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再现”重温历史记忆_第1页
“情境再现”重温历史记忆_第2页
“情境再现”重温历史记忆_第3页
“情境再现”重温历史记忆_第4页
“情境再现”重温历史记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材分析】“秦末农民大起义”是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0课的内容,本课讲述了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历史事件。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秦的暴政,包括繁重的赋税、兵役和徭役,以及秦始皇的残暴统治,这些导致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第二部分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包括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第三部分讲述了楚汉之争,介绍了项羽、刘邦起义和秦朝的灭亡。本课在全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秦朝末年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的原因、经过,以及楚汉战争的经过和结果,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思维能力。【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对事物的认识更倾向于直观、形象。他们对于历史事件往往只停留在表面的记忆,缺乏深入的理解。【教学目标】★了解和掌握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以及陈胜吴广起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学会从插图和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并掌握分析、归纳和概括历史知识的方法。此外,通过评价秦始皇和陈胜、吴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引导学生把握秦末农民大起义和秦朝灭亡的过程,培养其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同时,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和历史思维能力。★认识暴政必然导致民不聊生和社会动荡,理解“得民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秦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秦朝的暴政、社会的贫富悬殊、民不聊生等。这些导致农民的反抗和起义。整个战争的经过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包括起义的爆发、发展和结束,以及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和影响。教学难点:★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而采取的极端手段,对于儒家学说的打压和摧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反感。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焚书坑儒的历史背景和影响。★秦亡前后,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的变化。起初,项羽、刘邦等起义军的目标是推翻秦朝。但是随着战争的发展,他们的目标逐渐变成争夺天下的统治权。这个问题的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战争的性质变化和影响。【教学过程】(一)起义原因:秦的暴政情境一:繁重的徭役教师:秦始皇统治时期,为了满足个人的雄心壮志,大兴土木,广建宫殿和陵墓。他不仅在咸阳建造了众多宫殿,还建造了壮观的阿房宫和宏伟的骊山陵。这些建筑需要大量的人力,而这些人力主要来源于当时的青壮年男性。(多媒体展示阿房宫、骊山陵墓、长城等图片。并展示材料一:秦朝法律规定,男子到了17岁就需要到官府登记户籍,开始服徭役,直到60岁才能免除。)教师:请看这些图片,它们都是秦朝的伟大建筑,但背后是无数被征发的男子的血汗和泪水。教师:想象一下,如果全国总人口为2000万,其中男女各半,减去妇女1000万,1000万男子中再除去老弱病残幼和服役的300万,真正能耕田的青壮年男性还有多少?学生:青壮年也就300~400万人。教师:是的,仅占总人口的15%。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意味着每年有超过15%的男性劳动力被迫离开农田,为国家建设付出巨大的代价。他们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却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这导致了什么后果呢?学生:农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教师:是的,这也是为什么书上说:“成千上万的农民背井离乡,脱离农业生产,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这种对人民生活的严重干扰,使得秦朝的社会矛盾日益激化。情境二:沉重的赋税教师:秦朝时期,为了维护国家的运转和满足皇帝的野心,对百姓征收了极其沉重的赋税。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百姓征收的赋税高达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这还不包括各种名目的杂税和口赋。这样的重税使得百姓生活苦不堪言。(多媒体展示材料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赋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董仲舒说秦朝“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教师:同学们,想象一下那个时代的农民,辛勤劳作一年,却有三分之二的收获要上交国家。他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呢?学生:他们的生活一定很艰难,经济压力非常大。教师:是的,农民不仅要承受繁重的徭役,还要缴纳沉重的赋税。