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10课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同步练习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一、选择题1.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举行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这一协议的内容()A.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B.有助于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增强各国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2.无线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伦敦的茶叶或芝加哥的小麦价格迅速影响到处于世界非常遥远的地方的买卖,也能让政府的声明顷刻之间为他国政府和一般民众所知晓等。这说明()A.科技成果扩大了民主范围B.新通信设备应用领域狭窄C.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改变D.通信进步便利了人类互动3.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4.《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画面反映出()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5.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6.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汉语借词含义创造者chinoiserie中国风格法国人sharawaggi中国的“造园艺术”英国外交官nankeen中国出口的土布—“南京布”欧洲商人kaolin产于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法国传教士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语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7.《全球文明史》中说道:“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这些地区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这表明()A.殖民扩张有助于亚非国家革新技术B.世界市场在殖民扩张中最终形成C.亚非地区加深了对工业国经济依赖D.技术交流与改进是扩张主要后果8.“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9.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使生活方式难以改变C.服饰变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10.到了18世纪末,之前还高呼国家必须出面保护的英国棉纺织品制造商,开始转变态度,成为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这一变化()A.受到重商主义的影响 B.体现世界市场的发展C.源于技术领域的革新 D.导致自由主义的产生11.17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一现象反映出()A.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C.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D.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12.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D.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管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行。在英国的家庭中,“我把茶壶坐上了”是一句对忙碌一天,疲倦归家的主人极好的关切话语。18世纪末,输入荷兰、英国和法国的中国茶,除本国消费外,还流通到西北欧与美洲殖民地。1733年,荷兰在广州购买价值33万荷兰盾的茶叶,转手卖出后获利65万荷兰盾。1760—1833年间,输入英国的中国茶叶价值由80多万两增至560多万两白银。——摘编自张福新《茶文化》材料二下面为近代前后中国茶叶产销情况统计表(单位:万担)。时间产量内销外销1832—1837年(平均)260.520060.51861年312.5202.51101871年409.5202.52071886年567.45205362.46——据陈慈玉《近代中国茶业之发展》(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饮茶之风兴盛的原因,并分析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以前)茶叶交易带来的主要影响。(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以来中国茶叶销量的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一、选择题1.1986年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举行乌拉圭回合多边谈判,谈判达成了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在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这一协议的内容()A.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B.有助于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C.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D.增强各国经济主权和国家安全解析:世贸组织具有法人资格,各国境内享有执行职能时所必要的法律权力、特权及豁免权,并有完善的组织机构,执行其职能,有利于强化世界贸易组织在规范世界贸易发展方面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规范化贸易体系的建立,故选A项;世界贸易组织并不是为了发达国家推行经济霸权,排除B项;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有助于消除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排除C项;D项与题意主旨无关,排除。2.无线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伦敦的茶叶或芝加哥的小麦价格迅速影响到处于世界非常遥远的地方的买卖,也能让政府的声明顷刻之间为他国政府和一般民众所知晓等。这说明()A.科技成果扩大了民主范围B.新通信设备应用领域狭窄C.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改变D.通信进步便利了人类互动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无线电报和电话的应用加速了信息传递,便利了人类互动,故D项正确;题干中的政府声明被民众很快知悉,不代表民主范围扩大,排除A项;题干中举了几个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无线电报和电话仅在这些方面得到应用,排除B项;题干信息显示通信进步影响了经济活动,但据此不能得出经济发展方式已发生变化,排除C项。3.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解析:结合所学可知,正是由于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海外贸易繁荣,艺术上才出现了“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等题材,说明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A项正确;材料不是憧憬未来的浪漫主义,而且浪漫主义出现的时间是18世纪末,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垄断公司,排除C项;材料和启蒙运动无关,排除D项。4.