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遭到叔向的反对,理由是“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弃礼而征于书”。二十多年后,晋国“铸刑鼎”,孔子表示:“民在鼎,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知,二者都主张()A.维护传统秩序 B.缓和阶级矛盾 C.协调礼法关系 D.加强君主专制2[2023河北唐山高二期末]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 B.极力排斥社会阶层流动C.放弃重建礼乐制度 D.重视基层民众伦理教化3.[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末]《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据此可知《唐六典》()A.体现了以礼入法立法原则 B.助力封建政府的行政运作C.有利于司法程序公平公正 D.标志着封建法制成熟完善4.[2023山东德州高二期中]宋代史料中,“兴讼”“嚣讼”“健讼”等词语俯拾皆是,伴随着民间好讼之风的兴起,一种专门教人打官司的学问“讼学”与职业“讼师”也应运而生。材料表明宋代()A.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风气恶化 B.私有经济发展导致维权意识增强C.理学不断发展导致社会观念转化 D.专制主义强化导致道德水平降低5.[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初]在秦律中,不仅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而且一切动产及不动产的所有权,如牛羊、甲盾、钱财,甚至是系羊的绳子,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理办法。据此可知,秦律()A.注重维护私产者的利益 B.具有轻罪重罚的特点C.有效保护奴隶主的权利 D.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6.[2023江苏常州高二期末]《尚书·周书·吕刑》说:“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材料表明当时()A.封建刑罚极其严苛 B.法律条文比较详细C.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法家重视法律制定7.[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下表为清代乾隆时期江苏青浦王氏族学教学计划,由教学内容可知()年龄段教学内容8岁上半年识字,读《祠塾条规》《性理字调》《家礼》,下半年习字9—11岁读《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2—15岁读《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6岁读《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左氏传》《礼记》《仪礼》《周礼》A.理学开始在基层普及 B.体现了道德秩序得以重构C.理学的教化功能加强 D.政府主导的道德教化方式8.春秋后期郑国的子产和晋国的赵鞅,把刑法铸在铜鼎上,让公众知晓。而孔子则明确反对“铸刑鼎”,认为“失其度矣”,但他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这实质上反映了()A.子产强调以法治国B.社会逐步转型的现实C.量刑定罪相当严苛D.法律保护贵族的特权9.洪武年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大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10.战国时期,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基础上,给予了道德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无论是商鞅、管子还是韩非,其基本的治国方略,都可以被称作“刑主德辅”。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与法家具有融合的趋势B.法家思想取得完全胜利C.德治与法治在实践上的调和D.德治与法治的密不可分11.公元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这说明()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12.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二、综合题13.[2023江苏宿迁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私学除有与官学相同的教化形式外,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征,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秦禁私学是教育史上的倒退,而汉朝官、私教育结合的方式无疑是统治术上的智慧。史料中也常见私学的老师、勤学修身的士人、居住于乡间的旧吏,以及游侠、豪强、宗族长老等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乡民,这胜过形式意义上的教令和劝说,而且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乡民,势必固化为乡民内在的理念。在汉代,地方官吏的示范也起了不可忽略的作用。据《后汉书·李膺传》说李膺“出补蜀郡太守,修庠序,设条教,明法令,威恩并行。蜀之珍玩不入于门,益州纪其政化”。——摘编自王育《秦汉乡里教化研究》材料二中国古代教化的客观有效性是十分明显的,起到了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为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民族性格的生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传统社会发展的后期,占主导地位的小农经济和在此基础上的教化活动成为固化社会发展的障碍,导致社会发展滞后。古代的教化只有教化主体的主导性而无教化对象的主体性,教化对象的主动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或者干脆就是怀着功利的目的,形成了对人的普遍压抑,不利于社会的革新、思想的进步,从整体上有碍于中国社会前进的步伐。另外,古代教化之下的人们普遍“重德性,轻知性”,从历史经验来看,这也不符合科学精神发展的要求。——摘编自王永祥《中国古代教化方式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乡里教化的主要形式。