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常德市澧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历史(时量: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里)1.阅读素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养。“……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据此可知,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工具②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③会人工取火④已经学会原始狩猎A.①③④ B.①④ C.①②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可知,此内容反映了北京人会使用天然火,故③不合题意,含有③的A不合题意;依据材料信息“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可知,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工具,已经学会原始狩猎,故B符合题意;题干没有涉及北京人保留了某些猿的特征,故含有②的C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B。【点睛】本题考查北京人的生活,考查学生理解能力。2.“二重证据法”强调运用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以考量古代历史。以下相关史料的对比研究,最符合“二重证据法”的是()A.二里头遗址与二里头宫殿复原图 B.殷墟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C.远古炎黄传说与黄帝陵遗址 D.秦陵兵马俑与电视剧《大秦帝国》【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殷墟甲骨文是考古发现的,其甲骨文卜辞上记录矼内容可与《史记·殷本纪》矼文献记载相互印证,符合“二重证据法”,B项正确;二里头宫殿复原图、远古炎黄传说均是二手史料,电视剧《大秦帝国》经过了艺术加工,掺杂了过多个人观点,不是第一手史料,不符合“二重证据法”,排除ACD选项。故选B项。3.古书《礼记·礼运》中记载:“当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大家共有的,选举贤能的人做首领,……这就是理想的大同社会。如今大道不再施行,天下为家……天子诸侯们的权力成了世袭的……”文中“天下为家”指的是()A.天下出现了很多国家 B.天下可以处处为家C.天下成为大家的天下 D.天下成为一家的天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现在大道没有了,天下为家”,是指禹死后,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置,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D正确,ABC错误。综上故选D。4.生产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从木、石、骨、蚌农具到铁农具的使用是生产工具上的革命,铁农具开始应用于农业生产是在A.商朝 B.西周 C.春秋 D.战国【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工具改进,促进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5.汉初的统治者,推行“无为而治”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其治国思想借鉴于()A.儒家学说 B.道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墨家学说【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西汉初期,统治者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决心以黄老之说,道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实行“无为而治”,来恢复经济发展,故B符合题意;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属于儒家学说,故A不符合题意;法家学说主张“依法治国,严刑峻法”,在材料中未涉及,故C不符合题意;墨家学说主张“兼爱非攻”,在材料中未涉及,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6.有人把春秋战国各种思想描述为:“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下列正确对应描述的是()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归服自然的隐士派”指的是道家学派;“中央集权的法制派”指的是法家学派;“提倡节俭与互爱互利的反战派”指的是墨家学派;“拥有无限同情心与爱心的礼仪派”指的是儒家学派。由此可知,材料中正确对应描述的是道法墨儒,D项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7.有关下边两幅图片中青铜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B.两件青铜器都主要用于祭祀C.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D.都是西周时期著名的青铜器【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是商代的青铜器,故D符合题意;结合所学,司母戊鼎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体现了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排除AC;商代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排除C。故选D。8.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进行征战。下列对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认识正确的是()A.加快了民族的交融 B.有利于文化的繁荣C.维护了周王的权威 D.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争霸的过程中,有的诸侯国被灭掉,一些强大的诸侯国的疆域不断扩展,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客观上有利于实现区域的局部统一,促进了各民族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因此对此时的诸侯争霸战争,认识正确的是“加快了民族的交融”,A项正确;文化的繁荣,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体现的是“诸侯争霸战争”,排除B项;维护了周王的权威,不符合史实,因为春秋时期王室衰微,周王室势力大减、地位下降,出现诸侯争霸,排除C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题干内容不符,题干内容体现的是“诸侯争霸战争”,排除D项。故选A项。9.甲骨文是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下列选项中不可能被甲骨文记载的内容是()A.