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课题1.1听听声音课时日期

1、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

我们却总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并且能够从声音那里获得很多信息。

2、听听周围的声音,能够分辨出这些声音的来源,并学会描述自己听到

教学目标

的声音。

3、了解有关声音的知识和相关的问题,与同学进行交流。

4、听一段简单的乐曲,识别乐曲中的音符,说说他们的高低顺序。

听一听周围的声音,分辨出这些声音的来源,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

教学重点

述这些声音,了解一些与声音相关的知识。

教学难点能够识别声音,并能够描述自己听到声音。

教学准备课件、各种各样的声音的音频资料、《闪烁的小星星》音乐等。

教学过程旁注

导入新课

出示小诗

小河流水哗啦啦,风吹树叶响沙沙,

雨滴落下滴嗒嗒,鸟儿唱歌叽喳喳,

青蛙开心叫呱呱,娃娃拍手笑哈哈。

学生自由读一读,体会诗歌中的声音。

教师引导:同学们,在我们周围时时刻刻都会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对

于这些司空见惯的声音,我们同学有没有想过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我们

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为什么各种声音都是不同的呢?从今天开始,我

们就来学习第一单元,来探究声音的奥秘。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听一听各种各样的声音。

板书课题:1听听声音

活动一:听声音,说来源

在我们的周围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声音呢?

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过的各种各样的声音。

这些声音是不一样的,他们有的是动物的叫声,有的是自然界的声音,

还有的是人类生产活动发出的声音,下面请同学来听一听这些声音是什

么声音?

教师相机播放一些声音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听一听,并说说这些声音

是什么声音?是谁发出来的?

活动二:听声音,说声音

同学们,我们刚才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这些声音的来源,那么

我们听到的这些声音是一样的吗?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

出示课本上描述声音的词汇:高、低、强、弱、悦耳、刺耳

除了课本上的这些描述声音的词汇之外,你还能列举出哪些描述声音的

词汇呢?

粗、细、低沉、尖细、短促、悠长

出示课本第3页上面的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学习怎样描述声音?

下面就请同学描述一下你所听到的声音。

教师相机出示一些声音,引导学生描述。

预设:

瀑布声一一响亮,震耳欲聋,永不停息。

广场舞一一节奏感强,很响亮。

女孩子说话的声音一一婉转,清脆,像银铃一般。

下雨的声音:

小雨一一沙沙,淅淅沥沥,滴答滴答。

大雨---哗啦啦,哗啦哗啦。

出示诗歌《秋的声音》节选

听听秋的声音,

轰隆轰隆,

是收割机割稻谷的声音。

叽叽喳喳

是小燕子和小麻雀告别的话语。

呼呼

送来阵阵扑鼻的桂花的香味。

哗哗

溪水弹起欢快的乐曲。

呱呱

青蛙唱起了优美的旋律。

听听,

走进秋,

走进这辽阔的大舞台,

好好去听听

秋的声音。

活动三:忆声音,学知识

同学们,关于声音,你知道哪些知识?又有哪些相关的问题呢?下面我

们一起来交流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有关声音的知识,并提出相关的问题。

教师引导:同学们,有关声音的知识,我们将会在下面的学习中逐步的

接触到,同学提出来的这些问题也会在下面的学习中找到答案。

活动四:听音乐,辨声音

下面我们来听一段简单的音乐。

教师相机播放《闪亮的小星星》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要求:你能识

别这段乐曲中的音符吗?它们的高低顺序又是怎样的?

学生听音乐,边听边思考。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通过欣赏音乐《闪亮的小星星》,我们识别了乐曲

中的音符,并且说出了他们的高低顺序。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却时时刻刻感觉到它的存在。这些声音有高

低强弱等各方面的特点。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课后,请同学仔细听一听周围的声音,查阅相关的资料,初步了解声音

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

反思

课题1.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课时日期

1.通过弹压橡皮筋、拨动钢尺、击鼓、敲击音叉等活动探究声音是怎样

产生的。

教学目标

2.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初步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3.观察我们的发声器官一一声带,了解声带的特点及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操作,探究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通过实验和观察,懂得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寻找证据,支持

教学难点

自己的想法。

课件、学生课前认真观察发声的物体,并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声音产生

教学准备

的奥秘。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上一课,我们探究各种各样的声音,知道声音有的来自于动物的叫声,

有的来自于大自然的声音,还有的是由人类活动产生的。

那么我们能够制造出声音来吗?

学生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教师引导: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声音,自己也能够制造出各种不同的声音,

那么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二、探索

活动一:研究橡皮筋的发声

教师出示一根橡皮筋,引导:同学们,这是一根普普通通的橡皮筋,我

们可以让他发出声音吗?

实验要求:研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实验步骤。

第1步:把一根橡皮筋的两端固定下来。

第2步:采用拉伸、按压、揉搓橡皮筋等方法,看看橡皮筋能否发出声

音。

第3步:弹拨、拉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能否发出声音。

第4步:观察橡皮筋发出声音时橡皮筋本身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活动,探究橡皮筋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并且交流讨论,完成

实验报告。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出示各小组的实验报告,交流各小组的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拉伸、按压、揉搓橡皮

筋,都不能使橡皮筋发出声音,而轻轻地弹拨橡皮筋,横向拉动橡皮筋,

橡皮筋就能够发出声音,并且橡皮筋在发出声音的时候会颤动,由此我

们可以得出结论:橡皮筋的声音是由于橡皮筋的振动产生的。

活动二:研究物体是怎样发声的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研究了橡皮筋是怎样发声的,下面我们继

续来观察几种正在发声的物体,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发出声音的。

出示课本第5页上面的三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图片一:轻轻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

图片二:轻轻的击鼓,让鼓发出声音。

图片三: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声音。

学生分小组活动,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各小组分别按照以上三幅图的做法,轻轻拨动钢尺、轻轻的击鼓、敲击

音叉,并仔细观察这三种物体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同时用手轻轻地触摸

这些还在发出声音的物体,看看有什么感觉。

学生分小组活动,仔细观察钢尺、小鼓和音叉是怎样发出声音的?并用

手轻轻触摸还在发声的钢尺、小鼓和音叉,看看有什么感觉。

全班交流,预设:

生1:我发现这三种物体在发出声音的时候,他们本身都在振动。

生2:我用手去触摸正在发生的小鼓时,发现小鼓在振动。

生3:我用手去触摸正在发声的音叉时,发现音叉也在振动。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实践活动,我们发现钢尺、小鼓和音叉

在发声的时候,本身都在振动。由此可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板书: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三、研讨

教师引导:同学们,刚刚我们通过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那么,你们认

为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有哪些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想法?

