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芦淞区2022年下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七年级历史试题卷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按要求在答题卡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2.答题时,切记答案要填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都交给监考老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195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吴汝康、王存义共同塑造了北京人复原头像(见下图),他们的主要依据是()A.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 B.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骨C.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 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北京人复原头像是根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进行复原的,D项正确;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石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的烧骨、北京人用火场景想象图与北京人的相貌无关,排除ABC项。故选D项。2.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A.房屋结构样式 B.农作物的种类C.使用火的水平 D.石器制作技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的时间划分是根据人类对石器工具的制造和使用来划分的。旧石器时代在考古学上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文化发展阶段,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新石器时代以磨制石器为主,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因此,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石器制作技术,故D项正确;在新石器时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随着原始农业的出现,人们过上了定居生活,因此,AB项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AB项;旧石器时代是依靠天然取火,新石器时代会人工取火,但使用火的水平不是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3.据统计,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这表明()A.百家姓氏都源自炎帝和黄帝 B.炎帝和黄帝因治理水患得到尊崇C.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D.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完全真实【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当今中国流行的前200个姓氏中,出自炎帝姜姓系统的姓氏约占10%,出自黄帝姬姓系统的姓氏约占89%。”可知,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C项正确;炎帝姜姓系统和黄帝姬姓系统占99%,排除A项;治理水患的是大禹,排除B项;传说中炎帝和黄帝的发明完全真实,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4.距今1万年前后的北京东胡林遗址中发现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谷物加工工具、陶器等文化遗物及比较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包括炭化粟和黍。这些发现可以用于研究()A.原始农业的兴起与发展 B.贫富分化现象C.早期人类的商品交换 D.私有财产的出现【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打制石器、磨制石器、谷物加工工具、陶器等文化遗物及比较丰富的动植物遗存,包括炭化粟和黍。”可知,北京东胡林遗址可用于研究原始农业兴起的与发展,A项正确;贫富分化现象、早期人类的商品交换、私有财产的出现都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BCD项。故选A项。5.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华文明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精神文明的表征是甲骨文,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则是()A.使用火 B.水稻栽培 C.青铜器 D.原始陶器【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时期物质文明的集中表现是青铜铸造业的发达,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众多,制作工艺高超,被誉为青铜时代,C项正确;元谋人等时期已经会使用火,排除A项;河姆渡居民会种水稻,排除B项;原始陶器是在原始社会时期已经存在,排除D项。故选C项。6.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图所示历史时期是()A.春秋时期 B.秦朝时期 C.西汉时期 D.三国时期【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王室,秦、晋、宋、燕、吴等诸侯国存在的时期是春秋时期,A项正确;秦朝、西汉时期实现了统一,与图片所示明显不符,排除BC项;三国指的是魏、蜀、吴,与图片内容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7.春秋时期,他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和王室垄断教育的局面,主张“有教无类”,先后培养三千弟子。他是()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韩非子【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他兴办私学,广收门徒,主张有教无类,B项正确;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材料没有涉及,排除A项;墨子、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时期,排除CD项。故选B项。8.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发动大泽乡起义B.攻占陈县后,陈胜称王,建立“张楚”政权C.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D.陈胜、吴广起义在秦军的攻势下失败【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分析或评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的暴政是导致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对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进行分析,属于历史解释,C项正确;ABD项是对历史事件进行客观叙述,属于历史史实,排除ABD项。故选C项。9.以下示意图呈现了秦汉时期的部分历史,其中①处应为A.秦朝灭亡 B.西汉建立 C.东汉建立 D.光武中兴【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故B符合题意;公元前206年秦朝灭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故AC排除;光武中兴是刘秀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故D排除。故此题选B。10.以下是某同学整理的有关汉武帝的大事年表(部分),据此可知汉武帝时间大事前136年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前134年兴办太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前124年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A.推崇诸子百家学说 B.奉行无为而治政策C.加强国家经济控制 D.重视儒学人才培养【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为儒家经典《诗》《书》《易》《礼》《春秋》各置博士”、“兴办太学,礼聘名师教育天下学子”、“为博士置弟子五十人,弟子按成绩授予相应官职”及所学知识可得,汉武帝时期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这些都是对儒家学说的肯定,同时重视学习儒学的人,重视儒学人才培养,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诸子百家的思想,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无为而治是道家学派的思想主张,汉初的时候推行过,汉武帝时期不能说奉行无为而治政策,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国家对经济的重视或者对经济的控制力,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11.丝绸之路的正确路线是()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西亚→大秦B.长安→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C.洛阳→河西走廊→中亚、西亚→今新疆境内→大秦D.洛阳→中亚、西亚→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大秦【答案】A【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丝绸之路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大秦),是当时横穿欧亚大陆陆上通道。A项正确;B项顺序错误,排除B项;CD项起点错误,排除CD项。