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石河子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新疆石河子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新疆石河子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新疆石河子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新疆石河子市2024-2025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4高一地理月考试卷一、单选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2024年12月4日,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平安着陆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觉,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烧焦”,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1中的神舟十四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2.依据天体类型,图2中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属于()A.恒星 B.行星 C.流星 D.卫星3.下列有关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是卫星 B.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行星C.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 D.天体都是由固态物质组成的【答案】1.A2.D3.C【解析】【1题详解】神舟十四号返回舱在穿越大气层的过程中,与大气产生摩擦,产生类似“烧焦”的痕迹,与流星的成因相类似,A正确;极光现象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流(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旁边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绚丽漂亮的光辉,B错误;彗星绕日进行周期运动,未进入大气层,C错误;磁爆是由于带电粒子(质子、电子)形成的电流冲击地球磁场,引发地磁扰动的现象,D错误;故选A。2题详解】依据天体类型,在太空运行的空间站围绕地球转动,属于卫星,D正确;恒星由炙热气体组成,质量浩大,自身能发出光和热,A错误;行星不发光,沿着固定轨道围绕恒星运动,B错误;宇宙中的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摩擦燃烧发光形成流星,C错误;故选D。【3题详解】环绕恒星运转的天体是行星,A错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B错误;晴朗的夜空,肉眼所见的多是恒星,C正确;天体可能是由固态或气态物质组成的,D错误;故选C。【点睛】天体是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最基本的天体是恒星和星云。2024年10月25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望远镜捕获到一颗距地球2800万光年外的行星。该行星位于旋涡星系“梅西耶51a”,是目前人类发觉的第一颗银河系外行星。据科学家观测,该行星的质量可能是地球的3倍,与恒星的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若该行星存在生命,则其具备的外部条件有()A.有液态水存在 B.体积、质量与地球相像C.所绕恒星状态稳定 D.大气成分与地球相像5.行星质量越大,引力越大。与地球相比,该行星()A.表面获得恒星光照较多 B.受外部小行星撞击的概率较小C.相同坡度,河水的流速较慢 D.大气层较厚【答案】4.C5.D【解析】【4题详解】题意限制为“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所绕恒星状态稳定,给生命形成和演化创建稳定环境条件,这是行星存在生命的外部条件之一,C符合题意;有液态水存在,体积、质量与地球相像,大气成分与地球相像,对于生命存在也特别重要,但这属于行星自身内部条件,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5题详解】“梅西耶51a”质量是地球的3倍,则其引力更大,大气层的厚度较地球要厚,大气层越厚,D正确;题意表明,该行星与恒星距离和地球大致相等,加上该行星大气较厚,对恒星光照的辐射减弱作用较强,因此表面获得的恒生光照不愿定比地球较多,A错误;该行星质量比地球大,引力比地球大,简洁吸引外部的小行星,受小行星撞击的概率有可能较大,B错误;由于该行星质量比地球大,引力比地球大,重力加速度较大,因此相同坡度条件下,该行星的河水的流速较快,C错误。故选D。【点睛】地球之所以有生命存在的自身条件——金锁链条件,主要因为日地距离适中,昼夜交替周期不长,大气的减弱作用和保温作用,导致具有相宜的温度;由于温度适中,加上地球内部物质运动产生水汽,导致拥有足够的液态水;由于地球体积质量适中,吸引力较强,使得地球具有比较厚大气层。2024年暑期上映了一部中国科幻片《独行月球》,下图为该片剧照,讲解并描述人类为反抗小行星的撞击,挽救地球,在月球部署了月盾支配。陨石提前来袭,全员紧急撤离时,修理工独孤月因为意外,错过了领队马蓝星的撤离通知,一个人落在了月球。不料月盾支配失败,独孤月成为了“宇宙最终的人类”,起先了他在月球上破罐子破摔的生活……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6.下列属于天体的是()A.天空中飘动的云朵B.2024年8月12日天空中出现的英仙座流星雨C.遨游在太空中的“嫦娥二号”D.2024年9月17日,胜利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二号7.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有很多峡谷,电影中也出现了很多次主角掉入大坑中的镜头。这些坑洼其实主要是()A.月球上的湖泊 B.月球上人类活动的遗迹C.月球上的山脉 D.月球表面的陨石坑8.