商王室占卜活动 B.禹传子,家天下 C.盘庚迁殷 D.日食、月食【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记载的是商朝的历史。禹传子,家天下是夏朝的历史,甲骨文不可能记载,B项正确;商王室占卜活动、盘庚迁殷都是商朝是的历史,我国最早的日食、月食记载出现于商朝,排除A、C和D项。故选B项。【点睛】10.历史事件并不是孤立发展的,我们要善于发现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下列历史事件(现象)存在因果关系的是()①昭君出塞——丝绸之路开辟②秦的暴政——大泽乡起义③刘秀以柔术治国——光武中兴④赤壁之战——曹操统一北方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秦朝的暴政使社会经济严重破坏,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和苦难,激起人民的反抗,陈胜、吴广领导了大泽乡起义;东汉时期,光武帝“以柔术治国”,社会比较安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张骞通西域促进丝绸之路开辟,曹操统一北方的战役是官渡之战,①④不存在因果关系,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点睛】11.近代历史学家蔡东藩评论:“汉武诸将,首推卫霍,一舅一甥,其出身相同,其立功又同,亦汉史中之一奇也”。卫、霍二人相同的“立功”是()A.尊崇儒术 B.北击匈奴 C.平定叛乱 D.修筑长城【答案】B【解析】【详解】为了解除匈奴对西汉威胁,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大将卫青和霍去病出击匈奴,匈奴单于仓皇遁逃,获得大胜,经过漠北战役的打击,匈奴再也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B项正确;尊崇儒术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与卫青和霍去病无关,排除A项;平定叛乱与卫青和霍去病无关,排除C项;卫青和霍去病的贡献是北击匈奴而不是修筑长城,排除D项。故选B项。12.“汉武帝统治时期不仅表现为史无前例的军事扩张,也是一个内部巩固的时代。”下列政策措施起到了“内部巩固”作用的是()①实行推恩令②推行盐铁官营③大举反击匈奴④外戚宦官交替专权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实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推行盐铁官营,增加了财政收入,为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这些均起到了“内部巩固”作用,A项正确;大举反击匈奴解除了西汉的外部威胁,汉武帝时没有出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排除BCD项。故选A项。13.这件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如图),用1100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加起来所有的家产。它的主人是诸侯王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从以上内容中我们能够得出的正确历史信息是()A.西汉豪强地主聚敛财富横行乡里B.汉武帝对诸侯势力发展放任不管C.西汉诸侯国王实力强大骄奢淫逸D.汉武帝为此加强对社会经济控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用1100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相当于当时100户中等人家加起来所有的家产”可知,金缕玉衣的制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说明了西汉初年,诸侯王生活骄者淫逸,实力强大,故选C项;题干材料与汉初的诸侯王有关,没有涉及豪强地主,排除A项;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解决了王国问题,而非放任不管,排除B项;汉武帝为此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加强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排除D项。14.“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A.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B.民族交融的加强C.大一统局面的巩固 D.中外文明的交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通过这条路,中国的丝绸、造纸、火药、印刷术等传到西方,佛教、伊斯兰教、阿拉伯的音乐舞蹈也来到中国”可知,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丝绸、造纸术、火药等传入西方,而佛教、伊斯兰教等外邦文化传入中国,说明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的交流,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方文明的交流,没有强调陆路交通的四通八达,排除A项;丝绸之路加强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没有涉及促进民族交融方面的影响,排除B项;丝绸之路主要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不能巩固我国古代大一统局面,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相关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15.东汉梁太后之兄梁冀独揽朝政20余年。梁冀一门“前后七封候,三皇后,六贵人,二大将军……其余卿、将、尹、校五十七人”,宗室姻亲充斥朝廷和郡县。这说明当时A.官僚机构臃肿 B.宦官把持朝政C.豪强地主横行 D.外戚势力膨胀【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干可知,题干反映了东汉时期外戚势力膨胀。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D符合题意;AB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选择D。16.中医诞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时期中医理论已基本形成,之后历代均有总结发展,现中医已经迈出国门,走向世界。要了解中医,可以阅读以下哪部书箱()A.《论语》 B.《史记》 C.《齐民要求》 D.《伤寒杂病论》【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伤寒杂病论》是中国传统医学著作之一,是一部论述外感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医学典籍,作者是东汉末年张仲景,D项正确;《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排除A项;《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排除B项;《齐民要术》是北朝北魏时期,南朝宋至梁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也是世界农学史上专著之一,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7.