故选A项。12.某中学开展“图说历史”系列活动,下列组图可以用来说明()A.东汉的强大 B.东汉的灭亡 C.东汉的社会生活 D.东汉的建筑【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展现生活闲适的宅院画像砖”“说唱陶俑”“显示社会动乱的陶院落”可知,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社会生活,C项正确;“显示社会动乱的陶院落”反映的是东汉的衰落,排除A项;“说唱俑”没有体现东汉的灭亡,排除B项;“说唱俑”没有体现东汉的建筑,排除D项。故选C项。13.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A.《论语》 B.《水经注》 C.《神灭论》 D.《史记》【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形象生动,在文学史上也有崇高的地位。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D项正确;《论语》记录了孔子的言论,排除A项;《水经注》是郦道元的地理学著作,排除B项;《神灭论》是“无神论”者范缜的著作,排除C项。故选D项。14.下面是汉代某项工艺的流程图,该工艺是()A.造纸术 B.印刷术 C.制药术 D.制瓷工艺【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是造纸术,有切麻、洗涤、浸灰水、蒸煮、舂捣、打浆、抄纸、晒纸、揭纸等环节,A项正确;图片没有涉及印刷术,排除B项;图片没有涉及制药术、制瓷工艺,排除CD项。故选A项。15.明朝人罗贯中写的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内容纯属虚构,完全不可信B.《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内容来源于真实历史,完全可信C.《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全面反映了真实的历史D.《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为增强趣味性适当进行了文学创作【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小说《三国演义》,在描写赤壁之战时有‘蒋干盗书’‘孔明草船借箭’‘周瑜打黄盖’‘诸葛亮借东风’等情节。但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却不见于史书记载。”结合所学可知,《三国演义》是一部历史题材小说,为增强趣味性适当进行了文学创作,与真实的历史是有差别的,D项正确;《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内容不全是虚构的,排除A项;《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内容不全是真实的,还有虚构的成分,排除BC项。故选D项。16.《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这说明()A.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B.北方人民不断南迁 C.南方经济超过北方 D.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材料“东晋后期的南方的情形是:‘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可知,南方地区得到了开发,D项正确;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在南宋,排除A项;北方人民不断南迁、南方经济超过北方无法从题干中得出,排除BC项。故选D项。17.“公元383年,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与“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等成语相关的这次战役是()A.楚汉之争 B.官渡之战 C.长平之战 D.淝水之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D项正确;楚汉之争是刘邦和项羽之间的战争,排除A项;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曹操军与袁绍之间的战役,排除B项;长平之战是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排除C项。故选D项。18.下列图示反映该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是()A.文明起源 B.社会变革 C.国家统一 D.政权分立【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图片反映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这一时期是民族政权并立的时期,D项正确;文明起源开始于原始农业的兴起,排除A项;社会变革是春秋战国的特征,排除B项;国家统一开始于秦朝,与题干内容明显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19.在“割圆术”的基础上,南北朝的一位科学家将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比西方早了一千一百多年。这位科学家是()A.华佗 B.祖冲之 C.顾恺之 D.郦道元【答案】B【解析】【详解】南北朝时期,有位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了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这位科学家是祖冲之。南朝祖冲之利用并发展前人创造的“割圆术”,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一千年,B项正确;华佗是东汉名医,排除A项;顾恺之是画家,排除C项;郦道元是地理学家,排除D项。故选B项。20.“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士和中国皈依者……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了。”这里“传入中国”的是()A.基督教 B.白莲教 C.佛教 D.道教【答案】C【解析】【详解】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由材料“在公元前后传入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传教士和中国皈依者……到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西北部十分之九的居民都信奉了。”这里“传入中国”的是佛教,故C项正确;基督教1世纪产生,唐朝传入我国,排除A;白莲教是唐、宋以来流传民间的一种秘密宗教结社,道教是东汉末年在我国产生的宗教,排除BD。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共6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且自成一体。材料一:从部落联盟时代到夏王朝的制度演变。材料二:西周的分封并不只是周人殖民队伍分别占有一片东方的土地,而是人口的再编组……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周人的政治权力,抟铸(即铸造)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摘编自许倬云《西周史》材料三:材料四:《春秋》推崇统一,这是天地永恒的原则,是古今共通的道理……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邪僻的学说消失,然后学术的系统可以统一,法令制度都可以明白,人们也知道服从的对象了。——译编自《汉书・董仲舒传》(1)结合所学,将材料一中①②处填写完整。(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和意义。(3)结合所学,说出材料三所示行政制度开创的朝代名称。说出这一朝代地方制度的名称,并谈谈你对该制度的认识。(4)依据材料四,概括董仲舒的主要主张。【答案】(1)①禅让制②世袭制。(2)特点:形成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铸造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影响: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3)秦朝;郡县制;开创了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4)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解析】【小问1详解】联盟首领传承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尧、舜、禹”和所学知识可知,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舜年老后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这种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尧舜禹时期,联盟首领传承制度是禅让制。王位传承制度:根据材料信息“夏王朝、禹、启”和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王位传承制度是世袭制。【小问2详解】特点:根据材料“新封的封国,因其与原居民的糅合,而成为地缘性的政治单位……周人的政治权力,抟铸(即铸造)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可知,西周分封制的特点是形成地缘性的政治单位,铸造了一个文化的共同体。影响:根据所学西周的分封制的知识可得出,西周分封制的意义是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小问3详解】朝代:根据材料信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郡、县、中央集权”和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所以,材料三所示行政制度开创的朝代是秦朝。地方制度:根据材料信息“郡、县、地方政府”和所学知识可知,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所以,这一朝代地方制度是郡县制。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郡县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小问4详解】根据材料“臣认为凡是不属于六艺的科目和孔子学术的学说都一律禁止,不许它们同样发展”和所学知识可得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2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对秦始皇的功过如何评价,自古以来众说纷纭。迄今为止,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意见认为秦始皇功大于过;第二种意见是过大于功;第三种意见认为秦始皇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历史人物。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种你认同的观点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答案】如:观点:我认可第一种意见,秦始皇功大于过。
