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1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2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3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4页
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带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闭卷考试,独立答题,禁止讨论、抄袭等行为。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3分,共51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1.2023年3月5日,____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大会议程共有9项,包括审议政府工作报告,选举和决定任命国家机构组成人员等。()A.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C.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答案】C【解析】【详解】时政题,解析略。2.下列对青春时光中“微行为”的点评,正确的有()序号微行为点评①小光看到自己长出了喉结,心里很害怕没有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②小辉对班长隐瞒同桌没完成值日的事能够换位思考,善于关爱同学③小美认为男女有别,从不与男同学交往严守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原则④小丽周末坚持为邻居老奶奶读书、读报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善成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看到自己长出了喉结,心里很害怕,没有正确认识青春期生理变化,①点评正确,符合题意。小辉对班长隐瞒同桌没完成值日的事,②属于不诚信,不符合题意。男女有别,男女同学要正常交往,并非不交往,③不符合题意。周末坚持为邻居老奶奶读书、读报,属于积善成德,④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诚信、与异性交往、与人为善。青少年要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要诚信做人、与人为善,异性同学要正常交往。仔细审题,把握悦纳生理变化、诚信、与异性交往、与人为善,结合选项排除。

“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做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追求美好,永不言弃”。据此回答下列小题。3.下列古语不能体现上述思想的是()A.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善是积德慢慢聚,恶是洪水猛畜来B.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C.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D.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4.下列行为能体现这一精神境界的是()①某年轻小伙子给空巢老人送去温暖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有的学校在网上上钉钉课③一农民工在公交站点擦拭因自身泥土弄脏的公共座椅④某男硕士在大商场抱着“能省就省”的心态悄悄把商场东西拿走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3.D4.A【解析】【3题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表现。A:体现了止于至善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故A正确;B:体现了学习好的榜样,体现了止于至善的品质,故B正确;C:体现了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故C正确;D:意思是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与止于至善无关,故D错误;本题是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要求。①③:“给空巢老人送去温暖”,是关爱他人的表现;“擦拭因自身泥土弄脏的公共座椅”是具有责任感的表现,符合题意,故①③正确;②:是疫情造成的影响,与止于至善无关,故排除②;④:是违法行为,违背止于至善,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5.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说:“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馥郁而不能持久。”这告诉我们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要()A.内心坦荡,无所顾忌B.拒绝交往,防止早恋C.亲密无间,无话不谈D.慎重对待,理性处理【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异性交往的认识和把握。D:根据所学知识,莎士比亚在《哈姆莱特》中说:“一朵初春的紫罗兰早熟而易凋,馥郁而不能持久。”这告诉我们青少年在与异性交往时要慎重对待,理性处理,所以D说法正确;ABC:无所顾忌、拒绝交往、亲密无间都是异性交往错误的做法,异性交往应该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ABC说法错误;故本题选D。6.琴弦因琴身(筒)的共振而增强了音量,生活中我们因美好而更容易产生共鸣。对此,我们要()①融入社会获得美好情感,做出正确行动②传递美好情感正能量,让社会更和谐③用心体味美好的人和事,促进精神发展④躲避负面的情感体验,让生活无挫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获得美好情感。①②③:我们要获取美好情感,就要融入社会,做出正确行动;传递美好情感正能量,让社会更和谐;用心体味美好的人和事,促进精神发展,故①②③正确;④:我们不能躲避负面的情感体验,生活也不可能无挫折,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7.小明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和同学一起打打球;小梅在考试的时候感到紧张,就会反复做几次深呼吸。他们调节情绪所运用的方法分别是()A.合理宣泄、改变认知评价 B.转移注意、合理宣泄C.转移注意、改变认知评价 D.转移注意、放松训练【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节情绪方法。ABCD:依据题文描述,小明通过打球调节情绪,属于转移注意法;小美好通过小梅考试时通过深呼吸调节情绪,属于放松训练,故ABC说法错误;D说法正确;故本题选D。8.步入青春期,一股从未有过的对异性的心潮悄然涌动,带给我们一种特殊的情感体验,这就是青春期的心理萌动。面对青春期的心理萌动,我们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地与异性正常交往。因为,这样做有助于我们()①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②看到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③学会换位思考,爱慕对方④完全顺利平安的渡过青春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异性交往的意义。①②:依据教材知识,与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看到异性身上的优秀品质,故①②说法正确;③:我们对异性的好感不是真正的爱情,故③说法错误;④:“完全顺利平安渡过青春期”观点绝对化,是错误,故排除④;故本题选A。