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要点《中国文化史概要》_第1页
中国传统文化要点《中国文化史概要》_第2页
中国传统文化要点《中国文化史概要》_第3页
中国传统文化要点《中国文化史概要》_第4页
中国传统文化要点《中国文化史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中国传统文化要点《中国文化史概要》谭家健高等教育出版社■问答题△选择题※填空题第一编历代典章制度第一章古代礼治第一节礼的内容和意义一、五礼的内容△传统的说法,把礼划分为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五类,称为五礼。1、吉礼,据《周礼》讲,就是祭祀的典礼,对于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雨师、社稷、五祀(门神、户神、井神、灶神、中溜(土地神和宅神))、五岳、山林川泽等等。2、凶礼,一般理解是丧礼,如王公诸侯薨葬,还有天灾人祸的哀吊,如饥馑、战败、寇乱。3、军礼,主要指战事,还包括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如田猎、建造城邑等。4、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5、嘉礼,其内容比较复杂,有婚礼、冠礼、飨燕、立储,此外,诸侯间的庆贺、朋友间的宾射,也都属于嘉礼。二、礼的实质1、礼不仅是社会生活中的规定和仪式,还包括国家政治制度在内。许多政治、法律方面的规定都见于礼的内容。2、礼规定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的界限,规定了社会各个等级的尊卑贵贱,因而是有鲜明的阶级性的。3、礼和法律一样是公开不平等的,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4、礼不仅不平等,而且是维护社会等级的有力工具。所以统治阶级非常重视。三、三礼的内容儒家经典十三经中有三部是属于礼制的,称为三礼,即《周礼》、《仪礼》和《礼记》。《礼记》又称《小戴礼》。第二节礼制举例一、古代婚礼(六礼)1、纳采,以雁作为礼物,向女家说明缔婚的请求。2、问名,向女家主人请问女子之名。3、纳吉,男家得知女子知名,即进行占卜,看婚姻是否吉利,获得吉兆,要告知女家,仍用雁作为礼物。4、纳徵,双方婚约已定,男家要送给女家玄纁、束帛、俪皮。5、请期,男家用雁向女家请问合婚日期。6、亲迎,新郎亲往迎接新娘。合卺(jin),新郎新娘设宴共食,有规定仪节。二、五不娶1、逆家子不娶,有‘悖逆’罪行的家庭的姑娘不能娶,恐其有‘逆德’。2、乱家子不娶,有淫乱行为的家庭的姑娘不能娶,恐其‘乱人伦’。3、世有刑人不娶,直系亲属中有因罪受五刑的不能娶。4、世有恶疾不娶,有换残废疾病的女子也不能娶。5、丧妇长子不娶,母亲早死,因而年长逾过婚龄的姑娘不能娶,这是因为女子缺乏母亲教导。三、七去三不去1、七去,不顺父母去,无子去,淫去,妒去,有恶疾去,多言去,窃盗去。2、三不去,有所取、无所归不去,与更三年丧不去,前贫贱、后富贵不去。与更三年是说曾经侍奉已死的公婆。四、冠礼笄礼的实质冠礼是男子二十岁的成人礼,原始社会阶段的民族都有成人礼,男女青年到了规定的年龄,必须举行一定仪式,才被承认为氏族的完全成员。笄礼与冠礼对应,是古代女子15岁时举行的成人礼。第三节关于宗法一、宗法本质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一种原则,其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二、宗法内容宗法最基本的一点是大宗、小宗的区分,主要精神是嫡长继承制。三、大宗、小宗王室中以嫡长子继承为君,国君的次子以下各子,即嫡长子的弟弟,就是别子。别子也称为公子。别子立为一家,称为这一家的始祖,这叫做‘别子为祖’。别子的长子、长孙……也按照嫡长继承制的传统世袭,世世以作为本家始祖的别子为祖,称为大宗,一直传下去不再改变。别子的长子是大宗的继承人,但他还会有次子或更小的儿子,即所谓庶子。同样,别子的长子、长孙……也都会有庶子。这些统统属于小宗。第二章古代称谓第一节古代亲属关系一、九族及其称呼九族有两种解释:一是纵向的,从玄孙到高祖共计九代;二是横向的: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1、父亲叫考、母亲叫妣,古代可用于在世父母,后世只用于已故父母,父亲如果多妻,则有嫡母(正妻)、庶母(妾)、生母(亲生母亲)、继母(父亲后娶之正妻)2、父亲的哥哥,称为伯、伯父,父亲的弟弟称为叔、叔父,伯父之妻称为伯母,叔父之妻称为婶母。伯叔之子女称为堂兄弟姐妹,父亲的姐妹称姑母,其子女为姑表兄弟姐妹。3、父亲的父亲为祖父,祖父之妻为祖母。祖父之兄弟姐妹称伯祖父、叔祖父、姑祖。古称从祖父、从祖姑,伯叔祖之子女称堂伯、堂叔、堂姑、其子女为从堂兄弟姐妹。姑祖之子女为表叔、表姑。4、祖父的父母为曾祖父、曾祖母。曾祖父的兄弟为曾伯祖、曾叔祖,其子则为族伯祖、族叔祖。其孙为族伯、族叔,其曾孙则为族兄、族弟。5、曾祖父的父母为高祖父、高祖母。6、与自己平辈的亲属,有兄弟姐妹,兄弟之子为从子、侄儿、侄女,兄弟之孙称从孙,姐妹之子女为外甥、外甥女。7、几所生为子女,子之妻称媳,媳妇、儿妇。女之夫为婿。8、子之子女为孙、孙女。孙之子为曾孙、曾孙女。曾孙之子女为玄孙、玄孙女。9、母之父母为外祖父母,外祖父母之父母称外曾祖父母。10、母之兄弟称舅,其妻称舅母,其子女为舅表兄弟姐妹。母之姐妹称姨,古称从母。其子女为姨表兄弟姐妹。母之堂兄弟为堂舅,母之堂姐妹为堂姨。11、姑表兄弟姐妹,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通称中表。二、三党所谓父之族四指的是:父亲五代为一族(高曾祖父己)、姑母嫁人者为一族、姐妹嫁人者为一族、己女家忍者为一族;所谓母族三指的是:母之父系一族、母之母系一族、母之姐妹嫁人者为一族;所谓妻族二指的是:妻之父系一族、妻之母系一族。分开来也就是三党。三、五服八等九族中,如果有人死去,与之有亲属关系的人要行不同时间不同服装的丧礼,分为五类,叫做‘五服’,其中第二类又分为四个等级,所以叫五服八等。1、斩衰。粗布麻衣,不缝边,手执粗竹杖,脚穿草鞋,丧期三年,适用于子女为父母(包括继母、嫡母),承重孙维祖父母、妻妾为夫。2、齐衰。齐衰杖期。粗麻衣缝边,执削杖,丧期一年。适用于夫为妻、嫡子为庶母。齐衰部杖期。手不执杖,其余同上。适用于孙为祖父母、侄为伯叔父母、已出嫁女为父母、男子为兄弟。齐衰五月。适用于曾孙为曾祖父母。齐衰三月。适用于玄孙为高祖父母。3、大功。熟麻布,色白,丧期九月,适用于已婚姑、已婚姐妹、堂兄弟,已婚女为伯叔父母及兄弟。4、小功。较粗熟布,丧期五月,适用于伯祖、叔祖、堂伯叔父、从堂兄弟。5、缌麻。精细熟麻布,丧期三月,适用于外祖父母、岳父母、表兄弟。第二节古代姓名字号一、姓的起源姓起源于母系社会,姓是一个母系氏族或部落的标志,所以‘姓’字从‘女’加‘生’。二、姓氏的区别1、姓是氏族或部落的标志;大姓后代繁衍多了,于是又分出若干家庭,赐以支姓,这支姓也就是所谓‘氏’。2、姓的最初作用是代表氏族并区别婚姻。氏是用来代表家族和分辨贵贱。3、一般来说,天子有姓而无氏,诸侯、卿大夫有姓有氏,平民、奴隶无姓无氏,只有名,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统称为姓或姓氏,平民开始有姓。三、姓氏名称的来源1、以动物为姓,如马、牛等,可能就是该氏族的图腾。2、以封国封地为姓。3、以官职为姓,如司徒,司空等。4、以职业为姓,如贾、史、巫等。5、以祖先爵位或谥号为姓,如公孙、文、武、穆等。6、以居住地方特征为姓,如东郭、南宫、江等。7、少数民族多复姓,主要来源于音译,如独孤、呼延、慕容等。四、古代改姓1、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而改姓。2、皇帝为笼络少数民族或奖励功臣而赐姓。3、因避祸而改姓。4、未成年子女随母改嫁而改姓,成年后也可以再改用原姓,称作‘归宗’。5、女子未嫁时用父姓,出嫁后增加夫姓。五、名和字的关系1、字是名的补充解释,是和名相表里的,所以叫做‘表字’。名与字含义大多有联系。2、也有名与字义相反的。3、有的名与字皆取自古书上的某句话。4、一般一名一字,也有一名二字。六、代称代称是死后由他人所拟,或习惯性称呼,有以下几种情况:1、以籍贯地望或任职地区为代称,习惯上由某人使用某地作为代称成为专有名词后,其他人就不能再用。2、以官职或封爵为代称,通常是一个人担任过多种官职者,只取其中最高者为代称,而不能随意取用其他官职。3、谥号,是贵族死后由帝王按其功德而赐予的美称。唐以后直至清末,规定三品以下无谥,三品以上大臣由朝廷赐谥。4、尊称,死后由弟子或后人拟定。5、以数字为名号,以叔伯兄弟辈大排行为序,如董大。