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_第1页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_第2页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_第3页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_第4页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面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上方移动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 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2.如图中,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③调节细准焦螺旋④转动遮光器换用大光圈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A.⑥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⑤①④③ D.⑤⑥①③3.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成燎原之势,“新冠肺炎的发源地在哪?”成了很多科学家一直探究的问题,有人认为疫情最早爆发于武汉,武汉可能是发源地;也有人认为病毒应该起源于美国。这些猜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4.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常用到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必须()A.设计实验 B.在实验室进行 C.进行观察 D.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5.显微镜是科学探究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A.若光线较暗,需将⑦转至平面镜 B.若在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玻片上的字母应为“q”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③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D.对光成功的标志是出现白亮的圆形视野6.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B.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 C.植物园里哪种郁金香的花最漂亮? D.绿色植物为什么能增加大气湿度?7.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一株一株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 B.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 C.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 D.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8.下列是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同一部位的两个视野,视野甲与视野乙相比,视野乙看到的情况是()视野甲视野乙目镜物镜目镜物镜10×10×16×40×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少 B.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多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二.解答题(共2小题)9.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①取3个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沙土,并编号。②将3个发芽、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处理后分别埋进3个花盆中,观察、记录实验结果。③将3个花盆按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号培养条件实验结果1室温、光照充足、适量浇水马铃薯正常生长2室温、光照充足、不浇水马铃薯很快死亡3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马铃薯一段时间后死亡(1)你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2)该实验的变量是:。(3)为什么除浇水量不同外,温度和光照条件均相同?。(4)该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请改正。(5)设置花盆1的目的是:。(6)从实验结果来看,你可以得出结论是:。10.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A.取镜B.观察C.安放D.对光E.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2)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调节[⑥]上光圈的大小和调整反光镜的角度来调节视野亮度。(3)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还应调节[]细准焦螺旋。(4)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移动。(5)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进阶篇)2022-2023学年上学期初中生物苏科新版七年级同步分层作业1.1.2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下面是关于显微镜的使用,其中操作与其结果不匹配的是()A.调节粗准焦螺旋——镜筒较大幅度地上升或下降 B.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上方移动 C.将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变暗 D.目镜选用“10×”,物镜选用“40×”——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答案】C【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取镜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整理存放,解答即可。【解答】解:A、显微镜的粗、细准焦螺旋都能升降镜筒,其中粗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范围较大,A正确。B、显微镜下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向右上方移动,B正确。C、遮光器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上有大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使用大光圈,当外界光线较亮时使用小光圈;反光镜能反射光线,上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当外界光线较强时使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使用凹面镜。所以平面镜换成凹面镜,且小光圈换成大光圈,视野会变亮,C错误。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所以目镜10×,物镜40×,则观察到的物像被放大400倍,D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显微镜的操作使用方法。2.如图中,实现视野“甲”到视野“乙”的变化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①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物镜②向左下方移动玻片③调节细准焦螺旋④转动遮光器换用大光圈⑤向右上方移动玻片⑥转动粗准焦螺旋A.⑥①②③ B.②①④③ C.⑤①④③ D.⑤⑥①③【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答案】B【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低倍物镜下找到清晰的物像→移动装片,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调节反光镜和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视野甲细胞的位置偏向左下方,视野乙细胞的位置在视野中央,并且细胞增大。这是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后换用高倍物镜观察的结果。显微镜成倒立的像,物像的移动方向和玻片的移动方向相反。因此首先要向左下方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转动遮光器,选择大光圈,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①④③。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解本题时,要注意换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会变窄,二是视野会变暗,三是视野会变模糊。针对以上问题思考操作步骤。3.随着新冠肺炎在全球成燎原之势,“新冠肺炎的发源地在哪?”成了很多科学家一直探究的问题,有人认为疫情最早爆发于武汉,武汉可能是发源地;也有人认为病毒应该起源于美国。这些猜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A.提出问题 B.作出假设 C.实施计划 D.得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答案】B【分析】科学探究的过程:科学探究过程基本要求提出问题①从生活、实践,学习中发现问题;②表述这些问题;③根据已知科学知识揭示矛盾作出假设①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②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制订计划①拟定计划;⑦根据拟定的计划,列出所需材料和用具;③选出控制变量;④设计对照组实施计划①采用多种途径实施计划;②记录现象、数据;③评价现象,数据的可靠性得出结论①描述现象;⑦处理数据;③分析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①撰写探究报告;②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并完善【解答】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即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实施计划、得出结论(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表达和交流.