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有理数》_第1页
第二章《有理数》_第2页
第二章《有理数》_第3页
第二章《有理数》_第4页
第二章《有理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有理数》

§2.1正数和负数

▲教学目标

1.了解负数产生的必要性;

2.初步理解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3.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4.通过实际问题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什么样的数是正数、负数.

难点:。和负数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有理数除了小学里学过的数外,还包括与这些数所表示的相反意义的数,

即负数.不少人认为在生活、生产中有了小学里那些数就够了,为什么还要花费那么多的时

间去学习有理数,特别是那些令人讨厌的负数呢?其实这样想法是错误的.随着数学的发展

和生活、生产的需求,数也随之不断扩充.当要表示个数时,我们只须用小学里学过的那些

自然数0、1、2、…就可以了,比如问你家多少人,你当然只须用简单的自然数就能回答了;

但当问你:将5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小孩,此时如果你对数的认识依然停留在自然数水平上,

那么这个问题你就解决不了,因为这里要用到分数』;我们都知道,水刚结成冰时的温度刚

3

好是0℃,这里的0就是有理数中的零,但我们又知道,每年冬天,我国东北的气温都比南

方的气温低,而且低很多,当冷空气南下时,南方也会出现水结冰的天气,此时南方的温度

是0℃,你说北方,特别是东北的温度显然比0℃低,如何表示这个温度呢?这时要用到一

个比0小的数,那么,比0小的数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数呢?它就是我今天要学习的负数(板

书课题一一负数).

二、探究新知

1.分别指出下列所述的两个量是不是相反意义的量?

①汽车向东走3千米和向西走2千米;

②温度是零上10℃和零下5℃;

③小明向南走30米和向西走50米;

⑥收入500元和支出328元;

回买进30辆自行车和支出6000元;

2.上述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如何用数来表示它们?

学生思考、讨论片刻后,教师总结: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相反意义的量,为了区分

这一对对意义相反的两个量,我们在它们前面分别放上“+”号和“-”号来表示,其中“+”

读作“正”,表示正号,读作“负”,表示负号.例如,向东走3千米记作+3,向西走2

千米就记作-2;零上10℃记作+10,则零下5℃记作-5;

3.正数、负数和零:

正数:象1,2,3,3.1,2.3,5.26,—1,3—?,63己等这些小学里学过的0除外的数

257

2

就叫做正数;正数前面可以根据需要随心所欲地放上正号“+”,如1可以写成+1,3—可以

5

写成+32;

5

负数:象-23,-2,-2.3,-6巳3等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7

友情提示:负数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带有负号“-",二是负号“-”的后面是一个正数.

3.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而是一个介于正数和负数之间的中性数.零在相反

意义的量中不扮演任何正反角色,它是个袖手旁观者.如在向东走和向西走中,零既不表示

向东走,也不表示向西走,它就是原地不动;在亏本与盈利中,零绝不同情你亏本,也不欣

喜你是盈利,它就象庙里和尚的光头“四大皆空”.

【误点警示】判断一个数的正负性除了看符号外,还应注意符号后面的数是不是正数?

象-0虽然带负号但后面的数是0,而0不是正数,所以-0不是负数;同样,+0不是

正数.

三、巩固练习

1.分别用正数和负数表示下列相反意义的量:

(1)亏本60元和盈利30元;(2)水位上升6米和下降5米;

(3)鞋店里昨天购进了20双皮鞋,今天卖出了18双.

2.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

5

+8,-32,0,-3.14,一,~0.3,99,-0.

