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西省宁都县第二中学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挥发,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煤气燃烧,稀有气体用做焊接保护气C.湿衣服晾干,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D.苹果腐烂,铜用做导线2.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对应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不断运动的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体积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 B.B C.C D.D3.某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放电时生成亚锰酸锂(LiMnO2),其中锂元素为+1价,则锰元素的化合价为()A.+1 B.+2 C.+3 D.+44.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t1℃时,100g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为65gB.t2℃时,将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a、b仍是饱和溶液C.t2℃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关系为a>bD.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5.一种耐火材料中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该材料是()A.CuO B.MgO C. D.6.我国科学家利用“天眼”在银河系内发现了9颗中子星。在中子星,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以下对中子星和中子的猜想错误的是()A.中子星不显电性 B.中子星上存在丰富的氢离子C.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 D.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7.从分子、原子角度对下面一些现象和变化的解释,合理的是()现象和变化解释A花香四溢分子很小,质量也很小B热胀冷缩温度变化,分子或原子大小发生变化C滴水成冰温度降低,分子间隔变小,停止运动D食品腐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化学性质发生变化A.A B.B C.C D.D8.在化学反应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 C.元素质量 D.物质总质量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氯化钠等杂质B.碳的几种单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因此具有相似的性质C.二氧化碳用来制汽水,说明它易溶于水D.为使石灰浆抹的墙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但刚开始反而潮湿10.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11.银杏果中含有银杏酸(银杏酸化学式为C22H34O3),下列有关银杏酸说法正确的是()A.从宏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从质量上看: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1:17C.从类别上看:银杏酸属于氧化物D.从微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12.某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③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⑤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⑥能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2 B.3 C.4 D.513.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工业上可以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氧气B.空气中氮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不与任何物质发生反应D.汽车排放的尾气不会对空气造成污染14.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尼古丁(化学式C10H14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分子 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中碳、氢元素个数比为5:7 D.尼古丁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15.下列四个反应的生成物都是C,如果C的化学式为A2B5,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2AB2+B2===2C B.3AB2+B2===2CC.4AB2+B2===2C D.AB2+4B2===2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为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其中,右侧为可以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实验过程中,首先,向玻璃管中充入空气,使右侧活塞移至刻度5处,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在密闭的玻璃管内铺上足量红磷(右侧活塞位置依然在刻度5处),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后熄灭酒精灯,活塞先向右移动,再向左移动,最后静止。(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_____,则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反之,则说明装置气密性不好。(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_____,放热,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_____。(4)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氧气含量的原因是_____。(5)该实验能推出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6)实验过程中,影响密闭容器中气体压强的因素有_____(答出一点即可)。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为减少龋齿,制造口香糖时常用木糖醇(C5H12O5)代替蔗糖.(1)木糖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2)一个木糖醇分子中有_____个原子,分子中碳、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__;(3)木糖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结果保留至0.1%).18.(8分)某一铜铁混合物10克,放入足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生成氢气0.2克,计算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骗子往往披着科学的外衣,而科学可以给我们一双明辨是非的眼睛。例如:有人提出使用“高科技的添加剂”可以使水变成汽油。小明同学在学习过物质构成的奥秘后,认为可以用物质组成的观点解开这个骗局。(提出问题)根据水的组成和汽油的组成判断,水是否可以变成汽油。(猜想与验证)(1)确定水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通电一段时间后,试管1和试管2中所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_______。对两支试管中的气体进行检验,试管1中的气体可使_______(填现象),说明是_________。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2)确定汽油的成分。操作如下: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①点燃使用汽油作燃料的油灯②将光洁干冷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_____________③将内壁蘸有______________的烧杯罩在油灯火焰上方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证明汽油在空气中燃烧后的产物中有二氧化碳(实验结论)汽油的组成元素为______________。汽油和水的组成元素不同,水不能变成汽油。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D【解析】
A、酒精挥发是酒精液体变为酒精蒸气,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的物理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B、煤气燃烧是煤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稀有气体因为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所以可以用来作焊接的保护气,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C、湿衣服晾干,水分子只是空间位置发生了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是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利用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D、苹果腐烂是和空气中的氧气发生了缓慢氧化反应,生成新的物质,发生的是化学变化。铜用作导线利用的是铜的导电性,导电性是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变化是指正在发生的过程,性质是物质表现出来的特性,一般加上能或不能、易或不易、会或不会、可以或不可以等。2、C【解析】
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很小,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闻到气味是因为分子运动,气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隔。【详解】A、给篮球充气,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对应一致,不合题意。
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香味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对应一致,不合题意。
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原因是分子间有间隔,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原因是分子是可以再分的,说法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3、C【解析】
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锰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2=0,则x=+3价。
故选:C。【点睛】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4、D【解析】
