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昌江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昌江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昌江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昌江县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昌江思源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七年级历史科试题(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开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宋朝李纲曾高度评价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的历史功绩。他认为隋文帝“有雄才大略,过人之聪明。其所建立,又有卓然出于后世者”。李纲的高度评价反映了隋文帝一生的最大作为是A.加强中央集权 B.社会经济发展C.开通大运河 D.实现国家统一【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隋文帝“混南北为一区”指的是589年,隋文帝杨坚灭掉陈朝,统一全国。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D项正确;加强中央集权与统一南北没有关系,排除A项;社会经济发展与统一南北没有关系,排除B项;隋炀帝开通大运河,排除C项。故选D项。2.《国史大纲》中写道:“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由材料可知,隋朝的基本特征是()A.经济繁荣 B.二世而亡 C.盛行节俭 D.短暂而繁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可知,隋朝虽然存在的时间较短,但隋朝统一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D项正确;经济繁荣、二世而亡没有完全概括材料信息内容,排除AB项;隋文帝厉行节俭,但隋炀帝奢侈无度,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3.归纳关键词、联想记忆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列事件与隋朝有关的有()①开通大运河②确立科举制③贞观之治④重文轻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时期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隋炀帝时期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诞生,①②符合题意,A项正确;贞观之治出现在唐朝,重文轻武出现在宋朝,③④不符合题意,排除含③④的BCD项。故选A项。4.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下面史料从本质上反映了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有史家指出:“隋之亡也,民困苦而国未贫。A.老百姓困苦 B.统治者敛财C.国家富裕 D.隋炀帝的暴政【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民困苦而国未贫”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炀帝的残暴统治,使人民忍无可忍,导致大规模的农民起义,618年隋朝灭亡,D项正确;其余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5.“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下列皇帝最能秉持这一理念的是()A.唐高祖 B.唐太宗 C.唐高宗 D.唐玄宗【答案】B【解析】【详解】唐太宗吸取隋朝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秉持题干材料理念的是唐太宗,B项正确;“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是唐太宗的用人理念,唐高祖、唐高宗、唐玄宗均不是最能秉持这一用人理念的皇帝,排除ACD项。故选B项。【点睛】。6.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她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武则天在科举制度上的贡献是()A.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B.创立进士科C.废除科举制度 D.创立殿试制度【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大力发展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亲自面试学生,D项正确;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的是隋文帝,排除A项;创立进士科的是隋炀帝,排除B项;废除科举制度是在清朝,而武则天是在唐朝,排除C项。故选D项。7.下列对不同朝代科举制度的描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汉朝是最早设置科举考试的朝代 B.隋朝发展了科举制度,设置了殿试C.唐朝发展科举制,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D.明朝八股取士发挥了学者的真才实学【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发展了科举制度,增加科举考试科目,唐朝最重要的两科是进士和明经,C项正确;隋朝隋文帝开创了考试选拔人才的方法,排除A项;武则天设置了殿试和武举,排除B项;明朝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发挥学者的真才实学,排除D项。故选C项。8.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是()A.重用人才 B.善于纳谏 C.轻谣薄赋 D.减轻刑罚【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武则天继续实行唐太宗选拔人才的政策,唐玄宗任用富有改革精神的姚崇等人当宰相,所以重用人才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A项正确;善于纳谏的是唐太宗,排除B项;轻徭薄赋不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排除C项;减轻刑罚不是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都注重的问题,排除D项。故选A项。9.图片是历史的最佳载体之一,以下图片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经济繁荣发展 B.手工业水平高超C社会风气开放 D.盛唐气象【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可知唐朝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有曲辕犁、筒车;陶瓷业方面唐三彩造型精美,色彩亮丽;《弈棋仕女图》是唐代佚名创作的绢本设色画;《颜氏家庙碑》,全称《唐故通议大夫行薛王友柱国赠秘书少监国子祭酒太子少保颜君庙碑铭并序》,是颜真卿为其父亲颜惟贞镌立,撰文并书,唐代篆书名家李阳冰篆刻,因此图片从农业、手工业、绘画、书法多个角度,共同反应了盛唐气象,D项正确;图片不仅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繁荣和手工业水平的高超,排除AB项;题干并未涉及社会风气,排除C项。故选D项。10.北方各民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表明这一时期()A.唐朝非常强大,北方各族与唐关系融洽B.唐朝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了各族人民的拥戴C.唐太宗用武力征服了北方民族D.唐朝时北方各民族势力很弱,无法与唐抗衡【答案】B【解析】【详解】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方和西北各族拥戴为“天可汗”,B项正确;ACD项不是北方各民族尊奉唐太宗为“天可汗”的原因,排除ACD项。故选B项。11.假如你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A.购买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蜀锦 B.看到吴道子作画C.在都城东京看到很多外国人 D.遇到“诗仙”李白【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安是唐朝的都城,也是当时国际性大都市。长安城内到处可见来自世界各国的外交使节和常年聚居的外国客商。假如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朝,不可能经历到的事情是在都城东京看到很多外国人,C项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唐朝的手工业发展到很高的水平。纺织业品种繁多,丝织水平最高,其中蜀锦以色彩艳丽、纹饰精美冠于全国,不符合题意,故A项排除;唐朝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开后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不符合题意,故B项排除;唐朝著名诗人中,被誉为“诗仙”的是李白,不符合题意,故D项排除。故选C项。12.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①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②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③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妇女的社会地位较高、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②③④符合题意,C项正确;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不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排除含有①的ABD项。