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张掖市山丹县南关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业水平测试试卷七年级历史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1.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隋朝采取的措施是()A.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B.开通大运河C.营建东都洛阳 D.三征辽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可知,隋朝采取的措施是开通大运河。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沟通了南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B项正确;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隋炀帝创立进士科正式确立科举制,科举制确立是为了选拔人才,不是为加强南北交通,排除A项;隋朝营建东都洛阳既可以在政治上加强帝国隋朝对东部地区的控制力,也可以在经济上节约帝国的运营成本,排除C项;隋朝三征辽东的主要原因是想加强对边境地区的控制和扩大国土,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这种制度是()A.世袭制 B.分封制 C.皇帝制度 D.科举制【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由此判断出自我国的科举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和文学艺术的发展。因此“最早的考试制度”是科举制,D项正确;启继承禹的王位,标志着世袭制取代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排除A项;分封制是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巩固了西周的统治,排除B项;秦始皇开创了皇帝制度,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排除C项。故选D项。3.隋唐科举制自产生之日起就确立了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这表明科举制度()A.促进了古代教育公平 B.推动了中国文学的繁荣C.引发了社会政治变革 D.加强了皇帝的政治专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确立了自由报考原则,不论贵族和平民皆可参加公开考试”可知,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公平,因此A项正确,BCD三项与材料表述无关,因此排除。4.郭沫若所说的“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所赞的人物是()A.唐高宗 B.唐高祖 C.唐太宗 D.武则天【答案】D【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统治。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相关政策,发展生产,选拔贤才,使社会经济继续发展,为大唐全盛时期即开元盛世的到来奠定了基础,所以她的统治被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其含义是赞扬武则天发展了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又为唐玄宗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故选D。5.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写道:“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温庭筠《送渤海王子归本国》写道:“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诗句共同反映了唐朝的()A.社会风气 B.经济状况 C.对外交往 D.民族关系【答案】D【解析】【详解】“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友好关系;“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反映了唐朝与靺鞨的友好关系,D项正确;题干诗句反映的是唐朝的民族关系,与社会风气、经济状况、对外交往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6.“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鉴真“航东海”的目的是()A.前往天竺取经 B.引进朝鲜音乐C.进口新罗物产 D.传播中国文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项类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目的”,可知本题是目的题。据题干“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结合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教,同时把唐朝的文化建筑带到了日本“奈良城”,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玄奘前往天竺取经,而不是鉴真,排除A项;据题干可知,题干未涉及“朝鲜”,排除B项;题干未涉及“新罗”,排除C项。故选D项。7.唐玄宗统治前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后期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造成这样极大反差的转折点是()A.开元盛世 B.安史之乱 C.黄巢起义 D.朱温叛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而后期却“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造成这样极大反差的转折点是安史之乱,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集权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正确;开元盛世是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这一时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排除A项;黄巢起义是唐末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唐朝的统治,排除C项;朱温原本是黄巢手下的大将,后来叛变,投降了唐朝,朱温镇压黄巢起义军,立下了不少战功,逐渐做大了自己,成为当时最大的割据势力。天祐四年(907年),朱温迫不及待地通过禅让的形式,夺了唐哀帝的帝位,自己称帝,建国号为梁,史称“后梁”,排除D项。故选B项。8.《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但有人说:“对国家和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其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B.重视发展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武则天统治时期,继续推行发展生产的政策,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因此“对人民来说,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B项正确;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不能成为肯定武则天的依据,排除C项;唐玄宗在位期间出现了“开元盛世”的局面,与武则天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9.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称雄争霸的时代C.民族政权分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16年契丹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契丹国(辽),1005年北宋与辽达成澶渊之盟,1044年,北宋与西夏达成和议,北宋与辽、西夏并立。1127年金灭北宋,同年赵构建立南宋,南宋抗战派将领岳飞坚持抗金,1141年南宋与金达成和议,南宋与金对峙局面形成。因此,关于辽宋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C项正确;辽宋夏金时期没有地方军阀割据,排除A项;诸侯称雄争霸的时代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排除B项;辽宋夏金时期国家没有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10.“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与以上典故有关的是()A.隋朝的建立 B.宋金对峙 C.藩镇割据 D.北宋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袍加身源自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部下诸将给他披上黄袍,拥立为天子。杯酒释兵权是指宋初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酒宴威逼利诱高阶军官交出兵权的一次政治事件。所以说与以上典故有关的是北宋的建立,D项正确;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1140年宋金达成和议,金宋东以淮水、西以大散关为界,形成长期对峙局面,排除B项;唐朝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面逐渐形成,排除C项。