论述:秦始皇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秦半两)、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焚书坑儒,压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秦始皇对我国的历史进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千古一帝,功过相比,功大于过。(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解析】【详解】开放性回答,言之有理即可,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如选择:第一种意见,秦始皇功大于过。根据观点和所学知识可从“秦始皇的功绩”和“秦始皇的过失”等方面分析作答,注意史论结合。最后,简要地对论述加以总结即可。如:观点:我认可第一种意见,秦始皇功大于过。论述:秦始皇重用人才、统一六国、南征越族、北击匈奴,结束了长期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顺应了历史的潮流,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创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秦半两)、度量衡;修筑驰道,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统一文字;开凿灵渠,统一岭南和东南沿海地区;北击匈奴,修筑长城等,维护了封建国家的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秦始皇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兵役和徭役,严酷的刑律,给人民带来了灾难,焚书坑儒,压制了人们的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秦始皇对我国的历史进程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千古一帝,功过相比,功大于过。23.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在不同程度上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表事件1事件21.废除了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3.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1.迁都洛阳。2.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和与汉族通婚,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语。材料二:西晋灭亡后,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都被迫搬迁,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大部分人到了江南。“时海内大乱,独江东稍安,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任崇岳《中原移民简史》材料三:我们之所以使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和谐”,是因为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关系看作成一个动态的过程更有利于我们认清两者之间的关系,也有益于我们更好的建设和谐经济与和谐社会。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社会进步又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但是,由于受自身能力与知识积累所限,人们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间关系的认识并非一开始就是科学的,甚至我们也不能保证目前的理解已经一劳永逸的解决了两者间的关系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两者间的关系是一个动态过程,人们的认识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刘光岭《和谐经济理论研究》(1)根据材料一,说出相关历史事件的名称及产生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晋灭亡后出现的历史现象,并指出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3)根据材料四,谈谈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答案】(1)事件1:商鞅变法。影响:使秦国国力增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事件2: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北魏实力增强,促进了民族交融。(2)现象:北民南迁。影响: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3)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解析】【小问1详解】事件:根据材料“废除了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可知,材料是商鞅变法的内容。材料一相关历史事件的名称是商鞅变法;根据材料“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和与汉族通婚,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语”可知,材料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材料一相关历史事件的名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根据材料“废除了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确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管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商鞅变法产生的影响是使秦国国力增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根据材料“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提倡学习汉族文化和与汉族通婚,用汉姓、穿汉服、说汉语”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的影响是北魏实力增强,促进了民族交融。【小问2详解】现象:根据材料“西晋灭亡后,中原士家大族及流离失所的百姓都被迫搬迁,寻找安身立命之地,大部分人到了江南”“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西晋灭亡后出现的历史现象是北民南迁。影响:根据材料“中国士民避乱者多南渡江”结合所学江南地区的开发的知识可知,北方人的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从而使自然条件优越的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该现象对我国以后的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是使江南地区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小问3详解】关系:根据材料“我们知道,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而社会进步又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可得出,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社会进步是经济发展的目标追求。24.“务农重本,国之大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如下图图1原始农具图2商代青铜铲图3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材料二如下表时代国家举措战国秦国在岷江上修建水利工程西汉组织人力开挖水渠,治理黄河曹魏兴修渠堰堤塘,如郑陂、百尺渠、泉州渠等东晋南朝兴修水利工程,如吴兴塘、苍陵塘、长湖等材料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案】部编语文三上7 听听秋的声音【国家级】一
- 员工三级安全培训
- 医疗器械质检教学
- 《通风工程》课件
- 小学三年级数学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水平作业练习题大全附答案
- 前叉韧带重建手术
- 福建省福州市高三下学期毕业班3月质量检测(一模)化学试题
- 社区背景资料来源社会工作专业教学案例宝典
- 婴幼儿记忆的发生长沙民政李鑫
- 中医异位妊娠保守治疗
- 外研版三起小学四年级英语下册教案全册表格式
- GB/T 16716.5-2024包装与环境第5部分:能量回收
- 2024年中国遥控风扇控制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传感器技术-武汉大学
- 人力表单46 - 全体职工大会会议纪要(裁员)
- 2024黑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招聘38人高频500题难、易错点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30年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4年反洗钱知识竞赛参考题库400题(含答案)
- GB/T 44413-2024城市轨道交通分类
- GB 19041-2024光气及光气化产品生产安全规范
- 我与班集体共成长主题班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