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惠东县第五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惠州市惠东县第五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惠州市惠东县第五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惠州市惠东县第五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惠州市惠东县第五片区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我们的日常膳食中,糖类主要来源于()A.米饭 B.蔬菜 C.肉类 D.豆制品【答案】A【解析】【分析】食物中营养物质分为能源物质(糖类、脂肪、蛋白质)和非能源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糖类也是构成细胞的一种成分;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同时也参与细胞膜的构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原料;水是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水,人体内的营养物质和废物都必须溶解在水里才能进行运输;维生素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提供能量。

【详解】A.米饭主要提供糖类,A符合题意。B.蔬菜主要提供维生素,B不符合题意。C.肉类主要提供脂肪和蛋白质,C不符合题意。D.豆制品主要提供蛋白质,D不符合题意。故选A。2.下列营养成分与所用的检测方法(或试剂)对应正确的是()A.淀粉——碘液B.蛋白质——在白纸上挤压C.维生素C——双缩脲试剂D.脂肪——加碘的淀粉溶液【答案】A【解析】【分析】种子的成分包括有机物(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和无机物(水和无机盐),淀粉遇碘液变蓝,蛋白质遇双缩脲试剂变紫色,脂肪在白纸上按压,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无色的油斑。【详解】A.淀粉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淀粉遇碘变蓝色,这是淀粉的特性,A正确。B.双缩脲试剂可以验证蛋白质的存在;如果溶液中含有蛋白质,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会看到溶液变成紫色,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B错误。C.碘能使淀粉溶液变蓝,在检测食品中是否含维生素C时,我们向样品中滴加加碘的淀粉溶液,如果蓝色褪去,说明食品中含有维生素C,如果没有褪色,说明食品中不含维生素C,C错误。D.脂肪的检验一般是在白纸上按压,能在纸张上面留下无色的“油斑”,D错误。故选A。3.英语老师病了,几天都吃不下东西,人都瘦了许多,那么这几天英语老师消耗能量主要由下列哪种物质提供()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D.维生素【答案】B【解析】【分析】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详解】食物所含的六类营养物质中,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其中,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约70%)主要来自糖类,脂肪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英语老师病了,几天都吃不下东西,人都瘦了许多”,可见这几天英语老师消耗的能量主要由体内贮存的脂肪提供,因此ACD错误,B正确。故选B。4.下列病症与其病因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A.佝偻病---缺乏含钙的无机盐B.坏血病---缺乏维生素CC.地方性甲状腺肿---缺少含碘的无机盐D.夜盲症---缺乏维生素B1【答案】D【解析】【分析】无机盐和维生素对人体都很重要,人体一旦缺乏,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可能会引起疾病。【详解】A.佝偻病是由于儿童缺含钙的无机盐或缺维生素D引起的病症,A正确。B.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维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长抵抗力,缺乏维生素C时患坏血症(牙龈出血)、抵抗力下降等,水果、新鲜蔬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B正确。C.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必须从外界获取一定量的碘。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从而引起甲状腺代偿性增生,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C正确。D.夜盲症是由于缺乏维生素A引起的,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肝脏、鱼肝油中。胡萝卜中的胡萝卜素可以在人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故夜盲症患者可常吃动物肝脏、鱼肝油、胡萝卜,D错误。故选D。5.以下消化器官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一组是()A.口腔和胃 B.咽和食道 C.胃和小肠 D.大肠和小肠【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

【详解】口腔虽能初步消化淀粉,但没有吸收能力;咽、食道、肛门即没有消化能力也没有吸收能力;胃能够初步消化蛋白质,也能吸收部分水、无机盐和酒精;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大肠没有消化能力,但能够吸收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可见,选项中,同时具有消化和吸收功能的一组是胃和小肠。故选C。6.下列关于人体消化和吸收的叙述,错误的是()A.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B.胰液不含消化酶,但能促进脂肪分解C.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后被人体吸收D.维生素是有机物,不需要消化可以直接被吸收【答案】B【解析】【分析】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消化腺主要有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肝脏等,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2、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详解】A.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A正确。B.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酶,B错误。C.蛋白质最终被分解为氨基酸后才能被人体吸收,C正确。D.食物中的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D正确。故选B。7.下列各结构特点中,与小肠吸收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小肠长约5~6米,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段B.小肠内表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其表面积大大增加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由一层上皮细胞组成D.小肠腔中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答案】D【解析】【分析】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这是与其结构特点相适应的:小肠很长,长约5~7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被吸收进入小肠内壁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中。【详解】A.