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南阳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阳地区2024年春季高一期末适应性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形象在现代世界文学的城市形象中显然是独特的。本雅明将现代大都市作为现代性魔幻般的彰显和神话的再生。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替代“远方”“孤岛”成为流浪探险故事的目的地,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现代文学,共享着现代性叙事中时间上的现代与传统、空间上的城市与乡村的二元结构,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多变的城市形象,与沉静质朴、停滞传统的乡村相互映照,乡村与城市共同建构了20世纪中国从传统向现代变迁的空间环境。而在这样的普遍叙事中,北京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的城市,却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这确实是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与文学的特别之处。问题在于,这种鲜明的特殊性在一百年的时光中不断被征用、被经典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其被刻板化、标签化的命运。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面对列强纷至、战乱频仍的现实,感受着西学大张、传统支离的文化困境,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与客居异国的寂寞中,他们频频回首,魂牵梦萦,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北京的形象。深邃天幕下悠远的鸽哨、街头缓慢细碎的驼铃、红墙古刹的千年记忆与细碎温厚的老北京市民的人间烟火……这些既是北京文人老舍《想北平》中无一处不好的故乡,也是浙江才子郁达夫《故都的秋》中诗意盎然、岁月静好的故都,更有意思的是,虽然郁达夫自己真正的故乡是山水秀丽的江南,但他将北京称为“故都”,让北京而不是江南来承载他对故乡的眷恋和向往。又如张恨水,即使在北京时生活得并不那么如意,在其离开北京后与友人回忆起北京时,想起驼铃“木哑的声音”,也觉得是天堂一般。老舍在20世纪40年代写作的《四世同堂》描写了北京在20世纪最不堪、最狼狈的一段历史,但有趣的是,考舍笔下的北京,静默千年的古都风景与传承千年的人情礼仪所彰显的美感与《想北平》一脉相承。虽然作者对这样的美学特征由此前单纯的眷恋向往转变为欣赏中有批判,眷恋中有痛惜,但改变的是作者的判断,却不是北京的美学特征。而且,这种批判中的欣赏、痛惜中的眷恋,含在作者的文字深处,使得老舍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获得了较之同一时期、同一题材作品的独特性;新的历史没有摧毁抛弃这座静默千年的古都,而是赋予其抵抗侵略的新的力量,催其获得新生。这样的北京成为20世纪中国城乡分化、社会巨变的大历史中一个独特的“城市”,用它的沉静、优雅、温暖默默抵抗着现代时间的转瞬即逝、文化转型的喧嚣浮躁、社会变迁的冷酷无情。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这些书写在百年岁月中沉淀、发酵。一代知识分子在书写北京时的复杂心曲慢慢褪色,而北京刻印在这些文字中的形象却成为经典乃至统一的审美记忆,绵延在几代作家们对北京的书写描摹中。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上海迅速在《上海的早晨》这样的文本中融入社会主义改造的新主题,而进入新中国的北京仅仅在老舍的《龙须沟》中展开了一个人民政府改造环境的故事,故事中活跃着的仍然是亲切温厚的北京市民。20世纪80年代以后,社会与文学都发生了巨大转型,北京的沧桑巨变也被写入作家笔下。