7

四、归纳总结

1.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1)整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

a.正整数:像1,2,3,…这些小学里学过的、用来数物的个数的数叫做正整数;

b.负整数:像-1,-2,-3,……这些在正整数前面放上负号“-”的数叫做负整数;

c.自然数:0,1,2,3,……,即零和正整数统称自然数;

(2)分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C1Q

a.正分数:像巳,一,3—,2.31,0.6,……这样的正数叫做正分数,正分数显然

7213

是由两个不能整除的正整数的商;

C1Q

b.负分数:像-士,—,-3—,-2.31,-0.6,……这样的负数叫做负分数,负分数

7213

就是在正分数的前面放上负号“-”所得的数;

2、有理数的分类:根据有理数的特征,一般有如下两种分类标准:

(1)按整除性划分,有理数可划分为整数和分数两大家族,其中整数家族除了正整数

和负整数两大超级民族外,还有零这个少数民族;分数家族中只有正分数和负分数两大超级

民族.具体参见如下表(一):

(2)按正负性划分,有理数可划分为正有理数、零和负有理数三种民族,其中正有理

数和负有理数是两个超级大族,正有理数又划分为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有理数划分负整数和

负分数,而零仍然是个少数民族,其族中成员只有孤零零的0.具体参见下表(二):

'正整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

整数<零正分数

有理数<负整数;有理数<零

'正分数'负整数

分数<负有理数,

负分数、负分数

表(一)表(二)

3.数集: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根据数集中的数的特

征,通常对该数集进行命名.常见的有理数数集有:有理数集(即由所有的有理数组成的数

集),整数集(即由所有的整数组成的数集),正数集(即由所有的正数组成的数集),负数

集(即由所有的负数组成的数集),自然数集(即由零和正整数组成的数集)等等.

友情提示:有理数的分类有利于更全面、更清晰认识和掌握有理数的特点,对于各种有

理数要注意仔细区分,特别注意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作为数的正负性,它独霸一方;

2

注意一个数,它可能同时属于几种类型,比如零是整数,又是自然数,再比如--,它既是

3

分数,又是负数.

五、牛刀小试

1.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数集的圈里:

223

20,-38,0,+5,-一,-3.4,96%,3.1415926,

75

2.在有理数909,-33,0,3-,-5.37,95%,-6.4%中,设整数的个数为a,分数的

8

个数为b,正数的个数为c,负数的个数为d,正分数的个数为e,负分数的个数为f,既不

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的个数为g,有理数的个数为h,则a+b+c+d+e+f+g+h的值等于()

A.25;B.24;C.23;D.22.

3.2005年10月9日,国家测绘局局长陈邦柱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正式宣布,

世界第一峰一一珠穆琅玛峰岩石面海拔高度为8844.43米,测量精度为±0.21米.如果

这里+0.21表示珠穆琅玛峰岩石面海拔实际高度比8844.43米高0.21米,那么-0.21米表

示•

§2.2数轴一5。

▲教学目标-40

1.知道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30

2.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的位置表示出来,并能说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2。

的数;一10

3.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初步形成数形结合思想.-3

▲重点与难点一10

重点:数轴的概念.一"

难点:单位长度的理解.~M

▲教学过程-40

一、情景导入-50

师生互动:大家请看,我手里拿着的这件东西(如图1)是什么?对,II60

是温度计没错,在它的上面标有正数、负数和0.如果我把它横着放,那它.

图1

就变成了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数轴.数轴不是数,而是一条特殊的直线,大家请看如图2就

是从温度计中抽象出来的一条特殊的直线,叫做数轴.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有没有发现图2

中的直线比普通的直线多了“三件宝贝”?没有发现是吧?那老师告诉你们:一个点0,叫

做数轴原点,一个箭头,它的方向叫做数轴正方向,还有相邻两个整数之间的距离,叫做数

轴的单位长度.数轴的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件“宝贝”称为数轴的“三要素”,大

家对数轴的“三要素”有何见解或疑惑,可以进行讨论和提问.

二、探究新知

丽丽:老师,您有没有说错啊?只听过有长度单位这种说法,哪有单位长度呢?

老师:我说的没错,是单位长度,而不是长度单位.

丽丽:把长度单位说成单位长度不是一样吗?

