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部分学校2025届化学九上期中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试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A.用蓝色石蕊试纸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用水鉴别NaOH固体和CaCO3固体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氯化钠溶液D.用Na2CO3溶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2.下列关于S+O2SO2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B.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2:1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D.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3.如图是用红磷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装置图,有关此实验的结论与分析错误的是A.此实验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还可以用硫来代替D.若该实验没有达到预期目的,可能的原因之一是装置气密性不好造成的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手于生产氮肥的N2C.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用于飞艇的He5.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设计方案探究目的不能实现的是A.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B.甲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C.乙中①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是否有关D.乙中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C.两瓶无色气体(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7.某外控型食品保鲜剂以淀粉、二氧化硅(SiO2)为载体,吸附酒精制作而成。保鲜原理是酒精缓慢挥发,在食品周围形成一定浓度的气体保护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B.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C.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D.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8.一包不纯的Na2CO3固体,杂质可能是CaCl2、NaCl、NaH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加水得澄清溶液,样品中一定没有CaCl2B.样品中一定含有NaCl,可能含有NaHCO3C.样品中一定含有NaHCO3,可能含有NaClD.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9.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 B.木炭燃烧取暖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 D.氧气供给呼吸10.研究人员使用加速器使第30号元素锌的原子加速,然后撞击第83号元素铋的原子,使二者原子核融合在一起而得到113号元素Nh。它有一个巨大的原子核,包含113个质子和173个中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第30号元素为金属元素 B.Nh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6gC.Nh的原子序数为113 D.第83号元素的原子核外有83个电子1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12.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的口号是“蓝天保卫战,我是行动者”,以下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提倡公交出行 B.减少燃煤发电 C.加强大气监测 D.露天焚烧垃圾13.《茉莉花》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苏南民歌。茉莉花香气的成分有多种,乙酸苯甲酯(C9H10O2)是其中的一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酸苯甲酯中共有21个原子B.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氧分子构成D.乙酸苯甲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5014.关于SO2、CO2、MnO2三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都是化合物B.都含有氧元素C.都是氧化物D.都含有氧分子1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 B.过滤C.加热液体 D.称量固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究一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1)(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①是________,②是CaCl1.(收集资料)CaCl1水溶液呈中性.(1)(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_
__________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提出猜想)猜想一:NaOH和Na1CO3;猜想二:_____;猜想三:NaOH(3)(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猜想一”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体产生
“猜想一”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1溶液,B中加入________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
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三”成立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8分)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某次实验中固体的质量变化如下:①生成氧气的质量是______g,其物质的量为______mol。②求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18.(8分)某药厂生产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如下图所示:已知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是455,请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属于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2)每支口服液含锌6.5mg,“锌”指的是_____(填“元素”、“原子”或“分子”)。(3)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_种元素组成的。(4)其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5)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_(精确到0.1%)。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19.(8分)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试验,请回答;用A图测定的结果是天平不平衡,其原因是______.图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关于该实验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红磷熄灭后立即打开弹簧夹;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该实验前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最终进入瓶中的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某同学利用C图进行探究实验,并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蜡烛中含有氢元素,他依据的现象是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30分)1、B【解析】
A、蓝色石蕊试纸是检验酸性物质的,遇酸变红,则用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分别和蓝色石蕊试纸反应,试纸颜色不变,无法鉴别;B、氢氧化钠固体易溶于水,碳酸钙固体难溶于水,可以鉴别;C、稀盐酸和氯化钠都不会使酚酞试液变色,无法鉴别;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气体,无法鉴别。故选B。【点睛】蓝色石蕊试纸遇酸变红,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2、B【解析】
A.表示硫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是正确的叙述;B.根据质量关系可知参加反应的硫与氧气的质量比是1:1,原选项是错误的叙述,;C.反应前后硫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是正确的叙述;D.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含义知,参加反应的氧气与生成的二氧化硫的分子个数比为1:1,是正确的叙述;故选B。3、C【解析】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又不生成气体,使瓶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水倒流入集气瓶内,倒流的水的体积就等于瓶内氧气的体积。实验中倒流的水约占瓶的容积的五分之一,证明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B.实验中,水进入集气瓶后,氮气没有减少,此实验证明,反应后组气瓶内剩余的气体,既不易溶于水,也不支持燃烧;C.该实验中的红磷不用硫来代替,因为二氧化硫是气体;D.装置气密性不好,可能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大或偏小;选C。4、A【解析】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为此,空气属于混合物,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如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详解】A、空气中没有氢气,无法分离,故A不正确;B、空气的主要成分就是氮气,氮气化学性质较稳定,无毒,可以分离出来,故B正确;C、空气中含有氧气,可以分离出来并用于医疗急救,故C正确;D、用于飞艇的He,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可以分离出来,故D正确。故选A。5、C【解析】
