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试题汇编12探索性问题含解析_第1页
中考数学试题汇编12探索性问题含解析_第2页
中考数学试题汇编12探索性问题含解析_第3页
中考数学试题汇编12探索性问题含解析_第4页
中考数学试题汇编12探索性问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2探索性问题

一、选择题

1.(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第10题)我国古•代数学的许多创新和发展都位居世界前列,如南宋数学家杨

辉(约13世纪)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如图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a+b)”的展开式的各项

系数,此三角形称为“杨辉三角”.

(a-b)^.............................①

公少............①①

/*•••♦••……介力小田

......①③③①

(a+b)4------①④⑥④①

(a-'-bP•••①⑤④⑥⑤①

•••♦♦♦

根据“杨辉三角”请计算(a+b)2°的展开式中第三项的系数为()

A.2020B.2020C.191D.190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图形找规律发现:

(a+b):的第三项系数为3=1+2;

(a+b).的第三项系数为6=1+2+3;

(a+b):的第三项系数为10=1+2+3+4;

不难发现(a+b):1的第三项系数为1+2+3+…+(n-2)+(n~1),

(a+b)”第三项系数为1+2+3+-+20=190,

故选D.

考点:完全平方公式

2.(2020年内蒙古通辽市第10题)如图,点P在直线A8上方,且NAP3=90°,PCLAB于C,若

线段AB=6,AC=x,5”的=丁,则y与%的函数关系图象大致是()

AB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PClAB于C,ZAPB=90°,

.".ZACP=ZBCP=90°,

ZAPC+ZBPC=ZAPC+ZPAC=90°,

.".ZPAC=ZBPC,

.".AAPC^APBC,

,PC_BC

"~iC~7c'

•「AB=6,AC=x,

.'.BC=6-x>

.\PC*=x(6_x),

.'.PC=Jx(6-x),

:.y=—AB'PC=3yj—xZ+6x=3(x—3)*+9,

故选: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y=走九的垂线,垂足为点A],过

3.(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12题)如图,过点A(2,0)作直线1:

3

点Ai作AiAzJ_x轴,垂足为点Az,过点Az作A2A3,1,垂足为点As,—,这样依次下去,得到一组线段:AAi,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J=4x,得I的倾斜角为30°,点/坐标为(2,0),:.OA=2,:.OA}=^-OA=43,

X(坐严叫出—一的长:X2X(E>a5=(£)g",故选B.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规律型;综合题.

4.(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第10题)如图,ZBAC=60°,点0从A点出发,以2m/s的速度沿NBAC的角平

分线向右运动、在运动过程中,以。为圆心的圆始终保持与NBAC的两边相切,设。。的面积为S(cm。),

则。0的面积S与圆心0运动的时间t(s)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答■案】D.

试题分析:・・・NBAC=60°,A0是NBAC的角平分线,

AZBA0=30°,

设。。的半径为r,AB是。。的切线,

VA0=2t,

/.r=t,

/.S=冗t2,

AS是圆心0运动的时间t的二次函数,

■:n>0,

二抛物线的开口向上,

故选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5.(2020年山东省日照市第11题)观察下面“品”字形中各数之间的规律,根据观察到的规律得出a的

值为()

A.23B.75C.77D.139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观察可得,上边的数为连续的奇数1,3,5,7,9,11,左边的数为21,2:,23,…,所以b=T=64,

又因上边的数与左边的数的和正好等于右边的数,所以a=ll坨4=75,故选B.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6.(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第7题)观察下列等式:吸=2,2?=4,23=8,24=16,25=32,26=64,

…,根据这个规律,则)+22+23+24+…+22°"的末尾数字是

A.0B.2C.4D.6

【答案】B.

【解析】

试题解析:':^=2,2=4,2=8,2=16,2=32,2=64,

.,.20204-4=506-1,

C2+4+8+6)X506+2=10122,

.,.21+22+23+24+-+22020的末位数字是2,

故选B.

考点:尾数特征.

二、填空题

1.(2020年贵州省毕节地区第20题)观察下列运算过程:

计算:1+2+2、…+2叱

解:设S=1+2+2?+…+2吗①

①X2得

2S=2+22+23+―+211,②

②-①得

S=2n-1.

