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测)(原卷版)_第1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测)(原卷版)_第2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测)(原卷版)_第3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测)(原卷版)_第4页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测)(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专题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测)能力提升检测卷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70分一.单选题(含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19)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类型——公共广场。如著名的威尼斯广场(图4),不仅有造型丰富的建筑群,且有碧海蓝天的自然环境,平日市民在此放松心情,节日在此兴办庆典,被誉为“欧洲最漂亮的客厅”。据此可知,当时公共广场的出现()图4A.改变了宗教建筑主导地位B.丰富了人文主义精神内涵C.照搬了古代希腊建筑理念D.标志着近代建筑开始兴起2.(2022·河北秦皇岛三模·12)拉斐尔创作了油画《西斯廷圣母》,画中的圣母显现出人间母亲的温柔、慈爱。就此画,一位评论家如此评价:“拉斐尔的理想是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人,是面对人,而不是宗教给予他的神。”该评论家意在说明拉斐尔()A.要求摆脱宗教束缚B.诠释世俗的人性美C.推崇浪漫主义手法D.过于追求感官享受3.(2022·山西吕梁三模·33)下图是意大利画家桑德罗·波提切利创作于1483—1485年的作品《帕里斯的评判》(局部),其突破了精准的自然比例,获得了无限娇柔、优美和谐的完美化身。该作品()A.彰显了人文主义色彩B.标志着印象主义绘画的萌芽C.反映出浪漫主义风格D.为现实主义的出现奠定基础4.(2023·四川巴中高三“零诊”考试·33)教皇亚历山大六世在1501年的教皇敕令中警告:“只要印刷术让无害且未受到审查的书籍进一步传播,那么它是非常有用的,但是如果它使有害的作品也广为流传,那么印刷术也可以是有害的。因此对印刷术的控制是极有必要的。”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技术进步促进思想解放B.印刷业发展受教会控制C.教会主导文化发展方向D.教皇理性地对待印刷术5.(2023·湖北省九师联盟摸底联考·13)16世纪,英、法、德等国的传统大学开始受到政府控制、干预,不少地区学生被明令禁止进入对立教派大学学习,数十所大学由国际大学转变为国内大学。大学的地位也逐步上升,成为服务于地方政治和地域发展的有效载体。这反映出欧洲()A.民族国家兴起推动大学的世俗化B.世俗教权突破了政治束缚C.高等教育由平民化转变为精英化D.民主思想促进教育近代化6.(2022·湖南岳阳高三·14)马丁·路德在翻译《圣经》时,将一段话译为,“我们看定了,人称义是仅因着信,不在乎遵行律法。”但在实际上,原文并没有这个“仅”字,因而引起了一些天主教徒的强烈反对,路德一生屡次修改他的译本,但始终不取消此“仅”字。马丁·路德此举旨在()A.反抗世俗王权统治B.建立廉价教会C.倡导教随国定原则D.维护教皇权威7.(2023·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20)18世纪的法国,带有主观的、不确定的字眼遭到排斥;热烈的情感和奔放的想象都受到怀疑,被视为产生谬误、贻害社会的根源。这说明,当时法国()A.理性精神深受追捧B.文化专制现象严重C.教会权威受到抨击D.财产私有遭到反对8.(2023·山西大同新高三调研·21)17—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性主张——社会契约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哲学,经由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三大社会契约理论家对古老契约思想作出重新阐释,发展到完备形态,使其重新绽放生机。这一生机()A.复兴了古希腊思想文化B.