其中作出假设是根据已知科学知识对问题提出假设;判断假设的可检验性,所以有人认为疫情最早爆发于武汉,武汉可能是发源地;也有人认为病毒应该起源于美国。这些猜测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作出假设。故选:B。【点评】关键是熟记掌握科学探究各个环节的过程以及作用。4.研究动物的行为时常用到观察法和实验法,这两种研究方法都必须()A.设计实验 B.在实验室进行 C.进行观察 D.改变动物的生存条件【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答案】C【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主要因素.观察法要求观察者对动物不施加任何影响,真实观察并记录;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在改变的环境下观察动物的行为反应.二者共同之处是都必须进行观察.【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不需要设计实验。故错误。B、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实验法也不一定在实验室进行。故错误。C、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二者共同之处是都必须进行观察。故正确。D、实验法强调根据研究目标的需要而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观察法就是在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不需改变动物的生活条件。故错误。故选:C。【点评】明确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对动物不施加影响,而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影响;共同之处是都必须进行观察.5.显微镜是科学探究常用的观察工具,下列关于显微镜的使用正确的是()A.若光线较暗,需将⑦转至平面镜 B.若在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玻片上的字母应为“q”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③和⑤放大倍数的和 D.对光成功的标志是出现白亮的圆形视野【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答案】D【分析】图示显微镜的结构: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转换器;⑤物镜;⑥遮光器;⑦反光镜。据此解答。【解答】解:A、若光线较暗,需将⑦反光镜转至凹面镜,因为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可以增强光线强度。A错误;B、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若在视野中看到字母“p”,则玻片上的字母应为“d”。B错误;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③目镜和⑤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C错误;D、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直到看到一个白亮的视野说明对光成功。D正确。故选:D。【点评】有关显微镜使用方面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十分容易了。6.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鼠妇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B.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 C.植物园里哪种郁金香的花最漂亮? D.绿色植物为什么能增加大气湿度?【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答案】C【分析】科学探究过程一般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探究成功的前提是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解答】解:A、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鼠妇生活行为,A不符合题意;B、雨后蚯蚓为什么会爬到地面上来?有科学研究价值,因为对于研究蚯蚓的呼吸,B不符合题意;C、植物园里哪种郁金香的花最漂亮,是人的感觉,没有科学研究价值,C符合题意;D、绿色植物为什么能增加大气湿度,有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影响蒸腾作用的因素,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探究是否成功,取决于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是否科学合理。7.如果让你调查一块面积很大的草坪中某种草的密度(单位面积内的株数),你认为最科学合理的调查方法是()A.一株一株地数出总的数量,再计算密度 B.根据自己的经验大概估计一下 C.在不同地点选取若干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然后取平均值 D.随机选取一个样本地块,计算密度【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答案】C【分析】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法的步骤:一、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范围及对象;二、选择调查方式不同的调查课题应采用不同的调查方式。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三、制定调查提纲及项目。四、实施调查。五、调查材料及数据的处理。六、撰写调查报告。另外全班同学在调查开始前要分组分工,明确目的、任务、注意的问题、安全等;调查结束写出调查报告后要进行交流讨论,集中分析问题,形成科学的调查报告。【解答】解: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普查的价值不大而且难度较大,而抽样调查省时省力,误差又不大,因此调查一块草地上的密度,最好采取选点抽样调查,求平均值。故选:C。【点评】抽样调查是指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抽样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和广泛性。8.下列是用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同一部位的两个视野,视野甲与视野乙相比,视野乙看到的情况是()视野甲视野乙目镜物镜目镜物镜10×10×16×40×A.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少 B.视野较亮,细胞数目多 C.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多 D.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答案】D【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解答】解:甲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乙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6×40=640(倍);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较暗,细胞数目少,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少,视野越暗。二.解答题(共2小题)9.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①取3个大小相同的花盆,分别装满沙土,并编号。②将3个发芽、大小相同的马铃薯处理后分别埋进3个花盆中,观察、记录实验结果。③将3个花盆按表中的要求分别培养、并观察记录实验结果。花盆编号培养条件实验结果1室温、光照充足、适量浇水马铃薯正常生长2室温、光照充足、不浇水马铃薯很快死亡3室温、光照充足、大量浇水马铃薯一段时间后死亡(1)你对该实验提出的问题是: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情况有影响吗?(2)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3)为什么除浇水量不同外,温度和光照条件均相同?保证单一变量。(4)该实验设计有一个缺陷,请改正每个花盆都放了一块马铃薯,具有偶然性,误差太大。(5)设置花盆1的目的是:对照。(6)从实验结果来看,你可以得出结论是: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情况有影响。【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解答】解:(1)该实验是探究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情况有影响吗?(2)根据兴趣小组为探究浇水的量对马铃薯生长情况的影响,做了实验可知变量是水分。(3)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该实验的变量是水分,除浇水量不同外,温度和光照条件均相同,目的是保证单一变量。(4)很明显,本实验中每个花盆都放了一块马铃薯,具有偶然性,误差太大。其他问题也可类似解决。(5)设置花盆1的目的是进行对照。(6)据表中实验结果可见: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情况有影响。故答案为:(1)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情况有影响吗;(2)水分;(3)保证单一变量;(4)每个花盆都放了一块马铃薯,具有偶然性,误差太大;(5)对照;(6)水分对马铃薯生长情况有影响。【点评】做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植物的无性繁殖以及探究实验的相关内容。能会分析实验方案,结合题意答题。10.如图是普通光学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使用光学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步骤是ACDBE。A.取镜B.观察C.安放D.对光E.整理桌面、收好显微镜(2)使用显微镜时,需要通过调节[⑥]遮光器上光圈的大小和调整反光镜的角度来调节视野亮度。(3)要使观察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还应调节[②]细准焦螺旋。(4)如果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要将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上方移动。(5)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时,为了观察到更多的细胞数目,最佳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5×、10×。【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图中各结构的名称为:①粗准焦螺旋、②细准焦螺旋、③目镜、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