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_第1页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_第2页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_第3页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_第4页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页(共1页)(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做法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是()A.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B.使用剧毒农药治虫、治草 C.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 D.退耕还林,加大环境保护力度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全民在行动。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掠夺式开发与利用 B.杜绝污染物随意排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3.2022年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理念,在“绿色奥运”的影响下,绿化城市、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逐渐深入大家的生活当中。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 B.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用于浇灌植物 C.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其白天开灯的数量 D.餐厅使用一次性木筷充当“公筷“和“私筷”,以确保饮食卫生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可以修复的 C.生物圈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5.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回收处理 B.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 C.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 D.多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6.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C.禁止农民随意焚烧秸秆,多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D.在外面旅游进驻旅馆时,尽量使用旅馆提供的一次性洗刷用品7.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D.以上三项都对8.酸雨有“空中死神”之称,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死亡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相符的是()A.反复利用布制购物袋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用无磷洗衣粉洗衣10.下列生活垃圾中,属于有毒有害垃圾的是()A.废塑料 B.废电池 C.果皮菜叶 D.废金属11.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大于5.6的雨水,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会使成片的植物死亡12.我国“十四五”规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用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倡导骑电瓶车代替步行 C.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D.推广使用低能耗的车辆13.“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对人类的警示是()A.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要保护好地球 B.一定要走进太空,寻找到符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太大 D.“生物圈Ⅱ号”太小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14.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 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 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15.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池中养鱼、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塘泥肥田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中,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 B.桑基鱼塘的高效体现在桑树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被充分循环利用 C.塘泥中的分解者能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桑树利用 D.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发展16.近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A.温室效应 B.北方寒流入侵 C.频繁的地壳运动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7.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稻谷产量均值(克/盆)0.68(中度污染)0.022121.372.01(重度污染)0213129.85(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0.2毫克/千克)(1)实验全程使用专用设备生产的纯净水而非普通水灌溉水稻,这样做的目的是。(2)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两株不同的水稻植株?。(3)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稻谷产量(会/不会)降低。(4)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镉吸收能力弱,有的水稻则吸收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你会选择哪类水稻种植于污染区?并说明理由。。18.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了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如下: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实验步骤:Ⅰ: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Ⅱ: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表),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Ⅲ: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Ⅳ: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实验结果记录如表: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组别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①?0000②香蒲36.952.866.471.3③金鱼藻35.546.769.375.5④香蒲+金鱼藻32.856.397.191.0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2)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起作用。(3)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4)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并且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写出两条你能得出的结论:一是;二是。(6)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三.解答题(共2小题)19.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加),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1)图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填图中序号)三种途径,其中(填图中序号)途径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2)图中2表示呼吸作用,其实质是分解释放能量。(3)绿色植物可通过(填图中序号)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4)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你在护绿、低碳方面不该做些什么(答一条即可)。20.生态农业,方兴未艾,如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请据图回答害:(1)流经该生态农场的总能量是。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各生物体内的能量贮存在中,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沿着传递,因此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密不可分。(2)输入到鸭子体内的能量通过呼吸作用释放出来,其能量的去向包括。(3)除草剂中的草甘膦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就上图而言,对的危害最大。(4)沼气池中的细菌可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作用将秸秆转化沼气;秸秆在沼气池中处理成沼渣后肥效提高,这是因为。(5)该生态农场中,农民将蘑菇房和蔬菜大棚连通可显著提高蔬菜产量,请分析蔬菜增产的最可能原因是,该生态农业比传统农业具有更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6)该生态农场极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稳定性差,原因是。