刘心武的《钟鼓楼》与邓友梅的《烟壶》选取的仍然是古都北京的典型意象——古建筑与传统民俗;讲述的仍是千年古都的故事,百年沉浮,人事代谢,而钟鼓楼依然沉静、温厚地浸润着时光与风雨,精雕细琢的烟壶所蕴含的那种典雅、精致的文化仍然镌刻在人的灵魂深处。因此,刘绍棠将“京味小说”与“乡土文学”并论,这一观念虽然并不严谨,且颇受争议,但也的确在某些本质层面道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在书写北京时的某种审美统一性。北京深入人心的“古都”形象不仅体现在文学作品的书写中,也体现在文学史的阐释中。从美学特征来说,古都北京不是现代性历史中的“都市”;但从文学史的内在逻辑来说,它又是被现代性都市召唤出来的幽灵、映照出来的倒影。也就是说,它的美学特征是古典的,文化属性是传统的,但对它的古典与传统的书写产生并存在于现代性历史与现代化大都市的魔境中:有现代都市的无根,才有古都北京的安稳;有现代都市的喧嚣,才有古都北京的沉静;有现代都市的浮躁,才有古都北京的优雅。因此,文学史在建构文学与现代历史的记忆时,更倾向于关注典范而纯粹的古都北京,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北京另外一些更复杂的书写向度。例如,即使老舍那么热爱和眷恋北京,老舍笔下的北京,也会是因循守旧、满目疮痍的日占区,还是吞噬了劳动者骆驼祥子的阴暗空间,也藏纳着臭水沟,生长着流氓和汉奸。20世纪后期,作家王朔书写过北京在“古都”以外的形象。他将北京收缩到部队大院中,写了一群没有古都情结的大院子弟,“北京”于他们仅仅是身份上的政治中心与语言中的京片子。近年来,“北京”使人联想到石一枫笔下的北漂女孩陈金芳,也使人联想到文珍笔下具体可感的安翔路。这些都是对单纯的、仅仅作为现代性历史中文化标签的北京形象的突破与丰富。但或许因为在既有的文学史叙述中,北京作为“古都”的审美形象过于深入人心,这些写作虽在各自的接受维度上并不鲜为人知,却很少进入对“北京”文学形象的整体阐释中。(摘编自卢燕娟《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古都”北京》)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作家们为了摆脱文化困境,创造了一个可以抚慰灵魂的“古都”北京。B.老舍对北京的描写由单纯的眷恋向往转变为欣赏中有批判,眷恋中有痛惜,体现了北京美学特征的改变。C.刘绍棠将“京味小说”与“乡土文学”并论,这与北京有一种独特的典雅精致的文化有很大关系。D.石一枫笔下北漂女孩陈金芳和文珍笔下具体可感的安翔路都是对20世纪后期北京真实现状的书写。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欧洲现代文学中,“城市”是浪漫古典的乡村生活的对立物。中国现代文学师法欧洲现代文学,创造了一系列喧嚣、繁华、多变的城市形象。B.老舍笔下的故乡和郁达夫笔下的“故都”都体现出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新的历史没有摧毁抛弃这座静默千年的古都,而是催其获得新生。C.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的变迁,北京的沧桑巨变被作家写入作品。刘心武的《钟鼓楼》和邓友梅的《烟壶》都选取了北京的典型意象。D.北京“古都”的形象深入人心,北京的美学特征是古典的,文化属性是传统的,北京不同于一般的现代都市,其表现出安稳、沉静、优雅的特征。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北京“成为传统中国的文化标签”的一项是()(3分)A.北京是现代化大都市,是我国政治、经济的中心。B.北京是一个可以抚慰灵魂、寄托乡思的“古都”。C.北京有着沉静、优雅、温暖的文化底蕴。D.北京有着古典的美学特征、传统的文化属性。4.材料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简要分析。(4分)5.请结合材料和以下文字,谈谈你对北京的认识。(6分)在今天的北京,你可以游览独特的古建筑,可以在古老的胡同里品尝地道的北京小吃,感受老北京的风土人情;你也可以在现代化的购物中心欣赏国际时尚品牌,体验都市生活的繁华与便捷。