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_第1页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_第2页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_第3页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_第4页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汇编八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说课稿,说

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8篇,希望能够帮

助到大家。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1

一、教材与资源应用

1.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数及20以内数加减法的基

础上学习的,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学习找规律的问题,设计的目的是

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尝试发现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

初步感知找规律的方法。同时,教材内容是学生经常看到的一些现

象,有利于吸引学生参与探索活动,形成初步的探索意识,增强对

数学的认识,提高学数学的乐趣。本节课是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是

发现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中隐含的规律,其中有颜色、形状、大小的

变化规律,图形的排列规律。

2、说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发现给定事物中的简单排列规律,并运用自己

的发现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交流的活动中,经历发现生活中有规律

排列现象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眼光观察身边事物,发现

和欣赏生活中有规律的美。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并能够找出所列举事物的规律。

教学难点:发现事物中的排列规律,体会数学的思维方法。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上升到

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

的思路变得清晰。

一年级的小孩子很活泼,思维很灵活,这就需要串联一个情

景,引起他们的兴趣。找规律这个知识点相对来说很简单,关键就

看老师怎么规范学生已有的凌乱的知识。另外,一年级的小孩子能

够集中精力的时间很短,这就对我提出了挑战。我怎样设计情景才

能更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我怎样抓住学生集中精力的这段时间把

我要突出的重点讲出。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按照从易到难的层次逐步提高。从简

单的颜色规律到形状规律,之后,联系生活、发现规律,最后能够

摆出规律、运用规律。由易到难,一步一个脚印,层层递进。

三、设计理念:

1、学生学习的过程,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又是一个探索的过

程,是发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因此,我在这节课中有意识地利用学

生身边或感兴趣的事情创设问题情境,从疑点点燃学生的思维火

花,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培养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

2、《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重视教学过程的全新理念,要发挥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因此,

我在本节课中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采取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在猜一猜、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等活动

中,体验感悟规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及表现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并从课堂上得到成功的快乐。

3、本节课的设计,以促进学生自我发展为主,创设学生主动学

习、探索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推理和语言表达能

力。

4、本节课的设计中注意各科知识间的整合,如:让同学们做有

规律的动作,是与音乐课的整合,让学生设计有规律的图案,则是

与美术课的整合。这样把数学课与艺术交融,让数学学习更加愉

快,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数学并非枯燥乏味,数学学习是如此生动

活泼、快乐有趣。

四、说教法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

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

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

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

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

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以上理念,我采用了情景导学法,并

构建了这样的教学模式: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2.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3.身边数学,稳固延伸规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5.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五、说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初步感知规律。

利用给学生带来的礼物引出规律

2.探究新知,认识规律。

在这一部分,出示课本的主题图认识规律。

老师在这一部分重点指出:有一种规律是事物重复出现,重复

的是哪一部分,学生起来回答,老师用圆圈重重地划出。之后,过

渡到形状规律。

之后,我领着学生进行拍手游戏,拍手也是有规律的。我一句

话也不说,只管着拍手,当学生听出我拍手的规律时,不自觉地跟

着我拍起来。那种全班同学都动手的感觉,真好!有人说,老师就

是一个表演者,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很希望能够拥有表演的艺

术,能够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

3.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活动

第1活动:火眼金睛观察推理下一个出现的图案是什么

第2个活动:心灵手巧

(1)摆一摆摆出有规律的图形。

(2)自己画一画涂一涂涂出有规律的颜色来。

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规律,动手创造规

律。

4、接洽生活,内化规律特征。

这一部分首先让学生在音乐声中欣赏生活中的有规律的图案。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轻松一下,一是欣赏生活中的规律。二是