小肠很长,约有5~7米,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不符合题意。B.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B不符合题意。C.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C不符合题意。D.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是与消化相适应的结构特点,D符合题意。故选D。8.某同学吃西瓜的时候,不小心把西瓜子咽了下去,西瓜子在其体内的“旅行路线”是()A.口腔→咽→胃→食道→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食道→咽→小肠→胃→大肠→肛门 D.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各消化腺分泌不同的消化液共同促进食物的分解。。【详解】消化道是食物的通道,是由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组成,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所以一位同学吃西瓜时,将一粒西瓜子咽了下去,它的旅行路线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B符合题意。故选B。9.为了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实验,将两支试管一起放入37℃温水中保温5~10分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B.加碘液后,①号试管变蓝色C.①号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D.37℃是模拟口腔温度【答案】B【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详解】A.在①和②号试管中,唯一不同的条件是唾液的有无,则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唾液,A正确。B.①号试管中的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则加碘液后,①号试管不变蓝色,B错误。C.对照实验是指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实验,①和②号试管中只有一个变量不同,则①和②号试管形成对照,C正确。D.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需要适宜的温度,37℃模拟人体口腔温度,酶的活性最大、消化能力最强,D正确。故选B。10.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结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①分泌的消化液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能初步消化淀粉、蛋白质和脂肪C.③不属于消化管D.④大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结构:①肝脏,②胃,③胰腺,④小肠。【详解】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B.②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B错误。C.③是胰腺,属于消化腺,C正确。D.④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D错误。故选C。11.下列选项中涉及的血管属于静脉的是()A.手臂上一条条“青筋” B.检测血糖时进行“指尖采血”C.中医中号脉的“脉” D.用血压计测量血压所用到的血管【答案】A【解析】【分析】如下表所示各种血管:【详解】A.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血管,故A符合题意。B.检测血糖时进行“指尖采血”,属于毛细血管,故B不符合题意。C.号脉号得是桡动脉,故C不符合题意。D.胳膊上测血压的血管是上臂肱动脉,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医院抢救一名病人,验血后知道该病人为B型血,因此为他输血应优先输()A.A型血 B.B型血 C.O型血 D.AB型血【答案】B【解析】【分析】输血时应该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O型血的人只能接受O型血,要注意的是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详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B型血的人只能接受B型血,在病情较为紧急,且存在同型血缺乏的现象时,B型血的人可以少量输入O型血,由此可知,医院抢救一名病人,验血后知道该病人为B型血,因此为他输血应优先输B型血,B符合题意。故选B。13.如图为人体内血液流经某部位的示意图。a、b表示相关血管,“→”表示血流方向。根据图示,以下推断合理的是()

A.若X表示心脏,则b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B.若X表示肺,则b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C.若X表示毛细血管,则b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D.a血管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b血管内流的一定是动脉血【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在体循环中和肺循环进行过程中血液成分会发生变化。【详解】A.若X表示为心脏,则b血管可能是肺动脉,也可能主动脉,肺动脉内流静脉血,主动脉内流动脉血,A错误。B.若X表示肺,a是肺动脉,b是肺静脉,当血液流经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时,肺泡中的氧气会扩散进入血液,导致血液由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因此b血管内流的是含氧丰富的动脉血,B正确。C.若X表示毛细血管,如果X是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则b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C错误。D.如果a血管内流的是动脉血,如果X是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血液中的氧气会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会扩散进入血液,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因此b血管内流的是静脉血,D错误。故选B。【点睛】熟练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成分的变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某实验小组解剖猪的心脏后,用手捏心脏壁,最厚的是()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答案】B【解析】【分析】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由心肌组织构成,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详解】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心脏壁主要由肌肉组织心肌构成,具有收缩、舒张的功能,心脏能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心脏的四腔是左心房和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左心室壁最厚,这是与左心室收缩把血液输送到全身、输送血液的距离最长相适应的,B符合题意。

