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补税缴罚款-免入税收“黑名单”纳税筹划实务_第1页
及时补税缴罚款-免入税收“黑名单”纳税筹划实务_第2页
及时补税缴罚款-免入税收“黑名单”纳税筹划实务_第3页
及时补税缴罚款-免入税收“黑名单”纳税筹划实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会计实务类价值文档首发!及时补税缴罚款免入税收“黑名单”[纳税筹划实务精品文档]随着有关部门对列入税收黑名单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税收黑名单的威力越来越大。涉税违法企业如何做,才能避免被列入黑名单?《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信息公布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24号,以下简称24号文件)增加了企业的信用修复机制,对于按照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及时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企业,可不列入黑名单。

基本案情

前不久,浙江省松阳县国税局稽查人员对当地B公司依法突击稽查,经深入查证,确定B公司隐瞒销售收入3722.5万元,少申报纳税970.8万元。除需依法补缴税款外,还应缴纳滞纳金约331.5万元、罚款270.5万元,共计1572.8万元。

B公司是当地政府几年前招商引进的企业,松阳县国税局向市国税局和县政府汇报有关案情后,市国税局领导表示,B公司依法应补缴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在处理和处罚决定书送达后,必须按期如数缴纳。县政府领导表示,B公司应依法补缴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但要避免引发连锁反应,比如造成企业倒闭。

松阳县国税局经研讨后决定实施以下方案:一是向企业宣传税收违法黑名单制度;二是力争在税务处理和处罚决定书下达之前,促成B公司分期预缴查补税款,便于企业调剂资金,减轻资金压力;三是稽查人员继续搜集案件证据,确保将该案办成铁案;四是与当地政府、金融部门沟通,赢得对追缴税款的支持。

案例分析

在24号文件实施前,原黑名单制度规定,对达到一定数额的偷税、逃避追缴欠税、骗取出口退税、抗税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等8类税收违法案件,无论当事人是否已缴清查补税款、滞纳金和罚款,都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并实施联合惩戒。包括纳税信用判为D级;法定代表人出境受到限制;触犯刑法的,要被判处刑罚,执行期满未逾5年,通知工商等机关限制有关责任人担任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向征信机构通报税收违法信息,供金融机构融资授信参考等。

对B公司而言,若列入黑名单,银行会立即压缩信贷规模,直至停止放贷,公司总额达1.8亿元的贷款会被分次收回,这意味着,无论B公司是否履行税务机关的处理、处罚决定书,都要面临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结局。

在24号文件中,税务总局修订了黑名单制度,增加了信用修复机制,规定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的当事人,能按照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缴清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的,只将案件信息录入税务系统内部的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公布信息系统,不向社会公布。也就是说,本案当事人只要根据24号文件规定,履行了税务机关的处理处罚决定书,税务机关就不会将其列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金融机构也就不会压贷,企业也不会受到联合惩戒。

本案中,B公司接受了税务机关提出的分期预缴查补税款的建议,在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配合下,在税务机关下达处理、处罚决定书前,分3次预缴了共计640万元查补税款。不久,当税务处理、处罚决定书下达后,又及时缴清了余款。最终,这一例重大偷税案件以B公司缴清1572.8万元款项,且在法定时间内未申请行政复议和上诉而圆满结案。

案例启示

从本案看,黑名单制度对企业按规定缴纳税款起到了较好的威慑作用,同时,完善黑名单制度中的信用修复机制也十分必要。尽管如此,笔者认为黑名单制度仍然存在不足。如法律约束力有待商榷、列入对象及使用范围过小、信息平台和监督机制有待完善等。对此,应当不断完善黑名单制度,使其成为纳税信用社会化应用的助推器。笔者认为,完善黑名单制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提升法律层级。税务总局出台黑名单制度,对当事人实行全社会性惩戒,在法律层级上存在不足。对此,建议由国务院出台相关黑名单制度的法律规范,再由部门据以出台黑名单制度实施细则。

扩大列入对象。现行列入税收违法黑名单的对象有税额规定,作为完善诚信机制而言,只要有偷税和逃避追缴欠税等违法行为且未如期缴纳的,均属失信且不改行为,都应当列入黑名单。

扩大惩戒范围。尽管多部门已联合签署《关于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的合作备忘录》,但对执行黑名单制度法律刚性不足,且未形成全社会化惩戒机制。对此,要在提升法律刚性基础上,将联合惩戒范围扩大到社会各个领域及部门。

完善信用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完善黑名单数据平台,优化黑名单自动生成、解除等功能;实行省级税务机关统一公布,确保权威发布;实现税收违法案件信息系统与门户网站、税收征管系统等对接,提高内部数据一体化进程;加快与联合惩戒部门网络对接,提升黑名单公布和联合惩戒信息化程度。

完善监督机制。完善预先告知机制,当事人有异议即可申请进入行政复议或诉讼程序;完善黑名单相关材料复核机制,确保事实及证据确凿;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黑名单公布过程中出现差错的责任人,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切实保护纳税人权益。

(结语:总而言之,税务筹划做为企业集团的一项重要战略组成部分,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财务人员所认可并应用。在实际操作中要考虑的因素还很多,远不止本文上面所提到的内容,因此,在具体的实务操作中我们一定要培养正确的纳税意识,树立合法税务筹划观念,深入研究税法规定,充分领会税法精神,做到合理筹划并纳税,以达到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