七、别号■号又叫别号,是一种固定的别名,名和字通常是由长辈所定,号则由本人决定,往往表示自己的志趣爱好或住所特征,通常爱用别号的多是文化人。别号以二字较多,三四五字皆有。别号大多表示清高、雅致,往往带有佛教和道家色彩。别号可以有多个,有些人别号比本名更为人所熟悉。绰号也是别号,多为他人所起,有褒有贬,用以概括其性格或形状特征。第三节古代帝王称号一、国号为了区别于其他朝代,每一新王朝开始建立时,都首先要确立国号,宋以前的国号皆以地为名,元明清三代则用抽象意义的字。二、年号△每个王朝的每一代新皇帝即位后,为了区别于前代皇帝必须有自己的称号或标志。第一件事就是建立新的年号。中国历史上首先使用年号的是汉武帝,第一个年号是建元。三、尊号皇帝在位时,群臣要上尊号,唐代上尊号尚未成为定制,宋代则规定每年大祀之后,群臣皆上尊号,以歌功颂德。四、谥号※谥号和庙号是死后才有的称号,起于西周,周代谥法规定很严,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美谥,二是恶谥,三是夭谥。唐以后字数增多,清代最主要的区别是最后一个字。五、庙号庙号是和宗法祭祀制度相联系的一种称号,皇帝死后,根据他在皇族中的世系,奉入太庙祭祀,追尊为某祖谋宗,以显扬其在皇族世袭中的地位。所谓庙号即已故皇帝在太庙中的称号。六、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现象。臣民对于帝王、长官、父祖及古圣贤之名。不但不能直呼,而且对其中某个字在说话和写字时,也不能直接使用,必须用各种变通的办法回避,叫做避讳。七、避讳的对象■避讳的对象有四类:1、国讳,即当代皇帝及本朝历代皇帝之名,有时甚至包括皇后之名,在外交场合,互相尊重对方国讳,是重要的礼节之一。2、圣讳,即孔子孟子之名,金代甚至包括周公之名,宋代讳黄帝之名。3、家讳,即父母、祖父母之名,与他人交往时,应避对方家讳,否则是失礼。4、宪讳,下属不的直接使用长官本人及其父祖之名,这一条虽无明文规定,但在官场很流行。八、避讳的方法1、改用同义字或同音字2、加减字的笔画。3、换成同义词或近义词。4、以‘某’或‘方框’回避。5、以近音代读。第三章古代法制第一节夏商周法制一、五刑△夏代出现了五刑,即墨、劓、剕、宫、大辟。二、西周刑法改革(贯彻明德慎罚的措施)■1、贯彻‘明德慎罚’,提出了定罪量刑的原则和理论。2、首次提出量刑要区分过失与故意,偶发与一贯。3、法官断案如有‘惟官(畏权势)、惟反(报恩怨)、惟货(贪贿赂)、惟来(受请托),与犯者同罪。4、西周在完备各种规定的同时实行礼治。5、为保证法律实施,还规定了诉讼程序,对法官办案要实行监督,重要案件要经过周王过问。第二节战国秦汉法制一、法经△战国初,魏国李悝(kui)‘集诸国刑典,造《法经》六篇,是为中国古代史上第一部较完整的封建法典。二、汉朝法制的改革1、废除苛法和酷刑。2、优恤老幼废疾。3、推行谳(yan)狱制度,即评议定罪量刑。4、以《春秋》决狱,即以诗书礼易乐春秋等六部经典最为断案的准绳。5、以儒家教义解释法律。三、秦始皇统一后采取的法律措施■1、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将各地区直接置于朝廷控制之下。2、推行以三公九卿为主体的中央官制,建立相应的监察和考课制度3、使黔首自实田,进一步确立土地私有制4、统一度量衡,车同轨,书同文5、强化专制统治,规定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诏制成为国家的重要法律形式。第四节宋元明清法制一、大明律■1、大明律编于洪武年间,按六部分目:名例,吏,户,礼,兵,刑,工等共七篇。明代法律形式还有诰、例、令等。2、例就是皇帝对某些案件的决断,而后逐渐演变成通行条例。3、朱元璋留下祖训,不许子孙更改大明律,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式,后代皇帝便颁布各种条例,于是例便日益重要。4、明代法律中,土地制度和经济管理的法律有所增加。明初沿袭元制,保护占田制度,后来又颁行了钞法、盐法、茶法等。5、在审判制度方面,行政对司法的干预进一步加强,尤其是东西厂。第五节古代法制的特点一、古代法制的特点1、历代统治者都重视以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统治。2、历代改革家都重视以法律手段推动和保护改革。3、儒家思想对法治的确立和发展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4、重刑轻民,民事、经济法律未能得到应有的发展。5、君主在立法和司法中具有决定作用,行政干预司法。二、律典和法规律典是正式的法律,统治者都把律典的制定作为首要任务,在根据需要对律典做补充修订的同时,还制定其他形式的法规。三、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影响1、战国秦汉法律虽然受法家思想影响较大,但基于宗法制度,非上、不敬、不孝仍然是要加以严惩的重罪。2、汉代对法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尤其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者以经义决狱,以儒学教条解释法律,儒家思想对法制的影响扩大。3、魏晋之后,儒家学者直接参与立法,以亲亲尊尊为基本原则的礼,被一步步糅杂在法律条文之内。至唐完成了以礼入法的过程。第四章历代官制第一节周秦两汉官制一、秦代中央官制※1、秦代中央官制大体上是行政、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体制。2、设丞相(又叫相国)以掌全国政务,太尉(国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监察兼秘书,合称‘三公’。△3、三公之下有九卿,即奉常(掌祭祀礼仪)、郎中令(掌宫殿掖门)、卫尉(掌警卫)、太仆(掌车马)、廷尉(掌刑罚)、典客(掌少数民族及对外事务)、宗正(掌皇族事务)、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税收)。二、汉代中央官制1、汉承秦制,又稍有损益。三公之上设太师、太傅、太保作为大官的荣誉头衔。2、三公之名也有改易,太尉改大司马,丞相改大司徒、御史大夫改大司空。※3、九卿:奉常改太常,郎中令改光禄勋,廷尉改大理,典客改大鸿胪,治粟内史改大司农,执掌基本不变。三、汉代台阁台阁是尚书在宫廷中的办事处,少府的属官尚书,到东汉时期由原来仅仅给皇帝传递文书的事务官变成处理具体问题的政务官,有尚书令、尚书仆射、尚书郎等大批官员,并分曹办事,地位虽然不高,但实权不小,所以有政归台阁的说法。四、汉代内朝官外朝官还有一批无专职、无定额的官,如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统称郎官。这些人的任务是陪从、护卫皇帝,备顾问,举建议,或供临时差遣。还有太中大夫、中大夫、谏大夫等,都以议论政事为职,不专任行政事务。又有博士,为教学及学术顾问官,也参加朝政讨论。以上这些统称内朝官,可以出入内廷。而行政官员(如九卿、将作大匠、水衡都尉等)则称外朝官,需加侍中等名号才有出入宫廷之权。五、西周三公■△西周有三公,即太师、太傅、太保;三孤,即少师、少傅、少保。都是天子的顾问。第二节魏晋南北朝官制一、八公八公包括太宰、太师、太傅、太保、司徒、司空、大司马、大将军,地位最高,但不一定有实权。宰相无定名,无定员,无定职,制度上无此官,而实际上则有其人,三省省长都可以成为宰相,而真正总览事权的一定带‘录尚书事’称号。二、三省九卿三省即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萌芽于东汉少府之尚书,经曹魏扩充,到两晋时机构日益庞大,权势越来越重,成为最高政务机关。九卿至魏晋渐渐成为闲散职位,与实际政务关系不太密切了。三、曹魏九品△曹魏开始,将百官分为九个品级,如相国为一品,尚书令为三品,御史中丞为四品,太守五品,县令六七品等。这九品制一直沿用到清。第三节隋唐官制一、隋朝三师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不管事,无僚属,纯属荣誉职。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参议国家大事,置僚属,但无实权。二、隋朝五省尚书省,门下省,内史省,秘书省,内侍省。三、唐朝六部唐代尚书省,固定为吏、兵、户、礼、刑、工六部,以后这六部名称一直沿用至清。尚书左右仆射为尚书省省长。六部每部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每部之下辖四司,每司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若干。这些官职也一直沿用至清。