独孤月在月球生活期间,下列现象可能发生的是()①昼夜现象②电闪雷鸣③朝霞、晚霞④日食、月食⑤行走如跳远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⑤【答案】6.C7.D8.D【解析】【6题详解】宇宙间物质存在的形式,称为天体。推断依据是必须要独立存在于宇宙中,有独立的运行轨道,据此遨游在太空中的“嫦娥二号”属于人造天体,符合题意,C正确;天空中飘动的云朵、胜利返回地球的神舟十二号都属于地球的一部分,不能单独成为天体,故解除AD;流星雨是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形成的燃烧产生的光亮现象,不是物质组成,不属于天体,B错误。故选C。【7题详解】月亮表面上坑坑洼洼的是环形山。“环形山”通常指碗状凹坑结构的坑。月球表面布满大大小小圆形凹坑,称为“月坑”,大多数月坑的四周环围着高出月面的环形山。陨星撞击是形成月坑的主要缘由。在星际空间游荡的石块——陨星体——遇上了月球后,受月球引力吸引撞向月球,由于月球表面没有大气,陨星体可以长驱直入,毫无阻拦地冲向月面。在陨星和月面撞击的瞬间,巨大的动能转化成热能,温度急剧上升,引起爆炸,从而形成坑穴,而且坑穴的范围比撞击它的陨星要大得多。由以上分析可知,月球表面上坑坑洼洼主要是月球表面的陨石坑,故D正确,解除ABC。故选D。【8题详解】月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亮的球体,在同一瞬间,月球只有一半面对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形成昼夜现象,故①正确。雷电是发生在大气层中的声、光、电并发的一种物理现象,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因此不会有电闪雷鸣的现象,②错误。霞是因为日出和日落前后,阳光通过厚厚的大气层被大量的空气分子散射的结果,当空气中的尘埃等杂质越多时,色调越显著,而月球没有大气层,所以没有这个现象,③错误。日食现象是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的中间拦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一部分光从而导致了日食现象;月食是因为月球所发出的光是反射太阳的,又因为地球在太阳和月球之间拦住了太阳射向月球的光所以出现了月食,所以在月球上看不到月食,④错误。因为月球的质量太轻,导致月球的引力不足,引力大约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在月球上行走如跳远,⑤正确。故①⑤正确,故选D。【点睛】天体的推断依据“三看”:一是看它是不是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二看它是不是天体的一部分;三看有没有独立的运行轨道,否则不是天体。2024年5月15日,我国首个火星探测车——“祝融号”胜利登陆火星,利用围绕火星的“天问一号”环绕器为其向地球传输无线电信号供应中继服务。下图为“祝融号”火星探测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祝融号”上四块大面积电池板的作用是利用太阳辐射()A.为其维持恒定的温度 B.为其正常运转供应能量C.为其供应光能和生物能 D.为其运动供应平衡保障10.对“天问一号”环绕器信号传输干扰最大的是()A.距日远近 B.宇宙射线 C.耀斑爆发 D.太阳辐射11.与地球相比,火星的特点是()A.是一颗行星 B.距离太阳较近 C.质量、体积较大 D.表面温度较低12.太阳、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一起构成了()级天体系统A.1 B.2 C.3 D.4【答案】9.B10.C11.D12.B【解析】【9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天问一号”环绕器朝向太阳和背向太阳获得的太阳能差异较大,造成无法依靠太阳辐射维持恒定的温度,A错误;太阳辐射照耀到电池板上转化为“祝融号”运转的能量,B正确:太阳辐射无法向“祝融号”供应生物能和平衡保障,CD错误。故选B。

【10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天问一号”向地球传输数据利用的是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活动增加时,其放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大气层会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甚至出现短暂的中断,因此太阳活动(耀斑爆发)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C正确;与距日远近关系不大,主要受地火距离遥远的影响,会造成传送信号延迟和衰减,A错误;宇宙射线、太阳辐射不会对数据传输造成干扰,B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火星也是一颗行星,A不符合题意;火星由于距离太阳较远,表面温度较地球低,故B错误,D正确;火星体积、质量较地球小,C错误。故选D。【12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太阳和火星(包括“天问一号”环绕器在内)及太阳系其它天体等构成了太阳系,火星和“天问一号”环绕器构成了类似于地月系,是低一级别行星与卫星组成的天体系统,由此可知,三者构成了两级天体系统,故B正确,解除ACD。故选B。【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动电离层,干扰无线电短波通讯;2.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3、使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4,很多自然灾难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据新疆天文台太阳活动状况预报中心预报,2024年10月以来,太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该期间无C级及以上耀斑发生,地磁场安静。左为太阳日面图和右图为光伏发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A.太阳内部圈层 B.色球层C.日冕层 D.光球层14.新疆天文台所在区域相宜发展光伏发电站,其缘由是()A.新疆地处低纬,太阳高度角大 B.新疆地处内陆,多晴朗天气C.新疆海拔很高,空气淡薄 D.新疆多盆地,热量不易散失15.