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料药质量控制与法规合规_第1页
原料药质量控制与法规合规_第2页
原料药质量控制与法规合规_第3页
原料药质量控制与法规合规_第4页
原料药质量控制与法规合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3/27原料药质量控制与法规合规第一部分原料药质量控制策略 2第二部分监管机构对原料药要求 5第三部分原料药质量属性控制 7第四部分原料药杂质管理 10第五部分原料药稳定性评价 14第六部分原料药法规合规指南 17第七部分原料药质量审计与监督 20第八部分原料药质量控制趋势 23

第一部分原料药质量控制策略关键词关键要点原料药特性评估

1.物理化学性质分析:确定原料药的理化特性,如溶解度、熔点、比旋光度等,为后续质量控制和工艺开发提供依据。

2.分子结构鉴定:通过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技术确认原料药的分子结构,确保其与预期一致。

3.杂质谱分析:系统识别原料药中的杂质,定量其含量,以评估原料药的纯度和安全性。

工艺验证

1.工艺参数优化: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确定工艺参数的最佳范围,确保原料药生产过程的可控性和可重复性。

2.过程中间体控制:监控和控制原料药合成过程中关键中间体的质量,确保其符合规格要求。

3.工艺验证报告:生成详细的工艺验证报告,证明生产工艺的一致性和可靠性,符合监管机构的要求。原料药质量控制策略

1.风险评估

*识别和评估原材料的潜在质量风险,包括:

*供应商风险

*生产工艺风险

*储存和运输风险

*根据风险等级确定质量控制措施和监控频率。

2.原材料供应商管理

*制定供应商资格标准,包括质量体系评估和审核。

*定期审计供应商,监控他们的质量表现和合规性。

*建立沟通渠道,及时处理质量问题和变更。

3.原材料采购规范

*建立明确的采购规范,包括:

*化学和物理特性

*纯度要求

*杂质限度

*微生物限度

*要求供应商提供分析证书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4.原材料收货检验

*在收货时进行目视检查,验证包装、标签和运输条件。

*根据采购规范进行分析测试,包括:

*身份测试

*纯度检测

*杂质分析

*对不合格的原料采取隔离和隔离措施。

5.原材料储存

*建立适当的储存条件,包括:

*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

*防交叉污染措施

*定期监控储存条件,确保符合规范。

6.原材料使用

*按照生产工艺指令使用原料。

*追踪原材料的使用情况,包括批次和数量。

*在使用前对关键原材料进行重新测试。

7.分析方法验证

*验证用于原材料分析的方法,以确保其准确性、特异性、线性度、精密度和耐用性。

*定期对分析仪器校准和维护。

8.质量控制记录

*保留所有质量控制活动的记录,包括:

*原材料采购记录

*分析结果

*储存条件监控记录

*原材料使用记录

*记录应清晰、准确、完整且可追溯。

9.持续改进

*定期审查和更新质量控制策略,以应对法规变更和质量趋势。

*采用新技术和方法,提高质量控制的效率和有效性。

*鼓励员工反馈,不断改进质量控制流程。

10.法规合规

*确保质量控制策略符合相关法规,包括:

*FDA21CFRPart210和211

*ICHQ7

*GMP法规

*定期审查法规更新,并更新质量控制策略以保持合规性。

11.数据完整性

*确保数据完整性,包括:

*原始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和报告过程的可追溯性

*电子记录和签名系统的合规性

*数据完整性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质量控制决策的可靠依据。

12.人员培训

*为负责质量控制的人员提供适当的培训,包括:

*GMP法规和质量控制原则

*质量控制方法和技术

*数据完整性和合规性

*定期进行培训,以保持知识和技能的最新状态。第二部分监管机构对原料药要求关键词关键要点【监管机构对原料药要求】:

1.原材料的控制是原料药质量控制的关键。

2.监管机构要求原料药生产商建立原材料控制体系,以确保原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3.原材料控制体系应包括原材料来源的资格审查、原材料的检验和放行、以及原材料的仓储和管理等方面。

