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经典大浪淘沙电影赏析课件_第1页
重温红色经典大浪淘沙电影赏析课件_第2页
重温红色经典大浪淘沙电影赏析课件_第3页
重温红色经典大浪淘沙电影赏析课件_第4页
重温红色经典大浪淘沙电影赏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浪淘沙》电影赏析授课人:XXX网站原创网站原创回忆峥嵘岁月,礼献建党百年。让我们一起重温红色经典电影,感悟老一辈革命先烈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1924年至1927年,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民革命蓬勃兴起,震撼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但因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而告失败,是否坚持革命成为严峻考验。珠江电影制片厂1966年4月摄制完成的《大浪淘沙》,再现了大革命时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真实,深刻揭示了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主题鲜明、人物生动、气势磅礴,由于“文化大革命”到来而遭禁锢,直至运动过后才得以面世。今天为大家推荐的就是这部电影——《大浪淘沙》。前言影片简介0101影片主旨0505目录故事梗概0202影片插曲0404历史背景030301影片简介《大浪淘沙》是珠江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伊琳导演,于洋、王蓓、史进、刘冠雄等出演,于1965年出品,1977年3月在中国内地上映。——《大浪淘沙》该片根据朱道南的回忆录《在大革命的洪流中》,通过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等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再现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02故事梗概——《大浪淘沙》1925年,知识青年靳恭绶、顾达明、杨如宽因不满黑暗现实,逃离家乡寻求出路。途中他们救起逃婚的余宏奎,四人结盟为兄弟,来到济南进了山东第一师范学校。靳恭绶认识了共产党员赵锦章老师,而余宏奎得到了国民党员薛健白老师的赏识。他们四人在老师的启发教导下,时常秘密在一起,读进步书籍,谈革命道理,开始接触革命活动。在这期间,他们还结识了两个女学生:谢辉和刘芬。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赵锦章同他的爱人、共产党员宋珠萍一起转移南方,参加了北伐军。靳恭绶等六位同学在济南积极声援北伐。一次在与反动军警的搏斗中,靳恭绶表现得很勇敢,余宏奎则十分怯懦。北伐军攻克武汉后,六位青年怀着激情赶到武昌。余宏奎投靠了在35军当参谋的薛健白,杨如宽为了个人的艺术爱好,参加了北伐宣传队,靳恭绶、顾达明、谢辉和刘芬投考了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不久,靳恭绶、顾达明被分派到长沙军分校受训,与他们的老师,现任军分校教官的赵锦章重逢。在大革命浪潮的冲击下,由于出身、经历和志向不同,他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道路。1927年5月,上海“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乌云刮到长沙、武汉,一贯伪装革命的国民党右派薛健白带着余宏奎等潜往长沙策反。一天,余宏奎遇到顾达明、靳恭绶,他想利用顾的忠厚,摸清军分校共产党的情况,遭到了对方的斥责。顾达明和靳恭绶立即将情况报告赵锦章。赵预感到反革命将有行动,一再向领导提出积极防御的建议,都遭到了右倾投降主义的反对。反动分子也在军分校制造事端,企图清洗军分校的革命力量,他们大肆搜捕军分校的共产党员。反革命叛乱的马日事变终于在长沙发生了。已经加入共产党的靳恭绶、顾达明奋不顾身救出赵老师。他们牢记赵锦章临死时的嘱咐,怀着满腔悲愤回到武昌,通过宋珠萍找到了党组织,与谢辉、刘芬一起,在党的领导下,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杨如宽在北伐失败以后,于悲观失望中当了逃兵。1927年7月,武汉反革命叛乱的前夕,汇集在武汉的革命力量在党的领导下转移农村,消灭了拦路截击的反动武装。靳恭绶、顾达明枪决了叛徒余宏奎,跟随革命队伍,参加了重要领导人同志领导的秋收起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革命的风浪中继锻炼成长。03历史背景朱道南同志是一位老革命,全国解放后,他从山东军区调到华东,在上海市房管局任党委书记和局长。