调整一下疲惫的心情是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教

学。然后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那些有规律的。如声音、动作等。

可以让学生学学声音,做做动作。把音乐体操融合在一起。达到脑

力和体力运动充分结合。

5.全课总结,再现生活规律

首先请学生谈谈,这节课找到了什么规律?一起归纳总结这节

课所学的内容。然后用有规律的掌声对自己的这节课表示评价。最

后请同学们下课后一男一女有规律的走出教室。这样就把这节课的

内容内化了真正的用于到生活实践中去。

六、说教学反思

课堂设计循序渐进,基本上能引导学生把规律认识透彻。这堂

课对学生的评价及时、有效。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在入学之前,经过了学前教育,有很多孩子在没

有学习这一课之前,对于100以内的数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

在他们的生活中常常会接触到100以内的数。但在孩子们的头脑

中,对于100以内的数的概念还比较模糊。这一课教学就是要帮助

孩子建立100以内的数的概念,通过估计和比较建立数感,为以后

学习数学其他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

二、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100以内的数的过程,感受

100以内的数的大小,感受100以内的数就在身边。

2、使学生独立的数100个物体,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

百,对“个”“十””“百”有一个感性认识。

3、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并能够结

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4、在认识100以内的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

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的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数出100以内的

数。

难点: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内容的编排意图,本节课主要采用

了学生动手操作、师生合作、学生合作的教法和学法。这样安排的

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各种感官协同活

动,做到在观察中思维,在思维中操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营

造平等互助的学习氛围。

四、教具和学具: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具和学具的选

择上,尽量提供学生熟悉的素材,如红豆、铅笔、巧克力豆……这

些材料作为学习的对象,学生既熟悉又新奇,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

兴趣。

五、教学过程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努力营造学

生在教学活动中有独立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他们成为课堂教

学中的重要参与者和创造者,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自

主探究”。秉承着这样的指导思想,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

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安排了一下几个教学环节:

A、激趣导入

这个环节我主要安排了一个师生互助的活动,老师和学生进行

数数比赛,而且在数的过程中要用手势比划出所数的数,之所以要

用手势进行配合,是考虑到对学生进行“手口一致”的训练。在数

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口型和手势,如果学生是一个一个的

数,老师就两个两个的数,如果学生是两个两个的数,老师就五个

五个的数,甚至十个十个的数。这样安排,从学生知识角度和思维

趋势进行探底,既了解学生的起点,把我教学起点,又能使学生感

受数数方法的多样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B、操作探究

根据教材的编排体系,这个环节分为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1、第一次数、估数、初步感知100

让学生建立数感是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而

学生数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丰富多彩的生活实际。因此在数学教学

过程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他们熟悉的素材,红豆、巧克力豆,并合

理利用这些素材进行教学。

(1)数出20粒红豆,让学生看一看,20粒红豆就是这么多,先

感受20粒红豆的多少,在提出问题:100粒有多少呢?自然而然的.

把学生引到教学情境中进行思考,学生的数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建

立。

(2)让学生抓一把红豆,估计一下够不够100粒,如果不够,就

再抓一把,直到认为够了为止。

(3)验证结果,每组一个一个的数一数,看看哪一组估计的最准

确。通过学生自主的数出100以内的各数,体会到数是在数物体的

过程中产生的,为脱离实物抽象数数做准备。

(4)估一估,一袋巧克力豆大约有多少颗?通过这个步骤,进一

步训练学生们估数能力,并进一步体会估数在生活中的重要,感受

生活中的数学。

2、再次数,建立对计数单位的感性认识,进一步认识100

虽然同样是数数,但对学生的要求却提高了。刚好数出100,

又要让人一眼看出是100。提出了这些要求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

生能用自己认为的方便、快捷的方法数数,并在操作中,发现十个

一是十,十个十是百。

3、第三次数,理解数的组成

教材把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一数数过程中整十数的连接,以及数

的组成这两个知识,安排了两个例题进行教学,这一环节教学可以

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1)实物数出35根小棒(铅笔),要求学生边摆边说出有几个十

和几个一。接着摆到42,当摆到39的时候,问:39里面有几个十

和几个一?9个一再摆一个是多少?一共有几个十?是几十?通过一系

列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难点,同时加深对数的组成的理

解。

(2)脱离实物,强化训练。想一想,57里面有几个十和几个一?

