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版)GB/T 3953-2024 电工圆铜线_第1页
(正式版)GB/T 3953-2024 电工圆铜线_第2页
(正式版)GB/T 3953-2024 电工圆铜线_第3页
(正式版)GB/T 3953-2024 电工圆铜线_第4页
(正式版)GB/T 3953-2024 电工圆铜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GB/T3953—2024代替GB/T3953—2009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 Ⅲ 1 1 1 1 14.2结构 24.3规格 24.4表示方法 2 2 2 35.3表面质量 3 3 35.6体积电阻率 5 5 56.1计算参数 56.2结构及表面质量 5 5 66.5体积电阻率 6 6 6 68.2检验项目 68.3抽样规则 7 7 7 7参考文献 8ⅡGB/T3953—2024 表2圆铜线的规格范围 表3圆铜线的标称直径及允许偏差 表4圆铜线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 4表5圆铜线20℃时的体积电阻率 5表6检验项目 6ⅢGB/T3953—2024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GB/T3953—2009《电工圆铜线》,与GB/T3953—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增加了1类软圆铜线的型号、规格和技术要求(见4.1、4.3和第5章);-—更改了特硬圆铜线的型号名称为1类硬圆铜线(见4.1,2009年版的3.1);——增加了并线结构表示方法、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4.2、5.2和6.2);——更改了电工圆铜线的表示方法(见4.4,2009年版的3.3);———更改了电工圆铜线规格范围和尺寸偏差(见4.3和5.4,2009年版的3.2和第5章);———更改了电工圆铜线表面质量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3和6.2,2009年版的第8章);——更改了部分规格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的技术要求(见5.5,2009年版的第6章);-——更改了硬圆铜线部分规格的体积电阻率的技术要求(见5.6,2009年版的第7章);———更改了电工圆铜线的交货要求(见第7章,2009年版的第9章);——更改了电工圆铜线的验收规则,增加了并线结构电工圆铜线的验收规则(见第8章,2009年版的第10章);—-—更改了电工圆铜线的包装和标志的要求(见第9章,2009年版的第10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国电器工业协会提出。本文件由全国裸电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22)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上海国缆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江东合金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江润铜业有限公司、远东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震雄铜业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宝胜精密导体有限公司、上海起帆电缆股份有限公司、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工有限公司、金川集团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江苏鑫海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州同泰高导新材料有限公司、昆明电缆集团昆电工电缆有限公司、福建南平太阳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多宝电缆集团服份有限公司、富通昭和线缆(杭州)有限公司、无锡江南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新疆电缆有限公司、铜陵有色股份铜冠电工有限公司、江西铜业集团铜材有限公司、广东松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西安西电光电缆有限责任公司、广州市明兴电缆有限公司、特变电工山东鲁能泰山电缆有限公司、江苏德徽电子新材料有限公司、广东创新发铜业有限公司。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83年首次发布为GB3953—1983;———2009年第一次修订为GB/T3953—2009;——本次为第二次修订。1GB/T3952电工用铜线坯GB/T4909.1—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1部分:总则GB/T4909.2—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2部分:尺寸测量GB/T4909.3—2009裸电线试验方法第3部分:拉力试验3术语和定义圆铜线型号由材料代号、状态代号和性能代号共同组成,其中材料代号T表示材质为铜,状态代号2GB/T3953—2024型号名称TR软圆铜线TR11类软圆铜线TY硬圆铜线TY11类硬圆铜线TR型和TR1型均为铜材质软状态的圆线,但TR1型的电阻率较TR型更低;TY型和TY1型均为铜材质硬状态的圆线,但TY1型的抗拉强度较TY型更高。