,子代出现一基因型为XWXwY的红眼雌果蝇,可能是亲代雄果蝇XWY在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W、Y染色体产生了错误分离,即二者没有移向细胞两极,一起进入同一个细胞产生了XWY精子,再与Xw卵子结合形成XWXwY。【小问3详析】含3条性染色体的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wXwY,将其与一野生型红眼雄果蝇(XWY)杂交,由于XY联会的概率远低于XX联会,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多数为Xw、XwY,比例为1∶1,XWY产生两种精子,XW∶Y=1∶1,后代绝大多数果蝇为红眼雌果蝇XWXw、XWXwY和白眼雄果蝇XwY、XwYY,比例为1∶1,也有可能会出现少数的红眼雄果蝇(XWY)和白眼雌果蝇(XwXwY)。【小问4详析】个体中Vg和M基因同时存在表现为长翅,Vg基因不存在表现为残翅,其余表现为小翅。长翅果蝇纯合体与小翅果蝇纯合体杂交,F1中出现小翅(含Vg基因),则亲本雄果蝇基因型为VgVgXMY。【小问5详析】用红眼长翅直刚毛雄果蝇(VgVgXWMSnY)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雌果蝇(VgVgXwmsnXwmsn)杂交。则F1雌果蝇基因型为VgVgXWMSnXwmsn,令其与白眼小翅卷刚毛雄果蝇(纯合子)VgVgXwmsnY测交,子代部分表型子代的数量关系为红长直(500)、红长卷(5)、白长直(25),子代还应有白小直5、红小卷25、白小卷500等,说明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F1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最多有8种,由于“染色体上两基因距离越远,它们之间的染色体互换的机会就越多”,则根据子代的数量关系白小卷500:白小直5,可知,白眼与卷刚毛更近,故可推知w(白眼)、sn(卷刚毛)、m(小翅)在X染色体上的顺序为m、sn、w(w、sn、m)或sn、m、w(w、m、sn),则m基因与sn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距离较近。22.人体内DU145细胞是一种癌细胞,XIAP基因是该细胞核中的一种凋亡抑制因子基因,该凋亡抑制因子能抑制凋亡和促进癌细胞的增殖。科研人员向DU145细胞基因组中导入某目的基因,其直接表达的shRNA经过运输、剪切等作用,与XIAP的mRNA发生结合而使XIAP基因沉默,过程如图所示。图中Dicer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RISC称为RNA诱导沉默复合体,①~⑨代表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XIAP基因一条单链的部分序列为5'-GATACC-3',那么它对应的互补链上碱基序列为5'-______-3';若XIAP基因中,腺嘌呤有m个,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则胞嘧啶为______个,该基因完成第4代复制所需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是______个。(2)图中①表示目的基因的转录过程,催化该过程的酶是______,转录成的RNA的碱基序列,与目的基因非模板链的碱基序列的区别是______,完成过程①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DNA解旋酶的参与。(3)图中⑨过程称为______,其中______(填“左”或“右”)侧的核糖体先与mRNA结合。(4)Dicer通过过程③切下shRNA的茎环结构形成siRNA,其作用的化学键是______;过程④siRNA与RISC结合后,RISC发挥水解作用,去掉其中RNA链,留下的链可以与______碱基互补。过程⑥说明RISC还具有______功能,从而导致______不能合成,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答案〗(1)①.GGTATC②.m(1/2n-1)③.8m(2)①.RNA聚合酶②.RNA链上的碱基U,对应在非模板链上的碱基T③.需要(3)①.翻译②.左(4)①.磷酸二酯键②.XIAP基因的mRNA③.对XIAP基因的mRNA进行切割和降解④.凋亡抑制因子(XIAP蛋白)〖祥解〗DNA分子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一条链上相邻的脱氧核苷酸由磷酸二酯键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问1详析】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配对、G与C配对,若XIAP基因一条单链的部分序列为5'-GATACC-3',那么它对应的互补链上碱基列为5'-GGTATC-3';若XIAP基因中,腺嘌呤有m个,占该基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n,则胸腺嘧啶也有m个,且该基因全部碱基数为m/n,胞嘧啶=鸟嘌呤=(m/n-2m)/2=m(1/2n-1)。该基因中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有m个,第4代复制所需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4-23)×m=8m。【小问2详析】催化转录过程的酶为RNA聚合酶,转录过程同样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但转录成的RNA链上的碱基U,对应在非模板链上的碱基T,与目的基因非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有所区别。过程①为转录,发生在人体内DU145细胞(真核细胞)中,故需要DNA解旋酶使双链解旋成单链。【小问3详析】图中⑨过程底物为mRNA,产物是肽链,该过程称为翻译。图中右侧核糖体上的肽链较左侧肽链短,说明左侧核糖体先与mRNA结合。【小问4详析】已知Dicer是一种核糖核酸内切酶,因此Dicer作用的化学键是磷酸二酯键;siRNA与RISC结合后,RISC发挥水解作用,去掉其中一条RNA链,留下与XIAP基因的mRNA碱基互补的链,XIAP基因的mRNA与siRNA中的留下的RNA链互补配对,从而使XIAP基因沉默,不能表达。由图可知,过程⑥中RISC可以对XIAP基因的mRNA进行切割和降解,导致XIAP基因的表达产物凋亡抑制因子(XIAP蛋白)不能合成,从而使癌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23.马铃薯野生种是二倍体,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块茎繁殖,普通栽培种为突变种中的四倍体。