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届商水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卷语文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2.请将各题签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共4分)除了跳舞,王小玉唱歌的功夫也是一绝。唱到极高处陡然一落,声音犹如在山间萦绕,越唱越低,越唱越细,渐渐销声nì迹。过了两三分钟,仿佛有一点声音从地底下发出,随后,忽然扬起,无限声音一时迸发,像黑夜里放烟花,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缭乱之际,jiá然而止,台下叫好之声轰然雷动。这样的表演实在令人叹为观止。(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yiǐngsǎn B.yíngsàn C.yíngsǎn D.yǐngsàn(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2分)销声nì()迹 jiá()然而止2.古诗文默写。(8分)吟诵诗文歌赋,我们能感受到古诗文的深刻内涵及其寄寓的思想情怀。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两句劝慰友人不要因为离别而伤心落泪,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陶渊明《桃花源记》中,“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两句呈现出人们生活安康、心情舒畅、安定自足的状态;柳宗元《小石潭记》中,“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两句情景交融,写出小石潭环境的清冷幽深,让人感到心情悲伤﹑凄凉;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⑦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崇高精神。3.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诗经》中就有“琴瑟在御,莫不静好”的记载。②由于琴和文人雅士的艺术审美活动联系在了一起。③古琴,亦称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④因此,操琴弄曲,或聆听琴曲以心解心,就成了衡量一个人修养的标准之一,成了抒发心志的寄托。⑤上古时期,古琴便被儒雅君子列为“琴、棋、书、画”四大雅好之首。A.③④①②⑤ B.⑤①③②④C.③①⑤②④ D.⑤④③②①4.八(1)班开展“以和为贵”综合性学习活动,班级的文艺委员给大家展示了右边的这张公益图画,请你仔细观察,说说这幅图在设计方面有何巧妙之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三则“以和为贵”的材料,请你列《以和为贵》演讲稿提纲,把材料作为分论点的论据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选项)(3分)A.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B.事父母者莫善于顺,宜兄弟者莫善于让。——徐祯稷《耻言》C.敬则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恕则常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曾国藩《与鲍春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阅读下文,完成6~9题。(共16分)炊烟生长的地方是故乡①“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炊烟,起源于烟囱,拔节于村庄。炊烟是家的旗帜,炊烟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乡野里的一幅风景画、一首悠扬的民歌,是无数人梦中的村庄符号。沧海桑田,世事变迁,跟着炊烟的脚步就能回到家。可是,当隔着时空的距离,即使是被炊烟牵手带回的,也不再是过去的故乡。②我的村庄在秦岭北麓西岳华山的姊妹山——少华山下。我是乡野的孩子,来自村庄,土生土长,就像村庄的一棵小草、一朵小花、一片瓦砾。村庄里有几间土坯房、一处院落、几亩田,永远是最柔软温暖的居所,那便是我的家。静坐灶台前,与父母一起烧火做饭,我拉着风箱,风箱扇出的风吹着燃烧的火焰穿过灶膛,升起袅袅炊烟,烧出香喷喷的饭菜。③小时候,我曾问过妈妈:“那里为什么有一股青烟飘到天上就散开了?”“孩子,每天早上,中午和晚上,家家户户用柴草生火做饭,炊烟从各家各户的烟囱里慢慢升起,随着风,越过屋顶,飘过树梢。你看到了炊烟就赶快回家吃饭,免得大人担心!”妈妈抚摸我的头说。屋外,炊烟升起,飘散;屋内,柴草一边燃烧一边吐出浓烟。似乎炊烟成了一个标杆,成了村庄风吹的方向。④生火做饭时,母亲笑着对我说:“这炊烟呀,就是烟囱里开出来的花,花开了就能闻到饭的香,天天有饭香,就是好日子。”⑤我常为这被风吹弯的炊烟欢笑着,从这家的堂屋跑到另一家的堂屋,尽情地享受着童年的美好时光,想永久地待在母亲的心里,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孩子。⑥又是一个炊烟升起的日子。“春娃,你想要有出息,就要好好念书,只有读书,才能改变村里娃的命运,才能过上好日子。”父亲在一边烧火,他看着慢慢升起的炊烟对我说:“人活着就是要像这炊烟,向高处走,向远方走。”从那时起,我就记住了父亲远眺炊烟的目光,记住了炊烟的方向,记住了头顶那一片纯净湛蓝的天空。⑦我慢慢长大,也逐渐理解了被风吹弯的炊烟的含义。哪里生起炊烟,哪里就有人扎根,哪里就有人生活。炊烟是村庄飘扬的一面“旗帜”,母亲就是升旗的旗手,和“旗帜”一起升起的还有母亲内心升腾的希望与沸腾的生活。