从57数到73,数到59时,强调上面提过的类似的问题。通过再次

训练,学生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

从而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3)小游戏。师生互说,学生互说的数数游戏和数的组成训练,

既可以提高学生数数的兴趣,也可以帮助老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

握情况。

(4)小练习,用学的数说一句话。通过学生用学的数说一句话,

促使学生有意识的将数学知识与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体会生活中处

处有数学,促进了数感的培养。

我今天的说课内容就这些,谢谢大家。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

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

见,综合实践活动十分强调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以实现学生综合

素质的发展。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当学习的材料来自于现实生活

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倍加高涨;当数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

合时,数学才是活的、富有生命力的。在此理念的主导下,我设计

了《小小商店》这节实践活动课。本节课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

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节数学实践活动

课,也就是课本第86—87页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有一个知识点:

就是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

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

算。

教材借助“小小商店”这一学生熟悉的背景,采用现场模拟的

方式,展现了一个商店的真实情景,运用“角色扮演”这一生动有

趣的活动形式,让学生扮演售货员与顾客,用对话形式提出数学问

题,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前面几个单元学过的一些数量关系。在商店

的中间,教材设计了一些与活动有关的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人

民币的计算的进一步提高,需要学生逆思考,第三个问题的开放性

比较大,鼓励学生开动脑筋,用多种方法解决。一方面加深学生对

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计算方法,另一方面,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提出更多

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二)、说教材重点和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我认为“在活动中懂得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

相互关系,体现付款方式的多样性。”既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又是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节课我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

究教学论"为指导思想,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从知识、能力和品

德三方面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

操作中,加深对人民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

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交流

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实践活动中增强数学应用的意识,体验学习数

学的乐趣和“用数学”的情感,并受到勤俭节约的教育。

三、说教法、学法:

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出发,根据综合学习活动课的课

型特点,我采用角色扮演的活动形式,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以渗

透教育为原则,以训练实践能力为目的,力求做到把信息技术运用

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四、说教具、学具准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我准备了:

1、媒体课件一套。

2、用实物把教室布置成临时的小小商店,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

顾客,现场进行交易活动。

3、回收站所需的牌子。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钱包(自制),学具人民币若干。

五、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说一下整个教学过程设计,首先我先说一下整体设

计。

国际教育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你听了,但是你忘了;你看

了,把它记住了;你做了,你理解了。”如何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

做数学,是我们教师面临的新课题。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主导

下,我们现在的课堂已不能象以前那样传统的一味的传授知识,我

们要让学生从"学"数学变为"做"数学,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索知识的

乐园。因此,本节课,我将本着“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活动中贯穿于

课的始终”的原则,以张熊飞教授的“诱思探究教学论”为指导思

想,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与手段,启发、诱导学生按照“创设情境,

提出问题--实践操作,探索问题--联系实际,创新应用”的规律

组织教学,整个活动过程分为四大环节:激趣引入、探讨方法、模

拟购物活动、交流评价。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生活,学会

把知识综合的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第一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约5分钟)。

由电脑演示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导入新课,使他们愉快地进入

购物情境,进入角色。

第二层:模拟表演,实践体验。(约20分钟)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

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

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

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

第三层:活动汇报,体验交流(约10分钟)

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性,以及

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时,教师正

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惜每一分

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主见、善

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后评选最佳消费者。

第四层: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约5分钟)。

(二)说局部设计

下面我就以教学程序为框架,以"诱思探究教学论"为先导,以

教学内容为载体,具体说说本节课的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都能体会到:情境教学是低年级教学中

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它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可以激发学生学习