全班交流: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我们从上面实验的橡皮筋、钢

尺、小鼓和音叉发出声音时,他们本身在振动。从这些证据中,可以得

出这样的结论。

问题:猜测一下,吹竖笛的时候是什么在振动呢?

教师出示学生吹竖笛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一段竖笛吹奏的乐曲。

四、拓展

教师引导:同学们,我们人类可以通过嘴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我

们是怎样发声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我们的发声器官。

出示课本第5页下面的一幅图片以及旁边的文字,学生自由读一读这段

文字并仔细观察这幅图片,了解人类的发声器官一一声带,体会声带发

声的原理。

教师指导学生把手轻轻的放在喉结处,然后大声的说话,认真的感觉声

带的振动。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

些发声的物体在发声时,本身就会振动,从而产生声音,而我们人类能

够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喉咙里有一个能够发出声音,控制声音的器官

一一声带。那么,声音又是怎样传播出来的呢?这个问题,我们下一课

继续探讨。

教学

反思

课题1.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课时日期

1、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声音会向四面八方传播。

2、通过实验探究,懂得声音能够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而在真空

教学目标环境中是不能传播的。

3、能够根据声音能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制作一个“土电话”,并试一试,

感受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可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难点能够通过实验证明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和固体中传播。

教学准备课件、小鼓、玻璃罩、闹钟、水槽、音叉、一次性纸杯、线绳等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1、教师在讲台上敲击音叉,问:同学们,你们能听得到音叉的声音吗?

所有的同学都回答:能听到。

2、教师引导:老师敲击音叉的时候,坐在教室里的所有同学,无论坐在

哪个位置,都能听到音叉的声音。这音叉的声音是如何从讲台这边传到

教室的每一个的位置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传播。

3、板书课题: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二、探索

要想研究这个问题,我们仍然要通过几个小实验来完成。

实验一:声音的传播与空气

1、出示闹钟,教师将闹钟的闹铃打开,引导学生听一听。

出示一个玻璃罩,引导:下面我们把这个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

罩里,想一想,我们还能听到声音吗?

学生预测:仍然能够听到听不到

2、教师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引导学生再仔细听一听:我们还

能听到闹钟发出声音吗?闹钟的声音有没有变化呢?

预设:

闹钟的声音有了变化,声音由强变弱,由大变小,最终没有声音。

特别说明:此处用抽气筒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会因为操作的问题,玻

璃罩内的空气不会抽取干净,因此才会听到闹钟的声音,不过闹钟的声

音会减弱减小。

3、教师引导:当我们把正在发出声音的闹钟放到玻璃罩里,并且把玻璃

罩里的空气全部抽掉,就会发现闹钟的声音由大变小,由强变弱最后,

最后就听不到声音了,这说明什么呢?

预设:

这说明声音的传播是与空气有关系的,没有空气或者空气变得稀薄,都

会影响声音的传播。

实验二:声音的传播与固体

1、出示实验要求:把耳朵贴在桌子的一端,听一听其他同学在桌子另一

端轻轻抓挠桌面的声音。并比一比这样听到的声音,与耳朵不贴在桌面

上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2、教师强调实验的要领:

做这个实验的时候,教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实验效果更加明显。

这个实验是一个对比实验,一位同学用手轻轻的抓挠桌面,另一位同学

先将耳朵贴在桌面上仔细听,然后耳朵不贴在桌面上再听一听,比较一

下听的效果,从而得出结论。

3、全班同学认真进行实验操作,这个实验可以进行多次,同桌的两位同

学可以轮流操作。

4、全班交流,说一说实验的过程及得出的实验结论。

5、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同学的实验操作,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声

音的传播与固体有关系。

板书: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

实验三:声音的传播与液体

1、教师引导:我们刚刚通过实验,证明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和固体都有

关系,声音能够在气体和固体中传播,那么,声音能不能在液体中传播

呢?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证明。

2、实验材料:音叉、盛水的水槽。

3、实验方法:用击打后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水面的变化,再将音

叉浸入水中,将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听,看是否能听到音叉发出的

声音。

4、出示课本第7页的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实验方法。

5、实验要领:击打音叉要用力,这样效果会更好。击打音叉后,要立刻

用音叉接触水面,仔细观察水面的变化。

音叉发出的声音很微弱,我们要把耳朵紧贴在水槽边仔细的听,同时教

室里要保持安静,这样才能得出实验结果。

同小组的同学要互相合作,每个人可多体验几次。

6、学生分小组活动,进行实验操作,然后交流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并纠正实验中的不当之处。

7、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以及本小组得出的实验

结论。

8、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三、研讨

1、刚刚我们通过三组实验探究了声音的传播与气体、固体和液体之间的

关系。声音究竟是怎样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的呢?声音在传播的

过程中又借助了什么物质?

