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提升训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_第1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提升训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_第2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提升训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_第3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提升训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_第4页
第4课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 提升训练 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江苏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选择题1.[2023山东滨州高二期末]商朝晚期青铜器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由此可知,商朝()A.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 B.实现了对湖南地区的有效管理C.青铜器铸造技术高超 D.青铜器是身份等级的象征2.[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管子·小匡》载:“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家庭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庄园式劳作 D.官营手工业3.[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局部),推断图中①②处应填写的是()A.井田制、男耕女织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男耕女织4.[2023江苏宿迁高二调研]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棉纺织技术改进 B.政府的大力推广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雇佣关系的出现5.[2023辽宁辽阳期末]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法式)。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这里的“水轮”()A.最早出现在曹魏时期 B.利用水力来鼓风冶铁C.利用人力来引水灌溉 D.采用了水力运转原理6.[2023江苏盐城高二调研]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大锄)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材料中可以得出()A.规定所有行业使用铁制工具 B.铁器使用比较广泛C.牛耕成为当时主要的耕作方式 D.青铜工具不复存在7.[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赫梯人的冶金技术曾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亚述人在征服赫梯人之后,迅速吸收了赫梯的铁器技术,成为当时著名的铁器技术王国,亚述人依靠着这一绝对优势,一度横扫了整个近东地区。这反映了()A.铁器技术推进社会制度变迁 B.生产力的传播推动民族扩张C.文明传播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D.对外征服带动经济快速发展8.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犁耕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9.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减少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有学者指出: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B.唐代越窑制瓷水平为中国历代最高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10.中国远古时期的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下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低昂间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11.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汝窑“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意为汝窑瓷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迹。有人据此推断明代制瓷业开始使用支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12.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这反映了()A.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B.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局限性C.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D.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二、综合题13.[2023江苏南京高二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开始使用,耕犁和牛耕技术也随之出现,并首先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实行起来……秦汉以来,随着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耕犁也有所革新,除犁铧是全铁外,还创造了犁壁,从而更有利于深耕和碎土……唐帝国前期,在耕犁的完善方面有巨大的贡献,这就是曲辕犁(又称江东犁)的出现。它操作起来较为灵活方便,因而特别适用于土质黏重、田块较小的江南水田中使用,这对江南地区农耕经济的发展起了不小的作用。——摘编自陈文华《农具发展史》材料二明清时期人口大幅度增加的过程中,牛耕大量退出,代表唐宋时期先进生产力的江东犁,到明清时已被铁搭(注:状如钉耙,用于刨土)所取代。这倒不是因为铁搭有如何的先进性,根本原因在于铁搭用人,而江东犁用牛。《天工开物》记载:“吴郡力田者,以锄代耜,不藉牛力。会计牛值与水草之资,窃盗死病之变,不若人力之便。”——摘编自《太湖地区农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至唐朝时期耕作技术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江南耕作技术发生的变化,分析其原因。古代的生产工具与劳作一、选择题1.[2023山东滨州高二期末]商朝晚期青铜器四羊方尊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被史学界称为“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位列十大传世国宝之一。由此可知,商朝()A.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 B.实现了对湖南地区的有效管理C.青铜器铸造技术高超 D.青铜器是身份等级的象征[解析]根据材料中“青铜器四羊方尊”“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可知,展现出商代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故C项正确;仅一件青铜器不能证明商朝是青铜文明的鼎盛时期,排除A项;四羊方尊的铸造工艺并不能说明实现了对湖南地区的有效管理,且该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材料“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指的是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未体现“青铜器是身份等级的象征”,排除D项。2.[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管子·小匡》载:“今夫工群萃而州处……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事。