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战复习课件_第1页
世界大战复习课件_第2页
世界大战复习课件_第3页
世界大战复习课件_第4页
世界大战复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复习课两次世界大战

三对矛盾两大军事集团一战爆发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扩军备战大战背景:萨拉热窝事件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建立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矛盾加深1929—1933年经济危机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积极向外侵略扩张二战全面爆发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国罗斯福新政稳定资本主义大战背景:局部反法西斯大国绥靖政策大战原因:从历史的角度: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潜伏着各种矛盾。德、日对“凡---华”体系的仇视和不满;②德国、日本的军国主义传统;从现实的角度:①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激化了社会矛盾,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对外侵略扩张,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②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了自身的利益而采取的绥靖政策,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大战的爆发。③世界各国人民虽然也进行了反法西斯战争,但没有配合起来,没能制止战争的爆发,从而使局部战争走向了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背景比较根本原因相同:帝国主义国家政、经发展不平衡背景不同:一战爆发前,只有资本主义体系;二战爆发前,除资本主义体系外,还有社会主义国家;目的、性质不同:一战是瓜分殖民地、争夺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二战是以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安全、社会进步为目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二1、下列各项按一定的逻辑关系排列起来,正确的是①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③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④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A.①→②→③→④→⑤B.②→④→①→③→⑤C.④→①→②→③→⑤D.①→③→②→④→⑤二9、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地——波兰维斯特普拉特半岛上有一条巨幅标语:“永远不要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为人类提供的经验与教训有①法西斯主义就是战争,必须警惕其死灰复燃②国际统一战线是打击共同敌人的有力武器③不能出卖、牺牲其他国家的独立、领土和主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④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应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战争进程:1914年东西两线,德计破产1915年重心在东,战事僵持1916年重心转西,战事惨烈1917年阵营变化,有入有退1918年盟国崩溃,战争结束一战中的重大战役年代战役特点19141915191619171918首次重大战役东线僵持时间最长决定意义规模最大最大海战民众厌战出现反战马恩河战役凡尔登战役(绞肉机)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一战的过程亚洲战场欧洲战场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海战阿拉曼战役意大利投降德国投降日本投降爆发转折结束扩大苏德战场太平洋战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大战进程英国二战初期欧洲战场形势图法德国意利大波兰大西洋地中海苏联黑海敦刻尔克丹麦挪威荷比兰利时国维希根据地图,列举1936年至1940年德国法西斯在欧洲的侵略史实。有何特点?西班牙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史实:1936年,公开武装干涉西班牙;1938年3月,吞并奥地利;1938年9月,割占苏台德地区;1939年3月,吞并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9月,突袭波兰,波兰速亡1940年4月,突袭北欧国家;1940年5月,突袭西欧国家;1940年6月,迫使法国投降,占领法国北部;在南部建立傀儡政权;1940年7月,发动不列颠之战。特点:由局部战争演变为全面战争;

法西斯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态势。问题1:战争爆发初期,为什么法西斯德国处于战略进攻的有利态势?这种有利态势怎样被打破的?打破:

1940年7月至9月的“不列颠之战”,英国人民在丘吉尔领导下顽强抵抗,扭转了战局,希特勒的侵略计划第一次未能得逞。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原因:(1)德国:蓄谋已久,准备充分;军事力量强大,采用新战术,如闪电战;《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其无西进的后顾之忧。(2)欧洲国家:力量弱小,军事理论和军事装备落后;长期受绥靖政策的影响,疏于防备,对英法依赖性强。(3)英法国家:继续推行绥靖政策,宣而不战,坐失良机。

