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疑三探模式_第1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疑三探模式_第2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疑三探模式_第3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疑三探模式_第4页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疑三探模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变动情况

1.降低了难度。主要体现在第一单元和第三单元内容的变化上。第一

单元是统计的内容,原来二年级下册主要是教学复式统计表以及以1

当5的条形统计图,现在重点学习调查的方法和记录整理数据的方

法。第三单元是图形的运动,现在只让学生直观认识轴对称图形、平

移现象和旋转现象,删掉了原来要求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以及在方

格纸上辨认图形平移了多少格的内容。

2.完善结构体系。主要体现在第五、六单元内容的变化上。首先及时

安排了混合运算单元,其次是将“有余数的除法”这一单元从三年级上

册移到了二年级下册,这样安排更能突出“有余数的除法''和"表内除

法”的联系。

(二)教学内容

这一册教材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内除法(一),图形的运动,表

内除法(二),混合运算,有余数的除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克和千

克,简单的推理,用数学解决问题和数学实践活动小小设计师等。

(三)编排特点

1.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2.继续加强学生对知识整理能力的培养。

3.继续注重体现数学背景知识。

4.在完整的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5.练习的层次、功能分明。

6.为教学评价提供线索。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式.知

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

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学会辨认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转现

象。

4.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

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

5.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含有二级运算的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学会计

算含有乘除混合以及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

6.使学生经历把平均分后有剩余的现象抽象为有余数除法的过程,

初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含义,认识余数。掌握除数是一位数,商也是

一位数的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知道余数要比除数小。

7.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

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与分解。

8.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渗透数学模型思想。

9.通过一系列的猜测、比较、推理等活动,使学生感受简单推理的

过程,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与组合数。

10.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

心。

11.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2.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1、除法。2、万以内数的认识。3、用数学解决问题。

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四、教学措施

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

应用意识。

2.万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

3.改进表内除法教学的编排,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加强教学过程

的探索性。

4.提供关于空间与图形的丰富素材,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5.提供丰富的、现实的、具有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对数学

的兴趣,逐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时安排

一、.数据收集整理3课时

二、表内除法(一)10课时

三、图形的运动4课时

四、表内除法(二)5课时

五、混合运算7课时

六、有余数的除法8课时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12课时

八、克和千克2课时

九、数学广角3课时

十、总复习4课时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

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数据的

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掌握统计数据的记录方法,并能根据统计图表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

的问题,使学生了解统计的意义和作用,初步了解统计的基本思想方

法,认识统计的作用和意义,逐步形成统计观念,进而养成尊重事实、

用数据说话的态度。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能正确地进行计数,所以填

写统计表时不会感到太困难,其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整

理数据,根据统计表解决问题。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较多的生活经验,

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做出简单的分析,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

法,体会统计的作用。本单元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生活

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学生的校服、讲故事比赛、春游

的人数情况统计等,同时渗透一些生活基本常识,使学生明确统计的

知识是为生活服务的。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对统计数据的初步分析。在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让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要鼓励学生参与

到活动之中,在活动中不断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并加

强与同伴的合作与交流。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使学生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能利用统计表的数据提出问题并回答问题。

【数学思考】:了解统计的意义,学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问题解决】: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

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情感态度工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

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同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历统计的过程,在统计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

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3课时

1.数据收集整理2课时

2.练习1课时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_三年级主备人:邱菊

课题1、数据收集整理一调查与收集数据第一单元1课时

知识与技能: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经历简单数据收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运

用调查法来收集数据。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使学生初步学

会调查所得的数据的作用,培养初步的数据分析观念。

学会收集数据,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重点

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观察分析、自主探究

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卡片。

教具学具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1、板书课题:数据收集整理一调查与收集数据

2学生质疑:

预设:怎样调查?怎么收集数据?

3、抛出问题,引发讨论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口■口

红黄蓝白

4、教师梳理形成自探提示。

(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2)选哪种颜色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3)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5、学生自探。

二、解疑合探

1、学困生汇报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1)应该选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颜色。

(2)怎么知道那种颜色是大多数学生最喜欢的呢?

(预设:可以在全校进行调查。可以在班里调查。)

2、教师组织学生分项计数并记录

每人只能选一种颜色,最喜欢()色的举手。

整理记录。

3、教师点拨:全班共有()人

喜欢()色的人数最多。

如果这个班定做校服,选择()色合适。全校选这种颜色的校服合适

吗?为什么?