(进阶篇)2023-2024学年下学期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级第4单元第7章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6小题)1.美丽乡村是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做法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是()A.推进秸秆的资源化利用 B.使用剧毒农药治虫、治草 C.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 D.退耕还林,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推进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A利于“美丽乡村”建设。B、使用剧毒农药治虫,会污染土壤和水体,B不利于“美丽乡村”建设。C、要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特色产业,持续改善人居环境,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C利于“美丽乡村”建设。D、“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而后来加大了环境保护力度,使部分灌木丛得以恢复,践行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有利于缓解生态问题,D利于“美丽乡村”建设。故选:B。【点评】此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联系实际,灵活作答。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建设美丽中国全民在行动。下列行为,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掠夺式开发与利用 B.杜绝污染物随意排 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掠夺式开发与利用,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错误。B、杜绝污染物随意排,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正确。C、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正确。D、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正确。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3.2022年北京冬奥会坚持绿色办奥理念,在“绿色奥运”的影响下,绿化城市、绿色生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内容逐渐深入大家的生活当中。下列做法中不符合“绿色”理念的是()A.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 B.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用于浇灌植物 C.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其白天开灯的数量 D.餐厅使用一次性木筷充当“公筷“和“私筷”,以确保饮食卫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人走不忘关电灯,手洗不忘关龙头符合“绿色”理念,正确。B、通过风力和太阳能发电来驱动“空气取水”装置,用于浇灌植物符合“绿色”理念,正确。C、在大型场馆的房顶设“光线导入”装置,减少其白天开灯的数量符合“绿色”理念,正确。D、使用一次性木筷,浪费资源,不符合“绿色”理念,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其中绝大部分是不利的。4.下列关于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负面的 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都是可以修复的 C.生物圈中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D.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正在影响生物圈其他生物的生存【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来看,大多活动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人类的某些活动也可对生物圈产生积极的影响,如三北防护林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等方面有积极的影响,A错误。B.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修复的,如果破坏严重将难以修复,B错误。C.生物圈中的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C错误。D.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使生物的生长繁殖和人类的正常生活都受到了有害的影响,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5.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下列措施中不可取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回收处理 B.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 C.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 D.多用农药化肥,提高粮食产量【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科学回收处理,正确。B、提高环保意识,倡导低碳出行,正确。C、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土流失,正确。D、多用农药化肥,污染土壤,造成环境污染,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6.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可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下列举措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C.禁止农民随意焚烧秸秆,多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D.在外面旅游进驻旅馆时,尽量使用旅馆提供的一次性洗刷用品【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某些工业废水经处理后循环使用,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C、禁止农民随意焚烧秸秆,多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D、使用旅馆一次性洗刷用品,会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不利于地球资源的保护。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7.保护环境,刻不容缓!下列措施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B.绿色出行,低碳生活 C.减少废水、废气排放 D.以上三项都对【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人类的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因此,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大力植树造大,绿化祖国;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减少废水、废气排放;使用纸质包装袋、使用无磷洗衣粉等都是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使人与环境和谐发展。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8.酸雨有“空中死神”之称,下列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大力植树造林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植物死亡【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解答】解:A、酸雨是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硫氧化物或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后,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酸雨可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故A正确。B、酸雨还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故B正确。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的是:通过安装净化装置,减少煤、石油等燃料中的污染物排放,并做好回收和利用污染物的工作,故C措误。D、酸雨还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故D正确。故选C。【点评】酸雨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9.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优美的生活环境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所追求的,下列行为活动中,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不相符的是()A.反复利用布制购物袋 B.使用节能灯照明 C.用一次性竹筷就餐 D.用无磷洗衣粉洗衣【分析】“两型生活理念”指的是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量减少,特别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缓生态恶化;可以从节电、节能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选择可反复使用的购物袋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选项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相符;B、使用节能灯照明,保护环境,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该选项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相符;C、减少使用一次性纸制品能节约造纸所用的木材,减少树木的砍伐,增强二氧化碳的消耗,用一次性竹筷就餐,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故选项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D、用含磷洗衣粉容易使水富营养化,造成赤潮现象和水华现象,而污染水体。故用无磷洗衣液洗衣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相符。故选:C。