1939年8月22日希特勒在德国高级军事会议上的讲话:我明白,迟早会同波兰发生一场冲突,我早在今年春天已做决定…接下来的最近几年里,我考虑应首先对付西方,然后才回头对付东方……问题2:有人认为:如果没有希特勒的狂妄野心,欧洲人就不可能卷入那场可怕的战争。可见,人类历史的道路是由人们的动机和欲望所决定的。这种观点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不正确。因为:夸大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或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二战”爆发原因有……战争的爆发(1939年9月至1941年6月)问题3:一战后初期至二战初期,英国对欧洲大陆的政策有哪些变化?带来的结果是什么?①一战后初期

②20世纪30年代政策:

③二战期间政策:政策:推行大陆均势政策,凡尔赛会议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干涉苏俄;结果:为德国保存了元气,有利于德国的恢复和发展。政策:对法西斯采取绥靖政策;

结果: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政策:放弃绥靖政策,采取对法西斯的强硬政策;结果:不列颠之战中粉碎了德国的侵略计划;“巴巴罗萨计划”战争的扩大(1941年6月至1942年6月)根据地图,二次大战的规模是怎样扩大的?对战局产生怎样的影响?影响:苏军初期失利,莫斯科战役后德军才无力全面进攻;

美英调整对苏政策,苏美英签订议定书,开始联合行动;美英对日宣战;日军占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地区;

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扩大: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二战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真正世界规模。珍珠港“巴巴罗萨计划”战争的扩大(1941年6月至1942年6月)扩大阶段大事年表:珍珠港1941年6月,德军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8月,美英首脑大西洋会晤,发表《大西洋宪章》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莫斯科议定书,开始联合行动1941年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年9月——12月,莫斯科战役,德国陆军第一次惨败,闪电战破产1942年1月,苏中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问题1:苏德战争开战第一天,苏联就损失了1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被摧毁于地面。到11月,德军对苏军实施了六次大规模包围战,苏军被俘人数超过了200万。苏联失去150万平方千米土地和7000多万居民。哪些因素导致苏联在战争初期出现如此战况?苏联:①机械化部队未组建,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清洗运动)②苏联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③主力部队的部署过于靠近国境线。德国:

占有强大的军事资源;蓄谋已久;

采用闪电战术,突然袭击

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对苏联的态度出现了怎样的变化?

英美立即宣布支持苏联;1941年9月,苏美英三国签订武器供应苏联的议定书,三国开始联合反法西斯斗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为什么要挑起太平洋战争?①1936年,广田弘毅建立军事法西斯政权后,将吞并中国,侵占太平洋地区作为其基本国策;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侵占中国东部,为侵略太平洋地区奠定基础;②德国在欧洲得手,刺激日本野心,日认为时机已到;④日本在亚太扩张损害英美利益,美英对日实行经济制裁;⑤日本军部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计划”,积极准备战争。③资源匮乏的日本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视为其主要侵略目标;问题2:有人认为,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误,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对日取得重大胜利,但战略上,日综合国力不如美国,从而使日本在过长的战线上无法与美国长期作战,为失败埋下祸根。先是重大损失,但也促使美国参战,使二战达到了真正的世界规模。增强了反法西斯的力量,为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和战争胜利创造了条件。对美整个战局问题3:

希特勒注定完了。墨索里尼注定完了。至于日本人,他们将被碾为齑粉。剩下要做的仅是正确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力量而已。——丘吉尔

丘吉尔“正确使用占压倒优势的力量”指英美等国采取了什么重大行动?罗斯福的“类似的总战略”指什么?这一总战略实现的原因?形成的过程和标志是什么?产生怎样的影响?在军事、政治上是如何合作的?“德日把不帮助轴心国的一切民族和国家都当作全体轴心国的共同敌人,这就是他们简单明确的总战略。所以只有类似的总战略才能抗衡它”——罗斯福问题4:总战略指: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原因:①世界各国人民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根本原因)