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生产中,通常选用四倍体作为栽培种,因为相对于二倍体,它具有______特点。(2)为获得杂种优势,育种时应先纯化父本和母本再进行杂交后,获得表现一致的杂交种。①和野生种相比,四倍体马铃薯在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______,易出现结实率______的现象,杂交育种的难度呈几何性提升,故通常采用野生种进行杂交育种。②研究表明,野生种自花传粉时花粉管会在雌蕊花柱中部停止生长,从而导致自交不亲和。花柱中的S-RNase蛋白和花粉中的SLF蛋白调控了该过程。S-RNase是一种毒性蛋白,过多会引起花粉管生长停滞,特定的S-RNase能被SLF识别并降解。推测SLF蛋白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识别并降解同一植株的S-RNase。由于自交不亲和的特性,野生种无法获得______,限制了野生种杂交育种进程。③我国农业科学院黄三文团队发现一株自交亲和的二倍体马铃薯杂合植株,并确定该性状受显性基因A控制,A蛋白可广泛识别并降解多种类型的S-RNase。该杂合植株的自交后代只出现两种基因型:AA和Aa,且比例接近1:1.结合上述野生种自交不亲和机理,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______。这表明,自交不亲和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维持______多样性的一种策略。(3)研究者为了短期内获得高比例的野生种自交亲和的纯合子,进行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具体操作实验目的用突变体的花粉给普通二倍体马铃薯授粉诱导子房发育,获得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这些单倍体籽粒是由①______发育而来。获取亲代和子代籽粒的基因,进行电泳筛选出单倍体籽粒将获得的单倍体籽粒在②______阶段用③______等方法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得到野生种自交亲和纯合子〖答案〗(1)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2)①.联会紊乱②.低③.不能④.纯合子⑤.只有含有A基因的花粉才具有降解S-RNase的功能,a花粉没有此功能⑥.基因(遗传)(3)①.卵细胞②.萌发③.低温、秋水仙素〖祥解〗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用秋水仙素诱发等。其中,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是目前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的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就可能发育成多停体植株。【小问1详析】与二倍体植株相比,多倍体植株常常是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小问2详析】①四倍体马铃薯在减数分裂时,由于同源染色体联会紊乱导致结实率低,难以获得纯合亲本进行杂交,种子繁殖非常困难,杂交育种的难度呈几何性提升,故通常采用野生种进行杂交育种。②二倍体马铃薯繁殖种子自交不亲和,S-RNase是一种毒性蛋白,过多会引起花粉管生长停滞,特定的S-RNase能被SLF识别并降解,则说明同一植株的S-RNase不能被SLF降解。自交不亲和,野生种无法获得纯合子,限制了野生种杂交育种进程。③杂合子Aa自交,后代只有AA和Aa,比例接近1:1,同时A蛋白可广泛识别并降解多种类型的S-RNase,说明a基因不能降解S-RNase,a花粉没有受精能力。自交不亲和降低了基因的纯合率,有利于保持高度杂合性,增加了遗传(基因)多样性,是植物在长期进化中的结果。【小问3详析】单倍体生物是由未经受精作用的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其染色体数为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诱导子房发育,获得一定比例的单倍体籽粒,这些单倍体籽粒是在母本体内发育而成的,故该单倍体籽粒是由卵细胞发育而来。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很多,如低温处理、用秋水仙素诱发等。因此将获得的单倍体籽粒在萌发阶段(此时细胞有丝分裂旺盛),用低温、秋水仙素等方法处理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经过筛选,得到野生种自交亲和纯合子。24.下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的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1)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果蝇虽然属于同一品系,但由于______而形成两个______。(2)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这一现象进行解释:两箱果蝇会出现不同的______,且由于食物差异形成的______方向不同。一段时间后,两箱果蝇的______形成很大差异,导致两个群体的体色出现很大差异。(3)再混养时,果蝇交配择偶出现了同体色选择偏好。若不同体色的果蝇已不能交配,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______多样性;若不同体色的果蝇______,则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4)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11号染色体上部分等位基因[B/b、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世代甲箱乙箱果蝇BT1E果蝇BT2E第一代20100%064%20100%065%第四代35089%15%64.8%28597%8%65.5%第七代50067%52%65.2%42096%66%65.8%第十代56061%89%65%43095%93%65%甲、乙两箱中果蝇的______基因的基因频率保持基本稳定,第十代时,甲箱中基因型为Ee的果蝇出现的频率是______。(5)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乙箱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答案〗(1)①.