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杭州市西溪中学2025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错误的是()A.进入溶洞探险先做灯火实验 B.在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C.在面粉厂张贴严禁烟火标志 D.厨房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2.2019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1个“防灾减灾日”,了解防灾减灾的相关知识,有利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下列关于火灾、灭火与逃生的说法错误的是()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B.遭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着火点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3.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化学式是SO3B.制取CuSO4物质:用来制取更加合理C.Cu能和酸发生反应,说明铜比氢活泼D.该反应中仅有铜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开启排气扇通风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5.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澄清石灰水 B.洁净的空气 C.人呼出的气体 D.高锰酸钾6.下列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 B.蜡烛受热熔化 C.钢铁生锈 D.玻璃破碎7.氮元素与氧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中子数不同C.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D.质子数不同8.吸烟有害健康,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许多有害物质,包括尼古丁(化学式为C10H14N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尼古丁中有氮气分子B.尼古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2gC.尼古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5∶7∶19.在使用燃气热水器时,若通风不畅易产生使人中毒的气体,该气体是A.水蒸气B.一氧化碳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10.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A.硫 B.木炭 C.红磷 D.蜡烛11.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B.该反应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12.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硬度相同 B.都是黑色固体C.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根据下列装置图回答问题。(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为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该装置需做的一点改进是_____。若用装置D收集氧气,当观察到_____时,便可开始收集。(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图G是某同学利用报废试管设计的制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该设计除了废物利用的优点外,请你另写一个优点_____。(3)用收集的氧气完成图E铁丝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如图F向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注入约三分之一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14.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二(1)按装置I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_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若欲使水中白磷出现燃烧的奇观,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2)改进后的装置Ⅱ与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3)“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NaOH和另一种物质,写出其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_____(不要求配平),该反应是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15.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请填写下列空格:在探究CO2和NaOH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两套实验装置:(1)装置二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2)另一位同学提出了质疑,他认为装置一不足以证明CO2与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请你进一步设计实验来证明装置一中的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简述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_______。16.初中化学课本中的部分实验如下图。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将导管放入水中的目的是_____,证明装置不漏气的现象是_____。(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_____。(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其中的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_____。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铵态氮肥。(1)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2)将15.8g碳酸氢铵加入到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求反应后可以得到二氧化碳质量为多少?(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为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的含量,现称取石灰石矿样品与100g稀盐酸恰好反应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反应后,剩余物质的质量为。计算: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该石灰石样品含的质量分数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2分)19.(6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P点的含义_____;(2)t2℃时,甲、乙、丙三种物质溶解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3)当乙中混有少量甲时,可采用____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t2℃时,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D【详解】A、溶洞中可能含有大量的不能供给呼吸的二氧化碳,到溶洞探险打火把照明,能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该措施安全,不符合题意;B、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烟尘,该措施安全,不符合题意;C、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面粉厂内的空气中混有可燃的面粉的粉尘,要防止引燃粉尘发生爆炸,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煤气有可燃性,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或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2、C【解析】A、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A选项说法正确;B、遇火灾,如果火势较大,自己不能灭火,立即拨打119电话报警,B选项说法正确;C、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温度到着火点以下,C选项说法错误;D、从火场中逃生时,应有序撤离着火区域,不能乱跑,D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3、B【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上分析,反应前后铜、氢原子个数相等,反应后硫原子少一个,氧原子少两个,则X的化学式是SO2,A不正确;B、制取CuSO4物质:用来制取更加合理,因为该原理操作简单,节约能源,生成物污染性少,B正确;C、Cu不能和酸发生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C不正确;D、该反应中铜元素和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D不正确。故选B。4、C【分析】燃烧需要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温度达可燃物的着火点、与氧气充分接触;灭火时只需要破坏一个条件即可。【详解】A.为了安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说法正确;B.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刻用湿抹布扑盖(隔绝氧气灭火),说法正确;C.厨房内天然气泄漏严禁开启任何电器,防止发生爆炸,原说法错误;D.如果发现火险或遭遇火灾,火势较大或有蔓延趋势和可能,应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可以达到及时灭火,减少人员、财务损失,说法正确。