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93_第1页
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93_第2页
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93_第3页
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93_第4页
平顶山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带答案】-9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评估试卷七年级历史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1.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是我国境内早期人类。要想获取他们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该通过()A.史书记载 B.神话传说 C.考古发掘 D.科学推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古代生物的遗骸或遗迹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时间,被周围沉积物的矿物质所渗入,经过石化变成了石头,被称为“化石”,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考古学家通过考古发掘得到化石,C项正确;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生活的时候还没有文字,排除A项;神话传说缺乏确切的证据,排除B项;科学推测不属于第一手资料,排除D项。故选C项。2.李敏同学想查阅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相关知识,其键入的关键词应是()A.黄帝和炎帝 B.尧 C.大禹 D.秦始皇【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A项正确;尧是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领袖,开创禅让制,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大禹治水有功,是夏朝开国君王,与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3.《易·系辞下》中写道,神农氏在中午开设集市,招引各地的民众,集聚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人们各自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而离开。由此可以看出,神农氏时已出现原始A.农业 B.手工业 C.丝织业 D.商业【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神农氏在中午开设集市,招引各地的民众,集聚了各地的货物,交易之后,各自都得到了想要的东西离开”,可知材料体现的是人们在集市中进行交换,说明神农氏时已出现了原始商业,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神农氏时农业的出现,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神农氏时已出现手工业,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神农氏时已出现丝织业,排除C项。故选D项。4.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周的文化形式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地区。这表述的是分封制实施的()A.背景 B.特点 C.经过 D.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通过分封制,打破了夏商时期众邦林立的状态,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联系,密切了同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分封制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使西周发展成为强盛的国家,材料反映的是分封制实施的影响,D项正确;分封制的背景是,西周灭商后,因其国都远在西北,不利于控制幅员辽阔的疆土和统治商代后裔,便大规模地以封地连同居民分赏王室子弟和功臣,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分封制的特点是,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权利和义务相结合,册封是逐层进行的,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分封制实施的经过,是分封的过程,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5.四川三星堆遗址曾多次发现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璧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踪。以上现象说明()A.良渚文化相对先进 B.中华文明多元一体C.审美观念趋向统一 D.南北文化渐趋一致【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该遗址其实也发现了如青铜尊、青铜鼎、玉璋、玉琮、玉壁等与黄河流域一致的文物,而浙江良渚遗址也曾出土了与之造型相似的玉琮。”可得出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体的,B项正确;材料没有比较是谁更先进,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审美观念趋向同一,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南北文化渐趋一致,排除D项。故选B项。6.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中“大动荡”处填写的内容最恰当的是()A.文明起源 B.国家产生 C.诸侯争霸 D.政权统【答案】C【解析】【详解】图示内容涉及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和经济的内容。根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有众多的诸侯国,其中比较强大的有十几个。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诸侯国为了自身的利益,相互之间展开激烈的争斗。当时,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一些强大的诸侯为取得优势,以“尊王攘夷”的名义进行征战,争夺霸主的地位。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等先后称霸,因此“大动荡”指的是诸侯争霸,C项正确;文明起源指的是史前时期,远早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项;国家产生指的是夏商西周时期,排除B项;秦朝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排除D项。故选C项。7.《华阳国志·蜀志》对某项工程建成后的作用这样描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工程是()A.灵渠 B.万里长城 C.都江堰 D.大运河【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据“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之日: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天下谓之‘天府’也。”可知,这项工程是都江堰。C项正确;灵渠开凿于秦朝,沟通了湘水和漓水,排除A项;万里长城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大运河的主要作用是运输,排除D项。故选C项。8.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他的一些言论对今天仍然有着很大的影响,其中我们从“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中获取的精神营养是()A.注重气节,健全人格 B.人性本善,舍生取义C.先义后利,关注民生 D.仁爱友善,以德服人【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思是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体现出人要注重气节,健全人格,A项正确;“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人性本善无关,排除B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关注民生无关,排除C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与仁爱友善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9.“中国历代疆域的变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主题之一。下图是某朝代的“疆域四至”示意图,根据示意图能够判断该朝代是()A.夏朝 B.东汉 C.秦朝 D.西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统一全国后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题干疆域示意图是秦朝的疆域,C项正确;夏朝、东汉、西汉都与题干示意图无关,排除ABD项。故选C项。10.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202年,刘邦项羽进行了长达5年的楚汉之争,它的性质是()A.反对侵略 B.民族解放 C.革命战争 D.争夺帝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灭亡后,从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项羽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长达四年的楚汉战争,最后项羽战败,刘邦建立了汉朝。