所以,1+2+22+-+210=211-1

运用上面的计算方法计算:1+3+32+・“+32°2。=.

32018_]

【答案】

2

【解析】

试题分析:令s=l+3+32+33+...+32017

3201s

等式两边同时乘以3得:3s=3+32+35+...+32013,两式相减得:2s=32M8-i,/.5=2------

2

32018T

故答案为:—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2.(2020年贵州省黔东南州第16题)把多块大小不同的30°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摆放在平面直角坐标

系中,第一块三角板AOB的一条直角边与y轴重合且点A的坐标为(0,1),ZAB0=30°;第二块三角板

的斜边BBi与第一块三角板的斜边AB垂直且交y轴于点B1;第三块三角板的斜边B岛与第二块三角板的斜

边BBi垂直且交x轴于点Bz;第四块三角板的斜边B2B3与第三块三角板的斜边B】B£垂直且交y轴于点B3;-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

0B=0A'tan60°=\乂上二出,

0B=0B'tan60°-73=<);=3,

OB-0°=(6):,

•.•20174-4=506-1,

二点B;::-的坐标为(0,-(百产D,

故答案为:(0,-(君):”).

考点:规律型:点的坐标

3.(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第14题)观察下列图形:

第3图形

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9个图形中共有个点.

【答案】135

【解析】

试题分析:仔细观察图形:第一个图形有3=3X1=3个点,

第二个图形有3+6=3X(1+2)=9个点;

第三个图形有3+6+9=3X(1+2+3)=18个点;

..x43n(n+1),一

第n个图形有3+6+9+…+3n=3X(1+2+3+…+n)=--——1个点;

2

„…3x9x10人1

当n=9时,--------=135个点,

2

故答案为:135.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4.(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第16题)某广场用同一种如图所示的地砖拼图案.第一次拼成形如图1所示的

图案,第二次拼成形如图2所示的图案,一第三次拼成形如图3的图案,第四次拼成形如图4的图案……按

照只有的规律进行下去,第〃次拼成的图案用地砖块.

【答案】2n2+2n

【解析】

试题分析:第一次拼成形如图1所示的图案共有4块地转,4=2X(1X2),

第二拼成形如图2所示的图案共有12块地移,12=2X(2X3),

第三次拼成形如图3所示的图案共有24块地穗,24=2X(3X4),

第四次拼成形如图4所示的图案共有40块地嵇,40=2X(4X5),

第n次拼成形如图1所示的图案共有2Xn(n+1)=2n;+2n块地石专,

故答案为2n,+2n.

考点:规律题目

5.(2020年山东省潍坊市第17题)如图,自左至右,第1个图由1个正六边形、6个正方形和6个等边

三角形组成;第2个图由2个正六边形、11个正方形和1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第3个图由3个正六边形、

16个正方形和1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按照此规律,第〃个.图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之和为—

个.

【答案】9n+3

【解析】

试题分析:.•.第1个图由1个正六边形、6个正方形和6个等边三角形组成,

二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和=6+6=12=9+35

•.,第2个图由11个正方形和10个等边三角形组成,

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和=11+10=21=9X2+3;

•.・第3个图由16个正方形和14个等边三角形组成,

,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和=16+14=30=9X3+3,

・•・第n个图中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个数之和二9n+3.

故答案为:9n+3.

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_357911

6.(2020年湖南省郴州市第16题)已知q=,%=—,〃3=----,%=—,。5=----,,则

【答案】二17.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给出的5个数可知:an=(-l)"^-,所以当n=8时,a8=—.

n-+165

考点:数字规律问题.

7.(2020年四川省内江市第26题)观察下列等式:

_2_______1_

第一个等式:

A'~1+3X2+2X22-2+122+1;

__________2__________J______1_

第二个等式:

出-1+3X22+2X(22)2-22+1-23+1!

__________2__________J______1_

第三个.等式:

%―1+3X23+2X(23)2—23+1-24+1;

__________2__________J______1_

第四个等式:

g-1+3X24+2X(24)2-24+l-25+l;

按上述规律,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第六个等式:a6=—=;

(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第n个等式:a“==;

(3)ai+a2+a3+a4+a5+a6=(得出最简结果);

(4)计算:ai+a?+…+an.