A、由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65g,故t1℃时,100ga的水中溶质为65g,故错误;B、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降低温度后,b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C、t2℃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大小与溶液的质量有关,故错误;D、由表可知,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b时,提纯a的方法是降温结晶,正确。故选D。5、C【解析】
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因此该材料是氧化铝。故选:C。6、B【解析】
A、在中子星,巨大的压力将核外电子压缩到原子核中,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故中子星不显电性,选项正确;B、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整个中子星就是由这样的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中子星不显电性,故中子星上不存在离子,选项错误;C、电子与质子“中和”为中子,中子的质量大于电子,选项正确;D、整个中子星由原子核紧挨在一起形成的,故中子星的密度远大于地球,选项正确。故选B。【点睛】在原子结构中,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氢原子没有中子),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正负电量相等,故原子显电中性。7、D【解析】
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详解】A、花香四溢,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A不正确;B、热胀冷缩,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B不正确;C、滴水成冰,水分子仍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C不正确;D、食品变质,属于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分子性质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D。8、A【解析】
A、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分子种类一定发生了改变,故符合题意;B、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不变,故不符合题意;C、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元素的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D、化学变化前后,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一定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变。化学反应前后宏观上元素的种类和微观上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9、D【解析】A、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的异味和色素,不能去除氯化钠等可溶性杂质,故错误;B、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原子构成的,C60是由碳分子构成,物理性质差别很大,故错误;C、二氧化碳用来制汽水,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故错误;D、为使石灰浆抹的墙快点干燥,常在室内生个炭火盆,但刚开始反而潮湿,故正确;故选:D。10、B【解析】
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详解】根据题意,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是猜想与假设环节。
A、“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提出问题,故选项错误。
B、“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猜想与预测,故选项正确。
C、“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属于进行实验,故选项错误。
D、“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猜想与预测,不是获得结论,故选项错误。
故选B。11、D【解析】
A、从宏观上看: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所以银杏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错误;B、银杏酸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34)=132:17,故B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银杏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C错误;D、从微观上看:银杏酸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D正确。故选D。12、A【解析】
①根据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解答;②根据氧化反应的概念;③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④根据离子一般最外层电子数为8分析;⑤根据纯净物的构成微粒,可能是分子、原子或离子分析;⑥根据二氧化碳、氮气不支持燃烧解答。【详解】①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水分子的质子数是10个,氖原子质子数是10,故说法错误;②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说法正确。③若某物质经检验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不一定是单质,还可能是混合物。如金刚石和石墨都含有碳元素;故说法错误;④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可能是离子,例如镁离子最外层电子数是8,故说法正确;⑤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也可以是原子或离子构成,故说法错误。⑥能使燃着的木条立即熄灭的气体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氮气不支持燃烧,可能是氮气,故说法错误。正确的说法有2个;故选:A。【点睛】本题所考知识点较多,这需要同学们平时知识的积累,虽说不难,但易错。13、A【解析】
A、氧气在工业上可以通过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正确;
B、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四,错误;
C、稀有气体在一般情况下不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D、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会对空气造成污染,错误;故选A.14、D【解析】
A、尼古丁是一种有机物,有机物是由分子构成的,所以尼古丁是由尼古丁分子构成的。而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尼古丁分子中含有碳、氢、氮三种原子。故A说法错误;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0+1×14+14×2=162。没有单位,或者说单位是“1”但是省略不写。故B说法错误;C、尼古丁分子中碳、氢两种原子的个数比为10:14即5:7,而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不能论个数。故C说法错误;D、尼古丁的化学式是C10H14N2,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可知,尼古丁这种物质是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题目中凡是涉及到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时,若带有单位“g”则说法一定是错误的。15、C【解析】A、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2个,B原子的个数是6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错误;B、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3个,B原子的个数是8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错误;C、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4个,B原子的个数是10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所以符合题意,正确;D、根据反应前后A、B两种原子的个数不变,可知:反应前A原子的个数是1个,B原子的个数是10个,反应后2个C分子中含有A原子4个,B原子10个,错误。故选C。点睛:质量守恒定律中化学反应前后各类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不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活塞静止在刻度5处产生白烟反应完全后活塞静止在刻度4处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对氧气的消耗量的测定产生干扰氮气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化学性质稳定、不活泼温度【解析】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先将活塞拉至刻度6处,放手后,若观察到活塞回到5处,则说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2)点燃酒精灯观察到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3)能证明“氧气体积约占空气体积1/5”的实验现象是反应完全后活塞静止在刻度4处,说明消耗的五分之一体积的气体为氧气;(4)不能用木炭代替红磷测定氧气含量的原因是木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对氧气的消耗量的测定产生干扰;(5)该实验燃烧过程中氮气未被消耗,则能推出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氮气不支持燃烧,不能燃烧以及氮气稳定,不活泼;(6)实验进行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年中国高压玻璃钢管道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鞋楦产业运行状况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陶瓷工艺品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及前景调研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增强现实(AR)应用软件开发类框架合同3篇
- 2025-2030年中国轨道交通电源系统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前景规划研究报告
- 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考核试卷
- 园区智慧停车系统优化与用户体验考核试卷
- 娃娃玩具创新设计与用户体验考核试卷
- 2025年度虚拟干股分红及虚拟现实游戏引擎开发合同
- 2025年度泵车租赁与运输一体化服务合同
- 道德经中德文对照版
- 公路工程随机抽样一览表(路基路面现场测试随机选点方法自动计算)
- 2021版中医症候医保对应中医症候医保2
- 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 商业计划书(BP)产品与服务的撰写秘籍
- 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年产 4万吨氯化石蜡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公司章程(二个股东模板)
- 世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6年级试题
- 药用植物学-课件
- 文化差异与跨文化交际课件(完整版)
- 国货彩瞳美妆化消费趋势洞察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