楚汉之争的实质是刘邦和项羽为争夺帝位而进行的战争。D项正确;楚汉之争与“反对侵略、民族解放、革命战争”都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11.汉高祖刘邦称帝后,国家仍处于饥荒之中,社会上出现“米时万钱、马匹百金”的现象。如何恢复和发展生产成为汉王朝首要任务,为此,汉高祖刘邦采取的政策是()A.“以德化民” B.实行“礼治” C.严刑重赋 D.休养生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安,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乍暖,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喊出社会十分萧条,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采取的了休养生息的政策,D项正确;“以德化民”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政策,排除A项;刘邦确立“黄老”思想为治国之本,而由这种思想衍生出来的“无为而治”,也是当时汉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的根本,排除B项;刘高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和兵役,排除C项。故选D项。12.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皇帝。为巩固大一统王朝,他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是()A.北击匈奴 B.盐铁专营,铸币权收归中央C.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D.颁布“推恩令”【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时我国历史上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期间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思想方面,他采取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学,主张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项正确;北击匈奴不是汉武帝时期在思想上方面采取的措施,而是为巩固边疆而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盐铁专营,铸币权收归中央是汉武帝时期在经济方面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对经济的管控,排除B项;颁布“推恩令”是为加强中央对地方诸侯的控制,不是思想方面采取的措施,排除D项。故选C项。13.东汉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朝臣不能正常地执行职权。由此导致A.百家争鸣出现 B.东汉走向衰亡 C.民族政权并立 D.藩镇割据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外戚和宦官专权导致东汉衰亡,故选B;百家争鸣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A;民族政权并立是在宋辽时期,排除C;藩镇割据是在唐朝末年,排除D。14.中国汉代一支从长安出发的和平使团开始打通东方通往西方的道路,完成了“凿空之旅”。材料中率领“和平使团”的是()A.张骞 B.班超 C.甘英 D.班勇【答案】A【解析】【详解】为了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公元前138年西汉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开通奠定基础。张骞通西域的路线是长安出发—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最远到达欧洲。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A项正确;BCD项人物在张骞之后,并不是“凿空”,排除BCD项。故选A项。15.南朝时,《四部目录》著录的书有64582卷,与汉朝《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相较,时过338年之后,书籍卷数增加了4.3倍。促使这种现象出现的科技因素是()A.造纸术的改进 B.甲骨文的出现 C.印刷术的发明 D.青铜器的铸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的“与汉朝《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图书相较,时过338年之后,书籍卷数增加4.3倍”,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发明造纸术,魏晋南北朝时期纸成为主要书写材料,因此推动了书籍的增多和文化的传播,A项正确;甲骨文是我国已知最早的文字,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印刷术的发明是在隋唐之后,排除C项;青铜器的铸造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16.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许下招揽民众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随后向北方各地推广,“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皆满”。曹操此举()A.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需求C.促进了农业技术的革新 D.推动了北方的统一进程【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仓廪皆满”可知,曹操通过屯田积累了丰富的物资,这就为他后来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所以曹操此举推动了北方的统一进程,D项正确;曹操此举是积累了丰富的物资,但并不一定解决了北方的饥荒问题,排除A项;屯田并不是满足农民的土地需求,排除B项;材料仅体现了物资的积累,不能说明曹操此举就促进了农业技术的革新,排除C项。故选D项。17.晋武帝统一全国后,志满意得,在他带头下,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就是其中的典型。这一现象说明西晋()A.百姓富足 B.经济发达C.贵族阶层生活奢侈腐化 D.整个社会道德败坏【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朝廷里的大臣把摆阔气当作体面的事。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反映了统治者在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斗富,追求享乐。说明西晋统治者生活奢侈腐化,C符合题意;ABD现象在题干中文字不能反映,排除。故选C。18.东晋司马皇族极力拉拢世家大族,如王姓大族,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至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于臣。这一变化反映了()A.中央集权加强 B.专制皇权重振 C.士族势力增强 D.政治腐朽衰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宋齐梁陈诸君,则无论贤否,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于臣”可知,东晋时期由于世家大族掌握政权导致皇权衰落,到宋齐梁陈时期,皇帝始终将权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是专制皇权重振的表现,B项正确;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加强,排除A项;这一变化反映的是士族的衰落,排除C项;这一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不能体现政治腐朽衰落,排除D项。故选B项。19.跪坐习俗是儒家礼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垂脚高坐被视为傲慢行为。魏晋南北朝时,随着“胡床、胡坐”的传播,汉人的跪坐礼俗逐渐变成垂脚高坐,这一转变体现了A.民族交融的加强 B.儒学正统地位的丧失C.政权分立的加剧 D.少数民族汉化的开始【答案】A【解析】【详解】从跪坐到垂脚高坐体现了汉族对少数民族习俗的接受,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加强,故选A;儒学正统地位并没有丧失,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民族融合的加强,而非政权分立的加剧,排除C;材料体现的是汉族对少数民族习俗的融合,并不是少数民族汉化,排除D。20.《齐民要术》共有92篇,其中饮食烹饪类占26篇,包括制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菜肴和点心等。由此可知《齐民要术》()A.系统总结了前代手工业技术 B.反映了当时百姓生活的富足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 D.体现出古代科技的实用特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其中饮食烹饪类占26篇,包括制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菜肴和点心等。”可得出中国古代科技很多与实际的生活生产有关,反映出实用的挺重,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是对前代的总结,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富足,排除B项;从材料不能得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排除C项。故选D项。