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因此。课一开始,我先给同学们创设这样的

情境:放一段热闹喜庆的音乐: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我们的“小小

商店”顺利开张了。(出示课题)熊猫经理特别欢迎小朋友去“小小

商店”逛一逛。这时,我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小朋友,从屏幕上你

看到了什么?你想对同学们说什么?(鼓励学生大胆自由发言),让

学生交流物品名称和它们各自的价钱重点是说清楚画面上每一种商

品的名称和价格。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及时作以小结,大家说

得非常好!那么,你们自己有零用钱吗?父妈给你的零用钱,你平

时怎样使用的?分组交流如何使用零用钱。然后小组汇报交流。教

师因势利导,对使用比较合理的学生给予肯定表扬,对花费不恰当

的学生给予纠正引导。

我这样设计,借助“小小商店”这一情境,通过生动有趣的画

面,把学生带入到快乐的学习情境之中,使课堂一开始就变得生动

有趣,引人入胜,每一个学生都会不由自主地投入到探索新知的学

习情境之中。这样就很自然地进入教学的第二个环节:

2、模拟表演,实践体验。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

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

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培

养实践能力”。鉴于此,我设计了此环节。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

的:

(1)进入角色,若干名售货员进场。

(2)分发购物登记卡、现金记帐卡。让学生把所购买的“商

品”的名称其金额、购买理由等记入《购物登记卡》和《现金记帐

卡》上。

(3)分组合作进行模拟体验。

活动要求:

1、顾客要检查售货员有没有找错零钱。

2、卖易拉罐和矿泉水瓶的同学要检查废品回收员有没有算错一

共应该付多少钱。

3、售货员要看清顾客付款对不对。

4、可以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可以合伙购买。

教师注意调控场面,诸如“顾客”进入“商场”的先后顺序,

购物的时间控制。

教师选定一部分学生扮演售货员,一两名学生扮演废品回收

员,其余的扮演顾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人民币卡片购

买商品、废品回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要让买卖双方互相检查对

方在进行人民币计算时有没有发生错误。一方面要注意观察学生提

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另一方面要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以

适当的帮助和提示。

我这样设计,除了复习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也反映了在日常

生活中用人民币购买商品时经常出现的几种情形。例如,计算买两

种商品一共要花多少钱,卖东西时怎样找零,买东西时钱不够怎么

办,怎样比较两种商品的价格,等等。这些情形都是学生在实际生

活中曾经遇到过或将来会遇到的,通过这种现实性和实践性很强的

活动,可以使学生切身体会人民币在商品经济中的作用,充分感受

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并学会在实际生活

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让学生展示选购货物的自主

性,关注学生所购物品的趋向,鼓励学生认真合理安排自己的“零

用钱”,把钱正确合理的使用,并指导学生填好“两卡”以便交

流。这样,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体验自主的快乐,通过活动

的形式,学生在玩中学,在乐中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

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这里,在设计上我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

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创造欲望得到了满足。而这,无不得益于

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和教学开放式的组织。同时,很自然地进入到第

三个教学环节:

3、分组交流,分享快乐。

1)、交流在活动中,各自购买哪些物品。(介绍购物登记卡)

2)、交流买东西过程应该注意什么事项。

3)、谈一谈,在购物中,自己有哪些经验。

4)、交流购买物品的意图。

5)、交流买东西中应考虑到什么?

6)、交流如何合理正确地使用零用钱。

这样,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心理话,展示自己选购物品的自主

性,以及合理安排零用钱的巧妙之处和购买物品的经验方法。同

时,教师正确引导,使学生懂得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珍

惜每一分钱,把钱用在最需要用的地方和最适当的时候,做一个有

主见、善理财巧安排的好学生。最后评选最佳消费者。

4、联系生活,渗透思想教育。

具体的我是这样设计的:

同学们,平时你喝完了饮料之后会怎样处理用完的易拉罐或矿

泉水瓶呢?(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电脑播放好孩子

源源的故事:源源是个非常勤俭的孩子,他经常将家里用完以后的

废旧物品,如:易拉罐、矿泉水瓶等,送到回收站换钱,然后把这

些钱攒起来捐给希望工程和贫困山区的小朋友们。

看到这些,你想说些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

我这样设计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还可以对学生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通过设立“回收站”,可以