地理隔离②.种群(2)①.变异②.自然选择③.基因频率##基因库(3)①.物种②.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4)①.E②.45.5%(5)10%〖祥解〗分析题图和题意可知,将同一种群的果蝇分到两个箱中,喂不同的食物,使两个箱的果蝇朝不同方向进化。【小问1详析】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是生物个体的总和,一开始,甲箱和乙箱果蝇虽然同属于一个物种,但是生活在不同区域内,存在地理隔离,因此分属于两个种群。【小问2详析】由于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不同的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造成的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基因库差异较大,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小问3详析】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再混养时,果蝇出现了严重的同体色交配偏好,说明两品系果蝇之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不能自由地进行基因交流,原来的同种生物就进化成两个不同的物种,即增加了物种的多样性。若不同体色的果蝇仍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则甲、乙品系果蝇仍属于同一物种,两者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基因多样性。【小问4详析】根据表格可知,两个箱子中E的基因频率基本不变,基本维持在65%左右。由于第十代时甲箱中E的基因频率为65%,所以e的基因频率为35%,故Ee的基因型频率为2×65%×35%=45.5%。【小问5详析】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乙箱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可将不同基因型的个体所占的百分比具体为整数进行计算,假设该种群共有100个个体,则XAXA有42个、XAXa个体有6个、XaXa有2个,XAY个体有45个、XaY个体有5个,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6+2×2+5)÷(42×2+6×2+2×2+45+5)×100%=10%。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金坛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下图是研究人员采用A、B两株玉米进行的四组遗传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一进行的是自交实验B.实验二进行的是同株异花传粉C.实验三和实验四互为正反交实验D.玉米的杂交流程为:去雄→人工授粉→套袋〖答案〗D〖祥解〗自花传粉指这一朵花的花粉落到这一朵花雌蕊柱头上的现象;异花传粉指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详析】A、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实验一是植株A的雄花给自身雌花授粉,属于同株异花传粉形成的自交实验,A正确;B、实验二是植株B的雄花给自身雌花授粉,属于同株异花传粉形成的自交实验,B正确;C、实验三是植株A的雄花给植株B的雌花授粉,实验四是植株B的雄花给植株A的雌花授粉,两个杂交互为正反交实验,C正确;D、玉米属于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无需进行去雄才做,故进行杂交实验的基本流程为:套袋→人工授粉→套袋,D错误。故选D。2.某基因型为Aabb的植株在产生雌配子时,A基因能杀死3/5不含该基因的雌配子,但在产生雄配子时不存在此现象。该植株自交,子一代自由传粉获得F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B.子一代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7:2C.A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F1中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所占比例为5/14〖答案〗B〖祥解〗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详析】A、Aabb的植株体内,A基因能杀死体内不含该基因3/5的雌配子,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1/2∶(1/2×2/5)=5∶2,A正确;B、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雄配子中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F1中AAbb=5/7×1/2=5/14,Aabb=5/7×1/2+2/7×1/2=7/14,aabb=2/7×1/2=2/14,由于Aabb的植株体内,A基因就是一种“自私基因”,在产生雌配子时,能杀死体内3/5不含该基因的配子,所以F1产生的雌配子Ab=5/14+7/14×1/2=17/28,ab=7/14×1/5+2/14=17/70,所以雌配子中Ab∶ab=5∶2,B错误;C、自私基因A和a属于等位基因,因此该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C正确;D、亲本产生的雌配子中Ab∶ab=5∶2,雄配子中Ab∶ab=1∶1,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得到F1中AAbb=5/7×1/2=5/14,D正确。故选B。3.南通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观察茄子(2n=24)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拍摄到下图图像,有关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叙述错误的是()A.应在花蕾期采集花药作为观察材料B.用卡诺氏固定液处理可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C.图中细胞含有24条染色体和48个核DNA分子D.