2、出示课本第8页的资料,学生仔细读一读。

物体在振动时也会引起它周围物质的振动,并通过这些物质把声音从一

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

3、情境题

(1)有人说:宇航员在太空工作时,是听不到声音的,需要借助电子通

讯设备才能进行沟通。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

这是对的。因为太空中空气稀薄,声音无法传播。因此,宇航员只能借

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沟通。如果我们到月球上去,会发现月球上是

没有一点声音的。

(2)小刚说:他游泳的时候在水下也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

小刚没有说错,在水下确实能听到岸上的人说话的声音,因为声音可以

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四、拓展

1、引导:既然声音能够通过固体传播,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土电话”试

一试。

2、实验材料:一次性纸杯、线绳

3、操作方法:在一次性杯底钻个小孔,用绳子把两个一次性纸杯连起来,

这样一个“土电话”就完成了。

4、出示课本第8页的最后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土电话”

的制作方法。

5、学生分小组合作制作“土电话”。

6、全班展示制作好的“土电话”。

7、教师:同学们的“土电话”制作好了,想不想用我们制作的“土电话”

来试一试呢。

组织学生到空旷的操场上用同学们制作的“土电话”来打电话,试一试

“土电话”的效果。

8、教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试验了自己制作的“土电话”,效果怎么样

呢?

“土电话”为什么能够传播声音呢?同学知道“土电话”的制作原理吗?

9、教师小结:“土电话”之所以能够传播声音,是因为声音能够在固体

中传播的原理。

课堂总结

这节课通过实验,我们懂得了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并

且根据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的原理,我们制作了“土电话”。那么,我

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下一课我们将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教学

反思

课题L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课时日期

1、观察耳朵的结构图,了解人耳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

2、知道鼓膜的特点,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

教学目标

3、通过学习,知道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的耳朵,了解我们是怎样听

到声音的。

教学重点了解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知道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耳朵结构示意图、模拟鼓膜振动的实验材料等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同学们,上课了,请同学仔细听一听,现在我们听能够听到哪些声音?

学生仔细聆听我们周围的声音。

预设:

风声、雨声、呼吸声、读书的声音、老师讲课的声音、走廊上有人走路

的声音、远处马路上的汽车喇叭声等等。

这些声音有的近,有的远,有的大,有的小,他们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

的耳朵里,那么,耳朵又是怎样使我们听到这些声音的呢?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二、探索

教师引导:同学都知道,我们是通过耳朵来听到声音的,那么我们的耳

朵是由哪些部分组成?每个部分又有什么特点?发挥哪些作用呢?

活动一:观察耳朵结构图

出示课本第9页的耳朵结构图,学生仔细看一看,初步了解耳朵的结构。

全班交流,教师相机补充有关耳朵的结构和功能等一些方面的知识。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个部分。

人的外耳就像一个隧道,声音通过这条隧道到达鼓膜。

鼓膜很薄,而且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震动。

人的耳朵从外到内,分别是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觉

神经。

活动二:探究耳廓的作用

教师引导:同学们,同学知道耳廓吗?用手摸一摸自己的耳廓。

我们的耳廓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来探究一下。

出示课本第9页的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

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用纸卷一个喇叭,用这个“纸喇叭”听一听微弱的声音,然

后拿掉“纸喇叭”再听一听。

实验要求: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实验要领:本次实验是一次对比实验。第1次是用“纸喇叭”听微弱的

声音,第2次是去掉“纸喇叭”再听一听这个微弱的声音。每次实验的

声音都要小一点,而且声音一样大。

全班分小组进行实验,注意比较两次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对学生加以指导

全班交流,指生说一说两次听到的实验有什么不同。

预设:

使用“纸喇叭”听微弱的声音,可以听得很清楚,拿掉“纸喇叭”再听

一听,发现声音很微弱,听不清楚。

交流讨论:从这个实验我们可以看出,我们的耳廓在听到声音这个方面

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人类的耳廓有着特殊的用途,不仅可以收集声音,而且可以将过大的声

音进行折射,起到保护耳朵的作用。

活动三:探究鼓膜的作用

教师引导:人们利用耳朵听到声音,其中鼓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

面我们来探究一下鼓膜的作用。

出示课本第10页上面的两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这两幅图上

方的文字,了解本次实验的操作方法及实验要求。

实验材料:透明塑料杯、一块布、橡皮筋、音叉等等。

实验方法:

第1步:如图所示,先把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用橡皮筋固定,模拟鼓

膜。

第2步:在鼓膜的上面放上少量的碎纸屑。

第3步:用音叉等能发出声音的物体在鼓膜的上方制造强弱不同、远近

不同的声音。

实验要求:观察鼓膜是否发生震动,并且在记录表中记录观察结果。

实验要领:这块布蒙在透明塑料杯口,是为了模仿耳朵鼓膜。在鼓膜的

上方用音叉制造强弱不同、远近不同的声音,同时要仔细观察鼓膜是否

发生震动。检验鼓膜是否发生振动的标准就是看碎纸屑有没有在鼓膜上

振动。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鼓膜的作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说一说自己得出的结论。

教师小结:当我们敲击音叉的时候,音叉发生振动,引起空气的振动,

空气的振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

出示课本第9页的资料,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耳朵工作的原理。

物体的振动带动了周围空气的振动,空气的震动又引起鼓膜的振动,听

小骨可以将振动传达到内耳,并刺激听觉神经产生信号,大脑接收到听

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就感受到了声音。

三、研讨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人耳的结构和功能有哪些新的认识?你认为鼓

膜的作用是什么?

耳廓与“纸喇叭”在聚集声音方面有什么相似之处?

你能解释医生用的听诊器是怎样工作的吗?