这样的重负让他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朝的赋税制度不仅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负担,还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情境三:残酷的刑法教师:在秦朝,法律是皇帝个人意志的体现,而不仅仅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工具。秦始皇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极其残酷的刑法。(多媒体展示材料三:“当时在秦朝的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教师:这些残酷的刑法不仅使得百姓生活在恐惧之中,而且导致了社会的极度不稳定。人们因为害怕受到惩罚而不得不忍受各种苦难,社会的正常秩序被打乱,许多人被迫流离失所。教师: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描述的奇怪现象?学生:因为秦朝的律法非常严格,人们害怕被砍掉脚,所以无人买鞋子,而拐杖则是因为有人被砍掉脚后需要用它。这说明秦朝刑法残酷,许多人遭受了身体上的伤害。教师:是的。秦朝的刑法过于残酷,导致人们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之中。这种恐惧不仅影响了人们的行为,而且破坏了社会的正常秩序。情境四:“焚书坑儒”之痛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秦朝,发生了一场震惊天下的文化浩劫。这场浩劫不仅是对知识的摧残,更是对文化和人性的侮辱。这便是“焚书坑儒”。(多媒体展示:焚书坑儒的场景,书籍被焚烧,儒生被坑杀。)教师: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有什么感受?在你们看来,秦始皇为什么要这么做?学生:我觉得秦始皇这么做是因为他害怕人们不再听从他的命令,害怕自己的权力受到挑战。他以为通过焚书坑儒就能消除反对的声音。教师:是的,秦始皇为了统一思想,巩固自己的统治,不惜采取焚书坑儒的手段。他害怕反对的声音,恐惧不同的思想。焚书坑儒虽然一时震慑了人们,最终却导致了秦朝的覆灭。教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讨论了秦朝的四个暴政情境,现在请大家结合这些情境,总结归纳一下秦朝暴政的主要表现。学生:秦朝的暴政主要表现在赋税沉重、徭役繁重、刑法残酷,以及焚书坑儒。师:对,同学们说得没错。俗话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秦朝的暴政,使人民苦不堪言,因此人民反对秦朝的残暴统治成为必然。(二)起义过程:陈胜、吴广起义情境五:大泽乡起义——陈胜、吴广的反抗之火教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正站在大泽乡的田野上。秋风瑟瑟,秦朝的苛捐杂税使得人民苦不堪言。就在这时,陈胜、吴广挺身而出,他们的起义犹如星星之火,瞬间点燃了整个中华大地。(多媒体展示:《大泽乡起义》视频)教师:起义的火种是如何在大泽乡被点燃的呢?请大家结合视频内容,回答下面问题:1.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2.起义爆发的时间和地点?3.陈胜、吴广起义是如何迅速壮大的?他们采取了哪些策略?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秦朝的暴政使得人民生活困苦,而陈胜、吴广作为被征发的民夫,更是深受其害。他们勇敢地站了出来,发誓要改变这个不公的世界。起义爆发的时间是公元前209年,地点是大泽乡。陈胜、吴广利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激发了人们的反抗精神。他们迅速占领了陈县,建立了“张楚”政权,得到了天下人民的响应。教师: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教材中“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起义军从大泽乡出发,一路向西挺进。他们的进军路线是怎样的?这一路走来,他们遭遇了哪些困难?学生观察地图并回答。教师:起义军的进军路线是向西挺进,直逼咸阳。这一路上,他们面临着秦军的围追堵截和恶劣的自然条件。然而,他们并没有放弃,而是坚定地前行,展现出不屈不挠的勇气和决心。教师:接下来,我们进一步了解起义的特点和历史意义。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它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是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和暴政的革命;其次,它充分展示了人民的力量和团结的力量;最后,它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师:秦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如何?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陈胜、吴广起义的历史意义非常重大。首先,它推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让人民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其次,它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为后来的农民起义树立了榜样;最后,它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新纪元。(三)起义结果:楚汉之争情境六:最后一战——刘邦、项羽的结局教师:亲爱的同学们,下面我们将探讨一段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要时期——楚汉之争。这段历史不仅标志着秦朝的覆灭和汉朝的崛起,更展现了两位伟大英雄——刘邦和项羽的斗争与传奇。(展示资料一:刘邦、项羽进入咸阳的表现)教师:同学们,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和项羽在进入咸阳后的行为有哪些不同?学生:刘邦废除了秦朝的苛法,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支持;项羽则杀死秦王,纵兵烧杀抢掠,引起了人民的愤怒和反感。教师:是的,刘邦的行为让他赢得了民心,而项羽的行为则失去了民心。这说明什么?学生:民心向背是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展示资料二:刘邦的总结)教师:接下来我们再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