下列能源来自于太阳辐射的是()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13.D14.B15.A【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阳活动很低,日面上无可视黑子”可知,当太阳活动猛烈时,黑子会出现在日面上,而依据所学可知,黑子发生在光球层,故材料中的“日面”指的是光球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相宜发展光伏发电的区域太阳能资源丰富。新疆地处内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多晴朗天气,少云,日照猛烈;且纬度较高,夏季的白昼时间长,故其太阳能资源丰富,适合发展光伏发电,B项正确。新疆处于中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较小,A错误。新疆位于我国其次级阶梯,海拔主要处于1000-2000米范围,空气相较于青藏高原并不淡薄,C错误。新疆地形特征为三山夹两盆,盆地地形热量不易散失,光伏发电站主要与太阳辐射有关,与热量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B。【15题详解】①是石油,是太阳辐射能在地球的一种储存形式;②是水能,归根原委来自太阳辐射能;③是太阳能发电板,是对太阳辐射能的干脆利用;④是地热能,是来自地球内部的内能。故①②③来自太阳辐射,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太阳活动的重要标记是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包括光球层上的黑子、色球层上的耀斑和日珥、日冕层上的太阳风,而黑子是太阳活动强弱的重要标记,耀斑是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内蒙古西部草原居民结合当地实际状况接受太阳能和风能相结合的方式供应家庭能源。太阳能热水器是将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热能的加热装置(由集热管、储水箱及支架等组成),以满意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热水运用需求。下图为“内蒙古西部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推断该地风能和太阳能互补最差的月份是()A.2月 B.6月 C.8月 D.12月17.5~7月当地太阳能丰富的主要缘由是()A.地表蒸发弱 B.日照时间长 C.昼夜温差大 D.地表植被稀疏18.该地风能较太阳能季节变更小,其主要缘由是()A.纬度较低 B.太阳能利用难度大 C.大风天数多 D.风能资源稳定【答案】16.A17.B18.C【解析】【16题详解】由风能和太阳能各月统计图可知,2月风能和太阳能均不足,互补效果最差,A正确;6月风能不足,但太阳能丰富,B错误;10月太阳能较丰富,风能较低,C错误;12月太阳能最低,风能较高,D错误。故选A。【17题详解】5~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内蒙古西部地区所处纬度较高,白昼长,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丰富,B正确;与地表蒸发强弱、昼夜温差、地表植被无关,ACD错误。故选B。【18题详解】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太阳能主要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变更的影响,季节变更大。内蒙古西部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地势平坦,地表植被覆盖率低,摩擦力较小;地表受热差异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全年大风天数多。故选C。【点睛】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位置、天气状况、日照时间、地势凹凸、大气透亮度等。纬度位置是影响太阳辐射的最基本因素,纬度低则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短,被大气减弱得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天气状况也是影响太阳辐射的重要因素,晴朗的天气,由于云层少且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阴雨的天气,由于云层厚且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弱;地势凹凸,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短,获得太阳辐射弱;大气透亮度,大气透亮度越好,太阳辐射越强。太阳黑子的多少和大小,可以作为太阳活动强弱的标记。下图示意2008—2025年太阳黑子相对数(单位:个)的变更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据图推想,下列年份中太阳黑子数最少的年份是()A.2003年 B.2030年 C.2025年 D.2036年20.受太阳黑子影响,2014年地球上出现的现象可能是()A.在新加坡看到极光 B.有线通讯中断C.气候异样增多 D.地震削减【答案】19B20.C【解析】【19题详解】太阳黑子的活动周期约为11年,读图可知,2014年太阳黑子活动频繁,则2003、2025、2036年都为太阳黑子活动峰值年份,2030年太阳黑子数最少。B正确,ACD错误。故选B。【20题详解】极光现象主要发生在高纬度地区,新加坡纬度低,不能看到极光现象;受太阳黑子影响,无线短波通讯可能被中断,气候异样增多,地震发生和太阳活动关系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太阳活动是指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太阳黑子、光斑、谱斑、耀斑、日珥和日冕瞬变事务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猛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读“某地剖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21.图中()A.①地层形成时间早于②地层 B.③地层形成于太古宙的主要成矿期C.④地层化石可用于推想古生代环境 D.