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德州市宁津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借助年代尺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仔细阅读年代尺,下列对①②③④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①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②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③繁荣、开放与革新④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是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所以说②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是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不是两汉时期,①不符合题意,排除AB项;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是明清时期的阶段特征,④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2.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起义军痛斥隋炀帝“磬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他的残暴统治表现在下列哪些方面①大兴土木,徭役繁重

②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兵役繁重

③改革选官制度,创科举制④不惜民力,酷虐残暴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大兴土木,徭役繁重;多次发动对外战争,兵役繁重;不惜民力,酷虐残暴都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改革选官制度,创科举制不是隋炀帝暴政的表现,排除③,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3.黄仁宇认为:迄至武则天御驾归西之日,她的帝国没有面临到任何真实的危机。也有学者认为:武则天的统治起到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史称“武周之治”。这些评价主要是依据她A.在位期间政治经济发展 B.稳定朝政打击守旧势力C.开创殿试选拔优秀人才 D.是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则天时期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口持续增.长,为后来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可见其在位期间政治经济有所发展,故A符合题意;武则天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不拘一格选拔人才,但并不是主要依据,排除B项;武则天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但并不是主要的依据,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肯定历史人物的主要依据是是否顺应历史潮流、推动生产力发展,显然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并不是肯定她的主要依据,故D项错误。故选A。4.唐玄宗统治前期“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天下大理”的局面被誉为A.文景之治B.贞观之治C.开元盛世D.开皇之治【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故C符合题意;文景之治出现在西汉初期,贞观之治出现在唐太宗统治时期,开皇之治出现在隋文帝统治时期。故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提取题干的关键信息唐玄宗,结合唐玄宗统治前期出现的开元盛世局面即可解答。5.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 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著名导演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结合所学可知,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求婚,唐太宗将文成公主嫁给他,唐蕃和亲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这属于对内民族政策,不属于对外经济文化交流,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鉴真不畏艰险,东渡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反映唐朝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到天竺求取佛法,促进唐朝对外文化交流,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从生活到艺术,日本文化深受大唐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6.唐朝文化博大精深,世界领先,全面繁荣,泽被东西,影响深远,兼收并蓄,“中华文化圈”总体格局形成。但是唐朝终究没有摆脱灭亡的命运,其灭亡的主要原因是()A.安史之乱 B.八王之乱 C.蕃镇割据 D.农民起义【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907年,唐朝节度使朱温篡权建立后梁,唐朝灭亡,由此可知,导致唐朝灭亡的是藩镇割据,C项正确;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转衰,唐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黄巢起义给唐朝统治以致命打击,但都没有导致唐朝灭亡,排除AD两项;八王之乱发生在西晋,与唐朝无关,排除B项。故选C项。7.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 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 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指的是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建立宋朝的兵变事件,描写的是是宋太祖,D项正确;“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贞观之治”是李世民开创的封建统治盛世,排除A项;“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武周”指武则天改国号为“周”,“无字之碑”指的是武则天没有一个字的墓碑,描写的是武则天,排除B项;“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指的是“开元盛世”,是李隆基统治时期,排除C项。故选D项。8.历史史实是指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以下关于唐朝的历史,属于历史观点的是A.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B.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费干C.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D.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安史之乱使唐朝国势由盛转衰,这是对安史之乱这一历史史实的危害的评价和认识,属于历史观点,故C符合题意;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这是对唐朝建立的陈述,是史实,故A不符合题意;唐太宗时,将文成公主嫁给松费干,这是对唐和吐蕃和亲的陈述,是史实,故B不符合题意;唐代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这是对鉴真东渡的陈述,是史实,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著名文化学者王立群这样评价古代一位帝王:“烽火燃,五十年,陈桥驿站披旗冕。披旗冕,定江山,杯酒之间销兵权……还一个,盛世繁华,文煌武烈。”他评价的是A.秦王嬴政 B.