【生产工艺的控制】:

监管机构对原料药的要求

质量标准

*符合药典标准(如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欧洲药典)和已发布的专著。

*原料药必须具有规定的质量特性,包括含量、纯度、杂质、粒度、水分含量和pH值。

*杂质限量严格,以防止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

良好生产规范(GMP)

*制造商必须按照GMP准则生产原料药,以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性和一致性。

*GMP涵盖设施、设备、操作规程、人员培训和其他方面。

*监管机构定期对制造商进行GMP检查,以确保合规。

临床前数据

*提交新原料药上市许可申请时,必须提供临床前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数据包括毒理学研究、药理学研究和药代动力学研究。

*这些研究用于评估原料药的安全性、毒性作用和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

临床数据

*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提供临床数据来支持原料药的上市许可申请。

*临床数据包括从临床试验获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

*临床试验必须符合良好临床实践(GCP)准则。

上市后监测

*监管机构要求制造商对原料药进行上市后监测,以检测任何安全性问题。

*制造商必须建立程序来收集和审查关于原料药使用的不良事件报告。

*监管机构可能会采取行动,包括召回产品、限制使用或吊销许可证,以应对安全性问题。

法规合规

*制造商有责任确保其原料药符合监管要求。

*遵守监管要求是保护患者安全和确保原料药质量的关键。

*不遵守监管要求可能会导致处罚,包括罚款、禁售产品或吊销许可证。

国际协调

*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制定了原料药法规。

*这些法规旨在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一致性。

*国际协调努力正在进行中,以促进全球法规的一致性。

*主要国际协调机构包括国际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ICH)和世界卫生组织(WHO)。

其他要求

*制造商还需要符合特定于其产品和制造工艺的其他要求。

*这些要求可能包括稳定性研究、工艺验证和环境监测。

*监管机构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提出额外的要求。第三部分原料药质量属性控制关键词关键要点原料药质量属性控制

1.识别原料药的临界质量属性,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这些特性直接影响药物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制定与所识别质量属性相对应的规格,建立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测试和评估。

3.实施过程控制措施,监控和调节生产过程中的关键参数,以确保符合规格要求。

工艺开发和验证

1.制定和优化合成工艺,确保原料药具有所需的质量属性和产量。

2.进行工艺验证研究,评估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3.根据工艺验证结果,优化工艺参数和控制策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原料药质量属性控制

1.理化性质控制

*水分含量:影响原料药的稳定性、溶解度和流动性,通过卡尔费休滴定或失重干燥法控制。

*熔点和凝固点:反映原料药的纯度和结晶性,通过毛细管法或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

*比旋光度:用于确定光学异构体的含量,通过偏振光仪测定。

*折射率:反映原料药的结构和纯度,通过折光仪测定。

*酸值和碱值:指示原料药中的酸性或碱性杂质,通过滴定法测定。

*溶解度:影响原料药的生物利用度和制剂工艺,通过溶解度测定仪或HPLC测定。

2.有机杂质控制

*相关物质:检测原料药中与活性成分相关的所有杂质,通过HPLC或质谱法测定。

*残余溶剂:控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溶剂残留,通过气相色谱法测定。

*有机挥发物:检测原料药中挥发的有机化合物,通过顶空顶分析或气相色谱法测定。

*元素杂质:控制原料药中重金属等元素杂质,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

3.微生物限度控制

*总菌落计数:检测原料药中活着的微生物总数,通过平板培养法测定。

*肠杆菌目:检测原料药中肠杆菌目的细菌,通过平板培养法或分子生物学方法测定。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原料药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平板培养法测定。

*真菌和酵母:检测原料药中真菌和酵母,通过平板培养法测定。

*内毒素:检测原料药中革兰阴性细菌的内毒素,通过鲎变形细胞裂解法测定。

4.物理性质控制

*粒度分布:影响原料药的流动性、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通过激光粒度仪或筛分法测定。

