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1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2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3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4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备战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讲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1.(2024广东深圳二模)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称帝的同时追封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汉高祖仿秦尊太公为“太上皇”,此后历代开国皇帝追封先父、先祖成为惯例。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A.强化新王朝统治的合法性B.借助神权以稳定社会秩序C.宣扬孝道以强化道德教化D.团结皇族以避开权力纷争2.(2024湖南雅礼中学高三月考)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多次到各地巡察,并且用石刻的方式宣扬他的显赫业绩,宣称“一家天下,兵不复起”“人迹所至,无不臣者”。据此可知()A.秦人普遍认可了郡县制B.关东人与秦人文化统一C.秦朝创新了宣扬的手段D.秦朝面临严峻统治危机3.(2024湖北教化联盟高三上期中)岳麓秦简中有一条律令“令曰:黔首、徒隶名为秦者更名之,敢有、有弗更,赀(铠甲)二甲”。里耶秦简记录的一条:诸官(名)为秦,尽更。这说明()A.秦朝起先实行避讳制度B.秦文化具有君权至上特点C.秦朝文化专制达到顶峰D.秦朝法律烦琐且留意形式4.(2024重庆一中高三开学考试)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敬重、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C.反映了秦实现统一的愿望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冲突尖锐5.(2024安徽高三联考)岳麓秦简记载(廿六年)臣状、臣绾请:“其禁树木尽如禁苑树木,而令苍梧谨明为骆翠山以南所封刊,臣敢请。制(皇帝)曰:可。”《史记》记载,秦始皇二十八年巡游到湘山祠时遇大风,几不得渡。于是始皇大怒,“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政令出现朝令夕改现象B.国家组织实力提高C.天人感应观念影响巨大D.皇权缺乏有效制约6.(2024广东部分名校联考)考古材料是探讨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河南安阳出土商朝玉器商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安阳B北京燕国都邑遗址出土西周早期的青铜器西周时期青铜器大量用于农业生产C山东齐国都邑临淄出土战国时期的刀、剑、戟、箭等兵器战国时期争霸斗争更为激烈D湖南湘西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出土大量用隶书书写的秦简秦朝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7.(2024福建一模)秦始皇在折服岭南的过程中,曾把“贾人”“尝有市籍者”“治狱吏不直者”“诸尝逋亡人”“赘婿”等七类人,迁移至岭南地区。到汉初,岭南出现了番禺、合浦等商业性都会。由此可见,秦始皇的举措()A.禁锢了社会阶层的流淌B.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C.有利于经济重心的南移D.突破了“工商食官”的格局8.(2024广东江门调研)秦朝在折服并统一岭南后,“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并修建潇贺古道以及南雄、连州、贺州和全州4条岭南山路。这一举措()A.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B.削减了中心集权的障碍C.解决了岭南交通问题D.表明国家主权意识形成9.(2024浙江名校联盟第三次联考)秦始皇通过修建人工道路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据《史记》记载:“始皇欲游天下,道九原,直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秦始皇修建该道路的主要动机是()A.巩固边防,防卫匈奴南下B.控西南夷,增进民族交融C.沟通南越,满意皇帝游乐D.发展经济,促进东西贸易10.(2024湖北武汉重点中学联考)秦平定六国、统一中原后,“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乃使尉屠睢发卒五十万,为五军”。经多次、反复而艰苦的战斗取得军事上的成功。这一成功使秦朝()A.消退了边疆威逼 B.扩大了统治范围C.完善了地方治理 D.稳固了统治基础11.(2024广东汕头一模)某学者在叙述秦始皇“焚书”事务时列举了下表史料:史料出处“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史记·秦始皇本纪》“居数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该学者列举以上史料旨在说明()A.焚书事务并未造成严峻后果B.秦始皇并未下令焚烧书籍C.秦末斗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D.焚书事务造成了文化断层12.20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在湖北、甘肃、湖南等地发觉了大量秦代的竹简,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这些重要史料可以说明秦代()A.地方宗族势力较为强大B.行政制度比较系统C.郡县制在全国范围确立D.法律制度特别严密13.(2024湖北名校联盟联测)项羽被战胜后,众诸侯上书推尊刘邦为皇帝说:“先时,秦为亡道,天下诛之。大王先得秦王,定关中,于天下功最多。存亡定危,救败继绝,以安万民,功盛德厚,又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使得立社稷。地分已定,而位号比拟,亡上下之分,大王功德之著,于后世不宣。昧死再拜上皇帝尊号。”上述材料表明当时()A.秦亡汉兴成为天下大势B.刘邦势力强于各诸侯王C.封建正统观念影响深远D.对皇位合理存续的重视14.(2024广东深圳调研)秦朝建立后,折服南越,北击匈奴、修长城,建立从中心到地方的官僚体系,修驰道、直道等巩固统治。同时,秦始皇还建立宫殿、陵墓,为求长生不老而斥巨资求仙访药,巡游、封禅。