三、质疑再探

1、回顾课前提出的问题,看有没有没解决的。

2、学生提出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预设:学习这些知识有什么作用。

四、运用拓展

(一)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1、完成教材第3页“做一做”,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去哪里春游。

(1)要完成这张表格,你准备怎么办?

地点植物园动物园游乐园森林公园河滨公园

人数

(要引导学生找出一些容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报名,汇报填写等)并

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2)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强

调数据的准确性),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填写”。

(3)小组内讨论完成“表格的分析”。

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多,最喜欢去()的人数最少。

最喜欢去植物园的右()人。

你最喜欢去(),喜欢去这里的同学有()人。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问,全班进行反馈。)

(二)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

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

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练习一1、2题。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参加哪个课外小组。

(1)课件出示第1题的表格图。

用“举手数一数”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统计表。

师生活动,共同填表格。

(2)根据表格内容回答问题。

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多,参加()小组的人数最少。

我们班参加计算机小组的有()人。

我喜欢()小组,喜欢这个小组的有()人。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数学书第4页练习一的相关问题,你们敢挑战吗?

板书设计:

数据收集整理(一)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色合适?

红黄蓝白

板书

颜色红色黄色蓝色白

设计

人数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教学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课题不同方法整理数据第一单元2课时

知识与技能: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数据,并体会用“正”字记录数据的优点;

继续用统计表整理、呈现所收集的数据。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在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中,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

息,体会统计的作用,感受统计的价值,初步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严谨、科学、事实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重点:学会用“正”字记录数据。

教学难点难点:感受数据中蕴含的信息,产生统计的需求。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表格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前些天我们班的故事大赛刚刚结束。王明明和陈晓飞同学

并列第一。但是每班只选一名学生参加学校的故事大赛,这个问题应该怎

样处理呢?我们班该让谁去参加呢?

2、教师出示自探提示:

(1)怎样收集数据。

(2)用什么方法记录数据。

二、解疑合探

1、学生汇报教师补充点拨。

借助动画,用自己的方法记录。

记录方法对比,完成数据整理

2、记录方法对比,完成数据整理

请你根据大家的记录,把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王明明陈小菲

票数1522

3、运用数据,简单分析

(1)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参加比赛。

(2)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票,结果可能

会怎样?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谁参加比赛?(陈小菲)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即使把缺勤同学的两票同学的两票加到王

明明的票数中,也不影响投票结果,所以,结果不会改变。

(3)从上面这道题中,你有没有学到新的记录方法?(让学生自由

说。)

三、质疑再探

对于本节课的所学的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通过筛选选出了两位合适的同学,那么,这两位

同学哪个更合适呢?我们要从这两位同学中选一位,你有没有合适的方

法?

学生讨论,说说选择的方法。

教师提问: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举手统计的方法可行吗?为什么?

小结:举手投票,存在很多人情因素,有时会出现其他同学不公平、

不服气的情况,影响同学之间的和睦相处,那有没有更公平、公正的方法

呢?(学生自由发言。)

出示小精灵的话:可以用投票的方式来决定谁能担任科代表。

教师讲解投票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小纸张,从黑板上选一个你心目

中的科代表的名字。

学生动笔写,将写好的纸张折好,由小组长收上来。

四'运用拓展

(三)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四)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

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

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1、练习一第4题。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出示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能看出天气情况吗?

(1)、根据统计图,完成统计表。

(2)、根据统计表逐题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3)、从统计表中你还知道什么?

数据收集整理(二)

统计数据的方法

板书

收集整理数据f填写表格f进行分析

设计

成功做法

教学存在问题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一邱菊

课题练习课第一二_单元一3课时

知识与技能:通过练习,进一步体验如何收集信息,如何分析统计表。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在练习中,在收集、整理、分析、决策过程中相互交流、

教学目标

相互沟通、相互促进,掌握本单元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严谨、科学、事实求是的态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体验统计过程,能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本单元学习了有关数据收集整理的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翻

开书回顾一下所学的内容,卡看还有那些不会的地方,提出来。

预设:怎样收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的过程是什么样?

2、出示自探提示:

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进行分析。

二、解疑合探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一进行分析。

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准确性。)

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三、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

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6题。

(1)、师: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吃的水果是什么?