故选B。15.如图为血液分层现象,下列对血液组成及功能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血浆,具有运输作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葡萄糖B.②是血小板和白细胞,白细胞数量较少,体积最小C.②是血小板和白细胞,血小板体积最小,有细胞核D.③是红细胞,主要运输氧气【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是流动在心脏和血管内的不透明红色液体,主要有四种成分组成: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我们把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称为血细胞。如题干图: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上面的①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的作用;中间的②有一层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最下面的③是暗红色的红细胞,红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详解】A.①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浆,具有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的作用,其中含量最多的是水,A错误。B.中间的②有一层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的作,白细胞数量较少,体积最大,B错误。C.中间的②有一层白色的,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血小板体积最小,没有细胞核,C错误。D.最下面的③是暗红色的细胞,主要运输氧气,D正确。故选D。16.下列能表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血液流动的共同特点的是()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动脉→心房→心室→静脉C.心房→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D.心房→静脉→动脉→心室【答案】A【解析】【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

(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详解】血液循环路线如图所示:。

从血液循环图中看出:“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以及会利用血液循环模式图来分析解答问题。17.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肺循环和体循环同时进行 B.a、e中流的是动脉血C.体循环的起点为d D.肺循环的终点为b【答案】B【解析】【分析】(1)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2)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血液由含氧少的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3)图中a表示右心房、b表示左心房、c表示右心室、d表示左心室、e表示主动脉、f表示上下腔静脉、g表示肺动脉、h表示肺静脉。【详解】A.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并且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因此体循环和肺循环之间的关系是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A正确。B.a右心房中流动的是静脉血,e主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B错误。C.体循环的路线是: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身体各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所以体循环的起点为d左心室,C正确。D.肺循环的路线是: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所以肺循环的终点为b左心房,D正确。故选B。18.当人们生病,进行静脉注射某种药物后,做跟踪检查,则先从心脏的哪个腔发现这种药()A.左心房 B.右心室 C.左心室 D.右心房【答案】D【解析】分析】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详解】当人们生病,进行静脉注射某种药物后,药物到达患病部位需要经过:体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细胞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患处。可见,会先从心脏的右心房发现药物。故选D。19.下列关于人体动脉血管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流动脉血的血管 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C.人体内最粗的血管 D.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答案】D【解析】【分析】动脉是把血液从心脏运往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管腔小,血流速度快。【详解】A.主动脉和各级小动脉内流动脉血,但肺动脉内流静脉血,A错误。B.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是静脉血管,B错误。C.各级小动脉比大的静脉还要细,C错误。D.动脉血管是把血液从心脏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包括主动、各级动脉、肺动脉等,D正确。故选D。20.健康成年人血压正常值为12~18.7/8~12kPa.张大娘精神疲惫,头晕头痛,甚至昏厥,经测定她的血压是19/14kPa。据此数据分析,张大娘可能患有()A.贫血 B.炎症 C.高血压 D.低血压【答案】C【解析】【分析】血压是流动血液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血压主要是由心脏的泵血作用产生的。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可以在上肢的肱动脉处测得。【详解】心脏收缩时,动脉血压最高,称为收缩压;心脏舒张时,动脉血压最低,称为舒张压。健康成年人的动脉血压以-般维持在收缩压12~18.7千帕、舒张压8~12千帕。血压经常超过18.7/12千帕,就称为高血压;经常低于12/8千帕,则称为低血压。血压太高和太低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张大娘的血压是19/14千帕,应属于高血压。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21.质量相等的下列物质,在人体内被彻底分解时、释放能量最多的是()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答案】C【解析】【分析】食物中含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水等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详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它们各具有一定的作用。糖类、脂肪、蛋白质都是组成细胞的主要物质,并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水、无机盐、维生素不能提供能量。每克脂肪在人体内氧化分解产生约为37.6kJ的热量,葡萄糖约为16.4kJ,蛋白质约为16.7kJ。故选C。22.下列有关能量及呼吸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测定食物中的能量可用燃烧的方法B.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出二氧化碳C.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时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设置重复组D.不同食物中所储存的能量含量是相同的【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详解】A.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有机物中储存有大量的能量,能供人体生命活动的需要。我们知道食物燃烧时,有机物内储存的能量会以热量的形式释放出来,这些释放的能量,被水吸收,水在加热时吸收这些热量后水温会升高,通过测量水升高的温度,就可以推算出被燃烧的食物中含有多少的能量。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时出热量的多少,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选用的食物应该是容易燃烧的,如花生种子等。而直接用燃烧的方法无法测量,A正确。B.