汉高祖刘邦C.唐太宗李世民 D.宋太祖赵匡胤【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陈桥驿站披旒冕”“杯酒之间削兵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被拥立为帝,建立北宋,赵匡胤就是宋太祖,之后赵匡胤积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杯酒释兵权”,解除统兵大将的兵权。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10.史书记载,宋太祖谓“宰相须用读书人”;北宋宰相文彦博说,是皇帝“与士大夫治天下”;南宋高宗则谓,宋朝“设科取士,本欲得贤以共治天下”。为此宋代实行文治。下列属于其加强文治内容的是①改革和发展科举制②增加科举名额③让文官担任要职④设立进士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朝统治推行重文轻武政策,让文官担任要职,武将受到多方面牵制;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了科举制。宋初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了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①②③符合题意,A正确;隋朝时的隋炀帝,创立进士科,④错误,BCD排除;故选A。11.北宋中期为了改变政府财政入不敷出的现象,主持变法是()A.商鞅 B.王安石 C.苏轼 D.司马光【答案】B【解析】【详解】北宋中期,政府官俸和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为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1069年,宋神宗任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主要内容有富国之法、强兵之法和取士之法等,故B符合题意;商鞅主持了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排除A;苏轼是北宋豪放派词人,司马光是北宋历史著作《资治通鉴》的主编,排除CD。故选B。12.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A. B.C. D.【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与北方的辽,西北的西夏成并立局势,C项正确;A项中北宋与辽、西夏的位置颠倒,排除A项;B项中金的位置错误,排除B项;D项中北宋、西夏与辽的位置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13.某旅游团参观某景点时听导游这样介绍:“他头顶上悬着匾额,上面写着‘还我河山’往两边看,四周的墙上画着他的事迹,有‘精忠报国’‘郾城大捷’等”,这位导游介绍的人物是()A.寇准 B.陆秀夫 C.岳飞 D.文天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精忠报国”“郾城大捷”可以判断出是岳飞。岳飞是著名的抗金英雄,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纪律严明,深受人民的爱戴,被称为“岳家军”。他从金军收复了建康,后又在1140年郾城大败金军骑兵主力,收复许多失地。C项正确;寇准是北宋时期的宰相,与题意不符,排除A项;南宋灭亡时,陆秀夫抱着小皇帝崖山跳海后,其儿子也逃到了海外,建立了一个国家,统治了100多年,直到明朝时期才灭亡,排除B项;文天祥是南宋抗元的英雄,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4.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给予成吉思汗极高的评价:“铁木真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组织家暨军事家之一,他在政治上和战场上的光辉成就,在20世纪之前,很少人可跟他媲美。”下列史实最能支撑该观点的是A.完成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蒙古政权 B.与南宋结盟,南北夹击金朝C.改国号为元,定都大都 D.率领军队攻入南宋都城临安【答案】A【解析】【详解】1206年,蒙古贵族推举铁木真为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从此,蒙古草原结束了长期混战的局面,实现了统一,A符合题意;BCD项与铁木真无关,排除。故选择A。15.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汤恩比说:“宋朝是最适合人类生活的朝代,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生活在中国宋朝。”中国著名学者余秋雨先生也曾说过:“我最向往的朝代就是宋朝!”他们共同心仪宋朝的原因是()①社会经济繁荣②国家强大统一③科技领先世界④社会生活气象万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国家并不统一。②不符合题意;①③④项都与宋朝的相关史实相符,符合题意,所以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16.“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这一历史记载浓缩了蒙古帝国从兴起到完成大一统的过程。其中“平西夏”这一过程是与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有关()A耶律阿保机 B.宋太宗 C.成吉思汗 D.忽必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和材料“……平西夏……”可知,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国,随后多次进攻西夏并最终将其灭亡,故C符合题意;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故A不符合题意;宋太宗试图夺回幽云十六州,但失败,故B不符合题意;忽必烈建立元,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17.有一种史学观点认为:宋朝某项政策的实行,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这项政策应该是()A.重文轻武 B.重农抑商 C.和亲会盟 D.闭关锁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的实行,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但武将受到过于限制,导致军队战斗力减弱,使得中国人丧失了汉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尚武精神,以至其在与辽、西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败北,A项正确;重农抑商的政策不会导致军事实力衰弱,排除B项;和亲会盟加强了各民族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增进民族间的交往与融合,与题意不符,排除C项;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18.“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其中的杭州是哪一朝代首都?当时叫做什么?()A.北宋余杭 B.北宋临安 C.南宋余杭 D.南宋临安【答案】D【解析】【详解】北宋灭亡后,宋高宗登上皇位,后来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根据题意,D项正确;ABC项都不对,排除ABC项。故选D项。19.随着交通运输科技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我国走向世界的名片由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变成“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中国车”。其中“瓷器”这张名片的辉煌时代出现于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南宋时,江南地区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重心,故“瓷器”这张名片的辉煌时代出现于宋朝,A符合题意;BCD三项的朝代不是瓷器的辉煌时代,不符合题意;故选A。20.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 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答案】C【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民族政权并立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契丹的兴起和辽的建立有关,澶渊之盟是在宋辽之间,“岳飞抗金”发生在南宋和金之间。