调查本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情况,并将结果填入第6题表格内。

出示统计表。

提问:要完成这项统计,你准备怎么办?

(2)、引导学生找出一些易操作的方法:举手或组内报名,小组汇报

等。并说出统计的过程:收集整理数据一填写表格一进行分析。

采用比较简便的方法,师生合作完成“收集整理数据”。(强调数据的

准确性。)

(3)、从你的统计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建议?

回答教材上的问题。

讨论:根据调查结果,说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

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1)谈话:同学们,我们班谁的家里有车?(家里有车的同学举手,

了解学生家里有车的情况。)

这么多同学家里有车,随着社会水平的提高,各种各样的车辆越来越

多,你们看,几个同学正在统计一个路口10分钟内所通过的各种交通工

具的数量。根据他们的记录结果,你知道道路上的面包车、大巴车、小轿

车、摩托车各开过多少辆吗?

(2)小组内分工,分发记录单。

学生填写,汇报,教师展示。

种类面包车大巴车小轿车摩托车

辆数683312

(3)回答问题。

这个路口10分钟内通过的哪种车最多?哪种车最少?(小轿车最多,

面包车最少。)

如果再观察10分钟,哪种车通过的数量可能最多?(放手让学生讨

论,说出理由。)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3、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7题。

(1)、出示条形统计图。

读懂统计图。

图中1格代表()份。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2)、哪天卖出的《电视报》的数量最多?哪天最少?(星期六最多,

星期一最少)

(3)、你还能发现什么?你能提出什么建议?(学生自由发言。)

(4)、如果每格表示2份《电视报》,上面的数据应该怎么表示?

小组讨论,互相说说。

指名回答说出数据。

教师小结:如果数据比较大,用一格有时候能表示更大的量,因此,

我们在读条形统计图时,先要读懂每格表示多少。

4、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5、作业设计

完成教学“练习一”的第6题

学生先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吃的一种水果后再进行调查,再完成统计表

并解决问题。对于第(3)小题班里要开联欢会,请你根据调查结果,说

说买哪几种水果合理?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练习课

读懂统计图。

板书

图中1格代表()份。

设计

说说每天的销售情况。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教学

反思

改进措施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1)除法的初步认识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问题”结合上面内容进行。

、教

析:

单元教学内容主要有: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解决实际问题。除法的初步认识分两个层次:第一,以生活中常见的

“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第

二,在“平均分”概念的基础上引出除法运算,说明除法算式各部分

的名称。用口诀求商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解决问题是结合除法计算

出现的。首先在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孕伏解决问题的内容。然后在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编入了解决有关平均分的实际问题和需

要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内容。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

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

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

验。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

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单元主题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具体境

——参观科技园的准备活动。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

,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

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

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

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

地去学习。

四、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会读、写除法

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

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初步认识乘、除法之间的关系。能够比较熟练地用2〜

6的乘法口诀求商。

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爱护大自然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掌

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及解决问题。

单元教学难点:除法的含义,用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方法措施:

1.让学生参与“平均分”的实践活动。

除法概念是第一次出现,要让学生切实理解。除法的含义是建立

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为此,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供充分

的体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认识除法

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

2.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探索求商的过程。

3.合理地组织练习,完成比较熟练地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

教学目标。

表内乘除法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熟练掌握的基础知识,要求

比较熟悉的掌握,教师要合理地组织练习。

(1)经常安排与乘法口诀有关的练习。

・经常练习2〜6的乘法口诀

•适当安排把口诀填完整以及求乘法算式中未知数的练习。

(2)适当加强课堂练习的密度。

(3)练习形式要多样化。

单元课时安排:

1、除法的初步认识

平均分...................................2课时左右

除法.....................................3课时左右

2、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课题平均分第二单元课时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

教学目标“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学具小黑板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例1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

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

不相同)

(2)、各小组动手操作。

2、出示自探提示: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二、解疑合探

1、(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5)p8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

2、教学例2:把18个橘子平均分成6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3、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

分一分)

4、完成课本第9页的做一做,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

()盒。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

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2、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1)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2)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

3.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地

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

1、练习二第1题。

(1)、肯定第2、3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1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

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4)、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2、练习二第4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五、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六、作业设计

练习二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平均分

把10盒酸奶平均分成2份,每份()盒。

板书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3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设计

把24支香蕉平均分给8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个;

成功做法

教学

存在问题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第二单元2课时

1、让学生在丰富的实践活动中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2、通过操作、交流,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

教学目

样化。

3、初步感受“平均分”在生活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

的意识。

教学重1、在实践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点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难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教学方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学

学具、主题图等。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二、设疑自探

1、创设情境,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2、出示分果冻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瞧!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

到了什么问题?