老师:不一样!长度单位是国际上统一规定的、用来度量物体长度的单位,常用的有:

mm,cm,m,km,还有目前最尖_?_2_]0123

端科学的纳米等,同一物体,----入——>

不论用哪一国的度量工具去度,

量,结果长度都是一样;而单图2

位长度是指在某一环境下规定

某一长度的长为一个单位长.比如:你可以取1cm表示一个单位长度,也可以取3nun表示一

个单位长度,总之,取任何一个长度为单位长度都可以.

丽丽:原来如此.那在数轴上取单位长度时应注意什么呢?

老师:首先注意每个单位长度要统一,比如说从T到0的长是一个单位长度,从1到2

也是一个单位长度,它们的长应该相等;其次注意单位长度要适当,比如我们一般情况下画

的数轴的长约为5cm至6cm,要表示的数在-6〜+6之间,那单位长度可以取0.5cm为一个

单位长较合适;如果表示的数在-60〜+60之间,那么单位长度应取0.5mm为一个单位长度

才合适.

芳芳:数轴有什么作用呢?

老师:数轴作用可大了.它目前的主要作用是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有理数.

芳芳:有理数有无数多个,小小的数轴能装得下吗?

老师:你别看数轴的身材纤细苗条,弱不禁风,可它虚怀若谷,犹如大海一样能容纳百

川,不仅无数多的有理数都能装得下,还可以装下其它不是有理数的数,只要是客观现实中

存在的数都能、也只能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栖身之点,换句话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表示唯

一的一个数,反过来,一个数可以在数轴上找到唯一的一个对应点.

丽丽:数如一盘散沙,让它们回到数轴岂不天下大乱?

老师:不!尽管我们平时见到的数三五成群,没大没小,混乱不堪,可它们一回到数轴

后都十分遵守纪律,0在原点当指挥,正数们个个乖乖地站到原点的右边,而且从小到大依

次排列开来;负数们也不例外,它们都自觉地排到原点的左边,而且从大到小依次地排列出

去.因此,我们不需要知道两个数是多少,只从它们排列的位置就可以判定它们的大小.这

就是数轴上右边的点表示的数为什么总比左边的大的道理.

丽丽:怎样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呢?

老师:给你举个例子吧.如上图中的点0表示的数是0;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

的数是2.5;点C表示的数是-2.5……

丽丽:慢一一,您说点B表示数2.5我没意见,可点C表示数是-2.5,怎么不是表示-3.5

呢?

老师:问得好!在数轴上看一个点所表示的数,看的方向要从原点出发去看,点B在2

的后面,所以点B表示2.5;点C在-2的后面,所以点C表示的数是-2.5,而不是-3.5.

丽丽:原来如此!

芳芳:如果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某个数,那该怎么办呢?

老师:和读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一样,特别注意负分数所表示的点的位置就可以了!

三、牛刀小试

1.画一条数轴,并在数轴上分别用点A、B、0、C、D、E表示下列各数.

1

3,-2,0,-3.5,1.4,3—.

3ABCOD、

2.在图3数轴中指出点0、A、.5-4-3-2-101~34

B、C、D所表示的数...................

3.P23练习.图3

四、观察思考

根据正、负数和0的实际意义,你对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大小规律有何发现?

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1:数轴上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根据这条法则,要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可以先用数轴上点来表示这两个数,然后根

据它们的位置关系进行比较;比如比较-3和-2的大小,我们不难想象数轴上表示-3的点位

于表示-2的点的左边,因此,-302,也可以记作-2〉-3;

2.比较有理数大小的法则2: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此法则告诉我们:如果比较的两个数的符号不同,则无须画数轴就可以直接比较它们的

大小.如0.0001和0,由于0.0001是正数,0是零,所以0.0001>0,或这说0<0.0001;

再比如0和-0.007,由于0是零,-0.007是负数,所以0>-0.007,或者说-0.007<0;

又比如-335和37上,由于-5是负数,37乙是正数,所以-35±<372,或者说37乙>-35±.

79797997

78

其次,对于两个正数,其大小的比较与小学里学过的法则一样,如3>2,等.