…4.八、2611,八2"11

[答案1(1)------7--------7—T,―7------7,----;(2)------------------,----------:---

1+3X26+2X(26)226+127+1l+3x2,!+2x(2")22,!+12"+1+1

11.(4)2J

43,3(2,,+1+1)

【解析】

试题分析:3)根据已知4个等式可得:

<2)根据已知等式得出答案;

(3)利用所得等式的规律列出算式,然后两两相消,计算化简后的算式即可得;

(4)根据已知等式规律,列项相消求解可得.

试题解析:(D由题意知,3=E,故答案为:

l+3x20+2x(2:)2s+1l+3x2s+2x(2V

11

2f+l-2'+l;

、2n112"11

J'Ll+3xF+2x(2y-2"+l-2,+l,削百案为:1+3X2"+2X(2"F,2"+l~2^+l;

小T_11,11,1111.14

(3)原13式=----——=;+-——------…2——=--------------------.

2+12\12F2-+12、+12+12+12+143

故答案为:H;

43

一、店一111111112^-2

2+12*+12*+123+12"+12^+12+12M+13(2

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综合题.

三、解答题

1.(2020年湖北省荆州市第20题)(本题满分8分)如图,在矩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AC、BD,将4

ABC沿BC方向平移,使点B移到点C,得到4DCE.

(1)求证:4ACDg△£口(:;

(2)请探究4BDE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答案】(1)证明见解析(2)4BDE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

试题分析:(1)由矩形的性质得出AB=DC,AC=BD,AD=BC,ZADC=ZABC=90°,由平移的性质得:DE=AC,

CE=BC,ZDCE=ZABC=90o,DC=AB,得出AD=EC,由SAS即可得出结论3

(2)由AC=BD,DE=AC,得出BD=DE即可.

试题解析:(I).•・四边形ABCD是矩形,

.'.AB=DC,AC=BD,AD=BC,ZADC=ZABC=90o,

由平移的性质得:DE=AC,CE=BC,ZDCE=ZABC=90°,DC=AB,

/.AD=EC,

"AD=EC

在AACD和AEDC中,«AADC=ZDCE,

CD=DC

.'.AACD^AEDC(SAS);

(2)ABDE是等腰三角形;理由如下:

".,AC=BD,DE=AC,

.,.BD=DE,

••.ABDE是等股三角形.

考点:1、矩形的性质;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3、平移的性质

2.(2020年山东省威海市第24题)如图,四边形ABC。为一个矩形纸片,AB=3,BC=2,动点P

自D点出发沿DC方向运动至C点后停止.AADP以直线AP为轴翻折,点D落到点D,的位置.设

DP=x,与原纸片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

(1)当x为何值时,直线过点C?

(2)当x为何值时,直线A〃过的中点E?

(3)求出〉与x的函数关系式.

【答案】(1)当x=2叵巴时,直线AD1过点C(2)当x=2W—2时,直线AD1过BC的中点E(3)当

33

尤2+4

0Vx<2时,y=x;当2Vx<3时,y=------

2x

【解析】

试题分析:(D根据折嶷得出AD=AD:=2,PD=PD:=x,ZD=ZAD;P=90o,在Rt4ABC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AC,在RtZlPC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即可;

(2)连接PE,求出BE=CE=1,在RtZkABE中,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E,求出AD:=AD=2,PD=PD产x,口由=而

-2,PC=3-x,在RtAPD:E和RtAPCE中,根据勾股定理得出方程,求出即可;

(3)分为两种情况:当0<xW2时,尸x;当2«3时,点D:在矩形ABCD的外部,PD:交AB于F,求出

A4PF,作PG1AB于G,设FF=AF=a,在RtaPFG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x-a):+2:=a:,求出a即可.

试题解析:

(1)

如图1,I•由题意得:AADP^AADjP,

/.AD=ADi=2,PD=PDi=x,ZD=ZADiP=90°,

•.•直线ADi过C,

/.PDi±AC,

23

在RtZkABC中,AC=72+3=A^3>CDI=/-2,

在RtAPCDi中,PC2=PD12+CDI2,

即(3-x)-x2+(岳-2)2,

解得:x=^lzf,

3

.•.当x=2而—4时,直线A。过点c;

3

(2)如图2,

AB

连接PE,

,•'E为BC的中点,

.".BE=CE=1,

22=f

在RtAABE中,AE=VAB+BEV10?