⑤地层形成中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22.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知当时()A.藻类植物繁盛 B.蕨类植物繁盛 C.裸子植物繁盛 D.被子植物繁盛【答案】21.C22.B【解析】【21题详解】图中①地层位于全部岩层的最上部,形成的时间最晚,A错误。③地层中含有鱼类化石,形成于古生代的志留纪时期,B错误。④地层中含有三叶虫化石,形成于古生代寒武纪时期,可以用于推想古生代环境,C正确。⑤地层位于含有三叶虫化石的岩层下方,形成于前寒武纪时期,青藏高原隆起是在新生代,D错误。故选C。【22题详解】藻类植物繁盛是在元古宙的奥陶纪,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代表植物为被子植物,新生代代表植物为裸子植物。古生代后期是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知当时蕨类植物繁盛,故选B。【点睛】地质年头由古至今依次为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其中古生代代表性植物为蕨类植物,中生代代表植物为被子植物,新生代代表植物为裸子植物。植物孢粉是植物在繁殖期间撒出的孢子和花粉的总称,当孢粉离开母体撒落在地面,就会被一层层地掩埋在土层或泥炭层中。孢粉数量巨大,在与空气隔绝的状况下,一部分孢粉可以长期留存下来。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桦树为喜冷耐旱植物。完成下面小题。23.推想近8000年来,辽宁省南部地区的气候变更状况为()A.气温降低,降水增多 B.气温上升,降水增多 C.气温降低,降水削减 D.气温上升,降水削减24.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于()A.新生代 B.古生代 C.中生代 D.前寒武纪【答案】23.B24.A【解析】【2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桦树喜冷耐旱,在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而现在桦木林已经退缩至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区,说明辽宁省南部地区近8000年来气候变得温煦潮湿,即气温上升、降水增多,不再相宜桦树生长,B正确,ACD错误。故选B。【2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辽宁省南部地区距今10000~8000年的泥炭层中,以桦木属花粉居多,说明辽宁省南部地区桦树大量生长的时间距今10000~8000年,为新生代,A正确;古生代距今5.41亿年~2.52亿年,中生代距今2.52亿年~0.66亿年,前寒武纪距今约5.41年,BCD错误。故选A。【点睛】全球气候变更是指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平均状态统计学意义上的巨大变更或者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典型的为30年或更长)的气候变动。气候变更的缘由可能是自然的内部进程,或是外部强迫,或者是人为地持续对大气组成成分和土地利用的变更。地质历史上的元古宙(距今25亿年—5.41亿年)时期,低等原核生物——蓝细菌大爆发。蓝细菌在生长过程中可以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当沉积物增多,蓝细菌须要移动到表层来找寻光源进行代谢。这样,沉积物一层层地积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下面图1示意在安徽宿州发觉的元古宙的叠层石,图2示意澳大利亚西部沙克湾现存的叠层石。25.下列地质事务中,在叠层石形成后最先发生的是()A.鱼类出现 B.联合古陆解体 C.被子植物出现 D.鸟类出现26.地球原始大气成分以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和氨为主。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原始大气成分起先变更。这表明()A.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与生物有关B.大气确定了地球上生物的形成与演化C.生物与生存环境相互渗透、相互影响D.生物主导了地理环境整体发展变更【答案】25.A26.C【解析】【25题详解】叠层石形成于元古宙,元古宙之后依次是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鱼类出现在晚古生代,联合古陆在中生代起先解体;被子植物出现在中生代,在新生代最为繁盛;鸟类出现在中生代中后期。因此叠层石形成后,四个选项中最先发生的是鱼类出现,解除BCD,故选A。【26题详解】元古宙时期,蓝细菌大爆发,其可以利用太阳光吸取二氧化碳制造氧气,从而使得原始大气成分起先变更,这表明生物与生存环境相互渗透、相互影响,C正确;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主要与地球的体积、质量以及地质历史早期的火山活动等有关,原始大气产生时还没有出现生物,A错误;原始大气成分因生物而变更,不能表明大气确定了地球上生物的形成与演化,B错误;地理环境变更是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不是由生物主导的,D错误。故选C。【点睛】叠层石是是由藻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将海水中的钙、镁碳酸盐及其碎屑颗粒粘结、沉淀而形成的一种化石。读下图“地球内部结构图”,完成下面小题。27.下列岩层组合表示岩石圈的是()A.a+b+c B.a+c+dC.b+c+d D.c+d+e28.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地底储有石油的是()A.① B.② C.③ D.④29.为了探测f的状况,A、B、C、D在下图中四点地壳上同时进行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早得到从f传来的地震波的地点是()A.A点 B.B点 C.C点 D.D点【答案】27.A28.A29.D【解析】【27题详解】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层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位于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之上,包括地壳和上地慢的顶部。