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公共选择_第1页
第四章公共选择_第2页
第四章公共选择_第3页
第四章公共选择_第4页
第四章公共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公共选择[本章要点]本章主要介绍公共选择理论。包括公共选择的偏好表达;公共选择的原则、规则及成本分析2024/7/31目录第一节公共选择概论第二节公共选择规则第三节公共选择成本第四节各种经济主体对公共选择的影响2024/7/32第一节公共选择概论一、公共商品需求偏好的表达方式正确揭示消费者对公共产品的偏好,对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有着重要意义。•个人偏好揭示模型1、“俱乐部”模型2、“以足投票”模型3、博弈模型2024/7/331、“俱乐部”模型•——偏好相似、利益相同、自愿组合的一群人消费“俱乐部”的公共产品。不愿为“俱乐部”公共品支付成本的人将被排斥在外。•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成员,向他们询问关于为公共产品支付的边际价格。如果公共产品的消费者有N个人,有代表性的边际付税意愿为t,那么公共产品的边际成本(边际价格)将为Nt

。即MC=Nt•在最优状态下,公共产品将按边际价格进行供应。此时,提供公共产品的总成本也将通过税收来弥补。•在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这一模型的适用性不强。2024/7/342、“以足投票”模型(Votingbyfoot)

——“以足投票”模型也称泰伯特模型,是指资本、人才、技术流向能够提供更加优越的公共服务的行政区域。是由经济学家泰伯特(CharlesTiebout)首先提出来的目的是想解决地方公共商品的最优供给问题。这一模型实际上是上述模型的动态扩展。2024/7/35模型的条件:第一,完全的流动性。第二,不考虑地方税的可变性。第三,有充分多的地方政府(或社区)可供选择。第四,地方提供的公共商品只有该地的居民受益第五,不考虑交易费用。在这些假设条件下,消费者就可以采取“用脚投票”的方式来真实表达他们对公共商品的需求偏好。因为居民必然选择符合他们偏好的地方居住,否则就得不到那种公共商品的消费;必然迁出不符合他们偏好的居住地,否则他们就得不到最适满足。于是,公共商品的最优供给就可以实现。2024/7/36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政策壁垒的消失,“用脚投票”挑选的是那些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环境,这会影响着政府的绩效,尤其是经济绩效。它对各级各类行政主体的政府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推动着政府管理的变革。

2024/7/37以足投票反映了一个国家在特殊的经济社会结构下,人们选择“迁移”、“转移”等办法改变自己所处的环境,获取更多的利益,归根结底是财税特别是财政政策不均衡所致。2009年9月,英国在医疗体制改革中打破原有的分区就诊制,允许公众“用脚投票”,即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全科医生,远离那些服务质量不好的社区全科诊所。这一改革将为英国医疗系统注入更多竞争机制我国二元结构下,城乡差别非常明显,人们就通过劳动力就业转移这一“以足投票”的办法来改变自己的现状,获得更多的收入,改善自己的生活。

2024/7/38——博弈模型:一组消费者相互告诉偏好和意愿并又存在一定制约机制的方法。说明:消费者个人选择税收产品L产品S

A30

20B

400C20

10总计5040303、博奕模型2024/7/39二、公共选择(PublicChoice)要研究的问题什么是公共选择?——公共选择是对应于私人选择的一种集体选择。是指理性的经济人通过一定的民主政治程序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和产量的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公共选择理论是用经济学方法研究非市场决策。公共选择的目的就是为了保证政府能够按照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来提供公共产品。

2024/7/310

经济市场需求方消费者供给方厂商货币私人物品市场决策

政治市场需求方选民利益集团供给方政治家官员选票公共物品非市场决策2024/7/311公共选择与私人选择的比较偏好的表达方式不同市场决策下,个人偏好通过货币购买来表达。政府决策中,公众的偏好通过选票来表达。偏好体系不同市场决策下,每项决策只取决于各人的偏好。政府决策中,需将众多不同偏好综合为社会偏好。成本与收益对应程度不同市场决策下,个人的成本与收益对称。政府决策中,选民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强制程度不同市场决策具有自愿性。政府决策具有一定的强制性。2024/7/312公共选择要解决两个问题:社会必须在各种行动计划中选择一种。社会成员作为个人来说偏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都有不同的选择,那么如何把那些不同的选择“集合”为共同的选择(集体决策)?社会必须选择社会福利极大化的目标函数。这与第一个问题有关,社会福利函数是如何产生的?如果公共选择是可能的,那么社会福利函数的获得也是可能的。

