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提升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浙江专版)_第1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提升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浙江专版)_第2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提升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浙江专版)_第3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提升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浙江专版)_第4页
第9课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提升训练 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浙江专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绸之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D.传统罗马文化崇尚节俭2.“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朝统治者的支持B.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C.郑和下西洋采取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D.船上装载的丝绸、瓷器受到当地人的喜爱3.唐招提寺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寺院的金堂和讲堂是8世纪建立的古建筑物,都是日本国宝。该寺院的建造可用以说明()A.法显西行取经B.玄奘前往天竺取经C.空海来华求法D.鉴真东渡传授佛法4.宋朝提举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公凭(官方文书)上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以及大量瓷器。该材料反映了宋朝()A.私人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督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5.国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分别是: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A.历史悠久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 D.技术先进6.“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该历史事件是指()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7.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下面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探究主题,最恰当的是()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8.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下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会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9.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助推“文化体系汇流”的是()A.张骞“凿空” B.文成和亲C.鉴真东渡 D.西学东渐10.元代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1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朝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朝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12.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买、收藏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绸和刺绣,甚至不惜置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摘编自刘鹤丹等《世界五千年·中古卷》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朝。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摘编自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主编《蔚蓝船说:广东商船船型变迁》(1)材料一反映了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请指出丝绸之路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朝“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摘编自刘治娟《丝绸的历史》材料二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学者观点内容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路线,可分为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学者2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族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是以传播宗教为己任学者3四条丝绸之路本身是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学者4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西方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迁徙这三大功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时期“海上丝绸之路”的特点及影响。(2)根据材料二,分别概括四位学者的观点,并归纳史学界关于丝绸之路的研究趋势。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由于从丝绸之路输入的中国提花丝织品比较昂贵,古罗马人便将成本较低的素织物拆开,取其丝线与当地的亚麻纱线交织,或以丝为原料重新纺制成纱线,织成适合市场需求的轻薄且半透明的纺织品。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中国丝织品畅销世界各地B.丝绸之路连接中外经济文化圈C.罗马的丝织技术超过中国D.传统罗马文化崇尚节俭答案:B2.“郑和下西洋成为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下列史实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郑和下西洋得到了明朝统治者的支持B.郑和前后七下西洋,到过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C.郑和下西洋采取了不计经济效益的政策D.船上装载的丝绸、瓷器受到当地人的喜爱答案:B3.唐招提寺是仿唐制建造的寺院,寺院的金堂和讲堂是8世纪建立的古建筑物,都是日本国宝。该寺院的建造可用以说明()A.法显西行取经B.玄奘前往天竺取经C.空海来华求法D.鉴真东渡传授佛法答案:D4.宋朝提举两浙路市舶司签发的公凭(官方文书)上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以及大量瓷器。该材料反映了宋朝()A.私人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督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答案:D5.国家邮政局曾发行《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邮票1套3枚,分别是:郑和像、睦邻友好、科学航海。其意在纪念郑和下西洋()A.历史悠久B.和平交往C.航海创举 D.技术先进答案:C6.“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金币。造大舶……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该历史事件是指()A.戚继光抗倭 B.鉴真东渡日本C.郑和下西洋 D.马可·波罗回国答案:C7.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某同学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下面一组图片,他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探究主题,最恰当的是()A.抵抗侵略 B.祖国统一C.民族团结 D.中外交往答案:D8.南朝画家张僧繇善画佛道人物,下图是其作品(梁令瓒临摹),画面凹凸,有立体感,画中人物“奇形异貌、殊方夷夏,皆参其妙”。这反映了当时()A.中外宗教、艺术交流融会B.以形写神的理论开始形成C.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状况D.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答案:A9.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曾指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助推“文化体系汇流”的是()A.张骞“凿空” B.文成和亲C.鉴真东渡 D.西学东渐答案:A10.元代马祖常有诗云:“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该诗歌()A.记载了一段战争往事B.表达了作者对疆土的热爱C.反映元代中外交流通畅D.反映元代桑麻质量较好【答案】C11.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远至今中亚阿姆河流域,受到渴望与汉朝通使往来的大宛等国的欢迎。其间,汉朝设置河西四郡,打通了与西域的直接交通。张骞在出使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对打开丝绸之路和建立中国与西方的联系起到了关键作用。据此可知,张骞出使西域的功绩是()A.开辟了沟通中西的丝绸之路 B.开启了中国与中亚的交往C.确立了汉朝对西域的管辖权 D.建立了汉朝与西方的联系【答案】D12.2015年3月,中国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远景与行动》,旨在重开丝绸之路。关于古代丝绸之路说法正确的是()A.东汉张骞始开丝绸之路 B.促进了中外经济与文化交流C.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 D.丝绸之路起点是洛阳【答案】B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世纪时,古罗马博物学家老普林尼在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著作《自然史》中把中国叫做“丝之国”,古罗马的贵族都以穿着中国丝绸为荣。他还说中国出产的钢很硬,质地很好。17世纪以来,许多欧洲国家的宫廷和王公贵族更是竞相购买、收藏中国的瓷器、漆器、丝绸和刺绣,甚至不惜置重金到中国定做,运回国内珍藏。——摘编自刘鹤丹等《世界五千年·中古卷》材料二“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朝。唐中后期,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已向南方转移,而海路又远比陆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明朝海禁后衰落。——摘编自广东省交通运输厅主编《蔚蓝船说:广东商船船型变迁》(1)材料一反映了丝绸之路对罗马上层社会生活的影响。请指出丝绸之路开通的重大历史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的因素。参考答案:(1)历史意义:沟通了中外交通陆上要道,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2)因素:陆上丝绸之路受阻;中国经济重心南移;海路运量大、成本低、安全度高;宋朝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宋朝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发达;指南针在航海上的应用;地理知识的进步等。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汉朝“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有多个,比如徐闻(今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合浦(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合浦县)、广州、泉州、宁波等,但史载最早的“海上丝绸之路”港口则是徐闻。汉武帝曾派人招募海员从徐闻、合浦港出海,经过日南(今越南)沿海岸线西行,到达黄支国(今印度境内)、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随船带去的主要有丝绸和黄金等物。这些丝绸再通过印度转销到中亚、西亚和地中海各国。——摘编自刘治娟《丝绸的历史》材料二随着丝绸之路研究的深入,史学界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如下表所示。学者观点内容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路线,可分为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西南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学者2丝绸之路上商品流通的参与者有汉族人、波斯人、突厥人、大食人、鲜卑人等。除了以经商为主的商人,还有僧侣,他们绝大多数是以传播宗教为己任学者3四条丝绸之路本身是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的,当然也与人文地理环境有关。“海上丝绸之路”取代陆路,也正是这种环境发展的必然结果学者4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西方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的交流和民族迁徙这三大功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