四、唐代翰林院唐代新设翰林院,置翰林学士、待诏若干人,主要任务是代皇帝起草文件,虽无实权,但地位清要,许多宰相即由翰林学士中擢升,所以最为仕人羡慕。第四节宋辽金元官制一、宋的宰相制关于宰相,宋代常以同平章事为首相,参知政事为副首相。其具体名称先后曾有五次变化,至于什么人来担任这个职务,并无常员。三省首长不常设,有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门下侍中职,或称左相;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职,或称右相。由于尚书仆射已等同于宰相,所以原来相当于尚书省秘书长的尚书左右丞便成为尚书省的实际长官,从而升格为执政官。二、宋代二府△宋代中央要柄操于二府:中书省和枢密院。前者掌政权,后者掌兵权。枢密院主官为枢密使,地位相当于同平章事,副长官为枢密副使,相当于参知政事。北宋时有宰相兼枢密使,称使相,南宋成为常例。三、宋代官职差遣宋代官员的职务分为官、职、差遣三类。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代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前两项是虚衔,只有差遣才能真正行使权力。四、元代中书省元代中央政枢,只有中书省,不常设尚书省和门下省。有中书令,往往以太子兼任,有左右丞相,其下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有枢密院,与中书省对掌军务、政务。第五节明清官制一、明清宫保明清皆有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和三孤(少师、少傅、少保),合成宫保,都是荣誉性虚衔,用以封赠大臣。二、内阁内阁成员是大学士,最初仅仅充当皇帝的顾问或秘书,品级也不高,因为是皇帝的近臣,权力日益扩大,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事实上的宰相,通常大学士有六人,明代冠以四殿(中极殿、武英殿、文华殿、建极殿)、二阁(文渊阁、东阁),清代冠以三殿(文华殿、武英殿、保和殿)、三阁(体仁阁、文渊阁、东阁),而以文华殿大学士为首辅。内阁成员称阁老,雅称中堂,也有拟古称相国的,明后期和清代都是一品大员。三、军机处清代自雍正以后,设军机处,有军机大臣、军机章京若干人,协助皇帝处理机要事物,权力很大,内阁的地位几乎为其所取代。四、明清六部明清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六部之上不再设尚书省和尚书令、仆射。吏部为六部之首,俗称天官,拟古称大司徒。其次是户部(大司农)、兵部(大司马)、礼部(大宗伯)、刑部(大司寇)、工部(大司空)。六部尚书俗称部堂,明正二品、清从一品。六部侍郎左右各一,拟古称少司徒、少司农、少司马等。每部辖四司,户部十三司,每司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主事若干,都是实际政务官。五、明清督察院明清改御史台为督察院,又叫宪台,长官为左都御史(右都御史为各省总督座衔),雅称总宪。与尚书平级。副长官为左副都御史,拟古称中丞(右副都御史为各省巡抚座衔),与侍郎平级,下有左右佥都御史、十五道监察御史,俗称巡按。清代又将六科给事中并入督察院。上述官员职务均为监察百官,检举不法,合成科道,俗称都老爷。第六节、中华民国官制一、官职任免升降术语1、关于任职授官的有:任、授、除、拜、封(用于爵位)、赠(用于追封已故者)、征、辟、荐、举(多用于布衣任官)、点(用于口语)。2、关于提升职务的有:擢、升(用于由低级到较高级)、进(用于较高职务)、加(在本官之上加更高官衔)、起复(恢复原职务)3、关于升降任免的有:罢、免、解(因非严重过失而解除职务)、贬、謫(因过失而降级)、革、衣虎(撤职查办)、开缺(奉命或自请解职)、致仕(带职退休)、左迁(降级使用)。4、关于调动职务的有:移、调、徙、迁、量移(调比原地稍好的地方任职)、补(由候补而正式任命)。5、关于兼职的有:领(以本官兼较低他职),摄(暂时兼代比本官更高的职务),权(临时代职),行(代行谋职而上午某官衔),署(代理无本官的职务),护(原官短期离职,临时守护印信)。第五章历代兵制第一节征兵制一、齐桓公对兵制的改革齐桓公改革行政和军制,使兵民结合。以5家为轨,家出1丁,故5人为伍,10轨为里,故50人为小戍,4里为连,故200人为小卒,10连为乡,股2000人为旅,5乡为师,故万人为一军。二、战国常备兵制度战国时期,各国开始建立常备兵制度,多数士兵经过考试挑选,训练也十分严格。入选之兵,可免全家赋税徭役。战国时期大规模战争很多,是常备兵制度的客观需求。三、汉代征兵制的特点△1、秦代开始实行征兵制,征兵以郡县为单位,农民是兵员的主要来源。△2、汉代规定不分贵贱,男子从23岁至56岁皆得服兵役两次,一次在当地,习骑射战阵,称‘正卒’;一次在边疆或京城,称‘戍卒’或‘卫士’,每次皆为一年。3、京师有南北两军。南军之兵征自各地,属卫尉,负责保护皇宫;北军征自京畿三辅,属中尉,负责保卫京城。4、羽林期门。5、此外尚有屯田兵,置于朔方河西等地,戍边兼耕种。四、羽林期门△汉代在南军置羽林、期门二军,期门由陇西六郡良家子弟中挑选,羽林由死于国事之军人子孙中挑选,并从小培养,是后代世兵制的开始。第二节世兵制和府兵制一、世兵制三国时期,进一步推行世兵制,世兵就是父子世代为兵,其户籍不归郡县,而由军府管理,成为‘军户’。世兵社会地位低下,只有得到放免才能取得平民身份。世兵制的推行,在于建安后期,社会趋于稳定过剩人口减少,大量招募,已不可能,征兵制已不能普遍恢复,并且如果现有士兵复原,会造出一批新的无土地的农民,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二、府兵制西魏、北周始创府兵制,宇文泰广泛招募各地汉族豪强地主从军,通过他们的从属关系带来大批家兵、部曲等私人武装,政府根据这些人所带军队的众寡,授予不同的爵位。这样,就是的地方割据势力转化为中央统一的军队,不但加强了朝廷力量,同时使鲜卑部落兵制与汉族封建兵制逐渐结合起来。具体做法是:将这些武装人员与民籍分开,专门从事训练和征战,不负担其他赋役,不归州郡管辖,而隶属于军府,故称府兵。随初沿用府兵制,但略有变化,直接由民间征聘,府兵编入户籍,受田从事农业生产,免租调。第三节募兵制和部落兵制一、募兵制唐代开元二十五年,各军镇招募长期驻边的军防健儿,其家口愿意同去者各给田地屋宅。后来由此组成边兵,归各镇节度使掌握,这实际上就是募兵制。第四节卫所制和旗兵制一、卫所制■明代实行卫所制,来源于元代而又有所发展,兼有世兵制和府兵制的性质。士兵皆有军籍,父子相继为兵,平时驻防或屯田,遇有战事,朝廷命将,领兵征战。战争结束,将还帅印,兵归卫、所。卫所是军队的两级组织。每府设一所,数府或要冲之地设一卫,每卫设指挥使,副职称指挥同知。卫所军官多世袭。二、旗兵制△1、清兵入关之前,主力是八旗军。以女真部落为单位组成旗,是军政合一的组织。旗丁平时为民,战时为兵,与蒙古之部落兵制性质相近。△2、最初仅有满人旗兵,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四旗。以后势力扩大,又增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所以叫八旗军。后又设蒙八旗,汉八旗。3、旗兵皆世袭,在城近郊者占有膏腴之地,不与汉人共居处,一兵受饷,全家坐食,不事生业。4、统一全国后,以汉人为基础组成绿旗军,简称绿营,绿营冰之跟征兵制、募兵制都不同,是土著的世业兵制,以当地人为主,在当地服兵役,平时不随将帅的调动而转移,兵籍掌于兵部,士兵出缺于兵家的余丁种拨补,很少有另募于民的。所谓‘余丁’是绿营收养的营兵子弟,是后备兵,每月有饷钱5钱。三、猛安谋克■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有时作为女真人户的代称,或作官称猛安,金代女真族的军事和社会组织单位。又译萌眼;谋克,又译毛毛可、毛克。它们是原始社会后期由于征掠﹑围猎的需要而设的军事首领,随后发展为固定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作为军事编制单位,其人数实际上多少不定。金国建立的前一年(1114),金太祖始定制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第六章地理沿革第一节夏商周秦地理一、郡县制的产生春秋末年,各国开始在边地设郡,面积比县大。战国时期在郡下又分设若干县,于是逐渐形成郡统辖县这样两级行政区划制度。郡的长官称守,县的长官称令,由国君随时任免,不再世袭,奉行统一的政令,这就是后世所谓的郡县制。二、秦设置的郡县及其官员秦灭六国后,全面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分为36郡,后又增加四郡。