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请将材料一的文物对号入座(写字母):①山顶洞人②河姆渡原始居民③半坡原始居民(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图一到图三反映的历史信息是什么?与图四反映的史实有什么关系?(3)通过文物古迹,我们可以触摸历史,感受历史。请你举出一条我们了解文物的途径。【答案】(1)①C;②A;③B。(2)信息:秦朝的暴政。关系:秦朝的暴政导致图四的陈胜吴广起义。(3)途径:查找资料,走进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可知,稻谷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彩陶盆属于半坡原始居民;骨针属于山顶洞人。故①C;②A;③B。(2)结合所学可知,图一秦代的刑具、图二秦坑儒谷、图三秦兵马俑都反映的是秦的暴政;图四是大泽乡起义;结合所学可知,秦朝的暴政导致图四的陈胜吴广起义。(3)结合所学可知,了解文物的途径有查找资料,走进博物馆,考察历史遗迹等。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周天子把上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周天子交纳贡品。材料二: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是秦国的领导人……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摘编自《全球通史》材料三:汉初在沿用秦朝地方管理制度外,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集权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1)根据材料一可知,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实行这种政治制度的目的什么?(2)材料二中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是哪位历史人物?结合所学,指出他推行什么新制度将所有权利集中到自己手中。(3)阅读材料三,说说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来消除这一消影响。(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西周到秦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反映的历史趋势。【答案】(1)分封制;巩固统治。(2)秦始皇(嬴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颁布“推恩令”。(4)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周天子把上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指的是分封制。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建立后,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了分封制。说明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

【小问2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是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秦朝王嬴政建立秦朝的时间,所以,策动第一次大革命的是秦国的领导人是秦王嬴政或秦始皇。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率先应用法家学说,将所有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上”指的是秦始皇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汉初分封的诸侯王后来对中央集权造成极大的消极影响”说明汉初面临诸侯王的问题,为此,汉武帝接受主父偃建议,颁布“推恩令”,使诸侯王势力被大大削弱。【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从分封制下诸侯国较大的独立性,到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说明从西周到秦汉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反映的历史趋势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或地方势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于今受其赐”。——摘编自《论语》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材料三:“魏主”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还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魏逐步强大。——摘编自《中国古代史》(1)材料一中“管仲相桓公”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2)材料二中商君是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说这次变法对秦国有何影响?(3)根据材料三,归纳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答案】(1)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商鞅;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3)说汉语、穿汉服;汉化;自上而下;涉及面广。【解析】【小问1详解】伟业:结合所学知识,“管仲相桓公”使齐桓公成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小问2详解】人物;根据材料“商君治秦”可以得出商君指的是商鞅。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发展起来,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措施:根据材料三“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可以得出信息孝文帝推行汉化措施有说汉语;根据材料三“下令鲜卑族一律改穿汉装”可以得出信息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措施有穿汉服。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特点为自上而下;涉及面广。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耒耜图二铁农具图三战国墓葬出土的牛尊图四耧车材料二: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材料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江南地区,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摘编自统编教材《中国历史》(1)观察材料一中四幅图片,谈谈工具、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2)根据材料二,指出三国鼎立局面的出现“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的理由。(3)根据材料三,指出当时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答案】(1)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2)实现局部统一;各国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改善;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等。(3)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4)生产工具的革新;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因素。【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一中的“耒耜、铁农具、牛尊、耧车”结合所学可知,生产工具的发明和改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中国农业的发展。(2)根据材料二“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使分裂的中国走向局部的统一。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孙吴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发展了海外贸易。蜀汉在丞相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这些都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知,三国鼎立实现局部统一;各国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关系改善;区域的开发尤其是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着显著的进步等为新的统一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3)根据材料三“不像北方那样战乱不休;社会比较安定。在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共同努力下,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可知,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有社会比较安定;南下移民和当地民众的共同努力。(4)综合材料可知,推动经济发展的因素有生产工具的革新;安定的社会环境;劳动力因素等。25.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当下重大课题。阅读下列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