,/AD;=AD=2,PD=PDi=x,

.•力生=质-2,PC=3-x,

在RtAPD.E和RtAPCE卬,

x;+(而-2);=(3-x);+l;,

解得:x「晒-2,

3

.•.当xjW-2时,直线助过BC的中点E;

3

(3)如图3,

当0Vx<2时,y=x,

如图4,

4

图4

当2<xW3时,点D:在矩形ABCD的外部,PD:交AB于F,

,/AB//CD,

/.Z1=Z2,

,/Z1=Z3(根据折鑫),

/.Z2=Z3,

/.AF^PF,

作PG1AB于G,

设PF^AF^a,

由题意得:AG=DP=x,FG=x-a,

在RtAPTO中,由勾股定理得:(x-a):+2:=a;,

解得:a=±T,

2x

1、X2+4X2+4

所以尸一x2x-----=------,

22x2x

x~+4-

综合上述,当0<xW2时,y=x;当2<xW3时,y=------

2x

考点:1、勾股定理,2、折叠的性质“3、矩形的性质,4、分类推理思想

3.(2020年辽宁省沈阳市第24题)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E在边AD所在的直线上,连

接CE,以CE为边,作正方形CEFG(点。,点/在直线CE的同侧),连接放

(1)如图1,当点E与点A重合时,请直辞写出板的长;

(2)如图2,当点E在线段AD上时,AE=1

①求点尸到AD的距离

②求3尸的长

(3)若2尸=3加,请直谈写出此时AE的长

【答案】(1)BF=4,^;(2)①点尸到AD的距离为3;②BF=J7?;(3)AE=2+/T或AE=1.

【解析】

试题分析:(1)过点F作FMLBA,交BA的延长线于点M,根据勾股定理求得AC=40,又因点E与点4重

合,可得△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且距40,再由勾股定理求得AM=HI[=4,在RtZkBFM中,由勾股定理即可

求得BF=475;(2)①过点F作FHL仙交AD的延长线于点H,根据已知条件易证皿D=SFEH,根据全

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FH=ED,又因AD=4,AE=1,所以ED=AD-AE=4-1=3,即可求得FH=3,即点尸到皿的距离

为3;②延长FH交BC的延长线于点K,求得FK和BK的长,在RtABFK中,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得BF的

长;(3)分点E在线段AD的延长线上和点E在线段DA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求解即可.

试题解析:

⑴BF=4括;

⑵如图,

①过点F作FH_LAD交AD的延长线于点H,

•;四边形CEFG是正方形

.,.EC=EF,ZFEC=90°

/.ZDEC+ZFEH=90O,

又因四边形.438是正方形

.'.ZADC=90°

.'.ZDEC+ZECD=90°,

.'.ZECD=ZFEH

又「NEDC=/FHE=90°>

,亚CD三4EH

.'.FH=ED

\"AD=4,AE=1,

/.ED=AD-AE=4-1=3,

/.FH=3,

即点尸到AD的距离为3.

②延长FH交BC的延长线于点K,

AZDHK=ZHDC=ZDCK=90°,

・•・四边形CDHL为矩形,

AHK=CD=4,

AFK=FH+HK=3+4=7

,:\ECD=\FEH

.\EH=CD=AD=4

AAE=DH=CK=1

,BK=BC+CK=4+1=5,

在RtABFK中,BF=yjFK~+BK2=A/72+52=y/14

(3)AE=2+"T或AE=1.

考点:四边形综合题.

4.(2020年湖南省岳阳市第23题)(本题满分10分)

问题背景:已知NEDF的顶点D在AABC的边AB所在直线上(不与A,B重合).DE交AC所在直

线于点M,DF交BC所在直线于点N.记AADM的面积为H,ABND的面积为S2.

(1)初步尝试:如图①,当AABC是等边三角形,AB=6,NEDF=NA,且DE〃BC,AD=2时,

贝!!*•S2=;

(2)类比探究:在(1)的条件下,先将点D沿AB平移,使AD=4,再将NEDF绕点D旋转至如图

②所示位置,求,心?的值;

(3)延伸拓展:当AABC是等腰三角形时,设NB=NA=NEDF=a.

