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D/3F/wKhkGWaBcpKAG8ezAAIMPbGTcm0245.jpg)
![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D/3F/wKhkGWaBcpKAG8ezAAIMPbGTcm02452.jpg)
![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D/3F/wKhkGWaBcpKAG8ezAAIMPbGTcm02453.jpg)
![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D/3F/wKhkGWaBcpKAG8ezAAIMPbGTcm02454.jpg)
![泉州科技中学等三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1/1D/3F/wKhkGWaBcpKAG8ezAAIMPbGTcm024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5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许多被烧过的石头、骨头和朴树籽,还有一块紫荆木炭。这些灰烟有的成堆,有的成层。由此可见,北京人()A.过着定居活 B.己能够使用火C.学会磨制石器 D.有了审美观念2.迄今为止,云南、陕西、北京和广东等省市都发现了古人类化石及活动遗迹、遗物。这体现了()A.中华文明起源具有多元性 B.古代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C.我国早期人类结成群体生活 D.古代先民交流交融程度较高3.某学校历史兴趣小组要研究河姆渡居民生活的历史。若要查找研究该历史的第一手史料,应选择()A.当地传说 B.地区风俗 C.出土文物 D.经典文献4.传说炎帝教人们制作陶器、嫘祖擅长纺织。考古人员在河南等地发掘出远古时期的陶壶和丝织品等化石。这些发现说明了()A.远古时期的传说完全可信 B.陶器和纺织是炎帝和嫘祖发明的C.传说的内容都是虚构出来 D.传说蕴藏着一些可靠的历史信息5.春秋战国时期,民族同源共祖的意识开始形成,炎黄被尊奉为华夏人文始祖,并被周边民族认可。这反映了()A.世袭制度不断延续 B.民族矛盾逐渐消亡C.民族认同逐渐加深 D.统一成为社会共识6.青铜器鸮卣(xiāoyǒu,见下图)主体由两只背对背站立的猫头鹰组成,头顶的雷纹使其眼神看起来更加有神,整件器物圆润敦实,憨态可掬。由此可见,这一青铜器()A.用作礼器 B.工艺高超 C.分布广泛 D.应用普遍7.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把都城迁到洛邑,史称东周。这些历史都发生在()A.公元前七世纪前期 B.公元前七世纪后期C.公元前八世纪前期 D.公元前八世纪后期8.据下表可知,西周()记述出处普天之下,英非王土,率土之家,英非王臣《诗经》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荀子·儒效》A.疆域极辽阔 B.实行分封制度C.社会等级森严 D.诸侯势力强大9.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领土的强大国家”,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这反映了分封制的()A.目的 B.内容 C.性质 D.影响10.下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摘要一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摘要二各国变法摘要三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摘要四百家争鸣A.早期国家的产生 B.社会大变革的时代C.民族关系的发展 D.多民族国家的建立11.有学者认为,通过商鞅变法,秦国率先按地区划分国民,使国家公共权力控制到基层社会,国家形态逐渐走向成熟,对统一国家具有深远影响。这因为商鞅变法()A.废除井田制 B.严明法度 C.统一度量衡 D.确立县制12.下图为都江堰工程,其主体体现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从北往南运动的物体会向右偏移的这一原理,并借助地势和弯道来排沙和泄洪。这说明都江堰()A.同时具备防洪和灌溉的功能 B.是世界最早大型水利工程C.是中国先民高超智慧的结晶 D.完全迁就千自然地势因素1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提出“仁者爱人”“以德治国”。其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提供了国家治理方案 B.否定了法家思想的作用C.顺应国家统一的趋势 D.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14.据下表推知()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史记·李斯列传》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汉书主父偃传》始皇帝,自是千古一帝也。——[明]李赞《藏书》A.秦朝高度重视法制建设 B.秦始皇统一举措得到肯定C.郡县制度利于中央集权 D.秦朝存在严重的政治危机15.“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这主要得益于()A.人口数量的增长 B.铁制工具的出现C.国家体制的作用 D.筑路技术的提高16.《史记》记载,陈胜、吴广前往成边,在渔阳为大雨所阻,按法律应该斩首,情急之下,揭竿而起。但据1975年湖北云梦出土秦简记载,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由此可见A.史学研究需要多重证据 B.《史记》内容均需考古证实C.历史真相永远无法还原 D.秦简记载内容完全真实可信17.《尚书》口:“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意思是人民是国家的根本),本固邦宁。”能够体现这一思想的是()A.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B.秦朝统一度量衡C.汉文帝实行休养生息 D.孝文帝推行汉化18.瓦当又称“瓦头”,指的是陶制筒瓦顶端下垂的特定部分。它既便于屋顶排水,也增加了建筑的美观,有圆形和半圆形两种样式。下图是西汉“亿年无疆”瓦当(“亿年无疆”为祝福语)。该瓦当可用于()A.证实小篆字体出现于西汉 B.研究西汉历史和艺术发展C.说明西汉处于制陶业高峰 D.展示西汉社会的盛世全貌19.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20.下表所示内容历史作用的共同之处是()郡县制刺史制度秦始皇建立郡县制,全国初分为36郡,在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地方A.维护了领土完整 B.促进了文化传播C推动了经济发展 D.实行了中央集权21.下图中的三幅图反映出该时期的历史发展趋势()A.逐步走向统一 B.经济发展较快C.南北政权对峙 D.政局动荡不安22.《伤寒杂病论》中写道:“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这体现了作者重视()A.