这种古今交融的魅力让北京成为一座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寻和体验。(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桃花铺喻永军洋浜是莲城的一个湖,在城西。大洋浜的水顺着山与山之间的谷地,延伸进山中去了,延伸了多远?没有人知道。老侯也不知道,但老侯听专家说过,大洋浜的水容量相当于六个西湖。老侯很惊讶,六个西湖呀!老侯年轻时到西湖去过一次,觉着西湖的水无边无沿,①他心里更看重大洋浜了。老侯每年都要进山几次——六叔住在山里。六叔种地,老侯常常托人从城里给六叔带去一些种子、化肥,附带一些水果,有时买几斤肉。老侯进山得从水上走。二十年前,渡口泊的是木船。摆渡人锅代六十多岁,嘱咐一声“坐稳当”,船便开了。船桨“吱呀——吱呀”,船慢慢划向山中。上午,船向西行,太阳就从背后升起。眼前一片金光灿灿,锅代脸上很快挂上了汗珠子。四十分钟后,船停靠在一处水边石沿儿旁。六叔下来接东西,他瘸着一条腿,走不快。他喊锅代到岸上喝茶。锅代已掉转船头,向东顺水而行。这地方叫桃岔、桃沟。春天,满山山桃花静静地开,静静地落,因此,不知啥时这里又被叫成了桃花铺。六叔住在桃花铺,是属于不想搬迁的那类。六叔说,后山是林子,脚下是湖水,饿不死。为这,老侯劝过六叔。末了,老侯坐在六叔对面,紧锁着眉毛,铁青着脸,不吭声。两人都把话说尽了。为此,老侯生气,很长时间没去看六叔,后来忍不住了,把话说给锅代,锅代就载着他来到桃花铺。再后来,桃花上初中时,六叔让老侯在城里给娃安顿住处,捎话让老侯来一趟。桃花是六叔的小女儿。船在水上行着,锅代把啥话都说了:“六叔买了个‘铁壳子’,学会了撑船。需要种庄稼了就撑着它出门,收了庄稼也要撑着它回家。”老侯想,六叔的路就在水上。那年湖里涨水,六叔翻了船,一船的麦捆子浮在水上,他也差点儿搭上性命。六叔年轻时是桃岔的人尖子,会唱戏,扮啥像啥。他能唱秦腔、眉户、碗碗腔,本地花鼓唱得更是出色。每到过年,桃岔的戏班子就是方圆几十里的明星班子。看戏看桃岔的戏,观众人山人海,六叔风光无限。几个俊丫头为争六叔,都闹出了笑话。村主任的女儿把六叔的唱腔灌制了一张光碟,每天在村里的大喇叭上放。另一个女子哭哭啼啼,她妈便告村主任,说喇叭音量太高,正对着她家牛圈,母牛被吵得小产了。六叔住在桃岔最高处的山上,离天近,一身正气。②桃岔的变化是从大坝修建那年开始的。拦河建坝,水要淹了桃岔。水位线一定,桃岔人心里慌慌地唱了最后一年大戏。该搬走的都按政策搬走了,能搬动的东西都人拉马驮地带走了——碾磙子、磨扇子、猪牛羊狗……最刺眼的是一些老人的棺木,漆了黑漆,画着龙凤,顶头雕着睡莲,一队一队地出了桃岔。冷清下来的桃岔,只剩了六叔和高处住着的几户人家。年夜,众人围定,六叔自拉自唱,唱了《刘海砍樵》,又唱《智斗》。大坝修了四年,老侯是指挥部的采购员。当时的紧缺物资是水泥和钢材,老侯一人跑着采购了多少东西?后来老侯在心里默默算了一下,大致有一百个车皮。采购的东西要从秦岭古道用车拉回来,那才难住了老侯。那时是砂石路,进山谷后车重路险,老侯就学着画图——啥地方坡陡、路窄、弯急,老侯得用图纸给人说清。半年下来,老侯眼眶深陷,人成了一把干骨头,双膝半月板磨损厉害,脚也成了一双病足,走路疼,歇着也疼。他时常忙得顾不上吃饭。有一次在大兴旅馆谈物资合同,事毕,已是晚上九点,国营食堂的小碗面,他一气吃了十四碗,③吃饭的人都放了筷子看稀奇。六叔就是这个时候来给老侯做帮手的。六叔带着个装卸工队,随时待命。那天夜里,老侯总算睡了个安稳觉。六叔看了老侯的图纸,骑着自行车从省城翻越秦岭,将图纸上的路况标记一处一处核对了一遍,才说自己心里有了底。那时候,老侯是国家公职人员,按月领工资,年终领奖状。六叔是按工计酬。尽管如此,六叔仍很知足。歇下来的时候,他一个人沿着护城河闲逛,唱秦腔,唱花鼓戏,滋润得眉开眼笑。六叔给老侯说,他现在成半个省城人了。老侯就看着六叔笑。六叔出事的那天是公历新年,天气预报说是阴天,但六叔押着车进了秦岭峪就起了西北风,飘起雪花。车在路上缓缓行驶了一个多小时,路上的雪已经积了厚厚一层。司机是个老手,阴沉着脸跟六叔说:“你怕不怕?”六叔说:“这话要问你!”司机就看着六叔笑了。两人摸出烟,点燃,深吸了一口。六叔的这辆重车,是被迎面的一辆大吊车顶翻的,吊车跑下坡路,路滑,没刹住车。六叔就此瘸了一条腿。大洋浜大坝是老侯的骄傲。几十年了,老侯坐在大坝上的时候,心里踏实得就像自己成了大坝。巨大的坝体枕着两边的山头,坝身结出黑锈,风带来的草籽就落地生根——鸡爪草血色的茎干水灵灵的。老侯弯着腰拔草,顺台阶一直拔到山根。