(I)如图③,当点D在线段AB上运动时,设AD=a,BD=6,求S/S2的表达式(结果用。,匕和

夕的三角函数表示).

(II)如图④,当点D在BA的延长线上运动时,设AD=a,BD=A,直接写出与•S2的表达式,不

必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⑴12;(2)12;(3)(ab)2sin2a.1(ab)2sin2a.

44

【解析】

试题分析:⑴苜先证明△成%ABDN都罡等边三角形,可得S=•二二2.=--:4囱,由

44

此即可解决问题J

(2)如图2中,设AM=x,BN=y.首先证明△AIDsZkBDN.可得丝=—,推出:=推出所8,

BDBN2y

11,33

由S:=-'AD'AM'sin60o=围区,Sr=-DB»sii«>o=—y,S;»S;=^x--y=-xy=12;

222'22

(3)I如图3中,设AM=x,BN=y,同法可证△AJDsZkBDN,可得x产ab,由S,=--AD'AM'sina=-axsinO,,

22

S;=—DB'BN'sinQ=—bysinCL,可得S/S:=L(ab)"sin1(!

224

(ID结论不变,证明方法类似,

试题解析:(1)如图1中,

ADB

图①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CB=AC=6,/A=/B=60°,

'/DE//BC,/EDR=60°,

.'.ZBND=ZEDF=60*,

.,.ZBDN=ZADM=60O,

「.△ADM,2\8口11都是等边三角形,

,S:=・2;=出,S;=,(4);=4小,

44

.,.S;'S:=12,

VZMDB=ZMDN+ZNDB=ZA+ZAMD,ZMDN=ZA,

AZAMD=ZNDB,VZA=ZB,

.•.△AMD^ABDN,

.AM_AD

••茄一~BN9

••=,

2y

/.xy=8,

(3)I如图3中,设AM=x,BN=y,

同法可证△AMDSABDN,可得xy=ab,

/S:=--AD'AM'sina=-axsina,S:=-DB'BN'sma=-bysinQ,

2222

,SJS产一(ab):sin;a.

4

II如图4中,设AM=x,BN=y,

同法可证△AMDS/\BDN,可得xy=ab,

1111

VSi=—•AD*AM*sina=—axsina,82=—DB*BN*sina=—bysina,

2222

.*.Si*S2=—(ab)2sin2a.

4

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

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x+y=3,\x=a.

L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7则力的值为()

3x-5y=4[)=仇

17

A.1B.3C.------D.一

44

2.如图,在A5C中,ZACB=90°,分别以点A和点。为圆心,以大于工AC的长为半径作弧,两

2

弧相交于点M和点N,作直线交A8于点。,交AC于点E,连接CO.若=34。,则NBDC

的度数是()

B.112°C.124°D.146°

3.已知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如图所示,有以下结论:①a+b+c<0;©a-b+c>l;③abc>0;@4a

-2b+c<0;⑤c-a>l,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①②B.①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几何体是()

主视图左视图

俯视图

A.直三棱柱B.长方体圆锥D.立方体

5.如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主视图正确的是()

A.B.C・白

6.点P(1,-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A.(1,2)B.(-1,2)C.(-1,-2)D.(-2,1)

7.计算(ab?)3的结果是(

A.ab5B.ab6C.a3b

8.已知直线y=ax+b(a/))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那么直线y=bx-a一定不经过()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9.已知A、B两地之间铁路长为450千米,动车比火车每小时多行驶50千米,从A市到B市乘动车比

乘火车少用40分钟,设动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可列方程为()

x-50xxx-50

45045024504502

C.----------------——D.----------------——

xx+503x-50x3

10.某工程队开挖一条480米的隧道,开工后,每天比原计划多挖20米,结果提前4天完成任务,若设

原计划每天挖X米,那么求X时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480480,480480”

A.----------------=4B.---------------=20

x-20xxx+4

480480,480480.