选C。5、D【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详解】A、澄清石灰水是氢氧化钙和水的混合液,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B、洁净的空气仍然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多种物质,属混合物,选项错误。C、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未消耗的其他气体,属于混合物,选项错误。D、高锰酸钾由K、Mn、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选项正确。故答案选D。6、C【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蜡烛受热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钢铁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玻璃破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7、D【详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那么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选D。【点睛】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数。8、C【详解】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尼古丁分子中含有氮原子,不含氮分子,故错误;B、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而是“1”,通常省略不写,故错误;C、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可见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正确;D、尼古丁中碳、氢、氮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10):(1×14):(14×2)=60:7:14,故错误。故选C。9、B【详解】燃气热水器所用的燃气一般为液化石油气或者是天然气,两种气体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完全燃烧其产特一般为二氧化碳和水,是没有毒性的。但如果通风不畅,会导致氧气不足,可燃物就会发生不完全燃烧而产生有剧毒的一氧化碳。故选B。10、C【解析】试题分析: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通常使用的是红磷,因为硫和木炭、蜡烛都会产生气体影响实验。故选C.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11、C【解析】解:反应的方程式为2CO+2NO═2CO2+N2;A、生成单质为N2,故A正确;B、CO和NO都有毒,通过该反应生成无毒的二氧化碳和氮气,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故B正确;C、反应物没有单质,不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故C错误;D、生成的单质是氮气化合物是二氧化碳,两者的质量比是相对分子质量和的比即:14×2:2×(12+16×2)=7:22,故D正确。故选C。12、D【分析】【详解】A、三种碳单质的硬度不同,故该选项说法错误;B、纯净的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并非都是黑色的,C60是紫红色固体,故该选项说法错误;C、三种物质是碳的不同单质,它们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该选项说法错误;D、三种物质都是碳的单质,因此完全燃烧都生成二氧化碳,故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碳单质的种类及其性质,需要掌握的要点是:①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单质是金刚石、②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存在差异是因为碳原子的空间结构不同。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3、A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气泡连续均匀冒出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防止高温熔融物落下,使集气瓶底部受热不均而炸裂软塑料瓶变瘪【详解】(1)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装置A来制取,为了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需要在试管口处放置一团棉花;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导管口刚排出的是装置内的空气,应等到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2)实验室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G装置的优点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3)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铁和氧气燃烧生成高温的熔化物,所以实验前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的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使软塑料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塑料瓶变瘪。【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14、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向白磷处通入空气(或氧气)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Na2O2+H2O→NaOH+O2放热【分析】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详解】(1)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有氧气参与,按装置I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缺少氧气,若欲使水中白磷出现燃烧的奇观,可采取的方法是向白磷处通入空气(或氧气)。(2)改进后的装置Ⅱ与装置相比,其优点是不污染空气,比较环保。(3)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NaOH和另一种物质,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燃烧的条件可知,该物质是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2O2+H2O→NaOH+O2,“滴水生火”的奇观说明发生燃烧,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点睛】燃烧的条件是物质是可燃物、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有氧气参与。15、气球胀大取少量装置一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了碳酸钠(是要合理即可)【详解】(1)装置二中的实验现象是气球胀大,因为滴入的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锥形瓶内气体含量减少,压强变小,故气球胀大;(2)因为二氧化碳溶于水,可以和水反应生成碳酸,使试管内压强减小,试管内液面上升,和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相同,故该实验不足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由于要想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反应,只需验证是否生成了碳酸钠,因可进行以下操作:取少量装置一中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了碳酸钠16、形成密闭体系导管口处有气泡冒出防止由于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待滤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浑浊(或杂质未经过滤而进入滤液)石蕊小干花喷水的部分变红与未喷水的部分形成对照(或形成对比)【详解】(1)、图1是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实验,其操作方法是,将导管放入水中,目的是形成密闭体系,用手捂住试管,若导管口产生气泡,放开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证明装置不漏气;(2)、图2是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红磷燃烧实验,在锥形瓶瓶塞上的玻璃管外端套一个瘪气球,瘪气球的作用是平衡内外气压,防止由于气体膨胀而冲开瓶塞;(3)、图3是过滤液体的实验,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主要是为了防止待滤液体未经过滤而从滤纸和漏斗的间隙流下,使滤液浑浊;(4)、图4是验证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由于花朵是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把石蕊小干花一半喷水后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而紫色石蕊遇酸变红色,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石蕊小干花喷水的部分变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石蕊小干花喷一半水的目的是与未喷水的部分形成对照,证明H2O、CO2均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点睛】过滤液体的实验谨记,“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倒入液体时漏斗内液面要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17、(1)14:5:12:48;(2)8.8g【详解】解(1)碳酸氢铵中氮、氢、碳、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4:5:12:48;(2)解:设反应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x=8.8g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