美因学者德克·卜德写道:“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世界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文中的“它”指的是()A.地动仪 B.造纸术 C.《伤寒杂病论》 D.《齐民要术》【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它对后来西方文明整个进程的影响……受蔡侯的恩惠要比许多知名的人的恩惠更大”,可知与蔡伦改进造纸术相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时,宦官蔡伦总结前人经验,改进造纸工艺,用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等植物纤维为原料造纸,使纸得到广泛使用。造纸术的发明,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B项正确;地动仪与张衡相关,排除A项;《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著作,排除C项;《齐民要术》是北朝时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编写的,排除D项。故选B项。18.“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这一场最出自苏轼的名篇,它描述了()A.巨鹿之战 B.官渡之战 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C【解析】【详解】据材料“西望夏口,东望武昌……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可知,材料出自苏轼的名篇《前赤壁赋》,它描述了孙刘联军与曹操展开的赤壁之战情景,C项正确;巨鹿之战是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军主力在巨鹿(现属邢台地区)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展开的战略决战,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淝水之战,是公元383年东晋和前秦之间发生在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一场战争,最终东晋大胜前秦军,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9.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A.魏 B.蜀 C.吴 D.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孙吴政权正式形成,三国分立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C项正确;魏在北方,蜀领有今天四川等地方,晋266年~420年,排除ABD三项。故选C项。20.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指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将军若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下列能够证明其策略正确性的是()A.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B.西晋的统一C.东晋十六国的对峙 D.南北朝并立【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形势,认为曹操占有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暂时不能与之抗衡,而孙权占据江东,刘备可以与孙权结盟,占据荆州、四川等地,再图统一中国、复兴汉室,而最能够证明其策略正确性的是赤壁之战后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逐渐形成,A项正确;三国后期,刘备建立的蜀国被曹魏所灭,之后西晋取代曹魏并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西晋虽然实现了国家统一,但是西晋很快灭亡,此后又出现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再之后出现南北朝的对立,排除CD项。故选A项。21.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在洛阳称帝,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于()A.公元2世纪前期 B.公元2世纪后期C.公元3世纪前期 D.公元3世纪后期【答案】C【解析】【详解】220年、221年和229年均属于公元3世纪前期,故C符合题意;A、B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22.谚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A.饮食文化丰富生活 B.农历节气指导农耕C.祭祀礼仪追思先祖 D.种植技术推陈出新【答案】B【解析】【详解】“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的意思是:在清明这个节气前后下雨,麦子豌豆会大丰收。由此可知,“雨洒清明节,麦子豌豆满地结”反映了农历节气指导农耕,故B符合题意;饮食文化丰富生活、祭祀礼仪追思先祖、种植技术推陈出新在题干谚语中不能体现,排除ACD。故选B。23.“声不能传于异地,面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因此,产生了文字,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是在()A.战国 B.南北朝 C.魏晋时期 D.东汉末年【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东汉末年,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著名学者蔡邕用八分体写石经,刘德升首创行书体(草书兼楷书),D项正确;战国时期、南北朝和魏晋时期都不符合书法成为一门艺术的时间,排除A、B和C项。故选D项。【点睛】24.我国许多优秀文化成就被列为世界级文化遗产。下列文化遗产中,明显带有中外文明交汇交融特征的是()A.孔府 B.秦始皇陵兵马俑C.云冈石窟 D.长城【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外文明交汇”所学可知,云冈石窟继承了秦汉以来我国雕塑艺术,也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的特点,C项正确;孔府是管理孔子的祀事及孔氏的族务的地方,排除A项;秦始皇陵兵马俑在秦始皇的陵寝中担负着守卫陵园的象征职能,排除B项;长城是为防御北方少数民族而修建的,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52分)25.一幅幅历史画卷也是一个个生动的历史细节和故事,让我们从历史的细节和故事中体会历史的凝重。阅读下面历史故事,回答问题。故事一西周初年,一天,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成王把一片桐叶削为珪形(珪:一种玉),对弟弟开玩笑说:“拿着,我把唐国封给你。”史官听到了,马上奏请周成王择吉日举行仪式,把唐国正式封给叔虞。周成王说:“我是说着玩的。”史官说:“天子无戏言。”于是唐国正式封给叔虞。这就是“桐叶封弟”的故事。