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二单元5大学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分层作业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校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A组必备学问基础练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B.知者不惑C.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D.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2.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致知在格物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 庶人:指一般人。C.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怵惕:惊骇、恐惊。D.犹其有四体也 四体:四肢。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高校之道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B.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C.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D.欲治其国者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下列句子中对加点词词类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高校之道,在明明德②在止于至善③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④先正其心⑤先诚其意 ⑥见贤思齐焉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②⑥/③④⑤D.①④⑤⑥/②/③5.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D.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6.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是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为“十三经”之一。B.《高校》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C.《高校》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推崇,明代朱熹又把《高校》《中庸》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作章句,最终《高校》与《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D.《高校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化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高校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凹凸,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

(2)《高校之道》中,用“,”两句指出本末始终的道理。

(3)《高校之道》中“,”两句从“三纲”动身,表明要想彰明美德于天下,应当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

(4)《高校之道》中,写明白了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是“,”。

(5)俗话说“家和万事兴”,《高校之道》中的“,”两句阐述了“治国”与“齐家”的关系。

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2)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3)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B组实力素养提升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材料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①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②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争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③不市,士君子不为贫困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选自《荀子·修身》材料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选自《礼记·高校之道》)注①菑然:灾难在身的样子。“菑”同“灾”。②当:恰当。③折阅:低价销售,亏损。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须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好善A无厌B受谏C而能D诫E虽欲F无进G得乎哉1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古代说明经书的著作,如《左传》即说明《春秋》的著作。B.跬步,即一小步,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出两脚为“步”。C.“累土”与“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的“累土”意思有所不同。D.“跛鳖致之”中的“致”与“致知在格物”中的“致”意思相同。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的看法,与《论语》中的“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具有一样性。B.荀子将君子和小人对待善恶正邪的做法进行对比,指出两类人处事待人的不同看法,最终将导致完全不一样的人生结局。C.荀子将士君子面对贫困生活的看法与良农面对水旱、良贾面对亏损的看法进行类比,指出士君子要正道直行、笃行不怠。D.《礼记》阐述平天下、治国、齐家、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间的关系时,运用顶真的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乐美。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3.两则材料都讲了修身,其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高校之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1.D解析A项中“内”同“纳”,结交;B项中“知”同“智”;C项中“然”同“燃”,燃烧。2.B解析B项,应为“平民百姓”。3.C解析C项,都是介词,把。A项,助词,的/代词,它。B项,介词,在/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D项,代词,他的/副词,表推想,或许。4.C解析①形容词作动词,彰明。②⑥形容词作名词,完善的境界/贤能的人。③④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齐,使……整齐有序/正,使……端正/诚,使……真诚。5.C解析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定语后置句,C项是状语后置句,D项是定语后置句。6.C解析C项中“明代朱熹”错误,朱熹为宋代人。7.(1)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物有本末事有终始(3)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4)知所先后则近道矣(5)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8.(1)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2)靠着怜爱别人的心来实施怜爱别人的统治,治理天下可以像运转小物件于手掌上一样简洁。(3)全部具有这四种萌芽的人,假如知道把它们扩充起来,便会像刚刚燃烧的火(终必不行扑灭),刚刚流出的泉水(终必汇为江河)。9.解析答案BEG解析“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为两个并列句式,结构相像,应各自成句,故B处和E处断开;“虽欲无进”语意完整,“无进”作“欲”的宾语,故G处断开。10.D解析D项中“意思相同”错误。前者意思是到达、达到,后者意思是获得。11.C解析C项中“士君子面对贫困生活……”错误,“士君子不为贫困怠乎道”中,“贫”指的是生活贫困,“穷”指的是境况困顿,不能仅仅理解成“贫困的生活”。12.(1)道路虽近,不走就到不了;事情虽小,不做就做不成。(2)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13.①材料一侧重点是修身的重要性和做法,指出修身要见善自存、见不善自省,要从小事做起;②材料二侧重点是修身的意义,指出修身是做人的根本,是齐家治国的前提。参考译文材料一见到好的行为,确定要学习使自己也有这种好的品德;见到不好的行为,心怀忧惧,确定要拿它来反省自我。好的品德存在于自己身上,坚决不移地来珍爱自己;不良品德存在于自己身上,就像灾难在身一样,确定要痛恨自己。所以,指责我而又指责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老师;确定我而又确定得恰当的人,就是我的挚友;奉承我的人,是陷害我的贼人。所以君子敬重老师,亲近挚友,因而特殊憎恶贼人。喜好善的行为而不满足,受到劝谏而能引以为戒,即使想不进步,可能吗?小人与此相反,制造祸乱却厌烦别人非议自己,特殊没有贤能却想让人家认为自己贤能;内心像虎狼,行为像禽兽,却又厌烦别人视他为贼人。谄媚奉承自己的人就亲近,规劝自己的人就疏远,把订正自己的错误看作是讥笑,把极端忠诚的行为看作是损害,这种人即使想不灭亡,可能吗?意志修养好了就会蔑视富贵,以道义为重就会轻视王公,留意内在修养就会看轻外物。古书上说:“君子役使外物,小人被外物役使。”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身体劳累而内心安定,就去做;利益少而道义多,就去做。所以好的农夫不会因为旱涝而不耕种,好的商人不会因为亏损而不做买卖,士人与君子不会因为生活贫困、境况困顿而怠慢道义。那骏马一天能跑千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