*比表面积:影响原料药的溶解度和吸收速度,通过气体吸附法或比表面积分析仪测定。

*流变性:反映原料药的流动特性,影响加工和制剂工艺,通过流变仪测定。

*结晶形貌:影响原料药的溶解度、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通过显微镜观察或X射线衍射法测定。

5.稳定性控制

*长短期稳定性:通过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保存原料药,监测其理化、有机杂质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评价其稳定性。

*光稳定性:通过在光照条件下保存原料药,监测其理化、有机杂质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评价其光稳定性。

*应力条件稳定性:通过在高温、高湿度、酸碱性、氧化性等应力条件下保存原料药,监测其理化、有机杂质和微生物指标的变化,评价其稳定性。

6.其他控制

*杂质谱:通过HPLC或质谱法分析原料药中的所有杂质,包括已知和未知杂质。

*手性純度:对于手性原料药,通过手性色谱法或旋光度法测定其手性純度。

*药物晶型:不同晶型的原料药具有不同的理化和溶解度特性,通过X射线衍射法或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其药物晶型。

*包材相容性:评估原料药与包装材料的相容性,通过加速稳定性研究或溶出度研究评价其兼容性。第四部分原料药杂质管理关键词关键要点原料药杂质شناسایی

1.确立明确的杂质شناسایی目标,包括已知杂质、未知杂质和潜在杂质。

2.采用各种技术和方法进行杂质شناسایی,如色谱法、光谱法和质谱法。

3.评估杂质的结构、性质、形成途径和潜在的毒性。

原料药杂质限度

1.根据杂质的毒性、药理活性等人为健康和产品质量影响,设定适当的杂质限度。

2.遵循国际公认的指南和法规,如ICHQ3A(R2)和中国药典。

3.定期审查和更新杂质限度,以应对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进步。

原料药杂质控制

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杂质的形成,如优化合成工艺、选择合适的原料和辅料。

2.加强原料药的生产过程控制,包括监测关键工艺参数和定期进行杂质分析。

3.建立完善的原料药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原料药杂质分析方法的验证和定期评估。

原料药杂质趋势

1.杂质管理重点从已知杂质向未知杂质和衍生杂质转变。

2.采用新技术,如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UHPLC-HRMS)和全合成杂质库,以提高杂质شناسایی和控制能力。

3.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以应对原料药杂质的新挑战。

原料药杂质前沿

1.探索使用预测模型和人工智能来评估杂质的潜在风险和制定控制策略。

2.开发新的分析方法和技术,以提高杂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加强对杂质代谢和毒理学研究,以更深入地了解杂质的安全性。原料药杂质管理

原料药杂质管理是确保原料药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关键方面。杂质可以定义为原料药中除活性成分外的任何其他物质。这些杂质可能来源于合成过程、降解或其他污染物。

杂质管理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1.杂质识别

杂质识别是杂质管理的第一步。这可以通过各种分析技术来实现,包括液相色谱(HPLC)、气相色谱(GC)和质谱(MS)。

2.杂质限度

一旦识别出杂质,就必须为其设定限度。这些限度基于杂质的毒性、活性、降解和工艺考虑。限度通常规定在原料药药典或法规指南中。

3.杂质来源

了解杂质的来源对于制定预防措施至关重要。杂质可能源自原料、合成过程、降解或其他污染物。

4.杂质控制

杂质控制措施旨在最小化杂质的产生和积累。这些措施包括:

*原材料控制:确保原材料纯度和符合质量标准。

*工艺优化:优化反应条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杂质产生。

*中间体控制:监测和控制中间体的纯度和杂质含量。

*纯化:使用结晶、萃取或色谱技术去除杂质。

*包装和储存:采用适当的包装和储存条件以防止杂质的产生或积累。

5.杂质监控

定期监控原料药的杂质含量对于确保质量和法规合规至关重要。监测可以通过分析测试来实现,例如:

*稳定性研究:评估原料药在储存期间杂质含量的变化。

*批次放行测试:确保每个生产批次的杂质含量符合规定限度。

6.杂质规范

杂质规范是用于控制和监控原料药中杂质的法规文件。这些规范通常包含:

*杂质清单和限度

*杂质分析方法

*杂质控制措施

*杂质监控要求

7.法规合规

杂质管理受到全球法规的严格监管。主要法规包括:

*美国药典(USP)

*欧洲药典(Ph.Eur.)

*日本药典(JP)

*国际协调理事会(ICH)指南Q3A(R2)

8.杂质管理的质量风险管理(QRM)

QRM被用于系统地评估和管理杂质管理过程中涉及的风险。QRM涉及:

*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与杂质管理相关的风险。

*风险控制:实施措施来减轻或消除风险。

*风险监测:定期审查和更新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

杂质管理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涉及杂质识别、控制、监控和法规合规。通过实施严格的杂质管理计划,制药公司可以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第五部分原料药稳定性评价关键词关键要点原料药稳定性评价

主题名称:稳定性研究类型

1.实时稳定性研究:在商业生产条件下对成品进行长期稳定性评估。

2.加速稳定性研究:在高于正常存储温度的条件下进行研究,以加速降解过程。

3.压力稳定性研究:在极端环境条件下进行研究,以确定产品的耐受性。

主题名称:稳定性研究设计

原料药稳定性评价

概述

原料药稳定性评价是评估原料药在特定贮存条件下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的稳定性。其目的是确保原料药在整个保质期内保持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稳定性研究方案

稳定性研究方案应根据国际会议协调组织(ICH)指南Q1A(R2)制定,包括以下内容:

*研究目标

*研究设计(包括贮存条件、取样时间点和分析方法)

*受试批次的信息

*分析方法的验证

贮存条件

原料药的稳定性研究通常在以下三种或更多贮存条件下进行:

*室温(25±2°C)/60±5%RH

*30±2°C/65±5%RH

*40±2°C/75±5%RH

取样时间点

取样时间点应根据原料药的性质和预期保质期确定。常见的时间点包括:0、1、3、6、9、12、24和36个月。

分析方法

稳定性研究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应经过验证,以确保其特异性、准确性和精密度。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

*液相色谱法(HPLC)

*气相色谱法(GC)

*紫外分光光度法

*核磁共振波谱法(NMR)

稳定性数据分析

稳定性数据应使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常见的分析方法包括:

*趋势分析

*耐受性限度分析

*阿伦尼乌斯分析

稳定性评估

基于稳定性数据分析的结果,原料药的稳定性可通过以下标准进行评估:

*保质期:原料药在指定贮存条件下保持其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时间段。

*再检日期:基于稳定性数据,对原料药进行再检以确定其是否仍符合规格的时间点。

法规合规

原料药稳定性评价是各国监管机构(如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合规的必要要求。法规要求原料药制造商进行稳定性研究,以确保原料药在保质期内保持其质量。

具体案例

为了说明原料药稳定性评价的实际应用,以下是一个具体案例:

原料药:阿莫西林

贮存条件:室温(25±2°C)/60±5%RH

取样时间点:0、3、6、9、12和18个月

分析方法:HPLC

结果:

|时间点(月)|阿莫西林含量(%)|

|||

|0|100.0|

|3|99.8|

|6|99.6|

|9|99.4|

|12|99.2|

|18|99.0|

分析:

趋势分析表明,阿莫西林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99%以上。阿伦尼乌斯分析表明,阿莫西林的降解速率常数为0.001天^-1。

评估:

基于稳定性数据分析,阿莫西林在室温(25±2°C)/60±5%RH下的保质期为18个月。第六部分原料药法规合规指南原料药法规合规指南

前言

原料药监管是确保药品安全、有效和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提供有关原料药法规合规的全面指南,涵盖全球主要监管机构的指南和要求。

