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顶竹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1页
佛顶竹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2页
佛顶竹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3页
佛顶竹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4页
佛顶竹隧道施工作业指导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

第一篇佛顶竹隧道基本情况................2-3

第二篇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4-6

第三篇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7-20

第四篇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21-29

第五篇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30-41

第六篇格栅钢架施工作业指导...............42-50

第七篇防排水施工作业指导................51-70

第八篇衬砌施工作业指导................71-103

佛顶竹隧道作业指导书

第一篇佛顶竹隧道基本情况

一、适应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久永线DK28+866至DK30+039里程段佛顶竹隧道。

二、佛顶竹隧道工程概况

佛顶竹隧道位于贵阳市域铁路久永线四工区,隧道起讫里程为DK28+866-

DK30+039,隧道全长1173米,为铁路单线隧道。其中,DK29+120〜DK29+277、

DK29+688〜DK29+732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余地段采用台阶法施工。全隧采用复合

式衬砌。围岩级别主要为IV和V级,支护形式有“108长管棚、642超前小导管、

122a格栅格栅等。隧道进出口均采用台阶式洞门。

隧道围岩情况总体情况条件差,V级围岩分布总长度为722m,占隧道总长的

61%;W级围岩分布总长度为300m,占隧道总长的25虬具体的围岩分布情况见下

表。

佛顶竹隧道围岩级别分布表

序号起点里程终点里程长度围岩级别

1DK28+866DK28+90034V

2DK28+900DK29+000100V

3DK29+000DK29+08080V

4DK29+080DK29+12040V

5DK29+227DK29+26740V

6DK29+267DK29+372105V

7DK29+372DK29+41240V

8DK29+412DK29+51098V

9DK29+510DK29+620110IV

10DK29+620DK29+66848V

11DK29+668DK29+68820V

12DK29+732DK29+76230V

13DK29+762DK29+79028V

14DK29+790DK29+980190IV

15DK29+980DK30+03959V

三、编制原则

依据设计图纸、《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铁路隧

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站前综合工

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等。

现场作业队依据贵建指【2010】189号文组织及过程控制,采取架子队管理

模式。为按质、按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规定了现场作业队所需的最低配置要

求,包括人员配置数量、职责、任职要求及劳务工管理等。按照“人员配备标准

化”要求,以列出的数量、素质等要素为基础,结合作业队专业性质、承担的施

工任务以及队伍能力,补充、调整有关配置要求,确保人员数量和队伍素质满足

施工任务需要。隧道专业架子队组织机构:

架子队队长

管军

I

技术负责人

唐彬

技术员安全员试验员质检员材料员

杨继辉郭敏李新兰孙超高新玉

工班长领工员

孙发银汪波

第二篇洞门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

1.1施工技术准备

施工图纸到位后,各项目部组织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审核并进行现场核对。

对参加施工的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使他们了解施工作业要求,并制定施工

安全保证措施。

1.2外业准备

洞门工程是形象工程,施工要做到“内实外美”。施工作业人员一定要挑选

技术熟练、责任心强的模板和混凝土技术工人组成施工班组。浇筑混凝土提前做

好混凝土施工机械的检修工作,以确保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能连续进行,对进场

原材料要严格取样检验制度,预拌混凝土必须监控检测到位。

二、技术要求

2.1浇筑成型的洞门端墙、挡翼墙结构尺寸与坡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2洞门端墙与挡翼墙采用整体混凝土浇筑,表面装饰采用浇筑混凝土时镶

条拉槽的施工工艺,镶条拉槽必须做到“横平竖直”,端墙与挡翼墙拉槽位于同

一标高。

2.3端墙、挡翼墙的排水设施按照设计要求预留到位。

2.4施作洞门时洞口边仰坡临时防护必须按设计施工完毕。

三、施工程序和施工工艺

3.1施工程序:

洞口段衬砌一端墙基底开挖一端墙基底承载力检测一端墙钢筋安设一端墙安

设模板一端墙混凝土浇筑一挡、翼墙基底开挖一挡、翼墙模板安设一挡、翼墙混

凝土浇筑。

3.2施工工艺:

(1)基底开挖与检查:端墙与挡翼墙基底必须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挖,并要

对基底承载力进行检测,不符合设计要求时按照程序上报设计院项目部。浇筑基

础混凝土前基底不得有松砧、积水。端墙、挡翼墙背后与边、仰坡之间的空隙采

用浆砌片石回填。

(2)钢筋工程

钢筋的加工与安装严格按照设计与规范要求施作。

(3)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拌合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制,按照泵送混凝土要求拌制混凝土,采用