89

归纳整理: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法则2实际上是法则1的细化,法则1是万能的,也就是

说任何两个有理数的大小都可以通过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进行确定,但法则2需要对有理数

进行分类,而且还无法解决两个负数的大小比较问题.因此,应重视法则1的运用.

五、巩固练习

1.将有理数2,-3—2,0,1士5按从小大的顺序排列,并用号连接起来.

§2.3相反数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相反数的概念;

2.能结合数轴理解相反数的内涵;

3.能根据相反数的意义化简双重符号.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难点:相反数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在数轴上分别画出下列各组中的两个数所表示的点.

22

①+6和-6;②-3和3;。2.5和-2.5;④-4一和+4—.

二、探究新知

1.观察上述各组的两个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有何关系?(结论:在原点两侧,且到

原点的距离相等)

2.各组中的两个数有何特征?(结论:只有符号不同)

3.思考: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8的点有几个?这些点表示的数是什么?

4.归纳:如果a是一个正数,那么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a的点所表示的数是什么?

5.定义:象上述这样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把其中一个叫做另一个

相反数.如2和-2是互为相反数,2是-2的相反数(或2的相反数是-2),-2是2的相反数

(或-2的相反数是2).

6.你能说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吗?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有何关系?

7.相反数的补充规定:0的相反数是0.

三、应用新知

例1分别写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11

5,-9,0,3.25,———,x,-m.

13

解:5的相反数是-5;....;x的相反数是-x;-m的相反数m.

注意解答的格式,谨防出现5=-5的错误.

概括:一个数a的相反数就是在这个数的前面添上一个负号“-”,或者说在一个数的前

面添上负号“-”,所得的新数就是原来这个数的相反数.如7的相反数是-7;-5的相反数是

-(-5)(注意这里的-5要添号).

例2化简下列各数的符号:

(1)-(-6);(2)-(+2);+(+10);(4)+(-4.3).

解:(1)-(-6)表示-6的相反数,而-6的相反数是6,所以-(-6)=6.

归纳:双重符号的数可以化简,其规则是: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四、巩固练习

课本P28练习1,2,3.

五、课堂小结

1.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还记得倒数吗?相反数与倒数有何区别与联系?

§2.4绝对值

▲教学目标

1.利用数轴理解绝对值的概念;

2.理解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3.通过图形,探索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难点:绝对值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如图,数轴上有黑白两只蚂蚁,它们分别在表示数3和-3的点A、B两处,你知道这两

只蚂蚁到原点0的距禺是多少.3-2-1o123

吗?BC~~~^~O_D~~~丁~

图中点C表示的数是什么?C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

定义: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用符号1|记作|a|,读做

a的绝对值.

如-3的绝对值记作|-3|,3的绝对值记作13],+2.5的绝对值记作|+2.5|,0的绝对值

记作|0|.

二、探索新知

1.求下列各数的绝对值:

11

一5,5,+3.8,-3.8,0,-2—,2—.

33

解:-5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

5在数轴上表示的点到原点的距离是5,所以5的绝对值是5;

注意解答格式,谨防出现-5=5的错误.

2.计算:|-7|和|+7|,⑼和|-9|.

解:f=7,+7|=7,……

归纳总结:(1)互为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绝对值等于一个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

反数;(2)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零的绝对值是零;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3)任何一个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正数和零),即|a|、0;(4)求一个数的绝对值

有两种表达方式,一是文字形式,二是符形式,要注意解答的格式;

三、巩固练习

P31练习:1,2,3.

四、课堂小结

1.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你知道卜a|等于什么吗?

§2.5有理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说理形式.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利用绝对值的大小关系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难点:两个负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

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有理数,如ac0b

何比较它们的大小?如图,a、b、c、....................................

d的大小关系如何?

2.分别比较0.03和0,0和TOO,

3和-9的大小;

二、探索新知

1.在数轴上画出表示-2和-5的点,分别判断|-2|和|-5|、-2和-5的大小.

2.思考讨论:两个负数的大小和它们绝对值的大小有何关系?