第1节:全球原料药法规

1.1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

*《原料药质量守则》(CGMP21CFRPart211)

*《原料药登记》(DMF)

*《原料药批签发》(CEP)

1.2欧盟药品管理局(EMA)

*《原料药GMP指南》(EudraLexVolume4Annex17/18)

*《原料药质量体系证书》(CEP)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

*《原料药注册管理办法》

*《原料药和辅料批检发》(CEP)

第2节:原料药质量控制

2.1原料药识别

*验证所用原料药的真实性和纯度

*确定和控制关键质量属性(CQA)

2.2原料药生产

*遵守cGMP准则,包括:

*设施和设备验证

*原料和中间体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

*实施质量体系,包括:

*风险评估和管理

*偏差和变更管理

*质量记录和审计

2.3原料药分析

*进行全面的原料药分析测试,包括:

*物理-化学特性

*纯度和杂质谱

*生物活性

2.4原料药储存和运输

*遵守适当的储存和运输条件

*监控和控制环境因素,例如温度、湿度和光照

第3节:法规合规

3.1法规要求

*原料药登记:大多数监管机构要求向其提交原料药登记文件,以证明其符合监管标准。

*批签发:某些监管机构要求获得正式的批签发证书,以确认特定批次的原料药符合监管标准。

*GMP符合性:监管机构定期进行GMP检查,以验证原料药制造商遵守良好生产规范。

3.2第三方审计

*从合格的第三方审计员处获得定期审计有助于确保法规合规。

*第三方审计可识别差距并建议改进措施。

3.3文件和记录

*维护详细的书面文件和记录,包括:

*程序和操作说明书

*分析报告和质量控制数据

*偏差和变更管理记录

3.4持续改进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以识别和解决质量问题。

*定期回顾法规合规状况并实施必要的改进措施。

结论

原料药法规合规对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有效和质量至关重要。了解全球法规,实施有效的原料药质量控制系统以及保持持续合规对于任何参与原料药制造和供应的组织至关重要。遵循本文概述的指南将有助于组织满足监管要求并确保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药品。第七部分原料药质量审计与监督关键词关键要点原料药质量审计

1.审计范围和目标:明确审计的范围(如原辅料、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等)和目标(如评估质量体系符合性、识别风险和缺陷)。

2.审计方法:采用风险评估、文件审查、现场检查、人员访谈等多维度方法,全面评估原料药质量管理体系。

3.审计报告和整改:出具详细的审计报告,指出发现的缺陷、不符合项和改进建议。审计完成后,受审方应制定并执行整改计划,及时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原料药质量监督

1.监管机构职责:制定和实施质量标准、进行检查、抽样检验、审批和注册,确保原料药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2.企业自主监管: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控制原料质量,确保产品符合标准和要求。

3.外部监管:第三方机构(如认证机构、检测机构等)对原料药生产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监督和认证,提高行业质量水平和公众信心。原料药质量审计与法规合规

原料药质量审计是评估原料药制造商遵守药品质量管理规范(GMP)和法规要求的系统化过程,旨在确保原料药的质量、安全和有效性。

质量审计

质量审计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计划和准备:确定审计范围、目标和时间框架,并收集相关文件和记录。

*现场审计:在制造商现场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制造工艺、设备、设施和文件。

*评估:评估制造商遵守GMP规定的程度,识别偏差和改进区域。

*报告和跟进:记录审计结果,提供改进建议,并跟进纠正措施的实施。

法规合规

原料药法规合规涉及遵守以下法规和标准:

*国际药品管理局联盟(ICH)Q7A指南:定义GMP要求,包括原料药制造、控制和储存方面的要求。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联邦法规典》第21章第210和211条:规定原料药制造商的GMP要求。