混凝土输送泵灌注入模。

混凝土分层厚度宜采用与镶条拉槽的高度一致,分层厚度为40cm,且每次分

层面须保持水平,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捣固。

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因故发生中断时间超过混凝土凝结时间时,混凝土表面

应按施工缝进行处理,将混凝土表面找平并埋设接茬钢筋,在下次浇筑前要清除

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并拉毛,施工缝应位于镶条拉槽位置。

四、原材料的要求

混凝土所用水泥及粗、细骨料、钢筋必须满足《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

规范》TB10210-2001中的有关要求。

五、劳动力组织与施工机械的配置

每个洞门施工人员配置表

现场负责人1人

技术负责人1人

模板工5人

混凝土工5人

测工2人

机械工5人

电工1

每个洞口机械配置表

挖掘机1台

混凝土输送车2辆

混凝土输送泵1

插入式捣固机3

木工电锯1

六、安全要求和环保要求

1)作业前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安全培训。

2)洞口段施工来往车辆较多,在施工区域前后要求设立安全警示标志,以

提醒来往车辆和行人。

3)当施工作业高度超过2m时,施工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绳。

4)混凝土浇筑结束时,冲洗罐车和输送泵的废水不能乱弃,要进行集中处理。

第三篇开挖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

1.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以下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图纸,制定隧道施

工安全措施,提出隧道施工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

合格后持证上岗。

(1)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2)《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

(3)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站前综合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

限责任公司)

(4)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线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隧道地质条件、覆盖层厚度、

开挖断面尺寸、围岩类别、隧道长度、工期要求、钻爆设计、配套机械等。

施工前,应由专业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认人

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

二、技术要求

2.1佛顶竹隧道地质条件复杂,给施工带来很大难度。地质作用较强烈,碳酸

盐岩分布广泛,不良地质发育,地质灾害发生较频繁,类型较多。沿线主要的工

程地质问题有岩溶、顺层、危岩落石、等不良地质。

2.1隧道一览表

名称里程长度(m)备注

不良地质为岩溶及洞门边

佛顶竹隧道DK28+866〜DK30+0391173

坡顺层

2.2要求本隧道按新奥法原理组织施工,并要根据不同围岩级别及周边环境选

择相应工法,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2.3土质地段施工严格按照“严控水、强支护、短进尺、勤量测”的原则组织

施工,应特别注意地表冲沟对隧道的影响,要加强调查和处理。

2.4石质地段破碎带按照“先支护、后开挖、短进尺、弱爆破、快封闭、勤量

测”的原则进行组织施工。

2.5隧道开挖前,首先完成洞口截水沟、洞口土方及边仰坡防护施工。洞口土

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自上而下分层施工,大型自卸汽车运输,并及时做好坡

面防护,开挖一段(台阶)防护一段(台阶)。

2.6洞口明洞采用明挖法施工,开挖至明暗分界线后,先施做护拱混凝土,然

后施做暗洞超前大管棚,随后立即做好明洞衬砌,随后进入暗洞施工,待明洞混

凝土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后及时进行明洞洞顶回填。

2.7IV级围岩偏压段和V级围岩一般地段,采用分部开挖,保留核心土,每循

环进尺控制在0.6〜1.5m以内;IV、V级采用台阶法施工,每循环进尺控制在1〜

3m以内;

2.8土质隧道开挖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出罐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

自卸汽车无轨运输。石质隧道采用钻爆法开挖,出罐采用装载机配合大型或中型

自卸汽车无轨运输。

2.9施工通风采用自然通风、压入式或巷道式通风。

2.10在施工过程中应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工艺。加强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加强围岩监控量测管理。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预留变形量及支护参数,适时

施作二次衬砌,确保隧道安全。开挖方法的改变,要严格按程序申请设计变更。

各级围岩预留变形量见表2.10。

表2.10各级围岩预留变形量(cm)

围岩类别预留变形量

IV3〜5

V6

注:表列数值为参考预留变形量值,施工中应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结合地质

情况,根据量测资料的变形情况确定预留变形量的大小。

2.11施工期间应加强施工地质工作,并实施全隧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将其纳

入正常施工工序管理。施工期间应开展监控量测工作,将监控量测作为关键工序

列入现场组织。具体见《监控量测施工作业指导书》。

2.12弃硝坡脚采用M10浆砌片石挡墙挡护,碓顶设截水天沟,磁场坡面及顶

面均予以绿化。

2.13施工误差

施工误差取5cm。隧道开挖断面除考虑设计断面尺寸外,还应考虑预留变形

量、施工误差对开挖断面的影响。

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1正台阶法

先开挖上半断面,待开挖至•定长度后同时开挖下半断面,上下半断面同时并

进的施工方法。主要应用于正洞IV与V级围岩的施工,IV级围岩宜采用上下台阶

施工,V级宜采用三台阶开挖施工。

施工程序:超前地质预报一测量放线f拱部超前支护f上导坑开挖、支护一

下导坑开挖支护、出硝一仰拱混凝土施工f填充施工f下一循环。

3.1.1正台阶法施工工艺

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1.1。

超前地质预报

测量放线

拱部超前支护

上导坑开挖

\围岩

上部初期支护------►围岩监控量测—I稳定

।性评

下导坑开秒、出磴判、

下部初;期支护------►围岩监控量测十TT

仰「案,

仰拱填充施工吧?