C.----------------=4D.---------------=20

xx+20x-4x

11.已知AA3C(AC<BC),用尺规作图的方法在上确定一点P,使K4+PC=BC,则符合要求的

作图痕迹是()

AA

12.下列关于x的方程中一定没有实数根的是()

A.x2-x-l=OB.4%2-6X+9=0C.%2=:-%D.x2-mx-2=0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在ABC中,ZK:NB:NC=1:2:3,©口,居于点口,若AB=10,则BD=

14.如图,等腰△ABC中,AB=AC,ZDBC=15°,AB的垂直平分线MN交AC于点D,则NA的度数

15.如图,点A的坐标是(2,0),AABO是等边三角形,点B在第一象限,若反比例函数y=月的图

x

象经过点B,则k的值是.

16.设小ABC的面积为1,如图①,将边BC、AC分别2等分,BEi、ADi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

记为Si;如图②将边BC、AC分别3等分,BE1、AD】相交于点O,△AOB的面积记为S?;…,依此类

推,则Sn可表示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其中n为正整数)

1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AD=5,点E在DC上,将矩形ABCD沿AE折叠,点D恰好落在

BC边上的点F处,那么cosZEFC的值是

18.从5张上面分别写着“加”“油”“向”“未”“来”这5个字的卡片(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中随机抽取一张,

则这张卡片上面恰好写着“加”字的概率是.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为进一步深化基教育课程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校课程体系,某学校自主开发了A

书法、B阅读,C足球,D器乐四门校本选修课程供学生选择,每门课程被选到的机会均等.学生小红计

划选修两门课程,请写出所有可能的选法;若学生小明和小刚各计划送修一门课程,则他们两人恰好选修

同一门课程的概率为多少?

20.(6分)为响应“植树造林、造福后人”的号召,某班组织部分同学义务植树180棵,由于同学们的积极

参与,实际参加的人数比原计划增加了50%,结果每人比原计划少栽了2棵,问实际有多少人参加了这

次植树活动?

21.(6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BA=BC,BD平分NABC.求证:四边形ABCD是菱

形;过点D作DELBD,交BC的延长线于点E,若BC=5,BD=8,求四边形ABED的周长.

22.(8分)如图,在RtZkABC中,CD,CE分别是斜边AB上的高,中线,BC=a,AC=b.若a=3,

b=4,求DE的长;直接写出:CD=(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若b=3,tan/DCE=g,求a

的值.

23.(8分)如图,在△ABC中,AB=AC,以AB为直径作半圆。O,交BC于点D,连接AD.过点D

作DEJ_AC,垂足为点E.求证:DE是。O的切线;当。O半径为3,CE=2时,求BD长.

AOB

24.(10分)已知,如图,在坡顶A处的同一水平面上有一座古塔BC,数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斜坡底P

处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45。,然后他们沿着坡度为1:2.4的斜坡AP攀行了26米,在坡顶A处又

测得该塔的塔顶B的仰角为76。.求:坡顶A到地面PO的距离;古塔BC的高度(结果精确到1米).

3k

25.(10分)如图,直线yi=-x+4,y2=—x+b都与双曲线y=—交于点A(1,m),这两条直线分别与x

4x

3k

轴交于B,C两点.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直接写出当x>0时,不等式:x+b>—的解集;若点P

4x

在x轴上,连接AP把AAB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此时点P的坐标.

26.(12分)如图,点A是直线AM与。O的交点,点B在。O上,BD±AM,垂足为D,BD与。O交

于点C,OC平分NAOB,ZB=60°.求证:AM是。。的切线;若。O的半径为4,求图中阴影部分的

面积(结果保留R和根号).

27.(12分)在锐角△ABC中,边BC长为18,高AD长为12如图,矩形EFCH的边GH在BC边上,

EF

其余两个顶点E、F分别在AB、AC边上,EF交AD于点K,求大的值;设EH=x,矩形EFGH的

AK

面积为S,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S的最大值.

A

BHD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D

【解析】

【分析】

先解方程组求出x-y=7,再将1,代入式中,可得解.

4[y=b,

【详解】

_/x+y=3,①

廨•13x-5y=4,②

①+②,

得4x-4y=7,

7

所以x—y=

4

x=a,

因为,

I,=4

7

所以x—y=

4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题的关键是观察两方程的系数,从而求出a-b的值,本题属于基础题型.

2.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CD=DA.即可得到NDCE=NA,而NA和/B互余可求出NA,

由三角形外角性质即可求出NCDA的度数.