听诊器里面有两个振动片,人体器官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通过听诊器的

传送,直接传送到医生的耳朵里,听诊器利用的就是声音在固体中传播

的原理。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人耳的结构和功能,知道了我们是怎样

听到声音的。不过,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听到的声音是不一样的。下一

节课,我们将来探讨声音的强和弱,请同学课后预习。

教学

反思

课题1.5声音的强与弱课时日期

1、通过学习,知道人们通常把轻重不同的声音称为声音的强弱。

2、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教学目标

3、知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物体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懂得物体的振动

教学重点

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物体振动幅度大小与声音强弱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尺、木架、橡皮筋、鼓、音叉、支架等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出示黄土高原的安塞腰鼓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体会安塞腰鼓震耳欲

聋的声音,雄伟壮观的气势,激动人心的场面。

教师引导:看着安塞腰鼓,听着安塞腰鼓的声音,不禁让人热血沸腾。

再出示小雨沙沙声,引导学生听一听,体会小雨若有若无的沙沙声。

为什么安塞腰鼓让人听了热血沸腾,而小雨听起来却若有若无?同样是

声音,为什么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声音的强弱又是怎么形成的

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声音的强弱。

板书课题:5声音的强与弱

二、探索

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声音的强与弱,我们还是通过几个小实验来探究。

实验一:钢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

出示课本11页的下面一幅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读一读旁边的文字,

了解实验操作的方法及要求。

实验方法:像图中那样,将一把钢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约20厘米,

用一只手压住钢尺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拨动钢尺的另一端,先轻轻拨动

钢尺,再用力拨动钢尺。

实验要求:轻轻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

动的?再用力拨动钢尺,听一听钢尺发出的声音,观察钢尺是怎样振动

的?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它的振动幅度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领:做这个实验,一定要注意观察,注意比较轻轻拨动钢尺和用

力拨动钢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钢尺的振动

幅度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思考钢尺发出的声音和钢尺振动幅度之间

的关系。

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思考问题,得出实验

结论。

交流,学生说一说实验现象,交流实验结论。

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发现,当我们轻轻拨动钢尺的时候,

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小,并且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而当我们用力拨动钢

尺的时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很大,并且振动幅度也很大,可见,钢尺发

出的声音的大小与钢尺的振动幅度是成正比关系。

实验二:橡皮筋发出的声音和振动幅度的关系

出示固定好的橡皮筋架子,引导:与拨动钢尺同样的道理,当我们用不

同的力量拨动这根橡皮筋的时候,它发出的声音是不是一样的呢?橡皮

筋发出的声音与它的振动幅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用不同的力度拨动橡皮筋,听一听橡皮筋发出的

声音,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幅度,思考橡皮筋的声音与振动幅度之间的关

系。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得出的实验结论,教师小结:

这个实验与我们刚才第1个钢尺的实验是一样的,用力拨动橡皮筋,橡

皮筋就会发出很大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大,相反,轻轻拨动橡

皮筋,橡皮筋就会发出很小的声音,而它的振动幅度也很小。

实验三:鼓声的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钢尺和橡皮筋的实验,我们发现钢尺和橡皮筋发出声音的大小与他

们的振动幅度有关系,而且是成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大,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平常敲的鼓是不

是也是这样?

出示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引导学生看一看,用力敲大鼓的视频,听一听

鼓的声音,观察鼓面的振动幅度。

再播放一段敲小鼓的视频,引导学生听一听鼓的声音,仔细观察鼓面的

振动幅度。

全班交流:鼓的声音与鼓面的振动幅度之间有没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预设:

鼓的声音大小与鼓面的振动幅度是有关系的,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声音

越大,鼓面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小。

三、研讨

教师引导:刚刚我们通过三个实验了解了声音的大小与振动幅度之间的

关系?那么它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预设:

声音的大小、强弱与振动幅度之间存在着正比关系,振动幅度越大,声

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除了以上三个实验之外,我们还能举出哪些事例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

振动的幅度有关呢?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列举出相关的事例来证明声音的强弱与物体

振动幅度有关。

预设:

出示课本第12页下面一幅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

教师做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之间

的关系。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强弱,了解了声音的强弱是怎么形成的,知

道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表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声音除了有强弱之外,还有高低之分,

下一节课我们来研究声音的高与低,课后请同学认真预习。

教学

反思

课题L6声音的高与低课时日期

1、知道声音有高有低,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

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2、通过敲击铝片琴、吹奏口琴等实验,探究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

教学目标的。

3、通过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来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钢尺振动

之间的关系。

4、学会小组之间的合作探究与讨论交流,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敲击铝片琴、吹奏口琴、不断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等实验,探

教学重点

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物体振动程度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探究声音高低的变化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铝片琴、口琴、钢尺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教师分别播放高高的声音和低低的声音,引导学生区分这两种声音的不

同之处。

教师引导:我们周围到处存在着声音,这些声音有的高,有的低,这些

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6声音的高与低

二、探索

声音的高和低,究竟与什么因素有关系呢?下面我们同样通过实验操作,

探究这个问题。

实验一:敲击铝片琴

出示铝片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铝片琴的结构,说一说铝片琴的特点。

提出实验要求,了解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高低不同

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与铝片琴的结构有什么关系。

实验要求:思考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些高低不同的声音与

铝片琴的有什么关系?

学生分小组实验,敲击铝片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仔细观察,

并讨论高低不同的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一般情况下,铝片琴的铝片越短,发出的音量越

高,铝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也就是说,铝片琴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与铝片的长短有关。

实验二:吹奏口琴

教师引导:铝片琴的声音高低与铝片的长短有关,那么口琴声音的高低

又与什么有关系呢?

出示口琴,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口琴的簧片。

教师师范吹奏口琴,使它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引导:口琴声音的高低

与口琴中的簧片有什么关系呢?

全班交流,教师小结:口琴的簧片越长,发出的音量越低,簧片越短,

发出的声音越高。也就是说,口琴声音的高低与簧片的长短有关。

实验三:探究钢尺的声音高低与钢尺振动的快慢之间的关系

教师出示一把钢尺,提问:同学们,当我们弹拨钢尺的时候,可以不断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当我们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弹拨钢尺的时

候,钢尺发出的声音又有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

题。

探究的问题:不断的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并弹拨钢尺,观察钢尺发

出的声音会有什么改变?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变化?