------------------►围岩监控量测一—次

下一工序

图3.1.1正台阶法施工工艺流程

3.1.1.1超前地质预报

具体见第5节“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3.1.1,2测量放线

利用测量仪器测出上、下台阶开挖轮廓线及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位置,

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

31.1.3上台阶开挖、支护、出脩

开挖①部后及时进行上台阶喷、锚、网系统支护,架设钢架并复喷砂至设计

厚度,形成较稳定的承载拱。利用挖掘机将上台阶洞殖翻挖至下台阶后,与下台

阶洞殖•起运至弃硝场。

3.1.1.4下台阶开挖、支护、出磴

在滞后①部3〜6m后开挖②部,并进行下导坑初期支护。上、下台阶洞偷采

用挖掘机翻殖,装硝机装殖,自卸汽车运输至弃磴场卸硝方式。

3.1.1.5仰拱、填充混凝土

及时施作仰拱碎、填充混凝土,及早封闭成环。

3.1.1.6二衬混凝土施工

根据围岩量测结果,适时施作二次衬砌。

3.2全断面开挖法

3.2.1全断面开挖法施工工艺

超前地质预报

围岩

测量放线稳定

性评

全断面开挖、支护、出碓--------►围岩监控量测一判、

修正

一施工

铺底।混凝土施工方

----------►围岩监控量测一案’

v确定

下一工序二次

衬砌

图3.2.1全断面法施工工艺图

3.2.2全断面法施工工序及要求

3.2.2.1超前地质预报

具体见第5条“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3.2.2.2测量放线

利用测量仪器测出全断面开挖轮廓线及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位置,并用

红油漆标识清楚。具体操作见第6条“爆破施工”。

3.2,23全断面开挖、支护、出硝

全断面开挖后及时进行拱墙喷、锚、网系统支护,洞磴采用装硝机装硝,自

卸运硝。

3.2.2,4铺底混凝土施工

及时施作铺底混凝土,及早封闭。

3.2.2.5施做防水层、二衬混凝土

根据围岩量测结果,实施防水层和二次衬砌。

四、综合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超前地质预测预报。

五、爆破施工

石质隧道的爆破作业,应采用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爆破作业应根据工程地

质条件、开挖断面、开挖方法、循环进尺和爆炸材料进行钻爆设计。钻爆设计应

根据爆破效果不断优化爆破参数。

钻爆设计的内容包括炮眼(掏槽眼、辅助眼、周边眼)的布置、深度、斜率

和数目;爆破器材、装药量和装药结构;起爆方法和爆破顺序;钻眼机具和钻眼

要求等。钻爆设计应包括炮眼布置图、周边眼装药结构图、钻爆参数表、主要经

济指标和必要的说明。

爆破参数应通过试验确定。当无试验条件时,可参照表1、表2选用。

表1光面爆破参数

周边眼间距周边眼抵抗线相对距离装药集中度q

岩石类别

E(cm)W(cm)E/W(kg/m)

极硬岩50〜6055〜750.8-0.850.25-0.30

硬岩40〜5050〜600.8〜0.850.15-0.25

软质岩35〜4545〜600.75—0.80.07-0.12

表2预裂爆破参数

周边眼间距至内排崩落眼间距装药集中度q

岩石类别

E(cm)(cm)(kg/m)

极硬岩40〜50400.3-0.4

硬岩40〜50400.2-0.25

软质岩35〜40350.07-0.12

注:1.表中所列参数适用于炮眼深度1.0〜4.0m,炮眼直径40〜50mm,药卷直

径20〜25mm。

2.当断面较小或围岩软弱、破碎或对曲线、折线开挖成形要求较高时,周边

眼间距E应取较小值。

3.周边眼抵抗线W值在一般情况下均应大于周边眼间距E值。软岩在取较小

E值时,W值应适当增大。

4.E/W:软岩取小值,硬岩及断面小时取大值。

5.表中装药集中度q为2号岩石硝镂炸药,选用其它类型炸药时,应修正。

周边眼应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布置,保证开挖断面符合设计要求,硬岩开眼位

置在轮廓线上,软岩可向内偏5〜10cm。底板和仰拱底面采用预留光爆层爆破,

II级围岩段的中心水沟应与隧底光爆层同时爆破成形。辅助眼交错均匀布置在周

边眼和掏槽眼之间,力求爆破出的石块块度适合装硝需要。周边炮眼与辅助炮眼

的眼底应在同一垂直面上,掏槽炮眼加深10〜20cm。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

实际情况调整炮眼深度,使周边眼和辅助眼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小

于60%,并在开挖轮廓线上均匀分布。

炸药可选用岩石硝铁炸药和乳化炸药。

六、劳动力的配置

人员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

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隧道开挖人员配备表(单口每班)

