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1页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2页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3页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4页
第六单元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单元训练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江苏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期末]下图为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A.受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B.期待成立民主共和新政体C.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D.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2.[2023江苏盐城检测]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以前的革命是“帝位的转替易手,是家天下性质的英雄革命”,辛亥革命则“着眼于国民全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革命”。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力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C.代表了全体国民的根本利益 D.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3.[2023江苏盐城检测]《新青年》创刊初开辟“通信”栏目,激发公众参与讨论。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以读者名义致《新青年》,指责其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再由刘半农代表刊物逐一批驳。这一做法()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激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C.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D.彻底动摇封建思想地位4.[2023江苏连云港检测]下表为不同学者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的不同观点,这说明()学者观点夏东元(1920—2015年)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土地占有制,使中国内部积累的原始资本很快地投资了近代工业林增平(1923—1992年)没有国内因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章开沅(1926—2021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外国殖民主义腥风血雨冲击洗劫所产生的客观后果A.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史学观点 B.意识形态差异制约历史结论C.观点争议推动了史学研究发展 D.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观点的形成5.[2023江苏泰州检测]有学者指出:“由推翻清朝一点而论,(辛亥革命)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该学者所说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A.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共和C.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未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6.[2023江苏淮安检测]每座城市都见证着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以下图片所示文件均颁布于同一城市,该城市是()《天朝田亩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7.[2023江苏昆山检测]1908年《神州日报》上刊登了《外人以铁道侵略中国之危象》,该漫画反映了()A.清政府积极维护交通权利 B.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新态势C.日俄在中国东北积极合作 D.英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8.[2023江苏常熟期中]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认为“要维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旧伦理、旧政治。要维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这表明陈独秀()A.大力主张以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 B.主张通过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社会C.真正找到了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D.认为辛亥革命未反对旧政治制度9.《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C.辛亥武昌首义 D.八一南昌起义10.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A.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C.新文化运动初见成效 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11.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12.清末上海郊区中等以上人家的婚礼流程大同小异,一般有九个步骤,需时多天。到了1919年,当地棉纱厂女工,大多数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了。这主要说明()A.西方文化传播促使婚俗简化 B.经济因素深刻影响婚俗形态C.社会各阶层的婚俗习惯趋同 D.工业发展颠覆传统婚俗形态二、非选择题13.[2023江苏海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天津《大公报》描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一些“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时代服装,如中山装等开始被研求和推广。当时,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多在城乡上层人士中流行,下层民众以中式衫袄和抿裆裤为主。——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摘编自王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8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作者观点的认识。(6分)14.[2023江苏镇江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1919年,徐荣廷等人开始筹备自办大兴纱厂。到1932年,已有纱锭29376枚,布机492台,织毯机8台,染色机1套,自备电厂。大兴纱厂代表了华北地区纺织企业的最高水平。1937年,大兴纱厂屡遭轰炸,损失惨重,部分设备转运至汉口、西安。日本侵略军侵占石门后,大兴纱厂被侵华日军抢占。1945年,日军投降,纱厂被国民党政府强行查封并接手。1947年,石家庄解放当天,国民党飞机在石家庄上空进行持续轰炸,大兴纱厂损失惨重。1949年后,人民政府将大兴纱厂发还私营。1952年,大兴纱厂申请进行公私合营。次年,与省政府工业厅组成公私合营企业。——摘编自徐节庵《大兴纱厂建厂简史》等提取材料中关于大兴纱厂发展阶段的信息,结合中国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一、选择题1.[2023江苏南通期末]下图为发表于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副题为“大人老爷所用”,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而成为“最新陈列品”。这反映了作者()A.受到维新变法思想的影响 B.期待成立民主共和新政体C.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 D.封建等级观念依然根深蒂固[解析]根据材料“1912年的漫画《博物院之最新陈列品》”“描绘清王朝宫廷所用之各种物品被送进了‘博物院’”和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中华民国建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作者的这幅漫画反映了其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故C项正确。2.[2023江苏盐城检测]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以前的革命是“帝位的转替易手,是家天下性质的英雄革命”,辛亥革命则“着眼于国民全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国民革命”。该学者意在强调辛亥革命()A.力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结束了清朝专制统治C.