拔着草,老侯想起六叔,想六叔这会儿正干啥呢。隔着一湖水,却不知道。④想起六叔说的“半个省城人”的话,他心里难受。他记得那年秋天,桃花考上大学的时候,他在六叔家吃饭。清炒河虾、一盆豆腐鲇鱼,都是水边的东西。吃饭时,六叔说:“野猪已来村中搭窝了,撵都撵不走。”吃罢饭,六叔拾掇虾笼。二百多个虾笼摆了满满一屋子。虾笼呈腰鼓形状,以桃花铺的荆条子编成,一根一根的木条子颜色乌黑,细细的,硬如铁。这些都是六叔的手艺。(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修大坝”是小说的主要情节,相关内容的介绍也颇为细致,人物的性格在这一情节中也得到了充分彰显。B.小说以“老侯”作为叙事者,六叔的故事在“老侯”的眼中和回忆中娓娓道来,不疾不徐。C.“老侯”和“六叔”因修坝结缘,在此过程中,他们有默契也产生过矛盾,但不失和谐。D.结尾描写六叔编的虾笼以桃花铺的荆条子编成,既有点题之效,又暗含了六叔坚守的决心。7.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①句中“看重”一词,显示老侯对大洋浜感到骄傲,也为后文“修坝”埋下伏笔。B.②句在文中是引领下文的句子,后文写到了人们生活的变化及为“修坝”做出的贡献。C.③句写人们放下筷子看老侯吃饭的细节,侧面表现了老侯为“修坝”付出的艰辛。D.④句老侯“心里难受”是老侯为六叔没有搬迁、没有过上更好的生活而难受。8.请从人物刻画的角度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4分)9.“在时代的大潮中,有的人选择改变,有的人选择坚守”,小说中的六叔选择了坚守,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六叔坚守的是什么?(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冬①,梁军至柏乡,营于野河北。晋兵少,而景仁②所将神威、龙骧、拱宸等军,皆梁精兵,人马铠甲饰以组绣金银,其光耀日,晋军望之色动。德威③勉其众曰:“此汴、宋佣贩儿,徒饰其外耳其中不足惧也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退而告庄宗④曰:“梁兵甚锐,未可与争,宜少退以待之。”庄宗曰:“吾提孤军出千里,其利速战。今不乘势急击之,使敌知吾之众寡,则吾无所施矣。”德威曰:“吾之取胜,利在骑兵,平川广野,骑兵之所长也。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庄宗不悦,退卧帐中,诸将无敢入见。德威谓监军张承业曰:“王怒老兵⑤。不速战者,非怯也,且吾兵少而临贼营门,所恃者,一水隔耳。使梁得舟筏渡河,吾无类⑥矣!不如退军鄗邑,诱敌出营,扰而劳之,可以策胜也。”承业入言曰:“德威老将知兵,愿无忽其言。”庄宗遽起曰:“吾方思之耳。”已而德威获梁游兵,问:“景仁何为?”曰:“治舟数百,将以为浮梁。”德威引与俱见,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乃退军鄗邑。德威晨遣三百骑叩梁营挑战,自以劲兵三千继之。景仁怒,悉其军以出,与德威转斗数十里,至于鄗南。两军皆阵,梁军横亘六七里。庄宗策马登高,望而喜曰:“平原浅草,可前可却,真吾之胜地!”乃使人告德威曰:“吾当为公先,公可继进。”德威谏曰:“梁军轻出而远来,与吾转战,其来必不暇赍粮糗,纵其能贵,亦不暇食,不及日午,人马俱饥,因其将退而击之,胜。”诸将亦皆以为然。至未申时,梁阵动,不可复整,乃皆走,遂大败。(选自《新五代史》,有删改)[注]①冬:天祐七年(910年)冬天。②景仁:梁军主将王景仁。③德威:周德威,唐末五代时期晋国名将。④庄宗:后唐君主李存勖。⑤老兵:周德威自称。⑥吾无类:我们就完了。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徒饰A其外耳B其中C不足D惧也E其一甲直F数十千G擒之H适足为吾资。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铠甲,古代军人打仗时穿的护身服装,铁制的称铠,皮质的称甲。B.“德威勉其众曰”中的“勉”与成语“勉为其难”中的“勉”意思不同。C.“可前可却”与“王者不却众庶”(《谏逐客书》)两句中“却”的意思相同。D.