因此,公共选择是要把个人的偏好集合为社会(公共)的偏好,即把个人的价值判断转化为社会的价值判断。2024/7/313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现代公共选择论大致从1950-60年代起步。公共选择学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JamesM.Buchanan),美国经济学家。1986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将政治决策的分析同经济理论结合起来,使经济分析扩大和应用到社会-政治法规的选择。《同意的计算》(TheCalculusofConsent》与塔洛克(G.Tullock)合著;对公共选择理论进行了全面的研究。2024/7/314三、公共选择原则——是指个人选择行为中存在可以集合为公共选择的特征。(一)存在公共偏好的假设公共偏好的特征:公共选择的完整性,即可选择的目标包括一切可能性。如果有两种公共偏好的强度是一样的,即不存在偏好序列,(不存在一种选择优于另一种选择),那么这两种公共选择是无差异的。公共选择符合合成推理原则。如果公共选择A状态优于B状态,B状态优于C状态,那么A状态优于C状态也必然成立。2024/7/315(二)独立性原则公共选择是个人选择的集合,只要个人选择的序列不发生变化,那么公共选择的序列也不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如果公共选择A和B之间的关系是已定的,尽管B和C之间或C和D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那么也不影响A和B之间的关系。(三)帕累托原则如果社会成员中每个人都宁愿选择A而不是B,那么公共选择也必然是A。如果社会成员中除了一人之外其他所有人对于选择A和B都是无差异的,那么,那个人的选择也就必定是公共选择。2024/7/316(四)广泛性原则公共选择是在广泛采集个人选择的基础上作出的,因此个人选择的范围是不受限制的。当然,这种“不受限制”并不是说选择不受社会道德的约束。(五)平等性原则个人之间的选择是平等的,不能把某个人的选择强加给其他人。

2024/7/317第二节公共选择规则一、公共选择规则由政治程序决定公共选择和政府决策的关系问题是首要问题政府的决定是否代表公共选择,是由相应的政治程序决定对于市场经济来说,符合公共选择要求的制度安排是“经济”对“政治”的基本要求在市场经济中,不是“政府的意志”决定“民众的意志”;而是“民众的意志”决定“政府的意志”从政治上说,这就是民主社会,否则资源配置效率的目标不可能被实现。2024/7/318程序直接民主个人直接进行投票,参与政治决定或集体决策。代议制民主由选民通过投票选出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来代表选民做出公共决策。投入(投票者)产出(政府政策)民主程序投票偏好显示和偏好加总的途径,将个人偏好→社会偏好2024/7/319投票是把个人偏好转变为社会偏好的手段之一,是现有的民主决策中的最佳方法。

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选民被选方案投票选民政治家被选方案投票决策官员聘任执行无论直接民主还是代议制民主都把投票看作其基本手段2024/7/320二、公共选择投票规则:——投票规则民主决策中,公共选择是通过投票方式决定的投票方式有:一种是由居民直接投票,然后根据投票规则决定公共选择;另一种是代表制,即有共同利益的居民选出他们的代表,代表也是根据多数票规则产生,然后由选出的代表投票决定公共选择。2024/7/321投票规则(一)一致同意规则(UnanimityRule)——也称一致性原则,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只有在所有参与者都同意,或者至少没有任何一个人反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的一种表决方式。每一个参与者都对将要达成的集体决策享有否决权。只有在一致同意的前提下,集体行动(公共选择)才能进行。2024/7/322特点:帕累托改善的选择参与者平等的选择避免“搭便车”行为交易(投票)成本高公平但缺乏效率2024/7/323(二)多数同意规则(MajorityVotingRules)——是指一项集体行动方案,至少有超过半数的人支持或认可(即同意或者不反对)才能实施。——少数服从多数(超过半数为多数)是民主决策中常用的方法。可分为简单多数和绝对多数简单多数:赞成和不反对的人超过一半。绝对多数:可以是2/3,也可以是3/4,4/5,5/6….2024/7/324特点:一部分人利益受损“多数人专政”现象少数人不热心参与相对容易做出决策可能的多种选择结果无法表达个人选择的偏好程度可能存在投票交易有效率但缺乏公平