郡置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御史掌监察。县设令或长,县以下有乡,如大泽乡,乡以下有亭,如刘邦做过亭长。三、九州※△古籍《尚书-禹贡》记载,夏禹把全国分为九洲: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大体上说,冀州在今河北南部、山西南部;兖州、青州在今山东;徐州在今皖北、苏北一带;扬州包括今淮南、苏南、浙江、江西等地;荆州包括今两湖地区;豫州在今河南;梁州约在今川东北、陕南;雍州包括今陕西、甘肃;幽州在今河北北部、辽宁南部;并州包括今山西北部、河北北部、内蒙南部。※第二节汉魏六朝地理一、刺史部的产生及两汉州的差别西汉时,由于疆域逐渐扩大,郡不断增多,从汉武帝元封五年起,全国分为13刺史部,除原有各州以外,京城附近称为司隶校尉部,这样的划分,显然是先秦九州的具体化和进一步发展。13刺史部各置刺史一人(司隶校尉部长官即司隶校尉),主要掌管监察。西汉时期‘州’的主要性质是监察区,刺史级别低于郡守。成帝以后,刺史权利逐渐扩大,兼掌军事和民政。东汉时期,‘州’事实上已经成为郡以上一级行政区。郡为二级行政区,县为三级行政区。二、州郡县三级体制的产生及特点汉时,州刺史又称州牧,郡守改称太守,郡尉改称都尉,县仍设令或长。三国时,正式形成州郡县三级体制。第三节隋唐宋辽金地理一、隋唐州郡的关系1、隋朝统一后,鉴于原来州郡县三级机构重叠,体制过于分散,取消了郡一级建制。隋炀帝即位又改州为郡,恢复秦汉的郡县两级体制。2、到了唐代,改郡为州,太守改称刺史,僚属多称参军。二、唐代道贞观年间,众多的州直属中央政府,显然不便,于是又分全国为十道,分别是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山南道、陇右道、淮南道、江南道、剑南道、岭南道。玄宗时期,有重新划分为十五道。每道置采访使,职责为检查非法,类似西汉的刺史,乾元元年以后改称观察使,兼理民政,事实上行使部分行政职权,僚属有行军司马、判官、推官、掌书记等。三、唐代府1、唐代在边境设有都护府,在重要地区蛇都督府,主要是军事区,有时也兼理民政,长官称都督。2、开元以后把一些重要的州升为府,如京兆府、太原府、成都府等,全国十一府,长官称府尹,僚属有长史、别驾、司马等。3、唐代在少数民族地区设有羁縻州府,由中央政府任命当地各族首领为都督或刺史等官,实行世袭,地方贡赋不入国库,自治权很大。四、宋代路的异同(路与唐代道的异同)北宋初年,将唐代的15道改为15路,路的性质与道略有不同,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划分的财政区,后来逐渐具有行政区划性质。一路不归一个机构一个长官统辖,而是按职权分属好几个机构,转运使掌财赋,安抚使掌兵政,提点刑狱寺掌司法。各州的行政长官遇事仍可直达中央政府,严格的说路的性质只是介乎行政区和监察区之间的一种区划。五、节度使■△安史之乱后,全国逐渐形成了以掌兵权的节度使兼做地方行政长官的制度。一个节度使管二三州,或十余州,其辖区也叫道或镇。第四节元明清地理一、元代四级制元代实行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1、行省,元代以中书省为中央政府,又在各地设11行中书省,意即中书省办事处或中书省行署,简称行省。行省的长官有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2、路,全国185路。少数直属于省的府、州和诸王地、称海宣慰司、西南地区宣慰司也相当于路。3、府、州。一般地说,其上属路,其下辖县。此外,安抚司、招讨司大致相当于州、府。4、四级行政区是县一级不领县的州。与县同级的还有长官司、军民司等土司。二、明代的布政使司及其官职明代实行行省、府(州)、县三级体制,明初撤销中书省,改各地行中书生为布政使司,全国府、州分统于两京13布政使司。省民政长官即布政使,下属左右参政、左右参议,分司各道,谓之分司道。各省又有监察长官称按察使,军事长官称都指挥使。这三个衙门(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合称三司。三、清代的总督巡抚清代省的长官是巡抚,掌一省军民财政和监察大权,俗称中丞和大帅。清代的布政使则成为协助巡抚管理民政的助手,俗称藩台。按察使是协助巡抚掌监察的助手。有的两省设一总督,有的一省设一总督。四、明清古籍中关于地名的注意点■1、明清文人爱用古地名,以示典雅。如南京称金陵,扬州称广陵。2、爱用习惯性地域名称代替行政区划名称,如山右代指山西,岭南代指广东。3、写籍贯往往只举省县,而不像唐宋人之举州县,汉魏六朝之举郡县。第七章古代学校第一节周代国学与乡学一、周代的辟雍和泮宫周王朝京城有辟雍,诸侯国有泮宫,二者属于国学中的大学。辟雍设在城外西郊,四周以水环绕,中间岛形陆地上的建筑就是辟雍的学宫。天子有时来这里射箭或泛舟,所以又叫‘射庐’或‘大池’。他的东面有东序,西面有瞽宗,北面有上庠,南面有成均,因在辟雍之四门,又叫四门学,都属于大学,是辟雍的组成部分。大学同时是养老、祭祀和举行各种典礼的场所。泮宫形制大致与此相同而略小。二、大学的考查制度大学有隔年考查的制度,第一年看其析句分段能力和学习志向,第三年看其对学业是否专心,与同学是否和睦,第五年考查知识是否广博,对老师是否亲近,第七年考察研究问题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符合标准的叫‘小成’。第九年要求做到认识事物触类旁通,政治上成熟,立场坚定,这就叫做‘大成’。第二节汉代太学和郡国之学一、汉代太学的创立和教官△汉代太学创立于汉武帝时,是以传授知识研究学问为主要目的的最高学府,隶属于太常。太学教官为‘五经’博士,博士长官叫做仆射,东汉时改称祭酒。二、西汉太学生的种类和差别西汉太学生称‘博士弟子’,东汉称‘诸生’或‘太学生’。分为正式生和地方保送生。正式生有太常选择的18岁以上仪状端正的贵族子弟,有直接因‘父任’而入学的青年。地方报送的称‘受业弟子’,属于特别生,不规定名额。前者有官费,后者自费。因而有的太学生还要搞勤工俭学。三、太学的教学内容方式及学生的出路太学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弟子随所从师博士专攻一经。《论语》《孝经》是公共必修课。教学方式一是大班上课,二是高年级学生辅导低年级学生。东汉太学有内外讲堂,可容数百人听讲。由于教师少学生多,故主要靠自学。开始规定每年一考,叫岁试,其办法一是口试,一是射策——即抽签择题而后笔答,并以成绩高低分为甲乙两科。能通一经以上者,可补文学掌故之类小官,高才生可任郎中,平帝时规定甲科40人为郎中,乙科20人为太子舍人,又设丙科40人补文学掌故。东汉改为两年一试,分上中下三等,不及格者开除,后改为可以补考。四、鸿都门学△东汉灵帝时立鸿都门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国立文学艺术专科大学。它与攻读儒家经典的太学不同,仅习辞赋、小说、绘画、书法、尺牍等技艺。五、汉代私学△汉代民间私学很盛,学生多者上千,有的相当于大学,叫‘精舍’或‘精庐’;有的相当于小学,叫‘蒙馆’或‘书馆’。第三节唐代专科学校一、国子学与太学西晋时期于太学之外另立国子学,收五品以上官员子孙,于是太学便成为六品以下子弟学校,后世‘国子学’的名称即由此开始。随初,设立国子寺,相当于后世的教育部。二、唐代中央各类大学概况△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收三品以上子孙;太学,收五品以上子孙;四门学,收学生1300,其中500为七品以上子孙,800为庶人之俊异者;以上三学,以学习三礼、左传等为专业课;书法,收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之通书者;算学,律学,招生范围同上。三、唐代各学的考试制度考试制度分旬试、月试、岁试和升补试。有旬假、田假、授衣假。旬假前一日即旬试日。一考背诵记忆,以贴经方式出题,二考理解。岁试考全年所学专业。3次岁试不及格或不能按期结业者,令其退学。四、地方学唐代州府之学分为经学和医学两种,学生名额依各地人口多少而有差异。县学只设经学,州县学生通一经者可升入四门学。五、其他学校△门下省所属学校有弘文馆,东宫所属有崇文馆,教师称学士,由著名学者担任。又有广文馆,为进士补习之所。第四节宋代国学三舍和书院一、宋代中央学校概况宋代官学制度基本承袭唐代。国子监所属有国子学(收七品以上子弟)和太学(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废四门学,存律学、书学、算学、医学。仁宗时设武学、军监学,徽宗时设画学。二、宋代三次兴学范仲淹的庆历兴学,王安石的元丰兴学和徽宗时的蔡京兴学。三、元丰兴学■王安石兴学的内容首先是创立三舍法以严格升级考试制度。1、初入太学为外舍生(初级班),定额2000人,日后依考试成绩逐步升班。考试分月试、岁试和毕业试,试题为经义、策、论等。