图中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答案〗D〖祥解〗要观察减数分裂过程,常用植物的花药做切片,实验中装片制作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固定装片用卡诺氏液,染色用醋酸洋红、龙胆紫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详析】A、应在花蕾期采集花药作为观察材料,因为此时的花粉正在形成,能观察到减数分裂过程,A正确;B、用卡诺氏固定液处理可固定并维持染色体结构,从而有利于染色体行为变化的观察,B正确;C、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此时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此时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和48个核DNA分子,C正确;D、图中细胞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过程,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而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互换发生在减数分裂第一次的前期,D错误。故选D。4.在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一定有同源染色体联会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则一定会发生基因重组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果蝇一定是雌性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不可能取自精巢〖答案〗C〖祥解〗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果蝇体细胞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观察果蝇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成时,发现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体,呈现4种不同的形态,说明该果蝇为含有2个染色体组,可能是雌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也可能是雄果蝇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析】A、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前期,则可能是雌果蝇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也可能是雌果蝇处于有丝分裂前期,该时期不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A错误;B、若该细胞正处于分裂后期,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此时细胞中会发生基因重组;也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此时不会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若该细胞此时存在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由于其染色体只有4种不同的形态,因此一定是雌性,若为雄性则应有5种形态,C正确;D、若该细胞此时没有染色单体,则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可能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因此该细胞可能取自精巢,D错误。故选C。5.下列关于人类基因与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人体细胞内的基因都存在于染色体上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不一定是等位基因C.Y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在X染色体也存在D.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答案〗A〖祥解〗1、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2、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功能单位和结构单位,DNA和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脱氧核苷酸;

3、基因在染色体上,且一条染色体含有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详析】A.人体细胞内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染色体上,少数存在于细胞质的线粒体中,A错误;B.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不一定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的基因,如纯合子AA,B正确;C.Y染色体上有能与X染色体配对的同源区段,Y染色体同源区段上的部分基因在X染色体上也存在,C正确;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的,DNA是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线性分子,故基因在染色体上都呈线性排列,D正确。故选A。6.