②苏德战争爆发和太平洋战争爆发的促成(直接原因)经过及标志①1939年11月,美国新《中立法》—美政策的重大转变②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经济基础③美英确定“先欧后亚”战略④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宣布立即支持苏联;⑤8月,英美首脑大西洋会晤,《大西洋宪章》;——政治基础⑥1941年9月,美英苏签订莫斯科议定书,开始联合行动。⑦1942年元旦,苏中美英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标志影响①加强了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为最后战胜法西斯轴心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②鼓舞了世界反法西斯人民的胜利信心;③反法西斯国家互相配合,保证了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军事、政治上的合作(史实):①军事:1942年美英联军北非登陆,东西夹攻德意军队,北非战场胜利;

1943年7月,盟军西西里岛登陆,迫使意大利政变投降;

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945年,盟军从东西两线进入德国境内,易北河会师。迫使德国投降。

1945年8月,苏联对日作战。②政治:召开国际会议,协调反法西斯斗争。如:德黑兰会议,决定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和战后合作;雅尔塔会议,决定彻底击败德国法西斯,战后建立联合国;波茨坦会议,决定根除德国军国主义,重建德国民主政治,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问题4:从一次大战爆发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美国对战争的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试分析这些变化的原因?1914年,一次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1917年4月,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1934——1937年,美国连续出台三个中立法案,对世界其他地区发生战争实行“中立”政策1939年11月,美国通过新的《中立法》,为掌握制海权的英国打开方便之门1941年3月,美国通过《租借法》,彻底放弃中立政策1942年1月,美苏英中等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二7、1943年1月,中美签订了《中美关于取消美国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条约》,简称《中美新约》,美承诺放弃近代条约赋予它在中国的各项特权,这是国民政府的重大外交成果。这一成果取得的原因主要有①抗战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②中美联合抗击法西斯侵略的需要③南京国民政府的外交努力④美国扭转太平洋战场劣势的考虑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三5.美国总统威尔逊1914年9月呼吁美国人民对待一战要“从思想到行动都应采取不偏不倚的态度。”可是,1917年4月美国却参加对德作战,其主要原因是

A.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使美国轮船损失惨重B.俄国发生十月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国家C.威尔逊为了竞选连任总统而采取的临时措施D.害怕协约国失败使美国国家利益受巨大伤害二32题太平洋战场战争的转折(1942年6月至1943年2月)中途岛北非战场阿拉曼斯大林格勒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打开胜利之门的?2、斯大林格勒战役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德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战役对战局有何影响?3、为什么中途岛战役美军能以少胜多?战争的反攻与结束(1943年2月至1945年9月)问题1、列举反攻阶段大事年表1942年8月,瓜岛战役,美军从此掌握太平洋战场主动权1942年11月,美英盟军北非登陆,与东线英军夹击德意军队1943年5月,北非战事胜利1943年7月,美英盟军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政变,墨索里尼垮台9月,意大利投降,轴心国开始瓦解7月,库尔斯克坦克会战,德军失去苏德战场主动权11月,美英中首脑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国际公认中国收复领土战争的反攻与结束(1943年2月至1945年9月)问题1、列举反攻阶段大事年表1944年1月,苏军基本收复国土,并进入东南欧地区1944年5月,苏美英德黑兰会议,决定开辟欧洲第二战场6月,美英盟军诺曼底登陆战,德军处于东西两线作战6月,美军马岛战役;10月,菲律宾战役,日海军主力消灭1945年2月,苏美英雅尔塔会议,安排战后对德国处理和战后世界事务等重大问题1945年春,美英盟军攻入鲁尔区,围歼西线德军主力4月,美苏军队易北河会师;苏军柏林战役5月8日,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战事结束4月,美军先后攻占硫磺岛和冲绳岛7月,苏美英波茨坦会议;中美英发表《波茨坦公告》8月,美军投掷原子弹;苏军对日宣战;中国反攻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一战的影响1.规模空前的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破坏;2.催生了新的世界;