(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教化的价值与局限性。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高二期中]公元前536年,郑国“铸刑书”,遭到叔向的反对,理由是“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弃礼而征于书”。二十多年后,晋国“铸刑鼎”,孔子表示:“民在鼎,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由此可知,二者都主张()A.维护传统秩序 B.缓和阶级矛盾 C.协调礼法关系 D.加强君主专制[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叔向强调“礼”,孔子强调贵贱有序,结合所学知识,二者强调的都是利用传统礼法等级制度来进行统治,故A项正确。2[2023河北唐山高二期末]战国时期,儒家对于“礼”的认识不断丰富,儒家分支之一的稷下儒家认为“礼”是在既定的社会秩序基础上建立的一套等级制度以及适应于这套等级制度的伦理规范;国家为了维护既定的“礼”,有时必须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去遵守。这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儒家()A.受到法治观念影响 B.极力排斥社会阶层流动C.放弃重建礼乐制度 D.重视基层民众伦理教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国时期,稷下儒家主张国家应建立与等级制度相适应的伦理规范,必要时可运用暴力手段强制人们遵守,反映出其思想受到了法治观念的影响,故A项正确。3.[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末]《唐六典》,唐玄宗时官修,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六典之名出自周礼,原指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共三十卷,近三十万字,详细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宋元明各代推行政务,均大体以此书为典范。据此可知《唐六典》()A.体现了以礼入法立法原则 B.助力封建政府的行政运作C.有利于司法程序公平公正 D.标志着封建法制成熟完善[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六典》是唐朝一部行政性质的法典,规定了政府各部门职权及人事分配,对后世影响深远,说明《唐六典》有利于推动封建政府行政管理的有效运行,由此被后世引为典范,故B项正确;以礼入法立法是在法典制定方面“纳礼入律”,与材料主旨表述不符,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关于司法程序公平公正的信息,排除C项;《大清律例》标志着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已经成熟,礼法结合基本定局,排除D项。4.[2023山东德州高二期中]宋代史料中,“兴讼”“嚣讼”“健讼”等词语俯拾皆是,伴随着民间好讼之风的兴起,一种专门教人打官司的学问“讼学”与职业“讼师”也应运而生。材料表明宋代()A.城市规模扩大引发社会风气恶化 B.私有经济发展导致维权意识增强C.理学不断发展导致社会观念转化 D.专制主义强化导致道德水平降低[解析]材料反映出伴随着宋代民间好讼之风的兴起,专门教人打官司的学问“讼学”与职业“讼师”也应运而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私有权观念加强,诉讼维权成为普遍现象,故B项正确。5.[2023江苏苏州高二期初]在秦律中,不仅私有土地受到法律保护,而且一切动产及不动产的所有权,如牛羊、甲盾、钱财,甚至是系羊的绳子,也都有明确的规定,对侵犯所有权的行为都有具体的处理办法。据此可知,秦律()A.注重维护私产者的利益 B.具有轻罪重罚的特点C.有效保护奴隶主的权利 D.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以得出,秦朝注重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地主阶级利益,故A项正确。6.[2023江苏常州高二期末]《尚书·周书·吕刑》说:“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材料表明当时()A.封建刑罚极其严苛 B.法律条文比较详细C.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法家重视法律制定[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墨罚的条目有一千,劓罚的条目有一千,剕罚的条目有五百,死罪的刑罚条目有二百,五种刑罚的条目共有三千,说明《尚书·周书·吕刑》法律条文比较详细,故B项正确;《尚书·周书·吕刑》不属于封建刑罚,排除A项;阶级矛盾是指不同阶级之间因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利益和要求不同而产生的矛盾,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法家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重要思想流派,材料无法反映《尚书·周书·吕刑》与法家的联系,排除D项。7.[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下表为清代乾隆时期江苏青浦王氏族学教学计划,由教学内容可知()年龄段教学内容8岁上半年识字,读《祠塾条规》《性理字调》《家礼》,下半年习字9—11岁读《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2—15岁读《小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16岁读《周易》《诗经》《尚书》《春秋左氏传》《礼记》《仪礼》《周礼》A.理学开始在基层普及 B.体现了道德秩序得以重构C.理学的教化功能加强 D.政府主导的道德教化方式[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8—16岁年龄段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理学的内容,体现理学的教化功能加强,故C项正确;理学在明朝渗透入基层教化,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道德秩序得以重构,排除B项;材料是江苏青浦王氏族学教学计划,不是政府主导,排除D项。8.春秋后期郑国的子产和晋国的赵鞅,把刑法铸在铜鼎上,让公众知晓。而孔子则明确反对“铸刑鼎”,认为“失其度矣”,但他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这实质上反映了()A.