故选D项。11.宋太祖时陆续解除各节度使的兵权,选用大量文臣出任中央、地方的军政要职,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这表明宋太祖()A强化地方权力 B.完善科举制度 C.推行重文轻武 D.分化宰相事权【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宋太祖时陆续解除各节度使的兵权,选用大量文臣出任中央、地方的军政要职,逐渐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可知,这主要反映了明宋太祖限制武将,重用文人,表明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的政策,C项正确;材料所述为削弱武将,重用文臣,和强化地方权力无关,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选官用人方面,排除B项;宋太祖分化宰相事权采取的措施是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三权分立,削弱相权,这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2.宋朝某大臣,其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由此可知他所任官职是()A.通判 B.枢密使 C.转运使 D.市舶使【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其职责是与知州共同签书以裁决兵民、户口、赋役等事,分散知州的权力,并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可知该大臣应是通判,北宋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派文官担任地方行政官员知州,又设通判牵制知州,分散知州的权力,A正确;宋朝枢密使管理军事,转运使负责将地方赋税大部分上缴中央,市舶使负责管理海外贸易,都与题干信息不符,BCD排除。故选A。13.据如图所示,宋真宗亲征后,宋军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达成盟约是()A.澶渊之盟 B.宋夏和约 C.唐蕃会盟 D.宋金和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宋真宗亲征后,宋军打退辽军。宋辽议和达成的盟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辽议和达成的盟约是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秋,辽朝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因宰相寇准的力劝,才至澶州督战。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辽宋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宋辽以白沟河为边界。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A项正确;宋夏和约是宋与西夏之间的盟约,与题干无关,排除B项;唐蕃会盟是唐朝与吐蕃之间的盟约,排除C项;宋金和议是南宋与金之间的盟约,排除D项。故选A项。14.岳飞在《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这里的“匈奴”是指()A.匈奴统治者 B.女真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岳飞为南宋抗金名将,所以,岳飞《满江红》中的“匈奴”指的是女真统治者,B项正确,匈奴主要是汉代,排除A项;岳飞没有与契丹作战,排除C项;岳飞没有与党项作战,排除D项。故选B项。15.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如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苏轼、苏洵、欧阳修、柳永、张载、沈括等。这表明当时()A.进士科仍然是当时最为重要的科目B.科举制度提升了学术研究的水平C.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D.科举制度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群体【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宋代134位宰相,123人科举出身,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造就了高素质的文官全体,D正确;题干没有涉及宋代考试的科目,排除A;,题干“他们中多为学者型官员”,但是题干并没有涉及宋代学术研究的水平,排除B;“人才选拔真正做到了公平、公正”说法太绝对,排除C。故选D。16.《水浒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与“浪子”燕青逛东京大街,街上有人说书、唱曲、卖饮料、相面算卦、杂耍、表演等。他们走到的地方当时被称作()A.坊 B.市 C.瓦子 D.夜市【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街上有人说书、唱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在宋代,城市中出现综合游乐场所,叫做瓦子,瓦子里设置的演出场所,称“勾栏”,宋代,有些瓦子的规模很大,里面有说书、卖艺、杂耍等娱乐节目。C项正确;坊是居住的地方,排除A项;市主要是买卖东西的地方,排除B项;夜市是夜间做买卖的市场,排除D项。故选C项。17.南宋时,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御史台 D.枢密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宋时,政府在泉州等地设置市舶司,专门管理对外贸易,所以材料中的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故B项正确;汉宣帝时期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这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御史台是监察机构,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枢密院掌管军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18.《陆游集》中记载“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这最能说明A.北宋时财政收入全靠南方地区 B.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C.北宋时江苏经济发达 D.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答案】D【解析】【详解】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题干的“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江苏)中又为东南根柢。”和“苏湖熟,天下足”说明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的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南移。故D符合题意;北宋时财政收入全靠南方地区的理解错误,排除A;南宋时完成经济重心南移,排除B;北宋时江苏经济发达不是题干材料最能说明的问题,排除C。故选D。19.邓小平在一次参观文物展览时,指着一幅名画说:“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该画反映了宋代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这幅名画指的是:A.《耕获图》 B.《货郎图》 C.《清明上河图》 D.《韩熙载夜宴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我们祖先早已熟知商品经济了”“该画反映了宋代城市市民的日常生活”,结合所学知识,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清明上河图》描写了北宋都城东京的商业繁华和市民的日常生活,C正确;《耕获图》反映的是宋代江南农业生产发展的状况,A排除;《货郎图》反映的是宋代农村商品贸易的情景,B排除;《韩熙载夜宴图》描绘了官员韩熙载家设夜宴载歌行乐的场面,与城市居民生活无关,D排除。故选C。20.货币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北宋,反映了当时()A.市民生活丰富 B.商业贸易繁荣C.手工业的兴旺 D.农业发展迅速【答案】B【解析】【详解】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所以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反映了宋朝商贸繁荣,B项正确;宋代市民生活丰富的原因是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兴起,与纸币的出现无关,排除A项;宋代手工业的兴旺的原因是商品经济高度发达,人民对手工产品需求量高与纸币的出现无关,排除C项;宋朝时期农业发展迅速的原因是南方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宋朝的皇帝实行“戒奢从简”的政策,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与纸币的出现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21.假如你是宋朝时期一个富贵人家的孩子,那么下列情况和史实相符的是()①你家有大片稻田②你有一些棉布衣服③去“夜市”吃夜宵