否定了君主立宪制度C.体现了自由平等的内涵D.根除了专制主义思想9.(2023·四川成都高三摸底·11)1689年,洛克在《政府论》中阐述:立法权不仅是国家的最高权力,而且是神圣和不可变更的;如果没有得到公众所选举的立法机关的批准,任何人的任何命令,都不具有法律效力和强制性。这一阐述强调了()A.自由平等B.议会至上C.民主共和D.天赋人权10.(2022·湖北武汉五月一模·12)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写到:“这一由全体个人的结合所形成的公共人格,以前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或政治体;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就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而以之和它的同类相比较时,则称它为政权。至于结合者,他们集体地就称为人民;个别地,作为主权权威的参与者,就叫做公民。”这里,卢梭倡导()A.人民主权B.自由平等C.三权分立D.天赋人权11.(2022·河南郑州三模·32)在一定意义上,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社会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霸权,是占支配地位的群体对其他群体(包括男性对女性)的霸权,故女权主义在继承理性遗产的同时也批判启蒙运动,女权主义与启蒙理性存在复杂的关系一挣脱与羁绊共存,材料表明启蒙运动()A.提高了女性的社会地位B.理想与现实存在巨大反差C.存在严重的阶级局限性D.成为西方建立霸权的工具12.(2022·陕西榆林四模·34)18世纪的法国史学家把自然规律的观念引进了历史领域,“发现”了文明运动的“一般原因”和规律。在他们看来,进步是人类精神构造的必然结果,也是自然规律。“宗教信念、道德和法律观念、语言和制度”等“都被以发展的观点来加以解释”。这表明()A.达尔文进化论被民众普遍接受B.科技进步与思想解放相互作用C.法国天主教会的势力逐渐衰落D.唯物史观根植于法国启蒙思想13.(2023·江西南昌高三上摸底测试·21)有学者认为,伊比利亚海外扩张的先驱者绝对不是“文艺复兴人”,例如,航海家亨利王子被他同代的人描述为一个刚硬、虔诚、具有骑士品质的苦行者,而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据此推知,新航路的开辟()A.并未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B.以传播基督教为主要动力C.正值西方社会价值观转型D.得到英国王权的大力支持14.(2023·江西南昌高三上摸底测试·20)全球航路的开辟,促进了物种之间的交换。据表3可知()表3新旧世界主食作物种类(单位:百万卡路里/公顷)美洲主要作物旧世界主要作物玉米7.3稻米7.3马铃薯7.5小麦4.2甘薯、山药7.1大麦5.1树薯9.9燕麦5.5A.人类世界的经济生活得以丰富B.物种交换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C.美洲人口由于物种交换而增加D.旧世界的饮食结构进一步完善15.(2023·河南洛阳新高三摸底·9)正如17世纪人们所说的,“西班牙像一张嘴,它进食,咬碎、嚼烂,立即送到其他的器官,除了瞬即逝的味觉或者偶然挂在牙齿上的碎屑之外,自己什么也没留下。”由此可知,这一时期西班牙()A.最先开辟了新航路B.即将丧失海上霸权C.未抓住时代的机遇D.野蛮地掠夺殖民地16.(2023·天一大联考“顶尖计划”·19)图3为史书针对17世纪中期某一国家海外殖民据点的描述。图中描述的是()“没有设防的莫桑比克,安全毫无保证的果阿,岌岌可危的第乌,全靠国王的友情来维持的科钦,已……被侵占的科伦坡以及贸易基本停止而且前景十分暗淡的澳门。”图3A.西班牙B.荷兰C.葡萄牙D.英国17.(2023·河南安阳高三上学期开学·20)英国人第一次把自己的王国称为“帝国”时,是在指一个摆脱了教皇控制的独立主权国家。所以,英国人主张他们有权到伊比利亚势力(西班牙﹑葡萄牙)尚未渗透的地区从事殖民探险活动时,尽管有着丑恶的动机,但从某些方面看却是在向其他民族国家以及教皇权威提出挑战。材料意在强调英国早期殖民扩张()A.推动了世界殖民霸主的更替B.受到民族主义思想影响C.削弱了英国人对宗教的信仰D.适应了自由主义的要求18.(2023·广西柳州新高三摸底·19)“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西班牙人先用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运抵美洲的阿卡普尔科港,将其中一部分货物换取当地的黄金、白银,运往欧洲。