读图可知,d层的深度在80km-400km之间,为软流层,其上的a(地壳)、b(地壳)、c(上地幔顶部)均属于岩石圈,A正确,解除BCD。故选A。【28题详解】地震波在向下传播过程中,由岩石构造进入石油矿藏时,由于石油为液态,横波不能穿过,因此横波会立即消逝。①图中横波在某深度位置小时,符合题意,A正确;②图纵波消逝,横波始终在加速传播,与题意不符,B错误;③图二者均在增速,与题意不符,C错误;④图横波和纵波都加速,但照旧存在横波,与题意不符,D错误。故选A。【29题详解】f位于地壳和地幔之间,为莫霍界面。莫霍界面以上是地壳,地壳厚薄不均,大陆地壳比海洋地壳厚,大陆上海拔越高地壳越厚。选项四个地点相比,夏威夷群岛旁边地壳厚度最薄,莫霍界面深度相对最浅,最快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的地震波,D正确;其他三地均位于大陆,地壳较厚,接收地震波的相对较慢,ABC错误。故选D。【点睛】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大陆部分平均厚度约39—41千米,高山高原地区(如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可达70千米;海洋地壳厚度较薄,平均厚度约5—10千米。地壳厚度变更的规律是:地球大范围固体表面的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张家口张北大疙瘩村石柱群呈现四棱、五棱、六棱、七棱状,直径在15至80厘米之间,排列紧密。这些石柱是地下熔融的高温岩浆随着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沿着地表流淌,渐渐冷却形成的熔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0.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A.① B.② C.③ D.④31.关于石柱群所在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岩石圈是厚度最大的圈层 B.岩石圈是连续而规则的圈层C.生物圈渗透于全部岩石圈 D.岩石圈包括地壳及地幔软流层以上部分【答案】30.C31.D【解析】【30题详解】读图可知,依据右侧四点的海拔高度、深度范围可以推断,①为平流层,②为地壳,③为软流层,④为外核,其中软流层一般被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形成石柱群的高温岩浆主要发源地是③,C正确、解除ABD;故选C。【31题详解】依据所学学问,岩石圈是地球上部相对于软流圈而言的坚硬的岩石圈层,包括整个地壳和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D正确;岩石圈厚度较小,远小于地幔、地核等圈层,A错误;岩石圈并不是连续的圈层,整个岩石圈并不是一整块,B错误;生物圈渗透到岩石圈的上部,C错误;故选D。【点睛】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Lithosphere)之下,深度在80-400km之间,是一个基本上呈全球性分布的地内圈层。低层大气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干洁空气、水汽和杂质,其中氮气和氧气为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也在变更着大气的成分,进而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2.大气中含量虽很少,却对天气变更影响很大物质是()A.水汽和臭氧 B.水汽和杂质 C.氩和氖 D.二氧化碳和臭氧33.近些年来,雾霾天气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空气质量渐渐恶化。雾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变更了大气组成中的()A.水汽比重 B.杂质含量 C.有害气体成分 D.干洁空气成分【答案】32.B33.B【解析】【32题详解】臭氧能够吸取紫外线,二氧化碳吸取地面辐射的实力强,使大气增温,但对天气影响小,AD错误;水汽和固体杂质在大气中含量很少,但却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对天气变更影响很大,B正确;氩气和氖气在大气中含量很少,对天气影响小,C错误。应选B。【33题详解】霾是指缘由不明的大量烟、尘等微粒悬浮形成的浑浊现象。水汽比重变更主要影响降水等天气现象,A错误;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霾出现频率增加是由于人类活动变更了大气组成中的杂质含量,B正确;霾是烟、尘等杂质,不是有害气体成分,C错误;干洁空气是除去水汽和杂质以外的混合气体,其成分的变更不会导致霾出现频率的增加,D错误。应选B。【点睛】形成雾霾天气的气象因素:一是相对湿度比较大,就是空气中要有相当的水汽,且水汽含量比较高;二是大气处于静稳状态,不利于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扩散稀释,颗粒物简洁在城区和近郊区周边积累;三是垂直方向上出现逆温,空气中悬浮颗粒物难以向高空飘散而被阻滞在低空和近地面;四是要有降温条件等。民航客机飞行分起飞阶段、着陆阶段、巡航阶段。北京时间2024年9月25日,孟晚舟女士乘坐的政府包机国航CA552航班从加拿大起飞,飞跃北极上空,当晚顺当着陆深圳(22°32′N,114°03′E)宝安国际机场,在被加拿大非法拘押1028天后,最终回到祖国的怀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4.平流层相宜飞机巡航的主要缘由是()A.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的能见度好B.水汽含量多,但杂质少,水汽不易成云致雨C.存在多个电离层,有利于保持与地面的短波通信D.气温下高上低,大气稳定35.孟晚舟女士回国乘坐的包机,其飞行经过的大气层依次是()A.始终在平流层飞行 B.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C.平流层—对流层—平流层 D.始终在对流层飞行36.该航线所经地区大气对流层顶部高度的变更是()A.高度递增 B.高度递减 C.先降后增 D.