1958年、1959年,中央号召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这样便由朱道南同志口述,于炳坤执笔,以朱道南同志的亲身经历为素材(书中的老大哥实际上写的就是他自己的经历),创作了这部革命回忆录体裁的文学作品《在革命的洪流中》。作品的故事性比较强,书中描写的人物众多。当时伊琳同志看了这部革命回忆录,希望拍成电影,于是找到了于炳坤,得到朱道南同志的同意,珠江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这部电影,由于炳坤与伊琳同志共同改编创作电影剧本。《大浪淘沙》影片是根据朱道南同志的革命回忆录《在革命的洪流中》改编创作的。04影片插曲《大江东去浪淘沙》《大江东去浪淘沙》是罗荣巨演唱的歌曲,为影片《大浪淘沙》插曲,收录于《记忆的符号》专辑中。歌中展现出了革命青年的热血沸腾,充分表达了青年积极投身革命的激情。05影片主旨通过观看《大浪淘沙》,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影片遵循现实主义的原则,真实地再现了大革命前后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画面,并借助这种背景细腻地刻画了几个青年知识分子在革命大潮中的追求、奋斗和分化,以及他们性格各异、志趣不同的个性特征。编导者让主人公在复杂、险恶的环境中探索、追求、拼搏、厮杀,在革命浪潮中接受历史的筛选,并以坚韧、颓唐和堕落的不同结局及血的事实表明:中国青年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马克思主义的道路,才是希望之所在。同时,编导又在这壮阔的历史背景和激烈的斗争中,描写了他们在人生道路上的跋涉与探索、彷徨与动摇、成长与堕落的曲折历程和复杂心态,讴歌了靳恭绶、顾达明、谢辉、刘芬等革命知识分子所走过的坎坷而又壮丽的人生道路,再现了影片的主题:“大江东去浪淘沙,千回万转势更大,历史的渣子沉水底,英雄成长在红旗下”,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影片正是通过青年人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构成了叙事情节,展现了历史风貌。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回首近百年历程,无论在革命和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始终顺应时代潮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历史告诉我们,和平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争取和维护的,是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为之努力的!最后谢谢观看授课人:XXX网站原创网站原创授课人:XXX《的女儿》电影赏析前言《党的女儿》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的革命历史题材剧情片,由林农执导,田华主演,陈戈、李林、夏佩杰等出演,于1958年上映。该片根据王愿坚创作的小说《党费》改编,讲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江西根据地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共产党员玉梅带领人民群众坚持斗争,最后为了掩护游击队员而英勇就义的故事。/PREFACECONTENT目录1剧情简介2影片赏析3影片评价PARTONE剧情简介0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北上后,兴国桃花乡处在白色中,组织被敌人破坏,玉梅和其他七个同志被捕。在被敌人枪决时,玉梅死里逃生,要把村支书奄奄一息时告诉她的党内有叛徒的消息转告给区委书记马家辉。玉梅找到了马家辉,他的妻子桂英当面揭露了马家辉的叛徒嘴脸。在桂英的帮助下,李玉梅死里逃生,而桂英却被打死。玉梅找到找到东山游击队,途中遇到秀英、惠珍两人。由于敌人封锁,她们行动失败,决定返乡,成立小组,坚持斗争。第二天,小程如约前来取咸菜,马家辉带领白匪包围了村子。危急中玉梅以小组负责人身份命令小程一定要把咸菜和她们的党费带走,还求小程把女儿带到东山去。不久后,游击队交通员小程奉命找到玉梅。他转达魏政委的指示,要她恢复各村的组织并为游击队打点盐。后来她们的行动被化装成乞丐的马家辉发现。小程隐蔽在阁楼上,为掩护小程,玉梅与匪兵殊死斗争,被抓走。小程将小妞放在竹筐里,一头挑着咸菜,一头挑着小妞上山了。后来,小程奉命将小妞送到新四文工团。他说:“总有一天你爸爸会在台底下看到你的。”小程于皖南事变中牺牲。革命胜利后,已经升为将的王杰在一次演出中认出了台上的女儿。父女相认时,小妞交给爸爸一个小红包,里面包着李玉梅的证和他前留给她的两块银元。