根据呼吸作用表达式: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在此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能量,一方面满足自身的需要,另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出去,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放出二氧化碳,B正确。C.测定食物中的能量时为减少实验误差需要设置重复组,C正确。D.据科学家测定,糖类、脂肪、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所放出的热量分别是:每克糖类平均为17.15千焦,每克脂肪平均为38.91千焦,每克蛋白质平均为17.15千焦,脂肪的热价最高,因此若进食的量相同,含脂肪多的提供的能量最多,D错误。故选D。23.人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空气有明显的不同,呼出的气体中()A.氧气的含量增加 B.二氧化碳的含量减少C.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 D.气体含量没有明显变化【答案】C【解析】【分析】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环境中的气体)的比较表:气体成分环境中的气体(%)呼出的气体(%)氮气7878氧气2116二氧化碳0.034水0.071.1其他气体0.90.9【详解】根据表格,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较,二氧化碳增多了,氧减少了。其根本原因就是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C符合题意。故选C。24.为了防止奥密克戎病毒的传染,我们应该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好习惯。痰的形成场所是()A.鼻 B.咽 C.气管 D.肺【答案】C【解析】【分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这可以保证呼吸道内的气流通畅。【详解】气管和支气管的表面的黏膜上有腺细胞和纤毛,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纤毛的摆动可将外来的灰尘、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通过咳嗽排出体外形成痰,所以痰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形成的,所以C正确。故选C。25.图表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与③处血液相比,①处氧气含量无变化B.与③处血液相比,①处氧气含量减少C.与③处血液相比,①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D.与③处血液相比,①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答案】C【解析】【分析】图中①肺静脉,②肺部毛细血管网,③肺动脉。【详解】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时,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氧气进入血液,这样,血液由含氧较少、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变成了含氧丰富的动脉血,所以与③肺动脉处血液相比,①肺静脉处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因此ABD错误,C正确。故选C。26.拒绝二手烟已成共识,二手烟到达人体肺部的路径是()A.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 B.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C.鼻→咽→喉→食道→气管→支气管→肺 D.鼻→咽→食道→气管→支气管→肺【答案】B【解析】【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肺是气体交换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二手烟到达人体肺部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选B。27.人在吞咽食物时,能够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甲状软骨 B.“C”形软骨 C.气管软骨 D.会厌软骨【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会厌软骨的作用,会厌软骨能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详解】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各走各路,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气管位于食道的前面),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可见人在吞咽食物时,能够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会厌软骨。故选D。28.中考体质监测,小林正在测肺活量,他呼气时不会出现的情况是()A.膈肌和肋间肌舒张 B.膈顶下降C.肺回缩 D.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答案】B【解析】【分析】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详解】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因重力作用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故选B。29.如图是人体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B气体是氧气 B.经过此过程血液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C.A气体是氧气 D.此时的原理是呼吸运动【答案】C【解析】【分析】肺泡是组成肺的功能单位,它的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面围绕着大量的毛细血管,适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详解】ABC.血液流经肺泡,血液中的B二氧化碳进入肺泡,肺泡中的A氧气进入血液,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后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AB错误,C正确。D.人体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包括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气体交换等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其中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剩余的三个环节均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D错误。故选C。30.如图所示为血液流经组织细胞时发生的气体交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A是氧气,经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增多B.A是二氧化碳,经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减少C.B是氧气,经交换后血液中氧气减少D.B是二氧化碳,经交换后血液中二氧化碳增多【答案】D【解析】【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肺的通气,是肺与外界之间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是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氧气和二氧化碳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过程;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共四个过程。