2024/7/325一般情况下,多数同意规则会导致均衡结果的出现举例:三个人(1、2、3)对三种方案(A、B、C)进行两两投票,即一次投票只是对其中的两个进行,胜出者再与第三个方案对决,决定最后的胜利者。三个人对三种方案的偏好次序如下:1:A-C-B2:B-C-A3:C-A-B投票规则:A与B,胜出者与C选择;B与C,胜出者与A选择;A与C,胜出者与B选择最后的获胜者是谁?(三)投票均衡与投票悖论2024/7/326三个人1、2和3,就A、B和C三种方案进行两两投票。投票悖论与投票均衡2024/7/327我们再假定三个人的偏好次序如下:1:A-B-C2:B-C-A3:C-A-B三个人同样要对三种方案进行两两投票投票规则:(如前)这种情形下,投票的结果会是怎样?2024/7/328投票悖论的出现:在这一情形中,没有一种提案能赢得多数票,出现投票循环的现象,这就是投票悖论(paradoxofvoting),这意味着投票不可能有最终结果,即投票均衡不存在。2024/7/329投票悖论也称为“周期多数”——是指由民主制度下的多数同意规则所引起的连续不一致或非传递性的集体选择。在公共选择过程中,个人的偏好被纳入到集体的偏好之中,多数表决规则容易产生集体选择行为的不一致,这种情况会周期性的发生,可能导致明确的结果将永远不会产生。2024/7/330(四)单峰定理和中间投票人定理单峰定理单峰定理解决的是什么时侯不会出现投票悖论的问题——一般地说,如果所有选民的偏好都是单峰的(更严格的条件是所有投票方案必须是单峰的),那么投票悖论就不会出现。什么时侯不会出现投票悖论?2024/7/331峰(peak,又译为“极值”)指投票人效用曲线上的一个点,该点所有相邻点的效用都低于它。单峰偏好(Single-peakedPreference)假如投票人从自己最偏好的结果向任何方向偏离之后,其效用总会下降,则称其具有单峰偏好。双峰(或多峰)偏好(Multiple-peakedPreference)如果投票人偏离自己最偏好的结果之后,效用先降后升,则称其具有双峰(或多峰)偏好。2024/7/332图效用ABC11231ABC单峰偏好双峰偏好效用2024/7/333投票悖论因投票者的多峰偏好所致。如果个人的偏好呈现单峰形态,投票悖论就不会发生,投票均衡存在。更确切地说,多峰偏好是投票悖论现象发生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投票悖论的消除淘汰表决投票操纵:投票的最终结果取决于投票顺序2024/7/334讨论1:

假定有5个人——1、2、3、4、5,他们对A、B、C、D四个项目的偏好排序如表:画出选民的偏好示意图。能否按多数票规则选出项目?如果能,是哪一个?如果不能,请说明为什么?

12345

AADCBDCBBCCBCDDBDAAA2024/7/335讨论2:一次投票中,假设有甲、乙、丙3个投票人,A、B、C三个议案(3个议案都涉及到同一种公共品,A表示小规模的公共品供给量,C表示大规模公共品供给量,B表示中等公共品供给量),1、2、3表示投票人的偏好强度(1为偏好强度最强,3为偏好强度最弱)。三个投票人的偏好顺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如下问题:2024/7/336

投票人偏好顺序甲乙丙1ACB2BAC3CBA2024/7/337请回答如下问题:(1)如果按照简单多数投票规则和传递性公理,两两比较上述三个方案,根据投票人的偏好顺序,能不能得到均衡的投票结果?(2)如果无法得到均衡结果(即存在“投票悖论”),请描绘出甲、乙、丙3人的偏好强度曲线,指出哪一位投票人的偏好具有双峰偏好的特征,并举例说明双峰偏好的涵义。(3)如果无法得到均衡结果,请修改表中投票人的偏好顺序,以消除“投票悖论”,从而产生均衡的投票结果。2024/7/338第四节公共选择成本一致同意规则下通过的集体行动方案是帕累托改善的方案,但一致同意规则的实行成本较高。一、公共选择成本描述政治决策(非市场决策)的成本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的成本,参加决策程序中的成本,以及决策结果的效率和收入再分配成本。在实践中就要权衡总成本的极小化,即资源配置成本加决策成本的总和最小。见下图4.1。

2024/7/339公共选择的成本图KNEDD+E预期成本投票人数O外部成本决策成本2024/7/340二、中间投票人定理解决的是有均衡结果,又是谁获胜的问题。——如果所有投票人的偏好是单峰的,那么多数同意规则下,投票的结果是中间投票人的方案获胜。这是因为中间投票人的偏好正好处于所有投票人偏好中间的位置。中间投票人——指的是这样一种投票者:其最偏好的结果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的中间状态。

2024/7/341中间投票人定理在多数票规则下对不同的财政支出水平进行表决时,均衡结果必然是中间投票人最赞成的支出水平。多数票规则的均衡结果——中间投票人定理(TheoremofMedianVoter)中间投票者所偏好的水平就是多数票决策的均衡结果。2024/7/342中间投票人定理2024/7/343中间投票者定理——如果所有投票者对公共物品或劳务的边际效益曲线均呈向右下方倾斜状态(如下图所示),那么,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或劳务的产量,就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