工种或职务人数

架子队队长1

技术负责人1

安全员1

质检员1

测量工3

工班长4

开挖工30

出磴司机5

管路工6

电工2

空压机司机1

挖掘机司机1

装载机司机2

七、设备机具配置

隧道单口施工,设备机具配置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隧道开挖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单口每班)

机械设备名称数量(台)

挖掘机1

装载机2

自卸汽车8

空压机6

手持风钻27

轴流通风机1

开挖作业平台1

八、材料要求

原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未明确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雷管:宜选用非电毫秒雷管。

炸药:宜选用低密度、低爆速、低猛度或高爆力的炸药。常用的炸药有:2号

岩石炸药、乳胶炸药。

施工用水的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标准。

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9.1质量控制

9.1.1隧道开挖施工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⑴超前地质预报;

⑵隧道开挖中线、高程;

⑶隧道开挖断面超欠挖控制;

⑷隧道光面爆破质量控制;

⑸隧道开挖进尺及各分部步长控制;

9.1.2加强对技术及施工人员的培训,提高全体参建人员的安全、质量意识。

9.1.2岩石隧道坚持“弱爆破、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原则,

土质隧道施工严格按照“先探测、管超前、非爆破、严控水、短进尺、强支护、

勤量测、早衬砌”的原则组织施工。

9.1.3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规定的开挖方法进行施工,否则应按照变更程序申请

改变施工方案。

9.1.4在隧道开挖前,对隧道地表中线附近范围进行勘察,对地表冲沟、深井、

滑塌、陷穴、地表附着物等不良地质情况进行统计,并按里程桩号逐一登记、拍

照,尤其是隧道下穿洛湛铁路等大型构筑物地段,施工中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

严格按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隧道安全、顺利通过。

9.1.5每循环进行测量放样,严格控制超欠挖。定期对测量控制点进行检查、

复核,避免由于隧底下沉、上鼓、不均匀变形及人工或机械碰撞等原因对控制点

的损害。

9.1.6边墙、仰拱或底板等的地基承载力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软弱地基处理方

法和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开挖前应进行施工工艺设计。

9.1.7开挖后应按设计要求的量测项目及频率进行围岩量测,及时反馈量测信

息。

9.1.8隧道开挖中,应在每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围岩裂隙结构状况、岩体

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核对设计情况,判断围岩的稳定性。

9.1.9土质隧道在开挖过程中,尽量减少挖掘机对隧道边沿的开挖,应采用人

工风镐对隧道周边进行修整,减少对围岩的扰动,避免侧壁或拱顶掉块现象。拱

脚、墙角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严禁超挖。土质隧道拱墙脚严禁被水浸泡。开挖

完毕后,应尽早对围岩进行支护封闭,减少围岩暴露的时间。

9.2质量检验

9.2.1验收规范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7-2003)。

9.2.2分项验收标准

⑴隧道开挖断面的中线和高程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

的10%平行检验。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仪器测量。监理单位平行检验。

⑵隧道开挖应严格控制欠挖。当围岩完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别突出部分

(每In?不大于0.1m2)侵入衬砌应小于5cm。拱脚和墙脚以上1m内断面严禁欠

挖。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采用自动断面仪等仪器测量周边轮廓断面,绘断面图与

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现场核对开挖断面。

⑶洞身开挖中,应在每一次开挖后及时观察、描述开挖面地层的层理、节理、

裂隙结构状况、岩体的软硬程度、出水量大小等,核对设计地质情况,判断围岩

稳定性。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工程地质观察和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⑷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钻眼前,应根据钻爆设计图准确标出炮眼位置。钻孔

时应按钻爆设计要求严格控制炮眼的间距、深度和角度。掏槽眼的眼口间距和深

度允许偏差为5cm。周边眼的间距允许偏差为5cm,外插角应符合钻爆设计要求,

眼底不应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5c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全部掏槽眼和10个周边眼,监理单位

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见证检查。

检验方法:测量。

⑸光面爆破或预裂爆破的炮眼痕迹保存率,硬岩不应小于80%,中硬岩不应

小于60%,并在开挖轮廓面上均匀分布。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爆破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对照钻爆设计资料,观察、计数检验炮眼痕迹保存率。