9.2021年国庆期间,电影《长津湖》刷爆了朋友圈。通过观看影片,观众们看到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不易,内心深受感动,纷纷落泪,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这说明()A.人的情绪是不相同的 B.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C.人的情绪总是波动起伏 D.人的情绪体验完全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表达。B:观众们通过观看影片,看到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不易,内心深受感动,纷纷落泪,体现出情绪具有感染性,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B说法正确;A:说法与题干主旨无关,应排除;C:“总是”说法太绝对;D:“完全”说法太绝对;故本题选B。10.某校九年级学生经历疫情和网课之后回校,普遍信心不足、压抑不安。为此,某班决定举办一次“诵古诗·强信心”的分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同学们正确对待疫情影响,增强信心,乐观生活。下列素材中,符合上述活动主题的是()①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②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③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④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B【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自信的认识,根据所学,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我能行。①②④都符合自信的要求,符合题意;③写出了庐山瀑布向下倾泻的磅礴的气势,与自信无关,所以正确答案选B。11.对下边漫画《指鹿为马》的寓意理解正确的是()A.我们要形成独立意识,培养思维的独立性,不接受别人的任何意见B.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C.学会相互尊重,乐于包容与自己不同的观点D.随大流,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培养批判精神。B:分析漫画的寓意,告诉我们要培养批判精神,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敢于向权威挑战。所以B说法符合题意;A:说法错误,我们要善于接纳别人的合理意见;C:说法体现的是要尊重他人,与漫画寓意不符,C说法排除;D:说法错误,我们要发展独立思维,不能人云亦云;故本题选B。12.“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青春的飞翔、青春的探索需要自信、自强等良好的品质。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自信能够激发人的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B.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自信的人必定能够成功C.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D.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自信自强。A:依据教材知识,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A正确;B:“必定能够成功”的说法绝对,B错误;CD:依据教材知识,要做到自强,就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CD正确;本题为逆向选择题,故本题选B。1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七年级的小张身高181厘米,看起来很帅,就是脸上长了几个青春痘,他认为自己长得很难看,常常不敢抬头看人,连最喜欢的篮球也不打了,在学校独来独往,最后竟然不愿去上学,只愿在家看电视、玩电脑游戏。小张应该()①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青春期的生理变化②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③努力追求外在美,张扬个性④客观认识自己,悦纳自我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青春期的烦恼。①②④:题目的描述说明小张不能悦纳自己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应该正确认识并坦然接受自己的生理变化,以积极的心态去接纳这些变化,可以了解必要的生理和心理知识,科学地认识自己的身心特点,客观认识自己,学会悦纳自我,①②④正确;③:努力追求内在美,增强自己的内涵,③错误;故本题选D。14.楠楠进入青春期后,脾气越来越坏,常和妈妈对着干。学校老师也向楠楠妈妈反映楠楠在学校里经常和同学闹矛盾。对此,楠楠的正确做法应该是()A.提高自我控制力,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 B.严厉斥责孩子,督促其改正缺点C.广交各种朋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D.与孩子沟通交流,疏解其不良心理【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调控情绪。A:楠楠进入青春期后,情绪体现出反应强烈的特点,他应该提高自我控制力,合理调控自己的情绪,A说法正确;BD:说法不属于楠楠做法,应该是家长的做法,应排除;C:说法与题干无关,应排除;故本题选A。15.下列诗句表达“喜”的情绪的是()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情绪的种类。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意思是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表达“喜”的情绪,故D符合题意;A:“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意思是感伤国事,看到花开不禁潸然泪下,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竟觉得那叫声也很揪心;表达“哀”的情绪,故A不符合题意;B:“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意思是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一粒一粒都是农民辛苦劳动得来的呀?体现的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故B不符合题意;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独自远离家乡难免总有一点凄凉,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表达“哀”的情绪,故C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6.如图漫画的寓意是()A.培养高雅生活情趣 B.树立自尊自信品格C.保持积极乐观心态 D.克服盲目从众心理【答案】C【解析】【详解】漫画的寓意是要保持积极乐观心态,调控情绪,体验美好的过程,C符合题意。ABD都与题干寓意不符。故选C。17.“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居室,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这一论述启示我们要()A.参加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矛盾 B.投身社会实践,开发创造潜力C.表达独到见解,学会独立思考 D.提出合理化建议,培养批判精神【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开发创造潜力的认识。