王杰抚摸着党证,告诉小妞:“你妈妈是我们党的好女儿。”02PARTTWO影片赏析《的女儿》在电影创作中,和此前的同类作品相比,的确摆脱了从概念出发,描写人物,反映事件的模式,而显示出一定的深度,这主要体现在影片注意通过特定的情节揭示人物的心理动作,塑造出相对复杂丰满的艺术形象。“例如:影片既写了李玉梅的亲子之爱,也写了她为了同志,为了的事业毅然牺牲自己不惜献出宝贵生命的崇高境界。当敌人将要发现交通员小程,而小程要和敌人拼命的千钧一发之际,她为了掩护小程和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并冷静地对哭着的女儿小妞说:“小妞,别哭,要听妈妈的话,听见了没有!”在敌人严密监视下暗示小程不要硬拼,以完成交给他们的任务。影片在反映李玉梅为了的事业坚贞不屈,誓死如归的同时也表现了几个普通党员在白色下与党失去联系后一时的迷惑;也写了叛徒马家辉的妻子随丈夫叛变后良心上的不安,并因而发展到最后挺身救李玉梅,这样的描写都使人物性格具有立体感,真实感人。由于创作者注意描写人物内心活动,也就揭示出了人物性格的多层次、多侧面,使艺术形象显得十分丰满。这部影片开始比较集中地体现出林农后来逐渐发展丰富的独特风格。影片的镜头,场景组接自然、精练。李玉梅在不了解马家辉已经叛变的情况下,向他汇报工作,险遭到不测,幸得马的老婆相助才逃离虎口的一场戏;交通员小程为山上游击队取咸菜,敌人突然包围了村子,李玉梅为救小程而被捕的几个段落都通过富于个性的动作,层次分明地塑造了人物,有效地控制了节奏,使作品始终具有“惊险”的氛围。此外,创作者对影片中的几个次要人物的处理也简繁得体,错落有致,能够寥寥数笔即简洁地勾勒出人物特有的风貌。例如:将王杰、二姐、秀英、惠珍等形象虽然戏都不多,但由于处理得当,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正面人物的丰满相比,影片对叛徒马家辉的塑造就略嫌简单了一些,影片没有揭示出他为什么会那样自觉地、穷凶极恶地协助敌人破坏我地下组织,疯狂追捕地下员、过去的战友?既没有揭示出他的心理原因,也没有揭示出他的外在必然。这就使得这个性格的发展缺少一个层次,而近于固定的“类型”。此外,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展开故事,也使得作品颇具历史感,显得悲壮、凝重。同时解放、胜利与挫折和牺牲的对比,转换也使得作品具有较大的情感张力,震撼人心!值得注意的是,本片的创作者在音乐元素的运用上也颇具光彩。本片作曲张棣昌1918年出生于广东梅县,幼时曾于印度尼西亚读书,1932年回国。爆发后,他于1937年秋从南京出发,1938年3月到达,先后任八路留守兵团三八五旅政治部宣传队教员,鲁艺音乐部研究生。1948年秋,张棣昌随东北文工一团调入东北电影制片厂。他先后曾为《赵一曼》、《神秘的旅伴》、《边寨烽火》、《红孩子》等影片作曲。他在创作中很善于将富有民族地方特色的音乐与作品巧妙结合。在影片《的女儿》音乐创作中,他注意表现江西地方特有的音乐旋律,送葬的音乐悲壮感人,《兴国山歌》哀婉凄切,又豪放激昂,影片公映后在广大观众中传唱一时。而本片导演林农也较好地使用了音乐元素,影片以将王杰在音乐会上听女儿唱《兴国山歌》,将人们带入过去的年代。又以李玉梅在山歌声中被捕,毅然走向刑场做结,不但在叙事上首尾贯通,而且使观众在情绪上也前后呼应,沉浸于影片所营造的特定的悲剧氛围之中。《的女儿》无论结构、节奏还是视、听觉诸元素的运用都达到相当水准,使作品具有摄人心魄的效果。本片的叙事也较有特色,先是以将王杰和女儿的相认为线索,提起故事。而过去时的故事则按“顺时针”方向发展。一条线以李玉梅找找游击队为主,她在找党过程中联络起失散的党员,组成党小组,后来与下山和地方联系的游击队交通员小程取得联系。另一条线以白和叛徒马家辉破坏地下组织为主线。马家辉先是出卖了桃花乡的,之后又在暗中监视李玉梅,当他发现李玉梅与东山游击队取得联系后,他和白匪军妄图通过李玉梅,找到游击队地点,一举消灭游击队和桃花乡恢复起来的党小组。两条线索平行发展,结构上有条不紊,情节上则紧张惊险,最后结尾、戏剧冲突达到高潮,人物性格放出夺目的异彩。“影片结构的严谨、精炼,显示出创作者高超的艺术功力。《的女儿》说到底是歌颂了一种“殉道”精神,因此,它的意蕴具有普遍性。03PARTTHREE影片评价《的女儿》公映时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报刊曾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认为影片“调子低沉”有悲观主义情绪,情节有虚假之处。但更多的人则对影片作了较高的评价。民主德国影评人海因茨·霍夫曼评:该片的内容一直是在民族的表现形式下得到发展的,通这这种民族表现形式,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塑造了共产主义的英雄人物形象。它的主题让观众看到了那首难忘的英雄之歌《中华女儿》中的景象。该片可以称为伟大的艺术品。茅盾先生评:该片鲜明有力的表现了在群众中间的威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