⑹隧底开挖轮廓和底部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隧底范围石质坚硬时,岩石个

别突出部分(每lrr?不大于O.ln?)侵入衬砌应小于5cm。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用仪器测量底部高程,用自动断面仪测量周边轮廓断面,

绘断面图与设计断面核对。监理单位见证测量,核对开挖断面。

⑺隧底开挖后应及时核对隧底地质情况,当需要进行加固处理时,应符合设

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每处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进行地质描述,监理单位见证检查。

⑺水沟开挖位置、基底高程应符合设计要求,靠边墙的水沟应与边墙基础同

时开挖,一次成型。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一开挖循环检查一次。

检验方法:观察、仪器测量。

十、安全及环保要求

10.1安全要求

10.1.1制定安全施工应急预案,日常做好应急物资储备。

10.1.2洞口工程施工,宜避开雨季和严寒季节。

10.1.3洞口施工前,应先检查边、仰坡以上山坡稳定情况,清除悬石,处理危

石,施工期间实施不间断监测和防护。

10.1.4土质隧道施工应做好洞顶、洞门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门及洞内排水

沟应进行铺砌,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地层含水量大时,上台阶掌子面附近宜开挖横向水沟,将水引至隧道中部纵

向排水沟排出洞外,以免浸泡拱脚。必要时应配合井点降水等措施将地下水位降

至隧道二次衬砌底部以下,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10.1.5隧道明洞段施工时,边仰坡应分层分段开挖,并按设计及时做好防护。

临时边仰坡应进行适当放坡。

10.1,6明洞段因地基加固等施工的振动可能造成边坡失稳时,应预先在边坡上

设置观测桩进行监测,并派专人检查边坡的稳定情况。发现边坡有开裂、变形现

象时,应立即对边坡体进行加固处理,确保安全后方可继续进行施工。

10.1.7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离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安全

地点。安全地点至爆破工作面的距离,在独头坑道内不应小于200m,当采用全断

面开挖时,应根据爆破方法与装药量计算确定安全距离。

当相对开挖工作面相距40m时,两端施工应加强联系,统一指挥。当两开挖

工作面相距10〜15m时,应从一端开挖贯通。

设置放炮前的安全检查员,及时检查现场的安全情况,以确定是否可以起爆,

爆破后经专职安全员检查,排除瞎炮等安全隐患后,其他人员方可进入施工现场。

10.1.8暗洞分部开挖时,在满足设计规范及安全质量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

用适合机械化作业的施工工艺,分部尺寸划分合理,各分部尽量平行作业,从而

达到快速施工的目的。

10.1.9隧道施工要严格落实各环节施工工艺及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做到钻孔、

爆破、出硝、支护各工序有序进行;电线、通风管、高压风、水管、混凝土输送

管等应整齐设置在隧道两侧;隧道内临时路面保持平整、不积水。拱部及侧墙渗

漏水应及时排、堵。

10.1.10以预防为主,安全组织措施得力。安全组织落实,有专职安全员,并

佩戴安全员袖标,明确自己的职责。

10.1.11安全工作有措施,对事故隐患有记录。

10.1.12隧道爆破必须每次进行检查,严防哑炮,并清理危石,确保洞内安全,

爆破后至少20分钟方能进洞。

10.1.13隧道开挖必须按规定进行支护、衬砌等,用脚手架要安全可靠,洞内

必须有专职安全员巡视,负责安全。

10.1,14进入洞内必须戴安全帽。

10.1.15隧道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作业环境应符合下列职业健康及安全标准:

①空气中氧气含量,按体积计不得小于20%;

②粉尘允许浓度,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上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粉尘不得大

于2mg,每立方空气中含有10%以下的游离二氧化硅的矿物性粉尘不得大于4mg;

③有害气体最高允许浓度;

一氧化碳的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在特殊情况下,施工人员必须进入工

作面时,浓度可为100mg/m3,但工作时间不得大于30min;

二氧化碳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

氮氧化物(换算成NO2)为5mg/m3以下;

隧道内气温不得高于28℃;