每当“旗帜”升起的时候,我们的目光和它一起缠绕着飘向高空,直至融入那无边的蓝天白云,直到它成了母亲最温暖的臂弯,直至它成了母亲最亲切的呼唤。外出工作的人们看到这面“旗帜”,就如同回到母亲的怀抱,如同回到亲人的身旁。被风吹弯的炊烟,是一个村子的全部,是扎根在土地上的人们的希望,更是村庄高高扬起的一面写满母爱的“旗帜”。炊烟成了我的精神家园。心里空虚的时候,被风吹弯的炊烟,让我从落寞中及时找到人生的标尺,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也激发了我要努力读书过上好日子的念头。⑧近年来,乡村面貌日新月异,炊烟也渐行渐远。我想,还会有很多像炊烟一样的东西离我们远去,成为远去的回忆,也一定会有很多更加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来到我们身边,扮靓我们的幸福日子。⑨乡村振兴的步伐像一股春风,改变着曾经被风吹弯了炊烟的村庄、一条条水泥路通到了每家每户,休闲广场也建了起来,公园里的亭子古色古香,村民们劳动了一天,便在这里跳广场舞。四季更替,村庄里的人依然在风中奔跑,我们的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如今,故乡的村庄,正在快速地城镇化,很难见到那一缕缕被风吹弯的炊烟了。但在我心里,故乡的炊烟一直都在,并没有远去。它时常在梦里袅袅升起。我不担心村庄失去这些风景,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过程。我只是期盼,在强劲的城市文明和古朴的农耕文明的融汇中,但愿消逝的仅仅是历代文人舒展写意的炊烟,但愿农耕文化中的优秀传统和现代城市文明滋润下的农家后人,续写出新时代乡村风景的春天故事。⑩傍晚,我登上了儿时与小伙伴们指点炊烟的少华山,放眼望去,村子的上空没有了炊烟的笼罩,碧蓝如洗,干净而靓丽,村庄已经进入了文明生活的新时代。风吹弯了的炊烟,远去了,留下了一片蓝蓝的天。⑪风带走的炊烟是一部流动的历史,记载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恬淡生活,每个时代的炊烟都记载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一直在想,我离开炊烟的时候,一定要是满怀希望的,我相信连那远去的炊烟都会为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而感到高兴。炊烟结束了持续千百年的历史使命,带着我们不舍的乡愁,消散在苍穹了。⑫土地贫瘠,炊烟却总不会消瘦;土地丰腴,母亲栽种的炊烟,正以绿色扩展,占领我心灵的空地。(作者:孟宪春。选自《中国青年作家报》2023年9月19日,有删改)6.文章第③~⑥段主要叙写了“我”小时候哪两件与炊烟有关的故事?请简要概括。(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文章开篇处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是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的诗句,此处引用陶渊明的诗句有什么好处?(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仔细揣摩下列语句,按要求赏析。(4分)(1)“人活着就是要像这炊烟,向高处走,向远方走”寄托了父亲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慢慢长大,也逐渐理解了被风吹弯的炊烟的含义。”怎样理解“被风吹弯的炊烟”的含义?(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本,完成10~12题。(共12分)【文本一】①流感高发季,身处同样环境中,有的人被感染,有的人却安然无恙,究其原因,还是和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有很大关系。②免疫力是什么?人类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自身存在抵抗各种外来病毒及细菌侵害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免疫力。免疫系统犹如人体内的“军队”,人体内也每天都在上演着“战争”。③当你体温升高、全身酸痛、鼻涕眼泪一大把时,这就表明体内的“军队”开始“战斗”,开启身体的“自我保护”了。这支藏在体内的“军队”就是免疫系统,它包括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器官。④人体免疫力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天然免疫力,这也是人体免疫功能的基础,与遗传、年龄等因素有关,一般会随着年龄增长发生变化;特异性免疫力,指接触某种特定抗原(比如疫苗)后产生的免疫力;可变免疫力,主要指能够通过后天调整改善的免疫能力。由于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是这三种免疫力的总和,但后天改善对免疫力的实际影响较为有限,所以必要时应科学接种疫苗。⑤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后果是人体更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的侵害,出现如下症状说明免疫力已经低下了。⑥一是容易感冒。在免疫力低下时,身体屏障能力被削弱,无法抵挡外来病毒对身体造成的损伤,就可能会有感冒的表现。因此,平时如果总是感冒,就需要积极提高免疫力。⑦二是食欲不振。免疫力低下时,胃口也会出现下降的情况。正常人胃口良好,此时各种营养物质可以摄入,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因此,人体器官功能才可以增强,从而有效提高抵抗力。而免疫力下降以后,各种毛病就会接踵而来,食欲不振尤其明显。⑧三是精神萎靡。