实验要求: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也就是说钢尺振动部分的长度,

可以选择5-6厘米、10T1厘米、15T6厘米、20-21厘米,再按照钢尺

振动长度的变化顺序依次进行实验,并确定能清晰的听到4种高低不同

的声音,如此反复实验三次以上,再用“高”“较高”“较低”“低”进行

记录和描述。

实验要领:

(1)要先确定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我们这里设计的是4种长度,分别

是5-6厘米、10-11厘米、15-16厘米、20-21厘米。

(2)要按照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依次进行实验。

(3)每种情况反复进行三次实验,并且完成实验记录。

(4)在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听一听钢尺声音的高低和钢尺振动的快慢。

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实验情况并相机指导。

全班交流

出示各小组的实验记录表,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及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

论。三、研讨

1、从钢尺振动长度与声音高低实验的记录表和柱形图中,你能发现声音

高低与物体振动之间的关系吗?

从实验记录表以及柱形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钢尺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

音越高,钢尺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2、通过以上三个实验,你认为发声物体的声音高低变化有怎样的规律?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课本第15页下面的三幅图,学生仔细观察,并说一说这三幅图中的

物体有什么特点?

图1:音叉长短不等

图2:管子粗细不等

图3:铜钟大小不等

请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推测它们发出的声音高低将会怎样变化,并说一

说理由。

预设:

图1中音叉越短,发出的声音越响;音叉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

图2中钢管越细,发出的声音越高;钢管越粗,发出的声音越低。

图3中铜钟越大,发出的声音越低;铜钟越小,发出的声音越高。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可

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

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我们知道了声音的高低强弱与什么有关,那么

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让发声物体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下节课我

们将试着让琴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课后请同学认真预习。

教学

反思

课题L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课时日期

1、知道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出高低不同的

声音的。

教学目标2、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弦的音高与哪些

因素有关。

3、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性,树立学生合作交流学习的意识和观念。

教学重点选择一种弦乐器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难点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种弦乐器、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旁注

—>聚焦

1、出示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乐器,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这

些乐器有什么共同点?(这些乐器都是弦乐器,都依靠弦的振动发出声

音。)

2、播放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等弦乐器的音乐,引导学生欣赏。

3、教师引导:像二胡、小提琴、吉他、古筝这一类乐器是靠弦的振动发

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那么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今天我们就来探

究这个问题。

4、板书课题:7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二、探索

1、教师引导:要想探索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我们就要小组合作,

依靠同学的智慧和力量共同解决这个问题。

2、第1步:选定一种弦乐器,讨论要解决的问题。

各小组讨论商量,选定一种弦乐器作为本小组的研究对象。

讨论交流本小组要解决的问题: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

3、第2步:预测哪些因素可能会影响弦的音高,推测音高变化可能存在

的规律。

教师引导:究竟哪些因素会影响弦的音高呢?下面请同学们来做一个预

测。

预设一:弦的粗细

预设二:弦的松紧

预设三:弦的长短

弦的音高与弦的粗细、松紧、长短究竟有没有关系?有怎样的关系呢?

我们进一步来预测。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各小组进行预测,并填写好“音高变化预测”这一栏的内容。

4、第3步:在弦乐器上反复试弹,验证预测。

教师引导:我们对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都做了预

测,下面我们就一一的对这些预测进行验证。

各小组对本小组的预测进行验证,填写好“琴弦与音高的关系记录表”。

5、第4步:设计能让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引导:刚刚我们初步验证了琴弦与音高的关系,下面请同学们设计能让

弦的音高发生连续变化的方案。

预设:

方案1:手指在一根琴弦上移动,使琴弦振动的部分越来越短,识别音

高的变化。

方案2:调节这根弦的松紧程度,识别音高的变化。

方案3:手指在多根琴弦上连续移动,识别音高的变化。

学生分小组继续验证这些方案,进一步探讨琴弦的音高与什么因素有

关?

6、第5步:修正方案,并在弦上试弹,寻找影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学生继续验证这些方案,并进一步修正,在琴弦上试弹,进一步寻找影

响弦的音高的因素。

7、第6步:全班交流,并阐明自己的观点。

预设:

生1:弦的音高与振荡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

生2:弦的音高与琴弦的松紧有关,琴弦调的越紧,震荡频率就越高,

音调也就越高。

生3:弦的音高与琴弦的距离有关,固定琴弦的两端距离越近,振荡频

率就越高,音调也越高。

生4: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有关,琴弦越细,震荡频率越高,声调也

越高,相反,琴弦越粗,震荡频率越低,音调也越低。

三、课堂总结

1、播放一段弦音乐,引导学生听一听,进一步体会弦乐器发出的高低不

同的声音。

2、教师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探究弦的音高与哪些因素有关,知道弦

的音高与弦的频率、琴弦的距离、粗细、松紧都有一定的关系。了解了

这些,我们就可以来制作小乐器。下一节课,我们就来动手制作我的小

乐器,请同学准备好制作乐器的材料。

教学

反思

课题L8.制作我的小乐器课时日期

1、复习弦乐器发出声音的秘密,进一步了解弦乐器发出高低不同声音的

原理。

2、能够根据弦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种简单的小乐器。

教学目标

3、在班级中展示自己的小乐器,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发现小乐器的优点,

并加以改进。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动手和动脑的能力。

引导学生根据弦乐器发出声音的原理,动手制作一种简单的小乐器,并

教学重点

加以改进。

教学难点制作一种简单的小乐器,并展示自己制作的小乐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简单小乐器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复习旧课

1、声音的强弱与什么有关系?

声音的强弱可用音量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

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2、声音的高低与什么有关系?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物体振动的越缓,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弦的音高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弦的音高与琴弦的粗细、松紧、长短有关,琴弦越粗、越松、越长,琴

弦的音高越小,反过来,琴弦越细、越紧、越短,琴弦的音高就越大。

4、教师引导:我们了解了声音的高低强弱与什么有关,探究乐器发出声

音的秘密,知道乐器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的原理,那么同学想不想自己

动手来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呢?