B:“入山见木,长短无所不知;入野见草,大小无所不识。然而不能伐木以作居室,采草以和方药,此知草木所不能用也。”意思是入山见木,对长短没有不知的;在原野见草,对大小没有不认识的。然而不能伐木来盖房屋,采草来配药方,这是认识草木而不能运用,这句话批判了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强调我们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开发创造潜力,故B符合题意;ACD:调节心理矛盾、学会独立思考、培养批判精神均与题干内容无关,故A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49分)18.某同学自小脾气暴躁,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总要拿哪个人或者哪件东西来出气,学习了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后,他说:“我的情绪我做不了主,我的情绪不能控制。”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该同学言论进行辨析。【答案】①该同学的观点错误,情绪是可以调节的②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还关乎人际交往③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④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有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⑤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⑥在生活中,可以采取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有:改变认知评价、转移注意力、合理渲泄和放松训练等。【解析】【详解】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调控情绪的认识,根据所学,情绪是可以调节的,我们可以通过调节自己的情绪,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首先要求学生认识到,题文中的观点是错误的;其次,根据所学,理由从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情绪的表达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还关乎人际交往;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享受喜悦和快乐,让我们的青春生活更加美好,持续地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有可能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环境等方面回答;最后,表明调节情绪的方法即可。【点睛】解答辨析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的角度回答,首先要求学生对题文中的观点进行判断;其次根据所学,说明正确的理由和错误的原因;最后,表明自己正确的做法即可。19.“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是社会生活中积极向上的行为。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健康的、催人奋进的、给人力量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它已经上升成为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符号,与我们的情感深深相系,表达着我们的渴望、我们的期待。(1)负面的情感体验都是有害的吗?谈谈你的看法。(2)传递情感正能量需要我们学会关心他人,为此,我们该怎样做?【答案】(1)不一定。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比如,羞耻感是一种负面的感受,但它通常被视为一个人向善的重要表现。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不恰当的行为不感到难为情,没有羞耻感,那么,他也难以获得尊严。(2)①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②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③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④确认对方是否接纳自己的关心;⑤如果没有被接纳,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够接纳的方式来表达。【解析】【详解】(1)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负面情感的认识,根据所学,负面情感不一定都有危害,理由从生活中某些负面的情感体验尽管不那么美好,但对于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2)此问旨在考查学生对传递情感正能量时怎样关心他人的认识,根据所学,从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确认对方是否接纳自己的关心;如果没有被接纳,则调整方式,以对方能够接纳的方式来表达等方面回答,言之有理即可。【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要求学生在掌握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多角度组织答案。20.2023年3月4日晚,感动中国2022年度获奖人物揭晓。他们是钱七虎、邓小岚、杨宁、沈忠芳、徐淙祥、“银发知播”群体、徐梦桃、陈清泉、陆鸿、林占熺。极不平凡的2022年,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以凡人之力,书写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感动了国人,震撼了世界。(1)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为什么要开展“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2)请从“止于至善”的角度谈谈,你将如何向他们学习?【答案】(1)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好。(2)①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解析】【分析】考点考查:止于至善。能力考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健全人格。【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及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公民,需要运用止于至善的有关知识,从原因类习题的角度进行作答。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关键词:我国开展“感动中国人物”的评选活动→可链接榜样的作用。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如何做到止于至善,可结合教材知识作答。21.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广大青年既是追梦者,也是圆梦人。追梦需要激情和理想,圆梦需要奋斗和奉献。广大青年应该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为了助力同学们青春成长,七年级(6)班组织开展了关于“插上飞翔的翅膀,激扬青春”的主题讨论会。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如下任务:【畅所欲言】(1)同学们纷纷发言,谈起了自己对青春的理解。请你谈一谈青春的遐想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