代表了全体国民的根本利益 D.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D3.[2023江苏盐城检测]《新青年》创刊初开辟“通信”栏目,激发公众参与讨论。钱玄同化名“王敬轩”以读者名义致《新青年》,指责其排斥孔子废灭纲常,再由刘半农代表刊物逐一批驳。这一做法()A.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B.激发了社会舆论的关注C.获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D.彻底动摇封建思想地位B4.[2023江苏连云港检测]下表为不同学者关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的不同观点,这说明()学者观点夏东元(1920—2015年)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土地占有制,使中国内部积累的原始资本很快地投资了近代工业林增平(1923—1992年)没有国内因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章开沅(1926—2021年)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是外国殖民主义腥风血雨冲击洗劫所产生的客观后果A.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史学观点 B.意识形态差异制约历史结论C.观点争议推动了史学研究发展 D.研究视角影响历史观点的形成[解析]根据材料“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封建土地占有制,使中国内部积累的原始资本很快地投资了近代工业”“没有国内因素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起到推动作用”等信息,可以看出三位学者对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因自身研究视角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观点,故D项正确;社会发展水平会影响史学观点,但不能“决定”,排除A项;材料表格未涉及意识形态对历史结论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对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原因的不同观点,并未涉及史学研究发展的状况,排除C项。5.[2023江苏泰州检测]有学者指出:“由推翻清朝一点而论,(辛亥革命)固然算是成功。由全部革命的目的而论,究不能不谓为失败”。该学者所说的“失败”主要是由于辛亥革命()A.未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B.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共和C.不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D.未能从根本上改善民生A6.[2023江苏淮安检测]每座城市都见证着自身的历史发展和变迁,以下图片所示文件均颁布于同一城市,该城市是()《天朝田亩制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A.上海 B.北京 C.南京 D.广州C7.[2023江苏昆山检测]1908年《神州日报》上刊登了《外人以铁道侵略中国之危象》,该漫画反映了()A.清政府积极维护交通权利 B.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新态势C.日俄在中国东北积极合作 D.英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解析]漫画中将中国的路权比喻成一个大西瓜,俄国取得东清铁路的路权,日本取得南满铁路的路权,英国在长江流域大肆攫取路权的同时,还力图将势力渗入中国东北地区,而代表着清政府的“帝国老大”却无视周围的一切,沉沉酣睡。这一阶段西方进入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西方国家侵略方式由早期的以商品输出为主改为以资本输出为主,故B项正确;这一时期清政府通过出卖路权来换取向列强贷款,图中清政府对列强抢夺中国路权装作没看见,排除A项;1905年日本和俄国为争夺中国东北的控制权发生战争,两者在东北存在利益冲突,排除C项;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华推行“门户开放”政策的是美国,排除D项。8.[2023江苏常熟期中]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认为“要维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旧伦理、旧政治。要维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这表明陈独秀()A.大力主张以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 B.主张通过西方文明改造中国社会C.真正找到了拯救中国的正确道路 D.认为辛亥革命未反对旧政治制度B9.《时报》记载:“是故今日之列国,对于此次鄂(湖北)乱,苟能严守中立,相约不肯发难,则此次革命结果,无论两造孰胜孰败,吾国民皆知感激大义……”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 B.国民革命运动C.辛亥武昌首义 D.八一南昌起义【解析】由“鄂(湖北)乱”可知,该历史事件是武昌起义,故选C项。10.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总长蔡元培颁发了《普通教育暂行办法》,规定“小学读经科一律停止”。随后他发表了《对于新教育之意见》,指出“忠君与共和政体不合,尊孔与信教自由相违”。这表明()A.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B.教育改革提升了公民素质C.新文化运动初见成效 D.政治转型推动了教育改革【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维护封建统治的儒家思想教育已经不合时宜,为了迎合政治转型的需要,蔡元培力主教育改革,故D项正确;科举制度在1905年就已被清政府废除,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公民素质得到提升,排除B项;新文化运动开始于1915年,排除C项。11.它的签订是袁世凯为了实现自己的皇帝梦而以国家利益为代价争取日本支持的结果,条约使我国丧失了大量权益,同时也为袁世凯的倒台埋下了伏笔。“它”是()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C.《中华民国约法》 D.“二十一条”【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袁世凯为实现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要求以换取日本的支持,使我国丧失了大量的权益,引起了人民的愤怒,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反日爱国斗争。袁世凯卖国失去了民心,为他的倒台埋下了伏笔,故选D项。12.清末上海郊区中等以上人家的婚礼流程大同小异,一般有九个步骤,需时多天。到了1919年,当地棉纱厂女工,大多数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了。这主要说明()A.西方文化传播促使婚俗简化 B.经济因素深刻影响婚俗形态C.社会各阶层的婚俗习惯趋同 D.工业发展颠覆传统婚俗形态【解析】根据材料“棉纱厂女工”“周日结婚,周一就去上班”可知,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传统习俗的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提及西方文化,故A项错误;材料仅以上海棉纱厂女工为例,不能说明社会各阶层的婚俗习惯趋同,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经济发展对传统婚俗的影响而非颠覆传统婚俗观念,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2023江苏海安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材料一民国初年,参议院公布的男女礼服分为中西两类,中式即长袍马褂。民间衣着更为自由,上海《申报》称:“帝制取消后,人士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天津《大公报》描述:“西装东装,汉装满装,应有尽有,庞杂至不可名状。”一些“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的时代服装,如中山装等开始被研求和推广。当时,长袍马褂、西服、中山装多在城乡上层人士中流行,下层民众以中式衫袄和抿裆裤为主。——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二当时一般人认为,西方的社会生活……代表着社会进步的方向;相比之下,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否则,谁就是保守顽固之徒。——摘编自王文泉等主编《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民国初年服饰变化的特点及其社会背景。(8分)(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作者观点的认识。(6分)(1)特点: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传统、现代服饰并存或中西兼有);存在地区和人群二元化;既有继承,也有改革(或创新)。(也可回答改良长袍马褂、研求中山装之类)社会背景:西方工业文明的扩散,西方文化(或生活习俗)的传入;政治活动家的提倡(或维新变法、辛亥革命推动);西装、改良装方便人们生活;社会变革带来的心理变化(或弃旧从新的观念);服饰价格的影响。(2)认识:中外文化交流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的必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