5、出示各种各样的以前的同学制作的小乐器,激发学生制作乐器的欲望

和兴趣。

6、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个简单的小乐器吧。

7、板书课题:8制作我的小乐器

二、制作我的小乐器

1、第一步:设计制作方案,画出制作的小乐器的示意图。

讨论制作小乐器,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一,用什么材料制作小乐器?怎样让这些材料方便的发出声音?

第二,怎样让我们的小乐器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全班分小组活动,各小组成员讨论交流,确定本小组的制作方案,并且

画出制作的小乐器的示意图。

2、第二步:根据自己的设计,一边制作,一边修改,制作完成后,试一

试自己的小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

教师强调:我们制作好的小乐器,一定要动手试一试,看一看自己的小

乐器能否发出有规律的高低不同的声音,只有这样,我们的小乐器才算

是初步成功。

学生分小组动手制作自己的小乐器,一边制作一边修改,不断的完善自

己的小乐器。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制作乐器的情况,并相机加以指导。

3、第三步:全班展示

教师出示课本第19页下面的三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同学们

制作的三种小乐器。

全班分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乐器,并且介绍自己的小乐器,其他同学

认真观察,并听一听小乐器奏出的乐曲,提出修改意见。

4、第四步:学生分小组改进本小组的乐器。

三、班级演奏会

教师引导:经过我们的合作和努力,我们制作出了比较完美的小乐器。

下面我们就来开一个班级演奏会,请每小组推选一名代表,带着本小组

制作的乐器,上讲台给同学演奏一段乐曲。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对第一单元进行了一个复习回顾,同时还

利用第一单元所学到的知识,与同学合作制作出了一个比较完美的小乐

器。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第一单元学习结束。希望同学课后仍然

能够注意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倾听我们周围的声音,进一步探索声音

的奥秘。

教学

反思

课题2.1感受我们的呼吸课时日期

1、初步懂得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呼吸和消化,呼吸和消化对于

我们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2、感受呼吸的过程,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3、观察人体呼吸器官图,初步了解我们人体的呼吸器官。

教学重点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感受呼吸的过程,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作用。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呼吸的有关知识,体会呼吸对我们身体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呼吸器官图等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1、教师引导:我们无论是走路、玩耍,还是学习、睡眠,我们的身体都

在和外界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我们的身体又是怎样和外界进

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的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一一呼

吸与消化。

2、呼吸和消化对于维持我们的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这节课,我们

先来感受我们的呼吸。

3、板书课题:1感受我们的呼吸

二、学习新课

活动一:认识呼吸器官

教师引导:无论白天还是夜晚,我们都在呼吸,不间断的呼吸成为我们

的重要活动,那么,我们的呼吸是怎样进行的呢?

出示呼吸器官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人体呼吸器官的组成。

呼吸器官主要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

活动二:感受呼吸的过程

1、什么是呼吸?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

2、吸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做吸气的动作,感受一下吸气的过程,反复进行三次。

指生说一说吸吸气时的感受。

教师引导:吸气时,含有氧气的空气就会进入我们的肺。

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自己的肋骨上,深深的吸一口气,然后感受胸的变化。

再引导学生把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吸一口气,感受腹部的变化,然后说一

说此时的感受。

出示资料

吸气是含有氧气的空气由鼻腔或口腔进入气管,再进入肺的过程,此时

胸腔扩张,腹部收缩。

学生再次做吸气的动作,感受吸气的过程和人体身体的变化。

3、呼气的过程

引导学生深深的呼一口气,然后初步说一说呼气的感受。

感受呼气的过程

指导学生把手放在肋骨上,然后深深的呼一口气,感受胸的变化,再把

手放在腹部,深深的呼出一口气,感受一下腹部的变化。

出示资料

呼气,是交换后的空气由肺部到气管,再由鼻腔或口腔呼出的过程,此

时胸腔收缩,腹部放松。

学生再次做呼气的动作,进一步感受呼气的过程,感受呼气时人体的变

化。

活动三:了解氧气的作用

出示资料

氧气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养料所必需的原料,

这两种气体,对生命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讲解:人体在呼吸时,一般是吸进氧气,供我们人体需要,然后呼

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经过植物光合作用又产生氧气,为我们人体提供

呼吸,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了神奇的自然界。

活动四:模拟人体的呼吸

出示课本22页的下面模拟人体的呼吸装置。

了解呼吸装置,认识呼吸装置的组成以及模拟的人体呼吸器官。

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整体吸气和呼气的过程,了解吸气、呼气的过程

中人体各呼吸器官的工作情况。

三、研讨

1、教师引导:学习到现在,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及呼吸的过

程,那么参与呼吸的器官有哪些?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呢?

我们人体还有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等呼吸器官。

肺是气体和血液的交换场所,肺部是其他气道运送气体、排除气体的管

道。

咽喉对气体有加热的功能。

鼻子过滤吸入的空气。

气管在人体的胸腔内,表面呈一环一环的,很有弹性。

膈肌收缩和舒张使肺气体流入和排出。

2、关于呼吸,你还想了解哪些问题?

全班交流,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有选择性的提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板书。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体的呼吸器官,了解了人体呼吸的过程。

关于呼吸,我们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就像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相

信通过下面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教学

反思

课题2.2呼吸与健康生活课时日期

1、了解呼吸的作用,知道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

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2、知道人的跑、跳等一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教学目标3、知道肺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肺的功能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次

呼吸气体交换的量。

4、知道呼吸功能强,我们的身体才会很健康,经常进行体育锻炼,可以

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了解人体呼吸的作用,知道跑、跳等一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教学重点

懂得人的呼吸与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通过学习,懂得呼吸功能的强弱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要

教学难点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1、出示两个小视频,一是学生刚上过体育课,坐在教室里,直喘气的情

景;二是学生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做作业时的情景。

2、教师引导:这两个小视频,一个是学生刚上过体育课的情景,一个是

同学们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写作业的情景。这两种状态下,同学们的呼

吸有什么不一样?