2、外舍生于岁试后,参考操行取第一二等者升入内舍(中级班)。3、内舍生于两年后,考试成绩优、平,操行合格者升入上舍(高级班),定额100人,上舍生学习两年后,由政府派员举行毕业试。凡操行与学业俱优者为上等,资格与科考之进士同。4、王安石兴学的另一内容是更新教材。他反对繁琐章句之学,注重义理之学。四、书院教学的特点■1、教学与研究相结合,不少书院往往是一个地区或某个学派的学术中心,有些书院的教材后来成为重要的学术著作。2、经常开展不同学派间的学术交流,叫做会讲,求同存异,以文会友,风气相当民主。3、注意奖掖后进,有利于年轻人锻炼成长。4、既读经,也学文史;既读古籍,也看当代著作。5、强调创新,鼓励独立思考,注重学行结合,提倡师生间、同学间互相诘难。五、北宋的书院■1、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2、湖南长沙岳麓书院。3、湖南衡阳石鼓书院。4、河南登封嵩山书院。5、河南商丘应天府书院。6、江苏南京茅山书院。第五节明清国子监一、明清国子监明清时期,不再分国子学和太学,也没有唐宋那样多的专科学校。这时期中央办的大学采用一个名称,即国子监。明代有北京和南京两监,清代只有北京一监。且职能缩小,不再相当于教育部。二、监生的来源明清国子监生员,没有唐宋那样的出身和年龄限制,其来源:1、秀才中的贡生,包括岁贡、优贡、拔贡、恩贡、副贡,都是经过各地科考产生的,总称贡监。2、三品以上官员子孙,称为荫监或荫生。3、捐钱买得入监读书的资格,称为例监。4、举人入监,称举监。三、国子监的教学国子监教学的主要课程是程朱学派注释的四书五经和《性理大全》、《通鉴》以及律令、书、数、御制大诰等。八股文是必修课。教学活动有教师‘会讲’,自博士至学录,每月分别讲书一次,内容各不相同。还有学生‘复讲’、‘背书’,亦有互相讨论叫做‘轮课’。四、国子监的出路按成绩分别担任正是职务,如州判,县丞,主簿、教谕、中书之类。五、地方学的特点明清各地有府、州、县学,名为学校,实际上是秀才的管理机构,不是秀才不得入学。六、明清民办书院■明清时期,少数民办书院任然保持研究学问的传统。1、其中一类重视义理与经世之学的,如李二曲主讲的关中书院,颜元主讲的赣南书院。2、以辞章诗文为重点,如姚鼐主讲的中山书院,沈德潜主讲时的紫阳书院。3、注重考据训诂之学的,如阮元主持的诂经精舍,惠栋主讲时的的紫阳书院。第八章科举考试第一节明以前的科举考试一、两汉察举制名目方式■两汉时期,朝廷提出某类人才的名目,如‘贤良方正’、‘孝悌力田’、‘孝廉’、‘秀才’等,由大臣郡守国相考察推荐,每年举若干名到中央政府,先试用,后授官。这实际上是一种保送制,往往名不副实,当时民谣即有‘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的讥讽。二、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由中央王朝向各地委派专门负责鉴别和选拔人才的官员,郡叫‘中正’,州叫‘大中正’,负责把当地人事按照品德才识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以备国家量才录用,其办法叫‘九品官人法’。其品评人物只看门第出身高低,并不看重实际才能。选官的权力由世家大族控制,形成了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三、科举制的开始因为‘九品中正制’妨碍了中小地主阶级的进身之路,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对于加强封建中央集权也不利。于是隋唐起便改行开科考试取士的办法,这是科举制度的开始。三、唐代科举的名目考试内容隋炀帝大业年间始设进士科,以文学取士,唐代又增设秀才、明经、明法、明算、明书等许多科目。秀才科从唐高宗李治以后就废除了。明经即明晓经书,明法就是懂得法律,明算就是精通算术,明书侧重书法。其中最重要的是进士和明经两科。进士又高于明经。唐时科举考试每年一次,考前各地举子先向礼部报名,投递履历表,叫做‘投状’,所以后来进士第一名叫状元。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时务策,录取与否看成绩,也靠名人推荐。四、宋代考试科目宋代基本上沿袭唐制,但又有所发展:一是多科并为一科。宋初科目比唐时多,除进士、明经外,又有九经、五经、三史、三礼等十来个科目。五、宋代科举考试的改革■1、王安石变法,并其他科目为进士一科。2、二是考试内容侧重经义。唐时以诗赋取士,王安石认为浮华不切实际,改试经义,即解释五经的意义,实际上就是后来八股文的始俑。3、考期定为三年一届。4、进士分列等级。5、殿试成为定制,并且一概录取。6、增设乡举一级考试。第二节关于秀才的考试一、秀才含义的变化■汉唐时期,秀才最初指的是才华出众的人,到了明清之际秀才是最初一级科举考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正式称呼是生员,又叫诸生、庠生,俗称秀才。没有取得生员资格的人统称为‘童生’。二、秀才的考试童生考秀才,要经过三次考试:县试、府试、院试,统称童生试,又叫小考。1、县试由知县主持,考期多在每年2月。共考5场,第一场考八股文两篇,清代加试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第二场以后各场,考生自愿参加,带有参考性质,县试及格称‘出案’,第一名称为‘县案首’。2、府试由知府主持,考期多在4月,一般县试及格后方能参加。第一名称为‘府案首’。3、院试由中央政府委派的官员主持。明代称为提督学院,清代称为学政,俗称学台。三、县试童生先向本县衙门礼房报名,填写姓名、籍贯、三代履历,并且由同考的五个童生连环保,叫做‘五童结’。还要有本县秀才中的廪生具保,叫做‘廪保’。保证不是冒籍、匿丧。因为每县每次录取秀才的名额有限,所以本县人总是严防外地人冒籍参加考试,为此常常引起纠纷甚至打架,叫做‘打冒籍’。四、案临院试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主持,学台衙门在省城,但院试不在省而在府,学政依次到省属各府分别考试童生和生员叫做‘案临’。五、岁考科考生员还需参加学政所举行的检查性考试。学政到任第一年为岁考,第二年为科考,即为参加乡试而举行的预试。六、生员的分类生员依照成绩,分为贡生、廪生、增生、附生、监生。1、贡生是贡献于朝廷送入国子监学习的生员,分为拔贡、优贡、岁贡、恩贡、副贡、统称五贡。2、廪生是廪膳生员的简称,凡新取生员一等,或岁考科考一等的,每月可得奖金,这种秀才叫做廪生。3、增生是廪生以外增加的名额。因为廪生名额有一定数量,如果考一等的生员多于此数,那就得依次递补,额外者叫做增生。4、附生即附学生员的简称,也就是一般秀才。5、监生即国子监生员,包括荫监和捐监。第三节关于举人的考试一、举人明清时期,举人是参加全省范围的科举考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文雅的称呼叫做孝廉,其实和汉代的孝廉性质并不一样。二、乡试全省的考试叫做‘乡试’,因为在秋天举行,又叫‘秋闱’,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遇有国家庆典,临时增加一次,叫做恩科。乡试之年叫大比之年。三、乡试的考试方式1、参加乡试必须是秀才。凡科考在四等以下的生员不得参加乡试。2、乡试地点在各省省会贡院。贡院的外墙很高,上有荆棘,所以贡院又称‘棘围’。3、乡试共考三场,每场三天,与秀才考试不同。第一场考八股文七篇,第二三场考表、判、策、论及试贴诗各若干篇。4、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原是解送朝廷之意。第四节关于进士的考试一、进士宋元明清时的进士,是参加全国范围科举考试及格后所取得的资格,也是所谓科甲出身的最高身份。二、会试全国性考试称为‘会试’,每三年一届,在乡试的次年三月举行,时届春季,所以又叫‘春闱’或‘礼闱’。三、会试参加人及主考参加会试的必须是举人,已仕或未仕均可。会试的考官由皇帝钦命,主考官叫总裁,正总裁一人,副总裁三人,由一二品大员担任,均须进士出身。四、会试考试方式会试也是三场,每场三天,地点在北京贡院,由皇帝亲自出试题。五、贡士会元会试放榜在4月15日,正是杏花开放时节,所以叫‘杏榜’。会试取中后叫做‘贡士’,第一名叫‘会元’。六、殿试会试之后接着举行殿试。殿试虽然没有取不取的问题,但十分重要。殿试的地点不在贡院而在保和殿。明清时,殿试只出一题,不试八股而试策论,要求回答关于时事政务方面的一个问题。七、三甲△前三名通称一甲,一甲第一名称状元,又称殿元,一甲第二名俗称榜眼,一甲第三名俗称探花。一甲三名统称鼎甲。第四名即第二甲第一俗称传胪。前十名名次决定之后,皇帝首先接见,叫做‘小传胪’,第十一名以下分为二甲、三甲两类。如果有人乡试、会试、殿试都取第一,就叫做‘连中三元’。