【详解】

解:YDE是AC的垂直平分线,

/.DA=DC,

ZDCE=ZA,

VZACB=90°,ZB=34°,

,NA=56°,

:.ZCDA=ZDCE+ZA=U2°,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作图-基本作图、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有关角的性质等知识,

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3.C

【解析】

【分析】

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逐项分析可得解.

【详解】

解:由函数图象可得各系数的关系:a<0,b<0,c>0,

则①当x=l时,y=a+b+c<0,正确;

②当x=-l时,y=a-b+c>l,正确;

③abc>0,正确;

④对称轴x=-l,则x=-2和x=0时取值相同,则4a-2b+c=l>0,错误;

b

⑤对称轴x=--=-1,b=2a,又x=-l时,y=a-b+c>l,代入b=2a,则c-a>L正确.

2a1

故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①②③⑤.

故选C

4.A

【解析】

【分析】

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

【详解】

观察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直三棱柱.

故选A.

本题考查了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结构特征,根据三视图的形状可判断几何体的形状是关键.

5.D

【解析】

【分析】

主视图是从前向后看,即可得图像.

【详解】

主视图是一个矩形和一个三角形构成.故选D.

6.C

【解析】

关于y轴对称的点,纵坐标相同,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由此可得P(L-2)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T,-2),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正确地记住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是关键.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7.D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积的乘方的性质进行计算,然后直接选取答案即可.

试题解析:(ab?)3=a3»(b2)3bl.

故选D.

考点:塞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8.D

【解析】

【分析】

根据直线y=ax+b(ar0)经过第一,二,四象限,可以判断a、b的正负,从而可以判断直线y=bx-a经过

哪几个象限,不经过哪个象限,本题得以解决.

【详解】

•.•直线y=ax+b(a邦)经过第一,二,四象限,

.*.a<0,b>0,

.•.直线y=bx-a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不经过第四象限,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解答.

9.D

【解析】

4504502

解:设动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可列方程为:————=-.故选D.

x-50x3

10.c

【解析】

【分析】

本题的关键描述语是:“提前1天完成任务”;等量关系为:原计划用时-实际用时=1.

【详解】

解:原计划用时为:生实际用时为:理二

xx+20

位480480,

所列方程为:------------=4,

xx+2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列分式方程,分析题意,找到关键描述语,找到合适的等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11.D

【解析】

试题分析:D选项中作的是AB的中垂线,,PA=PB,VPB+PC=BC,

/.PA+PC=BC.故选D.

考点:作图一复杂作图.

12.B

【解析】

【分析】

根据根的判别式的概念,求出△的正负即可解题.

【详解】

解:A.X2-X-1=0,A=1+4=5>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4X2-6X+9=0,A=36-144=108<0,...原方程没有实数根,

2

C.x=-x,x2+x=0,A=l>0,.••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D.x2-mx-2=0,A=m2+8>0,二原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属于简单题,熟悉根的判别式的概念是解题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2.1

【解析】

【分析】

先求出△ABC是NA等于30。的直角三角形,再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解.

【详解】

解:根据题意,设NA、NB、NC为k、2k、3k,

贝!Jk+2k+3k=180°,

解得k=30。,

2k=60°,

3k=90°,

;AB=10,

1

/.BC=-AB=1,

2

•:CD±AB,

,,.ZBCD=ZA=30°,

1

/.BD=-BC=2.1.

2

故答案为2.1.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掌握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

半、求出△ABC是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

14.50°.

【解析】

【分析】

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可得AD=BD,根据等边对等角可得NA=NABD,然后表

示出NABC,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可得NC=NABC,然后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列出方程求

解即可:

【详解】

VMN是AB的垂直平分线,,AD=”BD.".IZA=ZABD.

,.,ZDBC=15°,.,.ZABC=ZA+15°.

;AB=AC,AZC=ZABC=ZA+15°.

ZA+ZA+15o+ZA+15°=180°,

解得NA=50。.

故答案为50°.

15.G

【解析】

【分析】

已知AABO是等边三角形,通过作高BC,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出OB和OC的长度;由于

RtAOBC中一条直角边和一条斜边的长度已知,根据勾股定理还可求出BC的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