让学生明白易拉罐和矿泉水瓶都是可回收的废弃物,帮助小朋友从

小树立保护环境的思想和意识。

至U此,整个教学过程全部结束。

六、说板书设计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组织学生具体的实践操作活动尝

试,基本上不需要板书,所以此部分略写。

七、在课改实验中,如何运用"诱思探究"教学论进行教学

最后,我说一下,这节教学设计是如何体现新课改理念和"诱思

探究"教学思想的。

总览整节课,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标理

念,内容设计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基础之上,通过学生大量的实践

操作活动来完成。切实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课堂

真正做到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和趣味化。《新课程标

准》中特别提出了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目标,本节课的设计,我在这

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尝试。集知识性、趣味性、活动性于一体,通

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取币、换币、找币的操作中,加深对人民

币的认识,进一步掌握人民币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使学生在多种

形式的实践过程中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使学生爱学、乐学。整节课

洋溢着愉快的学习气氛。通过大量的生活实例,使学生获得大量的

感性材料,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

方式,不再是"听听练练",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去探

索,去操作实践,去体验交流。在经历了之后,学生获取了知识,

提高了能力,思维得到了锻炼,并获得了成功的愉悦,探索的快

乐,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4

教学重点与难点:

平面图形的特征和转化

教具学具准备:

2张长方形的纸、1把剪刀、1张正方形的纸、1根小木棍、1

颗针.20根小棒

教学目的: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

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法学法:

举例法、实验法、讲解法。

教学过程:

第一:引入

赏赐课我们所学的内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来复习一

下。说算式让学生抢答。

随意的说。

第二:先动手做一个折风车的活动

让学生体会和理解平面图形的特征。(教材27页第一题:沿虚线

折一折)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最后让学生明白:

长方形的特征:对边相等。正方形的特征:四边相等。

第三:用几个平面图形来拼组一个平面图形。

使学生明白他们之间的转换关系。(教材28页做一做)

教师用纸当场做给学生看,教学生一起来,边做边讲。

平面图形之间的相互转换:圆变正方形、正方形变长方形等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5

1.教材说明

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

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

计算,并会用适合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同时使学生

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简便。

教材分为四个板块:第一块为加法的初步认识,主题图是一个

变化过程,让学生在此变化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

来”,在教材中的主题图里渗透了三个具体问题的含义,都可以用

1+2=3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

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

及数学的简洁美。接着,教材安排了一个变化的情境图,小丑合气

球,来进一步直观形象地表达、说明加法的含义,让学生通过看

图、理解图意,明确求一共有多少用加法计算,说出加法算式,从

而来帮助学生对加法的含义有更深一层的理解;第二块“做一做”

是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摆学具的活动,如摆一个圆片,再摆一个,

一共是几个?摆两个圆片,再摆两个,一共是几个?让学生在操作

中巩固对加法含义的理解,并能说出加法算式;第三块为1—5的加

法,在学生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及各数的组成,并初步知道加法

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块根据儿童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水

平初步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思想。通过三个小朋友计算4+1=?的思考

过程,鼓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的过程,尊重学生的想法,同时,引

导学生使其初步认识到应用前面所学的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计算比较

简便;第四块教材安排了“做一做”练习。通过学生自己看图计算

3+2=5和2+3=5,3+1=4和1+3=4两组算式,来进一步巩固算理和初

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2.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对加法含义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由于在进

行加法教学前,学生已掌握了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能够

自觉的运用加法进行计算,但不知道为什么要用加法进行计算以及

我们是如何用加法进行计算的。因此,再进行加法的教学时,重点

是帮助学生理解加法的含义,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计算

的同时感知用数的组成计算的简便。将他们对加法的感性认识提高

到理性认识。

其次,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

合作意识,因此,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发展其动手

操作、语言表达的能力和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同

伴交流的乐趣,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3.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加