八、朝考△殿试之后还有朝考,目的是分配官职,状元例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例授编修,其余按会试、殿试、朝考三项总成绩分别授翰林院庶吉士、各部主事和知县等职。第九章古代赋役与货币第十章古代度量衡第一节度量衡的标准和单位一、度量衡标准的演变1、最初人们用人体的某些部位作为度量衡的标准。比如指、手、肘等。2、后来人们逐渐取自然物谷子和由波长决定的律管做标准。二、度1、周朝有咫,一咫为八寸。2、由于计算精度的需要,‘分’之下人们设立了微数单位,《孙子算经》说:蚕所生吐丝为忽,十忽为秒,十秒为毫,十毫为厘,十厘为分。3、古代在尺之上有步、里等单位,6尺为1步,300步为1里。4、古代平方尺,平方步等面积单位都记为尺、步,商鞅变法起240步为1亩,375亩为1里,100亩为1顷。???第十一章古代岁时历法第一节关于纪年一、年阳历阴历阴阳历中国是一个农业古国,古人对于时间概念的认识和划分,往往以农作物的生长成熟期为标准。年指的是一般禾谷成熟的周期,大致相当于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即现代所谓太阳年。现代天文学把以太阳回归周期为单位的历法叫做阳历,以月相的圆缺周期为单位的历法叫做阴历。阴历1年354天,阳历1年365天,二者相差11天,阴阳历既要把月相变化一周作为一个月,又要使一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太阳运行周期,还要保持名义上的一年12个月的习惯,因而采用闰月的办法。古人确定19年7闰。二、三正一年从什么时候算起,古代有所谓三正,即: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殷历以建丑之月为岁首,周历以建子之月为岁首。汉武帝元封七年改用《太初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之后,基本上都采用夏正,所以旧历也叫夏历。三、岁星纪年法■古代天文学家把黄赤道带1周天分为12等分,由西向东分别命名为12次,古人认为,岁星(即木星,简称岁)由西向东12年绕天1周,每年经行1个天次。假如某岁年岁星运行到‘星纪’范围,这一年就记为‘岁在星纪’,其他以此类推,12年周而复始。四、太岁纪年法古代天文学家有所谓12辰的概念,大抵是沿着天赤道将一周天分为12等分,由东向西配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12地支,其安排方向和顺序正好和上述12次相反,岁星由西向东给运行,与人们熟悉的12辰相反,所以岁星纪年法在实际运用中并不方便,为此,天文学家便设想出一个假星叫太岁,让它和真岁星背道而驰,这样就和12辰方向顺序一致,并以之纪年。五、干支纪年法△由于岁星并非完整的每年走一个星次,而是稍多一点,积至86年,就要多走1个星次;所以岁星纪年法和太岁纪年法并不能反映逐年的实际天象,人们就废而不用,改用干支纪年法。这是一种和天象没有联系的抽象计算方法。干指的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指的是12地支。我国使用干支纪日起源甚早,而正是使用干支纪年一般认为始于汉光武帝。其方法是天干配地支,如:甲子,乙丑……共60组,称为60甲子六、帝王纪年历史家最早以帝王纪年,以元年、二年、三年……顺序递记,直到旧君出位为止,一般情况下,新君即位之次年重新纪年。七、年号纪年△从汉武帝开始,采用年号纪年,第一个年号是建元,建元元年相当于公元前140年,此后凡老皇帝去世或禅位,新皇帝即位都要更改年号,叫做改元,一般多于次年开始,重新按元年、二年……计算,遇有重大事件,往往改元以志纪念。第二节四季十二月和二十四节气一、季节商周以前,一年只分春秋二时。春秋可以代表一年,所以古代的历史书多称‘春秋’。后来才依照时序调整为春夏秋冬四季。古人还将1季分为孟、仲、季三个月。按照夏历,1月为孟春二、朔望月农历所谓月,是指朔望月,即以月相的圆缺周期作为1个月,也就是月球绕地球运行1周的时间。平均长度是29日12时4分2.9秒,所以农历的月分为大月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三、朔望晦每月初一称为朔,朔通苏,意即月亮复苏了。每月15日或16日称为望,意即满月,最圆。每月最后一天为晦,意即月尽无光。四、月相古人把一个月的月相变化大致分为4各阶段:初吉——月牙初露到半圆,其中初三称为朏(fei),表示月亮将要出来;即生霸——月亮从半圆到满圆,其中初八为哉(初)生霸;既望——从月满到半圆;即死霸——月亮从半圆到消失,其中23日为哉死霸。五、月相的通俗名称初四初五月相如娥眉,叫娥眉月。初七初八月相上缺如弓弦向上,叫上弦月。这以后,可以看见月面的大部分,叫凸月。十五十六之月,叫望月,满月。这以后月面始亏,可见部分越来越少,叫残月。到二十三四日,月相半明半暗,是下弦。二十六七日,又叫娥眉月。六、节气古人把每个月分为两个节气,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两者相隔半个月,每节设立专名,称为24节气。24节气是按照太阳在黄道上运行的位置而划分的,在阳历中几乎每年固定,最多只差一两天,在农历中却是不固定的。汉武帝时的《太初历》起,规定一年中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上一个月的闰月,这样每个‘中气’都在固定的月份里了。七、三伏数九三伏是一年中最热的时间,民间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起的十天为头伏,夏至后第四个庚日起的十天或20天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起的10天为末伏。数九天是一年中的低温季节,从冬至起,每9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是最冷的日子。南方还有所谓‘入梅’,‘出梅’,因为南方夏天梅子成熟时多雨,气候湿热,俗称‘梅雨季节’。第三节关于纪日和纪时一、干支纪日最早是用天干纪日,夏代后期几个帝王使用孔甲、胤乙等名号。殷代已使用干支配合纪日法。二、韵目纪日近人还有使用韵目纪日法的。取平水韵之106韵目依次分别代表一个月中的某一天,如:一东、二冬等等。一般多用于电报,如1927年5月21日发生的反革命政变,因为21日的韵目代日是‘马’字,所以人们称之为‘马日事变’。三、一天的划分天将亮时为昧旦、昧爽;天已亮时为平旦、平朔;日出时为旦、早朝、晨;太阳正中时为日中、日极,民间叫正午、中午;将近日中时为隅中;太阳西斜时为日昃、昃;日将落实为日曛、日入、日夕、暮;日落之后为黄昏、昏;黄昏以后是人定;夜晚叫宵或夕;半夜称为子夜,意即夜半子时。四、十二时辰古人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以十二地支表示,如子时是晚上11点到1点,后来,又把一个时辰分为初、正,如子初即等于晚上11点。五、一夜的划分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段,即:甲夜、乙丙丁戊夜,后来又称五更、五鼓,每更约两个小时。二更半为半夜,五更将尽天明。第二编古代各体文学第一章古代诗歌第一节诗经和楚辞一、诗经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国风是各地土乐。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颂是用于宗庙祭祀的乐歌。诗经最后成书大约是公元前6世纪。诗经以四言为主,后人把他的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对后世文学影响极为深远。二、楚辞楚辞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当时在江汉一代流行着一种句子长短参差,形势比较自由,多用‘兮’字的民歌。屈原用这种形式创作了以《离骚》为代表的大量诗歌,这就是楚辞,又称为骚体。还有《九章》表现了爱国情怀;《九歌》是根据民间祀神乐歌加工创作的一组祭歌;《天问》是对自然、社会现象和事物发出的疑问。第二节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和文人诗歌一、乐府民歌※△汉代乐府民歌具有‘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特点,比诗经的叙事性更强。现存的南朝乐府民歌题材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出自女子之口的情歌。最著名的是《西洲曲》。△北朝乐府民歌主要反映了北方人民在兵荒马乱中所遭受的苦难,它们笔力刚健,格调豪放。如《敕勒歌》描写了塞北风情,表现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生活。