不管干什么,总感觉很累,即便干不需要多少体力劳动的活,也动不动感到疲惫,情况严重者甚至会时常昏昏欲睡。⑨四是容易失眠。平时如果总是有失眠的表现,很有可能和免疫力下降有关。因为压力过大也是导致免疫力下降的因素之一。总是压力过大、长期焦虑、抑郁等,此时人的免疫力下降明显,而且容易受到精神方面因素影响而失眠。⑩健康教育首席专家说,免疫力就像血压、血糖,低了不是好事,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感染,但太高也是病,对人体有害。免疫反应太强烈,破坏力太大,人容易患上类似红斑狼疮、类风湿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好的免疫力是处在一个均衡的状态,有好的自我调节能力。(有删改)【文本二】①如何提升免疫力呢?提高免疫力的方法有很多,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适当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物质。②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熬夜是非常具有杀伤力的一种行为,足够的睡眠时间可以促进人体细胞活跃性。发表在《睡眠》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接触病毒时,那些连续一周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患感冒的概率是睡眠时长超过7小时的人的4倍,睡眠时间少于5小时的人则患病风险更高。③运动也是提高免疫力的一个有效方法。每天运动20~30分钟,相比过度运动或完全不运动,可以让身体更快恢复或提升免疫力。④同时,我们应该对免疫力形成科学认识,它并不能让我们“百毒不侵”,不要指望免疫力能抵挡一切疾病的侵袭。某大学健康心理学客座教授曾表示,没有任何一种简单方法可以立即放大免疫效果。因此,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对疾病形成正确认识,做到科学、及时预防。(有删改)10.下列对文本一和文本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免疫力是人体自身存在的抵抗外来病毒及细菌侵害的能力,所以提高免疫力很有必要。B.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是天然免疫力、特异性免疫力、可变免疫力三种免疫力的总和,我们在必要时应科学接种疫苗。C.提高白身免疫力的方法﹐就是适当地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物质。D.文本二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力法,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足够的睡眠时间和适量的运动更有利于提高免疫力的观点。11.文本一第⑥段中加点的“可能”这个词语,有同学认为可以删去,你赞同吗?请表明态度并简述理由。(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两个文本均围绕免疫力展开说明,但侧重点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本的内容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3~16题。(共11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选自韩愈《马说》)【乙】昔有骐骥①,一日千里,伯乐见之,昭然不惑。近世有西河子舆②,亦明相法③。子舆传西河仪长孺。长孺传茂陵丁君都,君都传成纪杨子阿,臣援尝师事子阿,受相马骨法。考之于行事,辄有验效。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④不如察形。今欲形之于生马,则骨法难备具,又不可传之于后。(选自《后汉书·马援传》有删改)【注释】①骐骥:骏马,千里马的别称。②子舆:人名。③相法:同下文“相马骨法”,是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关于选择马匹的技术。④景:同“影”。13.根据语境,参考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文言语句方法提示解释(1)不以千里称也查阅词典法;①称量轻重。②称述,称道。③著称。④称呼,称为。(摘自《古代汉语词典》)(填序号)______________(2)食之不能尽其材词语推断法:尽心尽力_______________(3)臣援尝师事子阿课内迁移法:尝射于家圃(《卖油翁》)_______________14.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甲文段末句的“呜呼!”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情感。以下是两位同学不同的朗读方式,你觉得哪一位同学的朗读方式比较恰当?为什么?(2分)同学A:慷慨激昂,语速略快,音调高亢。同学B:沉痛抑郁,语速缓慢,音调低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甲文段和乙文段都运用了①________的写法。甲文段将②________比作“千里马”,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作者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段借④________的故事和马援学习使用相马骨法的经历,阐述了“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观点。(4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7~18题。