3.归纳总结: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例如:比较-323和-3—2的大小.

43

解:0*1-33-|=3-,|-23-=32-,所以133±|>卜234,

443343

32

所以-3—<-3—(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43

三、课堂练习

P34练习1,2,3,4.

四、例题解析

例比较下列各数的大小,并用连接起来.

-(-2),-(+3),-|-5|,-|+6|,0,-4|.

解:先将各数化简,得2,-3,-5,-6,0,4,

显然,三个负数都小于0,而0小于2,2小于4,所以只须比较-3,-5,-6的大小.

因为所以-3<-5<-6,

所以T+6|<-|-5|<-(+3)<0<-(-2)<|-41.

五、课堂小结

不用数轴,如何比较有理数的大小?你能确定+a>-a吗?

§2.6有理数的加法(1)

▲教学目标

1.掌握有理数加法法则,并能正确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加法运算;

2.通过法则的探索,让学生初步了解分类讨论、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

3.在计算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细致认真的学习态度.

▲重点与难点

重点:有理数加法的计算.

难点: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住在一条繁华的步行街道上,她从自家的店铺里出来后,先是

沿西走,经过了4家店铺到姑姑家;然后从姑姑家出来往东走,经过了6家店铺到小姨的家;

从小姨家出来后往西走,经过了8家店铺到舅舅的家;从舅舅家出来后碰到了幼儿园的小朋

友乐乐,于是随乐乐往西走,经过了5家店铺到了乐乐的家;告别乐乐,她往东走,经过2

家店铺到了一家繁华的商场买了一只小玩具熊,这才想起该回家了,她往西慢慢地走着,边

走边找自己家的店铺,同时也没忘边走边数自己经过的店铺的家数,刚数满10,由于接下

去不知道是什么数而没办法再数下去了,又还没认出哪一家店铺是她家的?于是着急起来就

哭了.

小女孩的哭声引来了不少热心帮她的人,有人建议说:带着小女孩逆着小女孩走出来的

方向带着她走回去,但这种办法却遭到了众人的反对,因为这种办法虽然可行,却要来来回

回走许多“冤枉路”.一个七年级的学生说:要想知道小女孩的家在哪?只须利用有理数的

加法,记向东走为正,向西走为负,然后计算每次行走的路程相加,如果和等于0,说明欢

欢现在的位置就是她的家;如果和为正数,说明欢欢现在的位置在她家的东边,要找到她的

家应向西走;如果和为负数,说明欢欢现在的位置在她家的西边,应向东走才能找到她的家.

有人根据这个学生的建议,写出了小女孩几次走的路程分别是:-4,+6,-8,-5,+2,

-10,把它们相加,算式是(-4)+(+6)+(-8)+(-5)+(+2)+(-10)

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有理数的加法.

二、探索法则

1.一只蚂蚁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它先是向东爬行3个单位,休息片刻后又继续向东

爬行5个单位,结果蚂蚁向东爬行了多少个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这个结果?

(+3)+(+5)=+8;

2.一只蚂蚁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它先是西东爬行3个单位,休息片刻后又继续向西

爬行5个单位,结果蚂蚁向西爬行了多少个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这个结果?

(-3)+(-5)=-8;

3.一只蚂蚁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它先是向东爬行3个单位,休息片刻后改为向西爬

行5个单位,结果蚂蚁是向东爬行还是向西爬行?爬行了多少个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这个

结果?

(+3)+(-5)=-2;

4.一只蚂蚁从数轴上的原点出发,它先是向西爬行3个单位,休息片刻后改为向东爬

行5个单位,结果蚂蚁是向东爬行还是向西爬行?爬行了多少个单位?如何用算式表示这个

结果?

(-3)+(+5)=+2.

思考讨论:观察上述四个加法算式,它们的和与加数的符号、绝对值有何关系?

归纳总结:①同号两数相加,符号取原来加数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两数相加,符号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再次通过蚂蚁爬行的特例,得出法则的补充内容:

份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即互为相反数的和等于0;

G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巩固新知

1?