※《上邪》是汉乐府中的抒情篇章,是一位女子的爱情表白。※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是最杰出的篇章。最具代表性的《孔雀东南飞》完整的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的始末,被明代王世贞赞为‘长诗之圣’。△二、汉魏六朝代表人物△1、建安时期涌现了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诗人中成就最高的是曹植,有《白马篇》。△2、魏晋之际,最杰出的诗人是阮籍和嵇康。△3、西晋太康前后,陆机潘岳的诗,讲究诗歌的艺术形式,但内容贫乏。4、东晋时期,老庄哲理流行,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5、刘宋时期最有成就的诗人是谢灵运和鲍照。三、永明体■齐梁时期,沈约谢朓(tiao)等人把魏晋以来声韵学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诗歌创作中,创造了一种注意声律和对仗的新诗体,永明体。它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四、宫体诗梁陈时期,诗风日靡,宫体诗流行。宫体诗是一种描写宫廷生活的诗,也代表了一种风格,辞藻华丽。第三节唐代诗歌一、唐代诗歌△唐代诗风转变始于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的崛起,他们提出轻‘绮碎’重‘骨气’的主张,反对‘上官体’。沈佺期、宋之问学习前人的经验,完成了五七言律诗形式的创造。△陈子昂更高的举起诗歌革新的旗帜,不仅在理论上反对齐梁诗风,提倡‘汉魏风骨’,而且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始开盛唐刚健雄浑之风。代表作《感遇诗》38首,《登幽州台歌》等。开元年间出现了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他们描写奇丽、辽阔的边境景色,书法驰骋沙场、建立功勋的壮志和慷慨从军、抗敌御辱的豪情。■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诗人则写山川秀丽之景、山野乡居之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最能代表盛唐诗歌的是李白和杜甫。李白是屈原之后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追求光明和理想,猛烈地抨击黑暗现实。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真实的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洋溢着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贞元、元和年间是唐诗的中兴时期,出现了白居易、元稹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白居易有《卖炭翁》、《轻肥》。△晚唐著名的诗人是杜牧、李商隐。第四节宋代诗词一、词的产生△词是中唐以后流行起来的新诗体。宋代是词高度繁荣的时期,词成为宋代文学的标志。较早为宋词开创新意境的是范仲淹和欧阳修。△与晏、欧同时的柳永是在词的内容和艺术上都有创造性的著名词人。他大量创制慢词,丰富了词的容量和表现力。△辛弃疾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陆游更以激昂悲壮的诗篇集中反映了广大人民雪耻御侮、收复失地的迫切愿望。二、江西诗派■苏轼之后最有影响的诗人是黄庭坚,他提倡‘无一字无来处’,提倡‘点铁成金’和‘脱胎换骨’,提倡创制拗律等。黄庭坚的作诗主张在北宋后期和南宋前期风靡一时,形成了江西诗派。宋代逐渐形成了‘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的特点第五节元明清诗词曲一、散曲产生△宋金时期,从民间兴起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即散曲,元代是散曲创作的繁荣时期。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反对‘台阁体’,提出复古的文学主张,称为拟古主义。‘唐宋派’多为画家,其诗多有画意。※清道光、咸丰年间,最杰出的诗人是龚自珍。代表作《已亥杂诗》《夜坐》。△梁启超等人提倡‘诗界革命’的时候,也有一部分人学步古人。康有为反对吟风弄月,而以诗密切地反映时事和改良运动。黄遵宪的作品比较系统的反映了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因而有‘史诗’之称。△二、元代散曲△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刘时中的【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睢景臣的《高祖还乡》,关汉卿代表作《不伏老》,马致远《秋思》。三、明代诗歌※‘竟陵派’更是走上了‘幽深孤峭’的狭径。△四、清代诗歌※△清初诗词创作有很多流派,其中,王士祯标榜神韵,其诗风清隽,音节自然。第二章古代散文第一节先秦散文一、先秦散文分类△先秦时期不但诗歌繁荣,散文更是丰富多彩,主要有历史散文和哲理散文两大类,鼎盛时期是春秋战国。先秦历史散文有尚书、国语、左传、战国策。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集;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左传;战国策是记录战国时期纵横家言行的史书;先秦哲理散文又叫诸子散文,最早要数论语。△第二节汉魏六朝散文一、汉魏六朝散文两汉散文是先秦散文的继续,主要成就集中在政论和史传两方面。如贾谊的《过秦论》,分析总结秦王朝覆亡的原因;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成功的史传文学巨著。魏晋时期散文开始从哲学和史学中独立出来,从而更具有艺术特质,抒情色彩越来越浓,骈偶化倾向日益明显。西晋时期,骈文形成;南北朝时期,骈文发展,散文发展缓慢。第三节唐代古文运动一、古文运动内容■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是韩愈、柳宗元1、文以载道,文章要有高度的思想性,反对言之无物;2、不平则鸣,努力反映现实中的矛盾,反对粉饰太平;3、唯陈言之务去,提倡创新,反对模仿;4、文从字顺各识职,要求语言妥帖流畅,合乎自然,反对矫揉造作。二、韩愈在古文上的功绩■扭转六朝以来泛滥文坛数百年的形式主义逆流,确立了尔后一千多年的古文正宗地位。使中国古典散文沿着健康的道路继续前进。第四节元明清散文一、发展状况元代散文创作比较寂寞明初出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社会意义和新鲜气息的作品。清初反映抗清斗争的优秀散文是共同主题。鸦片战争以后,散文的内容和形式出现了新的因素,比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就是影响极广的名篇。二、散文家明末散文成就最高的是张岱,代表作《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第三章古典小说第一节汉魏六朝小说一、古典小说的发展中国古典小说从神话传说发展而来,不断吸收史传文学和寓言散文的艺术经验,逐渐走向成熟。汉魏六朝时期,小说仍处在形成的初期。二、六朝小说分类△六朝小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汇集当时一些名人高士的言行琐事,即志人小说,另一类是记叙鬼神怪异的传闻,即志怪小说。志人小说代表作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三国魏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邯郸淳的《笑林》,东晋裴启的《语林》;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第二节唐人传奇一、传奇与六朝小说的不同1、它不再是封建正史的附庸,已经有了独立的文学意识,具备了小说体裁的必备要素。2、它更多地面对现实,主要题材已经不是鬼神灵怪,主要角色已经不限于士族阶层。二、唐代传奇的特点初唐传奇作品还带有志怪小说的痕迹,中唐以后进入兴盛期,其作品多描写婚姻恋爱,晚唐则多写豪侠故事。