唐国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国。——摘编自《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1)从故事一中我们可以看出,周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制度在当时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故事二“投降可以,不能讲条件”。公元前221年的一天,秦国都城咸阳的大殿里,秦王嬴政和群臣正在议事,忽然一个好消息传来:秦国统一战争的最后一战,齐王田建放弃抵抗,举国投降,自己愿做一个只有五百里地的小封君。秦王嬴政心花怒放,得意洋洋。因为齐国投降,大大缩短了统一天下的时间。另外,哪有什么五百里地的封君?齐王田建真是昏了头。于是嬴政对群臣说:“今天下初定,怎样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请大家发表各自的意见。”一番激烈讨论之后,丞相王绾说:“六国刚刚破灭,燕、齐、楚等国地处偏远,如不封王镇守,很难统治,建议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前往镇守。”群臣几乎一边倒地支持这一建议。只有廷尉李斯反驳说:“当年周文王、武王分封诸子、兄弟、亲戚很多,可是到了后代,血缘关系越来越远,相互攻击,如同仇人,周天子也控制不了局面。今天下统一,宜设郡县,分封诸侯就会重蹈覆辙。”——摘编自《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2)依据故事二指出,丞相王绾和廷尉李斯的建议分别是什么?李斯反驳王绾的理由是什么?(3)依据故事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秦王嬴政最终采纳了谁的建议?齐王田建的愿望是否得到了满足?故事三汉文帝时,吴王刘濞的儿子入京,和太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两个小孩争强好胜,因为悔棋打起架来,太子刘启失手用棋盘打死了刘濞的儿子。吴王刘濞怀恨在心,发誓报仇。在汉景帝接受晁错“削藩”建议后,带头反叛中央,发动“七国之乱”,人称“一盘棋引发的战争”。但七国之乱很快被平定。——摘编自《史记》卷一百一《晁错列传》(4)从故事三中可以看出,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最终是哪一位皇帝?主要通过哪一措施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答案】(1)制度:分封制;作用:有利于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2)王绾建议:把诸王子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或者,实行分封制。)李斯建议: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或者,实行郡县制。)李斯理由: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王室衰微、诸侯混战。(或者,如果实行分封制就会重蹈周朝覆辙。或者其他能类似意思的表述。)(3)采纳:采纳了李斯的建议。愿望:没有得到满足。(4)原因:为儿子报仇;反对汉景帝“削藩”。(5)皇帝:汉武帝。措施:推恩令。【解析】【详解】(1)依据故事一:西周初年,一天,年幼的周成王和弟弟叔虞一起玩耍,成王把一片桐叶削为珪形(珪:一种玉),对弟弟开玩笑说:“拿着,我把唐国封给你。”史官听到了,马上奏请周成王择吉日举行仪式,把唐国正式封给叔虞。我们可以看出,周初实行了分封制;结合所学可知,西周建立后,为加强统治,巩固疆土,周天子实行了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开发了边远地区,使西周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2)依据故事二:丞相王绾说:“六国刚刚破灭,燕、齐、楚等国地处偏远,如不封王镇守,很难统治,建议立各位皇子为诸侯王,前往镇守。”可以看出,丞相王绾的建议是把诸王子分封到各地做诸侯。(或者,实行分封制。)据材料“廷尉李斯反驳说:‘当年周文王、武王分封诸子、兄弟、亲戚很多,可是到了后代,血缘关系越来越远,相互攻击,如同仇人,周天子也控制不了局面。今天下统一,宜设郡县,分封诸侯就会重蹈覆辙’”可知,廷尉李斯的建议是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李斯反驳王绾的理由是周朝实行分封制,导致王室衰微、诸侯混战(或如果实行分封制就会重蹈周朝覆辙)。(3)依据故事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可知,秦王嬴政最终采纳了李斯的建议;齐王田建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秦朝统一后,在地方上,进一步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全国分为36郡,后增至40多郡。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影响深远。(4)依据故事三:汉文帝时,吴王刘濞儿子入京,和太子刘启(就是后来的汉景帝)下棋,……因为悔棋打起架来,太子刘启失手用棋盘打死了刘濞的儿子。吴王刘濞怀恨在心,发誓报仇。在汉景帝接受晁错“削藩”建议后,带头反叛中央,发动“七国之乱”……。可以看出,吴王刘濞发动七国之乱的原因是为儿子报仇;反对汉景帝“削藩”。(5)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终是汉武帝通过颁布推恩令这一措施基本解决了王国问题;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了让自己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外,还可以推私恩,把王国封地分给其他子弟,皇帝封这些子弟为侯,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统辖的郡管理。原来的王国被分割成许多小侯国,实力大减,无力和中央抗衡,达到了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26.我国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生产篇】材料一至春秋中期以后,使用铁器的情况已很多……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长沙、江西九江、江苏六合、河南洛阳等地,都发现了春秋中晚期的铁农具。孔子的弟子冉耕,字伯牛;司马耕,字子牛。——《简明中国古代史》【改革篇】材料二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取得大的成功。变法推动了秦国的社会转型。废除了旧的经济、政治制度,建立了全新的经济、政治体制,从而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国古代史稿》【交流篇】材料三由于对中国丝绸的刚需以及中国保持对外交流和交往的需求,丝路沿线大国把欧亚大陆东西两边早已建立起来的成熟交通网络,连接成一个有官方提供军事保护和后勤支撑的网络。通过这个有主干和支流的网络,欧亚大陆东西方的人员、信息和物资得以顺畅交流。——《文明的交流互鉴从未停止》【发展篇】材料四从西晋末年“永嘉之乱”起,北方长时间陷入战乱之中,人民纷纷迁徙到江南,黄河中下游地区一片萧条,南方则在相对稳定条件下利用北方南迁的大批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工具、生产经验,使南方经济得以发展。——摘编自《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