(共4分)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17.请简要谈谈“可怜身上衣正单”中的“可怜”二字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请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所呈现的画面。(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名著阅读(5分)19.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题作答。(5分)(1)班级开展“阅读经典的意义”主题探究活动,你刚读完《经典常谈》一书,请你联系本书的内容,说说中学生阅读中国古代经典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罗曼·罗兰曾说:“有了朋友,生命才显示出它全部的价值。"请结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朱赫来与保尔的交往故事,阐述你对这句话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作文(50分)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作文。(50分)坚持,让蚌熬住沙砾的蹂躏,终于化作璀璨的珍珠;坚持,让天空忍受住雨水倾盆的阴霾,终于看见那一道彩虹;坚持,让泉水忘记流经崎岖山谷的艰辛,终于汇入蔚蓝无垠的大海。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1)请以“坚持的可贵”为题目,写一籍记叙文。要求:①表达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表达你对“坚持”的思考和认识。要求:①观点明确,有理有据。②600字左右。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24届商水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调研卷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1)C(2分)(2)匿戛(每空1分,共2分)2.①无为在歧路②儿女共沾巾③黄发垂髫④并怡然自乐⑤凄神寒骨⑥悄怆幽邃⑦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⑧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3.C(3分)4.示例:首先,画面的主体非常像汉字的“和”字,突出此次“以和为贵”的活动主题;其次,左边似矛,右边似盾,直接用握手的方式将两者联系起来,蕴含“和”能化解彼此矛盾之意。(意思对即可。4分)5.①C②B③A(每空1分,共3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8分)(一)(共16分)6.示例:①母亲回答“我”关于炊烟的问题并在炊烟下为“我”做饭;②看着炊烟升起,父亲嘱咐“我”要努力读书,像炊烟一样向高处走,向远方走。(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7.示例:从结构上看,引用的诗句与标题“炊烟生长的地方是故乡”相呼应,并引出下文;从表达效果看,开篇引用陶渊明的诗句,能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给文章增添文学色彩,彰显文章的文化底蕴。(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8.(1)示例:炊烟飘散的地方是上空、远方,父亲嘱咐“我”要像炊烟一样向高处走,向远方走,希望“我”通过努力读书改变命运,走出村庄,走向更广阔、高远的世界。寄托了父亲对“我”的殷切期望及对“我”浓浓的爱意。(情感分析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2)示例:“被风吹弯的炊烟”既指村庄、家和家中的母亲,也指故乡及故乡的亲人、家中亲人的爱与童年的美好时光,还指人的精神寄托——内心升腾的希望与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被风吹弯的炊烟”能让“我”时刻保持对生活的信心,激发“我”奋进向上的念头。(理解正确,得2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9.示例:本文描写了在家乡的美好生活及在乡村振兴、现代化进程加快下乡村的巨大变化,表达了作者对家乡和亲人的依恋,以及浓厚的乡土情怀;饱含了作者对家乡、对祖国的眷恋和深沉的爱。(意思对即可。4分)(二)(共12分)10.C(根据文本二“但是对于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最主要的就是要适当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物质”可知,适当摄入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及氨基酸物质主要针对的是免疫力低下的人群,且C项表述过于绝对)(3分)11.不赞同(1分)。“可能”表示估计、不是很确定,如果删去﹐此处句意就变成“在免疫力低下时就一定会有感冒的表现”这与科学事实不符。“可能”一词的使用,充分地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因此不可以删去(4分)。(意思对即可。共5分)12.①文本一侧重说明什么是免疫力和免疫力低下时人体出现的症状(2分);②文本二侧重说明如何提高免疫力(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共11分)13.(1)③(2)竭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