旦昔从事于此,以教其子弟。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工之子常为工。”这段文字描述的是()A.家庭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庄园式劳作 D.官营手工业[解析]依据材料可知,这段文字描述了工匠们居处相聚而集中,相互讨论工事,展示成品、比赛技巧,提高智慧。他们整天从事于此,教育子弟,从小就习惯了,思想安定,不会见异思迁,所以其父兄的教导不严也能教好,其子弟的本领不劳苦也能学会,所以工匠的子弟常为工匠,描述的应该是官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家庭手工业以家庭为单位,是小农经济的一部分,并非世代为工,排除A项;私营手工业以赚取利润为目的,但私营手工业中的“工之子”未必为工,排除B项;庄园式劳作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排除C项。3.[2023江苏淮安高二期末]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要时期。下面是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局部),推断图中①②处应填写的是()A.井田制、男耕女织 B.采集经济、封建农业C.集体劳作、自然经济 D.集体劳作、男耕女织[解析]商周时期实行土地国有制,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人们采取集体耕作的模式,故①处应填集体劳作;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出现了小农经济,小农经济的主要生产模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故②处应填男耕女织,故D项正确。4.[2023江苏宿迁高二调研]从宋代起,棉花开始成为一种重要的纺织原料;到了元代,丝、麻、棉鼎足而立;明代以后,棉花的重要性超过了麻。这一变化的前提条件是()A.棉纺织技术改进 B.政府的大力推广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雇佣关系的出现[解析]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从宋代到明代,棉纺织技术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故A项正确;政府的大力推广是促进因素,不是前提条件,排除B项;棉花的重要性与其实用性密切相关,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是变化的前提条件,排除C项;雇佣关系是明朝中叶出现的,排除D项。5.[2023辽宁辽阳期末]唐代陈廷章在《水轮赋》中写道:“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法式)。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这里的“水轮”()A.最早出现在曹魏时期 B.利用水力来鼓风冶铁C.利用人力来引水灌溉 D.采用了水力运转原理[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水轮”应是筒车,以水力为动力,故D项正确;筒车出现在唐朝,排除A项;筒车是灌溉工具,并非冶铁工具,排除B项;筒车利用水力进行灌溉,并非人力,排除C项。6.[2023江苏盐城高二调研]管子曰:“今铁官之数(办法)曰: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若(然后)其事立。耕者必有一耒一耜(大锄)一铫,若其事立。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若其事立。”材料中可以得出()A.规定所有行业使用铁制工具 B.铁器使用比较广泛C.牛耕成为当时主要的耕作方式 D.青铜工具不复存在[解析]据材料“一女必有一针一刀”“耕者必有一耒一耜(大锄)一铫”“行服连轺輂(车)者,必有一斤一锯一锥一凿”可知,在纺织、农耕和车辆制作中,铁器得到了比较广泛的使用,故B项正确;材料的重点是纺织、农耕和车辆制作中使用铁器,并非所有行业都使用,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纺织、农耕和车辆制作中使用铁器,并未反映牛耕,排除C项;材料说明的是铁器的使用,无法反映青铜工具不复存在,排除D项。7.[2023江苏连云港高二期末]赫梯人的冶金技术曾长时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亚述人在征服赫梯人之后,迅速吸收了赫梯的铁器技术,成为当时著名的铁器技术王国,亚述人依靠着这一绝对优势,一度横扫了整个近东地区。这反映了()A.铁器技术推进社会制度变迁 B.生产力的传播推动民族扩张C.文明传播导致战争频繁发生 D.对外征服带动经济快速发展[解析]题干未涉及社会制度变迁的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可知,亚述人吸收了赫梯的铁器技术,成为当时著名的铁器技术王国,并依靠着这一绝对优势,一度横扫了整个近东地区,这说明生产力的传播推动民族扩张,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可知,战争推动了文明的传播,故C项错误;题干信息不能说明对外征服带动经济发展,故D项错误。8.图1到图2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铁犁牛耕的出现B.犁耕技术的成熟C.精耕细作的开始D.单位亩产量提高【解析】从“二牛抬杠”到曲辕犁,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犁耕技术的进步,故选B项。9.匣钵将火焰与坯件隔离,减少了粘釉、火刺、变形等缺陷。有学者指出: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这表明()A.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B.唐代越窑制瓷水平为中国历代最高C.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中国古代技术创新推动手工业发展【解析】材料“越窑因在制瓷时使用了匣钵,其青瓷制品器形端正、器壁减薄、釉面更为晶莹光润,瓷器质量有了极大提高,成为全国瓷器之冠”属于技术创新推动生产发展的典型,故D项正确。10.中国远古时期的先民使用杵臼舂捣的方式给谷物脱壳,后又利用杠杆原理改手臼为脚踏,即为脚碓,晋代连机碓(见下图)可以“水轮翻转无朝暮,舂杵低昂间后先”。这反映出中国古代()A.精耕细作程度的提高B.革新动力以提高效率C.灌溉技术的不断突破D.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古代的脱壳工具由人力改为水力驱动,由此生产的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和小农经济伴随而生的,远古时期小农经济尚未形成,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脱壳技术而非灌溉技术,排除C项;自然经济具有封闭性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11.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笺》中记载,汝窑“底有芝麻花细小挣钉”,意为汝窑瓷器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迹。有人据此推断明代制瓷业开始使用支钉。这一推断()A.依据正确,结论正确B.依据错误,结论正确C.依据正确,结论错误D.依据错误,结论错误【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支钉是一种瓷器烧制时使用的工具,出现于唐宋时期。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记载汝窑瓷器的底部有支钉的痕迹,这说明当时汝窑瓷器在烧制过程中使用了支钉,但是不能据此判断支钉开始使用是在明朝时期,因此依据正确,结论错误,故选C项。12.唐代已经出现专门从事古琴制作的家庭手工业作坊,以制作出售古琴为业,其中著名的有雷霄、郭亮、张钺、沈镣等家。北宋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说:“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这反映了()A.古琴制作水平日渐提高B.家庭手工业手艺传承的局限性C.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D.重农抑商的政策传统【解析】根据材料“唐雷氏琴,自开元以至开成间世有人,然其子孙渐志于利,追世好而失家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代雷氏古琴制造技艺由于“其子孙渐志于利”而失传,这反映了家庭手工业手艺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