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 同步练习 高三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一、选择题1.(2023·天津静海)宋朝集镇普遍发展。据学者统计,两宋时期见于史载的集镇多达3600个以上,其中一部分集镇,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宋朝集镇无须配备完整的国家行政系统,政府一般会在镇派驻官方机构,但主要负责收税和消防,镇的日常治理还是有赖于民间自发形成的自治秩序。这反映了宋朝集镇()A.政治、军事功能为主 B.经济功能增强C.削弱了中央集权 D.保护了民间财富2.(2023·山西太原)下表为晚清城乡人口变化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年份全国人口数(万人)农业人口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数量(万人)比重(%)数量(万人)比重(%)184040000380009520005186040500380709424306189441500381809233208A.战乱不断影响人口增长 B.自然经济解体明显加快C.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D.人口增长具有地域特征3.(2023·南通)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 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4.(2023·镇江)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长途贸易日趋频繁C.清代北方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D.北方集市密度超过南方5.(2023·保定)下表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6.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材料表明()A.西方侵略主导了中国城市变革B.城市化过程中和世界的碰撞融合C.天津成为全国最西方化的城市D.新型城市功能发生了彻底的转变7.1953年4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要求今后县、乡政府对于要求进城找工作的农民,除特殊情况外均不得开给介绍证件;对于现已进城的农民,应动员其迅速返乡”。该措施()A.稳定了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B.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C.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D.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8.(2024·太原)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多半是穴居式住宅,一般会挖掘深坑再进行构建;江南河姆渡遗址主要是干栏式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B.南北文化习俗不同影响C.自然环境差异导致D.中原劳作工具更为先进9.(2024·银川)唐代制度规定“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而宋代形成了从“草市”、镇市,到州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乃至全国中心城市的市场网络。这一材料可用于探究宋代()A.商业空间的变化 B.江南经济的开发C.阶层流动的方式 D.海外贸易的发展10.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洋务运动B.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C.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变革D.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11.(2024·石家庄)下图是公元前400年雅典卫城平面图,图中的城市布局体现了()A.公民参政的平等地位 B.城市兼具多重功能C.平民与贵族和谐相处 D.宗教色彩不断强化12.塔庙是苏美尔人独创的一种在多层塔状平台上建设神庙的建筑样式。关于这种独特的建筑样式,人们有多种猜想:层级平台可用于晾晒谷物、塔状形态蕴含着苏美尔人为东方山地移民的故乡情结、逐层上升的建筑结构象征着通往天堂的阶梯。由此我们可以推知()A.塔庙兼具生产、政治和宗教功能B.建筑文化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相关C.传统建筑通常具有强烈宗教色彩D.塔庙与金字塔都是统治者的陵墓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建国以来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政策年份政策依据主要内容1950年《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1953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1958年《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农民迁往城市,需持有城市劳动部门、学校的录用、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入证明,向原户口登记机关办理迁出手续。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4年《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允许农民自理口粮进集镇落户2002年党的十六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2012年党的十八大靠城市带动乡村,把城镇和乡村贯通起来,实现共同发展——颜昌武《中国现代国家建设中的城乡关系——一个非对称双向运动的分析视角》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就现代中国城乡发展或工农业发展关系得出结论,并加以论证。