【详解】图示是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水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含氧量低的静脉血,故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二、非选择题31.根据人体呼吸全过程图解(注:A、B、C、D表示四个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2模拟图1中_________(填字母),该过程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2)人体吸入的气体最终到达肺泡,肺泡数量很_________,肺泡壁很薄,由_________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肺泡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和弹性纤维,这样有利于进行_________。(3)图2中编号1模拟_________的结构,编号5模拟_________的结构。手拉橡皮膜向下,表示_________(填“呼气”或“吸气”),此时编号5模拟的肌肉处于_________状态。【答案】(1)①.A②.呼吸运动(2)①.多②.单##一③.毛细血管④.气体交换(3)①.气管②.膈##膈肌③.吸气④.收缩【解析】【分析】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A肺的通气、B肺泡内的气体交换、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D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题图中:1是气管,2是支气管,3是肺,4是胸廓、5是膈肌。【小问1详解】图2模拟图1中表示A肺的通气。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小问2详解】肺由大量的肺泡组成,肺泡数目多,增加了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一层扁平上皮细胞,这样肺泡与血液很容易发生气体交换。【小问3详解】题图中:1是气管,2是支气管,3是肺,4是胸廓,5是膈肌。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因此,手拉橡皮膜向下,表示吸气,此时编号5模拟的肌肉处于收缩状态。32.如图1所示为“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像,图3为“人血涂片”在显微镜视野中的示意图。请根据该实验的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内填数字)。(1)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过程中,用湿棉絮包裹小鱼的鳃盖和躯干部,并时常往棉絮上滴加清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使鱼在实验期间能获得_________。(2)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血管图像,图中[1]是_________血管,[3]是_________血管:[2]是毛细血管,依据是______________。(3)图3中[6]是__________________。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血液中的红细胞数目偏少,据此判断此人患有__________________,平时需要多吃一些应含蛋白质和含_________丰富的食物。(4)如图3,当人患肺炎时,血液中[______]的数量会明显增多;皮肤轻微划伤后,能促进止血和加速血液凝固的血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5)若想将图3视野中的细胞[4]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_________方移动。【答案】(1)氧气(2)①.动脉②.静脉③.红细胞单行通过(3)①.红细胞②.贫血③.铁(4)①.4②.血小板(5)左上【解析】【分析】(1)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图中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2)血液的组成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从图中可以看出:数量最多的细胞,呈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的是6红细胞;数量最少的、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的是4白细胞;5血小板的个体最小,因而在显微镜下不易观察到的是血小板。【小问1详解】小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来获得水中的溶解氧,因此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的实验过程中,要用浸湿的棉絮,并经常滴加清水,将小鱼的头部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目的是保持小鱼正常的呼吸。【小问2详解】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由分支汇集而成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其中毛细血管的特点是:管腔最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图中2是毛细血管,因红细胞是单行通过的,3是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小问3详解】6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因此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运输氧,当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少或血红蛋白含量过少时,人会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因某人经常精神不振,容易疲劳,经血液化验,此人红细胞数目偏少,比正常值要少的多,因而此人患贫血,贫血的人应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品。【小问4详解】4是白细胞,白细胞的能够作变形运动,当细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并将细菌吞噬,因此白细胞有防御疾病的作用,人体出现炎症时,白细胞会增多。5血小板的个体最小,有止血和凝血作用。【小问5详解】显微镜呈倒像,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若想将图3视野中的细胞4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33.资料分析资料1:在缺乏特效药的情况下,呼吸机和ECMO(中文名:体外膜肺氧合)在新冠肺炎治疗过程中意义重大;呼吸机对重症患者进行追加氧气提供,能够让病人肺功能获得很好恢复。如果病人肺功能损害非常严重,ECMO能够通过体外循环给病人血液里面进行氧的输入,让病人的病损肺能够充分休息。资料2:ECMO是抢救新冠肺炎危重病人的“终极武器”。如图为体外膜肺氧合设备工作原理示意图。(1)肺对人的生存非常重要的原因:肺是___________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新冠病毒通过呼吸系统进入人体,通过___________系统被带入全身各处。(2)图中的“电动泵”相当于人的___________,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氧合器的功能相当于人体的__________,能将____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融入血液,模拟了人体肺泡处的气体交换过程。(3)使用ECMO过程中需要输入营养补充液,为危重病人提供必需的营养,人体中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你认为营养补充液的成分中肯定不含___________(填字母)。A.葡萄糖B.水C.淀粉D.无机盐(4)血液流回人体后,融入血液中的氧气最终在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___处被利用,参与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___________。【答案】(1)①.呼吸②.气体交换③.血液循环(2)①.心脏②.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