【点评】“两型”理念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节能减排的措施和观念是化学考查的热点,要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10.下列生活垃圾中,属于有毒有害垃圾的是()A.废塑料 B.废电池 C.果皮菜叶 D.废金属【分析】垃圾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其它垃圾。有害垃圾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性。【解答】解:AD、废塑料、废金属可回收再利用,属于可回收垃圾。B、废电池里含有大量的汞、镉、锰、铅等重金属,随意乱扔,会严重的污染环境,属于有害垃圾。C、果皮菜叶属于不可回收垃圾。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垃圾的分类和利用。11.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酸雨是指pH大于5.6的雨水,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D.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会使成片的植物死亡【分析】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受污染的一种表现。当大气受到污染时,大气中的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浓度增高,溶于雨雪中生成亚硫酸,硝酸使降水的PH值降低,谓之酸雨。【解答】解:A、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主要是人为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A错误。B、酸雨还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正确。C、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C正确。D、酸雨还可以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故D正确。故选:A。【点评】酸雨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开发新能源,保护环境,已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12.我国“十四五”规划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其中,碳中和是指通过多种途径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达到“净零排放”的目的。下列做法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用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 B.倡导骑电瓶车代替步行 C.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 D.推广使用低能耗的车辆【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二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解答】解:A、用生物柴油替代石化柴油利于实现碳中和。B、倡导低碳出行,步行代替骑电瓶车更环保,更利于实现碳中和。C、发展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利于实现碳中和。D、推广使用低能耗的车辆利于实现碳中和。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13.“生物圈Ⅱ号”实验失败,对人类的警示是()A.地球是我们唯一的家园,人类要保护好地球 B.一定要走进太空,寻找到符合人类生存的星球 C.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力太大 D.“生物圈Ⅱ号”太小了,不利于人类的生存【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科学家将它称为生物圈Ⅰ号。生物圈Ⅱ号是科学家模拟生物圈Ⅰ号建造的一个实验基地,虽然科学家利用先进的技术想办法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生存空间等条件,但最后仍然以失败告终,它用事实告诉我们,迄今为止,生物圈仍是人类和其它生物的唯一家园。故选:A。【点评】了解生物圈Ⅰ号和生物圈Ⅱ号的基本情况以及生物圈Ⅱ号的实验结果,就可得出正确的结论。14.下列关于环境对生物的不利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DDT的使用导致鸟类的生殖能力受到影响 B.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 C.生物有很强的自我适应能力,我们开发自然资源对它们没有影响 D.使用农药时会将有益昆虫杀死【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对环境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生物影响环境的特点方面来切入。【解答】解:A.由于DDT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不易排出,逐级积累,称为生物富集现象,一些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其浓度随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所以有害物质的浓度总是在最高级别的消费者体内积累最多。导致鸟类体内出现DDT而影响其生殖,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长期使用化肥,会使土壤酸化、板结,不利于植物生长,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有一定限度的,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时,有些生物就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如鱼生活在池塘里,与水生环境相适应;当严重干旱,池塘的水消失了,鱼就不能适应环境了。我们不能无限制的开发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故该选项符合题意;D.化学农药严重污染水体、大气和土壤,因此,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有益昆虫,还造成环境体污染,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生物影响环境。15.桑基鱼塘是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充分利用土地而创造的一种池中养鱼、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茧缫丝、蚕沙养鱼、塘泥肥田的高效人工生态系统。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这个人工生态系统中,蚕丝为中间产品,不再进入物质循环 B.桑基鱼塘的高效体现在桑树中的有机物和能量被充分循环利用 C.塘泥中的分解者能将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物质,供桑树利用 D.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发展【分析】“桑基鱼塘“,通俗的说是将低洼地挖深变成水塘,挖出的泥堆放在水塘的四周为地基,基上种桑,塘中养鱼,桑叶用来喂蚕,蚕屎用以饲鱼,而鱼塘中的塘泥又取上来作桑树的肥料。通过这样的循环利用,取得“两利俱全,十倍禾稼”的经济效益。【解答】解:A、蚕丝作为该人工生态系统的中间产品,会直接进入服装制造等其它产业,不再进入“桑基鱼塘”这个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B、“桑基鱼塘“农业生态系统能够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能量是不可循环利用的,因此有较高的经济效益,B错误。C、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因为蚕粪中所含的能量属于桑的同化量。塘泥中有大量分解者,分解者的作用是能将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C正确。D、“桑基鱼塘”的发展,既促进了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等加工工业的前进,已然发展成一种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桑基鱼塘”的生产方式是:蚕沙(蚕粪)喂鱼,塘泥肥桑,栽桑、养蚕、养鱼三者结合,形成桑、蚕、鱼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良性循环,避免了水涝,营造了十分理想的生态环境,收到了理想的经济效益,同时减少了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B。【点评】掌握“桑基鱼塘“的原理和意义是解题的关键。16.近年来北方地区沙尘暴频繁发生,其主要原因是()A.温室效应 B.北方寒流入侵 C.频繁的地壳运动 D.过度放牧导致土地沙漠化【分析】沙尘暴是指强风把地面大量沙尘物质吹起并卷入空中,使空气特别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一千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其中沙暴系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它细粒物质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解答】解:沙尘暴发生不仅是特定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产物,而且与人类活动有对应关系。人为过度放牧、滥伐森林植被,工矿交通建设尤其是人为过度垦荒破坏地面植被,扰动地面结构,形成大面积沙漠化土地,直接加速了沙尘暴的形成和发育;因此扩大畜牧业发展会对草原植被造成破坏,增加了土地沙漠化的进程,不利用防治沙尘暴的发生。故选:D。【点评】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17.我国近三分之二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近年来,一些农田受到了重金属镉的污染。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及稻谷产量会受到土壤镉浓度的影响吗?有必要在镉污染农田全面停止水稻种植吗?科研人员选择了48个品种的水稻对此展开了研究,结果如下:不同镉浓度土壤中水稻籽粒镉含量及稻谷产量(48个品种的水稻平均值)土壤镉浓度(毫克/千克)籽粒镉含量均值(毫克/千克)稻谷产量均值(克/盆)0.68(中度污染)0.022121.372.01(重度污染)0213129.85(农作物镉含量国家安全标准值:0.2毫克/千克)(1)实验全程使用专用设备生产的纯净水而非普通水灌溉水稻,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水稻吸收的镉只来自土壤,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2)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两株不同的水稻植株?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实验结果表明,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增加,稻谷产量不会(会/不会)降低。