计算:(-8)+(-17);(+-)+(--);(+27)+(+39);(-62)+(+53).

23

四、课堂练习

P37-38练习:1,2,3,4.

五、课堂小结

1.有理数加法不分加数的符号能计算吗?

2.有理数加法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6有理数的加法(2)

▲教学目标

1.能用加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加法运算;

2.通过运算律在有理数加法运算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计算能力.

▲重点与难点

重点:多个有理数加法中运算律的运用.

难点: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回顾

1.叙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在小学里学过哪些加法运算律?

二、探索新知

1.计算(-3)+(-5)与(-5)+(-3)结果一样吗?(-3)+(+5)和(+5)+(-3)

呢?

概括:交法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2.计算[(-16)+(+61)]+(-61)的结果与(T6)+[(+61)+(-61)I结果一样吗?

过程一样吗?(结果一样,过程不一样,后者计算简便).

概括: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这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

三、新知运用

例1计算:

(1)(+26)+(-18)+5+(-16);

(2)(-1-)+1-+(+7-)+(-2-)+(-8-).

32432

分析:(1)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按正负数分为两组分别计算,再相加;即

原式=[(+26)+5]+[(-18)+(-16)]

=31+(-34)=-3.

(2)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按同分母分为三组分别计算,再相加.

分析后先给学生练习,然后介绍解法过程.

例210筐苹果,以每筐30千克为准,超过的千克数记作正数,不足的千克数记作负

数,记录如下:

2,-4,2.5,1.5,3,_1,0,-2.5

问这10筐苹果总共重多少?

分析:列算式,根据算式特征确定分组方案分别计算.可按整数分组、互为相反数分组

或凑整分组.提示后先交给学生计算、交流.

归纳总结:多个有理数加法运算要注意观察题目中的加数特征,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

行合理分组,分组以易于各组的计算为原则.常见分组方案有:按正负数、按整数、分数、

按同分母、按互为相反数等.

四、巩固练习

1.P40练习:1,2;

2.上一节的引例.

§2.7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能进行有理数的减法运算;

2.通过减法法则的理解,渗透化归思想.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有理数减法法则进行减法运算.

难点:减法化归为加法的习惯形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显示:在我国新版地图上,珠穆朗玛峰和

吐鲁番盆地处都标有表明它们高度的数(单位:米),

如图所示,即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海拔8844米,吐鲁

番盆地的高度是海拔T55米,请问:珠穆朗玛峰比吐

鲁番盆地高出多少米?你是怎么知道的?如果列算式

解决这个问题,该算式如何?

思考讨论:如何计算8844-(-155)?

二、探索新知

1.思考:由(-6)+(-2)=-8,可得(-8)-(-2)=?;由计算(-8)+(+2)的结果,

你发现(-8)-(-2)与(-8)+(+2)有何关系?

2.思考:由(-8)+(-2)=-10,可得(T0)-(+2)=?;由计算(-10)+(-2)的

结果,你发现(-8)-(+2)与(-8)+(-2)有何关系?

3.上述的发现说明了什么?概括得出: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a-b=a+(-b).

三、尝试运用

例1计算:

(1)(-32)-(+5);(2)7.3-(-6.8);(3)(-2)-(-25);(4)12-21.

分析:注意用法则,先转化为加法,然后再计算.交换律:两个加数相加,交换加数的

位置,和不变.a+b=b+a;

例2冬天里,某市某天的最高气温为T2C,最低气温为-21℃,则该天的温差是多少?

分析:温差是指用最高气温减去最低气温所得的差.(T2)-(-21)=(T2)+21=9(℃).

四、巩固练习

P43练习:1,2,3.