h对名称为软圆铜线和硬圆铜线的性能代号进行了省略。4.2结构圆铜线结构分为单线及并线两种,其中并线用标称根数表示。圆铜线的规格用标称直径表示,其范围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圆铜线的规格范围型号标称直径(d)0.0160≤d≤14.000.0160≤d≤5.000.0160≤d≤14.004.4表示方法示例1:采用单线结构的标称直径2.60mm的软圆铜线,表示为TR-2.6GB/T3953—2024。示例2:16根采用并线结构的标称直径0.500mm的1类软圆铜线,表示为TR1-16/0.5GB/T3953—2024。示例3:采用单线结构的标称直径0.0300mm的硬圆铜线,表示为TY-0.03GB/T3953—2024。示例4:采用单线结构的标称直径2.15mm的1类硬圆铜线,表示为TY1-2.15GB/T3953—2024。5技术要求圆铜线应采用符合GB/T3952规定的铜线坯制造。3GB/T3953—20245.2结构并线中圆铜线根数应与标称根数一致。5.3表面质量5.4尺寸与偏差圆铜线标称直径的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圆铜线垂直于轴线的同一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和最小直径之差(f值)应不超过标称直径偏差的绝对值。表3圆铜线的标称直径及允许偏差a标称直径(d)mm允许偏差0.016.0≤d<0.0300士0.0010.0300≤d<0.0800士0.0020.0800≤d<0.160士0.0030.160≤d<0.400士0.0040.400≤d≤14.00“标称直径0.0160mm≤d≤0.1000mm时,应保留4位小数;标称直径0.1000mm<d≤1.000mm时,应保留3位小数;d>1.000mm时,应保留2位小数;修约均按GB/T8170的有关规定进行。5.5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圆铜线的抗拉强度与伸长率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4GB/T3953—2024标称直径(d)伸长率%伸长率L。=250mm%抗拉强度MPa伸长率%抗拉强度MPa伸长率%0.0160≤d≤0.022560.0225<d≤0.040080.0400<d≤0.05600.0560<d≤0.09000.0900<d≤0.1600.160<d≤0.2000.200<d≤0.2800.280<d≤0.5600.560<d≤0.6300.630<d≤0.8000.800<d≤0.9004.00<d≤4.504.50<d≤5.009.00<d≤10.00注1:Lo为原始标距长度。注2:标称直径为0.280mm及以下时,最小伸长率为断时伸长率,其余为断后伸长率。注3:“—”表示对应规格的圆铜线超出该型号的规格范围。55.6体积电阻率圆铜线20℃时的体积电阻率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表5圆铜线20℃时的体积电阻率标称直径(d)20℃时体积电阻率0.0160≤d<0.280注:“—”表示该型号对应规格的圆铜线超出其规格范围。5.7接头圆铜线的任何结构中的单线应为一整根,不准许焊接或扭接,制造过程中的铜线和成品模前的焊接除外。6试验方法6.1计算参数当圆铜线的试验方法涉及计算时,20℃时的圆铜线的物理参数应取下列数值。 线膨胀系数:0.000017℃-1 电阻温度系数:●TR1型:0.00397℃-1;●TR型:0.00393℃-1;●TY型/TY1型:标称直径2.00mm及以上为0.00381℃-¹,标称直径2.00mm以下为0.00377℃-1。6.2结构及表面质量圆铜线的表面质量及结构应用正常视力目测。如有更高需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使用所需倍数的放大镜进行观察。6.3尺寸及偏差圆铜线的尺寸与偏差应按照GB/T4909.2—2009的规定进行测量,标称直径小于0.0500mm的TR型/TR1型及标称直径小于0.0300mm的TY型圆铜线应按照GB/T4909.2—2009中5.4.2测量截面积后按公式(1)计算得到直径,共测量3次。…………6GB/T3953—2024供需双方协商一致的,标称直径0.0300mm~0.0500mm的TR型/TR1型及标称直径0.0200mm~0.0300mm的TY型圆铜线也可按照GB/T4909.2—2009中5.2的规定进行。圆铜线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试验应按照GB/T4909.3—2009的规定进行。6.5体积电阻率圆铜线20℃时体积电阻率试验应按照GB/T3048.2—2007的规定进行。一卷(笼架)应不小于双方协议的标称质量的50%且短段总质量应不大于该批交货总质量的15%。8验收规则圆铜线应由制造厂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或使用,每批产品应附有制造厂的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8.2检验项目圆铜线应按表6规定的项目和方法进行检验。表6检验项目序号项目名称技术要求试验类型试验方法1结构2表面质量3尺寸及偏差b4抗拉强度和伸长率5体积电阻率TR型/TR1型0.0500mm以下及TY型0.0300mm以下的试验类型为T、S,且供需双方未约定采用GB/T4909.2—2009中5.2的规定进行测量的,其f值不做要求。TR型/TR1型电工圆铜线仅检测伸长率。7GB/T3953—2024抽样检验时,每批按5%抽样(每批圆铜线不应超过45t),但不少于3盘或3卷(笼架),批量较大时,不多于20盘或20卷(笼架),其中每盘(卷或笼架)采用并线结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