(1)导致欧洲的衰退及国际地位下降;(2)美日迅速崛起;(3)世界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4)第一个世界性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5)摧毁德、俄、奥匈、奥斯曼,一个社会主义国家。3.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①成为一系列新技术发展的催化剂;②促使政府机构改变职能;③改变的人们的思想观念:反战运动高涨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社会主义理想和观念的影响;④客观上有助于提高妇女的社会地位;二战的影响1、二战的胜利使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西欧衰落,美苏形成两极格局;2、促进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发展了科学技术,引发第三次科技革命;4、给世界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5、民主和平观念深入人心,促进联合国诞生。两次世界大战影响比较相同1、给人类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2、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形成以战胜国意志为主导的新的国际秩序;4、客观上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1、一战后建立的战后新秩序仍然体现大国压迫效果、强国控制弱国的帝国主义原则;二战打败了法西斯主义,争取和平进步思想深入人心,所建立的战后新秩序较多地提倡和平、民主、独立原则,对战后世界发展有极大影响。2、不同程度的欧洲中心地位:一战地位削弱;二战中心地位丧失

阅读下列材料:(1)如今,大多数历史学家已能分清曾在数十年里一直起作用的背景原因和在1914年6月28日弗兰兹·斐迪南大公被刺后的紧张的数星期中开始起作用的直接原因。最重要的背景因素有四个:经济上的竞争、殖民地的争夺、相冲突的联盟体系和势不两立的民族主义愿望。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一战爆发的四个背景

(2)列宁说“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这个观点合理吗?请结合一战予以说明(2)列宁曾经论述“战争引起革命”和“革命制止战争”的观点。这一观点是否合理。结合一战的历史事件加以说明。列宁的观点是合理的。首先,一战带来了交战国的经济政治危机,给各国带来普遍的灾难和破坏,必然引起革命运动。如腐朽落后的俄国在一战中屡遭失败,激化了人民的不满情绪,各种矛盾激化,引起革命,1917年俄国相继爆发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其次,革命使倾向于战争的统治集团瓦解,加速了战争的结束,起到了制止了战争的作用。如俄国十月革命推翻俄国临时政府,苏俄宣布退出帝国主义战争,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帝制,随后一战结束。问题2:1943年反法西斯战场形势有哪些根本变化?1943年2月,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军转入反攻;1943年5月,英美盟军取得北非战役胜利,北非战事结束;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中途岛海战后,美军掌握主动权;1943年,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渡过严重困难时期。问题3:开辟欧洲“第二战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943年,整个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根本转折。1944年,苏军在苏德战场发起一连串进攻战役,收复大片西部国土,向国境线以西挺进,这加快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进程,但也引起了某些西方政治家的担忧。同年6月,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回答:从1943年到第二战场开辟期间,反法西斯战争在政治和军事方面有哪些进展?(10分)为什么在这种形势下美英最终开辟了第二战场(4分)?答案:进展: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苏德战场出现转折;苏军大举反攻,矛头直指德国本土。盟军在北非战场取得重大胜利;意大利投降,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开罗会议和《开罗宣言》;德黑兰会议规定苏美英三国在对德作战中一致行动,决定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原因:军事力量对比有利于同盟国,希望尽早结束战争。力图限制苏联影响.争取在战后欧洲取得有利地位。问题4:二战期间,美英盟军相互配合的登陆战役有哪些?各有什么重要作用?问题5:二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国召开了哪些重要会议?其各自的背景、内容、影响如何?问题6: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如何走向胜利的?促使国际反法西斯同盟在二战中取得胜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战争的反攻与结束(1943年2月至1945年9月)问题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9·11”事件发生后,恐怖主义危害人类、破坏和平的罪行激起了国际社会的公愤和反对。然而,历史并非总是如此。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横行肆虐,战火蔓延,成为世界公敌的时候,人们却屡屡坐失良机,终于酿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江泽民主席在1995年的一次讲话中指出:“痛苦的回忆,胜利的喜悦,深沉的思考,使人们更加清醒。……历史表明,社会制度与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