“因其将退而击之”与“因人之力而敝之”(《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因”的意思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祐七年冬天,王景仁率领的后梁军队与庄宗率领的晋兵在柏乡隔着野河对峙。B.面对装备精良的梁军,庄宗希望乘势追击,速战速决,老将周德威认为不可冒进。C.梁军的游兵被抓住后透露出的信息验证了周德威的分析,改变了庄宗的作战方针。D.王景仁在受到晋兵的挑战后率全军而出,周德威立即率军予以痛击并最终大获全胜。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今吾军于河上,迫贼营门,非吾用长之地也。(4分)(2)德威引与俱见,庄宗笑曰:“果如公所料。”(4分)14.周德威是唐末五代时期晋国名将,他的名将风范在晋、梁柏乡之战中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风雨李商隐凄凉宝剑篇①,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②自管弦。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③,消愁斗几千?[注]①宝剑篇:为唐初郭震(字元振)落拓未遇时所作诗篇名。武则天召他谈话,索其诗文,郭即呈上《宝剑篇》,武则天看后大加称赏,立即加以重用。②青楼:指富贵人家。③新丰: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今临潼区)东,古时以产美酒闻名。《新唐书·马周传》载,马周落魄时,宿新丰旅店,被店主人冷淡,后因常何推荐得居要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题“风雨”,具有象征意蕴,象征着包围、压抑、摧残、扼杀贤才的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B.开篇就在苍凉沉郁的气氛中展示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和郭震一样有才志的诗人被“凄凉”的现实一点点地浇灭着激情。C.颈联写自己交游的落寞:新交的朋友遭到浅薄世俗的诋毁,旧日的好友由于种种原因缘分已断,诗人感到深入灵魂的孤独。D.尾联写自己空有远大的抱负,却无所建树,希望借助喝酒,喝出马周那样的运气,改变自己的命运。16.清代孙洙在汇编《唐诗三百首》时说:“仍’字、自’字,诗眼。”清代纪昀也在《玉谿生诗说》中评价:“仍’字、自’字,多少悲凉。”请赏析颔联“仍”和“自”炼字的妙处。(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赤)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_____________”一句指出了争取民心的重要性;“_____________”一句运用比喻,表达了对人民重要作用的认识,发人深省。(3)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感叹六朝的历史像流水一样流逝掉,未曾给当朝的人留下什么教训和反思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鼎沸市声,陌巷柴米,皆为烟火;稼穑躬耕,翁媪絮语,俱是人间。即日起,《光明日报》、光明网开设《烟火人间》全媒体专栏,邀各路名家撰写美文,状山川形胜,叙风土人情,展时代风云,咏人间大爱,用文字、声音、图像触摸人们心中最柔软的部位,为今日多彩中国留下①的剪影。无论是胸怀山海,与天地共吞吐;抑或是②,滴水中见汪洋。无论是穿越时间长河,见证③的慷慨浩歌;抑或是深入时代肌理,凝望凡人小事的刹那感动;甚或悄然驻足沉吟,觅寻茂岭原隰的细密针脚。写动,亦写静;是诗,亦是思。《烟火人间》栏目,愿为一扇窗口、一面镜子、一泓清泉、一方绿洲,与读者朋友一起,感知生活的热度、光芒与精彩,体察人们的心灵、智慧与梦想,洞鉴时代的生机、气质与深情!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请分别阐释喻体的比喻义。(4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