法算式;使学生经历与同伴交流5以内加法的算法过程,会用适合

自己的算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

问题要用加法来解决。

(2)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

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并感受与同伴交流的乐趣。

(3)培养学生积极思考、认真倾听他人想法的习惯。

(4)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

自信心。

4.教学重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激励学生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

5.教学难点

(1)知道加法的含义

(2)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6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课题是《9加几》。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

册”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内容。它包括课本96-98页的例1、

例2以及课后的“做一做”。

一、说教材

《9加几》是“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一单元的起始课。在此

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11-20各数,能够准确的计算10加几何相应

的减法。这些知识都对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课的内

容也为以后学习其他数的进位加法打下了基础。

二、说学习目标

在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

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点,我指定了以下学习目标:通过对问题情

境的探索,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

在比较、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9加几的题目;同时,学生在一系列的生活情境中,深刻体会到了

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打打提高了学习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掌握“凑

十法”,因此,我确定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是会用“凑十法”计算

9加几的加法。

一年级的孩子认识事物时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然具有一定

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且中我了一些概念,能够初步的进行判断和推

理,但思维水品总的来说还很低,思维过程往往只依靠具体的表

象,带有很大的依赖性和模仿性,所以本节课的学习难点是理解

“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三、说教法、学法

为了让学生理解重点、突破难点,更高效的完成本节课预设的

各项学习目标,我在教法和学法上也做了精心的安排。

教法方面:《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

的认知发展水品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充分的参与与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

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

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本节课的教

学中,大胆放手让学生操作,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旋律,结合有趣

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观察、讨论、小组合作等方

法,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从而使

每一个孩子都能在世间中获得成功的喜悦,真正意义上成为学习的

主人。

学法方面: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再加上

他们入学的时间并不长,对于充满约束的课堂容易产生烦感,虽然

孩子们身上有这些小缺点,但是他们的表现欲和好奇心是值得我们

惊讶的。《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

记忆与模仿,动手实践、观察比较以及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

的重要方式。本节课我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活动得

出极端9加几的各种方法,然后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小组合作

交流等活动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会计算9加几的题目,突

破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四、说教学准备

为了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凑十法”,本节课我准备了形象的多

媒体课件,每位学生准备18根小棒。

五、说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学生的认知过称个,是真个教学活动的呈现。本节

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新课程标准下的数学课堂,应该体现“身边的数学”这一特

点。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情境为切入点,利用课件展示我

校学生在运动会上精彩表现的照片,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激发学生的

兴趣。然后在追问孩子们是否想继续参观,从而调动起学生的积极

性和好奇心。此时的学生一定都是情绪高涨的,在强烈的好奇心驱

使下让学生接受挑战,如果挑战成功便可继续参观。

挑战的目的就是复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件复

习旧知识的重要性。复习过程主要有以下步骤。首先,利用口算卡

片展示9+()=10和有关计算10加几练习,然后以天空的形式帮助

学生复习“一个数可以分成1和几”,最后,让学生口算9+1+1=

O9+1+5=()9+1+3=()。这三项挑战内容的设置层层递进,为本

节课学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做好了准备。

顺利闯关的孩子们一定很兴奋,适时用语言对学生的情绪加以

控制,让孩子们用数学的视角去参观运动会的场景。

第二个环节:自主尝试,探究算法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时我将例1和例2结合起

来,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为三个步骤来教学。

第一步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

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而在

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这一步骤中,我注重利

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饮料”的问题,让

学生通过相互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

方法。学习是一种个体的认知过程,由于每个孩子的认知水平、思

维方式、解决问题的策略不相同,所以在面临一个新的计算问题

时,就会出现不同的计算方法。在这里允许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

9加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算法多样化”的新理念,并

根据学生的回报结果适时给予鼓励和肯定。学生汇报的情况可能会

有三种:(1)数数法,即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

13;(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先将外面的4盒分成1和3,将一盒放进箱子里和原来的9盒

凑成10盒,再加上外面的3盒,10+3=13。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

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我安排了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步骤。教学的开始,我让学生用数学的