④你们一家有时坐海船去观光游览⑤你哥哥在澎湖巡检司工作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⑤【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两宋时期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普遍推广,水稻在宋朝居于粮食产量首位,①符合题意;南宋时棉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质类较多,出现一些棉布衣服,②符合题意;宋朝城市出现了早市和夜市,③符合题意;宋朝造船业发达,能造出大的海船。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故可以坐海船去观光游览。④符合题意;①②③④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AB理解不全面,排除;元朝时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治理,在东南地区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⑤排除,D排除,故选C。22.“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宋代A.都市生活的繁华 B.造纸术的重大改进 C.交子的出现 D.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若止印三二张,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可知,意思是如果只印两三本,还不算简便;如果印几十甚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匠人毕异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制版时,在块四周有框的铁板上撒上松脂、石蜡和纸灰等,将烧制好的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用火将铁板中的松脂熔化,将字版压平,这样就可以印书了。因此材料中的“极为神速”主要得益于宋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D项正确;都市生活的繁华,与商品经济发展相关,排除A项;造纸术的重大改进,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教育的普及,排除B项;交子的出现,是最早的纸币,排除C项。故选D项。23.元朝的版图是我国历史上最大的,为了更好的统治,元朝参照中原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下列对元朝表述错误的是A.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B.元朝形成新的民族是回族C.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 D.宣政院管辖新疆【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元朝时为了管理辽阔的国土,实行行省制度,排除A;元朝时期,许多汉族人来到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了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人没有什么区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他们同汉、藏、畏吾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到元朝时期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排除B;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排除C;元朝设置宣政院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辖,D符合题意;故选D。24.2013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了“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是在A.元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了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故选A项;唐朝和宋朝时期海上贸易兴盛,但还没有进入鼎盛时期,排除BC项;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海上丝绸之路不可能鼎盛,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36分)25.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魏征【技术创新】材料二【开放交流】材料三唐朝对外交往的国家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欧洲、非洲也有来往……有官方外交往来,公派及民间留学,国家间及民间贸易等。(1)材料一采纳魏征建议的皇帝是谁?他统治时期,开创了唐朝历史的第一个治世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2)唐朝经济繁荣,农业生产工具有很大改进。材料二图一和图二是唐朝发明和推广的生产工具,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两例唐朝时期对外友好交往的典型事例。【答案】(1)唐太宗;贞观之治;(2)筒车;曲辕犁;(3)鉴真东渡;玄奘西行;【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一“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玄武门之变后,魏征归于唐太宗李世民麾下,初授谏议大夫,奉命安抚河北的前太子、齐王旧部。贞观元年(627年),升授尚书左丞。贞观三年(629年),迁为秘书监,参预朝政,校定古籍。贞观七年(633年),改任侍中,负责门下省事务。累授左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封郑国公。他多次直言进谏,推行王道。曾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行动及施政给以极有益的影响,辅佐李世民共创“贞观之治”。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二图一和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它们是筒车和曲辕犁。筒车是利用湍急的水流转动车轮,使装在车轮上的水筒,自动戽水,提上岸来进行灌溉,唐朝发明并推广。曲辕犁,是唐代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其辕曲,因以名,区别于直辕犁。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又称为江东犁。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畜力。【小问3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玄奘西行,是唐代玄奘高僧克服重重困难,一路西行去佛教发源地印度学习佛法的事情,促进了中印之间的友好往来。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材料二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国忠为名,榜军中曰:“有异议煽动军人者,斩及三族!”——司马光《资治通鉴》材料三(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范文澜《中国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科举制的正式产生与历史上哪一位皇帝有关?科举制度的确立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指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对唐朝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3)根据材料三的观点,宋太祖统治初期采取了什么行动剥夺武将兵权?该观点导致了宋朝政治的什么特点?【答案】(1)隋炀帝。科举制度的确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2)安史之乱。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3)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解析题。据材料“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这里即指科举制),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可知材料反映的是隋唐的选官制度科举制,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确立。本题第二问是影响类材料解析题。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度的确立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扩大统治基础),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小问2详解】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禄山出蓟城南,大阅誓众,以讨杨国忠为名”,可知材料中提到了“安禄山、杨国忠”,据此推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安史之乱。本题第二问影响类材料分析题。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小问3详解】本题第一问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纵皆贪,亦未及武臣一人也。”,结合所学可知,宋太祖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