(要求:结论明确,论证完整有据,表述清晰)村落、城镇与居住环境一、选择题1.(2023·天津静海)宋朝集镇普遍发展。据学者统计,两宋时期见于史载的集镇多达3600个以上,其中一部分集镇,不论是人口数量,还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宋朝集镇无须配备完整的国家行政系统,政府一般会在镇派驻官方机构,但主要负责收税和消防,镇的日常治理还是有赖于民间自发形成的自治秩序。这反映了宋朝集镇()A.政治、军事功能为主 B.经济功能增强C.削弱了中央集权 D.保护了民间财富[解析]材料信息“经济水平,都超过了一般州县”“无须配备完整的国家行政系统”说明宋代集镇的经济功能增强,故选B项,排除A项;C、D两项与集镇的发展没有直接关系,排除。2.(2023·山西太原)下表为晚清城乡人口变化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年份全国人口数(万人)农业人口城镇人口(非农业人口)数量(万人)比重(%)数量(万人)比重(%)184040000380009520005186040500380709424306189441500381809233208A.战乱不断影响人口增长 B.自然经济解体明显加快C.城市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D.人口增长具有地域特征[解析]从材料中的城镇人口比重来看,这一时期城镇人口比重开始上升,农业人口比重相对下降,说明的是城市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战乱对经济发展起到破坏作用,无法解释农村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A项排除;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解体缓慢,B项排除;材料只是强调城市和农村人口比重问题,非地域性特征,D项排除。3.(2023·南通)据史料记载和《清明上河图》所绘,北宋东京城十分繁华,《清明上河图》局部图中可清晰看到,当时的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这反映了当时()A.对外贸易高度繁荣 B.民众税收负担沉重C.城市经济职能凸显 D.实行不抑兼并政策[解析]据材料“图中城门不设任何城防工事,没有驻兵,而是在城门内侧设了一间税务所”可知,北宋城市仅设税务所负责征税,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北宋汴河沿岸商业发展情况而未提及对外贸易,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税收量的变化,排除B项;实行不抑兼并政策是宋代的土地政策,材料中并未提及,排除D项。4.(2023·镇江)下表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表中数据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省区嘉靖至万历顺治至雍正乾隆至道光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州县数集市数直隶141328252743537山东4210464112741583陕西(关中)161432123828264江西454595154543976福建(不含台湾)191311520539511广东——721270711959A.农民与市场的联系不断加强 B.南北长途贸易日趋频繁C.清代北方经济发展陷入停滞 D.北方集市密度超过南方[解析]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明清时期,南北方各地的集市数量整体在上升,而集市是农村地区商业活动的主要场所,说明明清时期农民和市场的联系不断增强,A项正确;长途贸易与题干内容无关,排除B项;题干数据显示当时北方地区集市数量也在增加,说明北方经济并未陷入停滞,排除C项;从数量来看,北方的集市数量不及南方,排除D项。5.(2023·保定)下表是唐宋时期商业发展的情况,呈现的变化反映了()唐朝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北宋“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A.政府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B.市镇成为城市和乡村的桥梁C.经济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D.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解析]唐朝时,有些城市商业区域扩大到城外,形成“草市”,北宋时进一步发展。农村中还有定期开放的小市,北方叫做集,南方叫做墟或赶场。在“草市”或集、墟的贸易中,农产品和布帛竹木器等日用品占大宗,也有一些生产工具的交易。有些“草市”或集、墟在交换发达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固定的市镇。市镇是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它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繁荣,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态度,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排除C项;D项与题无关,排除。6.开埠前的天津是一个封建性城市。开埠通商后,天津很快发展为我国最早建立新式工业、新式采掘业和新式交通的城市之一,成为仅次于上海的全国第二大工商业和港口城市、北方最大的金融中心。材料表明()A.西方侵略主导了中国城市变革B.城市化过程中和世界的碰撞融合C.天津成为全国最西方化的城市D.新型城市功能发生了彻底的转变[解析]开埠前后,天津由封建城市转变为近代化城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种转变很大程度是由于西方文明冲击导致,说明城市化过程中,中国传统城市和世界碰撞融合,加速了城市转型,B项正确;A项错在“主导”,排除;题干没有将天津和其他城市对比,排除C项;D项错在“彻底”,太绝对,排除。