下列有关人类对遗传探究历史的归纳中,正确的选项是()选项研究者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结论A艾弗里微生物培养小鼠、肺炎链球菌小鼠体内的“转化因子”是DNAB赫尔希和蔡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噬菌体、大肠杆菌DNA是生物体主要的遗传物质C沃森和克里克模型构建法DNA的X光衍射照片DNA是遗传物质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同位素标记技术、密度梯度离心法大肠杆菌DNA是半保留复制A.A B.B C.C D.D〖答案〗D〖祥解〗1、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3、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详析】A、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该实验没有使用小鼠作为实验材料,使用的是培养基,A错误;B、赫尔希和蔡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以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探明DNA是遗传物质,而非是主要的遗传物质,B错误;C、沃森和克里克参照DNA的X光衍射照片,通过模型构建法提出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C错误;D、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15N标记的大肠杆菌转移到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收集大肠杆菌并提取DNA,对其密度梯度离心,根据子代DNA在试管中的位置确定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D正确。故选D。7.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中,先将噬菌体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12h,然后将其与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在大肠杆菌裂解前,搅拌离心并检测放射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悬浮液能检测到35S的放射性,沉淀物中能检测到32P的放射性B.仅在悬浮液可以检测到放射性,说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未进入大肠杆菌内C.仅在沉淀物可以检测到放射性,既有来自32P又有来自35S的放射性D.仅在沉淀物可以检测到放射性,无法判断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大肠杆菌〖答案〗D〖祥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详析】A、将噬菌体在含32P培养液培养12h,因为没有宿主细胞,所以噬菌体无法被标记,则沉淀物中能不能检测到32P的放射性,A错误;B、先将噬菌体在含32P的培养液培养12h,然后将其与35S标记的大肠杆菌混合保温,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原料会被标记,不能确定噬菌体的蛋白质是否进入大肠杆菌内,B错误;C、因为噬菌体无法被标记,在大肠杆菌裂解前,搅拌离心并检测放射性,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合成原料来自大肠杆菌,而大肠杆菌在沉淀物中,所以只能在沉淀物检测到35S放射性,C错误;D、根据ABC分析可知,无法判断噬菌体的DNA是否进入大肠杆菌,D正确。故选D。8.亲代链分开及新生DNA开始复制处称为复制子,真核生物的核DNA包含多个复制子,每个复制子都有自己的起始点(下图中1~6),每个起始点均富含AT序列。通常每个复制子从起始点开始复制形成复制泡,在复制泡的相遇处,新生DNA融合成子代D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的6号起始点是最晚开始解旋的B.起始点富含AT序列,有利于DNA的解旋C.复制泡中两个新生DNA的子代链的碱基序列相同D.核DNA中包含多个复制子,可以提高DNA复制的效率〖答案〗C〖祥解〗DNA复制过程为:(1)解旋:需要细胞提供能量,在解旋酶的作用下,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2)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段母链为模板,在DNA聚合酶等酶的作用下,利用游离的4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3)形成子代DNA分子:延伸子链,母链和相应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详析】A、DNA上不同复制泡大小表示不同复制子起始复制的时间不同,复制泡越大,复制的起始时间越早,据图可知6号起始点对应的复制泡最小,因此是最晚解旋的,A正确;B、每个起始点均富含AT序列,与A和T间的氢键数比G和C间少有关,AT之间含两个氢键,GC之间含三个氢键,氢键数越少越容易解旋,B正确;C、子链和母链之间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条母链的碱基互补配对,复制泡中两个新生DNA里的子代链的碱基序列也互补,C错误;D、核DNA是多起点复制,其中包含多个复制子,可以提高DNA复制的效率,D正确。故选C。9.DNA和RNA均具有方向性,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时,两条子链均是由5′→3′进行延伸B.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3'端向5'端移动C.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3′端向5′端移动D.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则相应tRNA上反密码子是3′-UAC-5′〖答案〗C〖祥解〗基因表达是指将来自基因的遗传信息合成功能性基因产物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录是在细胞核内,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在核糖体中以mRNA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以tRNA为转运工具、以细胞质里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详析】A、DNA聚合酶只能与引物的3'端结合,即DNA复制时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5'→3',A正确;B、RNA聚合酶只能与模板链的3'端结合,因此DNA转录时RNA聚合酶沿模板链3'端向5'端移动,B正确;C、mRNA是翻译的模板,mRNA上起始密码子→终止密码子的方向为5'→3',因此翻译时核糖体沿mRNA的移动方向是5'→3',C错误;D、甲硫氨酸的密码子是AUG,其反密码子UAC的阅读方向为3'→5',D正确。