隧道内噪声不得大于90Dbo

④施工独头掘进长度超过150m时,应采取机械通风,确保洞内每人供应

3m3/min的新鲜空气。

⑤便道及施工现场要注意撒水防尘,减少对周围环境的破坏。

⑥隧道施工作业地段必须保证足够的照明。不安全因素较大的地段应加大照

度。在主要交通道路、洞内抽水机站应设置安全照明,漏电地段照明应采用防水

灯头和灯罩。

10.2环水保要求

10.2.1临时生产、生活设施的修建、拆除时产生的固体废弃物,按照环保部

门的要求弃于指定地点处理。

10.2.2生产、生活污水经沉淀池沉淀经检验达标后排放。

1023设固定的垃圾桶、垃圾坑盛放垃圾,定期清理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

1024弃硝时要由专人指挥、堆放整齐、边坡平整,弃脩场需设置挡墙。施工

过程中杜绝随意倾倒弃碓和弃土。施工完毕后,对弃罐场及时平整,并做好绿化、

防护,避免水土流失。弃硝场必须先挡后弃,工程结束后对弃硝场进行平整,地

面做必要的防护,将存放的熟土回填弃罐场顶部,植草复垦。对隧道工程开挖的

弃碓,除能利用的外均在弃硝场内堆放,不得随意向河流和设计范围以外的场地

堆弃。

1025现场道路采用泥结碎石路面,尽量避免土质路面行车,有条件的可利用

永久性道路,并指定专人定期洒水清扫,防止道路扬尘。

1026运输车辆不得超载,装载砂石料或土石方等,最高点不得超过槽帮上缘

50cm,两侧低于槽帮上缘10〜20cm。为控制车轮产生扬尘,现场车辆出入口处,

应设置车辆冲洗设备,易飞扬材料运输采用淋水和篷布覆盖等措施控制扬尘。车

辆行驶避免猛拐、急刹车,防止抛洒,自卸车卸料后注意关好车门。

1027应以隧道为单位,分别进行污水处理,根据隧道的长短不同、地质不同、

地面高程不同等分别制定有关措施(如:是一级还是二级,或是多级沉降),以

保证达标排放。

第四篇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

1.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以下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图纸,制定隧道施

工安全措施,隧道施工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

后持证上岗。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⑵《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

⑶《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

(4)《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法技术规范》(TB10108)

⑸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铁路站前综合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⑹新建久永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隧道地质条件、覆盖层厚度、

开挖断面尺寸、围岩类别、隧道长度、工期要求、超前小导管施做范围、超前小

导管长度、直径、环向间距、纵向搭接长度等。

施工前,应由专业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认人

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

二、技术要求

超前小导管配合型钢钢架使用,应用于隧道IV、V级围岩拱部超前注浆预支

护,其纵向搭接长度不小于1m。

超前小导管设计参数:

①超前导管规格:“42mm,厚3.5mm的热轧无缝钢管;

②小导管环向间距40cm;

③倾角:小外插角1°〜3°,大外插角45°,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④注浆材料:水泥砂浆,水泥砂浆水灰比:0.8〜1.0(重量比);其浆液配合

比应根据现场试验调整。

⑤设置范围:拱部120。范围;

⑥注浆压力:0.5〜l.OMPa,对于涌水量较大的松散破碎带,可采用具有针对

性的注浆材料。注浆压力应根据现场试验调整。

三、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一测量放线一钻孔清孔一小导管安装一注浆一下一循环。

3.2工艺流程

3.2.1施工工艺流程见图3.2.1。

V施工准备>

测量定位

小钻孔作业<■

管清孔

备格

钻孔验收一J

[合格

■►下管、封堵孔原材料进场检验

喷射位封堵工作面浆液配比设计

连接、调试注浆管注浆试验

注浆作业<--浆液制备<—调整注浆参数

V

注浆效果分析一

]满足要求

管尾与钢架焊接

结束

图3.2.1超前小导管施工工艺流程图

四、施工要求

4.1施工准备

4.1.1根据小导管设计技术参数,备齐小导管及注浆所需材料和机具。

4.1.2喷射混凝土封闭掌子面。

4.2施工工艺

4.2.1测量放线

在拱部小导管设计范围测量出小导管钻孔位置,并用红油漆标识清楚。小导

管位置、数量、间距、纵向搭接长度应设计图纸一致。

4.2.2制作钢花管

小导管前端做成尖锥形,尾部焊接e8mm钢筋加劲箍,管壁上每隔10〜20cm

梅花型钻眼,眼孔直径为6〜8mm,尾部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不钻孔的止浆段。

小导管构造见图4.2,2o

图4.2.2注浆小导管结构图

>3015-20cm

L.一

节[4JQV\O一。一。

<p8nlmM劲箍热轨无缝钢管

4.2.3小导管安装

⑴用凿岩机或煤电钻钻孔,孔径较设计导管管径大20mm以上。

⑵成孔后,将小导管按设计要求插入孔中,或用凿岩机直接将小导管从型钢

钢架上部、中部打入,外露20cm支撑于开挖面后方的钢架上,与钢架共同组成预

支护体系。

4.2.4注浆

采用KBY-50/70注浆泵压注水泥砂浆。注浆前先喷射混凝土5〜10cm厚封闭

掌子面,形成止浆盘。

注浆前先冲洗管内沉积物,由下至上顺序进行。单孔注浆压力达到设计要求

值,持续注浆lOmin且进浆速度为开始进浆速度的1/4或进浆量达到设计进浆量

的80%及以上时注浆方可结束。

注浆施工中认真填写注浆记录,随时分析和改进作业,并注意观察施工支护

工作面的状态。注浆参数应根据注浆试验结果及现场情况调整。

注浆参数可参照以下数据进行选择:

注浆压力:-一般为0.5〜l.OMpa

浆液初凝时间:1〜2min

水泥:P.O3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砂:中细砂

4.2.5注浆异常现象处理

⑴窜浆时及时堵塞串浆孔。

⑵泵压突然升高时,可能发生堵管,应停机检查。

⑶进浆量很大,压力长时间不升高,应重新调整砂浓度及配合比,缩短胶凝

时间。

五、劳动力组织

5.1劳动力组织方式:采用架子队组织模式。

5.2施工人员应结合施工方案、机械、人员组合、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超前小导管施工人员配备表(单口每班)

工种或职务人数

专职安全员1

质检员1

测量工2

工班长1

小导管加工2

小导管钻孔、清孔、安装6

小导管注浆4

电工1

空压机司机1

装载机司机1

电焊工1

六、设备机具配置

隧道单口施工,设备机具配置应结合隧道开挖方法、工期要求进行合理配置,

配套的生产能力应为均衡施工能力的1.2〜1.5倍。

超前小导管施工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单口每班)

机械设备名称数量

装载机1台

空压机1台

电煤钻或风钻10台

切割机2台

电焊机3台

注浆泵(制浆机)1套

钢筋弯曲机1台

七、材料要求

超前小导管所使用的原材料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验标要求。

超前小导管所使用的原材料品种、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7.1水泥

喷射混凝土应优先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

32.5MPa0

7.2细骨料

细骨料应采用坚硬、耐久的中砂或粗砂,细度模数应大于2.5,含水率宜控制

在5%〜7%。砂中小于0.075mm的颗粒不应大于20%。含泥量不应大于3%,泥块

含量不应大于I%-

7.3外加剂

应对混凝土的强度及围岩的粘结力基本无影响;对混凝土和钢材无腐蚀作用;

对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影响不大(除速凝剂和缓凝剂外);吸湿性差,易于保存;

不污染环境,对人体无害。

7.4水

水质应符合工程用水的有关标准,水中不应含有影响水泥正常凝结与硬化的

有害杂质。一般应采用饮用水。

八、质量要求及检验

8*1质量要求

8.1.1质量验收规范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

8.1.2导管应在开挖轮廓线上按设计位置及角度打入。

8.1.3钢管实际打入长度不得短于平均每根实际打入长度30cm,否则,开挖

1.0m后要补管、注浆。

9.1.4检查钻孔、打管质量时,应画出草图,对孔位编号、逐孔、逐根检查并

认真填写记录。

8.1.5渗入性注浆单孔注浆量不得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80%,劈裂、压密注

浆单孔浆量不得少于平均每孔注浆量的60%,超过偏差必须补管、注浆。

8.1.6注浆过程中,要逐管填写记录,标明注浆压力、注浆量、发生情况及时

处理过程。

8.1.7固结效果检查宜在搭接范围内进行,主要检查注浆量偏少和有怀疑的钢

管,要认真填写检查记录。渗入性注浆通过钻孔检查厚度,小于30cm时,应补管、

注浆;劈裂、压密注浆采用小撬棍或小锤轻轻敲打钢管附近,判断固结情况,并

配合风钻钻速测试,检查注浆范围,固结不良或厚度不够时,要补管注浆。

8.1.8开挖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注浆效果,分析量测数据,发现问题后必须停

工处理。

8.1.9注浆前应严格检查机具、管路及接头处的牢靠程度,以防压力爆破伤人

8.1.10导管采用钢管应顺直,其不钻入围岩的尾部可不钻孔。

8.1.11导管前端加工成锥形。

8.1.12导管安装前应将工作面封闭严密、牢固、清理干净,并测放出钻设位置

后方可施工。

8.1.13导管采用钻孔施工,其孔眼深度应大于导管长度,其顶入长度不小于导

管长度的90%。

8.1.14导管沿拱的环向外插角不小于5°不大于10°。

8.1.15导管打入后要用吹管或掏勺将管内砂石吹(掏)出,以免堵塞。

8.1.16超前小导管从格栅腹部空间穿过,插入已钻好的孔中,尾部与钢架焊接

为一体。

8.1.17注浆顺序由拱脚向拱顶逐管注浆。注浆压力达到0.4〜0.6Mpa。

8.1.18注浆结束后,应对注浆泵及管路进行清洗,以保证下次注浆顺利进行。

8.2质量检验

8.2.1超前小导管所用的钢管进场检验必须符合验标的规定。

822超前小导管所用钢管的品种和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尺量。

8.2.3超前小导管与支撑结构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8.2.4超前小导管的纵向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全部检查。