3、学生观察画面,交流信息。

2、学习例3。出示例3主题图。

出示自探提示:

(1)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问题吗?

(2)你有什么办法?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交流本组解决问题的办法和结果。

3、全班交流反馈,及时评价。

4、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8里面有几个2,8里面有4个2,就可

以分4份。

二、解疑合探

1、课本第12页的第5题。

问: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

小熊在思考什么问题?

你能帮小熊分分看。

引导学生帮小熊分筷子,用小棒代替筷子动手分。引导学生思考:

有几个小动物就餐?一双筷子是几根?并说说怎么分。

三、质疑再探:

L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提

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练习二第6题。

(1)第6题。出示分玉米的情景图。

师: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和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然后交流分的过程和结果。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的

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

1、学生独立操作。

(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

木块。

(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3、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1)3份糖果,每份3颗。

(2)4个圈,每个圈内2个机器猫。

(3)天线宝宝1个、4个、7个

五、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六、作业设计

1、尝试平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

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2、独立进行平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板书(1)、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个木块。

设计(2)、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个长方体。

成功做法

教学

存在问题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第二单元3课时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

教学目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理解除法的意义。

3、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重1、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点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教学方

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学

情景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今天我们学习用除法解决

问题。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1)除号写在什么地方?

(2)什么样的题要用除法计算?

(3)除法是怎么算的?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

识,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

能为大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大熊猫想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放几支?

(2)请你试着列式解答?

(3)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板

演展示)(1)指名请学生上台演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

的或三支三支分的。但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

()支竹笋。

板书:除法

(二)全班合探。

(2)指导写法和读法

以前我们学过加、减、乘法,它们都有各自的符号,今天老师再给

你们介绍一个符号,它就是“・",读作:除号。写时先画一条横线,

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3)学生练习书写除号。

(4)解决熊猫分竹笋的算式写法。12+4=3,读作:12除以4等

于3。

(5)介绍除法算式的读写。

小结:把12支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三支,每盘放得

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像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计算。写作12+4=3

(6)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让学生吧12支竹笋分别平均分成两份,平均分成三份,并一一写出除

法算式,再读一读。

三、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

们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

白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

(五)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六)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

生练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

些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做练习中的题目。

(1)第一关(练习三第1题):“魔法卡片”

出示算式卡片背面,请6名学生来抽卡,谁抽到哪一张就读哪一张,

读得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2题)“小帮手”。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3题)“分西瓜”。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

例4、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124-4=3

板书

设计除号

读作:12除以4等于3

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o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教学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课题第二单元4课时

课本14页例5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1、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继续学习除法运算。

2、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

教学目标

名称。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根据除法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会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各部分名称。

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学习法

教具学具小黑板、圆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

(1)指名说什么叫“平均分”?

(2)强调“平均分”用什么方法计算?

(3)说出乘法算式3X6=18各部分的名称。

(4)导课: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板书课题。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问题预设:

(1)除法算式怎样读?

(2)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同学们提的问题都很好(真好),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学习的知识,

老师将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整理、补充为下面的自探提示,希望能为大

家本节的学习提供帮助。请看:

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

(1)从图中或文字你发现什么数学信息?

(2)仔细看图,共有几只熊猫吃竹笋?

(3)共有几个竹笋,每几个分一份,能分几份?

(4)每份分得同样多吗?叫不叫“平均分”?用什么方法计算?

(5)你能列式计算吗?

(6)你能说出各部分名称吗?