(4)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水稻镉吸收能力弱,有的水稻则吸收能力强,且这两类水稻都有一定的种植价值。你会选择哪类水稻种植于污染区?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并说明理由。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可选择镉吸收能力强的水稻,这种水稻将土壤中的镉吸收后大大降低土壤的镉含量,减轻镉污染,但要注意无害化处理不能使用及饲养动物。。【分析】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等),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解答】解:(1)实验全程使用专用设备生产的纯净水而非普通水灌溉水稻,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水稻吸收的镉只来自土壤,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2)实验时为什么要选择两个相同大小的实验区,而不是两株不同的水稻植株是为了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土壤镉浓度不同,但稻谷产量均值相差不大,籽粒镉含量增加,因此得出土壤镉浓度增加会导致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增加,稻谷产量不会降低。(3)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水稻品种具有富集镉的作用,其根上的根毛细胞会大量吸收土壤中的镉离子,这一现象主要是细胞结构中的细胞膜在发挥作用。(4)有的水稻镉吸收能力,有的水稻则吸收能力强,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也可选择镉吸收能力强的水稻,这种水稻将土壤中的镉吸收后大大降低土壤的镉含量,减轻镉污染,但要注意无害化处理不能使用及饲养动物。故答案为:(1)保证水稻吸收的镉只来自土壤,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2)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3)增加;不会降低。(4)选择镉吸收能力弱的水稻,这种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最低,检测水稻籽粒中的镉含量如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值,则可以使用。可选择镉吸收能力强的水稻,这种水稻将土壤中的镉吸收后大大降低土壤的镉含量,减轻镉污染,但要注意无害化处理不能使用及饲养动物。【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18.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探究了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如下: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实验步骤:Ⅰ: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Ⅱ: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表),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Ⅲ: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Ⅳ: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实验结果记录如表: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组别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①?0000②香蒲36.952.866.471.3③金鱼藻35.546.769.375.5④香蒲+金鱼藻32.856.397.191.0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清洗掉植物可能携带的微小生物、磷酸盐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2)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无植物,起对照作用。(3)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植物的种类。(4)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并且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减少实验的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写出两条你能得出的结论:一是香蒲、金鱼藻都能净化磷酸盐污水;二是香蒲、金鱼藻混合使用净化磷酸盐污水的效果比单独使用要好。(6)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适当增加植物种类,有利于提高治理河流污水的效果。【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2、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①单因子变量原则:控制其他因素不变,只改变其中某一实验变量,观察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中除了欲处理的实验变量外,其他实验条件要求前后一致。②科学性原则:所谓科学性原则,是指实验的原理要符合科学原理,实验结果的预期要有科学依据,实验的各个环节不能偏离生物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以及其他学科领域的基本原则。③可重复性原则:一次实验的结果是不能令人信服的,只有经过多次反复的实验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才可以在此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清洗掉植物可能携带的微小生物、磷酸盐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确保实验变量只有植物。(2)根据表格②、③、④中的组别类型,可推测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无植物,起对照作用。(3)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结合表格信息可知: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实验,变量是植物的种类。(4)探究实验中往往设置重复组,取各组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的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之一是:香蒲、金鱼藻都能净化磷酸盐污水;香蒲、金鱼藻混合使用净化磷酸盐污水的效果比单独使用要好。(6)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适当增加植物种类,有利于提高治理河流污水的效果。故答案为:(1)清洗掉植物可能携带的微小生物、磷酸盐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2)无植物;对照;(3)植物种类;(4)减少实验的误差,提高数据的准确性(5)香蒲、金鱼藻都能净化磷酸盐污水;香蒲、金鱼藻混合使用净化磷酸盐污水的效果比单独使用要好;(6)适当增加植物种类,有利于提高治理河流污水的效果。【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探究实验的设计原则、步骤,善于从表格中获取有用信息。三.解答题(共2小题)19.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我国将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加),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氧化碳净零排放)的目标。如图是某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作答:(1)图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②③④(填图中序号)三种途径,其中④(填图中序号)途径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2)图中2表示呼吸作用,其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绿色植物可通过①(填图中序号)吸收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你在护绿、低碳方面不该做些什么(答一条即可)多步行,少坐车;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分析】(1)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3)据图分析: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④煤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解答】解:(1)呼吸作用是指把有机物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分解动植物的尸体实质上也是呼吸作用,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中过多排放二氧化碳引起的温室效应造成的,所以减缓温室效应就必须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植树造林是减缓温室效应的措施之一。所以,图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包括②③④三种途径,其中④途径是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的主要原因。(2)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作呼吸作用,所以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3)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利用光能,在叶绿体里,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和呼吸作用共同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4)“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如节约用电(如随手关灯、关电脑…)、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建议父母建造沼气池和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等。故答案为:(1)②③④;④(2)有机物(3)①;碳—氧(4)多步行,少坐车;多植树,不用一次性筷子等。【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及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光合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20.生态农业,方兴未艾,如图为某生态农场的部分结构模式。请据图回答害:(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