ABD和题文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此题选择答案C。【考点定位】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21.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被蒙古军队及元军灭亡的政权有()①辽②金③西夏④南宋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蒙古统一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在蒙古军队的进攻下,1227年,西夏灭亡;1234年,蒙古灭金;1276年,元军攻入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所以被蒙古军队及元军灭亡的政权有②③④,A项符合题意;而①辽是1125年被金所灭,排除。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22.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说到,“值得注意的是,宋朝发生了一场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要意义的商业革命。这场革命的根源可以在中国经济生产率的明显增长中找到。……贸易量也随着经济活动的迅速发展而上升。”下列说法不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具体表现的是A.洛阳和长安成为最大的商业城市 B.纸币的出现C.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 D.广州、泉州成为世界大商港【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宋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故A表述错误,符合题意;宋代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出现早市和夜市,故BCD属于这场商业革命具体表现,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23.“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选自《旧唐书》)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君权与相权的矛盾B.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矛盾D.文臣与武将的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课本所学,安史之乱后唐朝的政治局面是藩镇割据,中央集权严重被削弱。由题干可知,各个藩镇不听从中央号令,俨然是“国中之国”,这反映了中央与地方矛盾加深。B项符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点睛】从题干材料“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提取关键信息:“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实非王臣也”可以判定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24.两宋“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内是座顶峰”。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 B.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C.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 D.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两宋都没有实现全国的统一,不是全国性的统一政权,因此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的说法有误,不能说明材料中的观点,B项符合题意;两宋时期城市商品经济高度繁荣,重文轻武,士人地位较高对外开放,海外贸易兴盛,ACD项中的说法都能说明材料中的观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项。25.雄安新区的建设对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意义深远。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管辖元朝“腹里”的行政机构是A.行省 B.宣政院 C.中书省 D.澎湖巡检司【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把山东、山西和河北称作“腹里”,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C项正确;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排除A项;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排除C项;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排除D项。故选C项。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0分)26.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图所示材料二:如图反映的是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材料三: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材料四:(他)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以便直接处理政务……这是秦汉以来郡县制的一大发展,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在我国行政区划和地方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中央集权制度诞生于哪个朝代?图二所示的是什么制度?(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这一现象与哪一制度的开创和实行密切相关?这一制度创立的标志是什么?(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为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又采取了什么措施?(4)材料四中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创立了什么制度?元朝管辖台湾的中央机构是什么?(5)综合以上材料,这些新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答案】(1)秦朝;三省六部制。(2)从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逐步上升;科举制;进士科的设立。(3)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等;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4)行省制度;澎湖巡检司(5)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本题考查秦朝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科举制、北宋的政治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和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科举制、北宋的政治等相关史实。【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建立了中央集权制。根据图示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三省六部制。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包括吏、户、礼、兵、刑、工部。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是审议机构。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是执行机构等。