二、解疑合探

(-)小组合探。

.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板演展

示)

(二)全班合探。

1、提问口述以上自探题目。

2、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板书:

20--4=5

111

被除数除数商

3、练习。

(1)用12个圆片,

每堆6个,分成了()堆,()・()=(),

每堆4个,分成了()堆,()+()=(),

每堆3个,分成了()堆,()+()=(),

每堆2个,分成了()堆,()+()=(),

每堆1个,分成了()堆,()+()=(),

(2)先填写得数再说出算式中各部分名称。

104-5=()

154-5=()

184-9=()

(3)填空。

被除数是12,商是2,除数是()。

有12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需要()个盘。

三、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

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

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预设问题: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学生思考、比较、讨论。

三、运用拓展

1、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2、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

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

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做练习中的题目。

(1)第一关(练习三第4题):

出示让学生回答,对的老师奖励聪明星。

(2)第二关(练习三第5题)“圈圈填填二

学生动手圈圈并填写空,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6题)“写除法算式。

学生先独立思考并解决,然后交流。

小结:我们分竹笋的时候,把4个竹笋放一盘,求能放几盘?实际上

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这种方法的每份

数也相等,也叫平均分。也用除法来计算。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四)作业设计

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除法的初步认识(二)

20+4=5

111

被除数除数商

板书

每堆6个,分成了()堆,()+()=(),

设计

每堆4个,分成了()堆,()+()=(),

每堆3个,分成了()堆,()+()=(),

每堆2个,分成了()堆,()+()=(),

每堆1个,分成了()堆,()・()=(),

成功做法

教学存在问题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课题第二单元5课时

课本16,17页

1.巩固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进一步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

教学目标2.进一步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促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

教学重点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观察法、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教具学具情景图、课件等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除法的初步认识,并会用除法解决问题,今天

我们用这些知识来进行练习。

板书:除法练习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

1.知道每份分的数目相同,就是平均分。

2.知道了平均分的时候可以说“平均分成几份”或“每份是多少”。

3.会读,写除法算式。

4.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最近学会的知识真不少,大多都是我们本节应该练习的知识,

今天就把我们学的知识归纳、整理。看看大家究竟掌握没有?请看:

(三)出示自探提示,组织学生自探。

自探提示:(1)什么是平均分?在数学中用什么符号表示?

(2)除法中的各部分名称是什么?举例说明。

(3)除法算式12+4=3怎么读?算式中12、4、3分别叫什么?

(4)12+4=3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5)在什么情况下要用除法解决问题?

二、解疑合探

(一)小组合探。

小组内讨论解决自探中未解决的问题。(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板演展

示)

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三第6题。

(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

(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124-3=4(复习除法

的各部分名称)

(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个。20+5=4(复

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4=7(复习

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

算)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并说出思路

(二)全班合探。

2、完成完成教科书第16页练习四第8题。

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

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

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

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看图写算式。

三、质疑再探:

1.现在,我们已经解决了自探问题。下面我们再回看一下,开始我们

提出的问题还有那些没有解决?

2.本节的知识已经学完,对于本节的学习,谁还有什么问题或不明白

的地方?请提出来,大家一起来解决。

四、运用拓展

1、根据本节学习内容,学生自编习题,交流解答。

请你来当小老师,编一道题,考考大家(同桌)!

2、根据学生自编习题的练习情况,教师有选择的出示下面习题供学生练

习。

为了巩固本节知识,加强知识的运用拓展,老师也给大家设计了一些

习题,检测一下大家对本节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请看:

做练习中的题目。

(1)第一关(练习三第9题):“按照算式圈圈”

重点问学生为什么要这么圈。

(2)第二关(练习三第10题)”互相说说,写出算式”。

学生动手摆学具并填写算式,教师巡视。

(3)第三关(练习三第11题)。“找朋友”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

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

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三)全课总结

1.学生谈学习收获。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都有哪些收获?谈一谈。

2.学科班长评价本节课活动情况。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

(1)6除以3等于2。6+3=2

板书(2)被除数是12,除数是3,商是4。12+3=4

设计(3)把20个饺子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个。204-5=4

(4)28串葡萄,每4串一份,分成了7份。284-4=7

成功做法

存在问题

教学

反思

改进措施

***市第七小学校“三疑三探”数学教案

二年级主备人:邱菊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课题第—单元或课时

教材P18页例1及“做一做”和练习四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

算式的商。

2、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

教学目标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

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从多种方法求商中探索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启发教学法、练习法、讲授法

教具学具课件、盘子、桃子图片若干。

教学过程个性修改

一、设疑自探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引入课题板书: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看到这个课题,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们有什么疑问呢?

(二)根据课题,提出问题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请提出来。

预设:1、猴妈妈怎么分桃,小猴们才会都高兴?

2、如果用算式怎样列?

3、怎样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