对此,下列说明中合理的是()A.古代维护统一的必定举措B.都建立在人民负担的基础之上C.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旺盛D.秦暴政而亡教训为后世所吸取15.(2024广东六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今国家尽制郡邑,连置守宰,其不行变也固矣。”(柳宗元《封建论》)“封建之废,非一日之故也,虽圣人起,亦将变而为郡县。”(顾炎武《郡县论》)“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依据材料,提炼一个观点,以“郡县制”为主题,绽开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答案:1.A秦始皇、汉高祖追封其父为“太上皇”的做法成为历代开国皇帝的惯例,这一做法使得“家人父子”的亲亲之礼向“朝廷君臣”的尊尊之礼转化,由此强化新建立王朝的政治统治,故选A项。2.C据材料“用石刻的方式宣扬他的显赫业绩”可知,为了加强统治,秦朝创新了宣扬手段,故选C项;郡县制是地方行政体制,与题意不符,解除A项;文化统一是通过焚书坑儒、以吏为师等措施,解除B项;严峻统治危机一般从阶级冲突比较尖锐方面来表明,解除D项。3.B禁天下吏民以“秦”为名,是秦朝出于维护新的大一统王朝政治威权的庄重性和神圣性而实行的措施,体现出以皇帝为核心的统治者享有的至高无上的特权,故选B项;避讳制度在周朝已经出现,解除A项;秦朝文化专制体现在焚书坑儒等措施上,解除C项;法律烦琐是指法律条文多,法律程序困难,与题意不符,解除D项。4.B依据题干“‘奏’蕴含以手敬重、惧畏地进献的意思”可知秦朝为彰显皇权至高无上的独尊地位,将臣下上书改称为“奏”,说明该转变体现出皇权专制色调,体现出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故选B项。5.D依据材料可知,秦始皇二十六年同意了大臣“疼惜湘山”的提议,但在二十八年却砍光湘山上的树木,说明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故选D项;朝令夕改比方常常变更主见和方法,与材料不符,解除A项;国家组织实力指国家开展组织工作的实力,与材料不符,解除B项;天人感应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与材料不符,解除C项。6.D从湘西里耶秦简能够看到秦朝用隶书作为书写文字,可以看出秦朝是汉字发展的重要阶段,故选D项;材料没有明确安阳出土玉器的品级,不能说明这些玉器为商王专有,因此不能据此得出商朝的统治中心在河南安阳,解除A项;材料中北京燕国都邑遗址出土的西周早期的青铜器用途不详,不能据此得出西周时期青铜器大量用于农业生产的结论,解除B项;诸侯争霸属于春秋时期,解除C项。7.B据材料可知,秦始皇将“贾人”“尝有市籍者”迁至岭南,而汉初岭南出现商业都会,这说明岭南地区商业的发展在确定程度上得益于秦始皇的人口迁移政策,反映秦始皇的举措促进了边疆地区商业的发展,故选B项;社会阶层流淌主要指个人或群体社会阶层的变更,材料重点强调秦始皇的举措对于汉初岭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影响,解除A项;秦汉时期北方是国家经济的重心,解除C项;春秋战国时期,“工商食官”的局面被打破,解除D项。8.B据材料可知,秦统一后通过迁徙民众和修筑道路的方式强化对岭南地区的限制,有利于加强中心集权,故选B项;秦朝时期的政治、经济重心都在北方,解除A项;当时修建的道路只针对部分地区,无法解决整个岭南地区的交通问题,解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解除。9.A据材料“道九原,直抵甘泉”可知,该道路为秦始皇修建的直道,是为了巩固边防,防卫匈奴而修建,为九原郡前线的秦军供应了有效的后勤保障,故选A项;秦朝折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了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限制,解除B项;秦直道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陕西省境内,不行能沟通南越(今福建、浙江东南部、广东和广西的一部分地区),解除C项;道路修建对于贸易有确定的促进作用,但并不是最主要的动机,解除D项。10.B据题干可知,在平定六国、统一中原之后,秦始皇派遣大将屠睢率军五十万折服南越,经过多次、反复而艰苦的战斗最终取得军事上的成功,折服了南越之地,秦朝的疆域大大扩大,故选B项。11.C依据材料“非博士官……天下敢有藏……百家语者……烧之”可知,秦始皇不允许民私藏“《诗》、《书》、百家语者”,下令焚烧私藏书,依据材料“项羽……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可知,项羽对秦文化造成了损害,这里面可能有秦朝文献,结合两者可知,秦末斗争可能加剧文献损毁,故选C项。12.B依据材料“其中有政令、上下公文往来、司法文书、吏员簿,还有物资登记、转运、赋税、徭役、军爵、官吏任用等文书”可知,秦代的竹简包含了皇帝的政令、中心和地方的往来公文、司法文书等详实的行政内容,因此这些重要史料可以佐证秦代行政制度比较系统,故选B项;题干中竹简的内容与地方宗族势力无关,解除A项;秦代的竹简没有反映郡县制的详细推行范围,解除C项;题干中竹简的内容主要与行政、财政相关,不能佐证秦代法律制度特别严密,解除D项。13.D据材料可知,众诸侯推尊刘邦为皇帝是因为其“于天下功最多”“功盛德厚”,这是为刘邦登上皇位进行说明,故选D项;“秦亡汉兴成为天下大势”侧重朝代更替,与刘邦个人被推尊为皇帝不符,解除A项;“强于各诸侯王”不符合题意,与材料中“加惠于诸侯王有功者”不符,解除B项;正统观念包括血统上的嫡长子继承制以及文化上的华夷之辨,周礼和春秋大义是衡量正统的标准,以获得政治上的统治合法性,与题意不符,解除C项。14.B据材料可知,秦朝建立后,发动军事折服斗争,修长城、宫殿、陵墓,求仙药等,都耗费巨额钱财,建立在人民负担的基础之上,导致社会阶级冲突严峻激化,故选B项;“必定”说法过于确定,求仙访药等不属于维护统一的措施,解除A项;“建立宫殿……巡游、封禅”耗费大量资金,不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旺盛,解除C项;“北击匈奴”“建立……官僚体系”等不属于暴政,且材料信息没有表述对后世的影响,解除D项。15.参考答案示例观点:郡县制的形成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历史发展的必定结果。郡县制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先进制度,是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变法图强的产物,郡县制是中心集权发展的产物,是统一国家基本的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的优势:①中心垂直管理地方,地方严格听从中心,以郡统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