视角来观察例1的主题图,让他们说一说图上包含的数学信息,并

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自然地将9加几

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罐子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

9+3=

踢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

9+7=

在解决这两个问题时,大胆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从而归纳算

法,巩固记忆,这也是本环节的最后一个步骤。根据一年级孩子的

思维特点,深刻理解“凑十法”的过程是有难度的,必须将这个抽

象的过程形象化、转变成自身的时间,才能达到希望的效果。此

时,我将这两个问题的解决与例2的动手实践相结合,让学生选择

自己想要解决的问题,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活动后进行汇报,请

学生到讲台上讲述操作的过程。最后引导学生小结:在计算9+3

时,可将3分成1和2,1和9凑成十,10+2=12;同样的,计算9+7

时,可将7分成1和6,1和9凑成十,10+6=16。(板书)这时黑板

上已经有了三个算式,引导学生说出这三个算式都是关于9加几的

加法,从而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有学生产生“分小数”的想法,对这种敢

想敢说的行为要加以鼓励,可以让学生采用像板书上呈现的方法来

验证“分小数”的想法是否可行。

第三个环节:巩固新知,灵活运用。

通过本环节的巩固练习,教师可以真实的掌握学生对于新授知

识的理解情况,从而进行下一步的教学部属。一年级的学生好胜心

强,表现欲高,但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够集中。根据这一特点,

我安排了3个练习。首先,用课件展示菠萝、苹果的实物图,色彩

鲜艳的水果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眼球,通过此题培养学生看图列加

法算式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所学知

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个练习时

根据图意写算式,先让学生互相说题意,然后再提出问题、解决问

题。在处理第三个练习时,我将简单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再把他

们放在“梯子”的剪贴画背景中,让学生运用“凑十法”进行计

算。再让学生寻找规律,引导学生说出第一个加数都是9,每个算

式中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这个算式中的第二个加数少1,适时追问

这个1到哪里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了十,从而加深

对“凑十法”的理解。

第四个环节:全科总结,完善提高。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充

当着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对于本节课的小姐,我也尝

试着让学生来参与。学生通过说本节课的收获,将本节课的内容做

一总结,方便日后复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六、说板书

本节课的板书已经都呈现在黑板上,在设计板书时我力求做到

重点突出、简洁易懂。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7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认识人民币”。人民币是我国法定的货

币,它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学

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100以内数的知识认识人民币,

一方面使学生初步知道人民币的基本知识,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另

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100以内数的概念的理解,体会数概念与现实

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部分内容的编排加强了对人民币的整体认识,并结合具体操

作帮助学生掌握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之间的关系。一年级儿童年龄虽

小,但对于要用钱才能买到东西这一朴素的等价交换的商品意识是

有的。为了突出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教

材在这方面作了精心的安排。如主题图出示了3幅逼真的购物、乘

车、存钱的画面,即只要进行商品交换,就要用到人民币。同时,

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教育学生将这些平时的零花钱积攒起来,积

少成多后,将这些钱用来办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如买好书捐赠给

贫困的同伴等等。另外,教材还多处精心创设购物情境,让学生在

买卖商品的活动中认识人民币,通过活动使学生在买卖商品中掌握

人民币的有关知识,提高社会交往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民币的系统的整理,使学生对全套人民币能清晰的

识别,以识别过程为载体,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2、归纳出1元=10角、1角=10分,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

能力。

3、在游戏中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以及节约用钱的良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

角=10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等价兑换。

四、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

“听”科学。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

会。这节课的设计我注重让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动手实践,自主的

学会新知。另外,小组讨论有利于全体学生主动性的发展,有利于

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有利于不同思维的碰撞。这节课

的教学比较适合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

活动,既鼓励学生独立尝试,又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互助,给学生提

供了多向交往的机会,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学生在活动中互

相交流,提高了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1、联系生活实际,引出课题

提出问题:“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要使用

钱?”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

(出示一位小朋友存钱的示意图)提问:“谁能说一说零花钱

可以用来做什么?”