养生防病 B.辨证施治 C.考证药理 D.望闻问切23.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中国思想文化进行了探究活动。下图是小华同学搜集的图片资料。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是()A.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B.东晋时书法成为一门艺术C.商朝时期我国的灿烂文明 D.中国古代的文字一脉相承24.有资料统计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南部诸省水利工程数目增加,而北部则有所减少。这说明()A.北方水利技术水平落后 B.南方水利事业异常繁荣C.政治稳定推动经济发展 D.南方经济水平超越北方25.《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据此可知该著作强调()A.要改进生产工具 B.要扩大垦田面积C.要顺应天时地利 D.要发展商品生产26.北魏前期的云冈石窟佛像唇厚鼻隆,继承了印度佛像的风格;后期的龙门石窟佛像则眉目疏朗,其服饰风格开始接近当时中原地区。这种变化反映了A.民族交融不断加强 B.统治区域逐步扩大C.对外交流日渐频繁 D.文明成果相互吸收27.历史解释是对史实的客观分析和评判的态度和方法。下面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齐桓公用管仲进行改革 B.公元前6世纪佛教产生于古印度C.东汉末年发生黄巾起义 D.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8.王羲之的书法既表现以老庄哲学为基础的简淡玄远,又表现以儒家的中庸之道为基础的冲和。这赞美其书法的()A.思想性与艺术性 B.实用性与思想性C.商业性与时代性 D.商业性与艺术性第II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卷上作答,答案无效。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9题8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第34题12分,共44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选自《中国历史人口变迁图及人口密度图》(1)根据材料,简述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总体趋势。(2)小历根据材料得出,政局是否稳定直接影响人口的变化。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理由。3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董仲舒主张政治上必须统一于天子,思想上也必须统一,要罢黜百家,尊崇儒术。这种思想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依据。——摘自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秦汉史》材料二孝文(帝)明知鲜卑游牧故习,万不足统治中原,又兼自身深受汉化熏染,实对汉文化衷心欣慕,乃努力要将一个塞北游牧的民族,一气呵熟,使其整体的汉化。——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1)根据材料一,概述董仲舒主张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采纳其观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整体的汉化”的具体措施。(3)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积极作用。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图1丝绸之路路线图图2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材料二下表史学界对丝绸之路研究的新观点(部分)学者1丝绸之路不止一条,依据地理位置及其路线,可分为“西北陆上丝绸之路”、“西南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学者2丝绸之路中的“丝绸”一词,已不再是中外商业史上交流的商品“丝绸”之狭义,而是一个文化象征符号。所以,丝绸之路是沟通中国与域外交流的一个“交通网络”,包括商业、文化和民族迁徙交融这三大功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我国古代史上为图1、图2所示丝绸之路作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各一位。(2)根据材料二,简述学者1对丝绸之路的分类视角;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作用。(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学者2所说的丝绸之路的“文化功能”的具体内涵。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下表中国古代大事年表(部分)时间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甲骨文出现公元前256年李冰修建都江堰。公元前202—公元前87年西汉初期,造纸木出现;司马迁著《史记》25—220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木220—581年书法逐渐兴起;祖冲之推算圆周率、贾思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西西林县苗族民歌之分析研究
- 公司纸巾采购合同范本
- 会议合同范本1
- 公司买卖车合同范本
- 农村个人购房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智慧城市照明系统建设项目分包合同模板
- 作品授权合同范本
- 修车厂招工合同范例
- 圆模三角带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劳务合同范本超龄
- 教育部《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工作指引》知识培训
- 部编人教版语文小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讲教材解读(集体备课)
- 童年创伤问卷(CTQ-含评分说明)
- 人教部编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我爱你,汉字》优质课教案
- 工厂主文件(新)
- 仪表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 20以内分成表算式x
- 井下探放水设计编制培训PPT课件
- 营养学绪论(精)
- 最新ICD-9手术编码
- 软件项目报价方法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