【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可知,从东晋至北宋时期平民子弟在政府官员群体中所占比例逐步上升。为了改变魏晋以来用人做官的弊端,隋炀帝设置了进士科,开创了科举制,扩大了管理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给平民做官的机会。【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可知,宋朝分化事权,削弱相权,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为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实施三年一换的制度,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等;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小问4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期疆域辽阔,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实行了行省制度。为了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澎湖巡检司。【小问5详解】根据上述材料和问题的探究可知,新制度在历史上所起的共同作用是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无家别》材料二: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新唐书》材料三:时巢众累年为盗,行伍不胜其富,遇穷民于路,争行施遗。……巢贼众竟投物遗人。十三日,贼巢僭位,国号大……——摘编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材料四:(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1)材料一反的是哪一历史事件造成的社会惨况?该历史事件的发动者是谁?历时多久?(2)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史料一反映的这一事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说出两点即可)(3)材料二反映了在材料一反映历史事件后唐朝出现了什么局面?(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代十国的实质是什么?五代的第一个政权是谁建立的?【答案】(1)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八年。(2)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3)藩镇割据。(4)实质: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人物:朱温。【解析】小问1详解】历史事件:根据材料一“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一反的是安史之乱造成的社会惨况;755年,安禄山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造成极大的破坏,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小问2详解】原因:根据所学可知,开元末年以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政日趋腐败。社会上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边疆形势也日益紧张。各地的节度使逐渐集军权、行政权和财权于一身,势力膨胀。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失去平衡,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边将安禄山一身兼任范阳等三地的节度使,担负东北地区防御重任,逐渐扩张势力。因此,爆发了安史之乱。【小问3详解】局面: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可知,安史之乱后,唐朝的中央权力衰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四“(在五代十国时期)无论是北方还是南方,各封建割据者为争权夺地长期混战,黄河流域尤其严重,给人民群众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并结合所学可知,五代十国的实质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延续。907年,朱温建立了后梁政权,唐朝灭亡。28.我国历代政府均重视对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管理,也加强中外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步辇图》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满江红》岳飞材料四: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材料五:2020年2月,当中国抗疫进展最紧张的时候,日本捐助中国的医疗物资上贴着的“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八个字曾经引起了广泛关注。(1)材料一图中描绘的是哪个少数民族向唐王朝求婚的场景?图中所示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怎样的民族政策?(2)材料二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什么盟约?盟约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后来被哪个政权所灭?(3)材料三中的“匈奴”当时指的是什么民族?南宋政府杀害岳飞后与这一民族议和,双方形成了什么局面?(4)古往今来,各民族为我国繁荣发展都做出了贡献。元朝时期各民族交融,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是什么?元朝为加强对西域的管辖,专门设置了什么机构?(5)中日交往历史悠久。唐朝时日本派往中国的使者当时称为什么?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谁?【答案】(1)吐蕃族;开明的民族政策。(2)澶渊之盟;金。(3)女真族;宋金对峙局面。(4)回族;北庭都元帅府。(5)遣唐使;鉴真。【解析】【小问1详解】民族:结合所学可知,《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唐太宗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国部落,他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民族政策:图中所示历史事件体现了当时的统治者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小问2详解】盟约:由材料“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守欢盟,以风土之宜,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送至雄州交割。”可知,反映的是澶渊之盟。宋真宗时,宋辽议和,签署澶渊之盟,宋朝给辽岁币;政权:结合所学可知,1125年,辽被金灭亡【小问3详解】民族:由材料“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岳飞抗金,所以“匈奴”当时指的是女真族。1115年,女真族阿骨打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国号金;局面:宋金达到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小问4详解】民族:唐朝以来,不少来自波斯阿拉伯的人,同汉、蒙、畏元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交融,开始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元朝境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促进了各族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融;机构: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加强了对西域的管辖。【小问5详解】称号: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