在这里渗透德育教育:不乱花钱,积少成多,养成勤俭节约的

良好品质,献爱心等。

指出:我们国家的钱叫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有关人

民币的指示。(板书:认识人民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师让学生根据主题图,联系生活

实际列举自己使用人民币的例子,举例不限于教材上的内容。这个

回忆过程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水平,找准学生

的最近发展区,同时让学生感知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在社会生活中

的重要作用,激发学习兴趣,突出知识的生长点。)

2、认识人民币

提出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你见过、用过那些人民币?”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者用过的人民币有的是几元

的,有的是几角的,还有的是几分的。你们知道吗?”

指出:元、角、分就是人民币的常用单位。(板书:元角分)

引导:“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么多不同的人民币,谁能说说你

是怎样认识它们的?”

学生发表不同意见。

引导:“同学们真不错,用那么多方法来认识人民币。请把课

桌上你认识的人民币,给你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互相说认识的人民币。

提出问题:“每个小组的同学能把你们课桌上的人民币分分类

吗?”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

分完后汇报交流。学生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

1、我们把元的分成一类,角的分成一类,分的分成一类。

2、我们把纸币分一类,把分币分一类。

3、我们按数值来分。

指出:人民币上的国徽,代表我们的祖国,我们爱护人民币,

就是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没有对“怎样认识人民币和

怎样分类”进行传统的“授予”,而是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互相

交流,在师生互动中完成对已有经验的归纳与延伸。通过小组合

作,互相交流,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

识的培养学生注意观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3、探索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1元钱的橡皮,你能想到不同的付钱

方法买到这块橡皮吗?”

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讨论,然后把想好的方案说给大家听听。

可能从以下几方面汇报交流:

1、我直接付1张1元的。

2、我付2张5角的。

3、我付5张2角的,还可以付10张1角的。

4、我还可以付1张5角和5张1角。

引导:“同学们想出的付钱方法还真多,哪位同学能说说元和

角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学生归纳,教师板书:1元=10角。

换钱游戏: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

1个5分的可以换()个1分的;

1张1角的可以换()个2分的,还可以换()个5分的;

1张2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5角的可以换()张1角的;

1张1元的可以换()张5角的,还可以换()张2角的;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在清晰识别人民币,掌握元角

十进关系、角分十进关系的基础上,对应用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

养。游戏在师生之间或小组内进行,为每个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

时间和空间。)

4、模拟购物,实践运用

提出任务:“接下来我们开展一个‘购物活动'。每组选出一

名超市经理。请'经理'先介绍一下超市的商品。”

各组推选出“经理”介绍商品。

引导:“请大家拿着自己的钱去购买自己喜爱的物品吧。”

学生自由购物。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尊重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的原

则。引导学生进入情镜,在活动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得生

动、轻松、愉快,学到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有价值的数学。)

5、评价及小结

引导:同学们,这节课你们上得高兴吗?你认为这节课谁表现

得比较好?你应该向他学习什么?谁来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在热烈的购物之后,师生小结,学生由此回顾整

个学习过程,多方面进行小结,提升成功的意义,满足学生成功欲

望。)

总之,让整个学习过程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之中,打通书本世

界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实现他们之间的有效沟通。那么,学生将在

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挖掘无尽的教育财富,生活世界也就成了

学生最丰富的学习资源。

一年级人教版数学说课稿篇8

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第六单元

中的《10的认识》。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分析:

10的认识的编排与前面8、9的认识基本相同,先显示一幅主

题图供学生数数抽象出数10,再认识10、10以内数的顺序,比较

相邻两个数的大小,最后学习10的组成和写数。10的组成十分重

要,它是今后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进一步认识100以内、万以内

以及多位数的基础。

2、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认识10的过程,初步建立10的数感。

(2)学会10的数数、认数、读数、写数、比较大小和组成,

对10的数概念获得全面认识和掌握。

(3)引导学生感受数10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热爱祖

国、热爱集体的情感。

3、教学重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