唐传奇的艺术性较高。唐传奇已经是成熟的小说,大都具有严谨完整的结构,曲折动人的故事和性格鲜明的人物,而且文采斐然,优美动人。第三节宋元话本一、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是一种与说话艺术有直接关系的白话小说。现存的可分为小说话本和讲史话本。‘全相平话五种’就属于讲史话本△1、话本与市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宋元时代城市有较大的发展,市民阶层对于娱乐的需要刺激这说话艺术的兴盛。2、小说话本大部分描写城市各阶层,特别是社会下层人民的生活,其中写的最好的是婚姻爱情和诉讼公案两类。3、现存‘讲史’话本都比较简单粗糙,它们大约还只是说话艺人的提纲或简单记录,由于讲史受到群众欢迎,便经整理刻印出来。第四节明代小说一、明代小说发展中国古代小说的两支流派: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发展到明代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文言小说到了宋代已大大减色,到了明代更加衰落。而白话小说却在一步步走向成熟和繁荣。明前期小说的代表作是《三国志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二、三言二拍△冯梦龙《三言》,凌濛初《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第五节清代小说一、清代小说△清初至乾隆末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极盛时代,无论数量和质量、内容和形式、风格和流派,都是前代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品有《聊斋志异》,《隋唐演义》,《红楼梦》等。聊斋志异中《促织》,描写在荒淫专制的皇帝统治下,老百姓走投无路,竟化为促织以供消遣;《司文郎》借一个用鼻子可以嗅出文章好坏的盲僧对两篇文章的判断,证明科举颠倒是非黑白,讽刺极为辛辣;《婴宁》《阿宝》《香玉》描写青年男女在封建压迫下追求自由幸福的愿望。《崂山道士》讽刺好逸恶劳;《画皮》告诫人们,恶鬼常常披着美丽的画皮。△第六节近代小说一、小说家※李宝嘉《官场现形记》,揭露官僚对洋人的奴颜婢膝的丑态。※吴趼(jian)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反映了中法战争到1905年前后的历史△刘鹗《老残游记》揭露了‘清官’的暴政和貌似贤良的昏官。曾朴的《孽海花》是较有特色的一部谴责小说,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影射时人。△第四章古典戏曲第一节戏曲的起源和形成一、戏曲形成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的许多表演艺术已有戏曲艺术的萌芽或因素,对戏曲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1、歌舞戏,歌舞起源很早,尚书已有相关记载,这些歌舞表演程度不同的带有一些故事情节,隋唐前后,具有故事性的歌舞逐渐发展为歌舞戏。2、优和滑稽戏,优即倡优、俳优,是春秋时期出现的供统治者娱乐的艺人,倡优主要是表演歌舞,俳优则偏重于滑稽调笑,俳优有时通过滑稽调笑对统治者进行讽谏。3、唐宋时期流行的‘参军戏’是在俳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参军戏有两个角色,一名‘参军’,一名‘苍鹘(guo)’,表演时装扮成人物相互问答,内容滑稽调笑,对后世戏曲中的插科打诨有很大影响。△■4、宋杂剧和金院本,宋杂剧是在参军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角色由原来的两个增加到五个。金院本与宋杂剧相似,其所以称院本,因为他是行院之本(行院是金元人对倡优居住之处的称呼)。5、宋金的说唱艺术,它有曲有白,说说唱唱,对元杂剧剧本的结构,刻画人物的方法和表演特点等都有很大的影响。第二节元代杂剧一、元杂剧兴起的社会原因1、元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都极其尖锐,统治阶级对广大人民实行残酷的压迫,百姓怨怒已极,有口难言,这些都要求在文艺上得到反映,而元杂剧是一种很容易为人所接受的形式。2、元代初年废除科举制度,断绝了文人进身之路,许多文人走向下层,与民间艺人结合,组织书会从事杂剧创作,这同杂剧的兴起很有关系。3、元代的城市经济和生活出现畸形的繁荣,城市人口增多,与外域交往频繁。戏剧发展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元代城市的发达为杂剧的兴盛正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二、杂剧作家△关汉卿是创作最早、成就最高的一位戏剧家,是元杂剧的奠基人。代表作《窦娥冤》、《望江亭》、《拜月亭》、《单刀会》、《调风月》、《救风尘》。△王实甫的与关汉卿齐名,代表做《西厢记》,其故事最早见于唐代元稹的传奇《莺莺传》。△纪君祥的《赵氏孤儿》,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墙头马上》。第三节明代戏曲一、明代戏曲△明代流行的戏曲形式叫‘传奇’(非唐代传奇),传奇是在宋代南方温州一带产生的南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传奇的体制比杂剧自由。元末明初最重要的是高明的《琵琶记》和四大传奇《荆钗记》《白兔记》《拜月记》《杀狗记》,合称荆刘拜杀。琵琶记写的是汉末蔡邕和赵五娘的故事。△二、昆山腔△嘉靖年间,经音乐家魏良辅改造过的昆山腔流行起来,梁辰鱼的《浣纱记》是首先用昆山腔演唱的传奇剧本,从此以后,传奇大都用昆山腔演唱了。三、明代戏曲的流派明代戏曲发展至万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创作上出现了不同的流派:主要是沈璟为代表的‘吴江派’和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派’。沈璟,精研曲律,写戏主张严格遵守音律,故‘吴江派’又称为‘格律派’。汤显祖是明代最杰出的剧作家,在剧本创作上,主张写‘情’,提倡‘灵气’,讲究词采而不过分计较音律。代表作《牡丹亭》第四节清代戏曲一、传奇的衰落明末清初剧坛上影响最大的是苏州地区的一批作家,其中李玉的成就最高。作品有‘一人永占’:《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占花魁》。■清中叶以后,风行一时的昆曲趋于衰微,传奇剧本的创作也每况愈下。代之勃兴的是民间地方戏曲。清代最杰出的作品是洪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第五章历代骈文第一节骈文的萌芽一、骈文的萌芽如果说对偶排比就是骈文的萌芽,那么他很早就存在于古代散文和诗歌之中了。纵观先秦两汉文章,对偶均系自然形成,而非有意讲求,侧重内容之对比,不尚字句之雕琢,风格质直自然。大多数文章还是以散体为主,或者骈散间杂,难以划分。第二节骈体的形成一、骈体的形成△三国时代,文风通脱,较汉末稍有不同,内容深刻,形式自由多样,基本上不用骈偶。西晋骈文正式成体,但仍是散多于骈,章表政论,大都不讲对偶藻饰,只求说理达意。总之,两晋时期骈文散文都在发展。△第三节骈文的鼎盛一、骈文鼎盛人们常说‘六朝骈俪’,其实骈文真正兴盛是在南北朝,尤其是南朝。齐和梁初,由于诗歌中永明体的影响,骈文也开始讲究声律,这是前代所罕见的。梁后期和陈代,由于皇帝酷爱文学,骈文进入高潮。初唐时期,文坛继续由骈文统治。代表作家上官仪,出现了所谓的‘上官体’。骈文发展的同时,唐代古文运动正在逐步酝酿,他们主张复古,偏重于内容的宗经明道,并不否定骈文本身。二、骈文家△齐和梁初著名作家如孔稚圭的《北山移文》,谢朓的《拜中书记室辞隋王笺》,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第四节骈散反复斗争一、骈散斗争骈散之争,中唐时期达到高潮,由于韩愈、柳宗元等人的努力,散文夺回了失去几百年的正宗地位,影响比过去扩大了。晚唐古文运动趋向衰微,骈文东山再起,集大成者是李商隐,由于他把自己的骈文集命名为《樊南四六》,于是后世遂称骈体为‘四六文’。北宋时期,欧阳修苏轼掀起第二次古文运动,由于欧苏创作经验丰富,且政治地位优于韩柳,加上理学的兴起,终于使古文不但夺回且稳固的占据了文坛正宗的地位。由于古文运动的影响,两宋骈文都有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