刚上完体育课,学生呼吸比较急促;安安静静的在教室里写作业,同学

们的呼吸比较平缓。

3、其实不仅如此,我们不同的状态下,呼吸也会发生变化。今天这节课,

我们就来探讨呼吸变化的情况。

4、板书课题:2呼吸与健康生活

二、探索

活动一:阅读资料

出示课本23页的一段文字,引导学生读一读,进一步了解呼吸的作用。

我们体内所有的细胞都需要空气中的氧来维持生命,从空气中吸入的氧

可以帮助我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

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教师引导: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发现呼吸是我们生命必不可少的,我们

需要通过呼吸来获得氧气,维持生命。

出示课本23页的柱状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一般情况下,人体

吸进去的气体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说一说,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

生1:我发现人们吸进去的氧气比较多,呼出来的氧气比较少。

生2:我发现吸进去的二氧化碳比较少,呼出的二氧化碳比较多。

生3:从这幅图,我们发现人的呼吸实际上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通过呼吸,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把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来。

活动二:探究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1、教师引导:人体的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那么,我们的活动对我们

的呼吸究竟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探究这个话题。

2、第1步:测量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作为比较的基础。

教师计时,学生开始数一数自己在安静状态下每分钟的呼吸次数,然后

填写在活动手册上。一共测量三次。

3、第2步:思考我们人体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的呼吸次数?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说一说可能改变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

预设:跑跳、走路、玩耍、骑车、打球、爬竿、踢足球、游泳等等。

4、第3步:做有可能改变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做完之后,测量每分

钟的呼吸次数。

出示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明白我们需要测量慢走20步之后、快走

20步后、跳动20次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再做一

做其他的活动,然后测量自己每分钟的呼吸次数。

组织学生到操场上分小组进行活动,按照要求先进行活动,然后测量自

己每分钟的的呼吸次数,并且填写好活动手册上的记录表。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回到班级,讨论交流活动情况,出示几份学生填

写的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从这些记录表中,发现了什

么问题?得出了什么结论?

预设:

人在活动之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都会增加,而经过剧烈运动之后,呼

吸的次数会急剧增加。

三、研讨

1、通过刚才的探究,我们发现人们在活动之后,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就会

发生变化。那么人们的哪些活动会影响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呢?

学生列举影响我们每分钟呼吸次数的活动。

2、运动之后,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健康有好处吗?有什么好处呢?

运动之后,人的呼吸次数的增加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有好处的。

运动时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这是因为肌肉活动时,需要氧气的量增加

了,呼吸加速加强,有利于肺功能的提高。

3、每当我们在活动之后,呼吸就会发生变化,伴随着呼吸次数的改变,

你注意到心跳速度的变化了吗?

每次运动之后,呼吸就会加速,与此同时,心跳速度也会加快。

4、教师小结:由此看来,运动对人体的健康是有好处的,所以我们要加

强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

四、拓展

出示课本24页的下面一段文字,学生自由读一读,进一步了解肺的作用,

以及体育锻炼对增强呼吸功能的作用。

肺部是身体气体交换的“中转站”,这个“中转站”的大小直接决定着每

次呼吸气体交换的量。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所以肺

部必须更加卖力的工作,这就是在锻炼时,我们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

如果呼吸功能比较弱,我们身体的一些工作就无法正常进行。经常参加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人的跑跳、打球、做游戏等一系列活动,都会影响

我们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增强我们的呼吸功能,因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

可以增强呼吸功能,保持身体健康。下一节课,我们将研究肺活量的问

题,请同学课后认真预习。

教学

反思

课题2.3测量肺活量课时日期

1、知道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是身体发育是

否健康的一个指标。

2、学会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并对照《国家学生

教学目标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看一看我们的肺活量是否符合健

康标准。

3、知道参加体育锻炼能够提升肺活量,并能够为提升肺活量制定一个体

育锻炼计划。

教学重点了解肺活量,并能够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我们的肺活量。

教学难点学会测量我们的肺活量,并能够制定体育锻炼计划,提升肺活量。

教学准备课件、口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教师出示一只口哨,提出要求:我们来请同学们深吸一口气,吹一吹这

只口哨,看谁吹的时间最长。

学生吹口哨,比一比谁吹的时间最长?

采访吹口哨时间最长的同学,问一问吹口哨时间最长的秘密是什么?

教师引导:为什么有的人吹口哨的时间长?有的人吹的时间短呢?

(与人的肺活量有关。)

什么是肺活量?

肺活量是人体吸入最多空气后,呼出去空气的量。

小结:肺活量是我们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刚刚我们深吸一口

气,吹响这个哨子的时候,肺活量大的人,吹响哨子的时间长一些,而

肺活量小的同学,吹响这只哨子的时间短一些。

同学们还记得自己最近一次测量的肺活量数值吗?

学生说一说自己最近一次测得的肺活量的数值。

人的肺活量的数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人的身体状况的变化发

生变化。同学想不想知道,今天自己的肺活量的数值?

下面,我们就来测量一下自己的肺活量。

板书课题:3测量肺活量

二、探索

1、要想测量肺活量,需要专门的工具,今天我们测量肺活量使用的是简

易肺活量测量袋。出示简易肺活量测量袋,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简易

肺活量测量袋的外形特点。

2、讲解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

出示课本26页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学生自由读一读,初步了

解简易肺活量测量袋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第1步:展开测量袋。

第2步: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气体从通气管呼入测量袋。

第3步:肺部气体全部呼出后,收紧通气管,避免空气跑出去。

第4步:读取鼓起的测量袋上的最大数值,单位为毫升,这就是我们测

得的肺活量。

3、学生分小组合作,测量自己的肺活量,并记录好数据。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的肺活量,选出班级肺活量冠军。

出示课本26页《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学生自

由读一读并对照自己测得的肺活量,看一看自己的肺活量是否符合标准。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

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

4、教师引导:肺活量是我们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指标,一般来讲,

肺活量高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也好;而肺活量低的学生,身体健康状

况就比较差,因此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我们的肺活量。怎样才能提高我们

的肺活量呢?我们来采访一下班级中肺活量高的同学,看看他们有什么

小秘诀。

预设:

生1:我们可养成正确的呼吸习惯,用鼻子呼吸时,要缓慢平静的呼吸,

让氧气充分进入我们的肺部组织,并充分排出二氧化碳。

生2:我们可以做一些运动来提高肺活量,比较常见的运动有慢跑、跳

绳、游泳等等。

生3:游泳在改善肺功能上有良好的效果,因为人体在水下的时候,肺

部受水的压力,呼吸肌需要提高力度,才能维持正常状态,因此有利于

呼吸肌的锻炼。

生4:提高肺活量,还可做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虽然运动量小,但长

期坚持,对于提高肺活量也有一定的作用。

生5:吹气球是一个很好的增加肺活量的方法。

5、刚刚我们分享了提升肺活量的好方法,同学们有没有提升自己肺活量

的打算呢?你又打算怎么做呢?

学生完成自己的提升肺活量的计划表。

全班交流,说一说自己提升肺活量的计划表。

6、教师引导:计划表仅仅是一个计划,要想真正提升我们的肺活量,还

需要把计划落实到实处,老师希望同学能够坚持参加体育锻炼,提升自

己的肺活量,使自己的身体更加健康。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肺活量,知道肺活量是身体发育是否健康的一个

指标,并且我们还使用简易肺活量测量袋来测量了我们的肺活量。课后,

希望同学坚持参加体育锻炼,努力提升自己的肺活量。

教学

反思

课题2.4一天的食物课时日期

1、懂得除了呼吸之外,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个重要活动。

2、联系生活实际,回忆自己每天的饮食情况,说一说我们每天吃的食物

教学目标有哪些。

3、能够按照不同的标准给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行分类,分析我们每天吃

的食物的特点。

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合作交流、收集资料等方法,了解我们每天吃的食

教学重点

物,并且给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对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行分类,概括每一类食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的图片、一天的食物记录表、食物分类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旁注

一、聚焦

引导:我们人类从外界获得能量,一个是呼吸,另外一个是饮食。

出示课本27页的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我们每天吃的食物。

我们每天都要吃很多食物,同学有没有想过,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什么

特点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我们每天吃的食物。

板书课题:4一天的食物

二、探索

活动一:一天的食物

教师引导:课前,老师让同学整理回顾自己昨天吃的食物,并且记录下

来。

出示活动手册上的一天的食物记录表,提出要求:

第1步:把自己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名称分别写在卡片上,每张卡片只记

录一种食物。当然还可以在卡片上简单的画上实物的图片。

第2步:按照早中晚餐的顺序,将实物卡片摆好,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

食物?

第3步:将同小组同学的食物卡片按顺序放在一起,数一数一共有多少

种食物?

学生分小组活动,按照以上三步的操作要求动手进行操作,并且完成以

下的活动记录。

一天的食物记录

食物种类食物数量

早餐

午餐

晚餐

教师出示学生一天的食物图片,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同学们每天

吃的食物有哪些种类?

活动二:给食物分类

1、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少则几种,多则十几、二十几种,下面我们来给我

们每天吃的食物分分类。分类可以帮助我们对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一步

进行研究。

2、组织学生交流分类的标准。

预设:

可以按熟食和生食的标准来分;

可以按照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来划分;

可以按照肉类、菜类、水果类、主食类四类来划分。

教师小结:给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分类,因为分类的标准不一样,因此分

出来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个标准,对我们每天吃

的食物进行分类。

3、提出活动要求,根据我们的标准确定食物能划分出哪几类?根据不同

的类别将食物卡片分类摆放。

学生分小组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手册上的将食物分类的题目。

4、各小组分享食物分类的方法,并且展示本小组的食物分类结果。

5、出示课本29页的中间这幅图,引导学生看一看并说一说这幅图中是

怎样给一天的食物进行分类的,它的分类标准是什么?

预设:

这幅图是按照果蔬类、蛋白质类、淀粉类、零食类为标准进行划分的。

果蔬类:香蕉、苹果、菠萝,、芒果、西红柿、黄瓜、青椒、圆白菜、韭

菜、茄子、西兰花等等。

蛋白质类:鸡肉、蛋、猪肉、香肠、牛奶等等。

淀粉类:饼干、土豆、粉丝、面条、面包、大米等等。

零食类:罐头等各种零食。

6、出示课本29页的食物分类记录表,引导学生看一看,了解在这张记

录表上,食物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分别又有哪些食物?

预设:

食物是按照肉类、菜类、主食类三大类进行分类的。

肉类:烤肉片、丸子、牛肉、火腿、烤鸡翅。

菜类:青椒、菠菜、土豆、白菜、黄瓜。

主食类:小笼包、豆沙包、米饭、面包、包子。

7、出示本班同学的食物分类记录表,引导学生说一说在这些记录表上,

一天的食物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并且每个类别各含有哪些食物?

三、研讨

刚刚我们展示了一天中所吃的食物,并且将一天的食物按照不同的标准

进行了分类,请同学回头再看一看我们吃的食物,想一想一天中我们吃

的最多的食物是什么?

预设:

我们一天中吃的最多的食物是主食类食品,如米饭、包子、面条等等

是淀粉类食品,如米饭、面条、包子、面包等等。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饮食是我们从外界获得能量的又一重要活

动。了解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的种类,并将每天吃的食物按照不同的标

准进行了分类,同时还知道了在这些食物中,我们每天吃的最多的就是

主食类食品。那么,我们每天所吃的食物中又有哪些营养呢?对我们身

体又有哪些作用呢?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第5课《食物中的营养》,请

同学课后认真预习。

教学

反思

课题2.5食物中的营养课时日期

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会给我们身体带来营养。

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

教学目标

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学会简单的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通过实验,探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知道食物中的营养成分通常分为蛋

教学重点

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辨别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碘酒、实验所需的各种食物、实验记录表等等。

教学过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