故选C。10.表观遗传信息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在细胞水平进行遗传,DNA甲基化可分为从头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其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DnmtX:DNA甲基转移酶)。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从头甲基化和维持甲基化需要不同的DNA甲基转移酶催化B.甲基化可能干扰了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起始密码子,导致了基因表达量降低C.若无DNA甲基转移酶,甲基化的DNA可通过至少两次复制去除甲基化D.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及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有关〖答案〗B〖祥解〗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化,但基因的表达却发生了可遗传的改变,即基因型未发生变化而表现型却发生了改变,如DNA的甲基化,甲基化的基因不能与RNA聚合酶结合,故无法进行转录产生mRNA,也就无法进行翻译,最终无法合成相应蛋白,从而抑制了基因的表达。【详析】A、酶具有专一性,由图可知,从头甲基化所需的酶是Dnm3a/3b,而维持甲基化所需要的酶是Dnmt1,两者所需的DNA甲基转移酶不同,A正确;B、RNA聚合酶能够识别与结合的位点是启动子而非起始密码子,B错误;C、在无DNA甲基转移酶的条件下,DNA复制时甲基无法转移到特定的碱基上,子链均未甲基化,因而甲基化的DNA可通过至少两次复制实现除甲基化,C正确;D、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的作用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细胞癌变可能与原癌基因的低甲基化从而高表达及抑癌基因的高甲基化有关,D正确。故选B。11.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由于软骨内骨化缺陷导致先天性发育异常,临床表现为短肢型侏儒。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调查该病的发病率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随机调查B.可通过观察羊水中胎儿细胞的染色体形态进行产前诊断C.人群中该病发病率大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D.该病起源于基因突变,如果双亲正常,后代一定无发病风险〖答案〗C〖祥解〗由题干信息知,软骨发育不全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则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详析】A、调查某一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调查,调查该病的遗传方式则需在患者家系中进行调查,A错误;B、由题干信息知,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单基因遗传病,故通过观察胎儿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无法判断胎儿是否患该病,B错误;C、由于该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遗传病,故人群中该病发病率大于其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C正确;D、该病起源于基因突变,如果双亲正常,产生配子的过程中发生突变,则会有发病风险,D错误。故选C。12.育种工作者用草莓中的哈尼品种(8M=56)和森林品种(2N=14,某对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EE)杂交,其子代WBT与亲本回交,只能得到植株H1、H2、H3。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WBT为五倍体,其不能形成可育卵细胞的原因是联会紊乱B.WBT产生的可育花粉与体细胞相比,其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C.哈尼草莓和森林草莓虽然是两个品种,但是属于同一物种D.由F2代可知,WBT产生的含有E基因的花粉都能存活〖答案〗D〖祥解〗哈尼品种是八倍体,森林品种是二倍体,WBT是五倍体。根据回交结果分析,WBT能产生可育的雄配子,难以产生可育的卵细胞。【详析】A、WBT是五倍体,当父本时,与哈尼品种回交能产生后代,说明WBT个体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也能产生可育的精子,而WBT当母本时,与哈尼品种回交不能产生后代,WBT个体难以形成可育的卵细胞应该不是联会紊乱的原因,A错误;B、哈尼品种(8M)能产生4M的配子,根据F2的后代H1、H2、H3可知,WBT产生的可育花粉染色体组成为4M+N、2M+N、2M,与体细胞(4M+N)相比,WBT产生的可育花粉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或减少,B错误;C、WBT当母本时,与哈尼品种回交不能产生后代,且两者染色体数目也不同,说明哈尼草莓和森林草莓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C错误;D、森林品种某对染色体上有抗虫基因EE,由F2代可知,WBT产生的可育花粉染色体组成为4M+N、2M+N、2M,染色体组N中含有基因E,由此推测,WBT产生的含有E基因的花粉都能存活,D正确。故选D。13.抗生素纸片扩散法是指将浸有抗生素的纸片贴在涂有细菌的琼脂平皿上,在纸片周围一定距离内的细菌生长受到抑制,过夜培养后形成一个抑菌圈。利用该方法观察某细菌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的生长状况,可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抗生素使细菌发生耐药性突变,这是细菌适应抗生素的结果B.实验中可以通过抑菌圈的大小来判定抗生素的抑菌效果C.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细菌继续培养,连续选择几代后抑菌圈的直径会变大D.在本实验条件下,细菌产生耐药性的变异对细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