检验方法:尺量。

8.2.5注浆浆液配合比的检验应符合本标准6.6.4条的规定。

8.2.6超前小导管注浆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浆液必须充满钢管及其周围的空

隙。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全部检查。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查数量的20%检查。

检验方法:施工单位查施工记录的注浆量和注浆压力,观察。监理单位见证

检查。

8.2.7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2.7的规定:

表8.2.7超前小导管施工允许偏差

序号项目允许偏差

1方向角2

2孔口距±50mm

3孑L深+50mm;0

检验数量:施工单位每环抽查3根

检验方法:仪器测量、尺量

九、安全及环水保要求

9.1安全要求

9.1.1开工前,进行全员安全教育,现场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

Ul-f

冈。

9.1.2施工期间,尤其在注浆时,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当发现支护

变形或损坏时,应立即停止注浆,采取加固措施。

9.1.3注浆结束4小时后,方可进行掌子面的开挖。

9.1.4相邻两排小导管搭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1.5m。

9.1.5钢管要与拱架焊接牢固,注浆后注浆孔要堵塞密实。

9.1.6注浆人员及所有进入施工工地的人员,必须按规定佩带防护用品,穿戴

防护用具(如胶玻手套、口罩、眼镜、防护罩等)。

9.1.7所有工作人员必须遵章守纪,听从统一指挥。

9.1.8要有良好的照明条件,作业平台搭设牢固并设置围栏。

9.2环水保要求

9.2.1不得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生活垃圾,或者在江河、湖泊、运河、

涵渠、水库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存贮固体废弃物。

9.2.2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临时食堂及机械车辆设备冲洗所产生的污水经

隔油池处理排放。定期清掏隔油池内油和杂物。

923砂石料冲洗、砖石砌体及混凝土烤工养护、拌合站及混凝土运输设施冲

洗、水磨石、电石、冷却、基础及基坑积水、地基降水、钻爆喷淋等产生的污水,

须经沉淀池沉淀后,将沉淀水用于洒水降尘或进一步处理后回收利用,或者排放。

924工地临时厕所,设化粪池并采取防漏措施。大城市施工现场的临时厕所

采取水冲式,蹲坑上加盖,并有防蝇、灭蛆措施。

9.2.5及时清理、清扫施工现场,尤其是洒落的扬尘。保持场地清洁,避免不

洁物质与大气降水接触,污染水体。

第五篇湿喷混凝土施工作业指导书

一、作业准备

1.1内业技术准备

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以下规范、技术标准、施工图纸,制定隧道施

工安全措施,提出隧道施工应急预案。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

合格后持证上岗。

⑴《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

⑵《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287-2004号)

⑶新建铁路久长至永温铁路站前综合工程施工技术交底(中铁二院工程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⑷新建久永铁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外业技术准备

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隧道地质条件、覆盖层厚度、

开挖断面尺寸、围岩类别、隧道长度、工期要求、湿喷工艺要求、喷射混凝土强

度、厚度、配合比、配套机械等。

施工前,应由专业工程师向现场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认人

员、设备、材料、机具、作业环境满足正常作业的要求。

二、技术要求

2.1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设计厚度7〜22cm,IV、V级围岩拱墙设置;喷

射磴设计强度等级为C25,24h强度等级不应低于lOMpa。喷射混凝土配合比的设

计应满足:强度符合设计要求、不发生管路堵塞、能向上喷射至设计厚度的要求。

III级拱墙围岩喷射混凝土厚度为7cm,Wa级拱墙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0cm,

Wb级拱墙喷射混凝土厚度为19cm,V(b、c)级拱墙与仰拱喷射混凝土厚度均

为22cm。

2.2隧道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采用湿喷工艺。

2.3喷射混凝土在洞外拌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至洞内,采用

湿喷机喷射作业。

2.4在隧道开挖完成后,先按设计及验标要求喷射混凝土封闭岩面,然后打设

锚杆、架立钢架、挂钢筋网,最后对初喷岩面进行清理后复喷至设计厚度。

三、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

4.1施工程序

施工程序:

施工准备一施喷面的清理一喷射混合料拌合一喷射混合料运输一初喷混凝土

一施作锚杆、安装钢筋网、钢架一复喷混凝土一清理机具。

3.2工艺流程

喷混凝土配检查开挖断面尺寸,清

施工机具就位.

合比选定除浮砧,清理受喷面

加入合成纤维或钢纤

喷射混合料拌合

喷射混合料运输

加入速凝剂初喷混凝土

施作锚杆、钢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