先增后降【答案】34.A35.B36.C【解析】【34题详解】平流层中上部由于有臭氧层猛烈吸取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导致气温随着海拔上升而上升,气温下冷上热,存在逆温现象,大气稳定,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同时,平流层的水汽含量和杂质含量稀有,天气晴朗,大气的能见度好,有利于飞机巡航飞行,A正确,BD错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C错。故选A。【35题详解】飞机的起飞和着陆须要穿越对流层,绝大部分时间位于平流层,所以飞机从起飞到中途到最终着陆,飞行的大气层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对流层,B正确,ACD错误。故选B。【36题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该航线起飞在中纬度地区,经过北极高纬度,最终到达我国深圳(低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从低纬向高纬渐渐变薄,其顶部高度渐渐变低。所以该航线所经大气对流层顶部的高度变更是先降后增,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低纬度地区热量足够,对流旺盛,所以对流层的厚度大约有17-18千米。高纬度地区全年低温,对流弱,对流层的厚度大约8-9千米。中纬度地区对流层的厚度平均为10-12千米。整体来看对流层的厚度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2024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下降至预定高度后,返回器向上跃出大气层。之后,返回舱再次进入大气层,实施二次气动减速,在距地表50km的高度返回舱与大气层激烈摩擦。图为“嫦娥五号”返回路途示意图和大气垂直分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7.“嫦娥五号”返回舱初次进入大气层进行减速时位于()A.对流层 B.平流层 C.臭氧层 D.高层大气38.“嫦娥五号”返回途中,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甲—乙段出现雷雨天气 B.乙—丙段出现若干电离层C.丙—丁段有利于高空飞行 D.丁—戊段大气主要热源是太阳辐射【答案】37.D38.B【解析】【37题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嫦娥五号”返回舱在距地面高度约120km处高速进入地球大气层,实施初次气动减速。人们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将大气自下而上依次划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从地面至约12千米高度为对流层,12千米至50千米高度为平流层,50千米以上为高层大气。距地面高度约120km到处于高层大气,D正确,ABC错误。故选D。【38题详解】读图可知,甲-乙段位于60km以上,属于高层大气,没有雷雨天气,A错误;乙-丙段位于60km以上,属于高层大气,有若干个电离层,B正确;丙-丁段从高层大气进入平流层,在高层大气时不利于高空飞行,C错误;丁-戊段在10km以下,属于对流层,大气主要热源是地面辐射,D错误。故选B。【点睛】对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对流运动显著;天气现象困难多变。平流层的特点: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气流以水平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高层大气的特点:气体淡薄,具有电离层,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大多数人造天体也在此层运行。碳中和是指通过CO2去除手段,抵消确定时间内干脆或间接产生的CO2排放量,达到“净零排放”。2024年两会提出,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下图示意自然界的碳循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9.“碳达峰”“碳中和”的本质是削减碳物质流向()A.岩石圈 B.生物圈 C.大气圈 D.水圈40.海洋向大气输送碳物质的主要途径有()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④溶解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39.C40.C【解析】【39题详解】“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的是削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缓全球变暖的趋势,因此,本质是削减碳物质流向大气圈,C正确,解除ABD。故选C。【40题详解】海水通过溶解作用,溶解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生物利用海水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可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体内,①光合作用、④溶解作用不是向大气输送碳物质的主要途径;海洋生物的呼吸作用和残体的分解作用可将碳物质输送到大气中,②呼吸作用、③分解作用符合题意,C正确,解除ABD。故选C。【点睛】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绝大部分通过海洋的物理-生化过程同化吸取,并以固态碳的方式向海洋深部转移。二、综合题(共40分)41.读太阳系示意图(北极上空俯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____,地球绕日公转方向是____。(2)行星G的名称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轨道和____轨道之间。(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亲密,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____。(5)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几个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____。【答案】(1)①.C②.自西向东