据此可知,当时()A.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B.欧亚地区经济得以快速发展C.三角贸易促进了人口迁移和物种交换D.新航路开辟促进了全球贸易19.(2023·天一大联考高中毕业测试·20)英国光荣革命后,国王在议会中仍拥有一定的权力,但到1832年国王能够实际影响议会的权力只剩下了增封贵族这一项,且还是在“首相的建议之下”。这说明()A.“议会至上”开始得到确立B.议会选举改革的成效显著C.首相掌握了国家最高权力D.君主立宪制度进一步完善20.(2023·江西吉安高三联考·7)19世纪的三次议会改革是英国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其中1832年改革使工业资产阶级获得选举权,1867年改革使小资产阶级和上层工人获得选举权,1884年改革赋予农业工人选举权。这三次议会改革()A.最终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B.使英国国王的权力完全丧失C.与经济基础的发展演变相适应D.巩固了议会的权力中心地位21.(2022·江苏常州5月模拟·13)1701年,英国颁布的《王位继承法》规定:“法官在正当执行职务期间,有权获得确定的薪金和报酬,法官任职终身制,只有在上、下议院同时在法律规定的前提下才能撤销其职务。”“国王的赦免权对议会下院的弹劾案无效。”这些规定()A.确立了英国议会主权原则B.有助于实现司法权独立C.表明英国国王“统而不治”D.通过立法巩固民主政治22.(2023·河南安阳高三上学期开学·21)1801年,美国民主共和党上台之后,他们利用自己对国会的控制权,对有意与其作对的、不听话的联邦法官进行弹劾。民主共和党人称,法官自被任命起就介入了政治,自然也不能逃脱政治斗争的后果。这一事件反映出当时美国()A.两党制的弊端日益凸显B.政党政治影响国家的安定C.权力制衡体制尚未确立D.行政权凌驾于司法权之上23.(2023·江西南昌高三上摸底测试·22)“牛顿的物理学是结构性的与机械性的,可用‘时钟’为譬喻:宇宙是一个奇妙的大机器,经由可以测知的零件按照一定的规律运行。”这说明,牛顿的物理学()A.阐述了绝对时空的观念B.推动了理性时代的到来C.引发了工业革命的浪潮D.摧毁了天主教会的权威24.(2022·江苏南通四模·13)哈雷是牛顿的挚友,为万有引力定律的问世和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1682年,哈雷和牛顿进行合作,对当年天空中出现的一个大彗星以及中外史书中记载的不同彗星,做了轨道运行的计算比较。在此基础上,哈雷成功预言,1682年出现这颗彗星将于1758年底再度回归。这说明()A.科学预见源于观测记载B.理论创新有助于解释物理现象C.中西交流推动科学发现D.科学实验揭示了天体运行规律二、非选择题(22分)25.(2022·湖北省十堰市高三年级四月调研·18)【殖民扩张与国际贸易】(12分)材料一1596年,荷兰第一支远征队在巴厘岛买到一些香料和粮食;1599年,荷兰船队抵达班达群岛,在隆塔尔建立了商馆、城堡,并以极低价格购买到了大量肉豆蔻;1600年,荷兰人和安汶统治者缔造条约,规定“安汶所有的丁香交给荷兰殖民者经销,并允许他们在该地建立城堡”;1605年,荷兰人将葡萄牙人赶出了德那地和蒂多雷;1609年,荷兰人进一步占领班达—尼拉岛,并建立拿骚要塞,与当地首领签订了承认其香科贸易垄断权的条约。1618年,荷兰人与英国人达成协议:各自可获得一半的胡椒;英国人将得到马鲁古群岛、安汶岛和班达群岛的香料贸易份额的三分之一。1623年,荷兰人逮捕了安汶英国商馆成员,有10名英国人被斩首,制造了“安汶岛大屠杀”。材料二表21614~1619年荷兰与东南亚贸易简况

1614年1615年1616年1617年1618年1619年返荷船只(艘)255485货物(盾)43352651167256606457300713055441074047——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赵文红《17世纪初期荷兰在东南亚的贸易成就》(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末17世纪初荷兰人在东南亚的主要活动。(6分)(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17世纪初荷兰与东南亚贸易的变化趋势,并运用唯物史观简析其历史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