子产强调以法治国B.社会逐步转型的现实C.量刑定罪相当严苛D.法律保护贵族的特权解析:虽然孔子反对“铸刑鼎”,却肯定了子产改革的巨大成效,这说明孔子认同社会转型的事实,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强调子产以法治国,故A项错误;材料和量刑定罪相当严苛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9.洪武年间,明王朝颁布了《大明律》,它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属于“常赦所不原”;“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列罪条款又为《大明律》所特有。这些规定()A.表明皇权专制的继续强化B.规范内阁机构的运作程序C.协调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D.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解析:“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内乱等为‘十恶’重罪”和“‘大臣专擅选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列罪条款又为《大明律》所特有”,说明《大明律》对明朝大臣做了种种限制,由此分析,明朝皇权专制与过去朝代相比,继续得到强化,所以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内阁运作程序,B项错误;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权分六部,C项说法错误;本题涉及的是中央内部问题,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D项错误。10.战国时期,法家在强调法治的基础上,给予了道德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无论是商鞅、管子还是韩非,其基本的治国方略,都可以被称作“刑主德辅”。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与法家具有融合的趋势B.法家思想取得完全胜利C.德治与法治在实践上的调和D.德治与法治的密不可分解析:根据题干可知,法家并不是不重视道德的作用,其对德治也有关注,甚至用德治来进行辅助——“刑主德辅”,这说明德治与法治有调和性,C项正确。儒家与法家都有独立的思想体系,题干中并没有体现融合的趋势,A项错误;题干无法体现法家思想取得完全胜利,B项错误;题干体现的是德治与法治的兼顾,而不是二者的密不可分,D项错误。11.公元732年,官修的礼仪巨著《大唐开元礼》颁行,舍弃了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盛行,并为皇室和国家所采用的道教和佛教礼仪。这说明()A.“三教合一”局面的出现B.理学对朝廷影响日益深入C.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D.佛、道盛行导致战乱不休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体现了儒学的正统地位根深蒂固,C项正确。材料强调《大唐开元礼》舍弃道教和佛教礼仪,实行儒家的礼仪,与“三教合一”无关,排除A项;理学产生于宋朝,与时间“732年(即唐朝)”不符,排除B项;D项与“732年(即唐朝)”的史实不符,当时应为开元盛世时期,排除。12.唐代杜佑《通典》称:“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该书内容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九门,其中“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从内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别强调 ()A.道家的无为而治 B.史学的通古贯今C.儒家的伦理纲常 D.理学的格物致知解析:根据材料“在乎行教化”“‘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认为治理国家的核心在于教化民众,尤其注重“礼”,即用儒家的伦理纲常治理社会,故选C项。“无为而治”与“在乎行教化”不符,排除A项;“史学的通古贯今”与“‘礼门’占全书篇幅的一半”不符,排除B项;理学在宋代才出现,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二、综合题13.[2023江苏宿迁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私学除有与官学相同的教化形式外,由于它本身的一些特征,更多地表现为潜移默化的影响。秦禁私学是教育史上的倒退,而汉朝官、私教育结合的方式无疑是统治术上的智慧。史料中也常见私学的老师、勤学修身的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高科技创业企业合伙人利益共享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出租车行业数据共享与司机权益保护合同3篇
- 2025年分公司设立及业务培训合作协议书4篇
- 二零二五年度临时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合同
- 2025年度陶瓷设计工作室设计师劳动合同样本
- 万科星辰大厦2024年施工总承包合同版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土石方运输与管网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厂房租赁合同附安全风险评估协议3篇
- 二手房定金合同参考模板(2024版)
- 2025年门窗行业供应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 南安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各乡镇、街道分布情况登记清单(表五)
- 选煤厂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项目前期选址分析报告
- 急性肺栓塞抢救流程
- 《统计学-基于Python》 课件全套 第1-11章 数据与Python语言-时间序列分析和预测
- 《形象价值百万》课件
- 红色文化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范文十
- 中医基础理论-肝
- 小学外来人员出入校门登记表
- 《土地利用规划学》完整课件
- GB/T 25283-2023矿产资源综合勘查评价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