(2)①.天王星②.木星③.火星(3)①.2②.太阳系③.太阳(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平安的宇宙环境中。

(5)日地距离适中【解析】【分析】本题以太阳系示意图为背景,设置5道小题,涉及太阳系相关学问点,考查学生读图实力和基础学问运用实力。提升学生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以及地理实践力等地理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结合材料和所学学问可得,依据太阳系结构图,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所以图中代表地球的字母是C;地球的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一样,为自西向东。【小问2详解】依据太阳系结构图,八大行星的位置距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故行星G的名称为天王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木星轨道和火星轨道之间。【小问3详解】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恒星系和行星系两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为太阳。【小问4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亲密,此图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平安的宇宙环境中。【小问5详解】自身条件中,此图反映出来的是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条件。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是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材料二格尔木市(36°25′N,94°53′E)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大陆高原气候,年太阳总辐射量在6618~7356MJ/m2,年均日照时数在3200~3600小时,年平均气温4.3℃,年平均降水总量43mm,年平均降水天数27天。(1)依据材料一,说出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说出材料一中甲地的地形区名称,并分析甲地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出现低值的主要缘由。(3)近年来,政府着力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格尔木拥有大量的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你是否赞成在该地大力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站?请依据材料信息说明理由。【答案】(1)总体由东南向西北递增。(2)四川盆地。缘由: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②阴天、雾天较多,日照时数短,且大气对太阳辐射减弱作用强;③海拔较低,大气层较厚,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3)赞同。地处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建设供应了较好的土地资源;政府的政策支持。或不赞同。格尔木为经济落后地区,资金不足,技术力气薄弱;(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较远;生态环境脆弱,光伏电站建设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解析】【分析】本题以我国多年平均年日照时数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相关学问,学科素养方面留意考查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小问1详解】依据等值线数值分布,我国南部广东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由南向北,由东向西,数值渐渐增大到3400小时(四川盆地特别状况除外),因此可以看出分布规律是从东南向西北递增。【小问2详解】读图可知,甲地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该地一年中多阴雨天气,空气中水汽足够,云层厚,阴天、雾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所以日照时数和年太阳总辐射量出现低值。【小问3详解】本题意在考查格尔木建设太阳能发电站的条件,评价开发条件一般要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去评价,有利条件即是赞同的理由,不利条件即是不同意的理由;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有利条件是格尔木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格尔木拥有大量的国有未利用荒漠化土地,地势平坦开阔”,格尔木荒漠化土地广,且地势平坦开阔,为光伏发电供应了较好的土地资源;开发光伏发电建设土地成本低,又使荒地得到了开发利用,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光伏发电集热板下,强光照耀小,蒸发削减,土地保持较潮湿状态,利于小草的生长;太阳能光伏发电,清洁可再生,有利于推动碳减排的支配,因此有政府的政策支持;不利条件有:格尔木位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不发达,资金不足,技术力气薄弱;青藏高原地区交通线路少,(交通通达度不高)光伏发电基础设施落后;青藏高原地区经济不发达,人口稀有,能源需求量少;而又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距离市场遥远,远距离超高压输电会产生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