A、选项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与氧气接触,能实现目的;B、选项甲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可探究可燃物的燃烧是否需要达到一定温度,能达到实验目的;C、选项乙中①中铁钉和水和氧气接触生锈,③中铁钉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不生锈,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水是否有关,不能达到实验目的;D、选项乙中①中铁钉和水和氧气接触生锈,②中铁钉和水接触不和氧气接触,不生锈,③中铁钉和氧气接触不和水接触,不生锈,通过①②③对比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与氧气和水等物质是否有关,能达到实验目的;故选C。6、B【解析】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描述正确;B.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产生大量的白烟,描述错误;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白色固体,形成白烟,描述正确;D.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出热量,描述正确。故选:B。7、D【解析】
A.SiO2中的Si的化合价为+4,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是正确的叙述;B.选项起保鲜作用的物质是酒精,是正确的叙述;C.选项该保鲜剂不能与明火接触,是正确的叙述,酒精有可燃性造成的;D.选项酒精挥发时分子体积变大,是错误的叙述,酒精挥发时,分子之间有间隔变大;故答案选择D。8、C【解析】试题分析:取该样品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可知样品中一定不含有氯化钙;另取样品10.6g,加入100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气体4g,因为纯净的碳酸钠10.6g可生成二氧化碳4.4g,所以说明混合物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碳酸氢钠,,因为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所加的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小于7.3%,所以答案选择C考点:物质的推断及转化9、A【解析】
A、氢气用于填充气球利用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密度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符合题意,选项正确;B、木炭燃烧取暖是氧气的助燃性,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C、氮气用于食品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和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D、氧气可供给呼吸,利用了氧气的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10、B【解析】
A、第30号元素锌为金属元素,选项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选项错误;C、Nh的原子序数为113,选项正确;D、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选项正确。故本题选B。11、B【解析】
A.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此选项正确;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C.原子序数在数值上=原子内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此选项正确;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是“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此选项正确。故选B。12、D【解析】
A、提倡公交出行,能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这一主题;
B、减少燃煤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符合这一主题;
C、加强大气监测,控制污染源可减少环境污染,净化环境,符合这一主题;
D、露天焚烧秸秆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粉尘,污染环境,不符合这一主题。
故选:D。13、D【解析】
A.1个乙酸苯甲酯分子中共有21个原子,故选项说错误;B.乙酸苯甲酯由碳元素、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故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乙酸苯甲酯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错误;D.乙酸苯甲醋(C9H10O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10+16×2=150,故正确;
故选:D。14、D【解析】
A、这三种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A正确;B、这三种物质中都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C、这三种物质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这三种物质中都不含有氧分子,故D错误。故选D。【点睛】氧化物是指有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含有氧气的物质含有氧分子。15、C【解析】A、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在试验台上,标签要靠向手心,错误;B、没有用玻璃棒引流,漏斗下端没有紧挨着烧杯内壁上,错误;C、给液体加热时,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图中操作正确,正确;D、称量物质时应该是左物右码,而图中砝码和物体放反了,错误。故选C。点睛: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6、氢氧化钙酚酞溶液变红Na1CO3+Ca(OH)1=CaCO3↓+1NaOHNa1CO3不正确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Na1CO3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若AB中都没有沉淀【解析】
试题分析:探究一(1)有标签可知,溶液为钙的化合物溶液,能与碳酸钠的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氯化钙;(1)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
溶液变红
猜想①正确,碳酸钠与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1CO3+Ca(OH)1=CaCO3↓+1NaOH
探究二【提出猜想】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反应的量不同,所以,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的溶质可能是NaOH和Na1CO3或NaOH和Ca(OH)1或NaOH;(3)由于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所以,他们的实验结论不正确;(4)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沉淀,所以,设计实验如下: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加入CaCI1溶液,B中加入Na1CO3溶液
若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猜想一”成立
若A中没有沉淀,B中产生沉淀
“猜想二”成立
若AB中都没有沉淀
“猜想三”成立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点评:本考点探究了物质的组成成分,解答本题关键是在分析过滤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不仅要看生成物中溶质,还要看反应物是否有剩余,检验钙离子可以用碳酸根离子来考虑,检验碳酸根离子,可以用钙离子检验.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5分)17、4.8g0.15mol0.1mol【解析】
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氧气的质量为:15g+5g-15.2g=4.8g,合=0.15mol;
②设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的量为x,
x=0.1mol
答: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与社区合作社签订合同范本
- 转租施工合同范本
- 北京居住合同范本
- 精彩的商场防暴演练
- 微生物学检验技术 课件 5项目五:粪便标本采集与处理
- 哪些协议不能称为合同范本
- 食品入驻沃尔玛的合同范本
- 柴油运输合同范本
- 竞聘班长竞聘书
- 钢材托盘合同范本
- 非新生儿破伤风诊疗规范(2024年版)解读
- 微测网题库完整版行测
- 多图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课件第十一讲 中华一家与中华民族格局底定(清前中期)根据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制作
- 生涯发展报告 (修改版)
- 求职能力展示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 (新版)征信知识竞赛基础题库(500题)
- 金属风管支架重量计算表
- 公司组织架构图模板可编辑
- 论家庭实验在物理学科中的重要性
- 市政管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