《在安托尼妈妈的旅店》(如图)是法国画家奥古斯特·雷诺阿于1866年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了民众饮茶的场面。该画面反映出()A.茶在法国已不再是奢侈品B.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C.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D.中法两国的友谊源远流长解析:该画展现的是法国民众饮茶的场面,而茶叶是东方的物产,此画反映了商品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C项正确;A项过于表面化,排除;茶叶并不一定来自中国,南亚也是产茶的重要地区,排除B、D两项。5.17世纪60年代,茶叶在英国只是上流社会的消费品;到18世纪末,茶叶已成为普通民众的日常消费品。这反映了当时的英国()A.等级观念明显淡化B.崇尚东方的生活方式C.贫富差距日益缩小D.扩大了与东方的贸易解析:材料中介绍了茶叶在英国社会的发展状况。注意两个时间点:“17世纪60年代”和“18世纪末”,这个时间段内英国经历了工业革命,工业产品急需市场;此外,工业生产还需要大量的生产原料,这就促进了英国的对外贸易。茶叶属于中国的物种,能够在英国普通民众中流传,说明它的价格已经下降,这也是世界市场的作用,东西方交流增多,才会产生这种现象。因此选D项。A项材料不能体现出来;B项反映不出材料中反映的“变化”;C项违背了历史事实,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扩大。6.17—18世纪,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对以下信息解读正确的是()汉语借词含义创造者chinoiserie中国风格法国人sharawaggi中国的“造园艺术”英国外交官nankeen中国出口的土布—“南京布”欧洲商人kaolin产于景德镇的制瓷原料高岭土法国传教士A.西方语言文字以中国的汉语为基础B.当时政府重视对外宣传中国的文化C.中西文化的交流呈现单向度的特点D.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解析:据表格,17—18世纪,西方的艺术、外交、商业、宗教等领域人士向汉语借词描述中国文化和产品,反映出当时中国文化和产品对欧洲具有吸引力,D项正确;材料“汉语借词”说明西方语言不是以汉语为基础,排除A项;材料的创造者都是外国人而不是中国政府,排除B项;材料“西方出现很多汉语借词”恰好说明中西结合,排除C项。7.《全球文明史》中说道:“19世纪后期的殖民地官僚和经理人试图指导非洲和亚洲的农民学会科学种田技术……这些地区都为供给工业化欧洲的经济需求而进行了重组。”这表明()A.殖民扩张有助于亚非国家革新技术B.世界市场在殖民扩张中最终形成C.亚非地区加深了对工业国经济依赖D.技术交流与改进是扩张主要后果【解析】题干材料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工业国对殖民地的技术输出,加速了殖民地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的变化,也进一步加深了殖民地对工业国的经济依赖,故C项正确。8.“工业革命引发了一场巨大的世界经济结构重建,在这一重建过程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转向了土地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主要是食物和纤维作物的种植。”这表明工业革命()A.促进了先进生产方式的推广B.促进了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C.加速了土地资源的广泛开发D.推动了土地经营方式的变化【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使欧美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工业国,而世界大部分地区沦为它们的殖民地,它们为这些地区提供工业品,而这些地区则为它们生产原料或初级产品,这体现的是国际分工的不同与变化,故B项正确。9.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A.服饰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B.小农经济的存在使生活方式难以改变C.服饰变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解析】从材料“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可以看出当时服饰变化反映了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选C项。10.到了18世纪末,之前还高呼国家必须出面保护的英国棉纺织品制造商,开始转变态度,成为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支持者。这一变化()A.受到重商主义的影响 B.体现世界市场的发展C.源于技术领域的革新 D.导致自由主义的产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工业革命技术领域的革新,棉纺织品生产的效率大大提高,所以英国出现了支持棉纱和棉布自由贸易的呼声,故C项正确;重商主义主张政府干预市场,保护国内市场,与“自由贸易的支持者”不符,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整个世界市场的发展情况,排除B项;D项颠倒了因果关系,排除。11.17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茶叶已经在英国各饭店和咖啡店等公共场所大量销售,并已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这一现象反映出()A.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B.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C.茶叶贸易中心已转移到英国D.工业革命促进了中英贸易扩大【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中叶后,饮茶之风逐渐遍及英国”可知,东方盛产茶叶,17世纪中叶后英国大量销售茶叶,说明17世纪中叶后英国与东方国家之间的商贸联系进一步加强,世界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提到茶叶“成为国家税收的对象”,没有说茶税成为英国财政的主要收入,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茶叶贸易中心的转移,故C项错误;工业革命在18世纪中期后开展,故D项错误。12.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流行俚语说道:“人人都学上海样,学来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材料主要反映出当时()A.巴黎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B.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C.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中心D.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解析】根据材料“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可知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主要是因为上海紧随世界潮流,体现了世界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巴黎已成为世界服饰制作中心,故A项错误;材料只体现上海流行服饰变化快,没有体现中国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出上海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故C项错误。二、综合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茶树的国家。到唐朝时,我国茶树栽培已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南北各地,饮茶之风遍及全国。唐朝的茶文化包含了和谐、中庸的思想,强调饮茶自修内省和超然物外的审美境界追求。宋朝《东京梦华录》记载,“朱雀门外……东西两教坊(掌管宫中教习音乐的官署),余皆居民或茶坊。”16世纪以后,中国茶叶传入欧洲,饮茶在欧洲成为一种时尚并逐步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