五、课堂小结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实际上是运算的转化,它体现了数学中的一种重要思想一一化归思

想,将减法运算化归为加法运算来完成.学习时注意以下几点:

(1)弄清减数是什么?它的相反数又是什么?例如,在3-5中,减数是5而不是-5,

运用法则转化为加法运算后是:3-5=3+(-5);同样地,在3-(-5)中,3-(-5)=3+(+5)

或3+5;

(2)将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时,只改变减数的符号,而被减数不变.例如,运用法

则把(-6)-(-8)转化为加法运算时,被减数-6不变,减数-8改变符号为+8(或8),减

号“-"转化为加号“+”,即(-6)-(-8)=(-6)+(+8),不要错误地做成(+6)+(+8);

(3)并不是所有的减法运算都要转化为加法运算,可以直截了当地得出结果的运算不

需要进行转化.一般来说,当减数或被减数为负数,或两数“不够减”时才运用法则转化为

加法运算.例如,0-(-2)=0+2=2;3-(-3)=3+3=6等.

§2.8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会把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统一化为加法运算;

2.能运用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加法运算;

3.理解省略加号后算式的意义.

▲重点与难点

重点:能进行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

难点:省略加号后加法算式的运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叙述有理数加法和减法法则;

2.计算:(1)(_8)+(_6);_8+(_6).

(2)(-8)-(-6);-8+6.

(3)(-5)-(+18);-5-18.

二、探索新知

1.用加法或减法,将上述各题中的两个小题并为一题,所得的运算是什么运算?(引

出课题一一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

2.计算:

(1)(-8)+(-6)-8+(-6);

(2)(-8)-(-6)+(-8)+6;

(3)(-5)-(+18)-(-5)-18.

解:(1)原式=(-8)+(-6)+(-8)+(-6)=-28;

(2)原式=(-8)+(+6)+(-8)+6=4;

(3)原式=(-5)+(-18)+(+5)+(-18)=-36.

归纳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运用减法法则,将减法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

再根据加法运算律进行简化运算.

3.将减法统一为加法运算后,面对这些算式你有何感想?(交流讨论)

归纳:一个字“繁”.繁在那些括号.(引入省略加号)

在一个只含加法运算的算式里,为了书写方便,通常把各个加数的括号及它前面的加号

省略掉.

例如,(-8)+(+6)+(-8)+6可写成-8+6-8+6,此时的算式有两种读法:(一)负8、

正6、负8正6的代数和;(二)负8加6减8加6.

又如,(-5)+7+(+3)+(-1)可写成-5+7+3T.

三、巩固新知

1.计算:(1)8-23-12+6-15;

23211

(2)0-21—+(+3—)-(—-)+(—-)-(+—).

34324

分析与解:(1)首先明确算式的运算.将每个数(包括它前面的符号)看作是加数,可

用运算律.

(1)原式=(8+6)+(-23-12)=14+(-35)=-21;

23211

(2)原式=0+(-21—)+(+3—)+(+•—)+(--)+(-—>)

34324

=-21+3=-18.

四、巩固练习

P47练习:1,2.

五、课堂小结

1.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2.省略加号后的加法运算是怎么计算的?在运用加法运算律需要注意些什么?

§2.9有理数的乘法(1)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的乘法法则过程,体会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探索方法;

2.掌握两数相乘的法则;

3.会进行两个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应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两数的相乘运算.

难点:乘法与加法中的符号法则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多媒体显示:如图,一只蜗牛在数轴上爬行,它正好在原点0的位置,爬行的速度是每

分钟2cm.'一个,,早

①如果蜗牛向右(正半轴)爬行,那么3分钟--6-4-20246

后它在什么位置?用算式如何表示?

(+2)X(+3)=+6.

②如果蜗牛向左(负半轴)爬行,那么3分钟

后它在什么位置?用算式如何表示?

(-2)X(+3)=-6.

。如果蜗牛从负半轴那边爬来,一直朝着正半

轴爬行,那么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用算式如何表示?

(+2)X(-3)=-6.

⑥如果蜗牛从正半轴那边来,一直朝着负半,,,早,,季

-6-4-20246

轴爬行,那么3分钟前它所在的位置所表示的数~一

是什么?用算式如何表示?图3

(-2)X(-3)=+6.