故选C项。13.日本文字分“平假名”和“片假名”。日文的创制与下面哪一类人的社会实践有直接关系A.通过科举考试的士 B.丝绸之路上的商人 C.遣唐使 D.吐蕃族求亲使者【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8世纪以前,日本使用汉字作为表达记述的工具。唐朝时,随遣唐使来华的留学生吉备真备和学问僧空海和尚,在日本人民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大大推动了日本文化的发展,同时,日文的词汇和文法也受到汉语的影响,C项正确;科举考试是选官制度,与题干无关,排除A项;丝绸之路不经过日本,排除B项;吐蕃族求亲使者指的是国内的民族关系,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14.修建唐招提寺,“唐风洋溢奈良城”向日本传播佛教文化,做出贡献的中国僧人是()A.空海 B.玄奘 C.阿倍仲麻吕 D.鉴真【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玄宗时期,鉴真东渡日本传播文化,在日本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日本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D项正确;空海是日本僧人,排除A项;玄奘西行天竺,排除B项;阿倍仲麻侣是日本遣唐使,排除C项。故选D项。15.《西游记》中唐僧的故事家喻户晓,唐僧的原型是()A.法显 B.玄奘 C.鉴真 D.僧一行【答案】B【解析】【详解】唐太宗贞观初年,唐僧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在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唐僧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国,他专心翻译佛经。《西游记》中唐僧原型是玄奘,故选B;法显是东晋高僧,鉴真是唐代东渡日本的高僧,僧一行是唐代天文学家,排除ACD。故选B。16.《大唐西域记》记载葱岭的环境时说:“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通过这一记载,我们可以()A.分析张骞通使西域的目的 B.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C.总结文成公主入藏的成果 D.感受鉴真东渡的精神内涵【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唐西域记》的作者是玄奘,记载的是玄奘西行的经历和见闻,由《大唐西域记)对葱岭环境“暴风奋发,飞沙雨石,遇者丧没,难以全生。”的记载,可知玄奘西行环境恶劣,困难重重,因此从中可以感悟玄奘西行的艰难过程,B项正确;张骞出使西域在汉代,与材料中的唐朝时间不符,排除A项;大唐太宗时文成公主经青海入藏,而不是到西域,排除C项;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不到西域,排除D项。故选B项。17.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如图示意图中“?”处应填写的内容是()A灭掉陈朝 B.朱温控制朝政 C.五代十国 D.陈桥兵变【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黄巢起义被朱温与其他藩镇联合镇压后,朱温控制朝政,907年,朱温建立后梁,唐朝灭亡,所以,黄巢起义后的社会局面是朱温控制朝政,B项正确;灭掉陈朝的是隋文帝,隋灭陈,完成了全国统一,排除A项;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后出现的分裂局面,排除C项正确;发动陈桥兵变是五代后周大将赵匡胤,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北宋,排除D项。故选B项。18.有人认为:“开元之治,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A.全面地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真实地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C.客观地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D.掩盖了唐朝衰亡的根本原因【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和所学可知,题干观点认为唐朝开元盛世的局面因为杨贵妃而走向衰败,这种观点掩盖了唐朝衰亡的根本原因,即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导致朝政腐败,最红引发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破坏,唐朝国势由盛转衰,D项正确;安史之乱的原因是唐玄宗统治后期追求享乐,任人唯亲以及节度使势力膨胀,而不是因为杨贵妃引起的,排除A项;杨贵妃不能称为重大历史人物,排除B项;把唐朝衰败归结为杨贵妃的过失,不符合史实,也不够客观,排除C项。故选D项。19.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五个政权,其中不包括()A.后梁 B.后金 C.后周 D.后汉【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各部的基础上,于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创建了“后金”政权,为区别于金朝,称之为“后金”,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而ACD项都是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出现的政权,AC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20.下面是小明整理的唐朝灭亡后的历史信息。其中正确的是()①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武将②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延续③政权更迭与分立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特征④五代十国时期统一仍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灭亡后,北方黄河流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政权,南方出现了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楚、闽、南汉、南平九个政权,在加上北方割据太原的北汉,史称“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①②③④正确,D项正确;而ABC项概括不全,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材料解析题(21小题14分,22小题12分,23小题14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皮日休《汴河怀古》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2)此河开通有什么目的?(3)根据材料一的图示,按英文字母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写出A、B、C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4)阅读材料二。你认为开通此河有什么重要的历史意义?【答案】(1)大运河;隋炀帝。

(2)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

(3)北京、洛阳、杭州(4)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巩固了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的运河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四段,说明这是隋朝大运河;隋朝大运河是隋炀帝时期从605年开始开凿的。【小问2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下令开凿了这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小问3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A处的涿郡即现在的北京,B为洛阳,C为余杭,即现在的杭州。【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共禹论功不较多”表明了大运河开凿的积极作用,因为大运河是贯通南北的交通大动脉,所以运河的开凿了达到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的目的,加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22.隋唐是经历了长期分裂后的两个大一统王朝,隋唐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请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吴兢《贞观政要》材料二唐太宗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蕴含了唐太宗“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杜甫《忆昔》(1)唐太宗在位时期,唐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2)材料三描写了中国古代哪一盛世局面?当时的皇帝是谁?(3)结合隋唐历史,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答案】(1)贞观之治。

(2)开元盛世。唐玄宗。

(3)国家要重视发展经济,重用人才,具有创新精神等。【解析】【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太宗在位时期,唐朝出现了贞观之治的治世局面。唐太宗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为后世的繁盛局面奠定了基础。(2)依据材料三的“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可知材料三描写了中国古代的开元盛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