图价格P0Q1Q2Q3D1D3D2三人单峰偏好选择某种产品数量2024/7/344三、投票交易(VoteTrading)

勾结双方或几方在投票时相互间作出安排,使投票结果对参与者相对有利,但却以损害其它选民的利益为代价。投票交易掩盖和扭曲了选民的真实偏好投票交易的两种形式(1)买卖选票投票者在获得足够的补偿之后投票赞成于己不利的方案或中性的方案。(2)互投赞成票(Logrolling)投票者在赞成自己最偏好方案的同时,也赞成于己无关紧要但对另一投票者至关重要的方案,以换取该投票者对自己的支持。2024/7/345四、各种经济主体对公共选择的影响投票人(选民)政治家官僚利益集团其他人员2024/7/346(一)投票人(选民)投票人选民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选民(纳税人)参加投票的原因是期望通过投票来改善其处境或提高其福利水平。因此,投票不仅是公民权的体现,更是个人偏好的显示。用EU表示选民投票行为的预期效用则:EU=PR-C选民只有在EU>0,即PR>C的情况下才会决定参加投票。R为给投票人带来的收益;p为该项目获胜的概率;C为投票成本2024/7/347选民选择“理性的无知”(RationalIgnorance)理性选民假说有助于解释各地在选举过程时普遍存在的“选民冷漠”(VoterApathy)现象,即实际参与投票的选民人数不多的情形。选民会出现“搭便车”行为。2024/7/348在公共政策中,选民的态度有时是自相矛盾的:1、在财政收入决策方面,选民总是倾向于少纳税,反对增加税收,但是在与财政支出方面,选民又希望政府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服务。2、一方面,选民希望控制政府的规模,以便使得更多的钱可以留着自己口袋里,由自己来支配;另一方面,市民又竭力主张扩大与自身切身利益比较密切的公共项目规模。2024/7/349(二)政治家政治家(在这里,指的是一种职业)布雷顿(Breton,1974)提出了一个被选出的政治家的效用函数公式,这个函数的变量包括:再次当选(或当选)的概率、个人的金钱收入、个人的权势、自己的历史形象、对崇高的个人理想的追求、个人对公共产品的看法以及政治家特有的其他东西。布雷顿模型是其中,是被选出的政治家的效用,是当选和再次当选的主观概率,是布雷顿提到的其他变量。Upπam2024/7/350由选民选举产生的政治代表。政治家的首要目标是当选和连任,其行为模式是追求选票最大化。在财政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将更多地倾向用发行公债来代替税收。在财政支出政策方面,政治家趋向于扩大财政支出的规模。2024/7/351(三)官僚(Bureaucrat)——

公共雇员官僚是公共决策的执行者,是公共产品的生产者、提供者和维护者。

官员的职责是接受政治家的指令,贯彻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但他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2024/7/3521、官员的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不能经常更换,否则就会使工作停顿或脱节。2、官员的职责是执行指令,但一项指令不可能规定实施过程中的所有细节,官员总是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自行决策的权力。3、政治家的决策需要信息,公共项目需求方面的信息来自选民,而供给和成本方面的信息则来自官员,官员提供的信息将影响政治家的决策。官员的目标是追求本部门预算的最大化。2024/7/3531971年,尼斯坎南(Niskanen)发表了《官僚机构与代议制政府》,提出了官僚预算最大化理论,即官僚是追求总预算规模最大化的。此后,尼斯坎南先后两次(1975,1991)对这一理论进行了修改与完善。2024/7/354尼斯坎南的官僚模型图o产出预算总成本(TC)总预算(TB)C*

B*

Ba

Q*

Qa现实产出效率产出2024/7/355公共选择理论从经济人的假设出发,认为官僚的任何行为也是以争取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因而官僚体制有着不断扩大本部门权限,并为此争夺预算的内在动力。由此而产生的后果就是政府规模的不断扩大。这是导致政府失败的原因之一。

2024/7/356(四)利益集团(SpecialInterestGroup)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特殊利益集团。由少数有共同利益、特别是有共同经济利益的投票者组成的力图影响公共决策的组织。在西方社会中,有“铁三角”(IronTriangle)的说法。所谓“铁三角”,是指政治家批准一既定项目,官员实施这一项目,利益集团则从中获利。2024/7/357

利益集团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种:

以提高社会整体福利为目标的利益集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