二、探索新知

1.根据上述结论思考回答: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是怎么确定的?积的绝对值与

乘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2.归纳总结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零相

乘,都得零.

例如,计算:(-4)X(-8)=4X8=32;(-2.5)X16=-(2.5X16)=-4;0X(-39)=0;

15X(-12)=-(15X12)=-180.

三、巩固练习

P52练习:1,2,3,4.

四、课堂小结

1.有理数乘法法则与加法法则有何不同?

2.如何进行两个有理数相乘运算?

§2.9有理数的乘法(2)

▲教学目标

1.会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简化有理数乘法运算;

2.会确定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并能进行准确的计算;

3.经历探究,体验成功.

▲重点与难点

重点:会用运算律进行多个有理数相乘运算.

难点:运算律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

1.叙述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2.计算:

(1)(-3)X(-4)与(-4)X(-3);(-5)X6和6X(-5);

(2)[(-2)X(-3)]X(-4)和(-2)X[(-3)X(-4)].

概括:有理数的乘法依然满足小学里的: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即aXb=bX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相乘,积不变.

3

例如,计算:(-0.25)X(-26)X40X(--).

13

分析:第一个因数与第三个因数的积容易计算,第二个与第四个的积也容易算.故可采

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改变运算的顺序.

3

解:(-0.25)X(-26)X40X(―)

13

3

二[(-0.25)X40]X[(-26)X(--)]

13

=(-10)X6=-60.

二、探索新知

直接写出下列式子计算的结果:

(1)(-10)X-X(-0.1)X6=;

3

(2)(-10)X-X(-0.1)X(-6)=;

3

(3)(-10)X(--)X(-0.1)X(-6)=;

3

(4)10X(--)X0.1X6=;

3

观察上述各式,对于积的符号与因式的符号有何关系?

概括: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法则:几个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

负因数有奇数个时,积为负;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如果其中有一个因数为0,则

积为0.

三、尝试应用

3

例1计算:(1)8+(—0.5)x(—8)x—;

4

54

(2)(-3)X-X(-一)X(-0.25).

65

33

解:(1)8+(-0.5)x(-8)x-=8+0.5X8X-=8+3=11;

44

545411

(2)(-3)X-X(一一)X(-0.25)=-3X-X-X-=--.

656542

37

(3)(--)X5X0X(一一)=0.

48

四、巩固练习

P55练习:1,2.

五、课堂小结

1.多个数相乘,积的符号怎么确定?

2.你会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多个有理数乘法运算吗?

§2.9有理数的乘法(3)

▲教学目标

1.会用乘法分配律简化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综合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有理数相乘运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乘法分配律的运用。

难点:创造条件运用乘法分配律.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计

1.全班同学按单双号分为两组,分别计算两道题,看谁算得既快有准?

单号一组的先计算工+(--)再把结果乘以(-12);

346

双号一组计算:-X(-12)+(--)X(-12)--X(-12)o

346

2.面对比赛结果,你有何发现和感想?

二、导入新知

乘法分配律:一个数与几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这几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d)=ab+ac+ado

19

例1计算:(1)30x(---+0.4);(2)4o98X(-5)。

19

解:⑴30x(---+0.4)

12

=30X--30X-+30X0o4

23

=15-20+12=7o

(2)4„98X(-5)o

=(5-0„02)X(-5)

=5X(-5)-0„02X(-5)

=-25+0。l=_24o9o

注:这里将4。954写成5-0。02,目的在简化计算量。

例2计算3。乂]12—I-1—j.

5I3218)

分析:由于各个数都是带分数,看不出各数之间的关系,故先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然

后发现括号外的因数与括号里的各数都存在可约分,因此,应用乘法分配律.

原式=^x5—3+当=更、*-,身+生x史69+5=2.

3218)5325185

例3计算:(-19—)X54.

18

1717

分析:先确定符号,得负,即(-19—)X54=-(19—X54),

1818

显然,若4把带分数化为假分数,则运算繁杂,易出差错.如果把带分数1917,化为19+」1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