7.1953年4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要求今后县、乡政府对于要求进城找工作的农民,除特殊情况外均不得开给介绍证件;对于现已进城的农民,应动员其迅速返乡”。该措施()A.稳定了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B.有利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C.有效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D.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解析]1953年处于三大改造与“一五”计划时期,政务院发布《关于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稳定了城市人口规模,推动了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故D项正确;当时社会秩序并不混乱,故A项错误;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巩固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问题,故C项错误。8.(2024·太原)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多半是穴居式住宅,一般会挖掘深坑再进行构建;江南河姆渡遗址主要是干栏式两层建筑,下层放养动物和堆放杂物,上层住人。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水平决定B.南北文化习俗不同影响C.自然环境差异导致D.中原劳作工具更为先进[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受南北方自然条件制约,黄河流域的半坡遗址多半是穴居式住宅,江南河姆渡遗址多为干栏式两层建筑,C项正确;据所学,两者经济水平相近,同处于新石器时代,排除A项;文化习俗不同是建筑风格体现出的特点而非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据所学,中原劳作工具更为先进并非两地建筑风格不同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9.(2024·银川)唐代制度规定“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而宋代形成了从“草市”、镇市,到州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乃至全国中心城市的市场网络。这一材料可用于探究宋代()A.商业空间的变化 B.江南经济的开发C.阶层流动的方式 D.海外贸易的发展[解析]根据材料“宋代形成了从‘草市’、镇市,到州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乃至全国中心城市的市场网络”可知,宋代市的发展已经突破了空间限制,形成了范围较广的市场网络体系,A项正确;江南经济逐渐得到开发,与题干信息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宋代阶层流动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国内市场的发展,没有体现海外贸易的发展,排除D项。10.1900年,丹麦人鲍尔森在天津成立电话公司,1905年,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聘丹麦人罗泰为工程师。材料可用来说明当时()A.列强支持清政府的洋务运动B.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C.中国商业经营形式发生变革D.中国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解析]据本题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建成北京、天津、塘沽之间的电话线,同时购买了鲍尔森的电话公司,改为官办,这是清政府在城市中发展通讯事业,说明当时中国的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B项正确;洋务运动在1895年已经破产,排除A项;材料说的是清政府建设电话线,与商业经营形式无关,排除C项;据材料,清政府购买了外国人的电话公司,不能说明通讯事业受制于外国资本,排除D项。11.(2024·石家庄)下图是公元前400年雅典卫城平面图,图中的城市布局体现了()A.公民参政的平等地位 B.城市兼具多重功能C.平民与贵族和谐相处 D.宗教色彩不断强化[解析]根据材料可看出,雅典卫城里有防御工事、武器库、神庙、神像等,表明卫城兼具政治、军事、文化等的多重功能,B项正确;图中的城市布局中只能看到各种建筑,公民具体的参政情况不能反映,排除A项;平民和贵族间有矛盾,并不是和谐相处,排除C项;卫城中建有神庙,但无法看出神庙建筑的变化,不能得出宗教色彩不断强化,D项排除。12.塔庙是苏美尔人独创的一种在多层塔状平台上建设神庙的建筑样式。关于这种独特的建筑样式,人们有多种猜想:层级平台可用于晾晒谷物、塔状形态蕴含着苏美尔人为东方山地移民的故乡情结、逐层上升的建筑结构象征着通往天堂的阶梯。由此我们可以推知()A.塔庙兼具生产、政治和宗教功能B.建筑文化与自然和社会紧密相关C.传统建筑通常具有强烈宗教色彩D.塔庙与金字塔都是统治者的陵墓[解析]根据“层级平台可用于晾晒谷物、塔状形态蕴含着苏美尔人为东方山地移民的故乡情结、逐层上升的建筑结构象征着通往天堂的阶梯”可得出塔庙的功能多样,包括了农业生产、政治统治以及宗教等功能,故选A项;材料只涉及塔庙,而且也没有体现建筑文化与自然的关系,排除B项;“通常”的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仅从材料并不能得出是陵墓,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建国以来关于城乡关系的主要政策年份政策依据主要内容1950年《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发展农业生产,为工业化开辟道路1953年“一五”计划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1958年《户口登记管理条例》农民迁往城市,需持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