*欧盟良好生产规范(EU-GMP):定义欧盟境内原料药制造商的GMP要求。

*世界卫生组织(WHO)技术规范和程序:提供原料药生产和控制要求的国际指南。

审计范围

原料药质量审计通常涵盖以下领域:

*原材料管理:供应商审核、接收和储存程序。

*制造工艺:生产设备、工艺验证和变更控制。

*品质控制:原料药的取样、检验和放行程序。

*稳定性研究:原料药保质期的确定和验证。

*文件和记录:制造工艺、检验数据和变更记录。

*人员培训和认证:员工培训和资格的文件。

*偏差管理:偏差识别、调查和纠正措施程序。

审计频率

原料药质量审计的频率取决于以下因素:

*制造商的风险评级:历史不符合项、投诉和监管行动。

*审计范围:初始审计或后续审计。

*监管要求:法规机构对审计频率的规定。

审计团队

原料药质量审计通常由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进行,包括以下专业领域:

*药品质量保证(QA):评估制造工艺、品质控制和文件。

*药品生产工艺(QP):评估设备、工艺验证和变更控制。

*法规事务:确保遵守法规要求。

*分析化学:评估实验室程序和设备。

*质量审计:领导审计并报告结果。

审计技术

原料药质量审计可以采用以下技术:

*风险评估:基于制造商的风险评级确定审计重点。

*抽样检验:验证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

*访谈:与制造商人员交谈以了解工艺知识和遵守GMP的程度。

*文件审查:评估制造工艺、检验数据和变更记录。

*仪器校准验证:确保实验室设备准确可靠。

审计报告

质量审计报告应包括以下要素:

*审计目的和范围:阐明审计目标和所涵盖的区域。

*审计程序:描述审计技术和方法。

*审计结果:包括GMP偏差和改进区域的清单。

*改进建议:概述纠正和预防措施。

*后续行动:规定纠正措施的截止日期和跟进程序。

跟进和持续改进

原料药质量审计是一个持续的第八部分原料药质量控制趋势关键词关键要点数字化转型

1.应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优化原料药质量控制流程,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2.实时监控和预警系统实现过程透明化,增强质量追踪能力和风险管理。

3.数字化技术促进数据共享和协作,提高供应链可视性和监管合规。

自动化与过程分析技术(PAT)

1.自动化生产和检测系统减少了人为错误,提高了质量的一致性。

2.PAT技术的应用实时监控关键质量属性,优化工艺参数并缩短开发周期。

3.集成自动化和PAT技术实现自适应过程控制,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格要求。

连续制造

1.连续制造流程消除批次间变异,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实时监控和反馈控制系统实现更紧密的工艺控制,减少偏差并提高效率。

3.连续制造与自动化和PAT技术的结合,为实现高效、可预测和无中断的原料药生产提供了途径。

质量风险管理(QRM)

1.系统性的QRM方法评估和管理原料药质量相关的风险,制定预防和缓解措施。

2.基于科学和数据的风险评估,优化资源分配并优先考虑风险最高的领域。

3.QRM与数字化转型和自动化技术的结合,增强了风险监测和响应能力。

持续改进和卓越运营

1.持续改进计划建立了一个反馈循环,以识别改进领域并实施变更以提高质量。

2.卓越运营原则(如精益和六西格玛)促进效率、质量和合规性方面的持续改进。

3.数据分析和绩效指标用于跟踪进展并指导改进计划,确保持续合规和质量卓越。

全球化和供应链管理

1.全球原料药供应链的复杂性需要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原材料和中间体的质量。

2.数字化工具和技术促进供应链可追溯性和透明性,增强质量控制和预防伪劣产品的风险。

3.监管机构之间的国际合作和协调,确保全球原料药质量标准和合规性的一致性。原料药质量控制趋势

1.风险管理的增强

*基于风险的质量管理(QRM)系统的实施,重点关注潜在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

*质量风险管理(QRM)工具和技术的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